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一)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25:犹大述说父亲的要求

在这里,犹大继续对约瑟说明他们的经历,表示此次来到此处籴粮乃是出于父亲的命令,因为“我们的父亲说:……”。在这里,犹大给人的感觉似乎有推卸责任之嫌,表明这一切都是出于父亲的意思,但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知道,犹大所说的乃是陈述事实,他似乎感觉到约瑟对他们的父亲有着特别的关照,所以他将自己的父亲提出来,让约瑟知道,他们的父亲乃是这一切的主导者,因为父亲的差遣,他们才来到此处籴粮。

犹大在这里绝非推卸责任,他乃是要表明父亲对小儿子的特殊情感,所要说明的并非因为父亲的差遣,才导致此事的发生,而是因为父亲与小儿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便雅悯的生命是非常可信的,他决不会偷窃约瑟的银杯!

犹大在这里说到,是因为父亲的要求,才会让他们第二次来到这里,因为父亲的要求乃是“你们再去给我籴些粮来”。这句话似乎是一种命令,一种要求,但这却是当时全家人生活的需要,是他们确实的需要!在饥荒时期,人所遇到的最基本问题便是粮食需要,如若没有粮食,人的生活就没有保障,生命自然也受到威胁。以色列在这里以父亲的姿态向众子再次提出让他们去籴粮,这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犹大等以色列众子却知道,若他们的父亲仍然坚持不让便雅悯同往,即便他们去到埃及地,也必然徒劳空手而归,因为他们已经在埃及地感受到生命的威胁,并且在埃及地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曾经严严地嘱咐过他们,若他们的小兄弟没有同往,他们便不得见约瑟的面!连见面都不成,又如何谈籴粮之事呢?但他们的父亲却似乎忘记了他们曾经对他的告知,抑或他故意不在这里说明,想让他的众子也忘记,因为他有一个愿望,可以说是奢望,就是希望埃及宰相也能够忘记这些人,在忘记的情况下,籴粮于他们众人!在这句话中,我们看见了以色列的奢望,因为这个愿望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事实的,就是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因为他的次子西缅此时还被扣押在埃及地的监狱里呢!但他却仍然在这时提出这个要求,因为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危机!

犹大在这里表明了他父亲的糊涂无知,或者说是健忘,因为他已经感受到此时已经不再属于他们父亲的年代,而是进入到他们兄弟的时期了!他或许也隐约感觉到面前这位与他们有着一种极其特殊的关系,乃至保全他们的生命,只留下便雅悯,要做他的奴仆,却没有选择众弟兄的主意,要便雅悯的性命,让他们其他所有的弟兄都作奴仆。这里面有一种宽容,让犹大甚为感动(并非情感上的感动,而是对神的意思有所敏感),他似乎也因此感觉到面前这位所做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父亲,所以他特别地强调他们父亲的话,以促进与约瑟的关系。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26:犹大述说转述给父亲的情形说明

犹大在这里继续他对约瑟的述说,这里说到他将实际的情形转达给他们的父亲以色列。他表明自己在听见父亲要求籴粮的话时,便将实际情况再次说给以色列听,说明他们不能下去,除非他们的小兄弟便雅悯与他们同往埃及地,他们才能下去,因为他们的小兄弟若不与他们同往,他们必不得再见埃及宰相的面!这里给我们看见犹大的话语中似乎略带威胁,但迫于生活所需,他也无法顾虑那么多了!

非常明显,犹大在这里继续说明当时的情况,乃是要以真情打动约瑟,希望约瑟对他们网开一面。他要让约瑟知道,这小孩子乃是他们父亲的生命维持点,如若他离开了,无法回到他们父亲那里,那他们的父亲即将生命不保!

他们表明,当他们的父亲提出让他们二次到埃及籴粮的时候,他们便说明自己不能前往。这里再次给我们看见在犹大心里,在以色列心里,他们的根据地永远是在迦南,因为那是神给他们的应许之地!而对约瑟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若非自己的奇妙经历,神在他生命中的特殊引导保守,又藉着法老对他不断地提升,他的心思一直都是在眷念着神对亚伯拉罕的奇妙应许!虽然他人在埃及多年,但他的心却没有离开过神的应许之地!直到他死的时候……(那是后话。)犹大当时并不明白以色列对迦南地的眷念,他只是将父亲的话转述出来,那是他们的父亲对迦南地的特殊情感所导致。在犹大的记忆中,以色列的话语印象非常深刻的有这样一点,就是以迦南地为根据地,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从那里出发的,所以在这里,犹大转述到他们的父亲对他们道路的说明乃是“下去”,就是以希伯来人之地为根基,埃及自然是在下方的!所谓去,便是道路的说明了,也就是以色列以迦南为根据地的明证。这个明证对他们众弟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使犹大也非常清楚他们的道路,乃至他在父亲面前述说道他们不能往埃及地的道路乃是“下去”的道路。

犹大对约瑟继续表明他们对父亲的陈述,这种陈述乃是积极的,并非消极的。这是犹大相当的智慧表现!他没有首先对他的父亲说“我们的小兄弟若不和我们同往……”,而是先表明性的说道“我们的小兄弟若和我们同往,我们就可以下去……”。这里给我们看见犹大首先所表达的信息是非常积极的,因为犹大的心中知道,他们的父亲一定会让便雅悯与他们同往埃及地的,所以他没有先说消极话,这也是他的智慧表现之一!很多时候,我们的嘴里所说的话都是没有信心的话,因为我们对神没有清楚的认识,导致我们对神的工作没有绝对的信心。但我们从犹大的身上看见了特殊的智慧,就是在言语上的积极表现,使他自己处在相当美好的地位上。他的话语是积极的,否则便会打破原来充满信心的气氛,使本来会成就的事情受到拦阻。犹大所表明的话语是极其智慧的,是我们所该学习的,这种智慧的话语是他生命的流露,因为他从他玛身上看见了神极大的智慧,这便促使他对神有了超然信心,让他在父亲、在约瑟面前的话语都充满了非常的智慧。

犹大在这里所表现的智慧并不是不说负面的话,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技巧来说反面的话,他表明负面的话乃是一种原因,这就成为反面的话,而不是负面的话了!他在这里特别强调说明了一件事,仅仅用了两个字,就将负面的话便成了反面的信息:“因为……”这两个字用得实在奇妙!这两个字使得本来看来非常消极的信息变成了一个原因,就不再是消极的信息了,而只是反面的提醒。犹大表明,“小兄弟若不与我们同往,我们必不得见那人的面”乃是他们必须带小兄弟同往埃及地的原因,并非说他们的父亲或许还是不让小兄弟前往埃及地。非常明显,这“因为”二字将整个句子的意思完全改变了,本来看来是选择关系的语句,却突然变成了因果关系的,而“因为”的是反面的,结果那自然是正面积极的了!

多么美的两个字:“因为……”正是这两个字,将犹大的信心表显无遗,让我们看见了犹大的智慧是何等的充足!这自然成为了君王该有的王者风范!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27:转述父亲的话(一)——说明约瑟与便雅悯的唯独性

犹大在这里继续表明他们父亲对他们所说的话,乃是圣经并未记载的,是犹大在这里强调说明的。

在这段转述中,我们首先看见犹大又一次声称他们的父亲为“你仆人”,因为他感受到面前的这位威严权势以及与神的关系都胜过了他们的父亲,这便使得他不得不宣告他的父亲乃是“你仆人”。在这个称呼中,他将以色列的地位连降两格,这正是约瑟梦中所得的特殊启示,太阳、月亮和十一个星都向他下拜了!

犹大也同时说明被称为“你仆人”的乃是“我父亲”,这层关系是要让自己降卑,因为他感受到了他们众人的骄傲,认为自己是希伯来人,是比其他人更为高贵的,是超越埃及人的!但其实这个认定是正确的,这等高贵并不是地位上的超越,我们的确是高贵的,这种高贵乃是来自于我们的降卑。与耶稣基督一样,他虽然“本有神的形像”,但是他并“不以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子”。此时的犹大也是如此,他虽然是希伯来人,却将自己看成面前的这位埃及人的仆人,并且同时也声称他们众人的父亲都为“你仆人”,这是何等的降卑!非常明显,像这样的话也只有经历过与儿媳他玛同房的犹大能说,也只有他敢说出来,因为他在他玛身上看见了属灵权柄的大小并不在属世的年龄,完全在于在神面前的生命经历。

犹大说明他们父亲对他们所说的话,说道:“你们知道我的妻子给我生了两个儿子……”这里给我们看见,在以色列的认定中,配称为他“妻子”的只有一个人,就是这儿所说那“两个儿子”的母亲,同时也表明在以色列眼中,只有这“两个儿子”才配称为他的儿子,这乃是他们诸位弟兄心中积蓄已久的自卑感,这时完全暴露在约瑟面前了!犹大如此强调,乃是要让约瑟知道,这小儿子在父亲心中的分量是远远超过他们众弟兄的,就是十个哥哥加在一块,他们联合起来的分量恐怕都不如这小儿子一个人!非常明显,在这里我们看见这些的原因乃是以色列的两个小儿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就是这里所说被以色列称为“我的妻子”的拉结,那是以色列情感生活中的唯一,是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取代的,但她却英年丧生,这使得他们父亲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在了两个小儿子身上。这是犹大关注生活的经历中所得到的认识,是其他弟兄们没有过的思想,所以他们无法将父亲的这段话说清,只有犹大,在经历了自己家庭的变故后,感受到了父亲的为父之心,以他特有的智慧权柄转述出来了!

犹大对父亲的话语倾听甚微,非常仔细,这也让我们看见,犹大是用心在听他父亲的话,并不单是用耳朵在听,所以在他的转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父亲的话语所要表达的信息是何等的清晰,乃至无法不让约瑟感动!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28:转述父亲的话(二)——述说以色列对约瑟的怀念

在这里,犹大接着述说他们父亲所说的话,自然也不是前面记载过的,却是在这里外加补充的。

非常明显,在这里,犹大所述说的乃是以色列对约瑟的怀念,将怀念的话用情感表达出来了!以色列讲道,“一个离开我出去了”,这乃是表明当时的情形,父亲所怀念的那位,因着某种因素没有与他的父亲继续同在一处了;“我说他必是被撕碎了”,这里乃是说明以色列对他众子们的话语完全地相信了,也就是说,他相信了不该相信的人;“直到如今我也没有见他”,这乃是表明以色列的心中似乎仍然存着盼望,因为他并未见到约瑟的尸首,所以约瑟或者还有生还的机会。

我们从以色列的角度来看这段犹大转述的信息。

首先我们看见的便是以色列对约瑟的怀念:“一个离开我出去了……”这里给我们看见以色列的心中所存的怀念心情极其强烈。“离开”,乃是说明没有与他同在一处,正是因此,以色列心中的思念极其强盛,他的怀念深刻无比。“离开”,原是以色列的意思,要让他去见他的弟兄们,传递以色列所报平安的信息,希望他们心中有平安,但却不想约瑟竟一去不回头了,那原是约瑟无法回头了,在他们父亲的思想中,“离开”的结果就是看不见了!“离开”,在这里给我们看见所带来的乃是“出去了”。对以色列而言,他在这里有一个特别的强调,就是“离开我”,这个“我”乃是他生命的弱点,他要他的儿女们围绕他,讨他一个人的喜欢,但当他得知他最爱的约瑟“离开”他“出去”以后,他的心中便失去了应有的冷静!他并不知道那是神的手在其中的引导与带领,在以色列的家族中,没有一个人知道。约瑟的众弟兄在将约瑟卖出去以后,根本想不到约瑟还能活下来,并且居然还活得那么好!因为他们共同的观点认为约瑟已经“离开”他们“出去”了。

这一“离开”对约瑟而言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超越环境的神并没有离开他;但是对以色列来说却是犹如晴天霹雳!因为摆在他面前的乃是约瑟染了血的彩衣!如若没有这件彩衣,他还会有一点点希望,但当他看见了这件染了血的彩衣时,他的盼望彻底消失了!他表明自己的看法,乃是“他必是被撕碎了”,这正是众弟兄当时的期望,他们自己可以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了,以色列却蒙在了鼓里!他的看法是根据眼睛所看见的,但他却不知道没有看见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像雅各一样,活在眼睛的看见中,但这些眼睛的看见却都是经过了化妆与蒙蔽的,我们却无法得知。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知道,眼睛所看见的有很多都是假象,都是经过人手加工的现象,并不一定是事情的本质,因为一切事情的本质,只有神能够掌管!若非得到神的启示,没有一个人可以得知任何一件事情的本质!以色列接受了自己所看见的约瑟的众弟兄所化妆的假象,那正是约瑟的众弟兄的期望,他们将事情的本质隐藏,却制造了一些虚假的现象来蒙蔽他们的父亲,结果连他们自己本身也被蒙蔽了!非常明显,我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认为约瑟被撕碎了的不只是他们的父亲雅各,就是在约瑟面前的众弟兄也都完全相信了自己所编造的谎言!实在是可悲!(笔者自己亲身经历,谎言最大的受骗者确实是自己,我的蒙恩见证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笔者深有体会。)

以色列相信众弟兄的谎言,是因为他自己“直到如今我也没有见他”。在这里,我们似乎看见了以色列心中还存有一丝盼望,在众弟兄的谎言中,以色列似乎感到了一些漏洞,就是以色列既没有见到他,也没有见到他的尸首,约瑟在以色列看来,却似乎是凭空失踪了!在这段话中,非常明显的信息乃是以色列因为直到此时还没有看见过约瑟归来,就认为他已经不在世了;但同时圣经似乎也隐藏了一部分信息,因为“没有见他”,所以似乎也不能说约瑟已经不在世了!这里给我们看见以色列的认为应该是约瑟不在他眼前了,这样的解释更为合适,也更符合这里的说法。或许以色列自己也没有领会到这段话语的真实含义,就连转述这话的犹大恐怕也没有对这番话认真琢磨,但属灵的约瑟,我们可以想到他对这番话的理解,应该是非常深刻的!(想必摩西在记录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感受到了这话的深刻含义,乃是在圣灵的引导下说出来的!)

犹大在这里转述父亲的话,乃是说到父亲对约瑟的怀念。他自然并不知道面前的这位就是约瑟,但他却在这里隐隐约约地将父亲的怀念述说出来,对约瑟却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这是后话。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29:转述父亲的话(三)——述说父亲对便雅悯的不舍

非常明显,正是由于约瑟的离去,导致以色列将所有的情感都用在了他的小儿子便雅悯身上。可是在知道埃及宰相居然要自己的众子将小儿子也带去埃及,对以色列而言,是需要相当大的情感争战的。以色列的心中充满了恐惧,这又是因为迷信思想的作怪导致的,他怕约瑟的死影响到便雅悯,或者说是传染给便雅悯,让他也走上这条不归路,所以父亲对便雅悯可谓依依不舍。犹大在这里述说这段情感经历,乃是要让约瑟知道便雅悯在以色列心中的份量,是远远过于他们众弟兄的。以色列的话中表明,如若便雅悯遇害了,自己将因此而“白发苍苍、悲悲惨惨地下阴间去了”。这是一场悲剧,如若便雅悯不得归回,恐怕不仅是便雅悯的生命不保,就连他们年迈的父亲也将同归于尽了!

犹大在这里继续他父亲话语的转述:

时间乃是“现在”,就是以色列与犹大以及众弟兄说话的时候,也是他们在绝粮的生命危机中时。以色列说到约瑟已经不在了,这时便雅悯居然也要离开他的面,被他的众弟兄带走,实在让他不放心!非常明显,以色列不愿意让他们将便雅悯带走,因为他怕便雅悯离开他的面。从便雅悯出生直到这时,从未与以色列分离过,因为他没有得到过母爱,所以以色列不仅要给予他强烈的父爱,也同时要传递给他温柔的母爱。而这时,就是犹大所说他们父亲得知便雅悯将要被他们带到埃及去的时候,对以色列而言,绝对是一种生命的切断,让他深感恐惧!不仅因为犹大等人所传递在埃及的经历,同时也是因为便雅悯从未离开过他的身边。或许这里所流露的情感并不只是爱,似乎在这种爱里也一并充满了某种恐惧的心理。非常明显,这种恐惧的心理是由于迷信思想作怪,因为约瑟与西缅的先后离开,让以色列的情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如若便雅悯这自己与拉结所生的独苗也离开自己,他将承受何等的恐惧!

犹大在这里强调父亲所说的恐惧并不是在埃及地有什么不测,而是怕在路上“遇害”。犹大非常智慧地说到便雅悯的恶劣遭遇对父亲情绪的强烈影响,他在这里传递了父亲所作的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并不一定是在埃及地的遭遇,更多的可能性是在往返埃及地的路途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犹大巧妙地说到父亲的这段情绪告白,说明那只是一个假设,并不一定会成就。他所表明的是父亲的担心,而非父亲的疑心,这是犹大转述话语的智慧。我们可以肯定,如若以色列却是说了这段话,他所释放的一定是恐惧过于挂虑,疑心过于担心。但犹大却用了“若”,将父亲的情绪完全变了一种心态,这是犹大的智慧。

犹大继续转述父亲的话语,在“倘若他遇害”的挂虑中,以色列宣称“那便是你们使我白发苍苍、悲悲惨惨地下阴间去了”。在犹大的转述中,似乎只有这一句话是圣经记载到了的以色列的原话,其它的都不在圣经的记载之列。可见这句话在这里的作用之强烈,乃是过于圣经记载以色列其余的话。犹大在这里作如此的转述,是因为他感受到这句话的强烈性,乃是关于以色列性命的问题,是埃及宰相不得不考虑的!即便他不愿意释放便雅悯,但他们的父亲却以生命与他同在。也就是说,如若便雅悯没有回去被父亲见到面,他们的父亲所丧失的就不仅是两个儿子了,连自己的性命都岌岌可危!而且在以色列的话语中,他说得非常悲惨,不仅提到了“白发苍苍”,那原是老年人的荣耀,却成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他更提到了“悲悲惨惨”,那是以色列看不见便雅悯的情绪描述,因为心理压力,他一定会非常地悲惨!以色列更加说明自己的将来,是要“下阴间去了”的,那不仅是失去儿子的痛苦,也不仅是失去生命的危机,还是下到阴间的实况,是他自己所不曾得知的。当然,在那时的人看来,那是人的必经之路,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因为罪的工价就是死,这是没有人能够逃避得了的!但存着这两种莫名其妙的情绪下阴间,以色列自然是不甘心的!别说以色列了,就连他的众子也都不愿意看见他们的父亲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犹大将这段话带着情绪转述出来,因为他希望埃及宰相能够顾念到他们的父亲对便雅悯的生命关注,也希望埃及宰相能够因着他们年迈的父亲,容让便雅悯回去,将便雅悯的罪恶转移到他自己的身上……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30—31:父子命相连

犹大继续他对约瑟的述说。

在将父亲的话语转述完毕之后,犹大继续对他的兄弟约瑟(他所认为的埃及宰相)说到,他“父亲的命与这童子的命相连”,这乃是表明以色列与便雅悯之间的父子情深,在他看来,已经没有什么嫉妒之心可以对抗了。作为犹大而言,他现在所有的只有同情之心,因为如果便雅悯没有与他们一同回到父亲身边,他们的父亲看不见童子,在犹大的智慧理解中,他所能够走的唯一道路便是“白发苍苍、悲悲惨惨地下阴间去”。

犹大知道以色列对便雅悯的感情深刻之极,甚至命脉相连。在这里的陈述中,犹大表明他所知道的以色列与便雅悯之间的父子情谊,并非用嫉妒的口吻流露,而是用怜惜的心情描述着。这里给我们看见犹大对爱的一种认识,乃是在以色列与便雅悯的身上所看见的,这乃是刻骨铭心的父子情谊,过于以色列与其他儿子之间的父子情,甚至也过于了与他妻妾之间的夫妻情。这种感情是犹大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所以他的述说有声有色,比一切其他弟兄更有说服力!他也曾经经历过两个儿子的先后离开,所以他完全能够明白父亲的心意,理解父亲的感受,而他众弟兄虽然也是子孙多多,但却无法理解以色列的心情,因为他们没有像犹大那样对父亲的情感经历如此明了,他们没有经历过以色列与犹大那样强烈的父子之情,所以自然无法洞悉理解了!犹大能够感受到父子之间的命脉相连,因为他的两个儿子也是相继前后离开世界,虽然原因不同,但对犹大而言,导致的结果却是完全一样的!以色列的儿子约瑟离开了,如若便雅悯再无法回去,他对父亲那种命脉相连的情感也自然有所感触了!

在这种情形下,犹大表明他们若如此回去,父亲不见童子,他的生命将随之流逝。犹大用了一个时间性状语,就是这里的“如今”。所谓如今,乃是指着他们这次回归途中起步的时间,也就是犹大表明他将回到父亲那里的时间。在这个时间状态下,犹大说了一个假设,就是他回去了,到他父亲那里,这里又一次给我们看见犹大对以色列的称呼,乃是约瑟的“仆人”。但我们在这里更加看见了犹大对父亲的尊重,他称以色列为“我父亲”,这里面包含了非常深刻的情感流露,乃是他自己经历的缩写。他认识到父亲对他以及他众弟兄的重要性,甚至过于他自己的性命,这就给我们看见犹大对父亲的尊敬过于了他对自己生命的看重。他表明一点,就是以色列若没有看见“童子与我们同在”,他若见“没有童子”,这个结果就是极其可悲的!因为“他就必死”。这是一个生命死亡的延续。犹大告诉约瑟,如若便雅悯不在父亲身边,父亲也就会与他们的小兄弟约瑟一样,经历死亡!而且是必然的结果!这话绝非恐吓约瑟,也非威胁约瑟,而是犹大对实际情况的认识,他知道小兄弟便雅悯若没有与他们一同回去的结果,便将这个结果预先让埃及宰相约瑟知道。这里的“若”所带的假设有两层,乃是在“如今我回到你仆人我父亲那里”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一种假设:第一、童子没有与我们同在;第二、我们的父亲见没有童子。这里给我们看见的乃是同一件事,但犹大却在这里用两种表达方式说出来,而且是同时将这两种表达方式全然说出,可见犹大对这件事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这里首先以“童子没有与我们同在”作为这件事的假设,乃是让我们看见犹大对童子的关心乃是无微不至的,是生命自然的流露,是他个人生命的需要。在另一种表达方式下,犹大又说明了他们的父亲与童子之间的情感,乃是超越他们的父亲与他们之间的情感,也就是“我们的父亲见没有童子……”,这里所要表达的乃是童子在父亲眼中的地位是无人能够取代的。这里用了一个“见”,正是说明那原是在父亲眼中的独特性。“没有”,乃是相对于存在性的“有”所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说,父亲看见没有了童子,所表达的意思乃是父亲想要见童子,所看见的却是其他人都在,唯独童子没有与他们同在!犹大说明在这两种情况所产生的压力下,自己所担心的乃是父亲的生命能否保全的问题——“他就必死”。犹大在这里似乎非常肯定他父亲死亡的结果,因为他感受到了死亡的讯息在父亲身边对父亲所产生的压力,那一日,所死的并不一定会是便雅悯,但他们众人的父亲却必然死亡!那是一种生命情感的联络,当这种情感的联络隔绝后,所带出的信息就是死亡!这正是死亡的本意:隔绝!

犹大说明父亲所要走的死亡之路乃是他们众人的驱使:“这便是我们使……”这正是犹大感觉到会产生的结果。那并不是埃及宰相的错误,因为在他们的概念里,这位埃及宰相并不认识他们的父亲,与他们的父亲没有任何情感瓜葛,但他们并不知道,面前的这位宰相便是他们的弟兄约瑟!犹大不能将罪责推给约瑟,因为他认为埃及宰相并不知道他们家庭内部的情感关系,所以他本来在父亲面前以一己之力担下所有的责任,但在埃及宰相这位外人面前,他所表达的却是他们众人的同心合意,他没有再以一己之力担下所有的责任,因为他不愿意让他其余的弟兄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认为犹大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们,所以他说到那是他们众人使他们的父亲走上了绝路!圣经在这里给我们一层提示,这段话原是圣经所记载下来的他们父亲的话,在这里不仅前面被引用,而且在这里犹大还以自己的语气如此特别地强调,我们便能够感受到那种死亡阴影的恐怖,对以色列家族的影响,不仅是以色列的妻子儿子的离去,在犹大身上,也有相类似的情形,他的妻子儿子也是先后相继地离世,这似乎是死亡信息的传染,或者说遗传,但我们却看见约瑟的生命力之强大,过于了死亡所带来的压力……(这是后话。)阴间,那本是非常恐怖的地方,是人去了就无法回头的地方,以色列所经受的心理压力乃是来自于他妻子拉结的死亡与他儿子约瑟的失踪(对以色列而言,他也是死亡了!),他也知道,自己必会走上与他们同样的道路,而且因为妻子和两个儿子的去世,他去阴间的时候必然是带着“白发苍苍”的外表与“悲悲惨惨”的情绪去的!犹大似乎感受到,他父亲的心里所存的不只是对死亡的恐惧,还有对妻儿良心上的亏缺。犹大知道,那原是他自己该承受的,但他的父亲却默默无声地担当了这一切的压力,这便是父亲与儿子们之间爱的交流!

犹大由于自己亲身经历到了父子之爱,他也能够体会到自己父亲的情感,便将这种感受通过父亲的话语书说出来,要以此来打动埃及的宰相,希望他能够放便雅悯回到他的父亲那里!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32:犹大述说自己在父亲面前的担保

这里继续给我们看见犹大在约瑟面前的述说,因为父亲的软弱,犹大说到自己曾以永远担罪成为小兄弟面前的担保,要将小兄弟平安带回交给父亲。

犹大在这里对约瑟说到自己一定要将小兄弟带回的原因,乃是“因为仆人曾向我父亲为这童子作保”。这里给我们看见犹大生命的一个责任,一个重担:作保。耶稣基督能够成为犹大的后代,所看重的自然也是包含了“作保”这一责任。犹大的作保乃是面向自己父亲的,是与父亲发生关系的,这所意指的乃是耶稣基督的作保乃是在天父面前的,因为那是耶稣基督的“父”。圣经记载到:“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翰一书2:1—2)犹大在这里述说到自己的担保,乃是为童子而作的,是兄弟之间的。耶稣基督也是为了凡与他有关系的人作保,乃是与他有生命关系的人。他虽然是为普天下人的罪作了挽回祭,但并不是为普天下的人作父面前的中保,圣经明确地给我们看见,耶稣基督是为“我小子们”作中保的。既然是“我小子们”,那就说明是与耶稣基督有生命关系的人,即凡信他的人。在这里,我们看见担保的两个关系网:“向我父亲”以及“为童子”。这里更给我们看见犹大表达这话的时候,原是站在“仆人”的地位上说的,耶稣基督也因为神的救赎成为了仆人,他本是王,却为凡信他的人甘愿成为仆人,这是何等的降卑!

犹大在述说自己的担保中提到担保的内容乃是假设性的,这里用“若”来说明这个假设。这个假设是非常消极的,但那原是以色列所担心的,并不是犹大所认为的。犹大在担保中说到,他所假设的乃是“不带他回来交给父亲”。这里给我们看见两方面的信息:第一、不带他回来;第二、不……交给父亲。犹大说明这两点,因为那是他父亲所最担心的两种状况。首先说到犹大如若不将便雅悯带回……那原是对便雅悯回归的保证,因为是在他的担保中所说所表达的。便雅悯必然回归,因为那是他父亲的生命延续,是他母亲“只剩下”的唯一(在父亲与众弟兄看来的情况)。他要回到父亲面前,因为他父亲甚爱他,过于其他弟兄。他要被“交给父亲”,因为那是他父亲的托付,也是犹大身上的责任重担。犹大是担保者,他既然做了担保,就表明他只要还有生命,就要保全小兄弟被带回交给父亲。

犹大说明,他的担保乃是以自己“在父亲面前永远担罪”作为依据,也就是说,自己若无法平安带得小兄弟回到父亲面前,那不仅是他自己一人成为这件事上的罪人,也将连累自己的后代,永远都成为父亲面前的罪人!耶稣基督也是如此,他以一己之力在十字架上担当了所有人的罪,使凡信他的人都因他的名得蒙赦罪。犹大为这童子作保,是因为这童子在现象上成为约瑟银杯的偷窃者。犹大在这里所说明自己的担保权,不仅是要保全童子平安地回到父亲面前,也是要以自己的无罪之身担当小兄弟的罪恶,在约瑟面前成为小兄弟的担代者。因为他已经许诺过自己的父亲,要将童子带回,否则自己在父亲面前就永远为罪人;他愿意为小兄弟担保,因为他知道,那原是与他有生命关系的人,所以他宁愿自己一人担罪,也要求得小兄弟在埃及宰相面前的无罪。

我们在这里再一次看见犹大的担保,乃是为了便雅悯的生命;但在这里,他的担保却同时也成为小兄弟罪恶的担代者……这是后话。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33:请求替代

我们在这里看见犹大为了表明自己的意愿,希望让童子回到父亲那里,他情愿自己留下来,作为替代者,代替童子作埃及宰相的奴仆,请求让童子与其余众弟兄一同回到他们的父亲那里。

我们首先看见这里的时间状态,乃是“现在”。与29节的“现在”不同,这儿的“现在”所指的是犹大说话的时候,前面的“现在”是他们众弟兄在家里听父亲说话的时候。犹大在这里以时间开头,说明他下面所要表达的是他此时所下的决心,并非先前的预谋。犹大在这里有一个请求,是在“现在”所要表达出来的:“求你……”这里犹大的请求对象乃是“你”,即埃及宰相,是他们众弟兄无法认出也不敢认定的约瑟。犹大在埃及宰相面前表明自己的请求,乃是希望以自己的拘留来换取便雅悯的自由。他请求约瑟“容仆人……”,他自称为“仆人”,因为他知道面前的这位成为他们生命的掌控者,此时在他面前,自己只有请求的份,没有要求的份!他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约瑟的容让,使自己的愿望得以成就,这就是他所说的“容仆人……”所表达的。他请求“住下”,乃是个人性的,并非他个人意愿如此,而是他要尽兄长之责,既为小兄弟作保,就应该让这个担保成就,即便自己失去自由,也要让自己的诺言成为事实!他的“住下”的请求明显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在看见便雅悯将要被作为罪人扣押入监的时候所作的临时决定,因为他要使自己的担保兑现,所以不得不付出自己失去自由的代价!

他这样请求,表明他的愿望乃是“替这童子做我主的奴仆”。这并非他的希望,而是他的替代,以自己的受困来换得童子的自由。这儿又给我们看见犹大以替代者的身份所发出的请求,他希望自己能够“替”代童子,并不是因为他自认为高尚,而是他在父亲面前曾经做了担保,他必须以兄弟的性命为重,否则他所将失去的就不只是威信了,连“胜过一切弟兄”(历代志上5:1—2)的权柄也将不复存在了!他以一己之力成为“这童子”的替代者,要“做我主的奴仆”,那本是被诬为偷窃者的便雅悯所应受的责罚,但犹大表明,他愿意承担,就是愿意“做我主的奴仆”,将自己的身份完全降格!他的“胜过一切弟兄”正是因为他的生命中具有担代之责的特殊职分,并不是谁硬加给他的,而是他自己表明甘愿承担的。在父亲面前、在众弟兄面前、在埃及宰相面前,他都愿意负上自己的职责,来换取弟兄们的自由。

犹大愿意担当,乃是希望“叫童子和他哥哥们一同上去”。这里所表明的乃是他与父亲的永别,他将无法再与父亲相遇,因为他要被留下,在埃及地替便雅悯服侍埃及宰相,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负担。他愿意为了便雅悯这个“童子”能够“和他哥哥们一同上去”见他们的父亲,他情愿放弃自己见父亲的心愿,这乃是完全的舍己!我们在这里所看见的乃是耶稣基督的影儿,不仅在约瑟身上,也同样在犹大身上,我们看见了担代者的义务与责任!犹大愿意小兄弟获得自由,与父亲相距,与他哥哥们同行,这乃是他放弃了自己与众弟兄同行的权柄所换来的。他知道众弟兄将要带着小兄弟便雅悯“一同上去”,他就是自己被扣留也心甘情愿。我们在这里看见犹大的请求乃是容让小兄弟便雅悯与众弟兄“一同上去”,这四个字实在太美了!一同,表明他们有着共同点,不论是道路,还是生命,他们都有着相同的地方!这里更多地给我们看见的乃是他们共同的道路,因为这里的“一同”所要表达的乃是“上去”。他们有着共同的道路,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方向,他们处在共同的位置,他们有着共同的目的地。非常明显,犹大看重这条道路,因为那是他们的回归之路。作为希伯来人以色列的众子中的一员,犹大自然非常希望与众弟兄同行,但他在这种无奈的情形下,却愿意舍己,表明只要容让小兄弟回往即可。其实想要行走这条道路的又岂止犹大、便雅悯与他们九个弟兄呢?埃及宰相约瑟又何尝不想走上回归之路呢?!但他却没法回去,因为他是被卖到埃及地的,神使他在这受苦的地方兴盛,将他提升,使法老看重他,让他成为埃及宰相,成为埃及的荣耀之人,但他的心又岂会在这埃及地呢?!

我们看见犹大所表明的担代乃是需要付上代价的,他甘愿自己来替代便雅悯,以此为代价,请求埃及宰相约瑟是放便雅悯与众弟兄回归到父亲那里,而自己则成为他的替代者,来替代便雅悯服侍埃及宰相约瑟。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34:怕见父亲

犹大继续表明,他请求代童子留下的原因乃是童子若不与他同去,他就无法面见父亲,因为他怕看见有灾祸临到他父亲的身上。

虽说犹大曾经因为在父亲面前立誓,表明自己必会将童子平安带回,但此时,童子的生死大权完全旁落,让犹大忧心忡忡,心里没有着落。在这里,犹大表明了自己愿意成为替代者的心愿,自然也要述明原因,否则他将失去童子的替代权。这里给我们看见,犹大表明的乃是“童子不和我同去”的情形下所将会发生的事情,犹大乃是以假设性的语气表明这种情况的,说明犹大对整件事情的盼望没有停止过。虽然此时便雅悯被疑为偷窃者将要被扣押,但犹大却在如此危难之际仍然表明“童子不和我同去”乃是一种假设,是“若”的情形下的事情,而并非肯定的话语。这个“若”字用得真妙!我们从这个字中看见了犹大对事情发展的盼望,乃是众弟兄都不敢有的想象!从他所表达的话语中,整个都是在一种假设性的情况下说明的,因为在他的心里,没有绝望!他在他玛身上学会了盼望,因为当自己因两个儿子的死而没有将他玛给自己的小儿子示拉为妻时,他玛没有绝望,在她身上充满了盼望的气氛,因此得到了一对孪生子,这使得犹大看事情的眼光彻底改变了!他知道眼前所看见的现象并不一定就是事实,只有神所命定的才是肯定会成就的!他也因此表明,这种“童子不和我同去”的现象乃是一种假设,并不一定就是事实!

犹大作了这个假设,也一并说明自己心里的恐惧:“我怎能上去见我父亲呢?”居于这童子不与他们同往的假设,犹大表明了心中的恐惧。他害怕上去见他的父亲,因为他曾经在父亲面前为童子作保,要将童子带回交在父亲手里;如若没有交出,他将永远担罪!这是他的担保。如若童子没有与他同往,他的担保就失去了效应,他自己的名誉、话语在父亲面前也不再可靠了,因此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他感受到自己无法面见父亲,因为他失去了应有的信用,在父亲面前所作的担保失效了,他自己在父亲面前也无法立足了!这里犹大所提出的害怕圣经用了一个动词三组合来说明这个动作:“……上去见……”上,乃是方向;去,乃是行动;见,则是目的。犹大感受到自己无法面见自己的父亲,就不想费这个力气向“上”行了,也不愿意付这个代价作多余的行动了,自然也无颜面“见”自己的父亲了!

这里并不是说明犹大的情面受到了影响,而是因为犹大的心里有所恐惧:“恐怕我看见灾祸临到我父亲身上。”非常明显,犹大想要替代便雅悯留在埃及地的原因并非自己的名誉,并非他的情面,也非他的承诺,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犹大愿意成为便雅悯的替代者,最重要的原因乃是为他的父亲挂心。他自己做了父亲,自然知道为父的心肠,他知道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乃是天然的,并不是后加的,因为在犹大身上有着与以色列相似的情形,他的两个大儿子去世了,所剩下的示拉成为了他的“命根子”,这是与以色列相仿的。由于约瑟的死亡(在以色列眼中的现象),让以色列深感触动,他便将所有的情感都移动到小儿子便雅悯身上,因此便雅悯成了他生存的唯一命脉。如果便雅悯死了,以色列又岂能活着?犹大或许在两个儿子相继因罪去世的情况下,他的心情也与以色列相仿,害怕示拉也去世,因此找了借口将媳妇他玛逐回家中,借口让她等待,却是希望她守不住寂寞,找人改嫁,让自己的小儿子示拉重获自由。犹大对于父亲的情感深有感触,他知道父亲与便雅悯的情感是旁人所无法理解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到,才能明白其中的力量,乃是让人同生共死的!

犹大的长篇大论到此结束,他所转述的与自己所表白的都在说明一件事,就是他将成为以色列的遗传者,是亚伯拉罕应许后裔的接班人。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五章

1:约瑟情不自禁

圣经在这里进入了新的篇章,但事情仍然是先前的事情,只不过内容有了一定的新意。

这里给我们看见,约瑟在左右站着的人面前情不自禁,就是在与他同在所有人的面前无法将自己的情感再做压抑,他需要抒发!在这之前,他先要有所预备,这是约瑟的责任,是他众弟兄所没有办法办到的,只有约瑟有这个权柄向埃及王法老的臣相下达命令,他的吩咐是带有权柄性的,所表达的乃是一种命令性的祈使句语气。他以命令的语气让他面前所有的埃及人都出去,在那里就只留下了约瑟与他的众弟兄,并没有其他人与他们同在一处。

我们从这里的几个方位性词语来看这节经文:首先是“左右”,那是约瑟对在他“左右”站着的人面前情不自禁,所表达的乃是约瑟的情感;然后是“出去”,这是在约瑟面前的埃及人从约瑟所接受的命令;最后是“面前”,乃是约瑟的弟兄与约瑟相认的时候对约瑟而言所处的位置。

我们首先来看“左右”,这是居中的约瑟面对所有人的位置概念。对居高位的约瑟而言,在他面前的众人都是在他的“左右”的,只有约瑟有权柄来分别“左右”概念。对约瑟而言,由于他听见犹大所说以色列的性命问题让他深感愧疚,在他面前有埃及人与希伯来人。他的情感将要爆发,但这种情感乃是他的家事,是与埃及人无关的,所以约瑟在这里需要经受“情不自禁”的心理压力,但由于面前人太多,而这些人与他的家事并不都有关联,对他的家庭也不见得都关心,所以他在这么多人面前需要压抑自己的情绪,直到此时。在约瑟左右的人都是“站着”的,因为他们都是埃及国的官员,面对在埃及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约瑟,自然需要侍立于左右,因为他们的地位让他们只能在约瑟面前侍立。对约瑟而言,他们是“站着”,所以这里给我们看见,他的情感面对这些地位低于自己的人,是不能随便爆发的!

约瑟的情不自禁导致他下达了一个吩咐式命令:“人都要离开我出去!”这话是对埃及人说的,就是说,当约瑟与家人相认的时候,埃及人是不能进入的,通通要被赶逐出去!这里的方位性用词乃是“出去”,这是约瑟向埃及人所发的命令,是埃及人理应遵行的,虽然他们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他们必须遵行这个命令——无条件地遵行,无疑问地行使!所谓“离开”,乃是让埃及人从约瑟审判家人的地方退出去,就是说,他们不应该在这里,因为他们并不属于这个家庭。“出去”,乃是让那些被逐出的埃及官员有一个方向定位点,就是将他们安置在约瑟所在的屋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虽然在这里,我们看见约瑟与众弟兄乃是在埃及地相遇,但他们相认时却是先要将埃及人从那屋中赶出,似乎有些喧宾夺主的感觉,但就着万物都是属于神的,约瑟所做的就并非是喧宾夺主之举了!并且约瑟也曾得到法老特权,埃及遍地都是归属于约瑟的,除了法老,所有的一切都随约瑟的管理,由他自由吩咐。

当约瑟将所有不相干的人从那屋中逐出后,圣经加以说明:“约瑟与弟兄相认的时候,并没有一人在他面前。”这里所说的“并没有一人”所指的自然是在约瑟的弟兄之外的,约瑟的弟兄当然不包括在其内!这儿所“没有”的“人”所指的乃是埃及人,就是在约瑟面前时常侍立的埃及官员,他们本就不是约瑟的家人,与他没有血缘关系,自然不适合在他们兄弟之中。这里给我们看见将要发生一件事,就是“约瑟与弟兄相认”的事情。对约瑟而言,这乃是一件大事,所以他要单独与他的弟兄在一起。凡不在这个家庭中的,他都将他们赶出。这对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吩咐,就是当我们与主耶稣面对面的时候,对于世上的人事物,我们一定要将他们逐出,因为这些会对我们与神之间的关系形成很大的障碍!约瑟与弟兄相认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埃及人在他面前,因为他们都被逐出了!换句话说,当约瑟与弟兄们相认的时候,在他面前的只有他的弟兄们,也就是与他有生命关系的人,与他们弟兄相认有着直接关联的人。对于基督徒而言,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就是面对神的时候,要学会将一切属世的事情放下;凡能形成拦阻的,都要将他们赶出去!

约瑟受到犹大话语的刺激,情不自禁在左右的人面前,便将他们逐出,好让自己与众弟兄相认的时候不受任何搅扰!我们与神同在的时候,也要学会这个,不要让任何能够搅扰我们与神关系的事物进入到我们身边,一定要将他们逐出!

TOP

Processed in 0.011004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