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第四十三章
4—5:犹大提出积极地请求与消极的因素
我们看见犹大在这里以积极的语气提出假设性请求,说明只要雅各“打发”他们的小兄弟便雅悯与他们同往,他们就会下埃及去籴粮;又以消极道路所产生的结局告知父亲,原因是“那人对我们说:‘你们的兄弟若不与你们同来,你们就不得见我的面’”。非常明显,犹大在这里说了两种假设,分别是正面积极性的(结果就是他们籴得粮食归来)与反面消极性的(结果便是他们就不去埃及),犹大又表明,这并非他们对父亲的要挟,而实在是埃及的宰相所提出的条件。
犹大的言语是极其智慧的,他知道当前是最好的交涉时期,因为他们正处在饥荒的困境中,这使得他有机会与父亲进行交涉,因为这是他们父亲所提出的,让他们去埃及地籴粮。
我们首先看见犹大对雅各所表明的,乃是两种假设性的现象,首先说到的是积极性正面性的,就是“你若打发我们的兄弟与我们同去……”,这是表明犹大的信心,因为他知道这是必然的事情,所以他敢于提出这种假设。犹大请求他们的父亲雅各允许他们的兄弟与他们同去,可见他感受到弟兄同行的必要性,他也要让他的父亲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他在这里提出这种假设,乃是他们兄弟道路统一的假设。犹大知道,要想带小兄弟走,必须经过父亲的打发,因为这是父亲唯一的所爱,他不愿意在未得父亲应允的前提下将小兄弟带走,因为他深知父亲对小兄弟的关切之情过于一切,这里给我们看见犹大的孝敬之心,乃是众弟兄无可比拟的。犹大的孝敬之心在与他对父亲的了解理会与同感,因为他自己也已经做父亲了,对于父亲的感受深有体会,又因他的家庭经历过于众弟兄,与父亲雅各的模式相似,所以他能够体会他父亲的心情,能够感受他父亲的感受。他在这里只是以假设性的语气对父亲说话,让父亲知道小兄弟前去的必要性,这与流便所提出要求的方式截然不同,流便所说的都是空话,他没有让父亲感受到他与父亲同感,所以无法让父亲信服。犹大却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父亲的感受,所以在他的假设中充满了爱的能力!
犹大所说让小兄弟同去所产生的结果便是“我们就下去给你籴粮”,这里给我们看见犹大知道目前情况的紧迫性在何处,所以他以籴粮为重点,转移了对便雅悯的重视点,让父亲看见目前的危机不在于便雅悯,乃在于粮食。犹大知道他们所走的道路是下坡路,因为他们的注重点不是生命,而是生活!但目前他们所面临的危机正是生活上的需要,是粮食问题没有解决,这不仅关乎他们的生命,也关乎他们的父亲雅各以及他们的小兄弟便雅悯,如若他们前往埃及地籴粮,不仅是他们,就包括雅各与便雅悯,他们的生命都得保全!他们就此也救出了在埃及地被困的西缅。非常明显,在饥荒中,他们所需要的是粮食,所以为了粮食,他们必须付出代价!雅各也必须付出代价!犹大正是看见了这时的需要,所以他勇于求得父亲交出便雅悯,请求父亲让便雅悯与他们同行,因为他们都同处危机之中,所以同往埃及是唯一解决生命危机的途径!
犹大又以反面的、消极的情况让父亲看见危机,说道:“你若不打发他去,我们就不下去!”这话似乎带有威胁性,好像是在以他们的道路威胁父亲,让他们的父亲亲自打发便雅悯去。非常明显,犹大这句话充满了智慧,他知道,只有父亲亲自的打发,才显明这事是父亲的心甘情愿所做,否则父亲不知道哪一天会后悔,结果更是不堪设想!犹大要求父亲心甘情愿,这对雅各而言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但对于被打发的众弟兄,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他们道路中的必要同行者。犹大知道,这是一条下坡路,很可能就有去无回了,如若他们的父亲不打发便雅悯前去,他们即便前往埃及地,也是白费脚劲,既是如此,不如不去!
犹大表明,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那地的主人曾经以此为要挟,若不让他们的小兄弟与他们同去,他们就不得再见他的面,也就无法籴得粮食满载而归了!这是说到他们带小兄弟前去的必然性的原因,是因为那人曾经说过这话。犹大感受到他们必须带便雅悯同去,否则就是白费工夫,原因就是有那人的话,乃是充满权柄的话,又是带有要挟的话。但我们看见犹大虽然在这里转述约瑟的话,但他对约瑟所说之话的意义似乎一无所知!好像在雅各家中所有的人都无法理解约瑟的话,是希望看见他们兄弟同行,可是在他们看来,这话竟成为威胁性的胁迫语气!我相信,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再去见那地的宰相,所以犹大如此说也是要表明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选择,因为他们没有其它办法解决生活危机,所以他们必须照着那人的话行。犹大自己亲身感受到这种危机,但他的父亲却未感受到,他的众兄弟虽然与他有同样的经历,但却没有像他这样深刻的感受,所以他们的话语中没有如此深刻的权柄权威。犹大知道,这一次必须带着小兄弟前往,不仅是因为西缅,也为了他们,更是为了父亲!
犹大的灵性非常敏锐,过于他众弟兄,他能够感受到他众弟兄所没有感受到的,在这个家庭中,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深信,除了约瑟,没有人有像他这样敏锐的灵里感受了!就连雅各恐怕都望尘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