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一)

创世记第二十一章

5:百岁得子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以撒出生的时候亚伯拉罕的年龄,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

首先,我们看见这里所记载的一个顺序。非常明显,这里所说的话是以亚伯拉罕为主要人物,或者说以他为中心人物,而以撒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的却只是一个附属者。所以我们知道,在这里所表明要记载的仍然是以亚伯拉罕为中心人物。

我们看见,亚伯拉罕的信心成就了大事,他的儿子出生了!这是亚伯拉罕信心所发生的果效:在信心中,亚伯拉罕被建立;在信心中,他的儿子出生了;在信心中,亚伯拉罕百岁得子。虽然年纪老迈,但由于信心存在,年龄的老迈只能是信心的成熟。亚伯拉罕正是如此。今天,在我们寻求生命的道路上,我们的年纪老迈就是与我们有益还是有损?很多弟兄姊妹由于信耶稣的时间长了,认为自己懂得很多了,正是他们显出无知愚昧的时候;但并不是说信耶稣的时间长了就不好了,亚伯拉罕是我们学习效法的榜样,他的年龄没有是他的生命衰残,反而使他的生命成长。今天,我们信仰的年龄是否与我们有益,这事得看我们的心态。如果我们在基督里长进,我们信仰的心路历程就会成为我们的根基;如果我们偏离正路,我们信仰的心路历程便会成为我们骄傲的资本,这是不好的!

亚伯拉罕百岁仍然得子,正是给我们看见了他在年老的时候生命没有萎缩,反而更加老练成熟,这是我们所该学习的。求神引导我们,使我们在基督里长进,每一天生命都能比前一天更丰盛,这样神就能在我们身上得荣耀。我们需要多结果子,正如这里所给我们看见的亚伯拉罕,他虽然年纪老迈,但仍然能够生子。很多时候,当一些弟兄姊妹认为自己的生命已经成熟了,已经长大了,可以去教导别人了,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起初那种为福音工作的热切之情。他们开始喜欢与人为一些所谓的神学理论争论不休,却把周围的灵魂弃之不顾,这样神的名岂能得荣耀?求神怜悯!

我们的生命需要长进,需要成熟,需要老练,但不能在成熟老练以后就失去了生育能力,这样的成熟老练与我们何益?求神帮助我们,使我们在基督里长进。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一章

6:神所赐的喜笑

由于亚伯拉罕与撒拉的老年得子,致使撒拉心中满了从神而来的喜乐。她深深地知道,赐给她喜乐的乃是神,所以她在这里以抒情的方式向神献上感恩的心。

从这里,我们看见撒拉的喜乐所显明出来的反映乃是“喜笑”。这种“喜笑”与前面的“暗笑”截然不同。在创世记18:12那里记载,由于撒拉不信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要使亚伯拉罕从她得一个儿子,当时她的心里就产生了这种“暗笑”。暗笑乃是出于对神应许的怀疑与不信,但喜笑却是向神献上感恩的心情,因为神的应许是确实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有一些很好笑的事情惹我们发笑,但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笑因,因为这是决定我们笑的来源的唯一辨别方法。一个人的笑若不是从神而来,这样的笑就会变成悲哀。正如耶稣所教导的:“……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路加福音6:25)而在神心意中的喜笑却与此不同,由于这种笑乃是来源于对神的感恩,所以这种笑声会有能力改变人的生命。同时,这种笑声也是来源于神所赐的喜乐,因为神的喜乐而产生自己的喜乐,这就是从天上来的笑!正如圣经上所告诉我们的,这种笑会帮助我们。“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赞他。他是我脸上的光荣,(原文作帮助)是我的神。”(诗篇43:5)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忧闷,也没有任何理由烦躁不安,因为我们的神乃是赐喜乐的神,他原是最喜乐的神。(诗篇43:4)撒拉看见神所赐的祝福,使她在年老的时候得到一个儿子,便满心喜乐的产生这种笑意。这是感恩的一笑。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她的话中看出她并不愿意她的笑只停留在自己身上,她也要与别人分享她的喜乐。所以她说:“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这是一种分享,一种喜乐的传递,正如圣经上所说:“与喜乐的人要同乐……”非常明显,喜乐的灵是可以传递的。如若不然,与喜乐的人又如何能同乐呢?感谢神!当我们在失去喜乐的时候,神就会为我们预备一些喜乐的人与我们同在,并且他会让那些正在喜乐中的弟兄姊妹们的喜乐来影响我们,使我们在他们的喜乐中也同样感受到这种从神而来的喜乐。

当我们没有喜乐的时候,我们要学习一个功课,那就是感恩的心。我们知道,喜乐的秘诀正是来源于感恩的心。如果不会感恩,就无法喜乐。这是我个人在神面前经历到的学习,也是借着各种学习所得到的经验,与各位分享。

撒拉经历到了神所赐的喜乐,并且充满了感恩的微笑。如果我们能够凡事谢恩,就会常常喜乐。愿神赐福给我们,让我们都能够活在感恩中,活在喜乐中,活在笑中。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一章

7:撒拉对神的新认识

当神成就了他自己给亚伯拉罕与撒拉的应许时,撒拉满心喜乐。因为她不仅亲身经历到从神成就应许使自己得到儿子而来的喜笑,更在这时,她个人对神也有了更新的认识。从这一节经文里,我们可以看见,她认识了神的全知与全能,所以她从心里发出这样的赞叹。

在一年之前,神就告诉亚伯拉罕撒拉将要生一个儿子,当时的她并不相信,而且还在内心暗笑这个应许的无理,但神明确地指出,这个应许必然成就,而且还有定时。一直到这时,撒拉才领略到神的全知,她发出赞叹的话,非常清楚地认识到神的预知超越了自己的有限。这是撒拉从怀疑到赞美所经历的一个转捩点。她在这里以设问的方法指出,能够预知撒拉将要乳养婴孩的神曾经明确地将这件事启示给亚伯拉罕,并且定下了时间。这是为要显明神的全知,他知道将要发生的一切事,甚至有很多人所认为不可能成就的事,神也已经预先知道了。这是神超然知识的彰显,撒拉亲身经历到神的智慧与知识超越人的有限,便在这里为此作见证,发出这样的宣告。

经由这件事,撒拉不只认识到神的全知,同时也认识到神的全能。在人所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上,神使亚伯拉罕老年得子。尽管亚伯拉罕年纪老迈,撒拉月经已经断绝,但神却能在他们年老的时候为他们施行神迹。在人看来,撒拉的月经已经断绝,是根本无法再能怀孕的,但神却能将这种不可能的情况全然改变,无法怀孕的人居然能够生了一个儿子,这是神的作为,是神能力的彰显。撒拉便以此为神做见证,因为她自己亲身经历了神的作为。

当我们看见神给我们祝福的应许成就时,我们对神的认识是否有所更新?是否有所突破?是否有所加增?求神使我们逐日更多地认识他。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一章

8:以撒断奶

这里记载了对以撒来说算是一个崭新的日子,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在那一天,他的生命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就是断奶。在这一日,亚伯拉罕以设摆丰盛的筵席来庆贺,可见在亚伯拉罕眼中,以撒断奶是何等重要的事。

在这一节经文里,我们看见断奶是因为“孩子渐长”,可见这是生命成长必然的经历。在我们的属灵生命中,见证我们不再是婴孩有一个非常好的凭据,就是断奶。断奶的意义记载在希伯来书5:12—14中:“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这里提到从“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一直到“长大成人”的一个生命长进过程。非常明显,断奶是必经之路。如果没有“断奶”,我们属灵生命的光景就会一直处于婴儿状态,永远无法长大。这里说:“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这正是告诉我们属灵婴孩的特征就是“不熟练仁义的道理”,这就是“吃奶”的属灵含义。我们属灵的生命要想长进,必须经历断奶这一步,而不熟练仁义的道理正是我们断奶的阻碍。在圣经中讲到仁义的意思是叫荣耀称赞归与神(腓立比书1:11),所以我们需要用我们的生命来为神作见证,并不能依靠别人的见证来认识神。我们属灵的生命要断奶,必须脱离别人的见证、别人的领受、别人对神的认识……别人的一切。神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神,需要我们以自己的生命来亲身经历的。当我们脱离别人的教导,而学会自己亲自从神领受恩膏的教训时,我们属灵的生命就断奶成功了!这是每一个基督徒所必须经历的。愿神亲自引导我们进入这一宝贵的生命经历,我们的生命就会长大。

在以撒断奶的日子,亚伯拉罕做了一件事,就是摆设丰盛的筵席。今天,在我们属灵的生命中也是如此,当我们从人的带领中经历到神的恩典,开始去直接寻求神的教训时,神也会为我们摆设丰盛的筵席,而且是亲自为我们摆设。当我们学会直接寻求神时,我们属灵的生命不再与别人发生关系,而是直接面对神的教导,这样,我们就会从神有多多的领受:领受大大的恩典,领受大大的祝福,领受大大的恩膏,领受大大的喜乐,领受大大的充满与浇灌,领受大大的……这一切都是断奶之时我们会经历到的祝福:神会为我们摆设丰盛的筵席,满足我们心灵的需要,使我们从他的教训中有所享受,有所得到。

以撒的生命中经历了断奶,这在他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日。今天,我们也要学习断奶,虽然有很多的不习惯,但这是必须经历的。求神帮助我们,亲自带领引导我们,使我们看见前面的丰盛筵席,就愿意暂时忍受一些自己的不习惯。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一章

9—10:“你把这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

当以撒断奶的时候,以实玛利居然在那里恶意的戏笑,不料被撒拉撞见;于是撒拉向亚伯拉罕提出要求,要把夏甲和她的儿子驱逐出这个家庭。

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亚伯拉罕的妻子与妾之间的一场争斗进行到了白热化的状态中。以前虽然有所争论,但都由于撒拉未有孩子而无法继续,但这时,以撒出生了,而且断奶了,这场争战又一次爆发了!这一次与前几次不同,虽然以前也有一次撒拉将夏甲驱逐的事例,当时夏甲正在怀孕中,她藐视主母的不能生育,结果被逐。但后来由于神的怜悯,让她重新回到这个家庭中。但她的儿子这时的表现举动惹恼了撒拉,致使撒拉定意要把他们赶出去。

非常明显,这里提到了以实玛利恶意的戏笑,带有讽刺意味,这与前面所说不信的暗笑、感恩的喜笑完全不同。今天我们会遇到很多可以让我们笑的事,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注意我们的心态,能够笑在神的心意中。以实玛利的戏笑带着讽刺的意味,他遗传了他母亲的性情,这种性情的遗传导致他发出源于他内心深处恶劣的笑声。他的生命中虽然有亚伯拉罕的血液,但更多的却是源于他母亲埃及人的血统,致使他整个生命都充满了邪恶。他以戏笑声来刺激撒拉与刚断奶的以撒,使得撒拉甚感不适,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撒拉竟然有权柄要求亚伯拉罕将他们母子从这个家庭中驱逐出去。

当撒拉听见这声音时,便提出要求,让亚伯拉罕将夏甲与以实玛利全部赶出去!因为这二人此时正是以撒承受应许与祝福的最大拦阻。今天,我们在追求神生命的应许时,也许同样会有一些来自于肉体的拦阻与障碍,撒拉的举动是我们效法的榜样。如果我们不懂得舍弃外在的,就无法得到生命的应许;如果我们不懂得舍弃短暂的,就无法承受永恒的祝福。神已经为我们预备了各种恩典,但很多时候,以实玛利一直成为我们承受生命应许的拦阻,我们必须将以实玛利从我们生命里驱逐出去,才能得到神为我们预备完全的祝福。

撒拉提出要求的原因是“因为这使女的儿子,不可与我的儿子以撒,一同承受产业”。当我们选择生命的时候,“使女的儿子”一直在那里蠢蠢欲动,正在想尽办法将我们的生命夺去。我们必须学会将这个赶出去,才能得享基督里的平安。我们的肉体一直与我们对抗,要使我们选择世界的道路,要让我们在基督里面的追求消失,要将我们内心深处从天上来的平安喜乐夺去。求神帮助我们,使我们在基督里得蒙保守,让一切属乎肉体的都从我们身上出去!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一章

11:亚伯拉罕的忧愁

由于家庭的不和,撒拉要求亚伯拉罕将夏甲与以实玛利驱逐出去,这让亚伯拉罕甚感为难,不知所措。这里给我们看见亚伯拉罕为以实玛利的缘故而很忧愁——这是一个敬畏神的人的为父之心。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让我们甚感为难的事情,就是当我们做出错误的抉择以后,产生一些后果。这时,我们要去面对这种情况,面对这种局面,因为这是我们错误抉择的果子。圣经上说:“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拉太书6:7)当我们选择错误的时候,我们跟着人的意思选择的时候,我们在对神的应许失去信心时作选择的时候,要当心谨慎,千万不要像亚伯拉罕一般,顺着别人的意思选择,即便是最亲近的人,即便是非常属灵的人,我们也应该谨慎地寻求神的引导,因为只有神知道我们前面所要发生的事。

当这时,撒拉要将夏甲和以实玛利从这个家中赶出去时,亚伯拉罕为难了!以实玛利虽然不好,但到底还是他自己的亲骨肉,如何能下如此的狠心将他们母子二人赶走呢?在这样家庭不合的光景中,亚伯拉罕要做出每一个决定都甚感为难,故亚伯拉罕为他的儿子忧愁。

这种情况是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生命道路上的警戒。求神带领我们,使我们每一步都行在神的心意中,免得将来后悔莫及!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一章

12—13:神的教导

由于撒拉要求将夏甲与以实玛利赶出去,致使亚伯拉罕难以做出抉择,神在这里对亚伯拉罕进行生命的教导。

总体来看,在这两节关于神教导亚伯拉罕如何处理撒拉要求的经文中,我们看见两种不同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首先,神告诉亚伯拉罕,不必为以实玛利与夏甲忧愁。这是非常重要的劝勉之言。当我们为了很多事情愁烦的时候,请记住:不必为……忧愁;当我们为了很多人愁烦的时候,请记住:不必为……忧愁。亚伯拉罕为他们母子两个忧愁时,神以教导的话安慰他,让他知道神的看顾过于他自己的看顾。在我们遇见各种困难与问题的时候,千万要记住:不必为……忧愁。

然后我们看见了在这里所显明从亚伯拉罕出来的两条线,就是亚伯拉罕的妻子与妾所生的两个儿子与他们的后裔。非常明显,这里以三组对比来说明这两种不同的情形。

第一、撒拉与使女:撒拉原是自主之妇人,乃是有神所赐的权柄。这种权柄源于身份:撒拉本来就是主人亚伯拉罕的妻子,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不能改变的,因为这是神所命定的。但夏甲却截然不同,她原是埃及人。曾几何时,她居然与亚伯拉罕撒拉在一起?圣经没有说明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与亚伯拉罕、撒拉在一起了,只是当我们看见她出现在圣经中的时候,她就已经是撒拉的使女了。非常明显,这两个人的不同乃是身份与地位的不同。虽然由于撒拉与亚伯拉罕的小信,致使使女夏甲成为主人的妾,但她必定还是使女。当她越权轻视主母的时候,曾经已被赶出去过一次。这是第一组对比。

第二、以撒与使女的儿子:以撒是亚伯拉罕凭着应许所生的儿子,这是神的心意;而以实玛利则是亚伯拉罕凭着血气生的,不在应许之中。这里给我们看见血气与应许的不同之处。血气来源于应许中的等候不及,当撒拉看见自己无法为亚伯拉罕生儿子的时候,她等不及了!便用人的方式将自己的使女给丈夫为妾,想让使女生子在自己的膝下。但当她自己生了儿子以后,她才知道这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以实玛利成为了以撒一生的敌人!这是由于应许是绝对不能与血气共存的,所以既然有应许的产生,血气就要被逐出,这是神的原则中的自然现象。

第三、从以撒生的亚伯拉罕的后裔与使女儿子的国:在这里,神不只是告诉亚伯拉罕他们这几个人后来的经历,还告诉他这两个儿子将来所要产生的不同国度以及这些国度所要发生的事。非常明显,从以撒生的,要称为亚伯拉罕的后裔;而使女的儿子虽然也是从亚伯拉罕所生,但却不能称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圣经只称他们为“他”——以实玛利的后裔。这是两个不同的国度,虽然都是从亚伯拉罕出来的,但他们所经历的却截然不同,这也导致他们后裔之身份的截然不同了!

今天,我们的生命中也同样时常存在这两种不同成分,我们如何舍取,这是要我们学习选择的,求神给我们智慧,使我们选择生命的应许,紧紧地跟从神的脚踪。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一章

14: 亚伯拉罕赶走夏甲与以实玛利

当我们遇到很多不同的情况时,往往不知道如何面对,原因并不是不愿意遵行神的旨意,而是无法明白神的心意。亚伯拉罕的忧愁也正是因此而起,但我们看见,一旦亚伯拉罕清楚明白神的意思,他随即照着神的旨意行,毫不犹豫地将夏甲和以实玛利打发走了。

在这一节经文里,我们看见亚伯拉罕的又一个“清早起来”。在这里,我们看见他“清早起来”将夏甲和以实玛利打发走了!这似乎非常不近人情,夏甲原是亚伯拉罕的妾,虽然不是正室夫人,但也算是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他竟然能够恨下心将他们母子二人赶出去,与情与理都不合啊!但我们知道这是神的吩咐,所以这是绝对正确的。我们试想,如果撒拉没有轻视她的主母,撒拉何以会在她怀有身孕期间将她赶走?如果以实玛利没有戏笑以撒,撒拉何以会要求亚伯拉罕将他们母子全然赶出?但这是神在家庭中所设立的权柄,主人有权柄将仆人使女驱逐,不用将任何的理由——虽然有理由,但不必要去解释。亚伯拉罕清早起来所做的就是照着神的旨意,没有任何顾忌地将夏甲与以实玛利母子二人赶出去。

亚伯拉罕将他们赶出去,并不是打发他们空手而去的,而是拿了饼和一皮袋水给夏甲,让他们离开的。这就算是给夏甲服侍这个家庭的工价了。夏甲在这个家庭的时间太久了,导致她对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太熟悉了,所以她必须被赶走,因为她在这个家庭中不是在神的应许之内。饼预表属灵的粮食,水预表生命的滋润。亚伯拉罕给他们的饼的数量是有限的,虽然能够暂时满足他们一段时间的饥饿,但等到他们吃完了这些饼,他们岂非饿死在旷野?亚伯拉罕给他们一皮袋水,可见给他们水的数量也是有限的,等到他们喝完了这些水,他们岂非渴死?而渴死的可能性更为大些,因为我们知道饥饿了一两天,不会难受,但如果没有水,这个人就一定难以生存。在属灵的道路上,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有真理的装备,一天两天不读圣经,不会有事,但如果一天两天不祷告,不接受生命的滋润,我们一定痛苦难忍。这里并不是说读经不重要,而是说祷告更重要,在祷告中经历水的滋润——即圣灵的浇灌更为重要。试想,如果一个基督徒为了神的名进入监狱,如何还能读经?但当我们进入监狱,祷告却是完全可行的,被圣灵充满却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但并不是说在监狱里就不需要神的话了,而是神供应他话语的方法会有所改变。他并不一定要用读圣经的方法来让我们听见他的话,也可以在我们的祷告中对我们说话,使我们听见从他来的信息。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祷告的操练比读圣经更为重要。亚伯拉罕给了夏甲一些饼,这里没有记载饼的数量,所以我们知道,属灵粮食的供应是没有限量的,虽然真理的教训已经完全了,但内里恩膏的教训却是没有限量的。亚伯拉罕给了夏甲一皮袋水,这里的水虽然是不可数名词,但由于受到了皮袋的限制,所以夏甲领受的水是有限制的。这两句话在这里同时出现就给我们看见了夏甲将要遭遇迷失方向的原因。有一些基督徒虽然从埃及出来了,但由于仍然有埃及人的性格、思想、脾气等各种成份存在,就使得他们不能真正地明白真理,总是喜欢以埃及的方法来与属灵的人争战。这些人将要被亚伯拉罕从家中赶出去,而且他们被赶出,只能得到饼和一皮袋水,真是非常可怜的!他们有丰富的真理知识,却没有属灵的恩膏经历,这就是他们后来迷路的原因了!

亚伯拉罕将饼和一皮袋水给了夏甲,搭在她的肩上。这就给我们看见了这些本来能够供应我们生命需要的真理和生命却成了夏甲的负担了,搭在肩上正是说明这是一种负担。今天,很多基督徒对真理的认识和生命的经历也成为了他的一种负担,这并不是真理和生命的本意。真理原是叫我们得以自由的(约翰福音8:32),但对于某些人而言,竟成了一种捆绑;生命本是供应我们能力的(约翰一书1:2),但竟成了某些人骄傲的资本。所以对他们而言,真理和生命没有任何的益处,因为他们没有选择好道路。夏甲和以实玛利的问题就是在道路上,因为他们离开了亚伯拉罕的家,离开了正确的道路,所以真理与生命与他们无益,不仅没有成为他们的能力,还成为他们的负担,成了他们的压力。

他们走了!非常清楚,当他们走了以后,就迷路了!在旷野里迷路了!他们的道路不清楚了!因为在他们里面,属世界的成分一直存在那里,这就是他们迷失方向的原因所在。我们必须知道,如果要一直持守在亚伯拉罕的家中,必须经历的就是生命的改变,而这个改变必须是在真理中的,但如果在道路上没有与世界分别为圣,那一切都是枉然的。由于夏甲与以实玛利并没有彻底脱离埃及人的身份,后来夏甲为以实玛利所娶的妻子还是埃及人,所以逗来逗去就是没有脱离埃及的圈子,这就是他们生命的堕落,也是他们生命不的满足的原因所在,症结所在。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我们必须从选择正确的道路开始,通过认识真理,然后才能经历生命的大能。求神帮助我们,使我们每一步都跟随主的脚踪行。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一章

15:皮袋的水用尽了!

由于夏甲与以实玛利都被亚伯拉罕从家中赶出,而他们又在旷野迷了路,所以一皮袋的水很快地就用尽了。

今天,在我们心灵深处是否也会觉得水用尽了?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只有一皮袋水,数量极为有限,也是从人得来的,所以会很快的用尽了!当我们一直活在别人的亮光中,自己不懂直接与神交通,或许我们也会有所领受,但所得的不过是一皮袋水,终有一天,水会用尽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无水的生活?夏甲正是因为一直用亚伯拉罕供给的水来供应她与以实玛利的生活需要,很快的,水就没有了!他们在这旷野之中,不仅迷失了道路与方向,生活也出现危机!他们将要渴死在这里了!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今天很多人拒绝福音的理由之一。但这其实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感受过神的能力,所以才会提出这种拒绝福音的怪缪理由。

当水用尽时,夏甲无辙!便将以实玛利撇在小树底下。这并不是说明夏甲不愿意管他了,而正是夏甲天生的母亲性情发动,又由于眼下没有能够帮助她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她的爱藉着软弱就造成了撇下孩子在小树底下的情形。这正是说明人的无能与无助,连孩子的干渴问题都无法解决,这种爱是何等软弱?!她只能将孩子撇在小树底下。今天,有很多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孩子在各种问题中也是如此,既有爱,却又无能表现爱,就成了生命的危机与感叹!她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在这种危机中无可奈何,母亲的爱就是这样有限的!这种爱的无能表现为将孩子撇在小树底下。这儿的小树正是说明人的方法已经到了尽头,已经用完了,到了最底层了!

今天我们的生命是否也正处于这种光景中?我们的方法已经用尽了!人的帮助也彻底玩完了!但面对的情形却是没有任何的方向,不知道将要往何处去!求神怜悯我们!让我们学会依靠神来面对一切临到我们的困难,这将是我们生命唯一的出路!愿神帮助我们!使我们从人的帮助中脱离出来!阿们。

TOP

创世记第二十一章

16:相对而坐——母爱之无能

当夏甲和以实玛利母子二人被亚伯拉罕从家庭中赶出,他们却在旷野中走迷了路,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了!这时又出现断水绝粮的危机,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在旷野中饿死、渴死、或者累死的情形无人可知。夏甲在遇到这种危机的情况下,充满了母亲的爱,却深深地感觉到这种爱的无能。她爱自己的孩子,却要面对孩子将要死亡的危机,这种情形下,母子二人之间产生了距离感。

夏甲看见皮袋里的水用尽了,却不知道哪里还有水,所以只能自己默默地走开了!这是一种爱的无奈,这种无奈表现在夏甲身上,便是默默地走开!她没有办法帮助孩子,解决孩子的难处,只能走开,距离孩子有一箭之远。这一箭之远所描述的正是人间之爱的极限,这种爱虽然是人间最美的,却还是有一种不可逾越的距离,就是人的无能与无助,就是人的有限。当夏甲面对茫茫的旷野,面对无水无粮的生活,面对凄惨可怜的孩子,只能走开到距离孩子约有一箭之远的地方,与孩子相对而坐。人间虽然有爱,却因无能,这种爱总是显得不够完全。家,本是人们享受爱的地方,却因为有一箭之远的距离,致使危机重重出现在家庭中。母子之间原本应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人际关系,但却因着人的有限,致使这种关系常常出现危机。母亲不懂孩子的心,孩子不懂母亲的心;母亲想以自己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走在自己所安排的路上,孩子却想脱离母亲的安排,走自己与众不同的路,走自己独特的路,矛盾就此产生;母亲的爱不能满足,表现为伤心烦躁,孩子的需要无法解决,表现为逆反对抗。这种危机原是由爱而产生,但却因为夹杂着自己的情绪,使爱的方式、爱的目的、爱的动机出现了问题,便导致家庭危机的产生。

夏甲与以实玛利之间产生了距离,这种距离致使母子二人不能正常的沟通,便只能以“相对而坐”来显明他们的无助。我们看见今天的社会上,很多家庭都产生各种危机,长辈与晚辈之间矛盾四起,烦扰不安;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家庭的危机所导致,这样的社会如何平静?大家只能以相对而坐的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在这期间,大家都是一言不发,也是无言可发,不知从何讲起!这些家庭的矛盾会因此而更多的增加,这也成了一种家庭危机的恶性循环。

在圣经上这一节经文的记载中,我们看见连续两次出现“相对而坐”的话。前一次给我们看见的是她的无助,由此而发的便是痛苦的呼唤:“我不忍见孩子死。”这种痛不欲生的呼唤正是当今很多长辈们心态的描述,由于很多孩子的无知愚昧,当他们进到这个罪恶的社会上,便受到各种罪恶的影响,由此也会逐渐的随波逐流,被罪恶所感染,被社会所同化,结果便也与这些罪恶之子同流合污。母亲的心态将会如何沉重,我们可想而知。母亲们没有办法帮助他们,她们的爱是有限的,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她们只能与她们的孩子们相对而坐,默默地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夏甲的呼唤也是今天很多母亲们的呼唤,她们不忍心看见自己的孩子们死亡,因为这些孩子原是从自己身上出来的,看见他们死亡,不如自己亲自去代替他们!这是每一个母亲的心态。

这时,母子二人仍然相对而坐,他们什么也不能做;但孩子的饥饿与干渴的现况一直存在那里,在面对这种情形时,他们只能放声大哭,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很多时候,当我们无可奈何的时候,是否也曾放声大哭?虽然没有流泪在人前,在人的背后流了多少眼泪,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虽然流泪不一定流在眼睛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流了多少眼泪,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这种放声大哭是心境的抒发,母子二人同时放声大哭,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一种经历。

社会是黑暗的,人心是诡诈的,家庭也有各种危机。但当神的爱来到时,一切都会改变;当神的话临到时,家庭问题就会解决。这是后话!

我们在这里看见连续两次出现“相对而坐”的动作表情,正是显出母子二人的无奈。而“坐”在圣经中所给我们看见的多是等候的动作,所以当他们相对而坐的时候,他们也许正在等候什么!或许他们自己也并不知道,但他们确实在以等候的动作坐在那里!

TOP

Processed in 0.009728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