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一)

创世记第二十三章

4:亚伯拉罕的请求

亚伯拉罕在这里向赫人提出请求,在请求中,我们看见他对自己的认知、对赫人的认可以及对死人的认定。

他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在此地的人中“是外人,是寄居的”,这是亚伯拉罕在一生的年日中绝对的认定,不仅在此,在他所到之处,他都是这样的认定。自他离开迦勒底的吾珥,走上前往迦南地的日子开始,一直到这时,到他的妻子离世,他都是过着寄居的生活。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他永恒的居所,神已经为他预备了美好的家乡,那才是永恒的祝福。他每一天都在盼望那个家乡的出现,由此可知,他在世界上的生活就是寄居的。当他在这里声称他在这地的人中“是外人,是寄居的”时,这正是他一生生命的写照,也是他在众外邦人面前的宣告。

他不仅如此认知自己,他也认可外邦人在这地的权柄,所以他不能越过当地的人,私自行使自己所喜好的,必须通过当地人的允许才能做自己想做的。这是一种尊重,对外人的尊重。当他“求”那地的人在那里给他一块地时,正是说明他对这种权柄的尊重。这是一个神的仆人所应有的特性,我们不能越过神给我们的范围做事,如果超越,就应该征求对方的同意,这是亚伯拉罕所留给我们的榜样。

在亚伯拉罕的话中,我们看见他有所求,因为他的妻子死了,他的所求正是埋葬他妻子的坟地。这是对他妻子之死的认定。他并没有伤痛欲绝,虽然也有哀恸哭号,但没有一蹶不振。这是神的仆人对于亲人离世所应有的共同反应,因为我们知道,离世并不是永别,只是暂别。对于神的仆人而言,是脱离世界的痛苦,进入神所预备的乐园,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亚伯拉罕知道这个,所以他要求埋葬死人,使撒拉不在他的眼前,免得触景生情。

这是亚伯拉罕的请求,愿神使我们像这位神的仆人一样,能够更多的认识自己。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三章

5—6:赫人的回答

这是亚伯拉罕与赫人的第一组对话中赫人回复的话。我们可以看见赫人对亚伯拉罕的认识与亚伯拉罕在他们中间的地位,并且他们表明心迹,愿意答应让亚伯拉罕在他们中间埋葬撒拉。

首先,我们来看赫人对亚伯拉罕的认识,他们称呼亚伯拉罕为“我主”,这说明他们的自谦。在这些外族人眼中,亚伯拉罕曾经认定自己“是外人,是寄居的”,他是以“求”的方式来要坟地的,但没想到,这群外族人竟如此谦和,称呼亚伯拉罕为“我主”。这些给我们看见的是他们本性中的善良一面。并且他们要求亚伯拉罕听他们话语的方式也说明他们的谦卑,他们没有以命令的口吻让亚伯拉罕听他们的话,反而以请求的态度“请”亚伯拉罕“听”。

他们尊重亚伯拉罕,并且称他在他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就这样的称呼,给我们看见亚伯拉罕在当时迦南地的人中威望之高。他不仅被那地的人称为王子,更称为尊大的王子。王子,是具有相当权柄的;尊大的,说明他的被接纳。在亚伯拉罕身上,我们看见了权柄,也看见的被接纳,这是基督形象的预示,也是我们所该效法的。

他们不仅接纳亚伯拉罕,也容让亚伯拉罕在他们中间最好的坟地里埋葬撒拉,并且给亚伯拉罕自己选择的权力,让他自己选择坟地。这是何等的尊荣!不仅亚伯拉罕被接纳,就连亚伯拉罕的亡妻也同样被接纳。他们愿意将自己最好的坟墓给亚伯拉罕,这只是奉献的态度。不仅如此,他们还愿意给亚伯拉罕自己做选择,让他自己选择坟地来埋葬撒拉,这是奉献的认定。当我们奉献的时候,不仅要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摆上,还必须让神来做抉择,看着神所认为最合适的摆上,这才是正确的奉献态度。

赫人全族对亚伯拉罕都十分的敬重,这给我们看见亚伯拉罕身上有神的形象,让凡与他接触的人都愿意与他交往,都愿意无条件的奉献自己。这就是一个神的仆人!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三章

7—9:亚伯拉罕二次对赫人说话

亚伯拉罕以尊重的态度起来,以谦卑的态度下拜,以柔和的语气请求,以公义的态度交涉,这是一个神仆人的完美形象,是我们所该效法的。

作为神的仆人,当亚伯拉罕有事请求外族人时,他不能坐在那里,必须起来。坐是一种等候的动作,但亚伯拉罕既然有所请求,为表明请求的迫切性,就不能等候,亚伯拉罕从他的地位上起来,要以一个仆人的形象去请求外族人,因为他在这地乃是寄居的。他没有被对方尊重的话语所左右,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了,反而更加谦卑,这就是神仆人的形象。

他向这些外族人下拜,并不是一种敬拜,而是一种尊敬的表现。他尊重这些外族人,因为他们在此地乃是神的代表,他们是这地方的主人,所以亚伯拉罕必须如此尊敬他们。

亚伯拉罕以请求的语气向对方提出要求,他的尊重完全表露。他以对方的意思为准则,自己以顺服的态度接受对方的权柄。“你们若有意”这五个字给我们看见亚伯拉罕对对方的尊重。

亚伯拉罕承认自己的软弱。他不想看见他自己的死人——他的妻子,没有隐藏这点软弱。他请求对方不让撒拉在他眼前,成为他与神之间的拦阻。

他以请求的态度向外族人要以弗仑田头上的洞。这是一个神的仆人与外族人交往所需要的见证。他没有以自己神仆人的形象自尊,反而以仆人的形象要求。

亚伯拉罕以超然的智慧选择麦比拉洞,这是具有属灵眼光的选择。亚伯拉罕没有随意选择一块田地,一个山洞,而是在属灵眼光引导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这是一个神仆人的智慧。

亚伯拉罕以公平的态度与外族人交涉,并不是说要就要。当我们与外族人交涉的时候,不可以缺少公平的态度,因为“诡诈的天平,为耶和华所憎恶。公平的法码,为他所喜悦”。(箴言11:1)亚伯拉罕要求对方以足价将那洞卖给他,这是公平的交易,显明亚伯拉罕的心里没有贪念。

亚伯拉罕这位神的仆人在处理交接坟地的事上如此忠心,是我们所该效法的。我们应该求神给我们智慧,使我们知道如何与外人交往。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三章

10—11:以弗仑的言行

圣经藉着亚伯拉罕的请求将以弗仑带出来,要让我们来看以弗仑的品行。亚伯拉罕以要求以弗仑的田地与山洞作为他们的坟地,并且为了显明公平性,亚伯拉罕提出让对方开价的请求,就在这里,我们看见以弗仑的行为与言语。

当时,以弗仑正坐在那些赫人中间。藉着这种情形,我们可以知道亚伯拉罕于此前并不一定认识以弗仑,也许当时他只是知道那块地是以弗仑的,并不知道以弗仑是谁,所以才请当时的赫人帮忙要求向以弗仑购买这块地与山洞。

但以弗仑正坐在那些人中间,当他听见这个要求时,他在许多见证人面前作出应许,表明愿意将这地送给亚伯拉罕。我们看见以弗仑的应许是有见证人的,并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在许多人面前的应承,是当众的宣告,这是应承所必需的。

当时,有很多人出入城门,以弗仑在这众多出入的人面前作此抉择,正是表明他的诚心。虽然这些人在这城门口出出入入,不会多管这些事,但以弗仑的应许之心却藉此表明无疑。他将这些心愿对亚伯拉罕说,是想让亚伯拉罕放心的在这地埋葬他的死人,不需要有任何的担心。

以弗仑以诚恳的态度请求亚伯拉罕,明明地说不要他的购银。“不然”二字正是他的心情描述。他听见亚伯拉罕想以金钱来买这山洞和田,他不愿意接受亚伯拉罕的金钱,也许因为他看出亚伯拉罕身上最宝贵的并不是金钱,而是金钱的来源,也许他希望从亚伯拉罕身上得到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这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但这却给我们看见了亚伯拉罕身上却有神的恩典与赐福,这些远比金钱更为宝贵。

以弗仑称亚伯拉罕为“我主”,这说明他自己甘愿做亚伯拉罕的仆人,让亚伯拉罕成为他的主人,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谦卑表现。亚伯拉罕给以弗仑这种感觉,这足以说明亚伯拉罕身上带有神的荣耀与形象,让外邦人如此谦卑在他面前。

以弗仑以请求的态度要亚伯拉罕听他说的话,这说明以弗仑非常重视这位在他面前与他说话的人。亚伯拉罕能够给这位外邦人如此的感受,足以证明神的恩在他身上。

以弗仑愿意将亚伯拉罕所想要购置的田地与田间的洞赠送给亚伯拉罕,这说明亚伯拉罕在外邦人之地是如何的得人心。有神同在的人,我们可以明确地看见他们是人所共敬的,让人心里充满乐捐之意。

以弗仑在同族人面前将这些赠送给亚伯拉罕,为要向大家证明,这地不再属于赫人,已经全部归给亚伯拉罕了!

以弗仑明知亚伯拉罕要这地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埋葬死人。在外邦人的眼中,这原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但这位外邦人竟如此乐意将自己的地赠送给这位来自远方的客人做如此不吉利的事,这实在是不同寻常的!

在这位外族人身上,我们看见了舍弃与撇下,表明他一心一意愿意将这地赠送予亚伯拉罕。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当今的时代,这种人却是越来越少了,求神兴起更多有如此眼光的人!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三章

12—13:亚伯拉罕的要求——公平的交易

当以弗仑提出要将亚伯拉罕所看中的田地与山洞送予亚伯拉罕时,亚伯拉罕没有接受白白的馈送。他要与以弗仑做一次公平的交易,因为这块山地并非亚伯拉罕的,他不能白白的接受。作为一个神的仆人,公平是必需的。从亚伯拉罕身上,我们看见了这种公平之道。

当亚伯拉罕听见以弗仑的赠送时,他以谦卑的态度再次向那地的人民下拜。这是感谢的礼节,并不是敬拜的形式。在旧约圣经中,我们常常看见这种礼仪,面对君王、祭司、先知等这类神的受膏者时,以色列人通常以下拜的仪式来表示尊敬降服,因为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成为神的代表,有神的形象。故以色列人正是以对神的态度来面对这些神的仆人了!亚伯拉罕接受馈送,由于那些人有神的怜悯之心,故亚伯拉罕在接受对方的田地与山洞时,以下拜来表明感谢之心。

但亚伯拉罕并未接受白白的馈送,在此,他强烈地要求对方接受他以公平交易的建议。从他的话语中,我们看出他的柔和(你若应允)、谦卑(请)、公义(把田价给你)、尊重(求你收下)、分寸(我就在你那里埋葬我的死人)等生命表现。亚伯拉罕以柔和的态度给对方选择的权利,因为他知道这块地并不是他所原有的,而是需要以正常的经济交易才能换得。亚伯拉罕以谦卑的态度请求对方接受他的建议,因为他知道这交易乃是自己所提,并不是对方的要求。亚伯拉罕以公义的态度要求对方收下田价,因为这是对方所应得的,自己不能白白地接受外邦人的好处,这也就是圣经所说:“因他们是为主的名(原文作那名)出外,对于外邦人一无所取。”(约翰三书7)亚伯拉罕以尊重的态度求对方收下,并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命令,认为自己是公义的,对方不应如此轻视自己的公义。亚伯拉罕有分寸地告诉对方,一定要接受这以交易方式成就的买卖,如若不然,自己就无法埋葬死人,对方收下以后自己才能在那地安心地埋葬自己的亡妻。

亚伯拉罕是神的仆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在面对一些属世的交易时,他有很多处世的方法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求神帮助我们,使我们知道如何安心的在这世界上存活。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三章

14—15:以弗仑的回答

以弗仑又一次以“我主请听”回答亚伯拉罕所提出公平交易的要求,可见在以弗仑的心里,亚伯拉罕已经成为他们的主人了!也就是说,那些赫人都已经愿意将自己的主权交给亚伯拉罕,让亚伯拉罕成为他们的领袖。当时的亚伯拉罕已经有一百三十六岁高龄了,在如此年龄之下的亚伯拉罕能有如此影响力号召力,实在是神在他身上的荣耀。如果那群外族人没有在一个陌生人身上看见神的作为,如何能如此谦卑的称对方为“我主”?如何能如此谦卑的“请”对方“听”自己的话?

以弗仑以谦和的态度反问的语气告诉亚伯拉罕这块田地值四百舍客勒银子,这些银子与他们之间的友谊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这给我们看见以弗仑愿意将这些田地赠送与亚伯拉罕的心是真诚的,四百舍客勒银子与他们的友谊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他的语气给我们看见的不是馈送的礼仪,而是奉献的礼仪,因为在他们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你我中间”说明在以弗仑的眼里,自己与亚伯拉罕完全平等,这种馈赠完全是白白的!

以弗仑让亚伯拉罕“只管埋葬”他的“死人”。这给我们看见以弗仑知道亚伯拉罕的痛苦心理,他将这一切都给亚伯拉罕就是因为要让他埋葬撒拉,不让撒拉的尸首停留在亚伯拉罕的眼前,让亚伯拉罕难受。“只管”二字说明他已经全然放弃这块田地的拥有权,而将此权完全交给亚伯拉罕。让亚伯拉罕埋葬死人,说明他知道亚伯拉罕的心情,不愿意激动他的情绪,所以连撒拉的名字都没有说。

以弗仑以如此诚恳的态度回答亚伯拉罕,给我们看见他的为人,虽然他是外族人,他是被咒诅的族类,但他却是一个敬畏神的人,是一个乐意奉献的人!尽管亚伯拉罕最终还是将银子给了以弗仑,但从他的话中,使我们看见很多自己的亏欠,求神怜悯我们的不肯奉献!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三章

16:亚伯拉罕的公平

亚伯拉罕并未因为以弗仑多次拒绝收取银两,而愿意白白地将田地与山洞赠送予他而不劳而获,反而照着以弗仑所说的话将四百舍客勒银子交给以弗仑,表明公义。

亚伯拉罕听话非常仔细,听见的内容也非常准确。他并没有注意以弗仑所说的不接受他所提出不要银子的话,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所提出的价格上,这种“听从”是每一个神的仆人所应该在世事上所学习的。听所该听,不听所不该听,就必须先知道什么话是该听的,什么话是不该听的。亚伯拉罕明明的知道,所以他才能照着对方所提出的价格与对方做公平的交易。

亚伯拉罕照着以弗仑在赫人面前所提出的行,这给我们看见外邦人也有他们处世的一套标准。当亚伯拉罕面对大家的谦让时,没有兴奋过头,不顾对方的需要,赚取对方的财物。

亚伯拉罕没有用自己所想用的方法来购得田地与山洞,而是用“买卖所通用的银子”来购买,因为这是世界上的事,自然需要照着世界上的方法来解决。亚伯拉罕所用来购买的银子必须是买卖通用的,才能被对方接纳,才能显出自己的购买是诚心的。如若不然,对方无法明确知道这些银子的真实性,这些银子就失去了它们所应有的意义了!

神的仆人应该以公义的态度来处理世物,这是神所喜悦的。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三章

17—18:于是(亚伯拉罕所买妥定准的)

从这两节经文里,我们看见亚伯拉罕从赫人那里所购买下来的,有以弗仑的田、其中的洞与田周围的树木,藉着定准的方式归于亚伯拉罕,由赫人与城门出入的人共同作证。

亚伯拉罕购买了以弗仑的田,因为这乃是神所赐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之地。非常明显,亚伯拉罕必须将这里购置下来,因为这里原来并不属于他。虽然全地都是神的,但神的仆人在这里并没有以此夺取,反而公平的进行购买。

亚伯拉罕购买田的目的乃是为了山上的洞,因为要将自己的亡妻埋葬于此,所以必须将这洞买下来。亚伯拉罕有非常锐利的属灵眼光,他知道这块地是非常之地,虽然暂时看来并没有什么希奇之处,但当这洞成为撒拉的坟墓后,一切都会改变。

在这里,有田有洞有树木,这儿的树木乃是在田间的四围。这就给我们看见这地的美丽与魅力,树木围绕成为这儿的地形保护,会给这些死人的家属以心灵的安慰。

亚伯拉罕得到这些乃是经过定准,不仅是从以弗仑的购买,并且有赫人看见,有城门出入的人作证,这是亚伯拉罕处世的智慧之地。他不仅与田地财产的原来所有人做成交易,他知道,赫人的见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里原来就是赫人之地,如果赫人不知道,这地就不能正式成为亚伯拉罕的,所以赫人必须知道;他又请了一些在城门出入的人共同见证,因为以弗仑本就是赫人,如果要反悔,所有的赫人都会站在他一边,必须有一些异族人共同见证,才能保证这地的权柄确实被亚伯拉罕所购得。

这是亚伯拉罕在世事上的智慧。神是一切智慧的源头,只要在他里面,就能得到一切我们所需用的智慧。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三章

19:此后(亚伯拉罕葬妻)

当亚伯拉罕将交易做成,他将自己的亡妻埋葬在这地,这正是亚伯拉罕购买这地的目的所在。

我们看见亚伯拉罕将自己的妻子埋葬在洞里,这洞是安息之所。在圣经上,我们可以看见洞乃是家的一种预表。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马太福音8:20)

这洞在田间。田,在圣经上有预表教会的含义。“因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哥林多前书3:9)

而这儿的田乃是在幔利前的。这位幔利,曾经与亚伯拉罕联盟,二人共同争战,同享得胜的喜悦。(创世记14:)当亚伯拉罕迎接天使时,神在其中,当时正是在这幔利的橡树前。(创世记18:)

幔利,地处迦南,乃神所应许赐给亚伯拉罕的地。这就给我们看见亚伯拉罕对神应许的坚信。他将妻子葬在这里,正是给我们看见他们已经在此定居。尽管他们的生活是帐棚生活,但他们的帐棚乃是神所选择的地方。这就是亚伯拉罕所承受为业之地。

圣经解释,幔利就是希伯仑,这是要让我们知道幔利的地理位置,乃是大卫王登基的地方。亚伯拉罕将他的妻子埋葬在这里,并且将这里改成坟地,正是要给我们看见这些宝贵的信息。

这地乃是安息之地、工作之地、争战之地、神所应许之地、君王登基之地。亚伯拉罕将自己的妻子葬在这里,正是要给我们看见,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在死亡中才能得到!我们若不死,就不能得享安息,就不能为神工作,就不能在争战中得胜,就不能承受应许,就不能让耶稣基督在我们生命中登上宝座。死正是这些的前提。求神以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来治死我们的己生命,使我们不再为自己而活,乃为替我们死而复活的主活。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三章

20:从此(定准做坟地)

“从此”二字乃是时间的定位,与“于是”、“此后”相似,不过时间更为长远,内容更为丰富。

藉着这件事,这块田属于亚伯拉罕了,不再与以弗仑有瓜葛。当圣经做出宣告,这块田和田间的洞归于亚伯拉罕时,给我们看见是藉着赫人的定准。这块地不再属于以弗仑,正是藉着赫人的定准。虽然是外族人,但亚伯拉罕的生命影响了他们,使他们的定准也被认同。

这块地归于亚伯拉罕,必须是定准。正如我们归于基督,必须有一个定准。定准乃是一种宣告,一种仪式,虽然不是很重要,但确实必不可少的。亚伯拉罕知道这点,所以他以定准来作为这种宣告、这种仪式。

这些归于亚伯拉罕,乃是做坟地的,所以给我们看见,这块地只作为坟地所用。虽然按实际情形看来,这块地的作用不只如此,但亚伯拉罕却将这地只作为坟地使用,这就是专物专用。亚伯拉罕知道一个原则,就是今天我们所常说的“专款专用”的原则,在使用这块田地的时候,他正是以敬畏神的态度来实行这种原则。

坟地就是坟地,亚伯拉罕的选择是绝对的,他没有将这块地用来做别的,就连他的后代也只将这块地作为坟地使用。

TOP

最近访问的版块

Processed in 0.014936 second(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