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四)

民数记32:3—4
经文:“亚大录、底本、雅谢、宁拉、希实本、以利亚利、示班、尼波、比稳,就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会众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仆人也有牲畜。”
标题:两支派的人所述

这里让我们看见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在摩西和以利亚撒并以色列众首领面前所要表达的,乃是关乎一大串地域性名称,就是通过地名表明他们此时所看见的。

一大串地名,乃是以色列人经过战争胜利所得之地。

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清楚地表明他们知道这是耶和华在以色列全会众面前所攻取之地,并非单纯地是他们自己的胜利,而更要显明这是耶和华神的胜利!这一系列的胜利果实,并不归功于以色列人自身,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非常明确地表明他们知道这是耶和华的得胜带给他们的祝福。这些被攻取之地,是耶和华神所攻取,在一定意义上也表明这是神的赐予,是神为他们所占领的。

这些土地,不仅具有属灵的纪念价值与意义,就是神的胜利,还有一定的物质的价值与意义,因为那是可牧放牲畜之地。对于以色列人而言,牧放牲畜,是他们生命的职业,这是雅各与约瑟早已表明,也是他们在埃及地居住歌珊地业的基础。流便的子孙和迦得的子孙再次在此重提,是因为他们所看见的地方,不仅是耶和华得胜之地,也正好就是这样的地域。

流便的子孙和迦得的子孙也同时表明他们自己也有牲畜。而他们在摩西与祭司以利亚撒并以色列众首领面前极其谦卑,是以自称为“你仆人”,这是将自己的地位定位为服侍人的存在,也是表明在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以色列众首领面前,他们只不过是如同“仆人”一般的地位。他们以如此的态度表明自己也有牲畜,是以宣告这些牲畜并非他们自己所有,因为就连他们自身也并非他们自己所有,所以这些“你仆人”所“有”的“牲畜”自然也是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以色列众首领共同拥有的产业。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32:5
经文:又说:“我们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旦河。”
标题: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的请求

这里让我们看见两支派的人站出来的原因,是要表达出他们有所请求,就是请求摩西把他们此时所占领的地给两支派的人为业,请求不要领他们过约旦河。

两支派的人以假设的语法提出请求的语气,显出他们对自我与摩西的关系的认知与认定。这假设的语气,是将事情的决定权柄交给摩西,以承认摩西在这件事情上的主导权,自己只不过是希望“在你眼前蒙恩”,这也是表明摩西与神的关系,是被他们认可的。这一假设,乃是他们的请求前提。也就是说,因为有所请求,这一认定的假设是必要的。

两支派的人所请求的事件,是“把这地给我们为业”。这一请求,是确定了摩西的身份、职分、权柄都在自己之上,是超越自己的所在,乃至于自己所要的土地和产业,也要经过摩西许可。其实在这一请求背后,我们看见的并不是摩西的权柄,而是摩西与神的关系。因为摩西与神的关系,导致两支派的人以对待神的态度对待摩西,这是摩西与神的关系已然被确定、被认可,不再被任何以色列人怀疑,也不再敢有任何以色列人起来与摩西对着干,想要抢夺权柄的表明。两支派的人所求的,乃是土地,是他们的认定,认定这块土地成为他们的产业。圣经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说明他们的看见并其带来的请求。

这一请求,是要有所引发的,就是“不要领我们过约旦河”。在一定意义上,以色列人必须经过“红海”和“约旦河”,才能承受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而在这里,两支派的人请求不要过约旦河,是以与此违背的。他们说话有些怪异,并没有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只是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并没有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明白。他们没有想过这句话是违背神的心意的,只是强调了自己的心愿与心态,在话语上没有智慧,表达不完整,表达不清楚。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32:6
经文:摩西对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说:“难道你们的弟兄去打仗,你们竟坐在这里吗?……”
标题:摩西质问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一)

摩西在不明状况的情况下,被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的请求给吓住了!这是因为以色列人多次的叛逆,带来的后遗症,使得摩西对于以色列人产生了极度的不信任,所以有一点事情,就让摩西感到恐惧。摩西没有因为他们的请求去求问神,就直接对他们提出质问,大概是因为他不敢把这件事情带到神的面前去,怕引动神的愤怒,带来神可怕的刑罚审判,就想直接拦阻两支派的人。

摩西对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提出质问,是以迦得子孙在先,流便子孙在后,似乎在预示着摩西对迦得子孙的信任更甚于流便子孙。

摩西没有直接回复他们的请求,而是因为恐惧,对他们直接提出质疑。

首先,摩西以反问的语气质问他们:“难道你们的弟兄去打仗,你们竟坐在这里吗?”非常明显,在摩西的概念中,两支派的人此举,是不与他们的弟兄一同去打仗的表示,表明了两支派的人没有与弟兄一同战争的心,这是撇弃弟兄的表现。

接着,这一信息也让我们看见摩西的质问中体现出的概念,乃是两支派的人有分裂倾向,是以他们的弟兄去打仗,他们却坐在那里,表明他们要与以色列其他支派的人分裂了!

还有,摩西声称他们的弟兄去打仗的同时,他们却坐在那里,是以表明他们的弟兄在面对争战,而这两支派的人却只顾安逸享受,这是一种生命的沉沦,是摩西不能容忍的。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32:7
经文:“……你们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过去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那地呢?……”
标题:摩西质问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二)

由于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所提出的要求,在摩西的直接反应中造成了分列以色列国度的影响,摩西就此提出质问,问他们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过去进入耶和华应许之地的事情。

以色列人经历了多次的痛苦危害,因为他们在旷野生涯中的多次背叛,让摩西对这个民族没有了一定点儿心心,所以当有人提出一个小问题时,摩西的直接反应就是将问题扩大化,这就是摩西提出质疑的原因。他认为两支派的人要在这雅谢地和基列地居住,是与以色列百姓曾经多次回埃及的要求一样,是因为受不了苦,是因为不愿意继续行走。摩西提出他们此举会让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从而不过去进入耶和华的应许之地。在一定意义上,摩西对以色列人的了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在这里,他说话过急过激。说话过急,是没有等对方将意思表达完整,就先下了判断;说话过激,是以自己的判断确定对方的话语所要表达的举动,然后将自己的判断加诸对方身上,并且对自己所判断的对方的思想加以剖析,却没有真正了解过对方话语的真正含义。这就导致了摩西认为他们会“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从而“不过去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那地”的结局。

这不仅将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的意思误解了,还以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判定以色列人听见之后的反应,这就是摩西的话语中体现出来的直面感觉。他将自己的经验加诸于此时的以色列人身上,认为以色列人听见两支派的人的话语,会因此而不过去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地,这是摩西自己的判断,是根据摩西曾经所经历的经验作出的判断。这就让我们看出人的经验、人的判断,乃至其所直指的人的自我是何等的可怕!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32:8
经文:“……我先前从加低斯巴尼亚打发你们先祖去窥探那地,他们也是这样行。……”
标题:摩西质问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三)

在摩西对两支派的人的质问信息中,摩西又以回忆的方式述说自己曾经的经历,也是以色列人曾经有过的事情,就是这些以色列人的先祖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摩西所提及的,是他打发以色列人的先祖从加低斯巴尼亚去窥探迦南地的时候的事情,这是导致以色列人行走旷野的道路,多走了将近四十年的根源所在。可以说,对于摩西那一辈的人来说,他们出了埃及地,却进入不了应许之地——迦南美地,就是因为这件事情。

摩西以两个支派此时的事件为准,引发了那件事情的回想,这是让我们看见摩西是个念旧的人,总是想着过去的经历。其实这也是摩西不能进入神的应许之地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念旧,导致第二次的击打磐石,没有遵行耶和华当时的命令,而是凭着自己曾经的经历而行。

摩西的生命弱点,通过“先前”和“也是”这两个词组再次暴露出来,是要引起我们极大的反思,让我们学会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杆直跑。不要活在过去中,不要沉浸在往事里,不要被曾经影响我们的现在,从而失落了神今日的祝福。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32:9
经文:“……他们上以实各谷,去窥探那地回来的时候,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地。……”
标题:摩西质问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四)

摩西提出以色列人的探子前往以实各谷,窥探那地回来的时候,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拒绝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土地的事例,来印证自己所说的话。

非常明显,摩西一直没有忘记以色列人曾经的背叛,他没有对耶和华神的话语有完全的信心,所以就没有从本质上认识此时的以色列人,是不同于上一代以色列人。因为耶和华曾经说过,就是对窥探那地的探子回来后,因探子的话抱怨耶和华的以色列众百姓说过,他们必不得进入那地,同时又说过,他们所认为不能进入那地的,就是他们的后代,神要把他们带进探子所窥探的那地。而摩西一直没有这个信心,是以此时才对流便支派和迦得支派的人提出那件事情。

而摩西提出那件事情,在本质上是关心以色列人的未来,担心以色列人走他们先祖的老路,因为老一批的以色列人就是因为窥探那地的探子所报的恶信而灰心丧胆。非常明显,摩西自觉得认识以色列人的本质,乃是常常容易“灰心丧胆”的。他的眼睛定睛在以色列人身上,固然是爱以色列人,担心以色列人,但却没有真正的以神的爱去爱他们,因为他所定睛的,乃是以色列人,并不是神;他所看见的,乃是曾经的以色列人,而不是此时的以色列人,是以这种爱在本质上就已经出现了漏洞,有了破口。

摩西以曾经的以色列人灰心丧胆带出的结局——不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地为基础,是以摩西一直活在曾经里面,没有从那个时候,或者是那个时代出来。一直活在过去里,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那使人无法更新,那使人迷失自己,那使人沉浸在过往中。摩西以曾经的经历来引发此时的感受,是以显明摩西的念旧。然而,在念旧的背后,却是生命的老化,无法新陈代谢,无法突破自我,无法接受新的信息,无法拥有新的认识……这将是非常可怕与可悲的!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32:10
经文:“……当日,耶和华的怒气发作,就起誓说:……”
标题:摩西质问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五)

摩西完全进入了以色列人背叛之日的情绪中,论及耶和华的作为,似有让他极为恐惧的感受。

“当日”之言,让我们看见摩西没有摆脱曾经的困扰,时常思想过去的遭遇。要想更新,必须从过去出来,不能沉迷或者沉湎于过往。摩西就是沉浸在“当日”的情绪中,才无法进入迦南地。

摩西所看见的,是“耶和华的怒气发作”,这是让我们知道摩西忘记了神是施恩的神,只记得神是发怒的神!他完全被以色列人过往的经历主导了他的情绪波动,甚至整个思想中,对于耶和华的认知,也失去了公正公义的真理认识,而是凭借过去的经历对耶和华下了判断,是以此显明了摩西对神的畏惧,多过了对神的爱。

耶和华的怒气所带来的“起誓”,成为摩西教训以色列人的基础,尽管是要以色列人引以为鉴,但却并不是凭借着神的真实慈爱,而是凭借自己所沉浸进入的过去的光景中。耶和华的“起誓”,在本质上并非对人有所危害,而是希望人的生命更加完美。是以耶和华的起誓,虽然是在怒气中,但并不是摩西所构造的那种气氛。那种气氛让人沉迷,无法自拔;并不能让人认识自己,反而让人迷失自己;也不能让人认识神,却让人进入了摩西自己的思绪中。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32:11
经文:“……‘凡从埃及上来,二十岁以外的人断不得看见我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因为他们没有专心跟从我。……’……”
标题:摩西质问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六)

摩西论及耶和华的话,就是耶和华在怒气中的起誓,声称出埃及地的二十岁以外的人都不得进入应许之地,就是耶和华神应许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土地——迦南美地,其原因是因为以色列的老一辈没有专心跟从耶和华。

在这一信息中,摩西清楚地表明耶和华对于自己的启示,就是应许者,就是引领者。

非常明显,耶和华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关系,极其密切,乃至达成起誓应许的信息,临到了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而耶和华所应许的,乃是土地的信息,也就是要将迦南地赐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子孙为业。

但是,由于以色列人在加低斯巴尼亚的背叛,并未遵行耶和华的话语,从而导致那一批以色列人,就是从埃及地上来,二十岁以外的所有希伯来人都将不得看见应许之地。而这里的启示信息,乃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二十岁以外从埃及地出来的希伯来人都将面对的同一件事情,也就是不得看见神的应许之地,就是耶和华应许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土地,又要闲置一段时间了!

摩西表明耶和华曾经的启示信息中,对于这批二十岁以外的以色列人表明,他们不得进入神的应许之地,其本质原因,乃是如同耶和华所说:“……因为他们没有专心跟从我。”非常明显,这里所突出强调的主要信息,就是这一句话:“……因为他们没有专心跟从我。”正是因为以色列人并没有专心跟从耶和华,这才导致二十岁以外的希伯来人无法进入迦南地,得其中的产业为业。

这里启示以色列人需要跟从耶和华,并且还要专心跟从,因为若不跟从,以色列人将无法进入应许之地。只有专心跟从耶和华,才能达成自己进入神的应许之地的条件。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32:12
经文:“……‘……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可以看见,因为他们专心跟从我。’……”
标题:摩西质问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七)

摩西论及耶和华对背叛的以色列人的审判,其中也看见了神的恩典与怜悯。非常明显,摩西确实沉浸于过往,但在沉浸过往之中,我们也看见摩西的记忆之深刻,记忆之准确。他没有因为神的审判而忽略神的怜悯,对于神的审判,摩西表明其公正公义,是以对待迦勒和约书亚,耶和华以例外对待,是因为他们没有与以色列其他人一样背叛。

“惟有”二字显明这里所说的事情是独特的,是不可复制的。这里所“惟有”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件事情,牵涉到两个人的一件事情,是以所“惟有”的,虽然蕴含了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但仍然是独特的,所独特的,并非人员,而是事件,就是“可以看见”这个信息。他们二人“可以看见”的,乃是进入神的应许之地的成就,这是出埃及地的二十岁以外的人中“惟有”这二人可以承受的祝福,是摩西自己都无法承受的。

而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可以看见,这里表明其原因,乃是“因为他们专心跟从我”。非常明显,进入应许之地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心跟从我”。而在摩西的意念中,迦得支派与流便支派提出不过约旦河,是有违“专心跟从我”这一信息的,所以摩西引迦勒和约书亚来表明专心跟从耶和华的重要性,让两支派的人不陷入迷途,不放弃跟从耶和华,转而继续与以色列人一同前往应许之地。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32:13
经文:“……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使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等到在耶和华眼前行恶的那一代人都消灭了。……”
标题:摩西质问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八)

摩西提及耶和华的怒气,是以耶和华的怒气作为提醒,要警戒以色列人继续招来耶和华的怒气。因为当耶和华的怒气发作,那个时代的以色列人便进入旷野飘流了四十年,直到那一代以色列人都消灭了,就是在耶和华眼前行恶的一代以色列人。

圣经让我们看见耶和华虽“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诗篇103:8—9),但这并非表明耶和华不会发怒。但耶和华的怒气,却没有长期保留的,而摩西此时提及耶和华的怒气,则明显有些过头。“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篇30:5)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的怒气并不长久,正如同前面所说,耶和华是不永远怀怒的神!但摩西此时提及耶和华的怒气,似有将将近四十年前的怒气重提,似乎耶和华的怒气此时仍然保留,这是因为以色列人在这四十年中一直背叛,重复犯罪,让摩西也陷入了对以色列人的认知无法更新的状态。

摩西论及耶和华的怒气,带出两个结果:其一,是使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四十年;其二,是在耶和华眼前行恶的那一代人都消灭了。

第一个结果,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进入旷野中行走,飘流了四十年。这“飘流四十年”的信息,是让我们知道以色列人的生活失去了方向,无法朝着神的应许之地前进,是以过上了毫无目标的“飘流”生涯,而且时间长达四十年。旷野的生活,是无所定居的生活,是没有方向的生活,是迷失自我的生活。沉浸在旷野中,就会不断地增加罪恶,因为那是魔鬼的堡垒之一,是魔鬼常常用来攻击人的地方,就连耶稣也在旷野中遇到魔鬼的试探。

第二个结果,就是在耶和华眼前行恶的那一代以色列人都消灭了!非常明显,摩西并不是说那行恶的一批以色列人都消灭了,而是说那行恶的一代以色列人都消灭了!是以表明行恶的,并非一个以色列人,也非一批以色列人,或者一群以色列人,而是整整一代以色列人。也就是说,那一代以色列人中,除了约书亚和迦勒,没有一个不是“行恶”的人,都是属于“在耶和华眼前行恶的那一代人”中。对于这一代以色列人,神给予他们判定, 就是死在旷野的结局,正是在旷野飘流的四十年,要让他们消灭在其中。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最近访问的版块

Processed in 0.012062 second(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