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22:37
经文:巴勒对巴兰说:“我不是急急地打发人到你那里去召你吗?你为何不到我这里来呢?我岂不能使你得尊荣吗?”
标题:巴勒三问埋怨巴兰
这里让我们看见巴勒迎接巴兰后,便立刻向巴兰发出了埋怨,提出三个问题。
问题一:“我不是急急地打发人到你那里去召你吗?”这一问题主要显明巴勒的权柄,是对巴兰所拥有的权柄。即便巴兰是先知,但在巴勒的权柄面前,似乎仍然不经看。所以巴勒只需要打发人到巴兰那里去,就可以召巴兰来到身边。但是,这一问题却显示出此次权柄的用处似乎不大,因为巴勒打发人去召巴兰的时候,乃是“急急地”行动,但并没有立刻就得到回应,所以巴勒此时显出自己的焦急。
问题二:“你为何不到我这里来呢?”这一问题显明巴勒对于巴兰没有及时来到而感到不满,所以尽管此时巴兰已经到来,但巴勒却旧账重提,询问巴兰不到自己这里来的原因。
问题三:“我岂不能使你得尊荣吗?”这一问题是充满了诱惑的问题,但却是一个反问。如此提问,是表明巴勒对自己的能力有极大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使巴兰得到尊荣。而巴勒却不知道尊荣的源头不在乎人,而在乎神;而且巴勒此时的心态却是充满了恐惧感,这所要施予的“尊荣”更是极大的笑话!一个连自己都被以色列人吓住了的人,还敢于说要赐给别人尊荣,这本身就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也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巴勒却用反问的语气来表明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以加强自己自信心的筹码。而在这应许要给巴兰的“尊荣”里面,却是自己无尽的悲哀,因为他所拥有的,他自己都感到无力保存。或许他有这样的念头,要使巴兰得尊荣,也正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尊荣即将不复,所以才要让巴兰与他一同分享这种尊荣,可以让巴兰和他两个人一起来承受尊荣带给他个人的威胁。两个人承受威胁,就能够降低威胁感对自己一个人的压力,而且同时还能让两个人共同都兴起维护这种尊荣的心思意念,毕竟两人同荣同辱。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