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三十一章

12: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出埃及记里一直在重复着这一句话,可见这句话在出埃及记中的重要性。同样的,对每一个基督徒而言,耶和华的晓谕同样重要,这是带领我们分别为圣最为重要的一环,需要不住地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否则我们一准迷失!

在这条属天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耶和华的晓谕会成为我们生命的帮助,可以随时解决我们生命的需要。这不仅是活泼的信息,也是具有相当针对性的信息,往往能够一针见血地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耶和华的晓谕是充满了威力的,这不是人的想象能够带出来的,完全是神自己的启示才能发出如此奇妙的信息!我们需要耶和华的晓谕,不仅因为我们自身的软弱,也是因为神的权柄。只有满有权柄的威严彰显,才能发出晓谕的能力信息,以此来改变我们的一切,将这种权柄也带到我们的生命中,就如同摩西领受了耶和华的晓谕,使之全然改变一新。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一章

13:安息日之例(一)

圣经在这里开始记载耶和华关于安息日的信息对摩西的晓谕信息。本节经文所记载的,是关于安息日对于以色列人而言的定例的几种特性,包括必要性、永恒性与目的性。

这节经文首先让我们看见,这是神要摩西吩咐以色列人的信息。这“吩咐”说明神的权柄。我们在先前看见神对摩西说话,是“晓谕”的信息;在这里我们看见神让摩西对以色列人转述神的话,则是“吩咐”的信息。这是两种不同的信息表达,“晓谕”是天然对自然的启示,而“吩咐”则是高位对低位的命令。在这里神让摩西以权柄发令,是因为神知道以色列人的软弱,这也是神对人性的基本了解。没有“吩咐”这种带有权柄的信息,以色列人是不愿意听从的,而带有权柄的话语,是人所无法抗拒的,对以色列人而言,这是他们不得不遵行的。

在安息日的信息中,这不仅是耶和华的晓谕信息,也是耶和华让摩西对以色列人吩咐的信息。

这里的信息首先让我们看见安息日的必要性,是以色列人“务要”持守的。这“务”所指的是务必,是比“必”更强烈的命令信息。我们看见安息日是神的,并不是人的,所以守安息日,是面对神,而不是面对人。这里的信息是向“你们”发出的,这“你们”是神晓谕摩西所要吩咐的对象以色列人,而并不是全天下的人,这是给以色列人的恩典,是让他们在工作中享受安息。这并不是辖制,而是祝福……

因为这是神与以色列人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这里让我们看见安息日的永恒性。不拘对神而言,对以色列百姓而言,安息日有一个超然的时间概念,是“世世代代”的,而且是一个证据。这“世世代代”表明了持久性、永恒性;这“证据”表明见证性,所见证的是神与以色列人的关系,因为这是在“你我之间”设立的。

在这里的信息中,我们看见神让摩西吩咐以色列人的话,仍然是以神的语气发出的,可见这里所说的“你我”并不是摩西与以色列人,而是神与以色列人(包括摩西在内)。摩西本身站在了以色列人的位置上,接受了与所有其他以色列人所领受的同样的吩咐。

神所传达的信息,要建立神与以色列人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其目的是要使以色列人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我耶和华是叫你们成为圣的”,这便是安息日所带出的目的性。安息日的信息,并不是让以色列人进入自以为义的状态,而是要让以色列人知道,他们的圣洁是来自于耶和华他们的神。如果不是神的拣选,世界上根本找不到一个圣洁者!当然,神自己在肉身的显现——耶稣基督要除外的。而在这里讲到的安息日的目的,是要使以色列人所知道的信息——“我耶和华是叫你们成为圣的”,这种圣洁是神所叫出来的,并不是他们本身所具备的,而是因为他们守了安息日而持守了以色列人所拥有的与神的约,使他们成为神所特选的神百姓的身份,借此他们才得以成为圣的,因为神的圣洁,使得他们也成为了另类的圣洁。这里的信息让我们看见神要让以色列人知道这一切,所以他设定了安息日,这一举动说明神并不是只要让摩西时代的以色列人知道这一信息,而是要借着安息日让整个以色列中从摩西时代开始,乃至世世代代都知道这一信息,就是以色列人的圣洁,是神所促使的。

安息日的信息,是要让以色列人享受安息,并且成为神与以色列人世世代代的证据,要叫以色列人知道神要让以色列人成为永远圣洁的一族。这种成圣并不是说他们就此成圣,而是要让他们经此而改变自己,以致成圣。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一章

14:安息日之例(二)

圣经在这里以正反两面来说明安息日对以色列人而言的重要性。

在正面的信息中,圣经强调以色列人要守安息日,以为圣日,这是一个结果,而原因则是前一节经文所描述的这是神与以色列人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反面的信息中,圣经提到两方面信息:首先是对于干犯这日的,神向他们下了治死令;然后是对于在这日仍然做工的,神则向他们下了剪除令。

以色列人要守安息日,以为圣日。这日对以色列人而言,说得更加准确一点,在摩西的约里,安息日对以色列人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圣经让以色列人守这日,也就是守安息日,并且以此日为圣日,可见这是在出埃及的经历中,神为以色列人特别强调这日的神圣。这是关乎以色列人生命的安息,也是关乎他们出埃及的经历中,神对他们特别的引导。这里的“要”,是需要、必要的意思,以此强调这守安息日之事对以色列人的重要性。这里的“以为”,并不是不知所谓的以为,而是“以”前面所说的“为”之意,也就是以安息日为……的意思。所以在这里所强调的关于安息日的正面信息,是以必要性和定规性为主。

在反面的信息中,我们首先看见的是对于干犯这日的人,以色列人将要给予的惩治:必要把他治死。圣经用“凡”来强调这是对于每一个干犯安息日的人的普遍审判。并且连通后面所说的另一则关于在安息日这一日做工的,这样的人所要受到的审判:将要从以色列民中被剪除。两则审判令都让我们看见了“凡”字,这似乎在强调这一日对以色列人而言是何等的重要,但是我们从耶稣的话语中得到另一个信息,对于祭司而言,他们在殿里干犯安息日,仍然不算有罪,这是一则特别的信息。这则信息将我们彻底救出了安息日的捆绑,让我们逃脱了安息日带来的两则死令。非常明显,安息日对以色列人而言,是他们必须要守的,因为这是神与他们所立摩西之约的根本。但这约却只是针对了摩西的律法之下的人起了作用。毫无疑问,在摩西之前的以色列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也就是说,这安息日的必守令,是从摩西开始,是从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开始的。这既不是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开始的,那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时代性的信息;同样,这既是针对以色列人而言,那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区域性的信息;既然是带有必杀令与剪除令这两则死令,那也就是说这是对于律法之下的人起作用的具有针对对象性的信息。非常明显,这一切都表明了一个同样的真理,对于超越律法的耶稣基督,并且经由耶稣基督而超越律法的神的教会而言,让人死的律法乃至其所带来的死亡咒诅都无法与超越一切的耶稣基督相媲美了!

安息日的例,于耶稣基督所带出的一群天国子民——有君尊的祭司而言,在圣殿——我们的身子即为神的殿的可在处而言,是不起任何作用的。这不仅因为我们不是以色列民,即便我们中有确实的以色列民,也已经因为在大祭司耶稣基督里超越了安息日的捆绑,因为我们是耶稣基督身上的肢体,是与耶稣基督一同为祭司的,我们的身体也因耶稣基督的同在而成为了神的殿,非常明显,安息日的一切条例对于基督徒而言,都是完全失效的了!但对于以色列民,安息日却是他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尽管他们中有一部分祭司可以摆脱安息日,如果他们不在基督里,那祭司之外的人仍然要受到安息日带给他们的危机感,就此看来,安息日对以色列人而言似乎已经不再是祝福的信息,而成了死亡的信息了!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一章

15:安息日之例(三)

这一节经文让我们看见,安息日是针对六日的工作而出现的。由于六日要作工,才有了第七日的安息圣日。这一日的存在目的,是向耶和华守为圣的。圣经在这里承接前文的两个“必”出现了第三“必”,发出了治死令,针对凡在安息日作工的。

六日要作工的信息,让我们看见人的本分。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因为不作工就不可以吃饭。所以为了自己的温饱问题,神让每一个以色列人都要作工,而且有六日的工作时间可以作工。当然,每一个人的工作是不同的,神并没有限制人的工作内容,而只是说六日要作工。这里的“要”不仅是需要,也更是必要,是每一个以色列人都必须要持守的。

这六日要作工的信息,是为了带出第七日的安息而来的,这里以转折性的语气提出了第七日是安息圣日的信息,似乎这第七日是与前六日相对存在的。但我们在这里看见,这第七日既然是被称为安息圣日,可见这一日是特殊的,它不仅是为了人的安息而出现,也是为了人的分别为圣而定下的。圣经称此日为圣日,或者说得更准确明显一点,是耶和华神亲自称这日为圣日,可见这安息在神的眼中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很多人认为服侍神是神圣的,但我们却要知道,在神的面前,享受神的安息更是神圣的!服侍神或许对很多人而言是很容易的,但能够真正的进入安息,却不是非常容易的。安息是与神的同在,唯有经历到与神的同在,才能真正的得到神的安息,否则人的所谓安息都是虚假的!因为这里所说:“……但第七日是安息圣日……”

这安息圣日,是为了向耶和华守为圣而存在的。可见这安息日是要面向耶和华,而不是在人的面前。耶稣时代的以色列人都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们将安息日都用来面对人了,而没有面对神,所以他们给人扣帽子,说人不守安息日云云。而在这里,我们看见守安息日是为了面向神,而不是要面向人,是要让我们自己在神面前得到安息,享受安息,而不是被安息日所操控。

圣经在这里特别记载到另一个治死令,是针对那些凡在安息日作工的人而发出的,仍然以“必”加强治死令的力度。“凡”,说明每一个;“在安息日作工的”,说明“凡”的针对性。这一句话所表明的两点信息,是直接将治死令的对象显明出来,是针对每一个在安息日作工的人发出的。“必要将他治死”,说明治死令只针对个人,针对那在安息日作工的个人而言,而不牵涉他的家人。这是安息日的治死令所带来的怜悯与恩典。

圣经在这里所强调的治死令与前面所强调的治死令与剪除令,三者都带有一个加强三令气度的“必”字,是要让我们知道,这三令是有强烈的力度性,不可随意干犯的。对以色列民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乎到神与他们的约。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一章

16:安息日之例(四)

圣经在这里对上面所描述的那些关于安息日的教训做了一个总结,说明前面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带下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为永远的约。

圣经以“故此”来为这个总结性信息开头,表明前面所说的那些信息与这一节经文是因果关系。

这个总结性信息是针对以色列人而去的,所以这里再一次强调的信息是安息日是为以色列人而备。

这个总结性信息是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持守的,所强调表明的是安息日与以色列人的关系将持续到世世代代。

这个总结性信息的内容是要守安息日,这表明以色列人要在神所定规的这一日享受神所赐的安息,而非忍受。

这个总结性信息将要成为永远的约,这表明安息日是一个约,是神与出埃及地的以色列百姓所设立的一个约,而且这个约的时效为永远,也就是无止境的约。

这一节经文表明安息日对于以色列人的重要性。神要以色列人以此日为约,这并不是要套住以色列人,而是要让以色列人享受自由,享受安息。但以色列人并没有深刻地明白安息日的深意,他们却将这一日列为禁忌之日,什么工也不可作的禁忌之日,完全有悖安息真意了!真是可悲可叹!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一章

17:安息日之例(五)

这是记载圣经对安息日的定义性教训,表明安息日是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一种证据,这种证据是永远的。而强调安息日重要的原因,则是神的创造用了六日时间,这六日之内神创造了天地,第七日便进入了安息,并且在安息中舒畅。

圣经将安息日定义为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一种永远的证据,可见安息日是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证明,或者说是一种关系见证。将日子称为证据,可见这日子对见证双方的重要性。而能够将安息日定为一种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证据,可见这安息日无论对神还是对以色列人而言,都是如何重要了!当然,作为证据的重要性,其重要的本身并不在于证据,而在于证据背后所要证明的事件,这里所记载要证明的,乃是神与摩西所立的约,也是一个永远的约。这约既然是永远的,自然这约所带出的信息也应当是永远的,所以这里与前面相呼应的表明,这约所建立的神与以色列人的证据也是永远的,而自然所说的内容,即安息日也成为神与以色列人两者立约双方永远的证据了!

圣经说明这种永远的证据的成立,是因为耶和华创造天地用了六日时间,而第七日便进入了安息。这六日之内造天地,这不仅是耶和华创造的大能的表明,也是耶和华话语能力的彰显,因为耶和华“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这就使得耶和华能够以他的权能在六日内创造了这个完美的天地。这六日内创造天地对耶和华神而言,是轻而易举的,而很难享受的,便是第七日的安息了!这是一个奇妙的概念,创造的工作是易于完成的,而安息的享受却难如登天。这里让我们看见安息的困难,在于安息有更深一层次的要求:这安息本身并不怎么困难,但安息还要进入到舒畅的状态,就有一定的困难了!当时神享受到了安息的舒畅,但这种享受时间并不长,因为人在魔鬼的引诱下迷失了,因为人受诱惑而失去了神所赋予人的生命,进入了罪中,神的安息不复存在了,他就无法舒畅了!虽然安息日仍旧存在,但神却无法安息舒畅!这造天地的大工对神的能力而言,是不费力气的,但这对付罪的工作,却是让神费劲了心力,因为从此开始,神要预备救恩了!这里很明显的表明了神与以色列人借着摩西所立的约的目的,就是要让以色列人知道神要享受安息,也要让他们,也就是以色列人与神一同来享受这种安息。

安息日的信息,主要便是两个证据与一个约。两个证据:首先是神与以色列人建立的世世代代的证据,这证据是生命延续的说明;其次是神与以色列人建立的永远的证据,表明这安息日是要进入永恒的。这里似乎在隐约表明,要想真正的进入安息,只有进入到永恒里,只有进入到永远里的人,才能得到那种神所要的安息!一个约:是以色列人世世代代所要守的永远的约。这是表明以色列人只要存在,就要守安息日为约。既然有约,这表明了有立约的两方:即神与以色列人;有立约的见证人:即摩西(似乎摩西被排斥在约之外的,但摩西本身也是一个以色列人,所以就此表明摩西本身也在约之中,这样,摩西在这个约中承接了双重的职分了!)。这段安息日的信息整个终结于此。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一章

18:交予法版

圣经在这里对整段耶和华说话的信息作了一个总结。不单是针对这一章经文的总结,而是对摩西上山后与耶和华所说的一切信息的一个总结。这节经文以耶和华对摩西说完了话开始,说明耶和华对摩西晓谕的信息已经结束。接下来神所做的事情,是将两块法版交给他,而这两块法版乃是神用指头所写的石版。

圣经总结性的说明耶和华晓谕的信息已经结束,是以强调在西乃山所说的话已毕。这里强调了说话的双方分别是耶和华与摩西,那是神与人的对话,是朋友之间的交流,表明耶和华与摩西关系的密切。这里也强调了耶和华与摩西说话的地点,是在西乃山,表明这一切话都是在西乃山所说,而这样就加强了西乃山在圣经里的重要性。西乃山在这里显明出来的,不仅是神与摩西说话的地方,也更是神将手写律法的法版交予摩西的地方。这交予法版的举动,并不是单单要给摩西,而是要通过摩西传递给以色列百姓。摩西在这里所做的,乃是传递的工作;所起的,乃是中间人和代言人的作用。这不,马上就提到了这一信息了……

耶和华把两块法版交给摩西。圣经头一次记载到发版有两块,而且圣经一直没有记载这两块法版上所分别记载的信息,所以我们不能强加述说。但我们在这里看见神将法版交予摩西这一举动,表明神对摩西的绝对信任,这种交给所表明的信任,是知心朋友的那种信任,是比弟兄更亲密的朋友的那种信任。

对于耶和华所交给摩西的两块法版,圣经对这两块法版的说明,说到是神用指头所写的石版。这句话所表明的,强调了这两块法版乃是神的杰作,而且是神指头的杰作,说明这是神亲手所写。这两块法版的质料,是石头,因为这里说明是石版。神所写的,是在强调说明这法版的内容之宝贵;而石版,却是在强调说明这法版的质料是极其普通的。这里在隐约让我们看见神做工选材的一个原则,他用极其普通的物质,将其塑造成极其宝贵的作品,这就是神的大能与智慧。神只用了“指头”,就将这石版变为了法版,这是何等的智能!

在对几章晓谕性信息总结的经文中,我们不仅看见神与摩西关系的亲密,也看见神对摩西的绝对信任,更是看见神对以色列百姓的用心良苦!但愿这种关系之亲密、朋友之间的信任不仅发生在神与摩西之间,也能够发生在神与我们每一个神的儿女之间。阿们。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二章

1:百姓的情绪背叛

以色列百姓在山下等候,由于时间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他们开始闹情绪,背叛神了!他们闹情绪,首先想到了亚伦,大家伙儿都聚集到亚伦那里去,要求他为大家伙儿作神像,使神像在他们前面引路。他们这么闹情绪的目的,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摩西遭了什么事。

这一节经文的记载,把以色列人又一次败坏的开始描述了个整体!

首先,我们看见的是“以色列百姓见摩西迟延不下山”。从这一句话,我们看见以色列百姓的眼光并没有定睛在神的身上,他们所看的是摩西,而不是耶和华。他们不仅对耶和华没有一丝信心,在这里,他们似乎对摩西也失去了盼望,因为摩西迟延了!摩西在上山的时候并没有对他们说自己在山上会需要多少时候,所以他们所见的“迟延”并不是摩西的迟延,而是他们自己认为的迟延。摩西不下山,是因为摩西一直在领受神的吩咐,在经历神的同在。对摩西而言,神比以色列百姓更为重要,这是神的仆人让我们看见的一个应有的属灵品质。以色列百姓的问题,首先出现在他们定睛的错误对象上,而这点,摩西却是把握得非常牢靠的,他知道不能受人的影响,在与神的同在经历中,他放弃了感受以色列人的感受,因为他更加体贴神的心意,更要追求讨神的喜悦。这里暴露了以色列人背叛的首要因素,便是他们看神的工人,过于看神自己。

然而,以色列百姓却是定睛在摩西身上了!当他们看不见摩西的时候,就转向聚集到摩西的哥哥亚伦那里。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百姓背叛的第二方面实际因素,就是以属灵人为目标,没有以神自己为目标。这里的“聚集”是人的组织,是人自发的举动,并不是神的召聚。这样的聚集,有点像巴别塔的情形,只不过巴别塔是大家涌向一处,而这里是大家涌向一人。亚伦很不幸,成为大家的众矢之的!亚伦很无奈,他的“那里”成为了众人发泄之处!亚伦很无知,没有立刻拒绝大家的聚集!结果……嗨!

以色列百姓居然对亚伦指手画脚了!这是摩西在的时候不曾发生过的事情,是亚伦与摩西同工的时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然而,摩西在山上与耶和华同在的时候,西乃山下却发生了这样的怪事!亚伦成了以色列百姓的出气筒,他们对他下了命令……

“起来”这两个字是吩咐性用词,神对他的子民常用这个词发令,但在发令之外,神没有用过这样的字眼,但以色列百姓在这里却对亚伦用了这样的字眼!这似乎是以色列百姓在替亚伦做主,要亚伦听从他们的命令一般,似乎亚伦成了他们的奴隶,供他们驱使了!

他们的要求是“为我们做神像”,这明显是要开始背叛神了!在前不久,他们刚刚领受到摩西所传的神的律法诫命,里面有提到不可为自己制作神像一项,他们也表明了愿意遵行,在这里,他们就开始背叛了!他们所背叛的,不仅是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不仅是摩西,也还是他们自己曾经的诺言。这是他们对神对人对己的一次大背叛,其原因只是摩西迟延不下山!可悲!可叹!人竟然为了一个人而完全地背叛神与所有的人,这真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而且背叛者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大批人,是“百姓”,是“大家”,是“我们”!而且若说所为的那人起意让他们背叛,那倒还有一点理由,但问题是那根本不出于他们背叛目的中提及的那人的意愿,而且更有甚者,那人根本就不愿意他们背叛,这真是这群以色列百姓无知的自寻死路了!他们所要求的并不是神自己,而是神像,这就是他们败坏的开始!神已经明明借着摩西告诉他们,神是没有形象的,他们却要为神造像,所造的是什么呢?想想都可怕!

他们要求亚伦为他们造神像的目的,是“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这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神像引导以色列百姓走耶和华神启示的道路,真是岂有此理!莫名的偶像不说,恐怕引导以色列百姓的神像背后的灵要出来了!那是怎样的灵?那灵所要引导的是怎样的路?那灵所引导的道路要达到怎样的地方?……想想都可怕!他们居然还要跟着神像,如果没有灵的进入,神像怎么引导以色列民?以色列百姓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这神像是他们所制造的,是人的杰作,暂且不说可不可以在前面引路的问题,可以行走吗?这个问题他们都没有想过,真是莫名其妙的一群人!连行走都不会的神像,居然要让它引路,引的什么路啊!连行走都不会的神像,居然还要在以色列人前面,怎么在他们前面啊?怪哉!

以色列人如此背叛,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领他们出埃及的那个摩西遭了什么事!

在这个原因中,我们看见他们所认为的信息中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他们认为领他们出埃及的是“那个摩西”,而在这里,我们似乎也看明白以色列人一贯都是认为领他们出埃及的是“那个摩西”,他们根本不信领他们出埃及的是神,即便他们知道,也曾经经历过,并且也听见摩西一再对他们的强调,但他们仍然是这么认为的:“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他们一直将道路的引领者认定为摩西,这就是他们埋怨的根源了!尽管摩西一再强调这是神的引导,尽管神也以各样的神迹,甚至直接的显现并且与摩西的朋友式对话显明了神自己才是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地的引导者,但无论是在以色列人心中,还是在他们的眼中,他们所能感觉到所能看见的始终是摩西对他们的引导,所以他们认定“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是“摩西”!嗨!无知愚昧的百姓!

摩西与神同在,这是以色列百姓都知道的,但他们在这里却表示自己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这似乎是对摩西的关心,但这关心的背后却是可恶而又可笑的背叛!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会说出这番话来的!这种语气,天晓得是关心还是埋怨了!甚至还有可能是咒诅也未可知啊!以色列百姓如此众多,什么样的人没有?天晓得那些人是否都是心甘情愿地跟从摩西的!

圣经进入新的篇章,但让我们看见的却是人的背叛!这种背叛的背后,让我们看见的是百姓的急躁情绪(见摩西迟延不下山)、巴别精神(大家聚集到亚伦那里)、自说自话(对他说)、无法无天(起来)、凭借眼见(为我们做神像)、无知愚昧(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不知所谓(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刁钻刻薄(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求神保守我们,脱离这些负面情绪对我们的操控影响,使我们在基督里得蒙保守,每一天都能够经历到神的同在!阿们。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二章

2:亚伦索要金耳环

亚伦听见以色列百姓要造神像,未加拦阻,却向他们索要金环,就是他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

亚伦的话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以两个动词三组合来描述。第一个三组合是“去摘下”,第二个三组合是“拿来给”。

“去摘下”是从主导者开始描述,主导者是“你们”,就是亚伦回话的对象以色列百姓。“去”是强调关系网,以强调这一举动要离开亚伦的面,是亚伦所不知情的;“摘”是说明动作性,以说明脱去一些属于他们的,使之不再属于他们;“下”是表明方向点,以表明那些将要让他们的生命走下坡路,后果自负。所要“去摘下”的是属于“你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这是很奇怪的一种论调,以色列百姓所要制作的是神像,而亚伦则要他们去取他们妻子儿女的金耳环,这似乎在表明这制造神像的行动是要把以色列人对神金子般的信息的倾听挪去,让他们的耳朵听不见神的信息了!当然,亚伦当时并不是这么想的,他或许只是下意识的提出要他们去取他们妻子儿女们的金耳环。而且在这里,圣经所记载亚伦的话是“耳上的金环”,而并不是金耳环,所以这里所特别强调的是“耳”,而非金耳环本身。这一信息,似乎在指向以色列人中那些聚集者妻子儿女们的耳朵,亚伦似乎对于他们的耳朵更加关注,这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可能对他们的耳朵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他们耳上金环的关注了!

“拿来给”是没有主导者记载的,但毫无疑问,这“拿来给”的主导者自然是亚伦说话的对象以色列百姓了!而这里记载“拿来给”并没有记载主导者,而是记载了受动者,这受动者便是“我”——亚伦自己了!“拿”,是表明这一举动关乎到手;“来”是表明这一举动关乎到脚;“给”是表明这一举动关乎到心。而受动者亚伦并没有隐藏,毫不客气的暴露了自我,正是“拿来给”的对象。这里不牵涉贪心,所表明的是他的被动,他的无能。如果他有能力,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但他却没有这样的能力,似乎他也在憋气,摩西的权威让他有点不爽,从这里或许就已经开始暴露了!他要开始得人心了!既然神所看重的是摩西,他便自认为得不到神的心了,所以他开始转向得人心!按照人的要求来,这“拿来给我”的或许并不单是他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他更期望“拿来给我”的是他们所有人的心吧!

亚伦无能面对以色列百姓的提问,或许他自己也在纳闷中……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二章

3:百姓遵命

当亚伦听见以色列人要制造神像的要求,适时提出要他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的时候,以色列百姓都丝毫没有犹豫,照着亚伦的吩咐摘下了他们耳上的金环,拿来给亚伦。

我们可以看出,以色列人对于金银等财物问题似乎一点都不重视,从承受应许的亚伯拉罕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以色列民,他们对于金钱似乎没有丝毫欲望,但他们却有相当的富有,这或许本身就是他们的财富了!要他们将金耳环交出,他们根本没有丝毫忧郁地取下来,交出去,这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可不,当亚伦让他们将他们妻子、儿女的金耳环拿给亚伦的时候,他们没有思考,没有犹豫,没有不舍,立刻就去拿了他们的金耳环来。这或许就是以色列人经济富裕的因素吧!

在“摘下”和“拿来给”的过程中,不仅是以色列人本身要有舍弃的精神,恐怕就连他们的妻子、儿女在这件事上也得付出相当的舍弃——不仅要舍弃金银财物,更要舍弃他们的装饰。但不拘是提出要制作神像的那些以色列百姓,还是他们的妻子、儿女,都十分配合地将金耳环拿了出来,没有一丝疑问,没有一点不甘,真是莫名其妙!要知道这可是金耳环啊!都是金材料制作的成品,不仅是非常的珍贵,也是非常的美观,他们居然丝毫不犹豫地交出去,足见他们对财物的轻视了!

在这节经文里,我们看见以色列百姓对亚伦吩咐的遵命,是因为亚伦的吩咐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要求来的,他们没有一丝不舍,没有一丝疑问,立刻照着遵行,其实说是遵行,不如说是他们自己计划的实行更合适,因为这本来就是出于他们自己的意愿,金耳环的拿出也是为了成就他们的要求,所以他们没有犹豫,照着亚伦的吩咐行了!

我们看见百姓与亚伦位置的倒换,本来神立亚伦是要替摩西对百姓说话的,亚伦是摩西的口,要将摩西的话说给百姓听,让百姓遵行,但在这里,亚伦却遵行百姓的话,这实在是莫名其妙的一件事情!这不仅是百姓的无知强权,也显出亚伦的愚昧懦弱!

TOP

Processed in 0.011018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