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一)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15:无理的责怪

约瑟在等到他们回归时,表现出甚为生气的样子,质问他们所做的是什么事,以为约瑟是靠占卜才知道他们的行踪的,反问他们像自己这样的人还需要占卜吗,以此来说明他们偷窃银杯纯属多余,没有银杯,他照样能够将他们逮捕。

约瑟似乎在表明一件事,那就是说明他们偷窃银杯的动机,乃是因为害怕他们的一举一动受到约瑟的掌控。约瑟自然知道那是编造出来的,因为整个事件都是他自己精心策划的,所谓偷窃银杯一事都是约瑟的设计陷害,更何况这儿所说偷窃银杯的动机呢?!但约瑟要将戏演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否则自己就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到自己可以原谅他们的地步。所以他继续在这里作戏,让他们感到害怕。

约瑟首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做的是什么事呢?”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对犹大和整个雅各家族都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因为他们曾经做过很多不好的事,约瑟这样的问题正是让他们去思想曾经所做的,也让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报应!约瑟在这里虽然所说的是这一次的经历,就是说他们偷窃银杯一事,但这一切都是约瑟的策划所致,约瑟乃是想要通过这一件事让他们有所回顾,彻底悔改,免得留除后患。“你们做的是什么事呢?”对今天的社会而言,神也在问同样的问题,各种自然现象都在替神问着这样一个问题,工商业的发展导致各种天空异兆出现,带给人类极大的损害性,“你们做的是什么事呢?”自以为是在发展,实际却是在破坏!整个时代都在向地狱靠近,居然还认为在进化,在前进,在发展!约瑟所问的并不是他们现在所做的是什么事,因为约瑟知道,现在所说的这件事并非他们所做,约瑟所问的乃是他们曾经所做的,就是在幼年之时的所作所为,约瑟乃是要知道他们悔改的心,当然,这是藉着银杯失窃一事提出的。

约瑟继续对他们恶言相向:“你们岂不知向我这样的人必能占卜吗?”这句话的翻译有些古怪,让人难以理解。但我们知道,约瑟所说的乃是要表明,难道你们以为我一定需要依靠占卜才能知道你们的行踪吗?非常明显,银杯,乃是为了占卜用的,约瑟所提出来的,乃是说他的弟兄们将银杯偷窃去了,他们就以为约瑟查不出他们以后的行踪了。非常明显,这一切都是约瑟自己给他们强加上去的理由,因为连偷窃一事都是一场约瑟主导的戏,更何况偷窃以后的理由呢?!或许约瑟要让他们知道,自己虽然是在外族之地,有很多外族的风俗,但他的心却没有受到侵扰,银杯乃是外族人用来占卜的,约瑟有这个,但却并不用这个,他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因为他是神的仆人,在埃及地的一切经历都在神的掌控中。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16:犹大说明心志——共同担罪

在约瑟有力的压迫下,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犹大也深知以一己之力难以挽回便雅悯了,便提出希望大家能够与便雅悯一同担罪,共同承受罪恶的后果,甘愿同为约瑟的奴仆。

犹大本就在自己的父亲面前立下了担保证,看见便雅悯将要被当成偷窃埃及宰相银杯的罪犯嫌疑人后,他知道自己的担保已经出现了故障,当约瑟以此对他们提出质问的时候,犹大不得不为便雅悯担保,因为那是在父亲面前所作的担保,也是在神面前的担保。

犹大说:“我们对我主说什么呢?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们怎能自己表白出来呢?……”这里给我们看见三个问题,说明他们大家都经过了反省,感受到在约瑟面前的无法站住。不论是对于约瑟的权柄,他们没有办法面对与挑战,就是连话也没得可说的了!他们表明自己没有办法再表明自己的清白了,即便他们想要表明,事实也已经不容他们有所辩驳。这里犹大一连以三个问题来说明他们的反省,也让我们看见他们认罪的彻底,虽然他们没有偷窃银杯,但在如此的铁证面前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银杯究竟是不是便雅悯所盗,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沟通,去调查清楚,所以他们面对这样的事情,也无法表白自己了!因为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会相信那是便雅悯所偷窃的!即便他们不信,那又有何用呢?他们已经表明,只要从他们那里搜出银杯来,就集体为约瑟的奴仆,这已是不可更改的宣告了!直到这时,他们才感受到生命的无助,因为小兄弟要与他们分开,犹大又岂能在父亲面前站住呢?他们的父亲又岂能忍受这样的情形呢?

犹大在这三个问题后面继续说道:“……神已经查出仆人的罪孽了!……”这便表示犹大知道,一切的事情都在神的手中,今天的一切遭遇神早已查明。犹大并不只是在表明自己的清白,也是承认自己的罪孽,在神面前,有谁是清白的?犹大感受到众人在神面前没有一个完全的,自己的罪孽自然是无法逃避的了!犹大在这里所说的更是在说明另一件事,也就是自己在父亲面前的誓言将要破灭,这正是犹大最大的罪了!因为犹大曾经述明,若不将便雅悯带回,自己将永远担罪!这“永远担罪”四个字不是白说的,因为是在神面前所立下的担保,自然是要承受永远的结局,但现如今,犹大的誓言却要破灭,那就等于已经将他永远治罪了!犹大认定这是神在他生命中所查办出来的,让他自己去承受,去面对,他既自称为神的“仆人”,自然要承担起所有的罪责,他愿意接受这份责任,因为他本就是担保者!

犹大又说道:“……我们与那在他手中搜出杯来的都是我主的奴仆。”这乃是共同的承担!作为中保者,犹大不仅在父亲面前立下了担保证,他也在约瑟面前为便雅悯的“罪”担责,同时他又以所有弟兄的同心合意来表明他们愿意共同承担便雅悯所犯之罪。犹大以一人之言代替了所有人的心志,他们都愿意做约瑟的奴仆,从这时,他们就完全表明了他们的心愿,他们共同的心愿,虽然并非他们真心所愿,但却是在实际情形的压力下,他们所作出的共同决定。为了分担便雅悯的罪,大家不得不表明共同分担的意愿。犹大的表明是他的甘愿,其余人的表明虽然并不一定是出于甘愿,但也是迫于形势的压力,让他们显明格外的同心,这正是约瑟所期望看见的!

约瑟的目的达到了!他也看出他们的同心了,但他仍要继续地考验他们,因为这是需要试验的!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17:约瑟的拒绝

当犹大表明众弟兄的共同意见后,当即遭到约瑟的拒绝,他说明这是他与他们曾经的约定,为表公义,约瑟不能让便雅悯一个人的罪责影响到他们众人,否则这便是约瑟的不义了!约瑟说明,他是照着公义审判的,在谁那里搜出银杯,谁就做约瑟的奴仆;但他们其余众弟兄,约瑟容让他们平平安安地回到他们父亲那里。

约瑟在这里的表白乃是为了证实他自己的公正,他们已经立下了约定,这时就该找这约定而行。约瑟首先否定了犹大所提的建议,所有弟兄都为约瑟的奴仆,这对约瑟而言,是一种人格的侮辱,因为约瑟是敬畏神的,他自然不会接受犹大的建议,虽然犹大是心甘情愿的,但约瑟却不能接受。约瑟的否定是直接的,这是作为神工人所必要的言语学习,我们要懂得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虽然或许别人是出于好意,但作为神的工人,必须以神的教训为原则,在凡事上以真理为准则,不要顾及到别人的情面,要懂得否定别人的建议。约瑟没有因为犹大所提的建议而受影响,因为那只与他个人有益,与他的众弟兄,乃至他在迦南地的父亲都是危害性极大的!犹大所提的建议虽然看来是一种承受罪恶的后果的方法,但他却没有以父亲的挂念为自己的挂念,却想要将自己的罪责与便雅悯的罪责在埃及地同受,但他的父亲如何,他就不管了!他似乎忘记了他父亲的担心,有消息总比没消息好,他一点也没有体会到父亲的心意!但约瑟却不同,他知道若将所有的人都留下,他的父亲一定会急死,因为这次失踪的不只是便雅悯一人,而是十二个儿子集体失落了!约瑟断然地拒绝了犹大所提的建议,但他没有多作解释,因为他知道,现在还不到解释的时候,到了时候就不用再做更相信的解释了!

约瑟继续表明自己的公义:“在谁的手中搜出杯来,谁就做我的奴仆。”关于这点,约瑟的家宰已经在搜索银杯以前向他们表明过了,但他们却没有接受家宰所说,而是愿意集体为奴。他们要表明的是同心,但约瑟在这里所表现的却是公义,乃是审判者的公义。约瑟要借着自己的公义让他们众弟兄里面的和睦更为明显,使自己有更大的理由饶恕他们。我们知道,约瑟是公义的,从头至尾他都是在以公义处事,因为公义,他不惜得罪自己的家人,不惜得罪自己的主人,不惜得罪自己的亲人,这都是因为他的公义!他以公义治理埃及地,这乃是埃及百姓之福,让全埃及的百姓对他充满了感谢,因为他是公义的!这时要他做不公义的事,那岂是他所愿意的?他的希伯来身份还没有被揭露以前,他仍然在等候着!

约瑟又表明他对众人的宽容,容让他的众弟兄平平安安地上他们的父亲那里去。但他好像不知道,若没有便雅悯同回,他们就不能够平平安安地回到他们父亲那里去了!因为他们的父亲所挂念的正是所爱之妻这唯一剩下的骨肉——便雅悯。约瑟自然知道以色列对便雅悯的关爱,但他却不能让他们将他带走,因为他有偷窃罪在身,不能轻易放过他!约瑟容让其他人离去,但同时将便雅悯扣押,这岂不是等于将所有人留下吗?我们看见约瑟首次扣押的是西缅,因为他们被怀疑为奸细,虽然无凭无据,众弟兄也无凭无据,只能将便雅悯带来,这次倒好,带来的便雅悯又被扣押了!似乎这个家庭中从此将不得宁静!其实从约瑟被卖,整个以色列家族就没有宁静过!因为罪恶的侵蚀,而唯一被分别为圣的人又被卖了,有了罪恶的存在,这个家庭又岂能再有宁静可言?!

约瑟的表白显明了他公义待人,诚实待人,他所说的,如何说,也就如何做,没有任何理由可讲!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18:犹大挨近约瑟的请求

我们看见当约瑟拒绝犹大所提众人同作奴仆的要求后,犹大便挨近到约瑟跟前,请求容让自己向他进言,又请求不要向自己发怒,并且说明他们对他的认识,感受到他如同法老一样,这便是说约瑟的一举一动乃是法老的象征,是代表法老的一举一动。

圣经在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犹大不再与众人在一处,而是进前了一步,圣经说道:“犹大挨近他……”非常明显,约瑟对众弟兄而言,是非常恐怖的,因为他掌握了他们的生杀大权,让他们甚为惊恐,不敢亲近。但在这里,我们看见在众弟兄中间出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就是犹大,他在危难之时又一次挺身而出,“挨近”约瑟,与他对话。挨近,乃是需要迈出信心的步伐,因为约瑟已经成为众弟兄的生存危机,如果一不小心得罪了他,所有弟兄的生命都将受到极大的威胁!但犹大却在这时表现出极强烈的信心,因为若他不再出头,他们将又一次经历骨肉分离!对犹大而言,“挨近”约瑟或许也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因为在他们众弟兄看来,约瑟身上有一股极大的杀气,让他们害怕,但约瑟却是敬畏神的,这是他们没有感受到的,因为他们对约瑟只有恐惧,没有真实的认识。犹大敢于挨近约瑟,这已经是有相当的信心作为基础,否则依着众弟兄在约瑟面前的心态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是绝对没有人敢到约瑟面前去的!

犹大挨近约瑟,乃是要与他对话,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他们对约瑟进言的请求:“我主啊,求你容仆人说一句话给我主听。”他们彻底表明自己与约瑟的关系乃是“仆人”与“我主”,将自己的身份彻底降格为约瑟的奴隶了!这并非约瑟的勉强,也非约瑟的要求,而是他们出于恐惧心理的自我表白,是他们自己的请求。这些作为约瑟哥哥们的众弟兄,如若知道面前的这位就是约瑟,他们心里一定会有更大的恐惧,因为他们曾经以凶言相向,让约瑟处于深坑之中,当约瑟向他们求救之时,不仅不理会,而且还将他卖给外族人,如若知道面前被他们称为“我主”的人就是他们所出卖的人,他们的心理恐惧便可想而知了!他们称自己为“仆人”,以表谦卑,但却失去了自己应有的立场,这是他们最大的耻辱,是希伯来民族的羞辱!希伯来民族,乃是一个特殊的种类,并不列于世界之列,本是属天的子民,这时却向埃及人下拜,实在有失体统,但他们在约瑟面前却甚恐惧,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希伯来人的民族自尊了!他们向埃及宰相求得生命,称自己为那人的“仆人”,称那人为自己的“主”,在那人面前的请求以“求”说话,这实在是不合希伯来人的身份!但此时他们已经无法顾及自己希伯来民族的尊严了,因为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危机!

犹大又对约瑟说明:“……不要向仆人发烈怒……”这便说明犹大心里的恐惧,他害怕约瑟的发怒,因为那将会影响到整个希伯来民族的生命。犹大请求约瑟不要向自己发烈怒,因为他知道怒气的可怕!在怒气中,很多人失去了应有的理智,失去了冷静,作出让别人也是让自己后悔的事来,犹大知道怒气的可怕,便请求约瑟不要发烈怒,因为他感受到约瑟在怒气之中,因为他们自己的心理压力,他们认为是便雅悯将约瑟的银杯偷了,导致约瑟生气追赶他们,如果约瑟一旦怒气发作,后果便不堪设想,恐怕整个希伯来民族都将遭受到灭族之危!犹大请求约瑟不要向“仆人”发烈怒,这便表明他们宁愿让自己作为约瑟的仆人,也不愿意约瑟在怒气中将希伯来民族灭除。

犹大说明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如同法老一样”。犹大将约瑟比作法老,因为他感受到约瑟的权柄已经相当于法老,他拥有法老所拥有的一切权力,并且在他们看来,约瑟的权柄能力都与法老一样了!这里所说的乃是约瑟的权柄,并非地位上的一样!法老是独一无二的,但约瑟却得到了法老所赋予的特殊权力,在埃及遍地,约瑟的权力已经与法老完全一样了!这本就是法老所赐的,所以犹大如此说明也是正常的。犹大对约瑟表明,他能够对约瑟请求,正是因为约瑟有着法老的权柄。犹大说这话并不夸张,约瑟却是如同法老一样,他得到了法老特殊的恩待,拥有了法老所拥有的一切权柄,法老就差没有将王位传给他了!犹大似乎看穿了约瑟,知道他所拥有的权柄是超越一切的,但他却不知道他所看穿的这位乃是他们的兄弟,如若知道,他们一定会吓倒!

犹大在这里又一次表明他自己身份的独特性,因为他拥有了特殊的权柄,得到了特殊的使命,他怕自己不能将小兄弟带回,便永远担罪,所以他在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成为众弟兄的代言人,这是基督形象的另一面,他也是我们在神面前的代言人。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19:犹大述说约瑟曾经关于他们家庭的问题

犹大对约瑟述说他们曾经的遭遇,说到约瑟曾经问过他们一个问题,是关乎他们家人的:“你们有父亲有兄弟没有?”这个问题圣经上并未记载,或许是因为约瑟曾经问过,圣经没有详细地记载到;又或许是因为他将约瑟曾经问的问题稍作修改说出来的,可能他忘记了当时约瑟对他们所说的话,就将这个意思表达出来了。圣经并未记载约瑟问过他们关于家庭的问题,只是记载到他们自报家门,将自己家里的人口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了约瑟。

我们在这里再一次看见犹大对约瑟的尊称为“我主”,并且在他面前自称却为“仆人”,并且将他们十一个兄弟都称为约瑟的“仆人们”。犹大在约瑟面前都称他为“我主”,他本是兄弟中最为超越的,却在约瑟面前如此自卑,虽然他并不知道面前的这位是约瑟,但他却仍然称他为“我主”,这就是在神面前将自己的地位放在约瑟之下了!“曾”乃是表明这句话的时态,说明这件事乃是发生在过去的,是用了过去时态。“问”必有所问,若没有内容,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这里也就不会说到约瑟对他们的询问了!约瑟对他们询问,是要知道他们的诚实度,又要知道他们的智慧性,结果他们却是诚实有余,智慧不足!他们不仅将便雅悯公诸出来,就连不在他们中间的约瑟都被显明与众。很多时候,我们回答问题需要智慧,该回答的便回答,不该回答的或没有必要回答的就隐藏。他们本来完全可以不说明自己的家庭状况,但他们却自报家门,不仅将自己摆在很不利的位置上,还将他们的小兄弟在无意中给卖了!

他们说明是约瑟询问他们“你们有父亲有兄弟没有?”,好像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问题导致的,但这个问题却没有被圣经记载,似乎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凭空想出来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出处何在,但既然他们说到了,那也有可能是约瑟问过的,但圣经并未详细记载。他们缺少智慧,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说明他们有如此众多的弟兄,难道还不够吗?约瑟问他们的父亲与兄弟,目的是要知道以色列与便雅悯的平安状况,但恐怕约瑟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会继续让他们将便雅悯带来,这是他们兄弟相认的唯一方式性步骤。约瑟的问题是出于关心,但后来却成了计谋,因为这是神的手在其中的引导,要将便雅悯带到埃及地,使他们兄弟相认,为此铺路。约瑟的问题本来是出于关心,对父亲的爱与对兄弟的爱,却在这一步一步的进程中莫名其妙的成了计谋,这并非约瑟所愿,却是变化导致。

约瑟对父亲与兄弟的关心成为了犹大对他好奇的因素,虽然他们并不知道面前的这位是约瑟,但犹大却在这时将这个问题摆出来,说明他对约瑟仔细入微的观察,似乎他们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者是仇恨……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20:述说自己曾经关于约瑟所说有没有父亲兄弟的回复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犹大对约瑟继续述说他们当时与约瑟的对话,表明他们有一个年老的父亲,还有父亲在老年时所生的一个儿子,他有一个哥哥,但已经去世,他母亲只有两个儿子,现在还剩下他一个人了,他的父亲疼爱他。这里的描述好像回到了圣经中,前面所说的并非圣经记载,而这里所说的乃是他们之间对话的回归,是回到了圣经的记载中。

他们首先说明以下的对话是自己对约瑟的回复。“我们对我主说……”表明他们一直对约瑟的认定,他们一致认定约瑟为他们的“主”。这里给我们看见的虽然只是犹大一个人的认定:“我主”,但既然连犹大都有这样的认定,岂不是表明凡在他以下的人都与他有着一样的共识了?他已经在众弟兄中间成为代表者了,就连他都认定了约瑟为“我主”,更何况他其余的众弟兄呢?这又是约瑟的梦的成就了!

犹大表明他们曾经的说话,乃是真实的,他说道:“我们有父亲,已经年老……”他首先说道他有的父亲,因为老年人乃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引导者,所以自然是语言与笔记的优先者。犹大表明这是他们共同的说话,乃是说明这话的确实性,他们确实有一个父亲,这位父亲的年纪已经老迈了。他们对约瑟说明他们的父亲,乃是说到他的年纪,因为他的年纪是他们众弟兄所体念的最大负担。非常明显,他们对约瑟有此表明,乃是希望约瑟能够顾念到他们父亲的年纪老迈,不要让便雅悯留在这里,免得父亲因为小儿子而受不起考验,一病不起,或者就此别世了……犹大在这里特别的强调到父亲的年纪,因为这是他们众人共同的顾忌,犹大也希望约瑟对他们有所体念,与他们共感,这样他们就能够以真情打动这位埃及的宰相,也许能够得到他的特权,让便雅悯回到迦南他们的父亲那里。

犹大又表明他曾经说过的,就是关于便雅悯的,那是他们的父亲在老年时所生的,他的哥哥已经不在了,他的母亲只撇下他一人了!非常明显,犹大在这里也表明了便雅悯的母亲是他们父亲的最爱,这就促使便雅悯也成为了他们父亲的最爱了!犹大表明,便雅悯是以色列老年时所生的,也就是老年所得的儿子,是神所特赐的产业,他的哥哥已经不在了,现在他便是他母亲为他们的父亲留下的独苗了。这里也给我们间接的看见以色列对拉结的爱是何等的深,过于对其他妻妾的感情,以致波及他的儿子们,是他们所受的爱也过于了以色列其他儿子们所受的爱。父爱乃是便雅悯在生命中唯一所剩的家庭情感,他的母亲已经不在了,这便导致他失去了母爱;他的哥哥也不在了,这也导致了他失去了兄长的爱,所余剩的就只剩下以色列对他的父爱了!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犹大在这里似乎在表明他愿意让便雅悯感受到因他们而失去的兄长之爱,犹大似乎想要将这种情感归还给便雅悯,因为“他哥哥”的“不在”乃是因为他们众弟兄的缘故,这便让他深感内疚,使得他有意作出以下的抉择。

犹大更加表明“他父亲疼爱他”,在犹大的表明中,以色列被称为“他父亲”,也就是便雅悯个人的父亲。这并不是出于嫉妒,而是希望这种真情打动约瑟,打动面前的这位埃及宰相,使得他能够允许自己所做的抉择。在约瑟的经历中,父亲的疼爱导致的结果是自己的被卖,而便雅悯所得到的父爱导致的结果却是众人的保护,这对约瑟是一个刺激,当然这种刺激不会是出自于嫉妒之心,因为约瑟自己也爱自己的这位小兄弟,因为有了爱,所以约瑟不可能有嫉妒在内。圣经明说:“……爱是不嫉妒……”约瑟的爱正是这样的爱,没有任何的嫉妒在内,因为他自己得不到的,他并非嫉妒别人能够得到,而是从别人得到的里面去感受自己所未曾得到的,这或许就是他化解嫉妒的方式了!那原是他的兄弟,他又岂会去嫉妒?

我们在这里看见犹大的表白,他说到他们曾经对约瑟所表明的,这又是不在圣经记载之中,或许这也是圣经很多重复记载的一个因素,为了补充说明很多原来没有记载到的。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21:述说约瑟曾经对他们的要求

犹大继续表明,约瑟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带小孩子到这里来,他们也都照办了!约瑟的要求目的是要亲眼看看他,而非要将他留住。犹大似乎抓住了约瑟话语中的漏洞,说明他们带小孩子来,只是因为约瑟的要求,如若没有这个要求,便雅悯便不会来到,他们偷窃银杯一事也就不会发生了!这里似乎是犹大在提醒约瑟,今天所发生的事情,都是因为约瑟的要求所导致,好像一切都是在约瑟的计划中,但所谓偷窃一事却是非常稀奇!

犹大在这里继续说明,自己在约瑟面前不过是“仆人”,这乃是他又一次的自我降卑。

犹大说明,当时是约瑟所提的请求,说到“把他带到我这里来”,这是约瑟的意思,所以今天所发生的事情都是在约瑟的意思中所料想不到的!这里似乎是犹大在提醒约瑟,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并不是神,虽然他有一定的权柄,但可以随意让人到他面前,但他却并非全知的神,他也有所不知,否则他就不会让便雅悯前来埃及地,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偷窃银杯一事的发生了!或许约瑟是想要看看便雅悯,知道他在他们父亲面前得宠的原因,想要知道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当然不会是约瑟的想法,约瑟完全是因为兄弟情谊的联络,使得他对自己的同胞手足有了更深的渴望,期望他们兄弟相见之日早日来到,但这又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所以他就设置了这样的圈套,但犹大等人却并不知道,就连便雅悯也是不得而知,对此事的一切都会是深感莫名其妙,犹大自然是觉得不可思议,他好像是想到了那是一个圈套,但由于自己在约瑟的地面上,不好公开揭穿,免得惹得约瑟“狗急跳墙”,对他们大行杀戮等等。非常明显,犹大的不知情引发了他心里的困惑,但他并不敢直接将这种困惑提出来,所以就拐着弯让约瑟感受到他对这件事情的怀疑。因为便雅悯的到来是出于约瑟的指令,所以这一切似乎都是有计划的安排。

约瑟曾经以埃及之主的身份向他们发令,让他们众弟兄将便雅悯带到埃及去,目的是要“叫我亲眼看见他”,这似乎在让我们看见约瑟的为人,说明约瑟的信心不足,起码是他对犹大等人的信心不够,所以他对他们的话语有所怀疑,无法深信他们所说的,便要看他们是否能够将他们所说的那位小兄弟带来。这里用了“亲眼看见”,来说明约瑟的要求,乃是与便雅悯以目相交。所谓亲眼看见,并不是出于信心的表现,而是盼望的前提,所以这里在启示我们一件事,就是约瑟在首次与他们相遇的时候就已经对他们的相认充满了盼望,只是由于各种因素,这种盼望无法暴露,直到这时,他仍然在继续的隐藏着!犹大虽然感受到了约瑟对“亲眼看见”便雅悯的渴望,但却没有意味到其中的根本因素,因为那本就是约瑟所要隐藏的,若没有属灵的眼光,自然无法明白其中的真实含义了!

犹大对整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所怀疑,那是自然现象,但他却无法究其真意,因为整件事情还是隐藏阶段,约瑟还未曾想要与他们兄弟相认,只是希望与便雅悯之间发展好兄弟情谊,这对其他兄弟而言,自是无法明白的!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22:述说曾经对约瑟的告知

犹大继续对约瑟表明,他们曾经告诉过约瑟便雅悯在父亲面前所受的恩宠,使得这位童子不能离开他的父亲,否则父亲的生命可能不保!

犹大所说的都是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虽然有些因着各种因素并不完全,或许是因为圣经记载的缘故,或许是因为犹大记忆的不够完全,但有些出入却是正常现象,可以作为互相的补充,让圣经的记载更加准确完全。

犹大在这里又一次表明自己与约瑟的关系,乃是“我们”与“我主”,这种关系不断地重复着,乃是他们确实地感受到他们与约瑟之间的地位差距,若不谨慎言行,恐怕性命不保!

犹大在这里称便雅悯为“童子”,那是因为他还未婚,并非因为他的年龄小。圣经上给我们看见被称为“童子”或者“童女”的都并非指着年龄的大小而言,并不是年纪小的男孩才被称为“童子”,年纪小的女孩才被称为“童女”,所谓“童子”“童女”之说并非指着年龄而言,实是指着他们的婚姻状况。

犹大说明便雅悯这个“童子”与父亲的关系甚为密切,本是“不能离开他父亲”的,这似乎在暗示着他们对约瑟的责怪,让他们的父亲难受。但我们在这里也看见一个真理,就是这里所说的“童子不能离开他父亲”,这便是在希伯来民族中,被称为“童子”的人所享受的特权!婚姻是人离开父母的渠道,在婚姻之前,人是不能离开父母的,这就是我们所看见婚姻的原则在这里的暗示:“……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创世记2:24)

在这里,犹大又同时给我们看见,如”若是(童子)离开(父亲)“,这个结果便是“他父亲必死”!非常明显,这里在提示我们一件事,就是便雅悯与以色列之间的感情已经到了同生共死的地步了!只要他们的父亲一旦知道了便雅悯没有与他们同在,就必惊慌,而若是与他们的父亲相离,则后果则是“他父亲必死”!这里给我们看见以色列对便雅悯的特别关爱所导致的结果,并不是像约瑟那样,让他们兄弟相残,彼此出卖,而是让他们更加贴心了!这是约瑟所没有经历到的,在他的弟弟身上,他发现了他们众弟兄的改变!

非常明显,犹大在这里告诉约瑟一些关于他们父亲与便雅悯这个童子之间的感情,希望能够打动约瑟,使得约瑟释放便雅悯,为了他们年老的父亲,让他能够多活一些时间,犹大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表明他的心愿,希望便雅悯得到自由,回到父亲面前,免得父亲的生命不保!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23:犹大陈述约瑟所说小兄弟不与他们同往的后果

犹大在这里似乎表现出对约瑟的话非常的注重,以致凡他所说的,犹大都能记忆犹新,在这里全然回忆告白。在这里,我们所看见的是关于小兄弟不与他们同往埃及地的后果,那便是他们将无法再见约瑟的面,也就是他们将无法再能籴得粮食。

犹大对约瑟充满了恐惧,不仅是犹大,众弟兄对他也是一样的恐惧,这是无需多言的。犹大在这里再次称自己为“仆人”,以示弟兄们对约瑟的尊重。非常明显,连犹大都在约瑟面前称臣,更何况其余的众位弟兄呢?这里也再一次给我们看见犹大在众位弟兄面前所得的尊荣,才是超越了众位弟兄,唯独约瑟例外。

犹大陈述性的说明约瑟对他们的吩咐,就是告知他们假设性的教训:“你们的小兄弟若不与你们一同下来……”非常明显,在犹大所陈述的约瑟的话语中,约瑟知道他自己的地位乃是在埃及地,是在众位弟兄的位置下方,所以他知道,对他们而言,从迦南地往埃及地的方向则是向“下”了!就约瑟而言,他们所行走的道路方向乃是“来”,因为是以约瑟为目标。在犹大的陈述中,他也承认了约瑟的权柄高过了他们,虽然他那时还并不知道面前的这位是他们的兄弟约瑟,但在这番回话中,他却在无意的表明他们自己的道路乃是跟着约瑟走的,也就是以约瑟为中心了!

犹大说明约瑟的权柄,使得他们不得不服,这一切正如约瑟自己所说,在“若不……”的假设性情况下,产生的结果便是由约瑟决定的了:“你们就不得再见我的面。”在这里,犹大非常清晰而肯定地承认了约瑟的权威,认定埃及宰相的地位自然高过了他们!他们到这里来是有求于人,自然是寄人篱下的!在这里,犹大表明他们深知自己到这里来,乃是寻求帮助的,因为他们需要粮食糊口度日,而只有约瑟这里有粮食的供应,所以他们的生命大权现在正是在约瑟手中!他们想要得到粮食的供应,必须要见到约瑟的面,也必然会见到约瑟的面,尽管他们这时并不想见约瑟,那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约瑟的真实身份(想必即便知道了,他们恐怕就更不敢见约瑟了!当然也有例外的,就是便雅悯。),如若没有粮食需要,饥荒之危,此时的众位弟兄没有一个人会说想要见到埃及宰相的!因为他们此时已经对这位埃及宰相充满了恐惧感,无奈又一再落在他的手上!

犹大知道他们的粮食危机只有约瑟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所以在这里表明他们带小兄弟前来已经是尽到了他们所应尽的职责,但如若要扣押他们的小兄弟,他们自然是无法应允的了!不仅因为他们,因为小兄弟,更是因为在迦南地之他们的父亲!

TOP

创世记第四十四章

24:犹大陈述回家后对父亲的说明

我们看见犹大在这里继续他的陈述词,表明他们回家以后,见到了父亲,并且将在埃及所听见约瑟的话都如实告知了。

犹大在这里表明他们的道路经历时,有一点特别强调说明的,乃是道路的方向问题。他在这里突出表明,他们乃是“上到”他们的父亲那里。也就是说,在他们的观念中,已经牢牢地把握住了道路的方向,认定了迦南地为埃及地的“上”方。犹大在这里又表明另一件事,就是对自己父亲的地位进行降格,他认为自己的父亲在约瑟面前也是“仆人”,所以在约瑟面前强调表明以色列的身份乃是“你仆人我们父亲”,这正是约瑟所得第二个梦的应验,就是太阳月亮和十一个星向他下拜了!雅各曾经因为约瑟的梦而深感困惑,并且流露出不满的情绪,但直到此时,从犹大的嘴里无意表露出来的以色列的身份却正是约瑟所做之梦的应验。在这里,我们非常明显地看见约瑟的身份一下子升华了两级,他本来是以色列的儿子,是诸弟兄中排列在倒数第二的,但是在这里,从犹大的口中,约瑟的地位不仅超越了他的众弟兄,也超越了以色列!这是神对约瑟的提升,虽然他的众弟兄不满,尽管他的父亲埋怨,但既是出于神的,又有谁能阻止呢?!

犹大继续表明,他们在回到迦南地以后,就照着约瑟的话告诉了他们的父亲。非常明显,他们这里所表达的乃是对约瑟所说之话的尊重,以致于他们将这话完全地告诉了他们的父亲。这里所说虽然是转述,但从犹大对约瑟所说之话的态度来看,他乃是完全照着约瑟所吩咐地告诉了他们的父亲,因为这乃是关乎他们全家的性命问题,他们自然不敢怠慢!正是因为他们感受到约瑟的话语的权柄,正是因为约瑟所流露出“主”的形象,让犹大无法不称他为“我主”;又因为犹大感受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乃是他们不仅是在饥荒中生命产生危机,恐怕在埃及地的西缅性命也将不保!所以犹大表示,他们乃是照着约瑟的话告诉他们的父亲的!

我们看见犹大所得智慧的灵,使得他知道在约瑟面前不得不称臣,他也感受到就连他们的父亲难说也会向这人屈服,他又岂能逃避仆人之称?所以他称约瑟为“我主”,并且乃是不断地连续称呼着。

TOP

Processed in 0.011519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