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13:摩西向百姓传递神的信息(十一)——代赎

在这里,摩西对以色列的百姓说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以色列中头生的驴与以色列人的长子属耶和华的方式,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并不是杀了归于耶和华,而是用羊羔代赎归于耶和华。

圣经首先给我们看见的是头生的驴归于耶和华的方式,就是要用羊羔代赎。驴乃是以色列人在沙漠中行动的工具,是以色列人的脚程,所以神没有让以色列人将头生的驴杀了归于耶和华,而是启示了另一种归于耶和华的方式,就是代赎。代赎的事情,在亚当时期就已经隐约地出现过,当亚当夏娃犯罪后,神为他们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这里已经隐约地提到了有牲畜流血的事件,代替了亚当夏娃的生命。后来亚伯以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祭,更是让我们看见明显的代赎功效。而圣经在这里所提到的,乃是首次提到了代赎的事情。圣经提到“代赎”的经文只有两节,所表明的,乃是一种赎价的替代,是要相当的。在神看来,与罪恶相对的,又能与之相当的,便是血了!本来是应该流犯罪人的血,但由于神的恩怜,就有了羊羔的代赎。首先给我们看见代赎的信息,是羊羔代赎了驴,这是相当的,因为都是动物,都有生命,这是生命之间的代赎。在这个“代赎”的信息中,我们看见若不用羊羔代赎驴,则驴的颈项就要被打折。圣经没有说明这个原因,而让我们看见驴的颈项要被打折,似乎要表明对顽梗的人应当像对待这驴一样,因为驴正是强硬的象征。驴的倔强,是羊所没有的,所以我们应当像羊羔那样温柔,而不应像驴这般倔强。

圣经给我们看见第二方面的代赎,就是以色列人的儿子中头生的,也都要赎出来。圣经在这里没有说用什么赎以色列人的儿子中头生的,所以我们并不敢肯定神要用什么来赎,但必须有可赎之物,才可赎以色列人的儿子中头生的。非常明显,头生的本是归于耶和华的,这是真理,尤其是对人而言。神为了拯救以色列人,将埃及人的长子大行杀戮,所以就着以色列人的生命,长子也应当是归于耶和华的!而神却不愿意以色列人的长子也遭杀戮,所以制定了另一套归于神的方式,就是要赎出来!我们都是被“赎出来”的,耶稣基督为我们成了赎价,他代替我们死,这就是他的救赎计划,只要我们信靠他,与他建立生命的关系,他的死就替代了我们,使我们可以逃脱死亡的惨剧,享受生命的平安。正是因为有羊羔的被杀,以色列人的门楣门框上都抹上了羊羔的血,才致使以色列人的生命得到保全,同样的,也正是因为耶稣基督的被杀,我们的生命得到保全,但我们必须与耶稣基督发生关系,就如同以色列人必须在抹了血的房屋中,我们也当在基督里,生命才得保全,因为我们也是被赎出来的!

代赎的信息,直接针对了耶稣基督的救赎。他为我们而死,使我们因信他而得永生,脱离死亡,脱离罪恶的刑罚,这就是神所赐予我们的恩!

TOP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14:摩西向百姓传递神的信息(十二)——日后的家庭沟通

摩西向以色列的百姓传递的信息,在这里提到以色列人日后要面对子孙的提问,他们所应有的答复。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摩西教导以色列人,告诉他们日后他们的儿子如果问他们代赎的意思,他们就要向他们的儿子解释说,这是神的作为,他曾经用他大能的手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摩西借着神的信息向以色列人启示,他们是无知的。这无知的信息,正体现在他们的儿子不明白代赎的意思,以及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代赎的含义这两件事上,摩西借着神的教导让他们明白当如何面对,当如何引导,这正是让我们看见神的教导之奇妙!

圣经首先给我们看见的是一个时间概念,就是“日后”。日后所表明的,是还未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表明这乃是预言的信息。

就着日后所要发生的事情,乃是以色列人的儿子将会问他们关于代赎之事的含义,这是表明他们后代的无知。圣经所显明的无知,并不是对世界上的事情的认识,而是对属灵的事情的认识,也就是对神启示的事情的认识。以色列人的儿子们不能理解以色列人所行代赎之事的含义,这正是表明他们的无知。代赎是关乎以色列人救命的事情,照理来说,他们应该牢记在心的,而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神借摩西再一次告诉他们这个信息,可见他们对这个信息的理解力度并不强烈,甚至对这一切的事情一无所知,才要摩西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他们。以色列人的儿子们的无知,是显明以色列人无知的开端,这是生命的遗传,是愚昧的传染。属灵的生命是无法透过生命遗传下来的,而愚昧的生命却可以传染!只有一死能够解决传染性的问题,所以耶稣基督为我们死,正是要让我们借着他得到智慧。以色列人并不懂得代赎,他们虽然经历了代赎,但他们却无法解释,或者甚至于他们自己也无法理解,他们只是接受了!同样的,我们若要理解救恩、理解代赎的事情,恐怕我们一生也不会信耶稣了!只有接受神的恩典,然后在圣灵的引导开启下,我们才能慢慢地进入明白这代赎的恩典。当代以色列人的儿子们对于救赎的计划,代赎的事情无法理解,这是他们自己没有经历到的原因,只有经历了代赎,才不会再有此一问!

神教导以色列人回答他们儿子所将要提出的关于代赎的问题,不仅是要显明神对一切事情的预知,要显明神对一切事情的全知,更是要让以色列人的后代也了解这些!非常明显,圣经所启示的代赎,若只是关于一代人的,这就与他们的后代无关,他们的后代也就会慢慢地淡忘了神的恩典!神借着代赎之事,让以色列人的后代也能够得知神对以色列人祖先的救赎,正是要让他们永远纪念耶和华以大能的手将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家领出来。神要以他的大能让以色列人知道,他们在埃及地是为奴的,这是他们脱离埃及的起意点。若没有奴役的生涯,以色列人是不会想要离开埃及的!神以他大能的手领他们出埃及地,让全人类都看见了神的全能作为,更是要向万族的人显明他的全能作为,是万族的人都服在他的脚下。埃及地,是以色列人为奴之地,对以色列人而言,是痛苦难耐之地,神要让他们记得这点,正是对他们的认识,只有借着不断地提醒他们埃及地的奴隶生活,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与埃及决裂!

在摩西的传话中,他深刻地认识到以色列人的本性,所以让他们有家庭中美好的沟通。他知道以色列人是不会记得神从前借着他们列祖对他们的警戒,只有透过他们的父辈不断地对他们提醒、说明,才能让他们稍微记得神的恩典,这就是人!不拘是以色列人,还是外邦人!我们可以想象,就连以色列人——神的选民都是如此,更何况外邦人呢?

TOP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15:摩西向百姓传递神的信息(十三)——日后的回忆

摩西让以色列家族中的人回答他们儿子关于赎出归于耶和华的例如此向他们的儿子们解释,他继续表明,法老曾经不容以色列人离开他的地,耶和华就以刑罚埃及地一切头生的作为证明,在埃及人中,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无法逃脱这一场杀戮!摩西让以色列人告诉他们的儿子们,这就是他们将头生的公牲畜献给耶和华为祭,却又将头生的儿子赎出来的原因。

摩西知道法老不容以色列人离去,是暂时的,在神的能力中,他无法得胜!所以他让以色列的百姓告诉他们的儿子们,“那时法老几乎不容我们去”。法老不容以色列人离去,是法老本来的意思,但在以色列人看来,这一切在日后将成为“几乎”的事情,就是虽然法老有这样的意,却无这样的力!不容以色列人离去,这是法老的心愿,换而言之,不容神的百姓与世界分别,也同样是这世界的王——魔鬼的本意,但魔鬼在神的能力面前无法站住,所以他的“不容”只是“几乎”!

耶和华将埃及地一切头生的尽行杀戮!不论是人是牲畜,都无法逃脱杀戮的惨剧!以色列人不能离开埃及地,这虽然乍看下只是法老一个人的问题,但我们却知道,这是埃及所有人的意愿,就是要以色列人作他们的奴隶,没有任何一个埃及人会甘愿放以色列人离去,所以神的刑罚所临到的,并不只是埃及王法老一人,而是埃及通国所有的人,甚至包括了他们的牲畜!无论是人是牲畜,神的使者尽行杀戮,这似乎显得神的使者极为暴戾,但我们更知道这是报应,神是照着人所行的报应他们!牲畜的遭遇,因为他们是属于埃及人的,所以他们的一切都是为埃及人服务,也就是说,神对埃及的牲畜进行大屠杀,是因为对埃及人的报应!牲畜的遭遇,乃是祸及之处,是无法避免的遭遇!

摩西在这里说明一个结论,就是就是大屠杀的结果,便是以色列人要将一切头生的公牲畜献给耶和华为祭。神所要的,首先是以色列人中的,只有以色列人中的,才能献给耶和华为祭。神所要的,又是一切的,并不是一部分的,只有所有的都献上,才能讨神的喜悦。神所要的,乃是头生的,就是强壮时候生的,因为那时是最有力量的。神所要的,乃是公牲畜,因为公牲畜本身就具有一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外加的。神所要的,是献给他的,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好处,而是为了讨神的喜悦。神所要的,是祭物,就是要经历死亡,才能得到他的悦纳。

但神在这里又表明一个信息,就是赎出的信息,神让以色列人将自己头生的儿子,都要赎出来!这个信息曾经在亚伯拉罕的身上有过经历,在创世记二十二章里记载到,神本来要亚伯拉罕将以撒杀了献祭给神,但当亚伯拉罕愿意如此行的时候,神就为亚伯拉罕预备了代赎的祭物,就是一只公羊,乃是耶和华以勒!神并不要我们的奉献,他所要的,是我们照着他的心意献上,也就是完全屈服于他的旨意,在一切的事上都遵他而行,这样我们的献上才有实际的意义!在“赎出来”的信息中,我们看见用来“赎出来”的东西并不十分重要,圣经提示重要的乃是所赎的,就是“头生的儿子”,这才是信息的关键。也就是说,神所要的,乃是头生的,就是最好的,因为那是属于神的,是神的荣耀!

圣经在这里详细地给我们看见赎出来的信息,是要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是“赎出来”的,就是为耶稣基督用他的血所赎,我们要将生命中最好的献给他,因为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一切所有的,原本就是从他所得!若非他的引导,我们还在世界上无所适从,但他却为我们舍了自己,借着耶稣基督的死,将黑暗的权势除去,使世界的王一败涂地,甚至撒但的头被打破,这正是我们应当将自己一切最好的献给神的原因,同样的,我们也应当将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他,因为这一切都是从他所得!

TOP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16:摩西向百姓传递神的信息(十四)——记号与经文

圣经继续描述摩西向以色列百姓传递神的信息内容。

这里让我们看见的,与第九节有相似之处,只是事情有所不同,表现有所不一,时间也有一点差别。

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要将头生的公牲畜献给耶和华为祭以赎出头生的儿子一事要在以色列人的手上作记号,又要在以色列人的额上作经文,原因是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领出来。

非常明显,这里的记载描述,是要让以色列人记忆代赎一事。在手上作记号,是为了随事可以看见。也就是说,只要做事,就应当想到代赎一事。我们已经说过,代赎一事所指的属灵含义,乃是耶稣基督为我们死,他的死代替了我们,使我们可以因信他的名与罪恶隔绝。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想到耶稣基督的代赎,因为他的代赎,是我们生命的改变,也是我们与世界的断绝。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事上,我们都应该纪念耶稣基督的代赎,以他的代赎作为我们行事的动力,这就是记号了!

至于在额上作经文,这与先前所说在额上作纪念不尽相同,由于事件的不同,当然表现也有所不同了!在额上作经文,这是要让我们知道,这一切都必须在我们生命中成形,让人看见我们的额上有记号,这记号并不是为了宣扬我们的荣耀,而是要让人看见神的救赎,耶稣基督的代赎。经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乃是被记录的,在额上作经文,这表明代赎一事要成为历史性的记录,成为后人随时可以看见的。

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原因,是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领出来,这分明是让以色列人知道出埃及地的道路,乃是神的预备,又是神的手促动的。非常明显,以色列人要求的只是得释放,而神却让他们看见一个信息,就是如果要在埃及地,就永远无法得到自由!换言之,要想得到真自由,首先就必须出埃及地!神以他大能的手带领他们出来,是要让我们知道,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这是看见神的大能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说,若没有出埃及的心,想要看到神的大能,想要经历神大能的手,那是绝不可能的!

这儿所描述的记号与经文,目的是要显明这条道路。也就是说,只有走上这条道路,才能完全进入到神所预备的丰富中,得到神所赐予的印记,领受神所预备的经文。

TOP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17:神对以色列百姓的认识

我们在这里看见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道路,他没有带领以色列人走过非利士人的地,虽然经过非利士人的地是近路,但神却不如此带领他们。这是因为神对以色列百姓的认识,他知道以色列百姓看见打仗就会后悔,就会想要回埃及去。

法老容以色列人离去,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对法老而言,这是他的损失,所以他曾一再地加以拦阻;对以色列人而言,这是他们历经生命进深的痛苦阶段,因为法老不断地干预他们,并且加各样的重担在他们身上。但我们却看见了法老终究还是容以色列百姓离去了!这不尽是以色列百姓的得胜,也不仅是摩西的得胜,更是神的得胜!以色列的百姓得胜了埃及的百姓,所以埃及人在他们临走的时候赶他们离去!摩西得胜了法老,所以法老对摩西无可奈何,虽然他有生杀大权,但他却对摩西充满了畏惧!神得胜了世界,所以以色列的百姓选择了神的心意,与世界诀别!法老容以色列人去,这里所显明的,乃是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的全面得胜!同样的,我们也应当在世界上取得全面的得胜!虽然世人难缠,但我们要靠着复活的大能胜过他们!尽管世界的王具有相当的魄力,但有基督的能力与我们同在,我们又何必惧怕他们?虽然世界的力量极大,但神的能力却更加超越!所以我们能够在凡事上得胜,正是因为神与我们同在!

非利士地的道路,是邻近的道路,这是让我们看见有一条通往迦南地的捷径,这条捷径就是非利士地的道路!非利士地,是争战之地,神原本的心愿,是要我们在争战中经历他的能力,直接通往神的旨意,但我们却无法直接进入到属灵的争战中,因为我们的能力有限。我们看见神的旨意中有一条捷径,是为以色列人预备的捷径,但我们要进入神的旨意,却无法行走这条捷径,因为我们的力量有限,而且我们的本性无法完全跟从神的心意,所以神兵没有带领以色列人走非利士人的地。同样的,我们的性情无法直接达到神的旨意中,所以我们需要在世界上接受训练,在各样的事务中经历神的同在,对神的认识更深,对神的能力更有信心,我们才能进入到神的同在中。

神并没有直接引领以色列人走近路达到迦南地,因为以色列人无法面对这条道路上的各样障碍。神透过对他们的认识,表明神的原因,乃是因为以色列百姓如果听见打仗,便会后悔,要回到埃及去。这里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的本性在神的眼中暴露无遗,无所遁形,因为神对每一个人的性情都是太了解了!神所说的“恐怕”,并不是担心的意思,而是理解的说明。神对一切的事情都了若指掌,他知道以色列的百姓不愿意看见打仗,更不愿意经历争战!其实有谁生来喜欢争战呢?但又有谁能够逃脱争战呢?每一个人其实都活在各种不同的争战中,但很多人都感觉不到!当他们在选择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不是一种争战吗?以色列的百姓遇见争战,所表明的信息,不仅是神预言以色列的百姓若行走非利士地的近路,必会遇到争战,更是说明神了解以色列人不喜欢争战,但又无法避免进入到各样的争战中。以色列的百姓害怕遇见打仗,甚至他们在打仗的时候会后悔离开埃及地,这就是神不带领他们行走非利士地的近路的原因。以色列人若只是不愿意争战,那是没有问题的,他们仍然可以行走非利士地的道路,而他们在争战中若出现了不好的情绪,甚至为离开埃及而后悔,那就是有问题了!这也就是神不带领他们走非利士地的近路的原因了!同样的,我们若不愿意遇见争战,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若在争战中产生埋怨的情绪,那就有问题了!更有甚者,若想要回到埃及地,那问题就更麻烦了!神本来就不容许以色列人再回到埃及地,这是神清楚的旨意与命令,但如若还未达到目的地,就立刻打道回府,那恐怕以色列人以后就再也不会有出埃及的心意了!神不容许以色列人回到埃及地,所以他宁可带领以色列人放弃近路,也要让他们知道埃及地是他们不能再回去的!

神在这里所显明的整个引导信息,是要让我们看见神对人性的了解,更是要让我们看见他对我们的体恤与眷顾。虽然神希望我们快点达到他所预备的美好祝福中,但由于他对人性的了解,所以他宁可引领以色列人多走一些日子,也要让他们彻底断绝回埃及地的念头!我们既然从世界的权势下得到耶稣基督的释放,也应当彻底地与世界诀别,要知道神为我们预备的,是我们的眼睛未曾看见,而多未曾听见,我们的心里也未曾想到过的美好的祝福!哈利路亚!

TOP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18:绕道而行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神对以色列人的带领,承接前文所说的,没有带领他们往菲利士人的近路过去,而是带领他们绕路而行,领他们走红海旷野的路。圣经同时给我们看见另一个信息,就是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上迦南地去的时候,大家伙儿都是带着兵器去的!

神的带领非常奇妙,他带领以色列人绕道而行,这是让我们看见这条道路并不是最美好的道路,但却也是一条可以通往目的地的道路。神如此对以色列百姓的带领,说明神对以色列百姓的知晓。他清楚地知道以色列人所需要的是什么,也清楚地知道以色列人所想要行走的道路是什么。神为以色列人预备了合适他们行走的道路,而并未勉强他们走他们所不能面对的道路,这是神对以色列人的眷顾,更是神对以色列人的怜悯。绕道而行,这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神所许可的,因为这条道路仍然通往应许之地,他们的目标没有改变,目的地没有更改,所以神仍然对他们一如既往地有所带领。我们需要谨慎这条道路,这是神为以色列人所预备的,是根据他们的软弱所定的,我们常常也在各种软弱中,神也会带领我们行走比较远的路程,但这并不是神最美好的心意,因为他的美意,是要我们完全顺服他,不讲任何条件,但他知道我们的性情,所以常常会用我们所能接受的方法来引导我们,这是神爱的表现!

神带领以色列人走红海旷野的路,是要他们有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就是红海的经历和旷野的经历。论道路而言,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回归埃及的道路一事上,神让他们经历红海,是要他们经历死亡,经历血!红海是将以色列人身上埃及的成分完全的消沫,是以色列人身上不再有埃及人的印记,更是让以色列人分别于埃及人的实际经历付诸于实际表现。旷野的路,是一条磨难的路,神将他们往那条路上引导,明显是要他们在旷野里经历神。以色列人若想要逃避争战,唯一可行的道路便是旷野的路!但这旷野的路,并不是让他们能够免于争战,而是让他们在旷野中学习功课,使他们更有能力面对争战!从红海到旷野,这是以色列人的必经之路,因为当时的以色列人没有力量去面对与菲利士人的征战,所以他们需要旷野生活的操练、磨练。以色列人在神的带领下所走的道路,并不是大都市的道路,而是罕有人烟的旷野道路,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经历的。十字架的道路,并不是富足宽裕的,却是贫穷窄小的。只有认定这条旷野之路,避免行走世界的道路,我们才能得到神的引领,进入神为我们所预备的丰富之地。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宣告!以色列人虽然本来在埃及地,但他们要出离埃及地,这件事情对于以色列民而言,是一个彻底的行动!同样的,在以色列人的生命中,也必须与埃及人有所隔绝,不能再联于埃及人了,因为神赐给他们的产业,不在埃及地,所以他们必须分别出去,行走神为他们所预备的旷野之路。出埃及,对以色列人而言是一种释放,但同时也是一种考验。释放,乃是指着他们不必再受埃及人的奴役了;而考验,则是他们所要面对的,乃是一条漫长艰辛的旷野道路,并且还有各种不同类型大小的争战在前面等待着他们。他们不走菲利士人的地,这其实只是神认为他们此时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可以争战的地步,并不是说他们可以免于争战,或者说他们可以逃脱争战。非常明显,他们所要前往之地是迦南地,那地当时乃是迦南人之地,有迦南七族的人居住其间,他们是不会愿意自动退出的,所以他们仍然必须面对争战!但神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在旷野的生活中学习经历神,使他们能够有信心去面对各样的争战。以色列人带着兵器出埃及地,这是他们对争战的预备,可见他们已经有心理准备面对争战了,但此时他们却没有能力去争战,也没有信心能够参与到争战中。他们虽然有了预备,但没有心理准备!虽说在外面他们已经预备了争战,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是决计不会愿意进入到争战中的!他们带着兵器,这应该只能说明他们是以此来防身所用,否则就是他们已经预备了争战,但神既然说明他们害怕争战,所以这带着兵器的说法,自然是他们以此作为防身之用的!

以色列人绕道而行,是因为他们不能面对争战。他们虽然有预备争战的勇气,但他们却没有实际争战的经历。神带领他们绕道而行,自是为了让他们增强能力,能够更好的面对各样临到他们的争战,也是为了让他们在战前预备战斗力,能够有一段实际的空余时间去增加他们的战斗力,这大概就是神带领他们行走红海旷野道路的实际因素了!

TOP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19:约瑟的骸骨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有一段非常美好的事情,就是他们没有忘记约瑟曾经的嘱咐。虽然时隔多世,但摩西仍然照着约瑟让以色列后人所起的誓,将约瑟的骸骨一同带离埃及地。圣经在这里强调给我们看见的乃是约瑟让以色列人所起的誓,是要让我们知道这段历史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道路上有着相当的辅助促动作用。

本节经文一开始就说到“摩西把约瑟的骸骨一同带去”,是要让我们知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约瑟的嘱咐已经成了以色列人的记忆了!我们都知道约瑟是预表耶稣基督,而摩西则是律法的象征。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一个信息,就是摩西把约瑟的骸骨一同带离埃及地的信息,所要表明的乃是出埃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预备工作,要让基督的死与我们的生命同行。非常明显,约瑟的骸骨,所指的是以死的约瑟,表明耶稣基督的死。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也将死在埃及地的约瑟一同带出,这正是表明律法只有借着基督的死,才能顺利地从埃及地得释放、得自由,才能以恩典的能力显现出来!我们要从埃及地出来,但不要忘记必须带着约瑟的骸骨!我们要从世界上分别为圣,但不要忘记与基督同死的生命已经不复存在了!只有将基督的死时刻带在身边,我们才能在今世所行走的旷野道路中得蒙神的特别恩眷。我们面对律法的时候,一定要以基督的死来面对,否则就会从恩典中失落了,甚至会起意重回埃及地。

约瑟曾叫以色列人严严地起誓,这是摩西把约瑟的骸骨一同带出埃及地的原因。起誓的是以色列众人的先祖,也就代表了所有的以色列众人!我们没有看见约瑟的弟兄有这个请求,只是看见约瑟曾经有过这样的嘱咐,因为约瑟是以色列的接班人,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接续者——独一无二的接续者!虽然犹大也能代表以色列,但他却不能代表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承接者,因为他的生命够不上。然而约瑟却截然不同,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生命的延续性,在他的身上,我们看见的不只是雅各一人,而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综合,更是耶稣基督的实际象征。约瑟能够叫以色列众人严严地起誓,这非常清楚地让我们看见约瑟在以色列众人眼中的地位极高,他们将约瑟的话看为圣旨,因为约瑟的生命实在是神荣耀的形象说明。

约瑟让以色列人起誓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神信心的宣告,另一方面则是对人慎重的嘱托。

他对神信心的宣告,实际表现在他所说“神必眷顾你们”。这一句话所表现出来的,不只是他在神面前所拥有的权柄地位的实际行动,更是他在神面前所发应许的实际行动,就是爱的真实体现——眷顾。约瑟在这里成为神的代表人,他宣告了神对以色列人的眷顾,是必然的,这是一种应许性的宣告。我们知道,能够发应许的,只有神,而约瑟此时的应许,是以神的立场发出,虽然他不是以第一人称的语气说话,但这却是他信心的实际行动,就是将所信的借着实际的行动表现出来,让每一个听见这个信息的人都能够感受到这个信息的绝对真实性!眷顾,是一种爱,约瑟所宣告的神对以色列人的眷顾,也是在隐约地将神的爱告诉以色列人,让以色列人乃至他们的后人都能够领略神的眷顾是何等的实际!

他对人慎重的嘱托,实际表现在他所说“你们要把我的骸骨从这里一同带上去”。这是一种嘱托,是他临死时的托付,也就是他的遗言。在约瑟的遗言中,他表现了对神的信心,也表现了对人的信心。他在这里的嘱托是需要信心的实际,才能放心地交托自己,因为他要死了!死后的事谁能知道呢?对约瑟而言,这一层对人的交托实在需要信心的支持,他的托付若不带着信心,就没有实际的能力,因为那样,他恐怕向自己都无法交代!他让以色列人把他的骸骨一同带上去,这里给我们看见非常清楚地说明他要以色列人所带的是他的骸骨,因为那时他已经死了,对于后人的遵命与否,他没有决定权,因为他不能越过死亡的门,来监督活着的人,所以他的嘱托是需要绝对的信心作为支柱的!约瑟知道埃及所带给以色列人的是沉重的压力,虽然在约瑟时代以色列人受到非常的尊重,但根据亚伯兰所得耶和华的默示,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是为奴的,将要有四百年之久,所以他知道以色列人一定会有离开埃及的一天,因为神的应许是确实的,不可更改的!以色列人要离开埃及地,约瑟才将自己的骸骨嘱托给以色列众人乃至他们的后人,他的嘱托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让以色列人乃至他们的后人都知道,虽然约瑟在他自己的那个时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拥有相当的权势地位,但后来以色列人将要遭到唾弃,甚至约瑟自己也被遗忘,所以他的骸骨不能留在埃及地,那后果将会对他的一切产生非常严重的可怕结局。约瑟认定了出埃及的道路是上行之路,他称埃及地为“这里”,并且称往迦南地之路的行动方向为“上去”,这是表明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将会被困于埃及地,但他更知道他的最终目的地是上面!

十字架的道路是一条死亡之路,每一个愿意经历十字架的人,必须先死,只有死人才能胜过十字架,才能走上这条回归之路!我们所走的道路,也同样是回归之路,因为全人类都是在亚当夏娃所犯的罪恶的影响下走了下坡路,但我们却可以借着经历十字架,得到复活的生命,能以重新回归属天的祝福中!

TOP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20:起行与安营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出埃及所行的第一段路程,起始点是疏割,中转站是旷野边的以倘。

在这段路程的描述中,我们看见最明显的一个信息,就是神对以色列人的带领是有始的,这条道路的开始,乃是疏割,疏割乃是雅各为自己盖造房屋,又为牲畜搭棚之地(创世记33:17)。这是雅各与以扫分别之处,是神为雅各开辟的新道路。在以色列人所行的道路中,以此为起行之处,正好呼应了雅各的生命经历。我们从中需要学习的,乃是分别与埃及人后,首先需要的就是过帐棚生活,而且我们看见这地乃是以色列人起行之地,这正是表明这帐棚之地乃是我们属灵生活的开始,又是分别于世界的开端,并且我们也应该知道,那只是“起行”之地,并非我们的目的地,所以我们理应知晓,我们在地上的帐棚生活,只是我们属灵道路的开端,还有漫长的道路在前面等着我们!

以色列人从疏割起行,在旷野边的以倘安营,这是让我们看见,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道路,并不是在一味地行走中,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有“安营”之处。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的安营之处,乃是在旷野边上,也就是说,在这条属灵的道路上,我们的安营之处乃是荒芜人烟之地,不要想寻找世界的快乐,只有与神同在,才是我们最大的喜乐!以倘地处旷野边,这是要让我们知道,我们在地上的安营处所,乃是在旷野边,这也正是神要让我们操练敬虔生活的最好地域。以色列人所行的头一段道路,他们所得到的安息之所就在这旷野边上的以倘,以色列人在那里安营,这安营所表明的,乃是整个帐棚生活的促动,正因为要过帐棚生活,以色列人的居住地就成了他们的安营所。非常明显,这里所表示的,乃是我们在世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只有那应许之地,才是我们永恒的居所!

在以色列人所行的道路上,我们看见了这一段道路,乃是他们旷野道路的开端,这表明他们还有更多更长的旷野道路要继续。同样的,我们所行的这条回归之路也是如此,虽然甚为漫长,但既有安营之所,就应当学会在安营的生活中享受神的祝福,享受神的安息,能够在新的开端里更有力量行走这条漫长的十架道路!

TOP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21:云柱火柱的作用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神对以色列人道路的引领是非常奇妙的,他用了“云柱”作为“日间”以色列人的引路灯,又用了“火柱”作为以色列人夜间行走的照明灯,使以色列人日夜都可以行走。

以色列人的道路,似乎是在没有停止、间断地行走中。圣经首先给我们看见白天为他们引路的,乃是耶和华在云柱中的引领。云,乃是恩典的象征,因为“云若满了雨,就必倾倒在地上……”(传道书11:3)。云成为云柱,乃是指着恩典的集中,这直接表明了神对以色列人的恩典,乃是一切恩典的集中。他在云柱中对以色列人道路的引领,是要以色列人能够行走在神的恩典中。日间,所表明的是本来就在光明中,这种光明不仅是宇宙中本有的光源,更是白天的日头形成的光体。由于时间是日间,以色列人所行的道路本就在光明中,所以神的引导是要让他们更能够体会神就是光,在神的光照下,以色列人所行的道路将会更加顺畅。

圣经又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的道路在夜间仍然没有停止,因为在夜间的时候,虽然周围的环境黑暗,但神却在火柱中光照以色列人的道路。火柱所表明的,乃是焚烧的光。只有在神的焚烧中,才能有火柱的光出现。圣经在这里记载到火柱中的光照,是要让我们看见神的光在夜间没有停止,他仍然以他独特的方式光照以色列人的道路。圣经记载到夜间的时候,虽然是黑暗的状态下,但由于有火柱的光照,使得原本黑暗的状态被完全改观。火柱的出现,对以色列人而言,不仅有夜间光照的作用,也有一种温暖性的帮助。在正月间,又是在夜晚时分,在旷野的道路上,以色列人应该感到非常的寒冷,但神在火柱中对以色列人的光照,这不仅给我们看见了神对以色列人的引领,也同时给我们看见了神给以色列人的温暖。我们常常处在旷野的黑夜间,但请记住,有火柱与我们同行,它会成为我们的热能,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

无论是神在白天为以色列人预备的云柱,还是神在夜间为以色列人预备的火柱,神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以色列人能够日也兼行。行走道路,是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必需的经历,是神对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引领,让他们进入迦南地的前奏。神借着云柱与火柱带领以色列人的道路,目的就是让他们可以日夜行走。我们在神的引导下,也同样可以日夜行走,只要有神的引领,黑夜也能变成白昼,以色列人不眠不休仍然能够满了力量!日夜的行走,给我们看见在神对以色列人的带领中,神亲自成为以色列人的力量!日夜的行走,没有让以色列人感到疲乏,因为他们所行走的道路,有神与他们同在!这是他们初离埃及地的经历,同样的,我们在一开始归入基督的时候,与世界分别的时候,走上十字架的道路的时候,进入旷野生活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会成为我们行路的力量,使我们愿意离开埃及地,因为埃及地为奴的生活已经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压力,让我们无法在其间自处,所以我们会非常情愿地离去!

神对以色列人的带领,初步的行动中,让我们看见他们有一种热情,使得他们能够因着愿意急于摆脱埃及的奴隶生涯而急速前进!这正是“起初确实的信心”(希伯来书3:14)与“起初的爱心”(启示录2:4)的最好说明!

TOP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22:云柱火柱不离开百姓的面前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云柱火柱按着时间出现在以色列百姓的面前,总没有离开过。

与先前相似,日间出现云柱、夜间出现火柱,但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与先前不同的乃是这里所记载的是云柱火柱出现的目的,是不离开以色列百姓的面前,而先前所记载的确实云柱火柱的功用。

这里给我们看见云柱火柱是按着时间出现的,神为它们制定了出现的时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拦阻更改,因为这乃是神所定的!

云柱出现在日间,那是恩典的伴随。圣经以“日间云柱”来描述这种状况,是要让我们知道,“云柱”是于“日间”而出。也就是说,人在光明中,就需要恩典的伴随。相对的,火柱出现在夜间,那是凄凉的需要。圣经以“夜间火柱”来说明这种状况,是要让我们知道,“火柱”是于“夜间”而出。也就是说,人在黑夜中,就需要光与热的相随。圣经以“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来记载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道路上的两大助力,是要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神在我们与世界分别为圣的道路上,会以恩典伴随我们的每一日,又会以温暖祝福我们的每一夜。

圣经给我们看见无论是“日间云柱”抑或是“夜间火柱”,都是为了表明神的同在,乃是“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神不离开我们的面前,这是何等的祝福!我们既与以色列人同被称为神的百姓,自然也与以色列人共同承受了神的祝福,但我们也应当与以色列人同走旷野的道路,只有如此,“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才会“总不离开”我们的“面前”,因为这“总不离开……面前”的话是有针对性的,所针对的乃是“百姓”,只针对神的百姓而言!

神以他特殊的方式光照以色列人的道路,让他们在日夜都可以行走,并且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体现出神与以色列人同在的信息,表明神的恩典与能源会不断地与以色列人同在!今天,他也同样与我们同在,只要我们是他的百姓,愿意从埃及地出来,前往神所预备的流奶与蜜之地!在这条道路上,神必与我们同在!

TOP

Processed in 0.010088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