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五)

申命记4:43
经文:为流便人分定旷野平原的比悉;为迦得人分定基列的拉末;为玛拿西人分定巴珊的哥兰。
标题:约旦河东三座逃城

摩西在约旦河东设立了三座逃城,分别为了约旦河东两个半支派的人所分。为了流便人,摩西所分定的逃城是比悉,位于旷野平原;为了迦得人,摩西所分定的逃城是拉末,位于基列地;为了玛拿西人,就是玛拿西半支派的人,摩西所分定的逃城是哥兰,位于巴珊境内。

非常奇特的一件事情,在约旦河东有两个半支派,摩西就为他们设定了三座逃城,似乎在表明这两个半支派更容易误杀人,是以每一个支派的境内都有一座逃城,让各支派误杀人的人可以按着各自的支派分别进入各自支派所属的逃城。这样的设定,并不是对两个半支派的推崇与鼓动,却似乎在表明这两个半支派更容易陷入误杀人的网罗,大概是因为他们没有过约旦河,更容易接触外邦人,所以产生误杀人的事件的比例会增大不少。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4:44—45
经文:摩西在以色列人面前所陈明的律法,就是摩西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所传给他们的法度、律例、典章。
标题:陈明律法

摩西所做的,是在以色列人面前陈明律法,整件事情可以算是摩西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后传给以色列人法度、律例、典章。

这里用了两种描述方式来表达同一件事情,也是在将同一件事情表达出来。按着地理位置描述,圣经称之为“摩西在以色列人面前”陈明律法;按着时间概念描述,圣经称为“摩西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后”传给以色列人法度、律例、典章。也就是说,摩西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后,乃是在以色列人面前完成陈明律法的事件;也可以说,是完成传递法度、律例、典章的事件。

这里又将律法分为法度、律例和典章三部分,是以表明整个律法信息,就是法度、律例和典章三部分的综合。这正是这里表达以色列人对于神的律法的认识,也是神对于律法的定义所做出的最完美的阐释。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4:46—47
经文:在约旦河东伯毗珥对面的谷中,在住希实本亚摩利王西宏之地——这西宏是摩西和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所击杀的。他们得了他的地,又得了巴珊王噩的地,就是两个亚摩利王,在约旦河东向日出之地。
标题:两个亚摩利王

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杀了西宏,就得了西宏之地;又得了噩的土地。这两个王,分别是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和巴珊王,但这里又让我们看见两个王都是亚摩利王,他们的位置,是在约旦河东向日出之地。

我们首先看见关于住希实本之亚摩利王西宏之地的介绍,是以表明那地的方位,乃是在约旦河东伯毗珥对面的谷中。圣经没有对这个谷有名字的介绍,只是有方位的介绍,是以那个谷,所要突出的正是它的方位。这个谷不仅和约旦河发生了关系,还和毗珥发生了关联,是以显明这地的地理方位。更重要的,乃是那谷是住希实本之亚摩利王西宏的土地,却因为摩西和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将其击杀,从而夺得他的土地归为己有,成为以色列人的产业。

另外,那巴珊王噩的土地,圣经没有过多介绍,只是表明了以色列人在得了亚摩利王西宏的土地后另外的得着,是以这里所强调的,并不是以色列人如何得到巴珊王噩的土地的,而是通过这产业的描述,让我们看见不拘是亚摩利王希实本的土地,还是巴珊王噩的土地,在本质上都是归于亚摩利王的产业,从而成就“两个亚摩利王”的信息。

而这两个亚摩利王所在之地,并他们的产业之地,就是希实本和巴珊,都是位于约旦河东向日出之地。也就是说,这亚摩利王的产业所在地,乃是借着约旦河东与日出之地发生了关系。约旦河东,在圣经中被划分为流便支派、迦得支派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产业。而这里的产业所在地,又被称之为“日出之地”,是以表明这片区域所在,更早于以色列其它支派的产业看见日出。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4:48—49
经文: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直到西云山,就是黑门山;还有约旦河东的全亚拉巴,直到亚拉巴海,靠近毗斯迦山根。
标题:亚摩利王原本的产业

这里让我们看见亚摩利王原本的产业范畴,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直到西云山——就是黑门山,另外还有约旦河东的全亚拉巴直到亚拉巴海靠近毗斯迦山根的范围。

这里记载的信息中,特别提及“黑门山”,以“西云山”引出“黑门山”的名称,是以让我们知道这一神圣之地,乃是原本属于亚摩利王的产业,也是在约旦河东之地。这是要显明神的祝福,不单单在迦南美地上,也在以色列人所得为业的约旦河东之地,即原本亚摩利人的产业之地。

这里又将“毗斯迦”这一山地区域也记载在案,分明是要强调毗斯迦山也是在约旦河东,虽然涵盖了全亚拉巴,直到亚拉巴海,但却是靠近了毗斯迦山根,足以显明神对那地的祝福。

以色列人的地业,不光光是迦南美地蒙神祝福,约旦河东被以色列人夺得的地业,也同样在耶和华神的祝福中!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5:1
经文:摩西将以色列众人召了来,对他们说:“以色列人哪!我今日晓谕你们的律例、典章,你们要听,可以学习,谨守遵行。……”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一)

摩西将以色列人召唤来,对他们表明要向他们晓谕律例、典章,促使以色列人要听从、学习,乃至谨守、遵行。

摩西没有遗漏任何一个以色列人,将以色列“众人”召来。他的召唤带有权柄,所以以色列人都被召集。

摩西召唤以色列众人,是要对他们宣讲律例、典章。而这律例、典章,是以“晓谕”的方式传递,以代表信息中所有的权柄,乃是如同君王宣旨般的传达出来。

这信息是“今日”的信息,以表明信息没有过时性,也不可延时,乃是当日临到,当日就传达的。

这律例、典章的宣布,是促使以色列人“要听”的,表明这律例、典章在这里首先并不是通过文字发布,而是通过话语宣布的。

以色列人“听”了律例、典章的信息后,“可以学习”,表明其目的首先乃是为了让他们学习。这“学习”,并不是如同课程般的学习,而是话语传递带出的教导,使听的人本身无法领会,便以“学习”的态度领受所“听”的律例、典章。

以色列人“听”了律例、典章的信息,并且“学习”,其本质目的,是要使他们“谨守遵行”,也就是“谨守遵行”这些“律例、典章”。谨守,是表明以色列人对待律例、典章应有的态度;遵行,更是表明律例、典章向以色列人的颁布,所带出的耶和华神的意思。以色列人如果仅仅是“学习”这些律例、典章的信息,与他们本身并无实际意义;但如果他们“谨守遵行”这些律例、典章,就会带给他们生命的更新,使得他们在神面前成为完全,可以讨神的喜悦。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5:2
经文:“……耶和华我们的神在何烈山与我们立约。……”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二)

摩西对以色列人传讲律法的信息,这里显明的是律法的发源,乃是经由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在何烈山通过与以色列人立约带出来的。

承受耶和华的律法的人,首先必须让耶和华成为他们的神。只有“耶和华我们的神”才能带出与“我们”之间的约。

立约之地在何烈山,是摩西被神遇见的地方。非常明显,耶和华与以色列人立约,选择与摩西相遇之处,是要让摩西乃至以色列众百姓直至以色列历世历代的人都知道他们承受耶和华的约,乃是由于摩西所蒙的呼召。这是要让以色列人在遵守律法的约的时候不忘记何烈山,不忘记这律法是借着摩西传的。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5:3
经文:“……这约不是与我们列祖立的,乃是与我们今日在这里存活之人立的。……”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

摩西论及在何烈山上耶和华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表明这约并不是与以色列人的列祖所立,而是与那一代以色列存活之人所立的。

非常明显,这里的信息所强调的,是要让以色列人知道神与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单单建立在与他们的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之间。约,表明一种约定,表明一种承诺。耶和华与以色列人立约,明显是指着耶和华神对以色列人的一种承诺。这里强调说明这种约定承诺,并不是借着列祖传承,表明尽管以色列人承接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从耶和华那里得到的祝福,但这里所描述的承诺,并不是那一层,而是直接临到摩西时代的以色列人,也即经历了埃及地的苦楚,经历了出埃及的艰难,乃至于得享进入迦南美地的祝福的这一代以色列人。

这约是“与我们”立的,是与摩西到约书亚时代尚存的以色列人所立的。

这约是“今日”立的,是确定了立约之日,以表明此约自即日此正式成立。

这约是“在这里”立的,显明这约的确定,有明确的地理位置。

这约是与“存活之人”立的,与死于埃及并倒毙在旷野之地的以色列人无关。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5:4
经文:“……耶和华在山上、从火中,面对面与你们说话。……”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四)

摩西回忆律法的颁布,是耶和华在山上、从火中,面对面与以色列人说话带来的。

首先这里的信息显明的是律法并不出于摩西自己,而是出于耶和华。

耶和华颁布律法,其地点是在山上,所指的自然是西乃山。

耶和华的显现,是从火中,显明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所彰显出来的形象样式,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烈火!

对以色列百姓来说,临到他们的最大的好处,不单单是耶和华神与他们同在,也不仅仅是耶和华神对他们的引导,而是他们亲身经历到耶和华面对面与他们说话。本来耶和华神与以色列人说话,就是极为难得、极为稀罕的一件事情,而耶和华不仅与他们说话,更是以“面对面”的方式与他们说话,表明他们不仅听见耶和华神的话语,也更是在听话的时候,得蒙神的面对面,就是神的显现,以他的“面”彰显在以色列人“面”前,成就耶和华神与以色列人的直面性。也就是说,耶和华神不仅在他们的道路上伴随他们,又常常在他们的生命中借着他的话语作出指示,引导以色列人的道路,更是亲自向他们显现——面对面的显现。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5:5
经文:“……(那时,我站在耶和华和你们中间,要将耶和华的话传给你们,因为你们惧怕那火,没有上山。)……”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五)

这里的信息是一个说明,是摩西回忆颁布律法的环境的说明。摩西当时所处的位置,是在耶和华和以色列人中间,目的是要将耶和华的话传给以色列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乃是以色列人惧怕耶和华降临带来的火,所以他们没有上山。

以色列人落于恐惧之中,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罪,不敢直面耶和华,是以他们在耶和华降临的时候,需要摩西在耶和华与他们中间作传声器,将耶和华神的话语传达给他们。以色列人的罪恶,让他们无法在耶和华面前站立,是以在耶和华与以色列人中间,有一道隔阂。这时候,摩西站出来了!他站在耶和华与以色列人中间,成为中保型的人物,成为守望者。

摩西站在耶和华与以色列人中间,并不单单就站在那里了!他要将耶和华的话传给以色列人,这才是他站在耶和华与以色列人中间的原因。而要达成这一后果,摩西需要对耶和华的话有敏锐的接受的心,并且他还要勇敢地站立在耶和华面前,成为不同于以色列其他人的存在,需要承担有可能被孤立的后果。但摩西就站在耶和华与以色列人中间,表明他接受了这一职分,没有因为要承担的后果而有所顾虑,这是作为守望者、作为耶和华的仆人必要的心境。

耶和华在以色列人中间显现,以火的姿态出现,表明耶和华神的圣洁属性。而以色列人就是因为看见耶和华显现带来的是火的形象,他们就感到惧怕。圣经明确记载:“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翰一书4:18)以色列人的惧怕,是因为他们没有领受到神的爱,却因为自己的罪所受到的刑罚而产生了恐惧。他们所面对的,并非神的爱,而是神的圣洁!

因为以色列人惧怕那火,所以他们没有上山。我们看见人的力量之最高峰,不过能够靠着自己的努力上山,但却无法到达天上,是以显明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无法达到最顶峰,只能达到山峰。带着因为罪、因为律法、因为刑罚而有的恐惧心理,人将无法得到平安喜乐,无法感受到神的爱与祝福!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5:6
经文:“……说,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六)

摩西所传讲的律法,首先论及耶和华神介绍自己的身份,是与以色列人建立关系的介绍。

耶和华神以自己的名与以色列人建立关系,要成为以色列人的神。在耶和华神的话语中,他要与以色列人发生生命的关系,首先需要的是以色列人成就一个整体。这里在耶和华神面前,以色列人成为“你”——单数第二人称,表明以色列人的整体性,并不是分体描述。也就是说,耶和华与以色列人建立关系,是与以色列民族的整体建立关系,并不是与以色列众人分别建立关系。是以这里所讲的律法的信息,所针对的并不是每一个以色列人个体,而是针对以色列民族的整体。

律法的信息中提及耶和华曾经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领出来。这里仍然是将以色列人视为整体,以第二人称单数的“你”称呼以色列人,形成的特征是民族性的。耶和华神所做的,是将以色列民族从埃及地领出来。非常明显,耶和华神对以色列民族在埃及地的遭遇非常不满,所以他才要做这样的事情,将整个民族带出埃及地,因为以色列民族在埃及地,被埃及人视为奴隶。是以以色列民族在埃及地的经历,被以色列人称为“为奴之家”。也就是说,埃及地曾经确实被以色列人认为是他们的“家”,但并不是自由的家,而是“为奴之家”,因为以色列人在埃及地被埃及王法老并埃及所有人一致视为奴隶。是以耶和华神所要做的,正是将以色列百姓从埃及地带出来,使他们脱离奴隶的身份,不再被称为人的奴隶,而是被称为耶和华神的子民。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Processed in 0.009032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