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牧师从怀疑到接纳的探索之旅
载自「方言之美」(The Beauty of Spiritual Language)一书之第一著者美国加洲道上教会(Church on th Way)杰克.海福德(Jack Hayford)牧师
译者赵士瑜
本书中译本由台湾以琳书房出版
「你必暗暗地保守他们在亭子里,兔受口舌的争闹。」(诗卅一20)
电话声在圣殿般寂静的客厅中铃铃地响起,打断了我正在享受的阅读之乐。我起身去接电话,对这个意外的打扰略感不耐;丝毫没料到这一通电话竟会开启一道崭新的友谊和沟通之门。
「喂,」我扬了扬声,设法掩饰我的不悦。「杰克,」声音从电话线的那一端传过来「请原谅我打电话到你家,希望没吵到你。」接着,他自我介绍--他是美国一位家喻户晓且广受欢迎的福音派领袖。他说他在前天晚上的电视节目中看到我,他打电话给访问我的那位主持人--他的一位朋友,跟他要我的电话。那个人信得过他;因此,在了解他的动机后,把我家里的电话给了他。
「希望你别介意,」他道歉道「我实在忍不住想打电话邀请你。」 我有点讶异。那天电视访问的主题是「说方言」,这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一方面会引发好奇,另一方面也会挑起反感。来自赞同者与反对者不同的见解广泛地存在。
他继续说「几个月后,我将举行一场圣经会议,届时希望你能来演讲,约有一万人会出席。这些人大多数因着传统背景之故,对于方言不是抱着迟疑的态度,就是加以排斥。甚至有些人所领受的教导是这种不良行为是受魔鬼影响的证明。」
即使我知道他并未认同那些指控,我还是犹豫了一下;因为我一生中许多时候都在面对这种批评,因此难免会有此反应。
「杰克,你愿意接受我的邀请吗?我从未听过有五旬节派或灵恩派人士像你那样谈论方言。我邀请你讲这个主题,主要是希望厘清赞同与反对双方对此事所存的不正确观念,并扩展人们对方言的认识。我相信你能为我们带来许多宝贵的亮光及正确的观念!」
我一面思索着要如何回答,一方面希望不致泄露我内心的惊讶。像他这样一位广受敬重的领袖,竟然主动和我接触,这种纾尊降贵的宽大与谦卑行为,使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不仅如此,我也因着他所提供的这份机会而怦然心动。过去几十年来,我一直勉励自己以一种单纯的敞开态度与圣灵同行,同时也一直谨慎地顺服于神话语的真理。然而,令我痛心的是,当我和别人分享说方言的经验时,却常被曲解为没有大脑或过度的情绪化反应。说方言的人常常被视为一群胡言乱语的人,他们忽略要在神的话语上建立信心,也缺乏健全理智的头脑来与神的儿子同行。
一开始,方言本身就不是我最关注的事。它只是在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决定之后,在接下来的数年间自然而然由经验累积而成的结果。而那个决定就是我想知道神的心。
所谓「知道神的心」,并非指寻求某种神秘意识或出于自己臆测的一套东西;亦非在带有玄奥星象色彩的领域中寻找在某处的那一位。我所指的乃是那位独一真神--我们的创造者、天父,也就是赐下祂独生子耶稣拯救我们的那一位;而「心」指的则是一般人通常会想到的含意。
正如心是生发情爱的源头,诗人常用它来代表我们最热切的盼望与最真挚的承诺。我深感我们有必要从这方面着手来认识我们的创造者(就像我们常说的「用全心全意」)。祂已明白指出我们不仅可以用「头脑」完全认识祂,祂更赐下了清楚的引导,使我们能「亲密」地认识祂。和普遍存在的信仰观念及神学臆测恰恰相反的是神并不是一位喜欢自我隐蔽的神,远在银河之外,不愿亲近人类;也不是隔着一段距离来看我们--可见不可及。经由看似深奥,实则简单的方式接触到祂的救恩而有此体会后,我就开始寻求用全心全意来认识祂。
就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介绍我一种祷告方式。乍听之下,我不敢贸然尝试。从小我就听过有关「说方言的人」的可怕故事,再加上有几次目睹一些宗教狂的怪异行为,均足以使我打消深入了解的念头。可是神那智慧的微声却借着两点帮助我克服了这些恐惧。
第一,因为我曾在更多的实例上看见人们在神志清明、心智正常的情况下说方言。第二,我也曾仔细且不存偏见地根据圣经来检视这个主题。因此,我渐渐了解出自圣经的这项经验之地位与价值。当别人问我时,只要不是存心辩论,我总是乐于分享。因此,最后我热切地接受了来电者的邀请,答应赴会。也许只是也许--在这次大会中,我的分享能帮助有心追求者除去恐惧,澄清一些僵化的观念,甚至能帮助他们发现方言已被我证实为全然美好之事对他们的益处。
于是,这种与神交通的「全然美好」观点,成为我预备信息时的主题。几个月后,当我站在一个巨型会场正中央的讲台上,面对着数千人时,我大声宣布我的讲题是「方言之美」。
选择这几个字来作为演讲的主题,主要的用意倒不在于说服人,而是想改正许多人对说方言的印象。持僵化观念的人认为说方言是从野外营会的模式发展而来的。你一定曾在影片中看过这一幕一群玩蛇的人把蛇缠绕在他们的肩膀上,如同项链一般,并且口中喃喃自语。然而,那形象实在和我用方言与慈爱的父单独交通时,所呈现的美丽和次序相去甚远。
多年来,说方言常被视为一种精神恍惚、自我引发的兴奋状态--进入虚幻。有一些传道人似乎很喜欢用肯定的口气,把说方言描述成只有容易被骗的人才会去追求的经验。显然地,他们似乎暗示说方言的人就是陷入催眠状态的人,绕舌的音节无法克制地从口中流泄出来,可能还会翻白眼,脑袋怪异地摆动哩!一点儿也不美!
结果,当天晚上会场内数千名会众的心中,似乎开始酝酿对方言的一些新看法。我选择用「方言之美」这几个字是希望引起听众的良好反应,结果奏效。整体而言,那次的分享的确帮助人们改变对「说方言」的刻板印象。我们理应帮助任何一位诚心寻求者了解方言的美好。连使徒保罗都完全赞同这种「美」的观点。 显然地,使徒保罗不仅是一位博学之士,还是一位思想家,把说方言视为个人亲近神时,值得经历与看重的一件事。在建立教会一事上被公认仅次于耶稣的保罗,不仅表达这种祷告在他自己的生活中十分有意义,且持续实行,为此心存感谢;甚至还明白表示不准任何人阻挠此事。他说「我感谢神,我说方言比你们众人还多。……不要禁止(别人)说方言。」(林前十四18、39)因此,我便以使徒的话开始我的信息。
我以林前十三1做为开场白,同会场内的数千名会众解读我的信息。保罗的那席话原本是希望调整哥林多教会一群戴真诚的基督徒对「说方言」的看法。他们亟需要领受有关说方言的教导。这一群早期的都市信徒在古哥林多城的希腊文化中长大,其对于方言的观点有了偏差。即使他们很热切地愿意接受,不像今日一些人那样地被动或排斥,他们还是出了问题。他们的问题出在眼界上,而非实践上。他们缺少洞察力,不知道如何持守方言所具有的美和祝福。因此,保罗用一段不朽的歌咏来纠正他们。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呜的锣,响的钹一般。」(林前十三1)
紧接着这段话之后,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贡献。然而,人们通常会忘了是当时的情况,迫使保罗必须从负面的角度切入这个主题。因为当时他是在纠正人们滥用方言,所以用否定的方式表达这个主题。这位使徒显然是想借着「纠正」来「保全」方言;然而,很不幸的是,我们误以为保罗是在责难人,禁止人说方言。
保罗以使徒特有的大胆无畏,直指滥用方言,以致失去其美丽时所呈现的丑态。如果说方言的人在使用的态度上不违背圣灵的意旨,方言之美就会呈现出来。因此,在圣经中有关该主题最长的一段经文内,保罗主张必须严格地纠正滥用方言。一般人往往没有注意到他教诲人的目的是因为他太重视方言的正当地位,以致无法忍受其美好的本意被糟踢了。保罗的话可以意译为
如果我对圣灵的带领失去敏锐度,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来说方言,却没有爱;那么,方言只不过是嘈杂的声音--刺耳不协调的管乐器声,伴随着锣和钹的重击声。
这一幕是很戏剧化的,和具才华的指挥家指挥下的和谐交响乐迥然不同。
但是我常在想「为什么保罗在这种必要情况下所提出的纠正,竟主宰了从未经历过的人对方言的看法?」保罗本人和哥林多教会的收信者都有过说方言的经验。他也描述他自己喜乐的经验。如果他会大方地承认「我感谢神,我说方言比你们众人还多。」那么,你认为他所纠正的那件事是「令人不悦的」还是「令人愉悦的」?我想比较公平的看法是保罗并未因着哥林多人不当使用方言而加以拦阻,乃是教导他们不可滥用。为什么提到方言,就一定想到「丑陋」呢?如果所有的教会都说方言,并且在爱里说,以致根本不需要对无爱者的滥用加以劝诫,难道是不可能的吗? 假设保罗谈话的对象是一群肯定方言的人,他们说方言时具有神智清明、敏锐和优雅等特色。那么,我猜他会用以下的话起头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且在神慈爱长存的灵里说出,我就成了银喇叭或水晶钟。
有爱或无爱是差别所在。从保罗对方言祷告及敬拜的教导中,可看出他注重次序。这使得正面的臆测完全站得住脚。
我用「银喇叭」这几个字是因为它能表达出音色清澄,毫无不协调之处;用「水晶钟」是因为该意象令人想到闪亮、彩虹般的晶亮品质,散发柔和迷人的高贵气息。毕竟,喇叭这个图像也出现在同一段(参林前十四8),是这位使徒在教导人使用方言,以避免混乱时使用的。「水晶钟」这个图像和林前十四40中出现的希腊字euschemenos意思相符。该处力言规规矩矩行的重要。这个字含有「优雅、愉悦、高尚、装饰、名望」的意思。规规矩矩地说方言其实就其有迷人的特质。我在圣灵引导下用方言敬拜的经验,和水晶钟的意象颇为相符,和否定语气内述及的刺耳铜锣相去甚远。然而,不管是存有偏见的毁谤者还是热心过度的拥护者,似乎均视这否定的陈述是一种正常现象。
我完全了解--哦,太了解了!许多真诚的基督徒反对说方言的理由。
●你只需被暗示一次你若不会说方言,那么你在基督里的信心就可能不足--较差或次等。这种愚蠢的指控使我们从此对说方言的人产生绝对负面的看法。
●你只要曾经参加一次敬拜聚会,无论是安静默想或充满喜乐赞美的敬拜,只要其间曾被断断续续、像机关枪似的方言破坏,你就永远不会忘记!这种不连贯、不恰当且无趣的突发状况,无异是在心灵里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方言因此带给人惊惶而非愉悦之感。
●只要有人曾抓住你的肩膀,盯着你,坚称「你需要说方言!」只要这么一次,不管你是一个多么沉默的人,都会立刻反抗。这种反抗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是在反对人的作为,而非拒绝神的赐予。然而,一旦产生这种感受,人们往往不加以分辨。神所赐予的礼物值得我们去体验和试验,不必因人的过失就加以摒弃。因着人的愚蠢迟钝而呈现出丑陋并非神的错,亦非方言的特色。
总而言之,有太多「丑陋」的实例和说方言有关,足以使许多基督徒对此事持保留态度。人们若不是立刻回避这个主题,准会预备好好辩论一番。
不幸的是,方言这个字本身的含意(即舌头,tongues)似乎使灵语变得「丑陋」而非美丽。舌头或许是人体非常需要且有用处的一部份,可是它的形象却不美。我们从小就用吐舌头来表示反抗或无礼;舌头发出啧啧声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父母看到成绩单时所发出的告诫声,就是小学老师在听到错误答案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做出的惋惜反应。舌头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坏名声,无关乎属灵或神学上的看法。不管美食家如何宣传牛舌的美味,我很少看到有人在面对「牛舌」这道名菜时不会摆出一付苦脸。
洛杉矶天使队职棒联盟的前任外野手艾尔拜(Alby)之妻海伦(Helen Pierson)谈到她曾做过一个梦。这个梦反映出某些人对方言祷告所抱持的心态。在梦里,她看到自己置身于一个富丽堂皇的宴会厅中,宾客穿梭于自助式的丰盛佳肴间。当每个人走过一道又一道陈列丰盛的菜肴之后,最后都会来到一张桌子前面,上面摆着一盘装饰华丽的菜,却只有一样东西 一个大牛舌。宾客看到牛舌,不约而同地露出嫌恶的表情,然后转向身旁的宾客彼此异口同声说「我绝不吃那个!」海伦把这景象比喻为许多敬虔的基督徒尽情地享用肉(神话语的教导),喜欢面包(基督对我们每日生活的供应),享受甜点(神所赐的美善事物),可是一谈到方言,多数人的思想均被一种立即的反应所支配「我绝不要那个!」
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有另外一些人发现到方言之美,也能够用极美的方式将它描述出来。斐莉恩(Leann Payne)描述自己说方言的经验,使我深受感动。在她所著的「带来医治的同在」(The Healing Presence)这本书中,她谈到天使的事奉。神委派天使照祂的心意将超自然的恩典赏赐给自然的国度。她述及有一次祷告时,神亲密同在的荣耀充满了她整个人。她写道
当我继续祷告和敬拜时,便开始以极难以置信的方言歌唱,似乎和天堂的声音(我相信是天使的语言)一起共呜,像钟声鸣响一般。世上绝无这种语言。
她又指出鲁益师(C. S. Lewis)和邓肯(J. R. R. Tolkien)在其畅销的基督教神话故事中,似乎也以奇特的方式描绘这种经验。例如,她指出邓肯所描述的埃尔温(Elven)语颂歌,似乎就捕捉到她用方言歌唱时的某些经历。她以亲切坦白又合宜的话语,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头脑清醒的基督徒的祷告和敬拜,使人对方言所存的恶感消弭于无形。
已经有愈来愈多人发现说方言是正常的,不具任何负面意义。因此我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思想方言之美。我并非邀你们去思想那些快而不清的胡言乱语,亦非邀你们任凭想象奔向神秘的境界。圣经中关于说方言的描述并不会令人嫌恶。若将论及方言的相关经文挑出,加以整理,使其呈现出一幅完整的图画,方言之美就呼之欲出了。仔细看这幅昼,妳会发现方言祷告值得每一个人全心追求。在为这样一幅昼镶「框」之前,让我先说明四点
第一,说方言既非不合乎圣经,亦非过时。大多数神学家或解经家从未争论方言的时效性。虽然有一小群诚恳却固执的基督徒不以为然,但新约经文中从来没有一处地方将说方言局限为第一世纪的行为。只有刻意地牵强附会,才会产生这种观念。「过去的」、「过时的」或「只有早期教会才有的」这类观念在圣经中是找不到的。
第二,说方言本身并非神秘的超自然行为。神在一切蒙救赎的人身上动工,或许是一件超自然的事,但其方式却不诡异。说方言并非不受心智管辖或任凭情感失控。乃是出于清楚的意识,靠神帮助我们突破语言的限制,而非一般人所以为的一种神秘恍惚的状态。
第三,说方言与灵命好坏无关。有关说方言的一种极普遍的丑陋现象是许多人把它当成评量灵命的标准,并且视为一必要的记号,用以证明身为基督徒的他们已通过某种基本考核。因此,当尚未说方言的基督徒听到这种看法时,会觉得自己被归类为次等或较差的基督徒只因尚未说方言。可以想见,他们会规避这事,因为这见解本身带有狂热的崇拜意味并且缺乏经文根据。
第四,说方言并不等于灵命成长。虽然在祷告时可以不断经历方言之美,亦可证实它完全合乎圣经,值得追求,但方言本身并非快捷方式,不具任何玄妙的功用。基督徒灵命的成长需要神话语的喂养,顺服在神儿子的管教下,并且和神的家教会相交。正如会说某一国的语言并不表示就是该国的国民,或遵守其法律;同理,某人有说方言的表现并不保证他已重生或遵行神的话而生活。
那天,我在美国中部的会场和齐聚一堂的会众分享这些看法和见解时,得到热烈的回响。据说我的演讲录音带销售奇佳,并且有人在会后跑来感谢我,表示获益良多。主持人后来也选录我的信息,在他的电视节目中播出。总而言之,这些事充份说明了一件事领袖若能抱持一颗宽广的心,热切地期盼基督的肢体彼此体谅与相爱时,就能消弭长久以来的分歧。
说方言并不会造成分歧。
依据经文来了解方言的美好,并且有智能地使用,将能产生惊人的合一。由那数千人的反应中,我目睹了这项事实。我只是受邀分享我自己所发现的方言之美,就有一大群人敞开心灵。同样地,我的著作现在在你手中,我要谢谢你不排斥我的见证。然而,我要先强调一件事我从来没有为了要证明某个观点是对的,或抱着成为方言代言人的心态来追求说方言。 我之所以会经历方言之美,纯粹是因为多年前我踏上了一段旅程,而它是旅程中的一部份。这旅程就是在基督的生命上长进,明白天父的心意。我只是在旅程中无意发现了它。我也发现神乐意地赐下这美好的礼物既强壮又温柔的助力,好帮助我们行走在一条奇特的道路上----愈来愈靠近神的怀中。
[ 本帖最后由 喜善 于 2008-8-13 07:0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