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
1、参:吉尔松(Etienne Gilson),《中世纪哲学精神》(台北:商务,2001),2:“没有人会梦想要讨论天主教数学……科学无论在原理上或在结果上,都是完全独立於宗教之外的”。改革宗中的“改造派”(transformationist)如凯波尔(Kuyper)、范泰尔(Van Til)等则持相反立场,参:范泰尔,《我为什么信神?》(台北:改革宗,1985),14:“根据基督教的观点来讲授课程,不仅宗教,连代数也要根据基督教的观点”。这两种对立观点不必对立,后述。
2、参:王尔德(Oscar Wilde)的名言:“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moral or immoral art. There is only good art and bad art”。另参:自由派神学家James Gustavson的文章:Can Ethics Be Christian?(有基督教伦理吗?)他的答案是:有。
3、霍布斯,《利维坦》(台北:商务,2002),11章,134页。
4、参:赛伯格•贝克(Siegbert Becker),《神的愚拙——理性在马丁路德神学中的地位》(新竹:中华信义神学院,2007)。
5、“圣经基督教外没有真善美”,这话不狂妄,后现代间接同意这话,因为他们强调,世上没有(客观绝对的)真善美。“如果没有圣经基督教,最可靠的数学也不可靠(mathematics is non-fundational)”,这话也间接被哥德尔(Kurt Godel)的不完全理论(Incompleteness Theorems)所证实,参:David Goldman, “The God of Mathematicians”, First Things,2010/9、10。
6、一般认为,巴特和他的学生Yoder、以及Yoder的学生Hauerwas强调教会与世界有别,是强烈反文化的,实际上,他们的伦理,完全是世界文化的一支,而且是世界文化里很风光的一支:平等、环保、反战、和平、非暴力、反资本主义等,这是欧美中产阶级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显学。
7、参:彭小瑜,《教会法研究》(北京:商务,2003),236页。彭的翻案文章有待进一步考察,但起码新教不应厚颜地说,天主教涉政就是坏的,是“破坏政教分离”,是“爱世界”或“世俗化”,而新教涉政就是好的,是“作盐作光”,是“开创近代资本主义及民主科学”或“改造文化”。
8、原文无“人”字,与前面“在主里听从……照着主的教训“的“主”是一个字,复数。
9、原文无“人”字,同上。
《教会》2011年1月总第27期(
https://www.church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