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三)

灵修日记(三)

利未记1:1
经文: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
标题:会幕中的呼叫

进入了新的一卷经文……

作为一卷经文的开始,我们看见这节经文似乎将整个利未记的信息总述了一下。通过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知道整个利未记所要表明的一切信息,就是耶和华从会幕中通过呼叫摩西所传递出来的。

耶和华对摩西的呼叫,是“从会幕中”发出。这表明耶和华此时向摩西所要说的话,是要通过他向以色列全会众传递的。而“呼叫”,则是表明一种迫切的情绪,显明整个信息的重要性。

这一节经文不仅将利未记作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综合性总述,也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将出埃及记最后经文中所描述的会幕的制作引到了利未记的信息的传递中。

TOP

利未记1:2
经文:“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中间若有人献供物给耶和华,要从牛群羊群中献牲畜为供物。……”
标题:供物之首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神呼叫摩西的根本原因,在于要通过他晓谕以色列人一段信息。而在这段信息的开端,所提及的是献供物。通过献供物的人、献供物的对象以及所献供物的范围等让我们看见供物之首的信息。

这里让我们看见神呼叫摩西后对他所说的话,首先是表明要通过摩西晓谕以色列百姓一系列信息。而在这里,我们看见神对摩西所说的,是让摩西去晓谕以色列百姓。这就让我们看见神对摩西的看重,直接导致在神的话语中,摩西拥有了神的权柄,是对以色列百姓晓谕的权柄。这等权柄神是不会轻易赐予人的,而在这里,神却赐予了摩西,可见摩西在神面前是何等地蒙恩宠了!

在神让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的信息中,我们在这里看见的信息,是关乎“你们中间”的,这是这个信息的第一方面。也就是说,这段信息中,是只针对以色列百姓而言,不包括非以色列人。

而这里所说的“若有人”,是表明这个信息是一个假设性的信息,这并不是一个勉强的要求,不是命的,而是许的。

这里让我们看见信息的中心,是“献供物”,表明这是奉献的信息。

既然是奉献的信息,所奉献的对象便成为了信息的另一个重点所在,而这个对象是“给耶和华”的、我们知道,在以色列百姓中,所奉献的供物,只能“给耶和华”,因为只有耶和华才是以色列人的神,只有耶和华才是全地的主!

这里让我们看见所献供物首先是“要从牛群羊群中献”,也就是神所悦纳的供物,首先必须是“牛群”中的牛或者“羊群”中的羊。这是神所定规的,为以色列百姓所定规。而从牛群羊群中所要献的,是“牲畜”。我们知道无论是“牛群”还是“羊群”,都是洁净的群类,也就是说,神所要的“牲畜”,首要的要求,就是洁净的群类。而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献上的牲畜,就是以色列百姓从牛群羊群中献出的,正是作为“供物”给耶和华的。这是表明了在整个利未记的开始,神呼叫摩西要借着他晓谕以色列百姓的信息中,首先让我们看见的信息,就是献供物。这是在整个利未记信息的开始,要让我们知道献供物这件事情在利未记中是极其重要的。

TOP

利未记1:3
经文:“……他的供物若以牛为燔祭,就要在会幕门口献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牛,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
标题:供物为牛

耶和华在这里做了一个假设,是关于所献供物的假设,而这个假设所要表明的,乃是献牛为燔祭如何才能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

在这里的信息中,我们首先所看见的,是这个假设。而这个假设的主体,乃是另一个假设中的一个人要献供物给神这件事情。这里让我们看见的假设的主体,正是前面所提及的那人“他的供物”。

在这里的假设中,是假设了他的供物与这供物所成的祭。这里提及的供物,是牛;相对应的祭,这里称之为燔祭。

圣经让我们看见当如何献这公牛为燔祭,首先要的是献祭位置的挑选,这里表明是要在会幕门口,可见献公牛是在会中的需要;同时让我们看见的,是所献祭物的数量,仅仅是一只就够了;又让我们看见祭物的要求,必须是没有残疾的。这一系列的信息,是让我们知道神对燔祭的基本要求,是非常的严格的。

这里让我们看见的另一个信息,是关乎献公牛为祭物的目的,或者也可以说是好处,是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这是要表明神所要的祭物的原因,并不是为了神的好处,而是为了以色列百姓与神的关系,是对以色列百姓有好处的,要让他们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

通过这里的信息,我们知道献牛为燔祭的基本要求。在属灵的角度来看,要在会幕门口,这是表明这种祭物是共同献出的,一个人献是没有意义的;要献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牛,这是表明燔祭需要的基本要求,通过无残疾,说明不可以将不好的献上;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这是直接表明了以色列人献燔祭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为了对神的顺服,也是为了讨神的喜悦,蒙神悦纳。

TOP

利未记1:4
经文:“……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燔祭便蒙悦纳,为他赎罪。……”
标题:蒙悦纳的燔祭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燔祭蒙悦纳,因为这是献祭的根本目的。

这里表明献祭者要按手在自己的燔祭牲的头上,燔祭便蒙悦纳,而其目的,是为献祭者赎罪。

这里的“他”明显所指的就是献祭者,因为在这之前,晓谕的信息中并没有出现其他的角色,只有献祭的人、所献的祭物以及献祭的对象耶和华,这里所说的“他”毫无疑问就是指着献祭者而言了!献祭者要将手按在所献祭物——燔祭牲的头上,这是整个献祭过程的第一步。而按手在头上这一举动,是一种替代的表明,说明所按手的物将要替代按手者。

由于献祭者按手在所献的燔祭牲的头上,这一举动的直接结果,便是导致了燔祭蒙悦纳。其实献祭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祭物蒙悦纳,因为这是一种替代。而这种替代,所要引向的信息,乃是耶稣基督的救赎,这正是一种生命的替代。正是这种替代,才使得燔祭蒙了悦纳。

而燔祭的根本作用,或者说是献燔祭的目的,乃是为献祭者赎罪。这又是指向了耶稣基督,他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赎,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替人赎罪,使凡信靠耶稣基督的人,都因耶稣基督的名,得蒙赦罪。而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燔祭牲的功效,就是为人赎罪,这正是表明了燔祭牲是耶稣基督的预表,将耶稣基督十架救赎的基本意义显明出来。

TOP

利未记1:5
经文:“……他要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奉上血,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
标题:献祭者和祭司的不同职责

这里让我们看见献祭者与祭司二者的不同职责,是对于所献的公牛所要做的。

对于献祭者,我们看见“他要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这一举动是表明神对献祭者的要求。献祭者不能光看不练,否则是无法在献祭的过程中学到属灵的宝贵功课的。而献祭者所要做的,就是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这一信息的举动是在于“宰公牛”,而这一信息的重点则是在于“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是要亲身经历血的洗礼。这既然是燔祭,就必须有流血。而流血的事情是献祭者所要懂得的信息,因为流血才是献祭的根本,代表着赎罪。所以宰公牛的事情就是献祭者所要做的。而在这里,我们也看见献祭者宰公牛这一举动是要“在耶和华面前”的。也就是说,宰公牛的举动,是具有属灵意义的,所以才会是“在耶和华面前”。

另外对于祭司,他们的职责是“要奉上血,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而在这里,我们首先看见的是这祭司是亚伦子孙,但这里的信息让我们看见亚伦子孙似乎并没有都“作祭司”,而是有一部分作祭司了!而那一部分作祭司的人才是在这里记载的人,就是“要奉上血,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的人。而我们知道,圣经记载亚纶的子孙都是要承担祭司的职分,所以这里所描述的语言,在语气上面是有些问题的。这里所要表达的,是“亚纶子孙——作祭司的……”,这样似乎更加准确一点。

而这一群祭司,他们在这有人献燔祭的事情上所要做的是针对血的,有两点:首先是奉上血,然后是洒血。奉上血,说明祭司要对献祭者所献祭物的生命的尊重,因为这些祭物的生命是替代献祭者的生命的。洒血,则是赎罪的表示了!因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所以这里的流血,是为了赎罪,而所赎的罪,乃是献祭者的罪,这是代赎的意思。洒血之处,是会幕门口,坛的周围。这会幕门口所表明的,是一个整体的大范围,说明罪若不得赦免,是不能进入会幕的。而坛的周围所表明的,是一个具体的位置说明,表明的是献燔祭需要与坛发生关系,也就是要借着祷告。

这一节经文通过献祭者的职责让我们看见每一个要进到神面前的人要如何对待自己献给神的祭物,又通过祭司的职责让我们知道每一个祭司当如何处理别人的祭物,将这些带到神的面前。

TOP

利未记1:6
“……那人要剥去燔祭牲的皮,把燔祭牲切成块子。……”
标题:献祭之人在燔祭牲身上所要做的

这里让我们看见献祭的人在献燔祭的事情上要做两件事情,是针对燔祭牲所做的两件事情:一是剥去燔祭牲的皮,二是把燔祭牲切成块子。

这是让我们看见献祭者需要做两件事情。在属灵的含义中,剥皮的意思是弃绝面子观念,除去我们的自尊心,让我们的脸皮丢弃。这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非常困难的,基督徒也不例外。但我们要知道,我们既然是被献上的活祭,自然要先经历剥皮,就是要先将我们的面子观念消除,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会不要脸!传福音需要不要脸,因为常常会被一些人嘲笑;赞美神需要不要脸,因为常常会被一些人好奇;悔改需要不要脸,因为常常会被一些人误会……

在属灵的含义中,切块的意思是破碎自我,将自己的外躯完全破碎。只有一个粉碎自己的人,才能了解所有人的痛苦经历;只有一个粉碎自己的人,才会显出自己的无能与无助,从而得到来自于神的帮助;只有一个破碎自己的人,才会经历到神的重建与塑造……

要经历被剥皮,也要学习被切块,因为这都是于我们有益处。

TOP

利未记1:7
“……祭司亚伦的子孙要把火放在坛上,把柴摆在火上。……”
标题:祭司所要做的预备工作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是当有以色列人要献燔祭时,祭司亚纶的子孙所要做的预备工作。他们要先做两件事:首先是把火放在坛上,然后是把柴摆在火上。

这里的事情让我们看见燔祭坛的重要性,因为燔祭坛是献燔祭的根本。这里让我们看见的是祭司亚纶的子孙要如何操作献燔祭的预备工作。首先,我们看见的是祭司的职分的担当者乃是亚纶的子孙,这是神所命定的。而在这种命定中,我们看见神对生命传承的看重,因为这是祭司职分的根本。也就是必须是亚纶的子孙,才能承担以色列民中的祭司职分。

身为祭司,在以色列百姓要献祭的时候,他们自然是有不可逃避的职责,就是替以色列百姓上坛献祭了!在他们所受的职分下,他们要做的预备工作中,把火放在坛上这一点表明了他们要进行焚烧的服侍。这是对祭物的焚毁,是让祭物发出馨香之气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没有焚烧这一步骤,没有火在坛上,祭物将无法蒙神悦纳。当然,我们看见把火放在坛上这一步骤的信息中,自然不能轻视坛的功用,若没有坛,火将无处可放,祭物也无法献上了!所以坛上加火就成了献祭的根本。

而我们看见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信息,也是相当重要的,就是“把柴摆在火上”的信息。如果没有柴在火上,火将无法发旺,祭物自然也是无法焚烧的,所以这里也同样让我们看见柴的重要性。而火是相对于祭物成为重要的存在,坛也是相对于祭物而成为重要的存在,而柴却是相对于火才成为重要的存在的。所以这里让我们看见柴的重要性似乎并不如火,但柴却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没有柴,火将无法发出,让祭物被焚烧,那祭物也就不能被称为祭物了!

总之,这里的信息中让我们看见的,不拘是坛、火还是柴,甚至是没有被记载的祭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却是献燔祭的人,以及操作的祭司,并且接纳祭物的神!

TOP

利未记1:8
经文:“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把肉块和头并脂油摆在坛上火的柴上。”
标题:祭司针对祭物的职责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祭司要如何处理燔祭牲祭物的问题。

首先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是圣经一再重复强调说明的祭司的担任者是亚伦子孙,可见这件事情在圣经中是何等的重要了!

在这里提及作祭司的亚纶的子孙,是要让我们看见亚伦子孙中作祭司的人要如何处理燔祭牲祭物的问题,是针对燔祭牲祭物的肉块、头和脂油三方面加以描述的。而在这里让我们看见,处理燔祭牲的肉块、头并脂油,是要将其摆在坛上火的柴上。

这里提及要处理的,首先是肉块,因为这是祭物的根本。这是显明祭物的每一部分在神面前,都是会蒙纪念的。

这里又提及要处理祭物的头,因为头是祭物的根本,是祭物生存的象征依据。

这里还提及要处理祭物的脂油,这是要加强祭物被献时的火量。

而在后面又让我们看见祭物的位置,是要摆在坛上火的柴上。虽说坛是根本,但火的柴却是直接与祭物发生关系的。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火的柴上”,祭物是无法被献的。这又让我们看见火与柴的对照,若没有柴,火将无法发出;而若没有火,在燔祭牲的处理中,柴也毫无意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TOP

利未记1:9
经文:“……但燔祭的脏腑与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把一切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标题:燔祭——馨香的火祭

圣经在这里继续让我们看见祭司针对燔祭的职责,不过是通过这份职责,让我们看见这燔祭乃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圣经在这里开始描述的,是燔祭的脏腑与腿的处理,这里告诉我们处理方式是要用水洗。这表明燔祭的脏腑与腿本身不是太干净,需要用水洗。这一信息的根本原因,因为燔祭的脏腑是在内部的,沾染了血迹,所以脏腑要用水洗;燔祭的腿是在地上行走的,沾染了世俗的污垢,所以腿也要用水洗。这是对燔祭的洁净之礼,是必需的。

而祭司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职责,是要把一切全烧在坛上。这里的“一切”是指着整个燔祭牲被献上的一切,也就是整个祭物。这里也让我们看见祭物被献的方式,是用火烧在坛上。火烧,不仅表明了火的洗礼,而且也表明了生命以及身体完全的耗尽。这不仅是将祭物的生命献上,也是将祭物的身体献上了!这一信息的描述,是要告诉我们祭物要蒙悦纳,那是整体的,从内至外,完全地蒙悦纳,否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蒙悦纳了!

祭司将一切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这是表明这被献的公牛,经过一系列的程序,终于成为了燔祭,尽管是“当作”的燔祭,但毕竟还是燔祭,这燔祭同时也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这火祭的信息,是表明这祭物是要经过火的焚烧,要经过火的洗礼,才能发出馨香的气息,达与耶和华面前。

TOP

利未记1:10
经文:“……人的供物若以绵羊或山羊为燔祭,就要献上没有残疾的公羊。……”
标题:羊为供物的燔祭要求(一)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也是有关于燔祭的问题,这里提及的燔祭祭物为绵羊或山羊,若是以此二种牲畜为燔祭,神所提出的要求乃是要献上没有残疾的公羊。

这里提及的,是人的供物如果是绵羊或者山羊,仍旧是燔祭的条例。非常明显,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信息,是圣经所提出的另一个假设,“若”这个字就已经表明了这一点。这里的信息不同于前面所述,因为前面所提出的是以牛为供物,在这里所提出的是以羊为供物。供物的不同,则表明了要求也不尽相同。羊有两类,分别是绵羊和山羊,这里让我们看见作为燔祭,这两种羊都是可以的,都合乎神的心意。

在这里的信息中,我们看见如果要以绵羊或者山羊为燔祭献给神,这里提到的要求有两个:首先是要公羊,其次是要没有残疾的。公羊,是力量的象征,不能生小羊,因为是公的。这是表明神对人的恩典,不让人间的羊因献祭绝种。没有残疾的,则是表明献给神的物必须完整,这是对神的尊重。我们不能在奉献的时候带着问题,就像残疾一类的,是不能作为祭物献给神的。神并不是看不起残疾的,而是要我们在奉献的时候摆正心态,将无残疾的祭物献上。

这里让我们看见燔祭祭物若是绵羊或是山羊的两个要求,分别是公羊与没有残疾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公羊表明我们的奉献必须是有力量的献出,无残疾的表明我们的奉献必须是完整的献出,这二者缺一不可。

……

TOP

Processed in 0.010984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