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提前4: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 (Let no man despise thy youth; but be thou an example of the believers, in word, in conversation, in charity, in spirit, in faith, in purity.)
按性格气质而论,提摩太也许属于本性内向、怯懦少言,甚至敏感郁忧的一种人(参提后1:7-8,2:1-3),加上他身体素质并不很好(参提前5:23),年纪尚轻,故此在担负教会重要责任时,可能遭到一些人的藐视。为此保罗特别叮嘱哥林多的人:“若是提摩太来到,你们要留心,叫他在你们那里无所惧怕,因为他劳力作主的工,像我一样。所以无论谁,都不可藐视他,只要送他平安前行……”(林前16:10-11)保罗在此决非多费笔墨,因在当时必有一些“自高自大”之人像当年蔑视保罗“气貌不扬、言语粗俗”一样,会轻看提摩大。也正因为此,保罗有的放矢,在教牧书信中两次提醒青年同工:“不可叫人轻看你”(多2:15;参提前4:12)。
作为使徒,保罗以身作则,对青年同工热情扶持,谆谆善诱,他亲切地称提摩太为“真儿子”、“亲爱、有忠心的儿子”(参林前4:17;提前1:2;提后2:2),“在基督福音上作神执事”(帖前3:2),“与我同工”(参罗16:21),“与我一同作工、一同当兵”(腓2:25)等等,所有这些热情的称呼,怎能不“如火挑旺”起这位青年同工的爱主爱教会之心!保罗在带领、劝勉、教导的同时,也不忘称赞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腓2:22)。一个会用人的领导,一定不是一个吝啬赞扬的领导。尤其对那些自尊性极强的人,称赞一次有时要比批评几次的效果好得多。在生活上,保罗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你胃口不清……可以稍微用点酒。”(提前5:23)在这为父为母的心肠里,提摩太很快成长为当时教会的栋梁之材。保罗大胆使用他,几次差他往哥林多、腓立比、以弗所等地,了解教会实情。提摩太也代保罗安慰劝勉信徒,做了大量工作。甚至保罗在几封书信开头交代作者时,都没把提摩大忘记(参腓1:1;西1:1;帖前1:1;林后1:1)。这些都表明他对青年同工毫不轻看。他十分反对“自高自大,贵重这个,轻看那个”(林前4:6),因为耶稣曾教训门徒:“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太18:10)。“轻看”的事不是不会发生,扫罗曾经就轻视大卫太年轻(参撒上17:33),可当大卫赖神打胜仗后,扫罗才刮目相看,说:“少年人哪,你是谁的儿子?”(撒上17:58)
作为青年同工,所要计较的不是年长同工是否重看你,而当十分注重“自尊”、“自爱”、“自重”!要不被人小看,就当“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要别人尊重自己而自己不知自重,那是妄想。故此保罗对提摩太说:“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提前4:14、16)。这里“轻忽”与“谨慎”相对。谨者,郑重、恭敬之谓;慎者,小心、稳当、细致之意也。而“轻忽”在原文有“轻视”、“敷衍”之意。总之要求“慎思、慎言、慎行”。“谨慎自己”就是不可轻视、敷衍、马虎自己。“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不能自高但要有自尊,不能自大但要有自信,不能自私但要有自爱,不能自夸但要自重。青年同工不能轻视自己所重视的圣工和自己选择的路。箴19:16说:“轻忽己路的,必致死亡。”这无疑是个很严肃的提醒。保罗用了“殷勤”、“专心”、“恒心”、“竭力”等词来鼓励青年同工力争做“无愧的工人”(参提后2:15),殷殷教诲、感人肺腑。
今天的中国教会正处在新老交替的时候,如何消除所谓的“代沟”,增进和谐,保罗与提摩太之间的关系正是一面好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