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

21:对待寄居的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神启示以色列人,告诉他们对待寄居的人应有的态度,用两个“不可”来说明:首先是不可亏负他们,其实是不可欺压他们。神教训以色列人这样宽容寄居的人,是要以色列人记得他们自己也曾经在埃及地做过寄居的,应当知道寄居的人的感受。

不可亏负寄居的,这是表明以色列人对寄居的人不当有任何的亏欠。这个信息所表明的,是要让以色列人知道,以色列人中那些寄居的对以色列人会有所帮助,而以色列人不可让那些帮助他们的人感受不到对他们帮助的价值,因为这会让那些帮助以色列人的人失去了帮助他们的意义,不会再有帮助他们的心,那以色列人的将来将会苦不堪言了。不可亏负寄居的,这里的信息首先说明在以色列中会有寄居的,否则就谈不上说“亏负寄居的”了,也更谈不上什么亏负不亏负的了!神已经表明以色列地将会有外人的寄居,这说明神喜悦以色列人接纳每一个到他们中间去的人,这个信息所表明的,是凡靠着耶稣基督进到神面前的人,神一个也不会拒绝的意思。神喜欢以色列地成为世人聚集的中心地域,因为他爱以色列人,看重以色列人,因为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代,以撒的后代,雅各的后代。

不可欺压寄居的,这是表明以色列人对寄居的人不可有自我的强权政策。这个信息比前面所说的“不可亏负……”更加强烈地表明以色列人对待寄居的当有的美好关系。不可亏负说明的,是以色列人面临寄居的对他们帮助后当有的心态,而“不可欺压……”所表明的,是他们本身应有的对寄居的态度。亏负人,是表明别人对自己有益处的时候没有偿还恩典;而欺压人则是自己对别人的亏负了!这“也不可欺压他”是说明以色列人不可对待寄居的采取强权政策。在人的圈子中,常常会有各种莫名其妙的人权政策产生,强权是一种暴力的行动,要表明自己的力量,压制别人的力量,使别人为自己服务。神不许可以色列人欺压在他们中间的寄居者,是因为伸知道寄居者的感受,他要让以色列人也感受到寄居者的心态,其实他们早已感受过了!

神让以色列人不可亏负、不可欺压寄居的人的原因,是因为以色列人自己也曾经在埃及地做过寄居的,他们应当知道寄居的人的心态。这个信息所启发的,乃是“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真谛。神让以色列人善待寄居的人,是要让他们将心比心,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曾经做过寄居的人,对寄居的人的心态应当有所了解,应当知道寄居的人的痛苦感受,所以不可以再给他们增加更大的压力了!神让他们知道他们在埃及地的寄居现象将要成为过去,将要成为历史,但他们需要知道,他们自己若像埃及人那样,那他们就没有摆脱埃及地的奴役生涯,他们仍然活在那样的阴影之中,因为他们让别人成为了他们,而他们自己则成了当时的埃及人了!他们也成为魔鬼的工具,像当时的埃及人一样,不过是受害者成为了害人者的角色转换罢了!

神所教导以色列人的这段信息,是要他们将心比心。当他们面对在他们中间的寄居者时,要他们记得自己曾经的感受,如此便可以善待那些在他们中间寄居的人,笔者个人深信,这也是要让以色列人成为世人中的见证的一个表现。这或许更是以色列人的先进之处,神对他们的教导,其实是对奴隶制社会的对抗,要让以色列人首先摆脱奴隶制社会的辖制,过一种更新的生活,进入到一种不同的社会体制中。

以色列人是神为世人开辟新的世界的开端,神要让以色列人成为世人的中心,就让他们在任何的事件中都成为一个标本,成为一个模板,让全世界都跟着他们走!

“我的佳偶,我将你比法老车上套的骏马。”(雅歌1:9)

TOP

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

22:不可苦待孤儿寡妇

在这里神所教导以色列人的,是另一方面信息,或许这个信息与他们本身并无太大牵连,但神仍然对他们强调说明这个信息,就是以色列人不当对待孤儿和寡妇的态度,就是不可苦待他们。

这个信息是以反面的方式提出的,表明的方式是对反面方式的否定,就是不可以苦待寡妇和孤儿。这里所提及的,首先是寡妇,因为神在家庭中所设立的权柄就是先有男人,再有女人,然后才有孩子的。在这整个信息中,神并没有提及如何对待死了妻子的丈夫,而只是提到不当如何对待死了丈夫的妻子——寡妇,以及死了父母的孩子——孤儿。神在这里的信息似乎在强调一点,就是男人比较有力量,他们在失去了妻子的情况下,不太容易失去生活的动力;而妻子若没了丈夫,孩子若没了父母,他们的生活动力就会消失不见了!神让以色列人不可苦待他们,是表明神对他们的爱与关怀,不希望他们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无法生存。这是表明神对生命的看重,也是表明神对每一个人的爱都是公平的!在神所说的信息中,他似乎要让以色列人不再存有孤儿和寡妇的思想,因为有神的同在,寡妇将会有生活的保障依靠,孤儿将会有他们的父与他们同在!

神是每一个人的保障,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他那里得到祝福。那失去丈夫的,神要让他们从自己的国中得到安慰,因为神是各人的头;那失去父母的,神要亲自做他们的父,让他们从自己的国中找到保障,免得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神的爱就是这样,对每一个人都一样公平!

TOP

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

23:苦待他们的后果(一)——以孤儿和寡妇为主的互动关系

圣经随着前面所记载的,表明苦待孤儿和寡妇将要得到的报应,就是在孤儿和寡妇的哀求下,伸要听他们的哀求声。这里所表明的关系,是以孤儿和寡妇为主的,首先所描述的是以色列人假设性的苦待他们,然后所描述的是那些孤儿和寡妇条件性的向神哀求,最后所描述的是神回应性的听那些孤儿和寡妇的哀声。

以色列人苦待孤儿和寡妇,这明显是一种假设,因为整件事情都没有发生,神所表达的,根本性的就是一种假设信息。这里特别强调以色列人苦待孤儿和寡妇的程度只有一点,说明以色列人不可以让孤儿和寡妇在他们中间受到一点点的亏损亏欠。苦待是一种折磨,是一种强加的痛苦压力。这种痛苦压力本来不属于被动者,但却临到了他们,这是神所不喜悦的。

孤儿和寡妇向神哀求,这是在神所说的假设下会发生的事情,是以条件性的现象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说,只要以色列人中的孤儿和寡妇向神发出哀求。这儿的“一”是说明后面的事情发生的速度之快,是表明神对他所办的事情的及时。神是超越时间的,他早已知道人是否会在某种情况下作出怎样的抉择。他知道人会不会向他哀求,知道人会不会对所受的苦待作出相应的回应。哀求,是人在被苦待的情况下一般性的正常反应。这儿的“一”哀求,正是表明神听见的及时。神不会误事,因为他超越时空,对未来也知之甚明。他知道人的光景,知道人的需要,知道人在怎样的情况下会作出怎样的反应、怎样的抉择。当以色列人在苦待别人的时候,神就已经知道了,所以这正是神对以色列人的警告、提醒。

神表明自己会听那些孤儿和寡妇的哀求,这是神的基本特性——他会听人的祷告,听人的哀求声。每一个人的声音都逃不过神的耳朵,只是有些人因为有了问题,神掩耳不听他们罢了!但若有苦难的事情发生,神一准会听!不论是谁,不论在何处,只要有哀求声,神都会听见!因为他“总要听他们的哀声”。

神爱每一个人,他对每一个人的需要都知之甚详。他不容许以色列人欺侮孤儿和寡妇,正是因为他的爱!他爱每一个人,给予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满足,让他们得到神的帮助,使他们在一切所经历的事情中,都能够有一个发泄的地方,让他们能够得到安慰,不至于被闷坏了!神的爱就是这样的完美!

TOP

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

24:苦待他们的后果(二)——神发烈怒

圣经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若苦待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孤儿寡妇,而那些孤儿寡妇若发出哀声,神就会听见他们的哀声,便要向以色列人发烈怒,其结果就是要用刀杀他们,并且要使他们的妻子为寡妇,儿女为孤儿。

在这里假设的信息中所提到的神发烈怒,是因为以色列人苦待寄居在以色列人中的孤儿寡妇,而那些被苦待的人向耶和华发出了哀声,神一听见,就发烈怒了!神的怒气,是因为人的忘恩负义,没有以神的心为心,反而像他们的仇敌学习。神发烈怒,那可是非常可怕的现象!我们的神不轻易发怒,而神一旦发怒,那就说明事情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神不得不发怒了!这个信息让我们看见的,是以色列人苦待孤儿寡妇一事在神看来的邪恶,让充满了爱的神发出了如此的烈怒。

神的烈怒导致的结果,首先是对肇事者的报应,就是让他们被刀杀,而且杀他们的刀是来自耶和华他们的神!由于他们效法外邦人,所以神也以外邦假神对待外邦人的方式来对待以色列人!用刀杀人,而且所杀的是以色列人耶和华的子民,这本来在耶和华神的作为中是绝不可能出现的,但在这里让我们看见了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神失去了爱,也不是神不再爱以色列人了,更不是神反复地对待以色列人,而是因为以色列人像他们的仇敌埃及人一样了,所以神要像对待埃及人一样对待他们,又由于以色列民是自己的选民,神要让他们所经历的管教,可能比对外邦人还要严厉!

神对以色列人的管教性刑罚,在这里有更加强烈的说明,就是不仅要使他们被刀杀,也要是他们的妻子为寡妇,儿女为孤儿,就是要使他们的妻子儿女像他们所苦待的那些人一样!这是让他们本身对他们所苦待的人一样,有切身的体会,因为他们忘记了神的嘱咐,忘记了神的教训。圣经让我们看见神的刑罚手段是非常高明的,在以色列人苦待他们中间的孤儿寡妇的假设性说明下,神的报应随之而来了!神让他们自己的妻子儿女成为他们所苦待的人,这是对他们所做的恶待人的最好的报应方式了!

神发烈怒,那可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我们的神是不轻易发怒的,但他一旦发怒,后果则是非常严重的!神不容许以色列人苦待他们中间的孤儿寡妇,因为“神在他的圣所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诗篇68:5)

TOP

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

25:对以色列民的优待:借钱不取利

神在这里交待以色列民一件事情,就是前提条件是在以色列民中有贫穷人与某人同住,而那人借了钱给那贫穷人,当回收价格的时候不可向那贫穷人取利。

首先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是借贷者是“我民中”的人,这说明借贷者与被借者同属神的子民,都是神的国度中的人。这个信息让我们看见的是神百姓之间的交易,就是一家人之间的交易。

在这里又让我们看见这借贷者是“贫穷人”,这说明借贷者是因为没有钱而借贷的,他(她)本身就是很贫穷的。

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第三方面是借贷者是“与你同住”的人,这表明他们是非常了解彼此的,那人对借贷者的了解,是要让我们知道借贷者的贫穷是那被借者所知道的。

这里所提到的一个假设,是“你若借钱给他”,也就是借钱给贫穷者的假设。这里的信息让我们看见有向以色列人借钱的同族人,那人就应该把钱借给他。虽然是一个假设,但这却是一种彼此相爱的表现,也是一种信任感的托付。没有信任,那人是不会借钱给别人的,只有信任的前提条件,才能让我们愿意将钱借给贫穷人。这不仅是爱,也同样是信任!这是一个假设,但这个假设却是要让我们知道神的心意,就是要我们愿意帮补贫穷人。

圣经给我们看见这借钱给人的假设的结果,也是圣经记载这段经文的真意,就是“不可如放债的向他取利”。这里给我们看见另一等人,是放债的人,神不喜欢我们作这样的人,因为那是魔鬼的形象特征。神要我们爱每一个人,这是神的心,也是神对我们的愿望。而魔鬼却不是如此,它给我们一点好处,却要让我们遭受极大的亏损,所遭受的亏损是远远超过我们所得到的好处。所以我们不要贪图一点好处,而放弃了生命的准则;也不要像魔鬼一样,因为给别人帮助而要求别人回报更多的,就是这里所说的“取利”。

神让我们在他的百姓中学习公平公义,这是一种稍微的爱,是以色列人正常的彼此相爱的表现。以色列人尚且如此,我们岂不更应该借给贫穷人而不放债取利吗?

TOP

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

26:日落之前的需要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一个假设,是拿邻舍的衣服作当头的假设,这个假设的结果是必须在日落之前将那衣服归还邻舍。

这个假设所表明的,是借钱的凭据,就是拿邻舍的衣服作当头,以此为凭据。这个信息让我们看见神并不是要以色列人因为人的借贷而无条件的施予,而是要拿衣服做当头,免得别人抵赖不还,从而增加人的贪心,让以色列民中充满了罪恶!神要以色列人当有邻舍借钱的时候就借给他,而且不可以取利,但可以拿邻舍的衣服作当头,这是许他们的,不是命他们的。这个许的信息所表达的,是对自己信心不足的交易,让自己的生命经过这些各种事情后不断地成长。他可以拿邻舍的衣服作当头,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

“必在日落之前归还他”。这个信息是让我们看见当头的时效,不可以永占己有,而是要在日落之前就归还。由于那借贷的是民中的贫穷人,所以神要那取当头的人在当天日落之前将当头归还。这儿的“必”不是应许的说明,而是要求的力度。神让以色列人知道,这日落之前的归还是必需的,所以他强调这个力度,就用“必”来表明语气。日落之前的属灵含义,是表明一天结束之前,所以这里让我们看见借钱取当头的事情,在以色列民中,同族人只能在当天将当头归还,而且是必须在当天归还。

神对一切的事情的交代都是非常清楚的,因为我们的神知道将要临到我们的一切事情,所以他用他的话语来帮助我们,激励我们,是与我们最为有益的!

TOP

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

27:神对贫穷人的怜悯

圣经首先给我们看见这节经文是前面所述的必须在日落之前归还贫穷人作为当头的衣服的原因。这里告诉我们,因为那穷人只有这一件衣服当盖头……——一个人如果穷到拿衣服来典当,那他肯定是起码没有遮身之物了!

在这个信息中,我们看见“因他只有这一件当盖头”,也就是说,他的身上除了这件衣服,已经一无所有了!这不仅是他的身家,也是他最重要的需求,因为那是他的独一!“只有这一件”所说明的,正是表明他除此之外已经一无所有!他要拿这件当盖头,这说明他已经无家可归,无处容身,没有经济保障,这就是他的盖身之物。圣经也强调让我们看见“是他盖身的衣服”,这件衣服不仅是他穿着的需要,也是他温饱的需求。如果没有这件衣服,那他不仅要被羞辱,就连性命都有危险,随时都可能被冻死!

圣经在这里以反面反问的方式来说明这贫穷人的可怜光景:“若是没有,他拿什么睡觉呢?”这里的假设,是没有盖身衣服的假设,强调说明这没有衣服的假设性,但也是表明这里所说明的一切都只是一种假设,并不一定就是这样!而在这种即将连一件盖身的衣服都要被剥夺的可能下,他将要面对的是睡觉的困难性,因为他失去了睡觉的保护。人在睡觉中对盖身之物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如果没有盖身之物,那便表明他已经没有任何经济后盾了,他已经穷到家了!因为他连睡觉都不知道该拿什么盖身了!

圣经上讲到如果那穷人因此哀求神,神就会应允他的哀求。这里的假设,所表明的是人绝望中的自然反应以及神对他百姓特别的怜悯。由于那些都是“你民中”的人,尽管他们贫穷,但神却不看他们的贫穷,神会应允他们的哀求,虽然他们的哀求并没有表明实际的内容,但神却会知道他们的需要,也会顾念他们的需要,更会在他们的哀求声中应允他们所求的。这里所显明的是神的恩惠,正是因为神的恩惠,凡人所发的哀声,他都能听见!凡人的祈求,他都会应允!

神对贫穷人的怜悯,是要让以色列人知道神的心,并以此为榜样,可以效法。圣经没有说他们不归还作当头的衣服的结果,那是神对以色列百姓的盼望,希望他们能够充满了爱,对一切的邪恶不知道为妙!

TOP

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

28:不可毁谤神与官长

神在这里对以色列百姓表示出他对毁谤的厌恶。这里提到不可毁谤的,首先是神,其次便是百姓的官长。

不可毁谤神,这是神的威严宣告!在以色列人中神如此宣告,表明就是在以色列百姓中,也即在神的选民中,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相信神的,也会难免有对神的毁谤声音发出。要知道毁谤神,是非常严厉的事情,要遭受的刑罚与审判是非常严重的,但在这里的记载中,就是在以色列民——神的选民中,都有人会毁谤神,导致神发出“不可毁谤神”的戒除令,真是人类的可悲!

随着“不可毁谤神”而来的,是另一个毁谤严禁令——也不可毁谤你百姓的官长。“也”说明这是与前面并列的,都是神所禁止的。而在这里所禁止的,是对以色列人百姓的官长的毁谤。这里特别强调这百姓的官长是“你”的,是要让我们知道这个信息只针对以色列人而言,因为以色列人中那些百姓的官长都是神的仆人,都是神特选的,特别怜悯看顾的!在以色列百姓的官长中,他们都是特选的,不是人定夺的,而是神选择的。这里的“你百姓的官长”也可能表达了另一个意思,就是这是对以色列人说出他们百姓的官长,而对于我们来说,那便是我们的官长,就是今天的执政掌权者。毁谤对我们而言,不论是对以色列的官长,还是对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所在国家的首领,就是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都不应该加以毁谤,因为我们是神的子民,从我们口中出来的不可以是毁谤与咒诅的信息,而应该是祝福的信息。

基督徒的生命,不同于以色列人的,是因为我们在新约中,有耶稣基督为我们的榜样,这是以色列人所没有的,是我们独特的!我们从以色列人中看见神对他们的要求,从中也有很多成为我们的鉴戒,但愿我们的口中多多地赞美,且远避毁谤的言语。阿们。

TOP

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

29:献与归

在这里,神告诉以色列人要他们献上庄稼中的谷和酒醡中滴出来的酒。而且要立刻献上,不可迟延,并要他们将头生的儿子归给神。

这是让我们看见奉献的礼,所献上的,是庄稼中的谷和酒醡中滴出来的酒。这里所表明的,是万有都归于他的信息,归于他的第一种方式,就是“献上”。要献上,首先要有愿意的心和顺服的态度。“你要……”所表明的是这是神的吩咐,是他们要顺从的,也是必须顺从的。献上,是一种职分低的人向职分高的人所作的取出。这里让我们看见向神的献上,毫无疑问,神的地位远超过人,他是超乎万人之上的,因为他是造物主,而我们却是被造的人,其间的地位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这里让我们看见所要献上的有二:庄稼中的谷、酒醡中滴出来的酒。庄稼中的谷所表明的,是神对人的赐福,完全是从神而来的祝福,因为让庄稼产谷的就是神!阳光雨露的帮助、谷的生命力所导致的成长等等,各方面都是神所赐予的。酒醡中滴出来的酒所表明的,则是人智慧与辛劳的结果,所得的价值,是人生命的智慧结晶。神要以色列人献上庄稼中的谷和酒醡中滴出来的酒,是要让人知道。一切从神来的祝福,与一切人智慧的结晶,都应该献于神,这并不是神对人的剥夺,而是人所应有的对神的献上。

圣经在这里特别提到献上的事情,讲到一个原则性问题,就是献上的原则:不可迟延。这是献上的速度,献上的时机的说明,这“不可迟延”所表达的,是人的心理态度问题,因为若迟延奉献,不仅可能会忘记,而且更可能是一种借口,推托奉献的借口,会给人留下把柄。或者可能我们并没有想要推托奉献,但我们的记忆却无法记住这件事情,因为下次有下次的奉献,每一次的奉献都不一样!不可迟延,表明神对人的奉献要求,是及时的,是不可推迟的。

这里又继续让我们看见另一个信息,是“归给”的信息,神要以色列人归给他的,是他们头生的儿子。这并不是说神要以色列人将自己头生的儿子杀了献祭给他,那是外邦假神的崇拜仪式,在神的眼中,这是行不通的!这儿的“归给”并不是杀人献祭,而是摆上,交托给神的意思。也就是说,这头生的儿子,已经不再能够归父亲支配,他的权柄是神的,神对他的权柄过于她的父亲对他的权柄。在这个信息中,神所要让我们看见的是他要以色列人记得出埃及时的状况,记得神对他们的保护与对埃及人的毁灭性大屠杀!神对以色列人是特别的祝福与恩待的,因为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是神特选的子民。从以色列人分别于埃及人开始,以色列人的长子就应当归于神了!归于神,是一种祝福,因为他们的一切都是神的,他们所要得到的,是神对他们的眷顾与保守,这种祝福超越人世间的一切,有了这种祝福,人世间一切的美善都算不得什么了!

在这里,圣经让我们看见的神要以色列人所献上与要归于他的,是神对他们恩典的祝福,说明他们将要得到这许多的祝福。只有先得到了这些,才会有要献于他与归于他一说,不是吗?

TOP

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

30:七天与第八天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了另一个信息,是关于以色列人的牛羊的信息。这里让我们首先看见的是这牛羊是以色列人中的,也就是神子民中的。这就表明整个信息都是对以色列人而言。这头生的,则是表明那是牛羊中的长子,或者可以理解为最好的!也要这样所说的,是也要像先前所说的以色列人中的谷、酒,和头生的儿子一样归于神。但这里让我们看见更加明显的信息,就是那些牛羊有七天可以跟着母,但是第七天就要归给神了!

这里讲到“归给”的时候,似乎都是讲到那最好的信息,只有最好的东西,才能归给独一无二的神!这里讲到的牛羊头生的,这似乎表明那是牛羊中最好的!“也是这样”所表达的,是要归给神的!这里隐含着万有都归于他的意思。

只有最好的,才是奉献给神最好的礼物。这些头生的,首先要有七天跟着母的时间,这是神对人感情的眷顾与怜惜。七天跟着母,似乎这是以色列人最合适的家庭关系。虽然那只是胜出,但神似乎一个也没有丢弃,这是神的保守,也是人的分心与无知。这“七天”所表明的不仅是完全,也是人情。

圣经并未记载身为母亲的心态,却让我们看见身为儿子的心态,这“七天跟着母,第八天要归给我”所表明的,是在人间的完全,而只能在肉身才会有这样的感受。第八天归给神,所表明的是这一切都是神的荣耀,一切本就出于神,归于身材又是最好的办法了!

记住:神要舍得一个新的开始的奉献,从而让以色列人能够认识你,那已经是大幸了!

羊羔的长大,已经不再需要人的扶持了,因为他们已然自己会走了!

TOP

Processed in 0.012560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