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17: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十四)

这里记载的是整体性的院子,从院子的帷子开始,经由帷子的柱子,进入到带卯的座,直至院子的门帘。

毫无疑问,这里的院子所指的是外院。

院子的帷子,是院子整体的描述,以帷子为主,因为帷子是遮盖,对整个院子的遮盖。

帷子的柱子,那是帷子的支撑,是整个院子的支柱。若没有这柱子,整个院子是无法呈现出来的,所能呈现的,也就是一幅倒塌的院子了!

带卯的座,是一种宝座的标本,让我们知道神的宝座在神的帐幕中。

院子的门帘,那是院子的门外的装饰,让这门显得更加特殊,更加美妙。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18: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十五)

这里让我们看见的分别是帐幕和院子的橛子和绳子。

首先是帐幕的橛子。橛子是固定之用,这帐幕的橛子,自然是用来固定帐幕的。帐幕需要固定,否则就无法坚固。如同教会需要坚固,否则就会随着异教之风摇动。

然后是院子的橛子。同样的,橛子是固定之用,不同的是这里橛子所要固定的,乃是院子。这院子的橛子所表明的,是固定院子的需要,这个信息是要让我们看见,不仅教会的内部侍奉需要固定,教会与外的接触也同样需要固定,需要在真理中坚固。

由于绳子是随着橛子而有的,这是让我们看见绳子的存在是相对于橛子的存在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若没有坚固帐幕和院子的橛子,就没有这两处的绳子。绳子本来就是用来捆绑与缠绕的,在这坚固帐幕和院子的功用中,是辅助性的,是相随性的。

无论是帐幕还是院子,都需要橛子和绳子。就着整个会幕的建造,我们看见橛子和绳子都是非常重要。这是表明在教会的建造侍奉中,坚固教会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这坚固教会的,自然是真理了!这真理,就是神的名——耶稣基督、神的道——圣经的教训以及神的灵——圣灵大能的运行了!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19: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十六)

这是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的最后一条信息,所提及的是礼服与祭司的圣衣的制作。

我们看见这里所提及的礼服和圣衣的制作,首先所说的是制作工程的整体要求,就是要“精工”。只有“精工作的”,才能被称为“礼服”和祭司的“圣衣”。

这里所提及的礼服,并没有关于礼服的其它详细要求,就是要精工的制作,所以这精工的制作,对礼服而言,是非常的重要。

而这里所提及的圣衣的制作,却不仅有前面所描述到的需要精工的制作,也让我们看见穿戴圣衣的人,是“亚伦并他儿子”,也就是当时的所有祭司;另外还有关于圣衣穿着的地点,是“在圣所”,说明这圣衣是圣洁的,只有在圣所里才能够穿,在其它地方是不能够穿的;这里也提及了圣衣穿着的时间,或者说是圣衣穿着的条件需求,是在“供祭司职分”的时候才能穿的,因为其制作目的就是“用以供祭司职分”,故此圣衣被称之为“用以供祭司职分的圣衣”。

圣经如此详细记载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是要让我们看见耶和华的吩咐是非常的重要,并且也让我们看见摩西对耶和华的吩咐的忠心传达,是要让以色列百姓知道耶和华的吩咐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这段吩咐。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20:以色列会众从摩西面前退去

以以色列会众为主,以摩西为辅,主要所表达的是退去,是以色列会众的退去,是从摩西面前退去。

由于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已经完毕,以色列百姓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所以他们从摩西面前褪去了!

这时的摩西是独自一人,但他却不孤单,因为神与他同在。

别说摩西了,就是以色列百姓退去后,也不是集中在一起的,也是大家各自退去的,所以这时大家都一样了!

聚集是必要的,分散也是必要的。若没有退去,就不会有下一次的聚集,这是律——规律。

所以该“退去”的时候就“退去”吧!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21:“凡”字诀之一

圣经从这里开始让我们看见以色列百姓的奉献,用了好几节经文来描述,以“凡”来强调包含面,故称为为“凡”字诀。

“凡”字诀之一:

心态:心里受感和甘心乐意的。

知识:知道这是耶和华的礼物——本于神。

方向:来——就近奉献的对象,也就是到神面前来。

目的:一、作会幕;二、作会幕中一切的使用;三、作圣衣。

“凡”所包括的是所有的。也就是说,“心里受感和甘心乐意的”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内了。这“心里受感”,是指被动的,是出于神的感动,或者说是借着事情得到的感动,并非出自本来意图,本来根本没有想到过,但突然从里面冒出来了一种感动,是称之为“心里受感”。这“甘心乐意”,是指主动的,是自发的情绪,表明自己的愿意,是出自自己的意思,是自愿的行动,并非对外加之力的顺从。这里提到这两种情况,是要让我们知道,在奉献者的心态要求上,这“心里受感”和“甘心乐意”两点,缺一不可。

这礼物被称为“耶和华的礼物”,是让每一个奉献者都知道,他们所奉献的,本来就是神的,是神给他们的礼物,他们再拿出来,这只是一种报偿,对恩典的报偿,因为这些礼物是神所赋予的,他们是报答神的恩典,才来偿还神的礼物。

他们需要来到神的会幕前,因为他们的献上之地就在那里。他们必须以耶和华那里为标准,以摩西的所在为标准,以会幕之所为标准,这是奉献经历中的归属感。他们不是拿“去”,而是拿“来”,是要他们以此为准,而非以此为辅。

拿礼物来的三个目的之一:作会幕。奉献的目的是为了建造教会,让教会更加丰富,更加彰显神的荣耀。

拿礼物来的三个目的之二:作会幕中一切的使用。奉献的目的是为了教会中的一切圣工,使教会的圣工有更美好的开展,不至于卡死在某一个环节。

拿礼物来的三个目的之三:作圣衣。奉献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救恩的披戴,从此成为圣洁,成为神国度的子民,成为神家中的儿女。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22:“凡”字诀之二

这里继续让我们看见奉献的情况,也继续承接了前面的信息,以“凡”开头。

“凡”字诀之二:

心理描述:心里乐意献礼物的。

参与者:连男带女。

所献出的:金器——胸前针、耳环(鼻环)、打印的戒指、手钏。

方式:带来。

目的:献给耶和华。

仍然如上一篇信息所述,“凡”所包括的是所有的。在这里所描述的“凡”字诀,主要是具有献礼物者的心态而发,具有极其强烈的针对性。

这里让我们看见奉献者的心态,需要乐意的心理,所献的礼物才能蒙悦纳。心里乐意,是奉献的根本,若是出于勉强,那就不是奉献,而是被剥夺了!

连男带女的奉献者,所有的限制只限于以色列百姓中,所以这里让我们看见奉献者只要是以色列民,是神的百姓,不拘男女,没有老幼限制,都可以来奉献;所献出的,都必蒙神悦纳。

所奉献的以金器为主,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金器是人眼中的至宝。神所要的奉献,不是随随便便的,更不是把神那里当垃圾桶,而是要将最好的献出,因为神所赐予他子民的,也是最好的。

所有的金器,有胸前针,虽然细小,但却是精致的,具有相当的刺透力。挂于胸前,是为了扣住衣服,保护贞洁。

所有的金器,又有耳环(鼻环),点缀耳朵(圈住鼻子),使耳朵突出于众(使鼻子受到圈制),更加美丽。耳朵是听话的(鼻子是嗅味的),这里的将耳环(鼻环)献出,是要表明自己将无条件地听从神的话(更准确地辨别来自于神的气味)。

所有的金器,又有打印的戒指。这戒指,是一种证明。打印的戒指,说明戒指的加工方式,是极为的精妙。戒指又是爱情的象征,献出于神,表明将爱归于神,是极为贵重的。

所有的金器,还有手钏。手钏,是套于手上的,护手之用,并且又极其美观。手钏的献出,表明自己的手要对神完全的敞开,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工作交予神,以神为中心,以神为护卫,在神的里面得到真正完全的保护。

这一切的金器,都是以色列百姓带来献给耶和华的,所谓带来,是一种行动,一种实际的动作,一种具体的操作。若没有“带来”这一举动,奉献便只是口头上的,显得极其的虚假,没有真实性;但“带来”说明了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是实实在在的。

圣经记载这一切信息,目的是要表明这一切都是献给耶和华的。一切既是本于神,归于神也是自然的!

如此大批金器的献出,可见当时以色列百姓的富足。这一切的富足,恐怕已经不单是从埃及地所夺来的了,其中也有他们在争战中从仇敌那里所得到的,可见争战带给以色列人的是何等的财富!对我们而言,也同样如此,不要轻看了每一次与仇敌的争战,这一切都会成为我们永久的财富!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23:“凡”字诀之三

这里所提到献出的,是与穿着有关的。

“凡”字诀之三:

所包含的: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细麻、山羊毛、染红的公羊皮、海狗皮。

操作方式:都拿了来。

“凡”之字义,包含所有属于者,只要属于“凡”后所属信息,都包含在内。

“有”:属于,不同于“是”。与“是”不同之处,是以有“是”字意义为整体性,而有“有”字意义则为分体性。

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圣经中旧约里常同时记载的三色线。

蓝色:属天的色泽,预表天然的,耶稣基督是神子。

紫色:尊贵的色泽,预表荣耀的,耶稣基督是王子。

朱红色:血的色泽,预表生命的舍弃,预表耶稣基督是人子,是救赎主。

线,说明其细致的信息,是用于穿插于布匹中,要使布匹成型、联络成服饰。

细麻:属于披戴之物,认罪时所用,耶稣基督的救赎中,也是常出现细麻。

山羊毛:不同于绵羊毛那般细致,但胜在够坚固,所以在服饰方面,山羊毛比绵羊毛更加适用。

染红的公羊皮:既然被染红,那自然是经过流血。公羊皮,是救恩的成就,已经成“皮”状了,说明公羊已死,救赎已成。

海狗皮:狗是属于世界的,是会咬人的。海正是预表这个世界。海狗皮是让我们看见,这个世界的邪恶,需要被剥皮,才能被使用。

关于以上这些,都是在“凡”字诀的信息之中。拥有这些的,是人;要将这些拿出来的,也是人。也就是说,圣经所看重的,并不是这些物件,而是要拿出这些物件的人,以及后面所说,“都拿了来”这一举动。

“都”,说明所有的人都参与了,也就是凡拥有前面所描述的那些的人,都参与进来了!

“拿”这一举动,是对这些物件的操控。如果没有奉献的心,是不会有这样的操控的。

“来”,是实际行动的方向目标,以“来”到之处为标准。

奉献,需要有舍弃的心,有共同参与的彼此激励,有实际的行动操作,有明确的目标方向。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24:“凡”字诀之四

这里有两方面的献出,以“凡”字诀引出。

“凡”字诀之四:

银子与铜:价值类的献出,归于耶和华,是礼物,以“拿”的方式归于耶和华,且是以耶和华处为标准。

皂荚木:木类的献出,据耶和华所吩咐而献,目的是要“作什么使用”,也是以“拿”的方式归于耶和华,并以耶和华处为标准。

银子是交易通用的,将银子献出,说明以色列百姓愿意将自己的价值交给神,以神为他们的价值之源。

铜是权柄的象征,将铜献出,是表明要将自己的权柄交给神,是一切的权柄都要交出,自己不再拥有任何的主权,一切都在于神。

给耶和华,是因为耶和华配得。也唯有耶和华配得,凭着他对以色列百姓奇妙的保守与带领引导,他就配得以色列百姓所交出的价值与权柄。

礼物,说明这是以色列百姓所给予耶和华的,是一种非常乐意的态度拿出来的,以礼物的形式交出,因为礼物是有所换得的,他们能够从神那里得到非常宝贵的属灵祝福。

都拿了来,与前面类似。

皂荚木,是会幕制作的根本木料,在会幕中一切木制品中,基本上都是以皂荚木制作,所以皂荚木在摩西时代,在以色列百姓中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皂荚木的拿出,是为了“可作什么使用”,但并没有表明到底是“可作什么使用”的,这“什么”二字说明的不仅是不知道,也是非常深远,非常宽广,非常之多,所以无法说明,无法说清。但“使用”二字却表明这些皂荚木绝对有它实际的利用价值,是非常实用的。

也拿了来,“也”说明更多的同类现象。“拿了来”与前面类同。

奉献,要照着奉献目标者的心意,以他的心为我们奉献的中心,照着他所要的献上,才能蒙他的悦纳。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25:“凡”字诀之五

这里所记载的“凡”字诀信息,是针对妇女而言,指着心中有智慧的妇女所说。

“凡”字诀之五:

所包含者:心中有智慧的妇女。

两件事情——其一,亲手纺线;其二,将所纺的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细麻都拿了来。

这里的“凡”字诀信息是针对妇女而言,而且具有挑战性的针对心中有智慧的妇女。

妇女在会幕的事工中没有被撇弃,这是神对他子民的看顾,也显明于他的百姓,让他们不轻看妇女的服侍。

对这些参与会幕事工的妇女,神是有一定要求的,就是要“心中有智慧”的妇女,才能参与进来。也就是说,凡参与会幕事工的妇女,神对她们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心中有智慧。这智慧是从敬畏神而来,这智慧更可以说就是耶稣基督的形象特征之一。所以这所谓心中有智慧的妇女,也就是心中有耶稣基督的妇女了!

这些妇女在会幕中的服侍,便是亲手纺线,这是一般妇女的手工活。而要她们亲手干,这不仅是对她们的考察,也是对她们的检验。

她们各将所纺的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细麻都拿了来。这说明她们工作有成,只是未得机会进行交易。而将此献出,则说明她们对神的奉献之心,远过于她们对富裕的追求之心。

奉献的秘诀,是要将自己的工作成效献出,不仅因为工作的能力源于神,也是要将感谢的祭献上,以讨神的喜悦。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26:“凡”字诀之六

这里所记载的“凡”字诀信息仍然是提到一群妇女,是有智慧的妇女,是心里受感的妇女,她们的加入,侍奉内容是纺山羊毛。

“凡”字诀之六:

两个基本条件:一、有智慧;二、心里受感。

加入者:妇女。

参与事工:纺山羊毛。

以“凡”开头,是让我们看见其所包含乃是“凡”字所说全部,完全包含在内。

这里所提及的,仍然是妇女。

这里所提及的妇女有两个要求,首先是必须有智慧。智慧来自于敬畏耶和华(箴言9:10),同时智慧本身就是敬畏主(约伯记28:28),而且智慧还是耶稣基督的代名词之一(哥林多前书1:30)……关于智慧的信息,圣经上有许多许多,以箴言为最,因为所罗门王就是一个从耶和华求得智慧的君王。这里所说的智慧,可以说是一种心灵里的启示,对神所用的一种特别的感觉,因为伴随而来的,就是“心里受感”——也就是心里有感动。在服侍者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根据心灵里的感动来,而不是凭着自己的意思进行操作。我们的侍奉、我们的献出,都必须是根据心灵里所受的感动,因为那是出自于神。侍奉神,不可以凭着自己的意思,扫罗王就是一警戒,神让他杀灭亚玛力的所有,但他却说要将其中的贵重物品拿来奉献,于是便被弃绝。我们的奉献,必须遵从心灵里的感动,而不是凭着自己的意愿,因为奉献是神的事情,必须照着神的意思来。

这些有智慧,心里有感动的妇女,她们的服侍是“纺山羊毛”。这是以色列百姓中一种常见的事业,在圣经里也常常出现。山羊的功用,似乎山羊毛更为有用,是纺织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纺山羊毛,是为了给人取暖。神当然不用取暖了,神本身就是烈火。但服侍神的人,也就是神的百姓中有这个需要,而且在神的工作中也有山羊毛的需要,所以这些妇女的侍奉也是少不了的。

神不偏待人,也不轻视任何人的任何侍奉,神所看重的便是侍奉者的心态。他知道每一个人的心,这也是他所看重的。

TOP

Processed in 0.011042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