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天色常蓝》

十二月四日  停滞不前

  所用语言中的陈词滥调

  由于某些不明原因,英国基督教用的语言在一六一一年(英国钦定本圣经出版之年----译者)后就固定僵化了。当日新约圣经写作时,采用的是当时通行的希腊文。它是以寻常百姓所用的通俗语言写成的。我们也必须用现代语言译圣经,否则不论圣经的文词多么优美,已僵化在那种现代人不说的语言里。

  崇拜仪式的僵化

  现今许多英国人仍坚持使用英王钦定本圣经的语汇;但生为二十世纪的人,自然要用二十世纪的英文跟上主祷告。祷告上最大的障碍,就是坚持使用不合时宜的祷词而不求改进。

  崇拜的仪式也有相同的问题,对教会信徒和从小在教会长大的人来说,惯用的崇拜仪式无疑是神圣又亲切的。但对初踏进教会的人来说,如果我们仍在讲道前先来一套冗长的祷告、赞美和读经程序,恐怕他就不会再踏入教会了。

  我们必须尽快让他听到信息。

  不论如何,教会应多站在不信者的立场,考量崇拜仪式的合适性。

  在英国,礼拜堂里面的人已愈来愈少。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二月五日  后卫战

  布道方法上的僵化

  教会机构改进布道方法的脚步往往太慢。举例说,至今我们想要布道时,仍沿用美国大布道家慕迪和桑基的方式。

  英国桂冠诗人邓尼生说得好,一个好习惯也能腐败整个世界。

  旧约圣经中有则关于铜蛇的故事,极有意思。这故事大意是说,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进迦南地途中,百姓因路途难行而向上主及摩西发怨言,于是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咬死许多人。摩西为百姓祷告后,上主就命令摩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木架上,凡被蛇咬的人,一望这铜蛇,就可以存活(民21:4-9)。但后来百姓却把铜蛇当作偶像来膜拜,最后犹太国的希西家王将它打碎,永远毁灭(王下18:4)。

  原为上主恩典赐予的铜蛇,却因百姓把它当偶像而成为祸患,教会中常发生类似的事。

  可悲的是教会总是打这种后卫战,绝少出现在前线。教会总是抗拒改变,却很少提出革新,更别说乐于采纳了。教会也常把墨守成规当作忠于原则。

  有首赞美诗的歌词是“我见四周充满改变与朽坏”,真实的情况不是“改变和朽坏”,而是“不改变便朽坏”。

  因为停滞不前的结局就是灭亡。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二月六日  他们看见需要

  我刚从两本最近出版的伟大基督徒传记中,读到两则有趣又饶富意义的故事。

  第一则记载在伯根所著的司布真传中。

  司布真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创建了一所专门栽培传道人的学院。

  该校最早招收的一位名叫希礼的学生,回忆他求学时与司布真的一次偶遇,有天他在走廊上遇到司布真。

  司布真问他“这是你最好的一件外套吗?”

  “是的,先生。”希礼回答。

  司布真沉默了一下,接着说:“你愿意为我做件小事吗?”

  司布真给他的差事是送张便条到一间裁缝店。

希礼接着说:“我在店里等候回音。回音竟是------裁缝为我量制一套衣服和一件外套,临走还让我拎顶新帽子回去。”

司布真看见这位穷学生需要一件外套和一套衣服,立刻采取行动帮助他。

另则故事则见于柯立尔为救世军创办人卜威廉所写的传记,虽然故事内容是关于他那位继任救世军领导的儿子卜布朗的.

柯立尔写道:

“救世军的工作┉┉已成为他的生命┉┉他极重视手下军官的福利;有次他以如常的敏锐眼光注意到,有几位军官在吃茶点,只用一边牙齿咀嚼.他立即自掏腰包,送他们去他的牙医那治疗。”

卜布朗一见到他手下的军官牙齿需要治疗,立即采取行动帮助他们。

这两则故事都让我们看见司布真和卜布朗对人的相同态度,两人都看见别人的真正需要。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二月七日  全能专家

我最近看到一则广告,起初对它的内容感到好笑,后来却开始深思。它是一家油漆和装潢公司的广告。上面写着:“各类油漆和装潢专家。”

  乍看之下,它号称是各类的专家有点可笑。所谓各类的专家,从词意上看似乎相当矛盾,因为既属专门便不能广及各类。

  通常我们说专家是对愈专愈少的事知道得越细越多。如果我们去向一位专科医师求诊,就是去找一位专治身体特别部位,如心脏、肺、耳朵或咽喉的专家。

  所谓集邮专家,就是指详细研究过特定一国的邮票,甚至只研究某国某类邮票的专家。

  我们不会要一位音乐家精通所有乐器;我们也不会要一个人既是钢琴家又是喇叭吹奏家,或既擅拉小提琴又擅吹长号。

  在运动场上,我们不会要一个曲棍球员精通打球、投球和守门;他通常只擅长这种球类的某一项。我们不会要求擅长守门的球员同样是好中锋。

  事实硬实如此,全才专家的概念听起来真怪。所谓万事通很可能是杂而不精的三脚猫。

  但我们也可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常提到全才棒球员,也认为那样的人很管用。球打得很好,投球也不差,必要时更可以戴上手套,套上护垫,当个好捕手。

  足球队中的全才球员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打场好球。更有少数特殊的球员,能同时代表国家出赛曲棍球、高尔夫球和网球。

  即使在医学界,也有全科医生,能诊断各类病情。

  还有一种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的全能专家。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二月八日  万事通

  一般人都要求教牧是个能文擅武的专才。 

  他必须擅于讲道,也能牧养。

  他必须知道如何教导年青人。

  他最好有一些音乐素养。

  他必须是干练的行政人员,能懂些法律和建筑就更有用。

  他必须能够主持节庆社交活动,又能在重要会议中担任主席。

  想想众人对教牧的种种期望,他非是个文武全才的万事通不可!

  不过要是我们往更深处想,基督徒也必须擅长应付生活中的种种情况,成为属灵的全才。

  他必须能面对忧伤却不消沉。

  他必须能遭遇困难却不被打倒。

  他必须能迎接成功却不骄傲。

  不论风暴或晴朗,阳光普照或乌云满天,忧伤或喜乐,成功或失败,青年、壮年或老年,他都能处之泰然,应付裕如。

  这就是使徒保罗所宣告的人生:“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决。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1-13)

  是的,耶稣能使人在人生各种景况中,成为凡事都能的专家。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二月九日   信赖上主

  有位朋友告诉我,她儿子看到一个修车厂入口挂着张告示,上面写着:“我们信得过上主;其它人请付现金。”

  在这则玩笑通告的背后,隐含一个重要真理;全宇宙中只有上主完全值得信赖。

  圣经的作者告诫我们,许多事物不可倚靠。

  他们警告我们不要倚靠财富

  “不要仗势欺人,也不要因抢夺而骄傲;若财宝加增,不要放在心上”(诗62:10)。“那些倚仗财货自夸钱财多的人”(诗49:6)必将遭厄运。凡是“那不以神为他力量的人,只倚仗他丰富的财物,在邪恶上竖立自己”的人,后来必要遭义人的讥笑(诗52:7)。箴言作者也说得很清楚:“倚仗自己财物的,必跌倒;义人必发旺如青叶”(箴11:28)

  许多事物和金钱一样转眼成空,只有愚笨的人才会倚靠它。

  圣经作者也对友谊的短暂易逝有深刻体会。诗人发怨言说“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诗41:9)先知弥迦也说:“不要倚赖邻舍;不要信靠密友。”(弥7:5)。

  这种思想看似无情,不过诗篇的作者是讲求实际的人,他知道即使最亲密的友谊都会变质。

但你绝对可以信赖上主。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二月十日  车祸的起因

  我从一九三三年二月起就自己开车,由个人多年的驾车经验,我开始思考车祸发生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主因有三。以下就是看看其中两种。

  被其它驾车人激怒

  有人想从我们后方超车,我们却不想让路,因此他每回想超车时,我们就想办法阻挡他。有时我们开在一辆慢车后面,结果变得不耐烦;于是设法超车,结果是两车撞在一起。开车时这一类的情况激怒我们,以致心急气浮,而一个心又急气又浮的驾车人怎会是个好的驾车人!

  人生也是如此。没有什么比生气恼怒更易使我们作出错误的判断。所以诗篇三十七篇(节)一连三次告诫我们:“不要心怀不平。”他说,“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

  我们都应求主帮助我们不轻易发怒!

  第二种车祸的导因可能是多数驾驶人都经验过的,就是突然心不在焉,没有集中注意力。几乎每个驾驶人都有因一时分心差点发生车祸的经验。当然,现代汽车行进速度那样快,即使只是一秒钟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

  人生好似驾车,常会因人的一时大意使大好一生蒙上耻辱,甚至带来毁灭。

  新约对我们有个基本要求:“要儆醒”(太24:42)

  我们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贻害一生。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二月十一日  坏了好事

  罗马书十四章十六节的和合本译文是:“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英译本有多种译法。

  修订标准本(RSV)圣经是:“不可让你以为好的事被说成坏事。”

  摩法特通俗译本是:“不可叫你的义引致恶名。”

  新英文圣经是:“你所看为好的事不可成为他人口中的坏事。”

  腓利浦译本是:“不可让你以为对的事成为别人眼中的恶事。”

  保罗写这段话,目的是请求信徒中信心坚强的,要以温柔体谅的心去接纳那些信心软弱、凡事多虑的人。我想这句话最恰当的翻译应是:“你行善时要留心,切勿招来恶名。”

  这个观念与我不厌其烦,经常强调的一些观念相似。新约中喜欢用kalos这个希腊字来表示“好”而kalos这个字也可用来表示“美丽”。

  基督徒的良善不只应该好,也应该吸引人。

  保罗讲这句话意思是:本来是一件好事,别做成一件丑恶又不吸引人的事。

  基督徒因为做好事做得不适当,使基督信仰失去吸引力。

  把水变成酒是神迹。

  把酒变成水则是悲剧了。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二月十二日  不能夺去的喜乐

  基督信仰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要我们信守,但决不全是不可做这、不可做那的禁律,决不是对什么都毫不同情地消极否定。

  的确有许多人信的是消极的基督教。不少基督徒老带着否定的态度对待事物。

  有些年长的基督教好像总和年轻一辈的作对:“凡是他们想要的,就不让他们得到。”

  基督徒的道德标准极为崇高,但若实施时只见到事事禁止、处处否定,则是本末倒置。

  基督徒认真严肃看待人生,但认真严肃并不等于死气沉沉。许多人至今仍认为穿得保守、不苟言笑才合基督徒的体统,应记得“喜乐”是新约圣经中常用的字眼。

  有人说英格兰诗人本斯,“一生饱受宗教的束缚捆绑,却未蒙其利”。

  这情况今天仍普遍。

  马特比曾说过,耶稣向信他的人应许三件事:他们在世常有苦难,却一无所惧,也拥有令人惊诧的喜乐。

  基督徒应有喜乐的人生,且要在生活上表现出来!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二月十三日  何等可贵!

  我有次开车从格拉斯哥南下到伦敦,中途在英格兰北部湖区的潘立斯稍作停留,走出车外舒展一下筋骨。

  我沿着当地的大街走,瞥见一家店铺橱窗旁边有块金属小牌。牌是潘立斯的市政局立的,上面写着:“诗人渥兹华斯的外祖父母威廉库克森夫妇曾居于此。”

  我以前从未听过库克森夫妇之名。若非他俩是英国诗坛王子渥兹华斯的外祖父母,恐怕就没有谁会记得他们。

  库克森夫妇之所以重要又值得纪念,并非本身的成就,而是与渥兹华斯的关系。

  有时一个平凡无名的人变得重要,不是因自身有什么成就,而是与某个伟人有关系。

  邦恩提到在伦敦法院会所里的一个老头子。他年老力衰又有些昏愦;不过会所里的人仍让他在那里出入。任何人跟他谈话不到五分钟,他一定会告诉对方:“我以前是狄更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的侍僮。”

  他所津津乐道且不能忘记的一件事,就是他和这位伟人的关系。

  我记得伟大的传道者却尔契谈到他在某地讲道的经历。崇拜结束后,有个样貌平凡、身材矮小的男人走到他身旁,看来实在很不起眼。“先生,”那个小个子说:“你讲道时提到纳尔逊将军(英国名海军上将)”,他死于胜利号军舰上时,抱住他的是我的祖父。  

  他追述的虽是一件遥远且隔代的故事,但因为与伟人有关,他的地位也好像提高了。

  基督徒的人生也是如此。

  彼得、安德烈和约翰这三个人都是加利利的渔夫;如果他们不是耶稣基督的门徒,谁会听到他们的名字?

  税吏马太和撒该是犹太人眼中的卖国贼,不是接触到耶稣基督,生命得到改变,谁会知道他们的名字?

  我们一点都不伟大,我们只不过是有罪的凡夫俗子。若说我们有何可夸之处,大概就是在上主的大爱下,我们的生命与基督发生联系。

  别忘了我们与伟大的主这种联系。

  别忘了我们也和那些与国王握过手的人一样,可以活得自豪又有光彩。

  要牢记耶稣在四福音中一句叫人惊奇的话。他向门徒提到,说自己所作的事信他的人也要作,他接着说:“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约14:12)

  认识这位伟大的主何等宝贵!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Processed in 0.009613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