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五)

申命记18:22
经文:“……先知托耶和华的名说话,所说的若不成就,也无效验,这就是耶和华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说的,你不要怕他。……”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十七)

这里记载的是对于先知所说的话是否真托耶和华的名的验证之道之一,就是凭借话语的成就与否来判定。

这里记载的是反面教训,就是先知托耶和华的名说话,却没有得到应验,以“不成就”和“无效验”两重信息来表明这一现象。不成就,是针对信息中的事件而论;无效验,则是针对信息本身而论。“托耶和华的名说话”,在一定意义上是代表了耶和华说话!既是代表了耶和华说话,那就等于这话是耶和华所说,而先知则是转述者。耶和华所说的话,若非试验性信息,必然会效验;其中涉及的事件,也自然会成就。而在这里提出的假设性信息,却是以“不成就,也无效验”来定论,自然是表明这话并非出于耶和华!是以这里对先知所说的话不成就,并无效验下了结论,就是这些话并非耶和华所吩咐,即“耶和华所未曾吩咐的”。

这信息是耶和华未曾吩咐的,便是那先知擅自说的。这是以对照的方式来表达了先知所说的话并非耶和华所传达的。对于这些话,既然并非出于耶和华,以色列人自然不必惧怕!而这些话语背后的人,就是那所谓的先知,以色列人也不必惧怕!人往往会被先知的话吓住,因为先知在一定意义上是神的代言人。但以色列人却需要对于先知的话有所分辨,也是对先知的一定辨认手段,因为先知并不一定都是凭借耶和华说话,哪怕是耶和华神的先知,也并不一定完全会遵照耶和华神的吩咐说话。因为就算是耶和华神所立的先知,也是一个人,是有软弱的,甚至也有被欺骗的!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1
经文:“……耶和华你神将列国之民剪除的时候,耶和华你神也将他们的地赐给你,你接着住他们的城邑并他们的房屋,……”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十八)

摩西论及耶和华将以色列人的仇敌剪除的时候,也同样将他们的地赐给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就会接着居住他们的城邑并他们的房屋。这里三件事情是并列出现的,却也是具有连接性在内。

信息的时间背景,移至耶和华将列国之民剪除。耶和华被称为“你神”,是与整个以色列民族整体发生关系。这里的“列国之民”,自然就是成为以色列人敌对国家的人民,他们将要被剪除。剪除列国之民的,并非以色列人,而是耶和华神!只有耶和华神,才敢保证能够将列国之民剪除!

耶和华将列国之民剪除的时候,耶和华同时也将他们的地赐给了以色列民族!这一信息是表明承受耶和华剪除列国之民带来的好处,就是蒙耶和华神赐予土地的,乃是以色列民族!而以色列人在剪除列国之民的事件上却似乎并没有任何作为,但却享受了耶和华所赐予的祝福。但既然是耶和华神的作为将列国之民剪除,那列国之民所拥有的土地,不说这些本身就是属于耶和华的,耶和华也有绝对的分配权力!是以耶和华将他们的土地赐给以色列人,是对以色列人的祝福。

蒙耶和华将列国之地赐予的以色列民族要接着列国之民居住他们的城邑并他们的房屋,需要一定的勇气,更需要对神的绝对信心!他们本身在那地是没有居住权的,但既然蒙耶和华神赐予了居住的权柄,那就不单单是蒙神的祝福,也是受托于神!对于以色列民族所要居住的城邑并房屋,既然承受了居住的祝福,享受了居住的权柄,就需要将耶和华摆在神的位置上,这不单单是一代人,而是要成就以色列整个民族、贯穿以色列整个历史的一种认定。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2
经文:“……就要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分定三座城。……”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十九)

当以色列人承受神的应许之地,接续被剪除的列国之民在那地居住的时候,以色列人要在耶和华神所赐的土地上分定三座城。

这里的信息,是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必要承受神所赐予的土地,并且耶和华已经将那地赐给以色列民族为业。只有承受了耶和华所赋予的土地为产业,才能有权柄在那地分定三座城。

每一个以色列人都必须知道,土地是耶和华神所赐的,只有接受耶和华为自己的神的人,才能承受那地为业。

而这里记载的是分地的信息,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是将自己的产业之地分定三座城。这并不是以色列人自己的主张,乃是耶和华借摩西所吩咐、所命令的。借此,以色列人需要时刻引以为鉴,知道他们所承受的土地,并非他们自己所能拥有,而是耶和华所赋予。也只有掌管全地的耶和华,才能决定以色列人要如何分城。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3
经文:“……要将耶和华你神使你承受为业的地分为三段。又要预备道路,使误杀人的,都可以逃到那里去。……”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二十)

摩西论及以色列人要在分定的三座城里,就是耶和华神使以色列人承受为业的土地上要分为三段,并要为这三座城预备道路,使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去。

非常明显,这里的信息已经明确指出了以色列人要在耶和华所赐予的土地上分定三座城的目的,乃是为了建造逃城。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要分出三座逃城来。而这里的信息明确指出以色列人的土地,乃是耶和华神使他们承受为业的地域,是以耶和华对于以色列人的土地,拥有绝对的指使权!

以色列人要在所进入的地域中分出三座城,使以色列人承受为业的土地分为三段,是要预备道路,就是为以色列人中会出现的误杀人的人预备道路,使他们可以逃避报血仇的,进入那三座城。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指定了三座城,并非单单有城,又同时要求以色列人为这些城预备道路。这道路需要预备,表明这三座城是有路可进的,并非无路可走。逃城的路,是为那些有需要的人进入其中所预备,只要合乎要求,就可以进入其中享受逃城带来的救赎。

这里记载逃城是为了误杀人的有地可逃而备,是以明确表明这三座逃城乃是救赎之城,所救赎的,是误杀人的人。既然是误杀,那就并非出于本意,而是无意为之,却是由外力造成。既然不是本意为之,那就有可赎之处,就有了逃城的用武之地!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4
经文:“……误杀人的逃到那里可以存活,定例乃是这样:凡素无仇恨,无心杀了人的,……”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二十一)

逃城是为误杀人的人而设定,是以误杀人的逃到逃城里就可以存活。而误杀人的逃到逃城里可以存活,却也是有据可循,并非无的放矢。这里开始记载的,就是误杀人的逃到逃城里可以存活的定例。

信息首先论及何为误杀人的……

这里以“凡”字诀来描述,表明信息的涵盖幅度,乃是整体性的,也就是在“凡”字诀信息中所蕴含的内容,都属于定例范畴。

“凡”字诀所论及的,首先是素无仇恨,表明没有仇恨的因素,也就不存在杀人的本质之一——仇杀。既是素无仇恨,表明两者之间从来没有仇,也没有恨。没有仇,说明误杀人的不需要报血仇;没有恨,说明误杀人的没有杀人动机。而素无仇恨,则更是表明了信息所蕴含的时间的长久性,也即从长久的时间性否决了谋杀的可能。

“凡”字诀所论及的,另一条就是无心杀了人的情况,直接从本质上提出没有杀人的心态。也就是说,误杀人的,不仅没有杀人的动机,也同样没有杀人的心机,完全是不慎操作某件事情带来的后果。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5
经文:“……就如人与邻舍同入树林砍伐树木,手拿斧子一砍,本想砍下树木,不料,斧头脱了把,飞落在邻舍身上,以致于死,这人逃到那些城的一座城,就可以存活,……”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二十二)

关于误杀人的,这里进入详细描述中……

以人与邻舍一同入树林砍伐树木为例:当人的手拿着斧子一砍,本想砍下树木,不料,斧头脱把落在邻舍身上,导致邻舍死亡,就属于误杀人的状况。那误杀人的,只要逃到那些城中其中一座,就可以存活。

人用斧子砍树,其本质目的自然是为了砍树,不可能说要去杀人。

但就在砍树的过程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这里以“不料”作为信息的转捩点,以表明事情不在意料之中,并不出于当事人本身意愿。

“不料”的情况,就是斧头脱把。这里描述的是“斧头”脱把,是以显明并非斧子整个从当事人手中飞出,而是斧子的头从把上脱离,不在当事人的计划之中,因为斧头脱把,不仅有可能伤害到邻舍,也有可能对自己的生命产生危害,是以斧头脱把的信息,直接将事情明朗化,显出事件并不在当事人意料之中。

更为严峻的事件,就是脱把的斧头,直接砍在邻舍身上,将邻舍砍死。这是一桩误杀案件,是以判定杀人者为误杀,并非故杀。

对于误杀人的,只要逃到那几座逃城中的一座,就可以保全生命,得以存活,以显示出逃城的意义所在。

人的生命不由自己,所以会有莫名其妙的杀人案件。对于误杀人的情况,逃城的功用就成型了!因为耶和华看重人的生命,是以只要并非故杀人的案件,耶和华更多的眷顾活着的人的生命!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6
经文:“……免得报血仇的,心中火热追赶他,因路远就追上,将他杀死。其实他不该死,因为他与被杀的素无仇恨。……”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二十三)

误杀人的进入逃城可以存活。而要设立三座逃城,是因为以色列人所占地盘过大,未免路途遥远,误杀人的无法顺利逃避报血仇的,致使报血仇的因为心中火热追赶他,并且因路远而追上,将其杀死。对于这误杀人的,在信息中判定他不该死,因为他与被杀的素无仇恨,更重要的,是杀人一事,纯属失误操作。

报血仇的,因为心中憋着一股火,就是有亲人朋友被杀的火,是以在对待杀人者的时候,根本不会顾及对方的任何情绪,只想着报仇,是以心中火热,追赶的速度自然极快!

而又因为路途遥远,误杀人的在杀了人的情绪下惊慌失措,难免影响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在逃避的时候,速度会受到心理波动的影响,自然会将本身的速度降低。这一人速度增加,一人速度减缓,追赶的人就会非常容易追上被追的人。

因为报血仇的是带有仇恨心理,是以在面对误杀人的人的时候,自然不会认真听完对方的言辞辩驳,而会直接将其杀死,以报血仇!

然而,那可能被杀死的人,却并不是出自本意要杀戮对方,完全是不经意的举动、操作引发,是以他并不该死,因为他与被杀的人没有仇恨。判定人的生死,不是人能够决定的,而是在于神的掌管。因为人的生命,乃是源自于神!只有神定规人的生命,才能决定人的生死!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7
经文:“……所以我吩咐你说,要分定三座城。……”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二十四)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就是这里开头所论及“所以”的信息的原因所在。

这里的结论,是表明耶和华通过摩西所传递的吩咐信息,就是吩咐以色列人要分定三座城为逃城的原因所在。

若只有一座城为逃城,以色列人将要占领的地盘若太大,就无法为误杀人的节省路程,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以色列国度的扩张;亦或者以色列人无法及时赶到设定为逃城的城市所在地,就被杀戮,是以在以色列人中,逃城的必要性将大打折扣!所以这里耶和华借着摩西传达信息,吩咐以色列人要分定三座逃城,正是要避免这两种可能性的出现。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8
经文:“……耶和华你神若照他向你列祖所起的誓扩张你的境界,将所应许赐你列祖的地全然给你,……”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二十五)

这里是一个假设性信息假设的内容,是以耶和华为绝对标准带出了假设信息。

假设性信息涉及耶和华向以色列人的列祖所起的誓,要使以色列人扩张境界;又涉及向以色列人的列祖所颁布的应许,赐予以色列人土地。这里的假设性信息,正是将所起的誓和所应许的全然赐给以色列人,以成就耶和华的起誓并应许。

这里连续两次论及“你列祖”,是要表明这里的起誓性信息和应许性信息与以色列人并无直接关系,他们能够享受耶和华扩张境界,并承受应许之地的好处,乃是因为他们的列祖,并不是因为他们自身。

而这里首先提出“耶和华你神”,是要向以色列人显明耶和华神的心意,就是要成为每一个以色列人自身的神,而非借着与祖先的关系成就耶和华为列祖的神的信息。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9
经文:“……你若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的这一切诫命,爱耶和华你的神,常常遵行他的道,就要在这三座城之外,再添三座城,……”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二十六)

这里又提出另一个假设,也是关乎逃城的假设信息。假设信息以以色列民族或者以色列中每一个个人为主体带出,涉及事件为谨守遵行摩西当日吩咐的一切诫命,爱耶和华,并常常尊行耶和华的道。假设事件带出的目的,乃是要在三座逃城之外,再添三座城。

这里信息中首先提及的“你”可视为以色列整个民族整体化,也可视为以色列中每一个个人的个体化。

假设信息论及事件,就是谨守遵行摩西当日所吩咐的一切诫命。这里的“我”,明显指的是摩西;而“今日”,则自然是指着摩西重申律法信息的日子。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诫命,并不单单是十诫的信息,而是摩西律法中一切的诫命。

对于摩西当日所吩咐的一切诫命,以色列人要谨守遵行。

谨守,是针对内心思想的;遵行,是针对行动操作的。

谨守,是消极的;遵行,是积极的。

谨守,是对自己本身的;遵行,是对外部环境的。

也就是说,耶和华借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诫命,包括了要谨守的,也蕴含了要遵行的,是以显明耶和华的诫命的全备性。

另则,以色列人不仅要谨守遵行耶和华神借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诫命,还要爱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在整个诫命信息,乃至以色列民族的信仰本质上,爱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耶和华神的信仰,其根本,乃至发展,直至充实整个生命的根源,可以说就是对耶和华神的爱!要爱耶和华,因为耶和华神本就是爱!只有爱耶和华,才能更深地认识耶和华!只有爱耶和华,才会体会到耶和华的爱是怎样的超越!只有爱耶和华,才能从根本上建立与耶和华的密切关系!

以色列人爱耶和华,就要常常遵行耶和华的道!耶和华的道,可说是耶和华神的本体。“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约翰福音1:1—2)明显,耶和华神就是那道,是道的根源,是道的本体!是以爱耶和华,必须常常遵行耶和华的道。只有遵行耶和华的道,才能从本质上认识耶和华,与耶和华建立密切更密切的关系。当然,人有软弱,自是无法时刻遵行耶和华的道;但在这里,耶和华神借摩西传达的要求,是要“常常”遵行耶和华的道,是在一定程度上体贴的人的软弱,并且也表明了耶和华不愿意人在软弱中沉溺,却希望人能够更长时间的脱离自我的软弱。

因为耶和华神了解人的软弱,是以耶和华神借摩西提出在三座城之外,再添三座城。这明显是指着前文所涉及的信息中的主体——逃城而论。也就是说,因为人的软弱,三座城为逃城是不够的,所以还要添三座城。这“再添三座城”的信息,明显是表明耶和华神对人的爱,更是彰显了耶和华神对人的软弱的认识与体贴!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Processed in 0.013151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