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

9:耶和华与摩西说话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主要信息是耶和华与摩西说话。从摩西进会幕开始预备这个信息,让我们看见云柱降下来了!而降下来的云柱立在会幕的门前,接下来耶和华便与摩西说话了。

这里提到两个信息,先是摩西进会幕,再是耶和华与摩西说话。这两个信息,都要表明一件事情,就是耶和华与摩西的关系甚密。

当时以色列有六十多万人,并没有其他人能够像摩西那样自由进出会幕,而摩西却可以如此,是因为神给他的托付,并不是他自己所掠夺的权柄,而是在于神对他的奇妙呼召与引导。正因为有了这个呼召,摩西才可以进会幕,因为他是蒙神所召进入的,尽管并不是每一次都要蒙神所召才能进入,但他本身就是一个蒙神所召的人,这就决定了他可以在会幕中自由的行走,这是神的特选。亚伦不可以,米利暗不可以,以色列的众长老也不可以,就连摩西的助手约书亚亦不例外,唯独摩西,他承受了这样的权柄,是神所特别赋予他的。

摩西进入会幕的时候,便有云柱降下来,这降下来的云柱,立在会幕的门前。这是让我们看见云柱与会幕的关系,乃是位置上的关系,一前一后。而云柱,是立于会幕的门前,这表明降下来的云柱,与会幕有着紧密的关联。云柱是属灵的,会幕更是属灵的。云柱是神超自然同在的显现,会幕则是神在人间的居所,这便表明这二者间都是与地理位置关系密切,所以这两者本身自然也是有着紧密的关系的。摩西在进入会幕前,首先经历到的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在旷野里每天(说得更加准确一点,应该是每天白天。)都受其引导的云柱,这表明神的恩典,神的同在(或者说神的同行更好一点)。

而摩西如此进入会幕,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耶和华便与摩西说话”。摩西进入会幕,并不是因为会幕里如何的奇特,而是因为要聆听耶和华的话。这是摩西生命中非常宝贵的一点,就是他喜欢听神对他说话。作为神的仆人,喜欢听神的话应该是很普通的一种心态,而摩西更是常常的与神面对面,而这是他跟神关系的最高峰,是神对摩西的最深入的奖赏。作为神的仆人,如果没有认识到耶和华对我们说话是最大的祝福,那其它的祝福便会显得可有可无了!

耶和华与摩西说话,这是这里最重要的点明。可以说,如果不是耶和华要与摩西说话,摩西根本就得不到如此众多的祝福。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

10:看见、起来、下拜

这是当摩西进会幕云柱降下来耶和华与摩西说话的时候,以色列众百姓对此的反应。他们首先是“看见云柱立在会幕门前”,接着便是集体行动性质的“都起来”,而他们都起来的目的,则是“各人在自己帐棚的门口下拜”。

以色列百姓此时看见了!所看见的,是云柱立在会幕门前。这表明神的恩典伴随着他们,在他们中间。云柱立在会幕门前,这会幕是神与人相会之所,这便表明神此时的同在,是在他与以色列百姓相会之处。而只有进入到那个场合中的人,才能看见云柱立在会幕门前。

以色列百姓看见这一切,便有了行动——起来!他们起来了!这表明他们没有懒惰,对神的同在,他们不敢懒惰,也不愿意懒惰,这种经历是非常难得的,他们的“起来”表明他们愿意去经历。而且这里让我们看见他们起来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也不是一伙人两伙人,同样不是一批人两批人,而是所有的人!这“都”正是表明这个信息,是每一个在“众百姓”范围内的人,没有一个例外的!这是他们出奇了的同心合意,以往除了在奉献的事上,以色列百姓很少有如此的正义性同心合意,而这次却是表现得如此的激烈!

以色列百姓都起来后,各人在自己帐棚的门口下拜。这里让我们看见下拜者是“各人”分开的,是各自性的,而不是集体性的。这表明他们并非受其他人的影响,而是自发的。他们是在“自己”的帐棚门口下拜,这便表明他们的下拜,是即时的,没有故意去集中,要在一起表现什么,只是在自己本位上,他们就体现出敬拜的心。他们在帐棚的门口,这表明他们下拜,是以家的形式,并不是以国的形式。当然,他们出了帐棚,这表明他们对敬拜的重视;而在帐棚门口,则是体现他们不拘小节。敬拜本身就不应受空间限制,只要在神的心意中,无论在哪里的敬拜都能够讨神的喜悦。当然,这里有一个例外,就是在埃及地的侍奉是不蒙悦纳的,所以摩西、亚伦曾经在法老面前一再地强调以色列百姓要出埃及!神所重视的,却是敬拜本身,以色列百姓的“下拜”,表明他们的谦卑,这是敬拜的态度问题,态度导致了肢体行动。当然,肢体行动本身算不得什么,但在不受搅扰的情况下,有肢体行动一般比没有肢体行动更好一些。

以色列百姓所体现出来的同心合意,是非常特殊的!他们的敬拜是真实的,出自于真心;而他们的悖逆同样是彻底的,真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一群人!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

11: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个特别的信息,就是神与人面对面。摩西得到了特别的恩眷,蒙神与他面对面说话,就如同人与朋友说话一般,这是表明神与摩西此时的关系就像人与朋友的关系那样密切。我们可以解释为这是神的降卑,更可以解释为神对摩西的提升。这种说话,是极其美妙的,因为是在神的面光之中听话、说话。就神而言,这是自己的证明;就摩西而言,这是他得到的恩典,而且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超过以色列其他百姓的,别人所无法共享的。其实神与摩西的对话,这对话本身是非常亲密的,而紧跟着这对话的信息表达出来的另一个信息对这种亲密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说明,这是将神与摩西的对话所显明的关系形象化的体现出来,这就是人与朋友的关系。这人与朋友的关系,是要告诉我们,这两人是平等的,因为人与朋友的关系,说得更加清楚明了一点,那应该是朋友与朋友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耶和华与摩西说话的时候,耶和华与摩西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互相之间没有等级的高低,只有敞开的交流。

神在世界上常常在寻找一种人,可以被称为“朋友”的人。他曾经找到过亚伯拉罕,曾经找到过摩西,曾经找到过耶稣基督的众门徒……今天他仍然在寻找这一类人!他要与他们“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但这类人在数量上却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这是非常难得的!但愿我们这些蒙耶稣基督救赎的神的子民,都能够成为耶和华的“朋友”这一类人,是能够蒙耶和华与之“面对面说话”的。但是,往往用眼睛看圣经上神的话的人多,用心去聆听圣灵微小声音的人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唯独蒙耶和华与之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不仅是要听见神的声音,更是要被称为神的朋友,这是非常困难的,也是非常难得的!亚伦、米利暗都曾经听过神的声音,但惟有摩西,耶和华与他面对面说话,如同人与朋友说话一般。

摩西有一个转变,他“转到营里去”,这似乎是一种退避,不显于人前,因为他不是人的仆人,而是神的仆人。身为神的仆人,他不需要向人做什么交代,只要照着神的引导做神让他做的事情。他不受命于任何人,只从神那里受命。他转到营里去,没有任何目的说明,而是说转就转。这是神的仆人所要学习的!我们往往太多的顾及人的软弱,顾及人的话语,顾及人的思想,顾及人的评论,估计人们的眼光等等,却使得神的旨意在我们身上受到了极大的拦阻!这表明这些人不是神的仆人,他们只能被称为“雇工”,并不是牧人,更不是好牧人!

摩西离开了百姓,但这里让我们看见摩西的帮手,一个少年人,是嫩的儿子,叫约书亚的人,他不离开会幕。这里对约书亚的身份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这是让约书亚得到了隆重出场的现象,是要让我们知道约书亚并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唯一的摩西的帮手,可见他在摩西的侍奉中起到了何等重要的扶持工作;他是一个少年人,可见他有着相当的战斗力,用着异常的勇气,足以胜过那恶者,显明他刚强的特性;他是嫩的儿子约书亚,可见他族谱清晰,是神在以色列百姓中所兴起的,所扶持的,不是以色列中的闲杂人。这位约书亚,他不离开会幕,这是他意志的决夺。这个“不”是一种决定性的表明,是否决,是拒绝。他本来可以离开会幕,可以去与人交往,但是他“不”,这是他要活在神面前的说明。这位约书亚的个性非常之强,但就是这样的个性,使他在神的工作中成为一个特殊人物,蒙神特别的恩眷,被兴起接续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的巨大工程。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

12:摩西在耶和华面前的所求(一)——凭借

摩西在这里有一段向耶和华所求的信息。在信息的开始,他首先所表明的,是自己能够有所求的凭借,那就是耶和华曾经对摩西所说发的吩咐与所过的话。

摩西在对耶和华所说的话中,看不见一点仆人的影子,完全就像朋友之间那样超越礼仪规矩的沟通。

他所说的凭借信息,是凭借着“你吩咐我说”的信息,而“你吩咐我说”信息内容,是“将这百姓领上去”,但摩西就此有了评论,因为他并不知道神为他预备的同行者是谁。这个信息内含了神已经告诉摩西神为他预备了一个同行者,是神亲自打发的,要与他一同去带领以色列百姓的。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的行动方向,是往“上去”的。这又表明了他们当时的位置并不是他们所想要的根据地,只是他们暂时处于的地位。而他们要行动的方式是“去”,这便表明他们要有所离开,有所舍弃。而他们“去”的方向是“上”,这是表明这条道路是神所预备,所以是向“上”行的。而摩西在这群以色列百姓中所要做的工作“领”,是引领,是带领的意思,因为他当时在神的面前,是受到神的引导而去引领的。就着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这个信息内容,摩西发表言论:“……却没有叫我知道你要打发谁与我同去……”这是摩西表明神当时呼召事工的不完整,就此而言,摩西感觉到他需要同工。

摩西在神面前所说的凭借信息,摩西说到神当时只说了神与摩西的关系以及摩西与神的关系。这两者之间似乎一样,却是不同。就神与摩西的关系,神对摩西所说的是“我按你的名认识你”;而就摩西与神的关系,神对摩西所说的则是“你也在我的眼前蒙了恩”。神是按着摩西的名认识摩西的,这对摩西而言是一种祝福,是超越一切其它祝福的祝福。是超越一切其它祝福的祝福。而摩西在耶和华眼前蒙了恩,这对摩西而言,是一种更深的祝福,因为在神眼前,摩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我按你的名认识你”这个信息是真理的信息,“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这个信息则是生命的信息。真理的信息是以神为根本的原则性信息,而生命的信息则是强调了人在神面前生命的形态,也就是人对神的活出。神认识摩西,这是真理,因为神在摩西身上有特定的意旨;而摩西在神眼前蒙恩,这是生命,是摩西与神关系的生命形态的描述。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

13:摩西在耶和华面前的所求(二)——所求

摩西在这里表明自己的所求,是一个肯定的假设性信息开始,这个假设性信息是摩西在神眼前蒙恩。而这里的假设在于“如今”。按摩西与神的关系而言,他在神眼前蒙恩那是非常自然不过的,因为摩西与神的关系可是朋友关系,在当时代是超越一切其他人的。但在这里,他所提到的在神眼前蒙恩,则由于强调了一个“如今”的时间性,所以他提到这是假设,是“若”。

在这个假设的信息下,摩西所要求的内容呼之欲出。首先是为自己的祈求:“求你将你的道路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好在你眼前蒙恩。”这个祈求是有凭据的,他所凭借的,是神的应许:“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而在这整个祈求的信息中,我们看见了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求神将神的道路指示摩西——这是关乎道路问题的祈求;求神使摩西可以认识神——这是关乎真理方面的祈求;求神使摩西可以在神眼前蒙恩——这是关乎生命信息的祈求。在这个祈求的信息中,我们看见摩西所提到的第三方面信息,也就是求神使摩西在神眼前蒙恩的信息,这与神所给予的应许乃至摩西祈求的凭据基本上都一样,都是摩西在耶和华眼前蒙恩。这让我们看见在耶和华眼前蒙恩,是何等重要的信息!

再说摩西的另一个在耶和华面前的祈求,是为以色列百姓的祈求:“求你想到这民是你的民。”这就摩西而言,可以算是祈求,也可以算是为以色列百姓的代求。因为摩西本身也是以色列人,只不过摩西又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其余以色列百姓,因为摩西是活在神面前的人,而且是长期与神同在的人,这是以色列百姓无法相比的!因为摩西的生命是与神同在的生命,这导致了摩西在生命中与以色列百姓的不同。以色列百姓常常背叛,而摩西却常常在神面前;以色列百姓常常埋怨神,摩西却常常在神面前为以色列百姓代求……但不可否认的一件事情,就是摩西本身也是以色列人,这是摩西代求的根本依据。他提到这民是耶和华的民,这无疑是在表明这民与神的关系,也在表明自己与神的关系。他所求的,只是求神想到这点,因为他知道这点已经足以让神改变杀戮的命令,同样也是对神怜悯性情的一种自然提示,因为这民与神的关系,还牵涉到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与神的关系,所以摩西以此来表明所求的是合理的。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

14:耶和华与摩西同行的应许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应许摩西,他必亲自与摩西同去,要使摩西得安息。

耶和华关于这个应许的信息,首先让我们看见的是他的应许专用词之一:“必……”当然,在“必”之先,还有这个应许的发出者“我”——即耶和华神自己。“必”所显明的应许,是具有绝对的保障保证,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就是因为听见摩西的所求,耶和华就给予了这个应许。在所应许的内容中,神所必然的,是他的亲力而为,这“亲自”二字正是表明这个信息。耶和华神所“亲自”的,是和摩西同去。这里有一个方向——去……所去的,是神给予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应许之地,只有那神自己曾经应许的土地,神要成就自己的应许,他才会起了这里的应许信息——和摩西同去。这对摩西个人而言,不能说是以马内利,因为以马内利的应许中所提到的人这方面是复数的,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而不是神与我同在。所以就这而言,神与摩西同去,并不能说是以马内利。而摩西所得到的,只是神应许的同往——当然是有明确的方向目标,而且在这个应许的信息中,应许的双方只有神与摩西,并没有其他人,所以这个应许不针对以色列百姓。

承接神“亲自和你同去”的应许的信息带来的另一个附属信息,就是要“使你(即摩西)得安息”,这也是应许中的内容,只不过这个内容是附属于“亲自和你同去”的信息的,是后续。安息是一种祝福,是一种享受,是神自己都要享受的。他将这“安息”的应许赐予摩西,可见在这里所显明的安息,是一种针对个人的应许与祝福,只有摩西能够得到,以色列其余百姓没有得到。这个应许的针对点,是单数的,并不是复数的,这与前面相同,都是针对摩西个人,而不是针对以色列全国的百姓。这并不是神不将安息赐给他们,而是赐给他们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承受,如何去享受,所以赐给他们和不赐给他们没有分别,所以在应许之中,神没有对摩西提到要让全以色列百姓都能够享受安息,而只是提到了“使你得安息”,这是个人的,是摩西一个人承受到的祝福。

这里的应许信息有两方面,一是神要与摩西同去,二是神要使摩西得安息。这两个有着承接关系的应许,是要让我们看见摩西从神那里所得到的祝福与应许,是何等的美好和与众不同!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

15:摩西与神讲条件(一)

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件奇怪的事情,神已然应许摩西,他必亲自与摩西同去,要使摩西得安息,但紧接着(或者也可以说是转眼间)摩西便又以神的同去作为假设性条件提出来,作为把以色列人从旷野领到迦南地去的条件。这真的有点奇怪,摩西的要求,他与神讲的条件都让人摸不着头脑,似乎他并没有听见神的应许信息,或者他不信神的这个应许性信息,还是怎样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知道的,就是摩西表明神若不与以色列民同去,神也就不需要把以色列人从旷野领到迦南地去了!整体看这句话,这样或许更加明了些,也就是说,摩西所要表达的,他的意思的重点是在于后面半句话,而且是以反面信息来描述的,这是要加强这句话的力度,也是要表明这句话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更是要让我们看见这句话的重点意义。

摩西所提出的反面性假设信息,是就着神刚刚所说的话,就着神刚刚所给的应许,也就是他要亲自与以色列百姓同去的应许。摩西所提及的,是神如果不亲自与以色列百姓同去,这表明他抓住了神的应许,并就着这个应许发出要求性的信息。摩西所表达的信息意义,主要是针对神刚刚的应许。正是因为神有了刚刚的应许,摩西才能发出这个要求。

摩西所提出的要求,是根据他自己的假设提出的,也就是说,这个要求是在假设信息的前提下引发的,而这个要求,就是“不要把我们从这里领上去”,也就是不要把他们从旷野领上去,让他们继续在旷野里逗留。这个要求从摩西的口里发出来,似乎有点不对劲,但这确实是从摩西口中而出,但这并不是摩西的懦弱无能,或者是他的怀疑小信等等,他完全是要为以色列人的生命着想,更是要为以色列人的永恒顾虑。这位神所拣选的以色列百姓的引领者,他知道以色列百姓如果没有神的同行,他是无法把以色列百姓带到神的应许之地的,不是他有能无能的问题,而是他不能操控别人的信仰与生命,各人必须自己亲自向神交帐,谁也不必为别人的灵魂负责,同样谁也不能把自己的信仰问题推卸到别人的身上。

摩西所看重的是神对以色列百姓的带领,甚至过于他自己在神的引导下对神百姓的带领。摩西知道,神若不同行,他自己再有能力,他自己再有信心,也不能把以色列人带到迦南地,恐怕他自己也无法进入那地,因为神不在他们中间,仅仅如此!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

16:摩西与神讲条件(二)

在摩西与神所讲条件的信息中,我们看见设问句带着反问句出现,为了表明一个信息,就是神必须与摩西同去。

这里的一整句话合起来是一个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的,而所给予的答案,却是一个反问句,这就是摩西在这句话中的奇妙语法。

摩西所提出的问题,是“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这是整句话的发起点。也就是说,因为有这个问题,才会带出以下的反问句的答案。摩西所表明的信息,所问出的问题,并不是自己不知道的,而是自己可以肯定的给出答复的。摩西当然知道自己和以色列百姓在神的眼前蒙恩,同样也当然知道自己和以色列百姓在何事上在神的眼前蒙恩,否则他也不会在神面前说出这番话来了!所以他在这里所要强调表达的,是他对自己和以色列百姓在神的眼前蒙恩的肯定,通过反问语气,设问语法来肯定,以强调这个事实的真实度,并且加强这句话的真实性力度。他所表明的并不是自己的知道,而是要说明这一切是要让人知道,所以有了“何事”的出现,也有了“何事上”的表现。而这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要让“人”通过这些事情“得以知道”摩西和以色列百姓在神的眼前蒙恩。而这里的“何事”,正是神所应许的以及摩西在神面前加以强调的,就是神亲自与摩西同去的信息,所以有了设问的修饰手法提示出以下的答案,也让我们看见了答案是以反问的修饰手法表明出来的信息……

在表明答案的语句中,经文描述到摩西的话语,用“岂不是”开头,来引发反问语气的问题。这“岂不是”所带出的,是神应许的,以及摩西刚刚以假设关系的复句加以强调的,就是“因你与我们同去”。而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则是以因果关系的复句,在原因中表明了这一个信息,就是“你与我们同去”的信息,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就是神与以色列百姓同去的信息。这“同去”是道路的说明,以色列人此时正在从埃及上迦南的道路上,摩西强调表明神要与他们同去,只有发动这个原因,才能带来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是整本圣经中所显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也是神自己的一个非常美好的证明……

那就是“……使我和你的百姓与地上的万民有分别吗?”。这是整个设问句的高潮,也是整个反问句的重点,是摩西的这段与神的对话中所要表达的终极意义,也就是说,这是摩西的这段与神的对话中所要表明的一个他的心愿,是他心灵深处的一个最深的心愿。他所要证明的,所要表达的,就是以色列百姓与地上的万民是有分别的。摩西以自己为根本,以以色列百姓为辅助,这并不是说他太看重自己,想要让自己突出于以色列百姓,而是要表明自己对以色列百姓的带动,是自己在带动以色列百姓,而非以色列百姓在带动自己。如果是以色列百姓带动摩西,那就糟糕了!以色列百姓那常常都是远离神背弃神拜偶像等等的恶举层出不穷,摩西要被他们带动,那整个以色列民族就不会存在了!但摩西在这里与神的对话中是以自己在带动以色列百姓,这就不同了,摩西是敬畏神的,以他为主流,那整个以色列民族都将要得到神极大的祝福与荣耀了!这就是摩西在这里所说“我与你的百姓”而非“你的百姓与我”的原因。而在这里所要表明的信息,其重点是以色列民与地上的万民的分别,所要说明的,是以色列百姓不同于地上的万民,是一个独特的民族,不列于万民之中,是分别为圣的,是突出的,因为这一个民族,是“你的百姓”,是神自己的产业!

摩西在神面前显得相当的智慧,他知道当如何与神交涉,这并不是埃及的学问所带给他的,而是神的爱借着神的灵充满在他的里面,让他拥有的特殊智慧,使他发出了如此智慧的言语。在这奇妙智慧的言语中,摩西不仅很好地表达了他对神应许的认识,不仅凭着神的应许提出了自己的祈求,也不仅让我们看见摩西话语的极其智慧,他是如何地使用各种问句手法,来表明自己的终极心愿,表达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是让我们看见了他对自己与以色列民的身份的看重,其中也包含了他对神百姓这一身份的极其重视,因为这是他们独特的身份,特有的荣誉,不同于世人的荣誉!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

17:耶和华对摩西的回应

由于摩西在耶和华面前的所求是耶和华所喜悦的,所以耶和华便立即给予了相应的回应。

在耶和华对摩西的回应信息中,我们看见说的最多的信息便是耶和华与摩西的关系。首先是耶和华表明摩西的所求耶和华要去行,然后说到原因是摩西在耶和华眼前蒙了恩,最后是再度强调耶和华按着摩西的名认识摩西。

耶和华对摩西说……这是圣经中摩西五经里面常常出现的经文,从出埃及记开始,这句话就反复的出现,是以强调耶和华与摩西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

耶和华所对摩西说的,首先是表明摩西所求的,耶和华也要去行,这是表明耶和华对摩西的看重。耶和华所做的事情,是具有他自己的绝对权柄,根本不需要和任何人打照面,直接干就是了!但耶和华将摩西当成了朋友,所以当摩西有所求的时候,耶和华表明摩西所求的,耶和华也会如此行,这是表明耶和华对摩西的特别看重,以此来强调摩西与耶和华神的关系是何等的友好,完全超过了神与人的关系,而绝对成为了朋友之间的关系。虽然神所说的话,是表明摩西在求的一方面,而耶和华在行的一方面,但能够如此快的给予答复,可见摩西在耶和华面前所得到的信任是何等的超越了!

耶和华如此对摩西表明自己与摩西的关系,表明自己会照着摩西的所求去行动,其原因是在于摩西在耶和华眼前蒙了恩。这“蒙了恩”和“蒙恩”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一是已经完成的时态,表明这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另一则是一般进行的时态,表明这只是一种说法,事实如此还未可知。耶和华对摩西所说“因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这足以表明这已经成为了事实,是绝对的事实,无可厚非的事实!

耶和华所强调的第三方面信息,是耶和华认识摩西,是按摩西的名。这里再次让我们看见“名”对一个人而言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神面前,一个人的名字是何等的重要了!名是耶和华认识人的一个方法,认识人的一个通道。当然,这里所说的认识的那个人,自然是与耶和华有关系的人,不可能是拒绝抵挡耶和华的人的!神按摩西的名认识摩西,这是表明耶和华所看重摩西的,根本是在他的名上,也就是表明在这里替代摩西的,只有摩西的名,没有其它的。

耶和华对摩西的回应信息,是以强调神与摩西的关系为基础来描述,是要让耶和华与摩西的关系更加显明在以色列百姓的面前,也更加显明在世人中间,同样也无可厚非地显明在基督的教会中了!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

18:摩西的所求

摩西在这里又有一个所求,是摩西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所求:“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

圣经以“摩西说……”开始,以此表明摩西的所求,是用说话的语气。

而在所求的信息中,却是以“求你”表明他的所求。摩西的所求,是神显出自己的荣耀给他看。这个所求,似乎是摩西对自己与神面对面还感到不满足,以此表明自己有更深的需要,不仅需要与神面对面像朋友那样,也需要看见神显出自己的荣耀,让自己成为神荣耀的彰显者。摩西要“看”神的荣耀,因为他知道看见神的荣耀,他就相当于看见了神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彰显。神的荣耀,在摩西的观念里似乎比神的面更重要,所以他看见了神的面还不够,还要看神的荣耀。或许这是因为他是神在以色列百姓中兴起的引导者的缘故,反正他所要的,就是看见神的荣耀。

对摩西而言,神的荣耀是神自己的彰显,神的荣耀同样是自己的渴望,是他希望看见的。这是神的仆人,也是神的朋友,但在这里似乎表现得对神的了解非常的不够!

TOP

Processed in 0.011159 second(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