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一)

创世记第四十三章

25:预备与等候

约瑟的弟兄们在约瑟家宰的服务下,安心地等候约瑟的到来,乃是有所预备的。他们将所带来的礼物预备好,等了一段时间,直到晌午的时候。他们如此的预备与等候乃是因为他们有所听说,得知约瑟要在那里吃饭。

这里给我们看见他们的“预备”、“等候”以及“听见”,这便是这一节经文所要表明的。

首先我们来看约瑟哥哥们的“预备”,圣经给我们看见,他们所预备的乃是礼物,就是他们从迦南地所带来的。非常明显,他们由于恐惧心理的影响,便在到达约瑟的屋里以后,将他们从迦南地奉父亲差遣所带来的礼物拿出来,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酬礼,目的乃是让约瑟与他们共享迦南地的出产。我们非常肯定地知道,他们所带来的礼物是他们父亲的心血,因为那时正处饥荒时期,他们籴粮所需用的银子想必都非常成问题,又如何能够拿出什么好的礼物来呢?但我们看见他们确实拿出了礼物,乃是他们的父亲为他们预备的。我们知道,这些礼物对约瑟而言是极其微不足道的,因为埃及全地都在约瑟的管理之下,他又怎么会稀罕这些饥荒之下百姓的微薄礼物呢?但约瑟的父亲以色列还是为他的众子们有所预备,只是为了表示一点心意而已。他们将礼物带到,在这段等候的时间内,他们将这些礼物预备好,为了免除到时候的措手不及!

他们将礼物拿出来预备好以后,所能做的只有“等候”了,因为他们在那里自感极受限制,这是相当正常的,因为首次来埃及地籴粮的遭遇影响到了他们的情绪,使得他们在埃及地不敢随便行走,更不敢随便行动!于是他们在约瑟的内屋中所能够做的事情只有“等候”了!他们所等候的乃是“约瑟……来”,就是说,他们知道约瑟要到这里来与他们相遇,所以他们在这里“等候”。这里给我们看见,约瑟“来”这里的时候将会是“晌午”时分,因为约瑟已经告诉他们了!(16节)这里给我们看见他们对约瑟似乎产生了信心,认为埃及宰相会照着所说的做,决不会食言的,所以他们“等候”!很多时候,我们的等候不够,正是因为我们对神所将要做的事情信心不够,就会凭着自己的努力进行某种操作,结果便是使神的旨意遭到拦阻,无法畅通地行使出来。对我们而言,我们的本意似乎是想要帮助神来完成某个神的计划,但这种帮助却成为神旨意极大的拦阻,因为我们忘记了神的能力超越我们!如果神不能够做成的事,我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又岂能够成功?如果我们自己的手都能够做到的,神岂不更能够做到吗?又何须我们来替神担忧呢?其实神所要的只是我们对他绝对的顺服,包括忍耐等候,因为神比我们更知道我们前面所要遭遇的一切事!

约瑟的哥哥们能够如此等候,正是因为他们有所“听说”!圣经给我们看见:“……因为他们听见要在那里吃饭。”这就是要让我们知道他们能够等候的依据,也是他们等候的目的。圣经上告诉我们,他们在那里等候,乃是为了吃饭!因为他们听说了吃饭的地点就在约瑟的家里!我们在这里有所学习,就是等候的根据。很多时候,我们等候神,但没有等到,那是因为我们的神没有告诉我们要在那里等候,我们乃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等候!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等候位置必须在神所命定的地方,才能得到意外的惊喜!他们能够与埃及宰相一同吃饭,这本就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对他们而言,更是无法想象的!曾经说他们是奸细的埃及宰相,这时居然要与他们同桌吃饭,所经过的时间也不过就是那么几个月,也就是他们从离开埃及回到父亲那里的时候知道他们带着便雅悯来到埃及地的这段时间,约瑟居然对他们有了如此巨大的改变,真是会让他们吓坏!但我们却知道,那一切的原因都在便雅悯身上……

当约瑟的弟兄们在约瑟的家宰的引领下,进入到约瑟的屋子里以后,他们就承受了不可思议的礼遇!别说他们了,如果我们在那种情况下,经历到这些事,我们的反应也一定会大为惊惧!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三章

26:约瑟接受献礼

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如约回到自己的家里,他的弟兄们便将手中的礼物拿进屋去交给他,并且以军民之礼俯伏在约瑟面前,向约瑟下拜。这里通过约瑟的来到说明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约瑟手里了,他不像曾经在迦南地那般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下,由着他的哥哥们任意待他,直到将他卖了!这儿的家已经是约瑟的家,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所表现出的宽恕全然显明其中,虽然这时他们尚未相认,但我们已经看见了约瑟完全的赦免!

当约瑟回到自己家里的时候,我们看见圣经用了一个动词:“来到”。这“来到”说明约瑟本来不在这里,是经过一定的路程,或者有其它旅行工具,或者是他徒步行走才到达这里的。我们看见约瑟的哥哥们比约瑟先到约瑟的家,这是约瑟要让他们有家庭的感应,感受到家的温馨,但他们却处于极度恐惧之中,以致完全没有领会到约瑟的心意!直至“约瑟来到家里”。我们看见约瑟来到了他自己的家里,那是他的温馨之窝,是属于他和他的家人的,但约瑟的哥哥们却已经在那里恭候多时了,因为他们乃是奉约瑟的命令前来的,但他们并不知道约瑟让他们来到此处的目的究竟为何。约瑟在办完了公事后,回到了他自己的家,圣经给我们看见那是他的“家”。对约瑟而言,这乃是一种回归,但对在约瑟家里的他的哥哥们而言,这却是一种“来到”,也就是从不在此地的地方到达此地。这地乃是约瑟的家,圣经明确地告诉我们,约瑟所到的地方原是他自己的“家”,因为那里有他的家人,虽然他的家人并没有完全认识他,甚至他的弟兄们根本不认识他!当然他的妻子儿子们都知道他,但或许他们的知道并不完全,因为非常明显的,他们乃是在埃及土生土长的,或许他们会自认为是埃及人!当然我们相信约瑟不会让他们有这样的认识的,但约瑟也没有办法让他们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确实是在埃及出生,也是在埃及长大的,甚至他们的母亲也是埃及安城人。

约瑟来到自己的家里,所看见的第一幕便是“他们就把手中的礼物拿进屋去给他”。这里有一连串的动词,从“拿进”到“去给”都是在说明约瑟的弟兄们乃是遵着他们父亲的命令对约瑟表示出极大的尊敬!非常明显,这里的“礼物”已经完全是表示尊敬的含义了,因为约瑟的家宰已经对他们说明他们的银子已经收下了,不用他们再交银子了!圣经非常明确地给我们看见他们所拿的乃是“礼物”,并非“银子”。此时已经没有必要讨论他们口袋内的银子是哪来的了,只需要他们将这一次籴粮所需用的银子交出来,但他们却在银子之外另加了一些“手中的礼物”,这便表明他们对约瑟的感谢,绝非贿赂之用!或者这里面含有某种交易的含义,但更重要的乃是表明他们的感谢,因为所献上的被圣经称之为“礼物”!他们要将礼物献上,这里给我们看见有一个必需的动作,就是“拿进屋去”,这个动作是在提示我们,他们的礼物本来是在屋外的,并没有与他们同进约瑟的屋中,直到约瑟来到这里,他们才将这些礼物拿进去,摆在约瑟面前的。他们将礼物拿进屋去,目的是在于要“给他”。这乃是无条件的给予,完全是约瑟的弟兄们对约瑟的尊重之举,并不是出于约瑟的威慑!约瑟并没有以权柄要求他们带什么礼物前来,只是要他们带小兄弟来作证,他们这一举动无非是多此一举了!但在他们的父亲看来,这却是必要的,因为他们的心里充满了恐惧感,必须藉着礼物来驱除他们内心的恐惧感,他们才能坦然地进到约瑟面前!我们可以肯定地知道,以色列完全被恐惧抓住了!

非常明显,约瑟的弟兄们将手中的礼物交给约瑟后,“又俯伏在地,向他下拜”。这是约瑟的弟兄们再一次的表明他们对约瑟的尊重,或许他们认为他们首次的尊重并不包含便雅悯,这次便雅悯同来,所以他们需要重新表明他们对约瑟的尊重了!于是他们又一次在约瑟面前“俯伏在地,向他下拜”。非常明显,这里的经文记载乃是为了描述约瑟的弟兄们向约瑟下拜,其中也包括了便雅悯,这样约瑟的第一个梦才算完全实现!我们知道,他们这时向约瑟下拜,已经不再是因为他们前一次在回家的路上发现银子一事了,这件事对他们而言,已经完全成为过去了!但他们仍然向约瑟下拜,这无非是居于约瑟所处的地位之高、权势之高,让他的弟兄们不得不在他的威慑下屈服。

约瑟得到了他所应得的尊敬,因为这是神所命定的,无人能够改变!尽管他的哥哥们不服,但此时也由不得他们不服了!不论他们是否知道面前的这位是约瑟,他们都会心存恐惧的!因为这时在他们面前的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弟兄约瑟了,而是埃及国的宰相约瑟!这一身份的改变由不得他们不俯伏下来!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三章

27:约瑟的尊老

我们在这里首先看见约瑟对他们众人的问候,我们知道,他主要问候的乃是他自己的胞弟便雅悯,虽然他没有说明,圣经也没有明确记载。在问候他们众人以后,约瑟更是强调地询问了他们父亲的状况,所问候的内容乃是居于身体的平安与生命的存在。

非常明显,约瑟在他的弟兄行完礼节后,他以宰相的身份向他们问候,因为这时他还没有向他们表明身份,原因乃是时候还未到!约瑟问他们好,乃是以埃及宰相的身份加以问候,这乃是指着他的权柄地位说的,所以他不需居于任何礼节,因为在埃及地,他的地位比他弟兄们都要高出了许多!约瑟向他们问好,对他们而言,乃是一种抬举,因为约瑟乃是一国之相,向他们问好,需要心灵的谦卑。非常明显,约瑟的生命已经达到了应有的谦卑程度,这使得他在地位比他低的人面前自然地问候他们,不是以权柄压榨他们,而是以关爱的语言问候他们。这种问候乃是对他们的祝福,因为这问候所带出的信息乃是“好”的信息!所谓好,自然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听见的,所以人们在彼此问候的时候常常会说“你好”,这并不需要做作,因为这是礼貌,是每一个人都会说的,或许是客套,或许是害怕,或许是真的尊敬,但这并不影响这个问候的本身!当约瑟向他们问好的时候,乃是表明自己愿意与民同乐,这是何等地谦卑!尽管他们是自己的弟兄,我们也同样可以从他对待他们的情形中来看出他是如何做宰相的,因为他不仅是他们的弟兄,也是他们的仇人!

约瑟不仅问候他的众弟兄,也同样在众弟兄面前非常自然地问到了他们父亲的状况,他也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这里以“又问……”来说明这一“问”与前面的问候在意义上的不同。我们看见,这一问并非问候,而是询问,但在这种询问中他却更加地流露了对父亲的关爱!尽管这时他并没有与他的父亲同在一处,但这些无法抹煞掉内里所包含的感情。

约瑟又问他们,并非问候,而是有问题要询问。约瑟解除他众弟兄心理的困扰以后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你们的父亲,就是你们所说的那老人家平安吗?”。非常明显,约瑟在这里表明了他对“你们的父亲”的关爱,或许在他的众弟兄看来,这种关爱乃是针对“那老人家”的,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年纪老迈了,让约瑟对他特别关注,但他们却不能明白约瑟此时的心情,别说约瑟的哥哥们了,恐怕就连约瑟的兄弟便雅悯也无法明白,即便以色列亲自前来,看见这种情形,听见这种问候,可能也无法明白约瑟为何如此关爱自己了!约瑟询问他们“那老人家”的事情,表明约瑟乃是一个尊老的人,虽然他们不知道约瑟与父亲的关系,但约瑟正是在这种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上让他们感受到了约瑟对他们父亲的特别关爱!约瑟所关心的关于他们父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平安”的问题!平安,对一个老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老人的年纪都是老迈的,随时都可能流逝,约瑟的关爱正是对着这个需要发出,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约瑟对老人的了解是何等的深刻!

约瑟的第二个问题乃是“他还在吗”,这乃是关于以色列的生命问题,或许这乃是前面问题的补充,因为如果连在与不在都不知道,平安与否又有何益?但我们却看见约瑟的问题有些颠三倒四的,这或许正是表明他在关于父亲的问题上所表明的关切程度,甚至让他的话语都受及影响,乃至矛盾重重,语法不通!约瑟对父亲的特殊关爱在这问候中完全表明出来,因为他害怕自己见不到自己的父亲了!

约瑟的问候表明约瑟对老人家的尊重,虽然最先提出的是对他哥哥们的关爱,这乃是因为他所见到的正是他的哥哥们,他没有见到自己的父亲,所以自然是先问候他们了!但在他的询问中,在这里他只提到了他的父亲,虽然因为形势缘故,他这时只能说是“你们的父亲”,但我们却完全可以感受到他所真正想要表达的乃是“我的父亲”!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三章

28:弟兄们的回答与动作

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的弟兄们就着埃及宰相所提出的关于他们父亲的平安状况进行实际回答,在他们的回答中,他们不只将自己的身份又一次降格了,而且也在无意中将他们父亲的身份降格了!这也就是约瑟第二个梦的成就,乃是太阳、月亮和十一个星星都向他下拜。他们在根据约瑟的问题报完平安以后,以谦卑的态度向约瑟“低头下拜”,这乃是表明他们对约瑟的权柄的服从。

圣经首先给我们看见“他们回答说……”,这乃是表明他们所处立场上的被动,因为他们成为别人所提问题的回答者,自己的“回答”必须照着别人的问题来!他们在埃及宰相面前完全没有一点主动性,因为无论在权柄地位上,他们都不及埃及宰相!恐怕在他们的心理上,他们的压力却是过于其他一切人的!所以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的是“他们回答说……”,这正是显明他们的被动。

在他们的回答中,我们看见他们不仅将自己的地位降格了,也同时将他们父亲的地位降格了!他们居然声称约瑟的父亲以色列乃是“你仆人我们的父亲”,这对约瑟而言,自然是一种抬举,但他们所要表明的乃是他们自己地位的卑微,就连“我们的父亲”在约瑟面前也只能被称为“你仆人”!他们自然不知道,被他们称为“你仆人我们的父亲”的这位也是这儿所说的“你”的父亲,因为他们完全不认识约瑟了!在约瑟面前,他们只能谦卑地承认自己一切的不够,甚至连他们所敬重的父亲,这时都被称作“你仆人”了!他们所传递出来关于他们父亲的信息乃是“平安”,因为这原是约瑟所想要知道的!在约瑟的询问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怀,但他们却无法感受到,因为他们充满了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成为一堵墙,让约瑟的关怀无法正常地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取而代之的却是极大地恐惧战兢!他们虽然报平安,但我们可以想象,如若我们在那种场合中,我们所应有的思想会是什么?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思想应是“父亲很平安,但如若我们也能很平安地回到家中,相信我们的父亲会更加平安,甚至会被喜乐充满”。平安,是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但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的:即便是世上最大的富翁,也无法用金钱买得平安;即便是世上最高的权威,也无法以权柄换得平安……因为平安不是来自于世界,乃是来自于耶稣基督的话!当我们看见耶稣复活以后,他对多人传说了一个共同的信息:“愿你们平安!”这才是让人得到真正平安的方法!约瑟的哥哥们所述说的只是自己的期望,他们并不真确地知道父亲是否平安,其实我们知道,自从约瑟被卖以后,以色列的心中从未有过平安!

约瑟的哥哥们继续向约瑟这位埃及宰相报喜不报忧:“……他还在。”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形,因为他们的父亲确实未曾离世。所谓“还在”,乃是指着生命的保存,是约瑟的哥哥们就着约瑟的问题照着约瑟所能够理解的方式做的回答,乃是诚实的。在这里,“还在”所表明的事还在人世,未曾离世,生命的气息犹存。他们乃是根据约瑟的问题据实回答,对约瑟而言,这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因为他还能够看见自己的父亲!但他们却不知道约瑟的思想,所以在述说完他们父亲的状况后,约瑟的哥哥们却是……

“于是他们低头下拜。”约瑟的哥哥们在这里起码有两个举动:其一、低头;其二、下拜。我们首先看见他们向约瑟“低头”,这乃是对约瑟的尊重。在“低头”的动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谦卑,他们不再像以前那般狂傲,因为他们受过了许多的苦难;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悔改,因为这一动作乃是表明他们认识了自己,将眼睛转向了自己,不敢再看别人!在“下拜”的举动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约瑟的尊重,因为约瑟乃是一国之相;我们也感受到他们对约瑟的认识,因为他们感受到约瑟是值得他们“下拜”的;我们还感受到他们对约瑟的变化,因为他们曾经是如此地看不起约瑟,这时居然需要向他下拜(虽然他们不知道那是约瑟)!

约瑟的弟兄们仍然充满了畏惧,这时的畏惧感仍然是出于对约瑟的不知,所以这种畏惧感不仅在约瑟的哥哥们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就是在本来不该惧怕约瑟的他的胞弟便雅悯身上,我们也同样可以看见!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三章

29:约瑟看见便雅悯

约瑟在这时注意到了便雅悯,圣经用了“举目看见”来说明他对便雅悯的关注,这种程度过于对待以色列其余的儿子。在注意到便雅悯时,约瑟故作不认识,对以色列其余的儿子们问道:“你们向我所说那顶小的兄弟就是这位吗?”在这时,他又表现出对便雅悯格外的疼惜之情,以祝福的口吻对便雅悯说道:“小儿啊,愿神赐恩给你!”

非常明显,约瑟在这里格外地关注到了便雅悯的存在,圣经以“举目看见”来说明约瑟对便雅悯的看见方式。所谓举目看见,乃是表明在下的往上看,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的乃是约瑟在便雅悯面前的位置乃是降低了的!约瑟本是在他哥哥们以上的位置向下看的,并且约瑟的众弟兄在他面前的姿势乃是“低头下拜”的,也就是说,他们当时是在约瑟以下,约瑟要看他们,应该是俯视,而这里给我们看见的约瑟看便雅悯的姿态却与此截然不同,圣经告诉我们,约瑟乃是以“举目”的视觉方式来观看便雅悯的,这就是说约瑟在看便雅悯的时候乃是从他的站姿蹲下了!他不再是站在那里,因为他的位置本是与众弟兄相等的,而他的众弟兄在他面前乃是以“低头下拜”的形式出现的,当然,“低头下拜”并不一定代表俯伏下拜,但他们的位置一定在约瑟以下。但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此时居然在便雅悯面前以“举目看见”的姿态观看着他,或许便雅悯此时是站立的,而约瑟则坐下了,但更有可能的却是约瑟蹲下来看到便雅悯,并且是以注视的眼光看着他的!圣经在这里特别强调到便雅悯的身份乃是约瑟“同母的兄弟”,这里正是要显明他与约瑟的感情不只是有着同一父亲的兄弟情谊,更是在“同母”的情形下成为兄弟的,也就是亲身的胞弟。我们知道,这里所要显明与我们的乃是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乃是极其独特的,是与众不同的,是旁人无法理解的!(虽然此时约瑟的兄弟便雅悯也无法理解,但终究他们必会相认!)

当约瑟看见自己的胞弟后,他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故意装作也不认识他,却在这里就着这独特的一员进入到他们中间表明对他有了某种认识,就对他们众弟兄说:“你们向我所说那顶小的兄弟就是这位吗?”这里乃是以反问的语气提出的,约瑟知道此时还不到他们兄弟相认的时候,所以故意装作对便雅悯也不认识,只是因为看见首次没有出现的他此时却突然出现了,便对他有的一种认识,“你们向我所说……”正是表明了这种认识。也就是说,约瑟本来不认识他,但是他们曾经对约瑟说过他们还有一个小兄弟在父亲身边,在约瑟的催迫下他们不得不将他带来的这位一定就是他们所说的那位小兄弟了!约瑟看见他,知道他就是“那顶小的兄弟”,这乃是说明他在家里是最受宠爱的!因为年龄的因素,约瑟表明看出他是“顶小的”,同时也接受了众弟兄关于他是他们的小兄弟的说法。但为了不泄露自己对他们的认识,约瑟仍然以疑问的语气对他们说出这话,表明他的猜测纯粹是因为便雅悯首次并没有与他们同来,而并非与他们众人相识。

约瑟在这里对他的哥哥们表明自己对便雅悯的认识后,又转向他们的小兄弟便雅悯,对他说出祝福的话,并且是在对他昵称的情况下表示出祝福来的:“小儿啊,愿神赐恩给你!”这是何等的祝福!约瑟居然称便雅悯为“小儿”!不说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不多,但是这种亲昵程度恐怕就让便雅悯的哥哥们望尘莫及,或者恐惧战兢了!但约瑟没有称便雅悯为“兄弟”,却称他为“小儿”。不称便雅悯为“兄弟”这是我们非常理解的,乃是因为他不想那么快的暴露自己,他在等待神的时候;但称便雅悯为“小儿”,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非常不合理的称呼,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父子关系,乃是兄弟关系,居然以父子关系的称呼来称呼自己的兄弟,约瑟似乎也太不孝了吧!但我们知道,在希伯来人看来,“小儿”的称呼是一种亲昵的表达,并不代表年龄之间的差异,这是与其它语言极为不同的!圣经上多次出现“我儿……”,也是表明了这种关系,并非被称呼为“我儿”的人真的都是称呼他们为“我儿”的人的儿子。在约瑟表现出对便雅悯亲昵的称呼后,约瑟又有下话,这话乃是带有祝福性质的:“愿神赐恩给你!”这里给我们看见约瑟对神的敬畏,他知道能够真正赐恩给他们的并不是自己,乃是掌管宇宙万物的神!他所能做的只有表达自己的愿望,并不能代替神“赐恩”。约瑟在这祝福性质的言语中,将自己对小兄弟的情感完全暴露出来,让我们深深地知道这对兄弟之间的情谊是何等的深刻!在约瑟看来,这种兄弟情谊是会带出极大祝福的,所以他表明希望神“赐恩给”便雅悯,乃是他的心愿。

约瑟在离别家乡二十多年后首次看见自己的同胞兄弟,这对他而言,是一种深情的享受!我们知道,很多也有兄弟之情,但他们的兄弟之情却无法如此深情的流露,是因为他们之间只有名分,并无情谊!这就让我们想起亚伯与该隐,这种兄弟关系在当今的社会中比比皆是,实在可怕!但愿今天的社会中有更多一些像约瑟与便雅悯这般的兄弟,在教会中我们也需要这样美好关系的兄弟!千万不要像该隐与亚伯一般,看见别人所献的祭讨神喜悦就起杀意,这样我们就不仅是所献的祭物不讨神喜悦,恐怕连我们的人都会让神厌恶了!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三章

30:爱弟之情的发动——约瑟的哭泣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最为真挚的感情流露,约瑟与便雅悯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兄弟情谊,这种感情乃是压抑了二十多年的,从约瑟离开家乡开始,直到此时!当约瑟为他的小兄弟带来了祝福的语言后,兄弟的情谊一下子把他抓住了,让约瑟无法忍受,立刻就想哭出来,乃是有情有意的哭泣!约瑟寻找到可以哭泣的地方——自己的屋里,在那里哭了一场!

我们在这里首先看见约瑟内心有一股真情需要流露出来,圣经称之为“爱弟之情发动”,可见这乃是兄弟之间的爱与关怀。我们在这里看见圣经记载的第三种爱,乃是兄弟之爱!我们知道,圣经首次记载“爱”,乃是神令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时候所说的“你所爱的以撒”,这乃是父子之爱,以奉献为主题;圣经又给我们看见第二种爱,乃是以撒与利百加之间的爱,这是夫妻之爱,以联合为主题;在这里又给我们看见第三种爱,就是兄弟之爱,虽然还未显明主题,但我们不妨先提一下,这里的主题就是赦免,或者说是饶恕!或者这里给我们看见的并不是这种爱,因为约瑟与便雅悯之间没有任何需要赦免与饶恕的地方,但后面却给我们看见这种爱的波及性达到了他们其余的弟兄,约瑟所表现的正是那种超然的饶恕——耶稣基督的饶恕!我们知道,人只要有情,就自然会“发动”,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约瑟对他的小兄弟便雅悯有情,然后让我们看见他立刻将这种感情“发动”出来了!非常明显,这里在提示我们一件事,就是爱需要表达!很多人认为爱只要在心中即可,但圣经却给我们看见,爱需要表达出来,才会让人感受到!

当约瑟的爱发动的时候,他“就急忙寻找可哭之地……”,这乃是爱的流露,虽然未在人前显明,他需要“寻找可哭之地”,但这里却给我们看见了真实的流露!所谓流露,并不一定要在人前,只需要有所表现即可。约瑟“急忙”寻找可哭之地,说明他的真情即将流露,而且很快就会来到,所以他为了保全自己的位置,在时间尚未来到的时候不将自己的身份暴露,于是他去“寻找”可哭之地。本来埃及全地都是法老给他管辖的,他要去哪就可以去哪,他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但这时由于慌乱,又由于时间的紧迫,他被逼却要去“寻找”可哭之地,这便说明埃及地并不是属于他的,他在这里乃是客旅,与众弟兄一样!我们看见约瑟爱弟之情的表现却是要去“哭”,这的确是一件让人难以理解的事!很多时候,我们的情感受到压抑,无法表现的时候,所选择的方式也会像约瑟一般,这是很正常的!哭,乃是真情的流露,只要是出于真情,那绝对是最好的。但当今教会很多时候却时常会有一种遗传性质的哭泣,认为哭泣就是爱的表现,这就是全然错误的了!很多人认为我们爱耶稣就应该哭泣,因为耶稣为我们死了,但我们却可以发现这并不是耶稣的心意,因为耶稣对那些为他哭泣的人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路加福音23:28)非常明显,圣经从未要我们为耶稣基督钉十字架的事情而痛苦哀哭,但今天的教会中弟兄姊妹一想到耶稣基督钉十字架的事情就哀哭的人数绝对过半,这明显与耶稣基督的教导不合了!圣经给我们看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耶稣基督钉十字架的事情而哀哭,因为我们的主已经复活了!这样的哭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约瑟的哭泣也并不是因为谁离开了世界,当然他还是为他的父亲离世一事有过哀哭,但那是在耶稣以前的事情,与现今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我们却知道,耶稣并没有要我们为他的死哀哭,并且加以禁止,他所教导的哀哭乃是为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在世上会有很多麻烦事情……

约瑟由于爱弟之情的发动,便寻找可哭之地,但我们看见他却“进入自己的屋里”,这里给我们看见约瑟与他们吃饭的地方一定不在约瑟的屋里,也就是说,他们先前到达约瑟的屋里,乃是为了预备吃饭,而吃饭的实际地点并不在约瑟的屋里,以至于他们到了时候要离开约瑟的屋里,这就给约瑟哭泣留下了空间,让约瑟“进入自己的屋里”。这里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那并不是其它地方,正是约瑟的家宰带约瑟的弟兄们去到的“约瑟的屋里”,是约瑟的私人场所。约瑟要暗自哭泣,那里无疑是最好的地方,因为他的弟兄们已经不在那里了!

约瑟进入到那屋里,目的乃是为了“哭了一场”,也就是说,约瑟在爱弟弟的情绪下,表现出来的举动乃是“哭了一场”。爱,会带来哭泣,但却不是主要的,因为哭泣是暗自的,故约瑟的哭泣乃是在屋里独自的经历,不能让别人看见,也不能让自己的家人看见,无论是亲属,还是在埃及的家人,都不能知道约瑟此时的心境,更不能知道约瑟背后的哭泣声!我们看见真实的爱导致的哭泣乃是在背后的,目的是隐藏自己的身份,因为此时还未到兄弟相认之期,还不能草率地暴露自己的感情。

在这里,圣经非常清楚地给我们看见约瑟的节制,他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什么样的事情。他有爱弟之情,但既然还未曾相认,自然也不能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于是他暗自地哭泣,乃是在神面前的,并不在人面前,这才是真情的流露!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三章

31:勉强隐忍

我们在前面看见约瑟出于对小兄弟的亲情,按耐不住自己的情感,情绪自然的爆发出来,就进入到他自己的屋里,哭了一场。在这里,我们看见约瑟哭过以后的表现,他的情绪波动还是非常厉害,乃至洗了脸后,他仍旧需要勉强隐忍,吩咐人摆饭,因为这时正是吃饭的时候。

我们首先在这里看见约瑟从他的屋里出来之前的需要,圣经给我们看见他乃是“洗了脸出来”的,这就是说,他仍然需要伪装,或者说那是他在众人面前的尊严,因为他乃是埃及国的宰相,吃饭的时候脸上岂能带有泪珠呢?这里给我们看见一个功课,乃是从约瑟身上我们应有的学习,就是哭在暗中!在人的面前,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尊严,而是礼节,这是我们的需要,虽然不是重要的,但却是必要的。如果泪水满满的在餐桌上,谁还有心思吃这顿饭?更何况他乃是埃及国的宰相!所以他需要洁净的礼!外貌的洁净,对基督徒而言是一种礼节,因为我们是世人的榜样,要让人在我们身上看见基督的荣耀,这就是必需的!约瑟的这一举动是在暗中所行,因为他不愿意让人知道他的哭泣,他宁可自己背负重但,也不将担子加在别人身上,所以他在自己的屋里哭泣,而当从屋里出来的时候,他却要“洗了脸出来”。洗脸,乃是一种洁净;出来,则是一种行动。约瑟乃是与他众弟兄站在同一条阵线上的,所以他要与他们一同吃饭!

约瑟从屋里出来后,他的感情似乎仍然非常强烈,时刻都有可能爆发!所以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为了压抑自己的感情,约瑟是“勉强隐忍”,这四个字说明约瑟的感情是非常强烈的,但同时,约瑟的克制力也是非常之强大!这四个字同时包含了这两种含义,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约瑟是如何面对亲情的。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亲情,会受到很大的干扰,让我们无法忍受,让我们无法跟从耶稣基督走十字架的道路,所以耶稣基督教导我们:“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14:26—27)这里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为了神的工作不顾家人,而是说当这些亲情成为我们跟从主耶稣基督的拦阻时,就应该撇下!非常明显,这里所说的乃是指着耶稣的名,而非耶稣的工作。我们必须知道,为了神的旨意成就,哪怕牺牲自己的亲情乃至生命都是值得的!约瑟隐藏自己的感情,正是因为要等候神的时候,他知道神的时候才是最好的!

他“吩咐人摆饭”,这是他与众兄弟在分别二十多年以后共同吃的头一顿饭!约瑟是一个懂得用人的人,他知道该如何用法老给他的人,所以他没有自己摆饭,而是“吩咐人摆饭”,这是权柄的应用,需要责任的配合。因为约瑟绝对是一个责任心相当重的人,所以他的家仆们甘愿为他预备一切所需,甚至为被他称为“奸细”的人预备,也是没有任何的怨言,就照着去做了!

我们看见约瑟的生命中有很多我们所要学习的,他的顾全大局、控制情绪、智慧用人,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非常宝贵的功课!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三章

32:三桌饭

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所吩咐预备的饭并不只是为自己家人所预备的,明显的,那是他认为自己还不到暴露自己身份的时候。圣经让我们知道,当他们到了约瑟的屋里后,却发现那里有三桌饭,中间的为约瑟自己的,另外两桌分别是给他自己的弟兄们与那些同他一同吃饭的埃及人的。这里给我们看见当时埃及地区的一种风俗,就是大家吃饭的时候,不论身份尊贵低贱,统统都在一起!这里给我们看见了希伯来人与埃及人的分界点,他们之间的差异就是因为约瑟这一桌!

非常明显,只有约瑟这个隐藏的希伯来人成为他们中间的调解员,埃及人才能与以色列人和好,于是约瑟做了一件事,就是把他们的矛盾放到桌面上摊开了说,免得大家的矛盾一直压存心底!但同时,约瑟又在桌面上将希伯来人与埃及人之间的矛盾通过各种智慧的方法来慢慢地化解,于是本来可以在一起吃饭的人却分了三桌!

我们看见这三桌饭食中,以约瑟为中心,因为贪爱是耶稣基督的预表!非常明显,享受食物,自然是应该又主人家安排,圣经给我们预先看见所摆上的乃是约瑟的一席。这乃是耶稣基督的预表,因为约瑟正是预表耶稣基督丰满的生命的。他们又为希伯来人预备了一桌,圣经给我们看见他们的预备乃是接续着约瑟的摆上来的!最后圣经才给我们看见埃及人也享受到了约瑟让家宰所预备的食物。这里有一个顺序,乃是我们在神面前的顺序,首先是约瑟,那原是耶稣基督的预表,最先提出乃是合情合理的!然后圣经给我们看见的乃是希伯来人的一桌,这似乎在意味着什么,说明约瑟与这些希伯来人的关系密切程度远远胜过那些埃及人!非常明显,这里的三桌酒席似乎是整个人类的缩影!我们首先看见的乃是约瑟,他所预表的自然是耶稣基督;接下来看见的则是希伯来人的一桌,他们所预表的乃是基督徒,与耶稣基督有相同生命的人;最后圣经给我们看见的才是东道主“埃及人”的一桌,似乎埃及人的一桌乃是为了摆摆样子,免除众弟兄们的怀疑所用。但这对埃及人而言,或许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但在神面前,他所看重的确实只有以色列!

圣经又告诉我们以色列人与埃及人不能同席的理由,乃是因为“那原是埃及人所厌恶的”。非常明显,约瑟在埃及的时间内并没有公诸自己的身份,圣经虽未说过这个意义,但我们却可以知道,这乃是预表教会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在这里看见“埃及人不可和希伯来人一同吃饭”,但却没有看见希伯莱人不可和埃及人一同吃饭!非常明显,这里所表达的乃是埃及人对希伯来人的厌恶,并非希伯来人厌恶埃及人;同样的,我们在世界上也是被厌恶的,但我们却要以爱去面对这个世界,因为这才是讨神喜悦的!

这儿的三席饭给我们看见希伯来人与埃及人的正确关系,乃是要我们带动世界,以基督徒独有的生命影响力去影响改变这个黑暗的时代!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在世上并不是被爱的,也不是被接纳的,因为世人连耶稣基督都没有接纳,更何况我们呢?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三章

33:约瑟露出对众弟兄的熟识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在约瑟安排弟兄们吃饭时候的座位时,乃是按着他们众弟兄的长幼次序来的,说明约瑟对他们众人的熟悉,这就让约瑟的众弟兄们都彼此诧异。

我们看见约瑟对众人的认识,乃是根据他在迦南地的记忆,都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大家的年龄都长大了,身材变化虽然变化不多,但终有些差距,约瑟却是在众人面前“露”了一手,他能够根据大家的年龄来排列大家的顺序,照着他们的年龄差距安排他们的座位,让他们各就各位地坐下!圣经给我们看见约瑟的安排乃是让他们“在他面前”——即在约瑟面前,这里给我们看见约瑟与他们进一步地拉进了关系,不仅使他们众人在自己面前,还使他们与自己同席,这当真是埃及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但埃及人没有福份承受到,却被这些外族人——乃是被他们厌恶的希伯来人享受到了这样的荣誉!约瑟安排他们在自己面前,乃是要与他们一同坐席,但在坐席之前,我们却看见有一个必要的说明,就是约瑟安排他们坐席,乃是根据排列的“顺序”来的!这里似乎在提示着神在希伯来民族中所拟定的顺序,是与埃及民族不同的!我们都知道,希伯来民族乃是神的选民,而埃及人则是预表属世界的万民的,也就是说,在这里所引出的属灵含义乃是在属灵的事上,我们必须按着属灵的原则来办,不能像对待世界上的事情那样,乱七八糟也没关系,只要完成了就好!约瑟安排他们“坐席”,乃是因为他们有这个需要。他们从希伯来之地走了非常长的路线,到达了埃及地,一定肚腹空空,饥饿难忍,约瑟便让他们与自己一同坐席,无疑是在满足他们身体的基本需求。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顾虑到他弟兄们一切的需要,比他们自己更了解自己!

约瑟安排他们的座位,乃是“都按着长幼的次序”。这里给我们看见一种次序,乃是希伯来人之间的,使他们独特的,是有这个必要的,因为他们乃是神的选民,所做的一切都必须照着神的心意。他们在吃饭的时候排座位,圣经特别强调说明约瑟为他们安排座位的一个次序,乃是“都按着长幼的次序”。这就是说,约瑟为他众弟兄预备好了食物,便也同时将他们的座位排好,乃是有一定的“次序”的,就是根据他们“长幼的次序”,也即出生早晚的次序。非常明显,约瑟的这一举动是要让他们感觉到他与他们的关系之亲近,他在暗中向众人提示自己的身份,表明自己对他们的了解,但是他们却无法领会到约瑟此举的含义,导致约瑟此举全然白费劲!

我们看见约瑟的众弟兄在约瑟的安排下,只有一点点的“诧异”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我们看见约瑟的众弟兄的“诧异”是在“彼此”间的,并没有让旁人感受到。而且我们知道,诧异,不过是小小的惊奇,并没有什么大的举动,所以约瑟知道神的时候还未到,正是出于他们对所遭遇的一切事的完全无知!诧异,乃是惊奇的表现,这里给我们看见约瑟的哥哥们在看见约瑟令他的仆人将他们排列着坐下来的时候,他们却只是一点点的“彼此诧异”而已,这自然是要显明众弟兄对自己的兄弟关系被看透的一种惊奇感,让他们惊羡不已!

约瑟的一举一动都在说明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想念,对弟弟的思念,这一切都在这儿餐桌上显明了,但他却同时又将自己隐藏得甚好,乃至他的众弟兄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身份起疑,最多只是好奇而已!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三章

34:分赐食物

我们看见约瑟为他的众弟兄摆设食物的时候,似乎有意在考验他们的和睦,便故意将分给便雅悯的食物多于分给别人的五倍。圣经给我们看见,他们在众人面前饮酒,和约瑟一同宴乐。

这里让我们知道,约瑟做了一件事,就是在他们吃饭的时候,他把自己面前的食物分出来,送给上一节经文里所提示的“众弟兄”。在这里,我们看见约瑟作了一种分别的工作,就是将希伯来人从埃及人中间分别出来,并且圣经给我们看见,希伯来人蒙受的祝福却是过于埃及人,因为他们所吃的食物是特别的,圣经给我们看见,那是“送给他们”的;也就是说,埃及人虽然在约瑟面前同席吃饭,但他们似乎要付出一点代价,而希伯来人却可以白白地享受面前的饮食。圣经在这里特别强调说明分给约瑟弟兄的饮食乃是“送给他们”的,或许正是要表明他与自家兄弟之间的情谊已是绝对超越了与埃及人之间的关系!

圣经继续给我们看见的是便雅悯所得的又是过于他其他弟兄的所得,而且不是一般性的超越,而是超过了五倍,也就是有六倍之多!好像便雅悯一个人的所得已经是他其余十个哥哥们所得的一半多了!这里也给我们看见了约瑟与便雅悯之间的那种亲密的兄弟情谊,自是他的哥哥们所无法相及的!但我们在这里看来,这似乎有些对他们生命的试验,约瑟如此行,似乎要知道他们是否改变了!他曾经就是在自己得到父亲过分的宠爱下被哥哥们嫉妒,这才被卖到埃及地来的,这会约瑟如此行,目的似乎正是要看他们有没有改变,他们是否对便雅悯也像曾经对待自己一样,所以约瑟在众人面前给便雅悯的乃是比别人的超过了五倍!

圣经继续给我们看见,在约瑟的赏赐下,无论是在场的埃及人,还是希伯来人,他们的反应似乎非常麻木,只是一味地“饮酒”,其它什么也不顾!或许他们正是感受到约瑟对他们已经完全的信任了,这才大放戒心,在别人的土地上大吃大喝开了!很多时候,基督徒在世界上也会有这种迷糊的情况,在感受到别人对我们没有敌意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应有的警惕心,这正是给魔鬼留下了非常大的地步,让魔鬼有了相当大的空子可钻!我们看见约瑟的哥哥们也是在弄不清楚状况下的时候,拼命地喝酒,导致心理防备的闪失,便是后面给我们看见,他们出问题了……这是后话。

我们看见他们饮酒后“和约瑟一同宴乐”,似乎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但他们却不知道,大难即将临头了!宴乐并不是一件好事,圣经上多次给我们看见,好宴乐的人没有好结局。非常明显的经文:“工人给你们收割庄稼,你们亏欠他们的工钱;这工钱有声音呼叫,并且那收割之人的冤声,已经入了万军之主的耳了。你们在世上享美福、好宴乐,当宰杀的日子竟娇养你们的心。”(雅各书5:4—5)圣经是说他们“和约瑟一同宴乐”,但我们却知道,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乃是与埃及宰相一同宴乐,对他们而言,这似乎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但他们却不知道将有祸患临到自己了……

TOP

Processed in 0.011277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