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两百个人生问题答案

10.圣经里有无关于轮回的教训呢?

  毫无疑问是没有的!

  轮回是东方的一个宗教观念,它涉及到人的灵魂的转生。在某些文化传统里,人们相信死去的灵魂会以金龟子、雨水或震露的形式转世轮回。在尼泊尔,百姓相传恶人会以狗的形式转世,所以他们打狗毫不留情面。在印度,人们普遍认为,牛、耗子和蝗虫都是轮回转生之人。

  关于轮回的观念总体上出自印度教的信仰,印度教教义认为,人的生与死处在永恒的轮回之中,每个人都同这一轮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果报应的法则或命运同人紧紧地维系在一起。人们通过一系列的轮回来净化自己污秽和罪孽深重的灵魂,求得功德圆满的正果。轮回是无止境的,只有坏与好的轮回之分,对此没有任何解释、法则或道理可言,惟有混沌和盲目的命运在牵引着人的鼻子行走,以及人屡屡企图洁净自己罪孽但又以绝望和颓丧而告终的结局。

  圣经里从未有过类似的教训,《希伯来书》的作者指出:“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22在关于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里,财主死后下到阴间;拉撒路死后进了乐园,圣经把这一乐园称作是“亚伯拉罕的怀抱”。轮回转世的观念对于圣经是完全陌生的。

  耶稣在登山变象时遇见了摩西和以利亚并与他们说话。23  摩西死了已有多年,但他的形象仍然未变。摩西并没有以威震天下的凯撒大帝或成吉思汗的形象转生于世。摩西仍旧是摩西, 他从未丧失过自我。 圣经教导我们,人从呱呱坠地那一时起,就永远拥有了自我的特性。24

  你是永远不会失去自我特性的,你对自己在今生今世的作为负有全责,绝不会有什么第二次机会转世来洁净自己以往的罪孽和过错。轮回的学说是对基督教关于责任和审判的重要教训的辱没与反动。

  有人宣称轮回是基督教的观念,这实在是张冠李戴了。轮回是印度教的一种观念,它已经完全遭到了人们的唾弃。这种观念给了世人一个虚假的盼望,因为你若一心想着轮回转世后的事,就不大会去积极倡导给人的今生带来任何一种道德上的改革。一旦你接受了印度教的命运观(穆罕默德的天命观里也有同样的说法),你便会扬言:“这些百姓都属低贱的种性,他们命该如此。”这样一来,你就根本不必挂虑喂饱他们、教育他们或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之类的事了,反正你认为他们生来注定就是这个命。凡在轮回的宗教教义有着至大至深影响力的国家,是难以发现有社会公义和社会进步的。

  相比之下,圣经却谆谆教导世人,我们对自己的邻居承担着责任,我们必须善待穷人和有需求的人。上帝深爱着世上每一个人,赐予天下所有人均等的机会,但这样的机会惟独存在于人的今生之中。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11.圣经就人能在世上活多久是怎么看待的?

 
  《诗篇》的作者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25  根据《诗篇》作者的说法,人一般活到七十岁,若是健康强壮,可以活到八十岁或更长一些。然而,我们若回到以色列人先祖的岁月中,人活到一百三十岁、一百四十岁或一百五十岁,是很常见的事。假若我们再往前追溯至上帝创世后不久的年代里,人的寿命达到了九百岁或之上。当千年王国降临且世上不再有罪的存在时,世人将又能活到两百岁、三百岁,甚至更长久。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12.神对人的计划是什么?

  
  你若回到《创世记》这卷书里,便能发现上帝对人这样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26   上帝希望人能繁荣兴旺起来,这不单单是指子孙的繁衍,也是指人在灵命上芝麻开花节节高,为主结下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的果子。27

  上帝总是盼着人类能如同天上的星辰和地上的沙石一样繁盛。对人口增长实行人为限制的粗暴武断作法,是与圣经宗旨相违背的。

  上帝也要人类能征服撒但,他委派我们去降服它和驾驭它。耶稣基督赐给了我们这一神圣的权柄,他叫我们彻底铲除撒但所造的一切罪孽,即贫穷、压迫人民的枷锁、无知和信心的缺乏。耶稣基督要我们给百姓带来温馨的福祉,把他们从摧毁人类的黑暗势力中解救出来。

  当我们驾驭住了伤害人类的妖孽和魔鬼的势力之后,上帝便会要我们治理地球,管理好河流、空气、田地和鸟类。我们要杜绝对河流和空气的污染,停止为了个人的金钱利益,肆无忌惮地剥夺大地的矿藏。我们应当臣服在上帝的手下,成为满有智慧的万事万物的照管者。上帝希冀着我们作为他的儿女来管理这个世界,给它带来灿烂夺目的公义之光。我们在世上的主要目的是成为被造之物的看顾人,并在上帝的恩眷下茁壮成长。

  在《威斯敏斯特缩略本基本要义》手册中,长老会的基督徒们认为,人在世上的首要目的,是荣耀至尊的上帝和爱他到底。《创世记》里要人照管世界和所有被造物的使命若是脱离了荣耀上帝这一宗旨,便丧失了一切意义。我们应当毫无保留地把自身交托给上帝,挚爱他、与他同行和与他契合。

  先知弥迦以其慧眼,高屋建瓴地概括道:“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28

参照经文注脚 〗

1.创1:26
2.创2:7
3.参阅罗10:10
4.创8:21
5.参阅约3:3
6.参阅创2:10—14
7.创6:5
8.参阅创6:7—8
9.参阅创3:2—24
10.诗58:3
11.罗7:24
12.参阅罗7:15—20
13.罗8:2
14.参阅弗1:4
15.参阅出9:12
16.参阅创1:20—25
17.参阅创1:26—27
18.参阅路16:19—31
19.参阅但3:25—27
20.参阅太8:12
21.参阅启20:14—15
22.来9:27
23.参阅太17:1—3
24.参阅太17:1—8;可9:2—8;路9:28—36
25.诗90:10
26.创1:28
27.参阅加5:22—23
28.弥6:8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第4章基督的本质

1.基督从童贞女所生是怎么一回事?
  圣经在《以赛亚书》里这样说道,耶和华上帝将赐给我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1在希伯来文里,“童女”或“童贞女”一字是从“阿尔玛”译过来的,它意为“处女”或“年轻妇女”。但是,由于年轻妇女怀孕生子是件不足为奇的事,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兆头。
  可是,到了新约时代,当“阿尔玛”在希腊文里被译作“帕西诺斯”一字时,它的译意十分明确地成了“童贞女”或“处女”。除此之外,别无它意。新约圣经叙述道,有一位年轻的处女名叫马利亚。上主差遣的天使加百列来到她的跟前,对她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2天使又对马利亚说,她要生一子,这所要生的圣者就是弥赛亚。

  这就是上帝进入人类并赐予他们末后的亚当之方式。圣子耶稣藉着童贞女马利亚从圣灵受孕,以肉身的样式来到世上。童贞女马利亚受圣灵感孕与常人受孕怀胎的过程是毫无相似之处的,这即是为什么耶稣被称作是上帝的儿子。他既不是约瑟之了,也不是罗马士兵的私生子。他没有生身父亲,而是靠着圣灵降孕所生。其实他是上帝第二次所造的人,末后的亚当他没有从亚当这一父亲承袭原罪。然而,若是我们把耶稣同马利亚的家谱联系起来看,他便是大卫和亚伯拉罕的后裔了,上帝的种种应许在他身上得到了实现。并且,由于他从自己的母亲马利亚所生,他又具有完全的人性。所以,耶稣基督是独一无二的,他藉着圣灵降孕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但他又是“大卫的后裔”。3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2.耶稣怎能同时兼有神人二性呢?

 
  我们在谈论上帝的属性时曾提起过,上帝是不朽的和永恒的。换言之,上帝乃无始无终。我们也说过,上帝是无形无体的。除此之外,上帝还具有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的属性。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位无限、永恒和不朽的上帝怎么会采取了人的有限和可以朽坏的样式呢?

  一种可能的线索是,当天父按着他的形象造人时,他同圣子耶稣的相似性比我们意识到的要更为接近。或许天父与无罪的耶稣之间的差异,不如我们平日想象的那么大。《约翰一书》3章2节这样说:“我们必要象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

  依据圣经,耶稣基督具有上帝的本性,他是上帝真象的活的显现。圣经晓喻我们,“万有也靠他而立”。4并且,他为了降世为人,彻底倒空了自己。5其实,耶稣所倒空的,并非是他的爱、良善、恩慈和温柔;道成肉身并没有泯灭他的神性。然而,他藉着降世为人,确实倒空了他在天父面前所享有的永恒的尊贵与至高的权柄。耶稣在世上经历了青少年的时代,他逐步长大成人,死亡并之后复活。

  耶稣是个有血有肉的凡人,除了无罪之外,他继承了人的所有遗传。当耶稣死在十架上时,这毫不是一个虚幻或臆想,而是真实的受难与死亡。耶稣遭遇了人间的患难,他时而会感到疲劳和饥饿。他绝非是一个远离凡尘的痛苦和烦恼的超人。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同我们一样受到各种诱惑,只是他从未沾染上罪。6耶稣经历了人世间的一切忧患,但他始终保守住了他的神性,始终意识到有父和圣灵的同在。

  有人这样说道:“当圣灵降在耶稣身上时,他才具有了神性。”然而,圣经却不是这样说的。圣经明确教导我们,耶稣从童贞女马利亚受圣灵感孕的那一刻起,就具有了真实的神性和人性。他既是完完全全的神,又是完完全全的人。7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3.耶稣与孔子、佛陀和穆罕默德有着哪些相异之处?

  
  耶稣宣称自己为上主,并让世人尊奉他为神。耶稣复活后,他的一位门徒跪下对他说:“我的主!我的上帝!”8  对于一个循规蹈矩的犹太人来讲,这话实在是亵渎神灵了,但耶稣却赞许地接受了它。他对门徒说:“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9  耶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10  他在世上时,曾数次表示过,他的这些话若不是真理,便是出于那疯人之方了。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11  他又说:“我就是生命的粮。”12  他告诉众人:“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13  他就自己的神性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论。当有人就此责难他时,他义正辞严地回答道,他若否弃了自己的神性,就成了象他们一样的谎言家。14

  穆罕默德把自己视为先知,佛陀认为他自己是个大彻大悟的真理的寻觅者,孔子只把他自己称作是智慧通达的教师,惟独耶稣宣称他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是人类的上主,他用雄辨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神性。

  耶稣基督献身、被埋,并从死里复活。15  大约有五百人在他复活之后亲眼见到了他,16  他们所目睹的耶稣能神奇地走进房门,17  瞬间行很远的路程,18  且能升到天庭。19  他的复活的身体从天父那里领受了焕然一新的灵,从天上差遣圣灵下来住在门徒当中,给他们增添力量,使徒彼得的切身经历,栩栩如生地证实了耶稣已确实升上高天。20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4.为什么说耶稣的教训不同一般?

  
  一向有人这样说,若是耶稣不是神,那么我们所拜的就是一个自诩为神的凡夫俗子,因为这样公开称自己为神的人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我本人发现,耶稣的教训,尤其是关于天国的教训,包孕着不证自明的真理。在贯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些真理在人们的生活经历中发出了阵阵的共鸣。当上述真理的法则诉诸于实践时,它们必定会给人们带来平安、和睦、胜利和爱。这并非是说,耶稣的教训就不会导致人们产生龃龉或冲突。当某人接受上帝的教训时,必然会与继续为恶的人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耶稣的话语中闪烁着巨大的智慧。例如,耶稣关于“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21 这一涉及我们该如何对待政府的法则;关于“上帝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22 的圣经原理;《登山宝训》里关于“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23 的谆谆教诲;关于人生的最高准则,即“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24 所有这些以及圣经里其它教训或警世良言,无不充满着上帝超凡脱俗的智慧。

  耶稣对人类历史嬗变的洞见是天下智者或饱学之士瞠目其后、自叹不如的,历史上也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能同他相比拟。况且,耶稣从死里复活后,向众人显现,用圣灵浇灌他的百姓,使亿万人的生命改换一新。凡是福音深入人心的地方,你都能发现有昌明、自由、宽松和家庭的和睦与彼此的忠贞,这一切都是世人的心灵所追求和渴慕的。许多世纪以来,依照“基督教”的原理或法则建立的国家,几乎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领域,都优越于世界上其它国家,这种现象并非是个偶然的巧合。

  不错,人类的许多罪行都是打着基督教的旗号犯下的。但犯罪之人其实并不真正认识基督或领受基督的教训。基督从没有带领这些人去逼迫和鞭笞犹太人与“异教徒”。许多被冠之以“异教徒”或“异端”称号的人,实际上是真正认识主的基督徒,他们却受到了不认识主的极端分子的残酷迫害。

  在宗教里发生的咄咄怪事是:第一代信徒寻觅到了耶稣且为主而活;第二代的信徒通过死记硬背掌握了耶稣的教训;第三代信徒对这一切变得陌生或根本一无所知,但决定利用宗教这一合法的外衣来维护手中临时获得的权力。这些道貌岸然的宗教徒发起了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设立了宗教裁判所。他们毫不认识耶稣,但却在百般利用宗教。凡当你看到有任何野心勃勃的政治势力在打基督教的旗号时,就时常会发现新约圣经的真理已荡然无存。这些人会以宗教的名义犯下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所以,我们切不能因着有人假借耶稣之名犯下弥天大罪,而去责备耶稣及其教训。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5.当耶稣的身体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他的魂灵也死了吗?

 
  近年来,由于少数著名的圣经教师错误地断言,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身体和魂灵都死了,这一论点业已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据这些教师说,鉴于耶稣为了我们的缘故牺牲了他的身体和魂灵,他在十字架上的死显明了他对世人的爱有多么长阔高深,他所释放的救赎的大能有多么无与伦比。诚然,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想法,但它毕竟是自博其影和矛盾百出的。依据定义,魂灵是不会死亡的,它是永不朽坏的存在。

  毫无疑问,上帝也不会死亡的。上帝若死了,宇宙便会分崩离析、溃于一旦。既然耶稣是上帝,他的魂灵若死了,上帝本身也就不复存在,整个宇宙便早已陷入崩溃和瘫痪之中。

  这些圣经教师们宣称,他们所说的“死”意指与上帝分离开来。他们以为,为使一个人的魂灵得救,耶稣的魂灵得死在十字架上。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耶稣若与天父分离开,他便成了有罪之人,而身为一个罪人,他岂能用“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赎去人类的罪孽呢?25圣子耶稣是三位一体的上帝的第二个位格,他的魂灵若真同天父分离了,上帝本身就会受到肢解,他的存在也就戛然中止。这一逻辑是荒诞绝伦和不可信的。

  《希伯来书》指出:
  所以基督到世来的时候,就说:“上帝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上帝啊,我来了,为要照人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以上说:“祭物和礼物,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愿意的,也是你不喜欢的(这都是按着律法献的)。”后又说:“我来了是为要照你的旨意行。”可见他是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26

  圣经明确地表示:“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可见,我们的成圣,是靠着耶稣顺从天父的旨意,在十字架上献上自己的身体换取的。耶稣无罪的身体,尝到了整个人类的罪的狰狞与可怕。他在天父的面前作为献祭的羔羊,代赎了世人全部的罪孽。

  就在耶稣的肉体死亡之后和他复活之前,他的魂灵下到了阴间,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27耶稣和魂灵既没有死,也须臾未与天父分离开。与之相反,他在继续不断地服事天父上帝,蒙他的喜悦,如今也是一样。
  



〖 参照经文注脚 〗

  
1.赛7:14
2.路1:35
3.路2:4
4.西1:17
5.参阅腓2:5—8
6.参阅来4:15
7.参阅腓2:5—8;来2:14—18,4:14—16
8.约20:28
9.太26:64
10.参阅约3:16—18
11.约8:12
12.约6:35
13.约6:53
14.参阅约8:55
15.参阅太28:7;徒13:30—31
16.参阅林前15:4—8
17.参阅约20:19,26
18.参阅约6:21
19.参阅路24:51;徒1:9—11
20.参阅徒2:33
21.太22:21
22.约4:24
23.太5:44
24.太22:37—40
25.彼前1:19
26.来10:5—10
27.参阅彼前3:18—20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救恩

1.什么是上帝的律法?人类是破坏这一律法的?

  
  首先需要阐明的是,上帝的律法是他藉着新约颁布的属灵的律法;其次,这一律法是上主与以色列民族所缔结的神圣的契约;再者,它又是上帝起初在地上造人时赐给人类的金科玉律。
  今天我们从圣经中所获得的律法可以被归结为这么一句话: 我们要尽心、 尽性、尽意爱我们的上帝且爱人如己,就如耶稣爱我们那样。 使徒保罗说 :“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1

  我们爱的对象有两种: (1)我们应当全身心地爱主我们的上帝; (2)我们也必须爱人如己。这两种爱涵括了全部的律法。用耶稣的话说:“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2

  然而,上帝在西乃山上钦定的律法包含了一些规条和律例,这些律法始于他所颁布的《十诫》。《十诫》的前四条诫命与人对上帝的虔诚信靠相关;第五条诫命关涉我们对父母的顺从;其余的五条诫命关涉我们该怎样对待邻舍,如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不可偷窃别人的财产,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杀人,不可伤害人等。如果你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如果你能做到爱人如己,你便已遵行了这些诫命。

  归根结蒂,上帝的律法命令我们当把神放在自己生活的首位。上帝期待着我们作为满有爱心和顺从之心的儿女,服在上帝的掌管之下。我们必须侧耳聆听上帝的声音,虔心顺服于他的诫命,无条件地遵行他的旨令。这即是上帝律法的精髓和实质,是在主基督耶稣里赐生命的圣灵的律。3

  上帝在西乃山上所颁布的成文律法,涵括了许多关于饮食的规则和其它条例,但这一律法实质上是针对以色列人而言的。圣经告诉我们,这一切只是将来之事的影儿。4律法在耶稣基督里得到了实现。由于基督进到了我们里面,我们就能活出律法所要求的公义的人生。寓于我们深内的基督的灵循循善诱地督促我们自发地去做法律强制人所行的事。

  在当前的世界中,法律从本质上讲是对没有爱心的人的一种人为的制约。例如,我们所拥有的交通灯、污染控制指示器,制裁谋杀凶手、绑架者、小偷、诈骗犯等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目的都是为了阻止伤害别人的行为。可是,对于那些爱人如己的人来说,法律的存在便是多余的,没有任何法律能成其负担或捆住他们,因为他们藉着圣灵自觉自愿地完成法律条文所要求的所有正义行为。

  由于上帝律法是建筑在爱神爱人的基础之上,每当我们违背上帝或伤害别人时,就等于是破坏了这一律法。凡伤害别人的行为,无论它以偷窃、淫乱、谋杀或作假见证等形式出现,通常根子就出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因此,上帝又加上了一条制止出于人内心的贪恋和罪恶之欲念的律法。耶稣进而发展了这一观念,他指出,人的淫欲的念头与淫行并没有区别。同理,人的内心的忿怒和贬损别人的侮辱行为,完全能与谋杀相提并论。5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学习!学习~~

TOP

Processed in 0.010431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