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十二章

34:百姓等候的预备行动

这里有一个非常让人困惑的地方,就是圣经在这里记载的主语是“百姓”,但并未说明是指着以色列百姓还是指着埃及百姓而言,就笔者个人领受,感觉指明以色列百姓的可能性较大。

百姓的具体预备行动有三:首先是拿着没有酵的生面,这就是笔者觉得这是指着以色列百姓的实际因素;随后是把抟面盆包在衣服中,这是表明他们收拾了在埃及地的物件,准备离开埃及地的前奏;最后是把包在衣服中的抟面盆扛在肩头上,表明他们已经预备了离开埃及地。

拿着没有酵的生面,这是表明他们与罪恶断绝的决心。虽然面是生的,但却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开始,因为若没有开始,就不会有后续步骤。

把抟面盆包在衣服中,这是表明他们对圣洁生命的渴慕与珍惜。衣服,本是用来穿戴的,但却用来包抟面盆,这是有它特殊的含义,要让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将内心倒空,只接受属天的生命,是圣洁无罪的生命。我们的里面必须像抟面盆一样,只有那“没有酵的生面”——完全无罪的新生命。

扛在肩头上,说明他们预备离开埃及地的实际行动,并不只是空空洞洞的下定决心,而是实实在在的有了预备。扛在肩头上,需要用力气,说明他们已经准备了负轭,准备了离开埃及,准备了与世界隔绝。我们在这里看见,以色列人要离开埃及地,需要将圣洁的食物预备好,也就是先经历了与罪恶的分别。我们也同样需要先与世界分别,与罪恶隔绝,才能背起十字架跟从主走十字架的道路。

以色列百姓的预备,乃是在等候期就开始了,当埃及人打发他们离开埃及地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准备好了。我们需要与主同步,在每一个步骤上都跟紧我们的主,免得跟不上了!

TOP

出埃及记第十二章

35:以色列人向埃及人索要财物

我们在这里看见以色列人对摩西话语的听从,乃至超乎理性。此时的以色列人不再被埃及人的权威恐吓,他们已感受到神同在的真实性,所以当摩西向他们传递神所吩咐的信息时,他们便照着遵行,即便这吩咐看来不合理,他们也照行不误!他们向埃及人索要金器、银器和衣裳,说明他们已经没有对埃及人的恐惧心理了,所有的只是对神吩咐的顺从。

以色列人照着摩西的话行,这是圣经在这里即在非常重要的一环。从这句话的描述中,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以色列人对摩西的接纳,也不单是以色列人对埃及人的不畏,更是以色列人对神的尊崇。他们虽说是照着摩西的话行,但其实更是对神话语的顺服,这种顺服是来源于对神的信心,而这信心,却是他们在摩西、亚伦身上所看见的,是因为在摩西、亚伦身上所拥有的神的能力,能以战胜一切邪恶的力量,连法老也拿他们没辙!以色列人照着摩西的话行,这话,乃是从神的启示发出的,以色列人的照着而行,不仅表明他们在行动上的配合,也更是表现他们出埃及的决心。

以色列人向埃及人要金器、银器和衣裳,并不是贪图别人的财产,而是因为那是他们服侍埃及人应得的工价,是该属于他们的产业。埃及人在这些年间,对以色列人的压迫,让埃及人本身已经失去了工作能力,他们只靠着对以色列人的压迫,来赚取自己的产业,所以他们本身并没有任何的产业是他们应得的。以色列人在摩西所传达神的话语中得到启示,他们大胆地向埃及人索要金器、银器和衣裳,这是他们对真理的认识,知道那原本就是属于他们的。在经历了看见埃及人所遭遇神的刑罚以来,以色列百姓已经对神的能力有了更新的认识,所以他们不再惧怕埃及人,因为他们深信神是与他们同在!

他们索要金器,因为那是宝贵的财富,本就是归属他们的,乃是神所赐予他们的。

他们索要银器,因为那是永恒的财富,是他们所要依靠用来换取食物的,是他们生活的所需。

他们索要衣裳,因为那是实际的财富,他们以此为披戴,在一切恶劣的环境中都能够得到遮蔽。

以色列人得胜了!他们不再惧怕,因为神与他们同在!摩西的得胜,在于他对神的顺服;而以色列人的得胜,却是在于他们对神的经历。

TOP

出埃及记第十二章

36:夺去埃及人的财物

这是耶和华让以色列百姓在埃及人眼前蒙恩的杰作,使得埃及人给予以色列人所要的,导致以色列百姓夺去了埃及人的财物。

这是耶和华的作为,一切都是本于他。我们看见耶和华所做的,乃是叫以色列百姓在埃及人眼前蒙恩。这里不仅给我们看见耶和华的作为,也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所蒙的恩。作为以色列人,他们是蒙了神的恩典,这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因为我们也是属灵的以色列人,是真以色列人!作为神的百姓,就应有神的荣耀,以色列的百姓超越了埃及人,在埃及人眼前蒙恩,这就说明埃及人对以色列百姓的看法完全改变了,他们不再将以色列百姓视为奴隶,而是让他们在自己眼前蒙恩。非常明显,这是神能力彰显的结果,正因为神借着摩西、亚伦所说的话、所行的神迹,虽然似乎没有直接影响到法老,但透过埃及人的反应,我们也看见了法老的回应,他也对以色列百姓开始充满了恐惧。以色列百姓在埃及人眼前蒙恩,这说明神的大能已经得到彰显,并且取得了效果。埃及人不再敢轻看以色列百姓,因为那是神的百姓!

正因为耶和华促使以色列百姓在埃及人眼前蒙恩,直接导致了埃及人给以色列百姓所要的。埃及人向以色列百姓低头了,因为他们看见神与以色列百姓同在,知道以色列百姓是得罪不起的!在以色列百姓身上,我们看见神的能力,看见神的荣耀,看见神的威信,让埃及人恐惧!我们知道,我们向神所要的,只要在基督里,他都会给我们!但我们在这里又看见,当以色列百姓在埃及地将要出去的时候,他们向埃及人所要的,也得到了满足,这是神所赋予他们的恩赐!我们既然能够成为属灵的犹太人,自然也能得到神在基督耶稣里所给予我们的一切供给,当我们与神联合的时候,凡他所有的,都是我们的!全世界都是我们的!(哥林多前书3:22)

以色列百姓由于蒙神的恩典,便将埃及人的财物都夺去了!非常明显,这个信息是剥夺性的,是夺回一切属于我们的!当我们从世界上被分别出来的时候,不要以为我们少了什么,而应深知,我们得到了一切!埃及人的一切,虽然在目前看来还是属于埃及人的,但我们需要有一个认定,就是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有一天都要重新归属于我们!当以色列人即将离开埃及的时候,他们夺去了埃及人一切的财物,因为那些财物本就不是他们的!虽然从一些表面现象看来,似乎是他们的,但我们更需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属于神的,也是属于我们的!我们不应该向世界有任何的妥协,因为全世界都是我们的!等到有一天,当我们分别归主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一切都是我们的,所以我们可以超越一切的法律辖制!圣经上所说的圣灵的果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训,就是“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这句话的“律法”,并不是指着神的“律法”,而是指着世界的法律而言。当我们在圣灵里的时候,世上一切的法律都禁止不了我们!

神对以色列百姓的赏赐是非常丰富的,对埃及人的剥夺也是非常彻底的!同样的,我们若要得到耶稣基督里的丰富,就必须将我们生命中一切属于埃及的成分完全的消除!

TOP

出埃及记第十二章

37:以色列人首行之路

我们在这里看见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首要道路,乃是从兰塞起行,方向是往疏割。

这里又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中除了妇人孩子,步行的男人约有六十万。

兰塞,乃是埃及地,是以色列人为奴之地,以色列人要离开埃及,首先就要离开兰塞。圣经曾经给我们看见兰塞是埃及最好的地(创世记47:11),又给我们看见兰塞是以色列人在埃及地为奴时期建造的两座积货城之一(出埃及记1:11),这就是说,兰塞在埃及对以色列人而言,是他们的根据地,他们要离开埃及,首先就要摆脱埃及最好的,然后就是要与为奴的生活隔绝,这是“从兰塞起行”让我们看见的。所谓埃及最好的,乃是指着属世观念中的最好;而与为奴的生活隔绝,就是要摆脱埃及地的奴役,脱离世界的观念,与世界一刀两断!

疏割,原是雅各与以扫恢复兄弟关系以后所往之地,他曾在那里为自己盖造房屋,又在那里为牲畜搭棚,也就因此得名为“疏割”,其意义正是“棚”(创世记33:17)。以色列人离开兰塞的所往之地,正是疏割,这是表明以色列人将要开始的生活,乃是以帐棚为主。我们知道,我们在地上的生活正是帐棚性质的,所过的每一天,都是寄居的,因为我们的家不在这里,神所为我们预备的家,乃是在永恒的国度中。

圣经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的人数计算方式,首先是“除了妇人孩子”,就是妇人级的不被计算,孩子级的不被计算。妇人级别,乃是软弱性的,是在家里有丈夫的,没有自己的权柄,乃是服从于丈夫的权下。孩子级别,乃是幼稚性的,没有自己的能力,只有顺服的权柄。以色列中被计数的,只有“步行的男人”,而且所计算的,乃是大约性的,这里让我们看见,出埃及时候的人数,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答案。圣经给我们看见计算人数的时候,乃是要根据“步行”的能力来的,就是说,要在神的面前被计数,就要有能力“步行”,这能力当然不可能是自己的,而是在神那里所获得的。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从这里开始……

TOP

出埃及记第十二章

38:陪同以色列人同行的

我们在这里看见离开埃及地的,不只有以色列人,还有许多闲杂人,并不计数在步行的男人中。另外又有许多羊群牛群,和以色列人一同上往迦南地去。

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有许多闲杂人,这里的闲杂人并不包括在以色列人中,也不计算在以色列民中,所以这些闲杂人是非常特别的一群。这里让我们看见有许多闲杂人,可见这批闲杂人的数量非常之多,他们是与以色列人同行的,乃是同出埃及地。闲杂人的出现,对以色列人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对以色列人没有实际的造就与帮助,反而在后面我们常常看见这群闲杂人影响着以色列人的背叛,勾起以色列人对埃及地的回忆。我们在教会中也常常看见有一等闲杂人,在圣经中有一段话给我们看见:“弟兄们,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们:凡有弟兄不按规矩而行,不遵守从我们所受的教训,就当远离他。你们自己原知道应当怎样效法我们。因为我们在你们中间,未尝不按规矩而行,也未尝白吃人的饭;倒是辛苦劳碌、昼夜作工,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这并不是因我们没有权柄,乃是要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效法我们。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因我们听说,在你们中间有人不按规矩而行,什么工都不作,反倒专管闲事。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戒这样的人: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撒罗尼迦后书3:6—12)这里让我们看见教会中也有一等“闲杂人”,正是在教会中无所事事的,却享用教会的财富,保罗以赐给他的权柄吩咐这样的人受警戒,让他们安静做自己的工。有闲杂人的出现,以色列人便不再单纯了!

圣经给我们看见又有许多羊群牛群,与以色列人一同上迦南地去。羊群牛群,都是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所得到的产业,是神帮助他们夺回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产业本来已经失去了,但神以他的能力帮助以色列人夺回来了!这些属于以色列人的产业,自然要归给以色列人了!我们看见这里已经有了分别,就是以色列人对埃及人的剥夺,是将原本属于他们的夺回来!对埃及人而言,他们或许会困惑,认为以色列人太无理了,在埃及地寄居了如此之久,还将埃及地的牛群羊群夺走,但就以色列人而言,他们却是夺回那本该属于他们的,因为他们服侍埃及人已有四百年的光阴了,早就已经赎回了他们的产业,也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非常明显,以色列人对埃及地的剥夺,乃是一种夺回性质的,我们对世界所有的服侍,要知道,一切都是有回报的,所以我们要看作是服侍神,因为这一切将要成为神荣耀的彰显。

他们所行之路,乃是向上去的。上,乃是地域感的说明,给我们看见这条道路是往上行的。去,乃是离开埃及地的说明,似乎这里仍是以埃及为基础记载的。整个出埃及记,我们看见的道路都是以埃及为基础记载的,这是出埃及记的风格,所以圣经出埃及记中多有“去”的字眼。

非常明显,这里整体向我们显明的,正是与以色列人同行的非以色列人,不仅包括闲杂人,还包括以色列人的产业。我们在地上是有产业的,而这些产业,若要带到永恒中,就必须有闲杂人,就是我们所带领进入基督里的人。

TOP

出埃及记第十二章

39:从埃及带出来的食物

我们看见由于时间的紧迫,以色列人从埃及地带出来的食物并不是很多。他们将带出来的生面烤成无酵饼,这生面乃是没有经过发酵的无酵面,这正是逾越节开始的实际现象。他们被催逼离开埃及,不能耽延,所以也就没有为自己预备食物。

圣经在这里描述的重点是以色列人从埃及地带出来的食物,所要表明的却是他们离开埃及的速度,乃是由于被催逼离开的。

首先,这里让我们看见的是以色列人从埃及地带出来的有生面,他们用这生面烤成无酵饼。这一切都是为了显明神预备的奇妙,在逾越节的开始,乃至逾越节的第二日,我们所看见的无酵节,正是以色列人要吃无酵饼的日子,也只有无酵饼,才能在以色列人中被接纳。这就是神旨意的奇妙——以他奇妙的引导带动他话语的实现。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虽然是他们提出来的,法老也一再地拦阻,但是在这里,我们却看见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是被催逼着离开的,这是因为神的能力作为与以色列人同在,他为自己的百姓降罚于埃及地与埃及人,以此显明他的子民是不可得罪的!我们既是属灵的以色列人,也就是罗马书第二章中所说的真以色列人,就应当明确自己属灵的权柄,要学会应用这特殊的权柄。以色列人并不会使用这种权柄,所以神让他们在埃及地接受训练,让他们在一切的苦难中懂得应用权柄,知道权柄的重要性,当他们学会了应用这属灵的权柄以后,圣经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想不离开埃及都不行了!我们也应当学会应用这种属灵的权柄,因为这对我们离开埃及有着相当的好处。

以色列人被催逼离开埃及,圣经强调说明“不能耽延”,这就让我们看见我们与世界分别,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来抉择,因为这个世界的王随时可能会反悔,他的保证并不可靠!这个世界是邪恶的,这世界的王总是千方百计地想要牢笼我们,绝对不会轻易地放弃我们,所以我们要学习快速地与世界断绝,在基督里得到神所预备的一切祝福!不要想这个世界能给我们什么帮助,若不是神帮助我们,这世界对我们的辖制是不会断绝的!

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由于时间不能耽延,所以他们也没有为自己预备什么食物,这是因为时间的不够。我们需要与世界分别,不要有任何的耽搁,更不要想从世界上得到任何有利于我们行走天路的需要,以色列人能得到原本属于他们的产业已经不错了,他们没有为自己预备什么食物,这完全是神的旨意,要让以色列人在所行的道路上不依靠埃及地的食物,只单单地依靠神的应许。我们不要在属灵的道路上为自己预备任何属世的需要,因为那会成为我们行走天路极大的阻碍,我们必须单单地仰望主,才能得到神所预备的最为美好的祝福!

以色列人在离开埃及的时候,他们虽然学习了依靠神,但并没有学会,所以他们在后来的道路中不断地埋怨神,认为神带领他们出埃及是要害他们。求主怜悯我们,使我们免致犯以色列人相似的错误。

TOP

出埃及记第十二章

40: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时间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在埃及地居住的年日,共有四百三十年。

在这里的描述中,内容并不多,但意义却非常重要。圣经将以色列人的惰性暴露无遗,让我们看见他们在埃及地已经不是“寄居”了,而是定居式的“住在”那里了!他们在埃及地已经有“寄居”的生活变成“住”的生活,这是一种生命的降格、生命的倒退。他们本来并不属于埃及地,他们自己也知道,但他们却因着约瑟在埃及地的地位占到了一些好处,便有了定居式的概念,神要打破这种观念,就让埃及王忘记约瑟此人,对以色列人强加逼迫,直到他们起意离开为止。

圣经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在埃及地虽是过着为奴的生活,但他们却在那里整整四百三十年!很多时候,我们对世俗的留恋也是因为在世界的时间太长而引起的,导致后来的不舍得离开,乃至神要借着世人对我们的压迫让我们起意离开,这是神奇妙的手段!

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的时间被记载得如此清楚,是要让我们知道我们在世的光阴所当纪念的,并不是出生的日子,也不是离世的日子,而是离开、分别为圣的日子。我们在世的光阴是有限的,但在永恒里,我们却要进入那无限的生活中,这有限的一切,对我们而言,完全是一种操练,让我们学习与世界分别,不属于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却过着属天的生活。我们在世的光阴是有限的,虽然并不很长,但却要知道,我们有一个永恒的盼望,是经由耶稣基督所赐的,只有在耶稣基督里,我们才能越过这个世界,看这个世界之上的一切!在那里,一切都是无限的!

TOP

出埃及记第十二章

41:耶和华的军队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一个奇妙的日子,乃是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满足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就是他们出埃及的日子,也就是逾越节的那一日,耶和华的军队,就是以色列人都从埃及地出来了!

这个日子的奇妙之处在于那正是逾越节,又正是他们在埃及地满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日。这里让我们看见的重点是在于以色列民在埃及地的日子已经很长久了!他们在埃及地整整四百三十年,但没有被埃及同化,反而以超越的能力将自己的特色活在埃及人面前,甚至让埃及王法老以及他的臣仆、他的众百姓都感到惊惧。在“正满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神的时候就是那么奇妙!四百三十年,是以色列人为奴的日子满足的时间,虽然非常的漫长,但却有一个准确的定期。我们常常活在没有应许的日子里,有时候虽然有了神的应许,但也像以色列人那样,没有一个定期,所以我们常常会像以色列人,在埃及地为奴的时候发哀声,在埃及地得知神救恩的时候犯埋怨,总是没有坚固的信心,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在世的日子还有多少!但我们却忘记了,神的应许是奇妙的,他所应许的,必然成就!我们却常常在埃及地过埃及地的日子,没有在埃及地预备出埃及以后的日子,更不用说进入迦南以后的光景了!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四百三十年,日子虽然非常漫长,但却有一个尽头,就是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的尽头。这个日子与以色列人进入埃及地的日子相同,所以圣经在这里强调“正满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

在这个奇妙的日子里,出现了一支奇妙的军队,是耶和华的军队!这个军队虽然并不十分显眼,但却是充满了能力的!他们的能力并不在于自己的努力,完全在于他们是“耶和华的军队”!这个军队的出现,是要让我们有一个学习,因为我们也是耶和华的军队,甚至比当时的以色列民更是耶和华的军队!既然是耶和华的军队,自然不能停留在埃及地为奴隶,因为我们是军队!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是军队,并且不是属于埃及的!我们不属于这个世界,因为我们若属于这个世界,我们就不配得到“耶和华的军队”的美誉,充其量不过是世界的奴隶而已,如同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是埃及王法老乃至埃及全国百姓的奴隶。耶和华的军队,要从埃及地出来,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的定位点已经不再埃及了,他们已经不以埃及为基地了,所以这支“耶和华的军队”并不是从埃及地出去,而是从埃及地“出来”!这里给我们看见耶和华的军队是同心合意的,他们在道路的选择上非常的有默契,“都”正是说明了这种道路上的合一。我们要合一,但必须是在相同的道路上,若有人要与世界联合,我们决不能与他们合一!道路的合一,是合一的基础,若有人不愿意出埃及,我们如何能与他们合一?这样的合一岂不是将神的百姓交付撒但了吗?耶和华的军队是要出埃及的,只有在出埃及的事上先有合一,才能有更深的联合!

耶和华的军队要知道,在埃及地为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若想要重新回到埃及地,那便是自寻死路!我们需要过分别为圣的生活,因为我们不属于这个世界,我们乃是耶和华的军队,是从埃及地出来的!

TOP

出埃及记第十二章

42:耶和华的夜

圣经在这里首先就提到另一个时间概念,直接将时间定格在一个“夜”的状态下。圣经让我们看见这一夜乃是耶和华的夜,这是表明这一夜在神眼中的重要性。这一夜被称为耶和华的夜,乃是因为耶和华正当那一夜将以色列人领出埃及地,神也借此吩咐以色列人当在那一夜向耶和华谨守,而且要以色列民族的后人世世代代都在那一夜向耶和华谨守,可见那一夜对以色列人的重要性。

这里一开始让我们看见的,是将时间显明出来,那是一个夜间,被称为耶和华的夜!我们就此可以知道神在创造天地万物的时候,他第一天造光后所给予光与暗的称呼,是有相当的含义的!在这里,我们非常明显地看见有“夜”被称为“耶和华的夜”,但我们也知道,黑暗是不属于耶和华的,所以神以他奇妙的智慧,称暗为夜,使之归属于耶和华!而在这里,让我们看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夜”,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夜”,那一夜被称为耶和华的夜,正是让我们知道神对整个时代的掌管,都是有他自己美好的旨意。尽管那“夜”是黑的,但既被称为“耶和华的夜”,则意义就全然不同了!因为归属于耶和华,夜间也有光明!我们知道,我们在这个时代中,虽然周围是黑暗的,但我们的内心却是光明的,正是因为我们是归属于耶和华的!有耶稣基督在我们的生命中,即便在夜间,神也能使我们发出光来,行走道路!

耶和华在那一夜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这是以色列人当向耶和华谨守那一夜的原因。这里以“因……所以……”来显明一个关系网,就是以色列人要向神谨守那一夜的原因,正是因为神在那一夜将以色列人领出埃及地。这件事情虽然对后来的以色列人是过去时态,对当时的以色列人以后的发展来看,也是过去时态,但神却要借着让以色列人谨守那一夜,使之成为以色列人时刻不忘的记忆,因为这对于以色列人而言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而言,我们更是可以从其中学到宝贵的功课。当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那一夜成为以色列人要谨守的夜,我们也该以此作为我们的警戒。那一夜是以色列人与埃及人分别的开始,是以色列人脱离为奴之家的开端,是以色列人走进应许之地的第一步,对他们而言,那一日是至关重要的!对我们而言,难道不也是如此吗?当我们归入基督里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与世界有了分别,这是我们出埃及的开始,我们也应当以此为纪念,要让这一日成为我们生命的转捩点,更要让这一日成为我们生命中时刻记忆的一日!

在圣经的教训中,这耶和华的夜,不仅是出埃及时代的以色列人当谨守的,也是以色列众人世世代代都该谨守的!非常明显,神在这里要将这一日定为一个节期,因为对于神的恩典,人是非常健忘的;唯有对于节期,人是不会忘怀的!更何况这一日不仅对当时代的以色列人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于以后的时代,对于以色列的后人,不也是同样重要的吗?后人哪能记得住神对他们祖先的引导?如若能够记住,那全世界的人都会知道神的创造、人的犯罪堕落等等事迹了!但人的本质就是健忘的,尤其对于神的事情,人更是健忘得利害!神以一个节期来让以色列人记忆出埃及的事情,这正是神的奇妙智慧之结晶!要让以色列人世世代代谨守那一日,正是要让他们记得自己是神的百姓,记得自己从埃及地为奴之家得到神的释放,得到神所赐予的自由,得到神所应许给他们的产业之地,得到……

那一夜是耶和华的夜,这是要让我们知道,耶和华的夜,是极其特殊的!他在那一夜中作王,将自己的百姓从埃及地带出来,让他们得到自由,得到安息,不再过奴隶的生活,不再受奴役的痛苦!

TOP

出埃及记第十二章

43:耶和华论及逾越节的例(一)——外邦人不可吃逾越节的羊羔

我们看见当摩西、亚伦照着神的吩咐将神的百姓领出埃及地后,神对他们所说的首要信息便是议论性质的一段教训。神对摩西、亚伦论及逾越节的例,说明头一条乃是外邦人不可吃这逾越节的羊羔。

神是以自己的名字对摩西、亚伦说话的,这是名字之间的交流。神没有看摩西、亚伦为他的仆人,而将他们视为自己的朋友,这是对摩西、亚伦的抬举。这是“耶和华”与“摩西、亚伦”之间的交流,是名字与名字的对话,可以让我们看见神对他两个朋友的关注程度。

逾越节,既然被称为“节”,自然是为人而备的,当然就有了“例”!当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以后,人类就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麻烦问题!正因为有了罪的诱惑,人就需要有“例”的控制。逾越节,是神为以色列人所设立的,也自然少不了有当守的“例”。

在这些“例”中,我们首先看见的是关于逾越节的羊羔的,圣经让我们看见外邦人不可吃这逾越节的羊羔,这是对以色列民族种族纯正的要求。由于逾越节是以色列人与埃及人分别的日子,也就直接影响到了这一节期的实际意义,是让我们看见这一节期是唯独为以色列人所设的。圣经在这里强调说明外邦人不可吃逾越节的羊羔,这是让我们知道神对种族纯正要求的强烈性,因为这是关乎生命的问题。这里的外邦人不仅指着埃及人而言,也同样指着以色列民族以后经历中所要遭遇的外邦人,这是让我们看见神对以色列人的期望,是要让他们分别与世界各国的人,成为独特的民族,乃是神的子民!吃羊羔,乃是一个表现,就是逾越节的日子以色列人特有的生活,并不是说外邦人不可在那一日吃羊羔,而是说逾越节的羊羔,外邦人不可吃!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所注重的,并不是羊羔的问题,而是逾越节的问题。这逾越节并不是指着一个日子而言,而是指着以色列这个民族在这一日的经历,直接导致出现了这个节期。神在这一日所要我们学习的,就是分别为圣,完全地与外邦生活断绝,甚至与外邦人分别!

TOP

Processed in 0.010684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