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三)

利未记19:32
经文:“……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二十五)

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当如何对待老年人,首先是提到对待白发人需要在他们面前站起来,另外在心里要尊敬老人;另外就是对待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的态度,这里提到要敬畏神。圣经最后也是以耶和华的名的宣告作为结语。

在“白发的人”面前,表明这白发人面前的“你”绝不是白发人,而且这一现象还同时表明了那“白发的人”在“你”的面前。由于“白发的人”年龄比“你”大,所以当“你”在“白发的人”面前的时候,“你要站起来”,这是以示对“白发的人”的敬重。同时这种敬重的态度不仅要是在“你要站起来”这一举动中表明,更要在心里“尊敬老人”。所以这里的两个信息,一个是指着行动上对“白发的人”的重视,另一个是指着在心态上对“老人”的重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而更重要的是“要敬畏你的神”,只有懂得“敬畏你的神”,才知道当如何对待周围的人。敬畏神就是智慧,所以一个敬畏神的人,必然会知道如何处理与各种不同的人的关系,因为他们的智慧会成为他们随时的帮助,成为他们随时的指示。

这里最后的宣告“我是耶和华”是表明以色列人要敬畏的乃是神自己,这位神就是耶和华,就是与他们说话的神,是向他们启示自己的神,是非常乐意与他们发生关系的神!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33—34
经文:“……若有外人在你们国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负他;和你们同居的外人,你们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样,并要爱他如己,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二十六)

耶和华关于以色列人要如何对待在以色列国中居住的外人的方式,就此有两个教训:一为反面的,不可欺负他;一为正面的,要看他如本地人,并要爱他如同自己。关于这教训的根据,是因为以色列人本身在埃及地也曾经作过寄居的,也就是让他们将心比心了!

这里首先让我们看见以色列国中会有外人与他们同居的假设,说明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存在的可能性非常之大。不过圣经称他们为“外人”,所表明的是他们在生命中仍然没有归属于以色列民,所以只是“外人”。这“外人”准确来说,也算是寄居的,因为圣经定规的“外人”的含义,首先提及的是“在你们国中和你同居”这一信息,表明他们在以色列人中有居住的权柄,又提到他们是“和你们同居的外人”,表明他们与以色列人同居,是一同享有居民权柄的。就此来说,在以色列人而言,这些人等同于寄居客的存在。圣经在这里以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曾经作过寄居的这一现象来描述那些在以色列中与他们同居的外人,表明他们有着类似之处,或者说共同之处。在血缘上,他们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在某些关系上还是有所联系的,因为至少他们是“同居”的,也即同处于一块土地之上。

圣经描述对待这类人,以色列人有两方面准则,反面教训是不可欺负他,正面教训有二,一为看他如本地人,二为爱他如己。也就是说,以色列人对待这些居住在他们中间的外人,需要将那些外人与他们本地的以色列人同样看待。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以色列人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表明他们自己也曾经经历过寄居者的生涯,应该知道寄居者的难处,所以让他们在这样的交往中学习将心比心。而在这里更是提出了要“爱他如己”的原则,这是超过“不可欺负他”和“看他如本地人一样”的分量,因为这种“爱”乃是神的诫命中的一条,将别人看作和自己一样的爱,不仅是在以色列百姓中通行,也要在那些居住在以色列中的外人中传扬流露,让他们也一同感受到以色列人的爱!

圣经最后表明,这是神自己的晓谕信息,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表明这一信息的权威权柄,带出这一信息的能力,让以色列人知道,这种爱是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的命令,是神直接宣告的,若不遵行,等同于弃绝这“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这样的教训,也隐约表明自己与神断绝关系。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35—36
经文:“……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在尺、秤、升、斗上也是如此;要用公道天平、公道法码、公道升斗、公道秤。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二十七)

这里让我们看见两个信息:一个是以色列人施行审判的要求,提到“不可行不义”:另一个是交易中的分量准则,使用的度量衡要求“公道”。

以色列人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表明神对以色列人中官长的要求,因为审判乃是当官的人的权柄。这里提及不可行不义,其实并不单是针对审判发出的要求,神在很多事情上都对以色列人有相同的要求,因为以色列人乃是神的选民,他们要有神的公义存在内心,这才能衬托出神选民的身份,因为神是公义的!而在这里特别针对审判一事,神提出了不可行不义的要求,是因为这一信息对于以色列人的长官而言极为重要,这是关乎以色列人中神的形象的问题。神的公义在以色列人中,有着绝对的权柄,因为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所以对他们的审判,乃是必须有神自己的公义在内。就此来看,以色列人中行审判的人,若不能按照公义的准则,行了不义的审判,其结果就是等同于在以色列百姓的心目中给神安设了不义的形象,这是神不能容忍的!所以神对以色列人有一个要求,就是这里所说“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

接下来就着神的审判标准,他特别提出了四个方向的要求:一为尺,是长度度量衡;二为秤,是质量度量衡;三为升,是容量度量单位;四为斗,也同样是容量度量衡。这里要求用公道天平,表明在质量上的绝对标准,差距不可太大;用公道砝码,表明在质量的秤砣上必须真实,不可虚假;用公道升斗,表明在容量问题上,工具与标准都必须绝对真实;用公道秤,毫无疑问,有些过大的东西,当然无法使用天平之类的物件去一次次的称,有些质量过大,超越了天平的容量,那就需要公道的秤起作用了!

圣经在这里最后表明如此吩咐的是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还特别表明了这位神曾将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这样的教训是要提醒以色列人,审判标准的制定,要以埃及地为奴生活为警戒,免得陷入曾经在埃及地的经历中,让周围的或以色列民,或寄居在以色列中的外人在神所特选的土地上感受到以色列人曾经在埃及地为奴之家的那种感受。

……

[ 本帖最后由 Lazarus 于 2011-3-9 01:01 编辑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37
经文:“……你们要谨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我是耶和华。”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二十八)

在这章经文最后的信息中,我们看见耶和华神告诉摩西要晓谕以色列民的信息,总体而言就是要谨守遵行耶和华神一切的律例典章,圣经在这里再一次强调神的名:“……我是耶和华。”

对于神一切的律例典章,在摩西时代是耶和华所颁布的律法;在大卫时代,是摩西所写的经书;在耶稣基督时代,是整个旧约圣经的总结。这律例典章,乃是神话语中的一部分,主要表达的是其以文字的形式颁布的律例,以书面的形式明正的典籍。这里是针对摩西时代的以色列人而言,他们那时候能够领受的也就仅仅是摩西从神那里得到的默示。非常明显,这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都是“你们”——即以色列人要谨守遵行的教训,其原因就只是因为“我是耶和华”。这是神的名字的宣告,表明这个信息的源头,是神的自我介绍,也是对摩西的极大鼓励,让他知道他得到的启示来自于耶和华,来自于那位自有永有者。这是神要借着摩西告诉以色列人的,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神在这里先告诉了摩西,让摩西自己先从神那里得到了领受,得到了神启示的确据,让摩西自己对神的晓谕有准确的把握,这就是神一再宣告自己名字的原因。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20:1
经文:耶和华对摩西说:
标题:耶和华对摩西说

这句话几乎成为了大多数利未记每一章经文的开场白,也成为了划分章节的标准。

耶和华与摩西的关系在此建立。这也是让我们看见摩西所传达的信息的来源,正是耶和华对他说的。也就是说,这一章经文的描述,可以说完全是神授权摩西记录的,这授权途径,或者说神的语言临到以色列百姓的方式就是“耶和华对摩西说”。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20:2
经文:“你还要晓谕以色列人说:凡以色列人,或是在以色列中寄居的外人,把自己的儿女献给摩洛的,总要治死他,本地人要用石头把他打死。……”
标题:耶和华通过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的信息(一)

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对摩西所说的话,是要通过摩西晓谕以色列人另一系列的信息。在这一系列信息中,我们首先看见的是神禁止以色列人和在以色列中寄居的一切外人将自己的儿女献给摩洛,凡是献上的,那人总要被治死,以色列本地人要用石头把他打死。

非常明确,这里的信息是耶和华通过对摩西说话要借着摩西传达给以色列人的一个绝对性信息,是致死令!

这一信息针对的范畴,是以色列人和在以色列中寄居的外人,也就是与以色列人有关系的所有人。这里用“凡”来表示所有,包含了一切。“以色列人或是在以色列中寄居的外人”是表明信息涉及的主要对象,或者说信息所涉及的范畴。“把自己的儿女献给摩洛的”则是表明信息的主要针对者。

信息的重点,在于“总要治死他”和“本地人要用石头把他打死”,也就是致死令。“总要治死他”是表明治死的必要性,因为这是对以色列人信仰的侮辱,也是对以色列人的生命的亵渎,所以神下达了“总要治死他”的命令。而“治死”的方式则是要由“本地人”来操作,乃是“要用石头把他打死”。非常明显,这一信息特别针对以色列人,因为信息所描述的重点就是“本地人”,整个事件的施行者,就是“本地人”。用石头把那献自己儿女给摩洛的,是表明这一现象要成为以色列人的厌恶,以色列本地人必须以此为心中的仇恨,让以色列地上没有一点摩洛的地位,并且要让以色列地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摩洛的权柄在以色列地上连一块石头都不如!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20:3
经文:“……我也要向那人变脸,把他从民中剪除,因为他把儿女献给摩洛,玷污我的圣所,亵渎我的圣名。……”
标题:耶和华通过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的信息(二)

承接前文,这里让我们看见对于在以色列民中那把儿女献给摩洛的人,神会如何对待他。

与前面不同,前面所述是以色列本地人应该如何对待那将自己的儿女献给摩洛的人,而这里所描述的,却是神要如何处置这样的人。

这里首先告诉我们神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向那人变脸,二是把那人从民中剪除。

神向人变脸,这是表明神的忿怒临到了人身上,尤其对以色列人而言,更是如此。神对待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后代本是满有慈爱怜悯的,这是神对以色列人特别的眷顾,所以神要向以色列人中的某一人变脸,那变脸的结果,便是充满了愤怒在内。我们也看见,神向那人变脸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要把那人从民中剪除。这一信息所针对的并不单是生命问题,并不是光要让那人的生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是针对他的身份问题,将那人的身份从以色列民中剪除,使他不能再自称为以色列人,不能再自称为神的选民,这才是这一刑罚或者说审判的可怕之处,因为这是牵涉到永恒的问题。

如此处理,是因为那人把儿女献给摩洛,那是外邦的假神,是在以色列众神最为厌恶的罪。而且这一举动并不是那人自身的献上,而是将自己的儿女献上,等同于将不是属于自己的产业献给别人。要知道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这产业的主人乃是耶和华,自己只不过是蒙神赐福得到的管理权柄,将耶和华所赐予的儿女,献给耶和华的仇敌,那是对耶和华神极大的侮辱亵渎,所以神以此为首,告诉以色列人这是他们被剪除的因素。把儿女献给摩洛,这一举动导致两个结果,分别是玷污耶和华的圣所和亵渎耶和华的圣名。玷污耶和华的圣所,是因为在以色列中,在耶和华的百姓中,在耶和华的产业中,居然有了摩洛这一假神的地位,那自然是对耶和华的圣所的玷污。用“玷污”这个词,是表明这一举动乃是在信仰上的淫乱,为神所恶。亵渎神的圣名,则是源于将摩洛与耶和华同列,这就是对神的圣名的亵渎,因为耶和华才是独一无二的神,任何假神偶像或者其它的信仰与之并列并称都是对耶和华的圣名极大的亵渎。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20:4—5
经文:“……那人把儿女献给摩洛,本地人若佯为不见,不把他治死,我就要向这人和他的家变脸,把他和一切随他与摩洛行邪淫的人都从民中剪除。……”
标题:耶和华通过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的信息(三)

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就着那把儿女献给摩洛的人延伸信息,提出另一个假设,是以色列本地人佯为不见,不把那人治死的假设,神对这样的情况也下了另一层剪除令,就是把这个看见这把儿女献给摩洛却佯为不见的人,神要向这人和他的家变脸,将这人和一切随他与摩洛行邪淫的人一同从民中剪除。

这里的信息是前面信息的延伸,因为前面的信息带出来的另一个剪除令,所要剪除的是本地看见的人却佯为不见不将献儿女给摩洛之人治死的人。由这一人开始,祸及他的家庭,因为这罪的影响延至家庭,所以罪恶的后果与报应,也直接影响到了旁观者的家庭。

报应的内容,首先是神的变脸。神的脸对以色列人而言,一般情况下是满有慈爱怜悯的,毕竟以色列人是他的选民,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子孙,是神所特选的百姓。所以这里提及神要对以色列人变脸,那就是说神的脸这一变,其结果就是他的脸向着以色列人不是慈爱怜悯的,而是威严圣洁公义的,甚至是带有怒气的,原因是以色列人容忍罪恶,不将罪恶从以色列民中除去,使得以色列民族这一神的选民种族对神的圣洁属性形成了极其的干扰,极大的亵渎,这结果也就不必多说了!

报应的内容,还有就是剪除令,这是直接针对他们的生命而去的,也是针对他们以色列民的身份而去。这剪除的不仅是他们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份,因为这里所记载描述的,是他们要“从民中”被剪除。也就是说,经过这一“剪除”,他们将不再成为神的“民”!这不仅是针对那些把儿女献给摩洛的人,也是对着那些看见以色列人中有把儿女献给摩洛却佯为不见的人!因为他们容纳罪恶,就等同于在别人的罪上有份了!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20:6
经文:“……人偏向交鬼的和行巫术的,随他们行邪淫,我要向那人变脸,把他从民中剪除。……”
标题:耶和华通过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的信息(四)

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通过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的是这段话中关于要从以色列民中被剪除的第二种人,就是偏向交鬼的和行巫术的,随从他们行邪淫的人。面对这一群人,神也同样宣告了自己要向他们变脸,并且将他们剪除的信息。

这里记载的人并没有说他们自己直接交鬼或者行巫术,而是偏向交鬼和行巫术,随从这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人行邪淫。这样的信息,表明神对邪恶的厌恶,并不单是针对那些自身交鬼和行巫术的人,就是心里偏向那样的一群人,都处于被神厌恶的范畴之中。神与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完全可以说是处于势不两立的一种状态,因为这是黑与白的分歧,是正与邪的分裂,是光与暗的分别……属于非是即非的现象,天壤之别的状态。这里所记载的人,并不是自身交鬼和行巫术,而是偏向交鬼和行巫术,从而随从他们行邪淫,神便以此对他们下达变脸剪除令,这正是神的圣洁要在以色列人中产生的影响,造成的势力。神是要以此让以色列人知道他们是属于神的,乃是神的选民,必须在一切的事上以神为他们的权柄,以神的教导为他们的准则,建立他们生命中神的绝对权柄,唯一的绝对权柄。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20:7
经文:“……所以你们要自洁成圣,因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标题:耶和华通过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的信息(五)

圣经在这里提示一个结论,是对前面三个“变脸”信息和“剪除”令信息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要求以色列人“自洁成圣”,原因就是神的名并神与以色列民的关系:“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神对以色列人的要求是自洁成圣,这一要求首先告诉我们以色列人本身并不偏向洁净与圣洁,所以神才对他们有此要求。而自洁与成圣这两点,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不自洁以色列人就不为圣,自洁是他们成圣的基础。我们知道圣洁是见神的条件,是与神同在的基础。这就决定了以色列人本质上是见不到神的面的,所以才要他们追求“自洁成圣”。而同时这一信息也带给我们另一个结论,那就是以色列人可以通过“自洁成圣”脱离罪恶的捆绑,脱离罪恶的权势,进入到洁净与圣洁的状态中,所以神才会对以色列人有如此要求。

神如此要求以色列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非常明显,这里强调的原因,并不是神是如何的圣洁,而是神对自己的名字的认定,并且借着自己名称的认定,宣告了自己与以色列人的关系,这就是原因!这一信息的宣告,是要让以色列人对神的圣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同时也是要建立他们对神的圣洁的基本信念,让神的圣洁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使得他们在内心深处确知神圣洁的绝对性,树立他们对神的圣洁的基本理念,让他们从生命本质中对神的圣洁有所感应,从而可以脱离罪恶的捆绑与辖制。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Processed in 0.012055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