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一)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22:流便个人回忆性的议论

当弟兄们为自己曾经的恶行懊悔之余,流便便借机自我表白,说明当初都怪他们不听自己的话,硬要伤害约瑟,才会导致今天的报应临到!

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流便是在弟兄们的懊悔中借机发挥的,目的是要表明当时的恶行与自己无关。

他首先说道:“我岂不是对你们说过……”这里以“我”开头,表明流便的个性中非常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一面。流便这样的表明,让我们看见的只有他是与众不同的,但这样的表明却是有些画蛇添足了,似乎在有意表明什么,或者说是在要表现自己的独具慧眼。但我们可以想象,如若他真实的独具慧眼,又岂能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让约瑟失去踪迹呢?或者他若果独具慧眼,为何直到此时,他仍然不知道面前的这位埃及宰相就是约瑟呢?我们从他的话语中看见的是诡诈的狡辨,而非真实的智慧。他这样的自我表白无异于更加显明他的无知愚昧!这时的他却以反问的语气责备自己的兄弟们:“岂不是……”这样的语气是非常自义的,所表明的是他自己的独到见解没有被接受,才遭逢此难!这时的流便似乎有些强硬,要表明自己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他在回忆中说道:“对你们说过……”意思是要表明自己是有先见之明的,无奈自己的先见之明不被接受!

流便回忆起当初自己所说的话,乃是“不可伤害那孩子”。似乎在众人要伤害那孩子的时候,唯有他自己没有参与到对那孩子的伤害过程中。但我们可以想象,在他们伤害那孩子的时候,他又在何方?!离开那孩子难道就不是一种伤害吗?当那孩子孤身面对弟兄们的冷嘲热讽,当那孩子只身被弟兄们以二十舍客勒银子买给外族人的时候,他又在何方?让那孩子孤独地面对仇恨自己的弟兄们,让那孩子从他兄弟们手中失落时,他又在何方?在孩子孤独的时候,作为兄长的不与他同在,这难道不是一种伤害吗?但这时的流便却将这些作为兄长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似乎与他个人都毫无干系,好像伤害孩子的时候,自己并不在场,所以对孩子的伤害与自己无关!这样的推卸责任岂是神所喜悦的……

流便说明,这一切的事情都是因为“你们不肯听”他的劝,硬要按着自己的意思来办,才导致这样的结局,才会有这样的懊悔!流便的话语真是一网打尽,好像除了自己,在约瑟的被害中,另外九个哥哥都是有责任的,唯独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如果他们当时听他的话,尊重他这个作为兄长的所提的建议,就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了!这分明是自表公义、自表无罪、自表先见之明、自表独具慧眼……哪里是在认罪啊?!

流便最后就自己的话语作出总结:“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们追讨。”“所以”表明前面所说的话乃是原因,下面所说的话就是前面所说的话的结果。也就是说,因为他的兄弟们不肯听他的话,不尊重他作为兄长的权柄,才导致流约瑟的血,才导致今天的事情,也就是流血之事的追讨。但他们根本就没有流约瑟的血,只是流便却不知道!因为就连他的众兄弟都以为约瑟已死,更何况没有看见约瑟被卖情形的流便呢?流便知道流人血的必被流血,所以他认为既然有流血的事,自然有追讨的事!所以他们心里充满了恐惧,这一切都是报应!

非常明显,流便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推卸责任和自我表白,控告兄弟们的恶行,表明自己的义举,但这样的表白却是另一种罪恶的开始,这是他所不知道的!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23:兄弟中间的隔墙——通事传话

我们看见这里说到,约瑟的哥哥们并不知道约瑟能听懂他们的话,因为在他们的对话中间有通事翻译。约瑟开始时并不直接暴露自己,当然也不能在语言上有任何的牵涉,免得露馅了!

圣经在这里首先提到:“他们不知道约瑟听得出来……”就是说,约瑟的兄弟并不知道他们的对话约瑟都能听懂,这是自然现象,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面前的这位就是他们的兄弟!在他们看来,约瑟已经死了!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约瑟的弟兄们对自己的谎言深信不疑,他们已经全然忘记当初的实际状况,认为约瑟已经死了!但他们却忘记了约瑟当时只是被卖给了以实玛利的商人,被带往埃及地,所以他们几乎已经认定了约瑟的死亡是必然的结局。他们不仅不知道约瑟能够听得出他们所说的话,甚至压根就不知道面前的这位正是他们的兄弟约瑟,因为他们中间绝对不会有人能够相信被自己出卖的人居然成为埃及地的宰相!他们之间公开的对话也就自然用自己家乡的话,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这里会有人听懂他们的话!但我们在这里也同时看见约瑟对家乡情的眷恋!在离开故乡、离开亲人二十多年后的那一天,他居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话,居然能够听懂他们的对话——要知道,这二十年间他从未用过家乡话与人和周遭的人对话过,他居然仍然能够听懂弟兄们的对话,并且这种懂得乃是心灵的感应,并非一般的听懂,而是能够感受到他们心理真实的光景,这是非常难得的!约瑟是一个属灵的人,他居然能够没有用家乡话与任何人对话并且是在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以后仍然能够听懂家乡话,这实在是不寻常的!我们可想而知,那一定是对家乡有着刻骨铭心的爱意, 才会令他如此深刻地记忆自己的家乡!或许他的祷告正是用家乡话,每一天都与神有亲密的关系所导致……这我们并不知道,只能作为猜测。

他们对约瑟能听懂他们话语的不知情乃是因为“在他们中间用通事传话”。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埃及的宰相是埃及人,这是不可置否的!但那些埃及人却不知道,这时他们的宰相居然不是埃及人,而是希伯来人,是被他们所厌恶的!没有人会想到约瑟并非埃及人,而是他们所厌恶的希伯来人,这就促使约瑟的弟兄无法认识他,并且约瑟与他众弟兄的沟通也有了障碍,需要“通事传话”。圣经给我们看见“在他们中间……”,这说明他们之间有一道障碍,这道障碍站在他们中间,成为他们的分界线,无法立刻逾越。但我们看见,这乃是语言的障碍,就是希伯来人与埃及人的语言障碍,这是导致约瑟的哥哥无法认识约瑟的因素之一。“他们中间”需要有人牵线,否则就无法除去他们之间的隔阂,而形成这种障碍、这种隔阂的正是他的哥哥们,因为他们的邪恶,致使约瑟从他们中间被分别,成为一枝独秀,在语言上也就无法直接相通,而需要“用通事传话”。这里给我们看见“通事”的职责,就是传达话语。但是这里的“通事”有另一个作用,就是隐藏约瑟的身份,因为神还未让约瑟显于众弟兄之前!通事传话就成了一道障碍,使得约瑟能够看清楚他哥哥们的悔改是否真实!

我们看见,神还未让约瑟显于众人面前,因为神的时候还未来到!这里给了我们另一层提示,就是约瑟的出现是要成就希伯来人与埃及人的和睦!但并非所有的埃及人都能够与希伯来人和睦,乃是要通过约瑟的人才能够与希伯来人和睦!(这是后话!)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24:隐藏的情感与显露的暴力

我们在这里看见由于约瑟能够听懂弟兄们的对话,知道他们对曾经所做的事深感懊悔,受情感压抑,便从他们中间退出去,哭了一场,然后又继续压抑自己的情感,回来与他们说话,把西缅从众弟兄中间挑出来,以凶残的形象在众弟兄面前将其捆绑。约瑟为了神的旨意成就,将感情隐藏在自己的心里,所暴露出来的却都是口吐凶残的话,又是以强硬的手段将西缅从弟兄中挑出,并且以邪恶的手法将西缅在众弟兄眼前捆绑。这一系列的举动给我们看见的就是约瑟的心理矛盾,从动作、表现等各方面来显明约瑟所经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强大的!

我们首先看见约瑟的“转身退去”,乃是因为众弟兄就着约瑟的经历所作的忏悔,他们的认罪、悔罪、受罪等各种情形都牵动着约瑟的感受,使得他无法在他们前面站住,因为他是一个情感非常浓厚的人!想到他们曾经对自己的伤害,却并没有实际地直接伤害到自己,只是让自己经历了许多他们无法想象的神奇经历,而他们自己却受尽了各种罪恶的后果,以至于此时懊悔不已,在约瑟面前毕恭毕敬、恐惧战兢地说话!约瑟无法与他们相对站立,因为他的情感受不了,于是他选择了“转身退去”。转身,说明他无法以自己的真实身份与他弟兄们相认;退去,说明他不愿意以自己的情感来拦阻神在此时所要成就的事。在自己的情感受到压抑的情况下,约瑟所做的第一举动便是从他们面前“转身退去”,也就是不与他们正面接触,逃避他们的目光,隐藏自己。

约瑟从弟兄们中间转身退去的目的是为了“哭了一场”,也就是情感的释放。约瑟的生命是一个充满泪水的生命,这是圣经第一次记载他的哭泣,所要表达的正是他情感的释放,里面包含着赦免、宽恕。他的哭是暗暗地哭,因为他已经从弟兄们中间退出,这里所要表明的是他不愿意用自己的情感来束缚弟兄们悔改认罪的心,是他们的认罪悔改并不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而是他们自身真实对罪恶的认识。约瑟此时的哭泣乃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但他此时必须隐藏,因为神的时候还未到!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约瑟对神在各个时间段不同的带领的清楚认识,这种认识是非常强烈的,即便他的情感浓烈至极,他也要选择转身退去地大哭一场,因为他知道时候还未到,他对弟兄们悔改的表现还并未真实地认识清楚。

正是因为他并不知道弟兄们是否真实地悔改,所以他在暗暗地哭了一场后,“又回来对他们说话”。这里给我们看见的是约瑟从哭泣中走出来了!从哭泣声中回来了!约瑟无论哭过多少次,我们总能看见他可以从哭泣声中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如若一个人总是活在哭泣声中,他的灵性一定有问题!因为我们的神并非忧伤的神,而是喜乐的神,乃是“最喜乐的神”!(诗篇43:4)约瑟的“回来”正是说明他能够从哭泣声中出来,他没有被忧伤压垮,反而在忧伤后得到新的力量!他“回来”,目的是“对他们说话”。圣经并不是说约瑟与他们对话,而是说约瑟“对他们说话”,就是说约瑟的话并没有要他们有任何的回答,只是他自己的要求或者说是命令!因为这时的约瑟乃是在埃及国宰相的位置上对外族求救者说话,自然用不着礼术!圣经强调说明约瑟是“对他们说话”,而非“与他们对话”,正是要说明约瑟此时的地位并非站在他们兄弟之位!

约瑟回到他们中间所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与他们相认叙情,而是“从他们中间挑出西缅来”。这一举动似乎要让众弟兄感受到埃及的宰相对西缅有特殊的仇恨,所以在他们中间将他挑出,选定他为约瑟发泄仇恨的目标!但我们却知道,约瑟并没有仇恨心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就神的旨意,所以他从他们中间挑出西缅,乃是为了招来便雅悯,为了重叙自己最真实、最美好的兄弟之情!且是独一无二的同胞兄弟!在他们众弟兄中间,对这一举动唯一能做的解释就是以西缅作为人质,免得他们一去不回头!

约瑟不仅从他们众弟兄中间挑出西缅来,而且“在他们眼前把他捆绑”,这一举动的目的显然与先前很多的举动类似,乃是为了让他们有后顾之忧,试验他们的兄弟之情。对众弟兄来说,西缅的遭捆绑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因为他们都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情形,可谓充满了心理恐惧。这正是约瑟所要达到的目的,让他们有心理压力,用此来试验他们的弟兄情谊,可以知道他们是否真实的悔改!捆绑,乃是一种拘束,是使受捆绑的人失去了行动上的自由,约瑟要借此让他的弟兄们知道没有自由的可悲,要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来换取这种自由!

约瑟的手段似乎非常狠毒,但我们知道,对于约瑟而言,这种狠毒所需要付出的远远过于他的爱!要他爱别人,这是非常容易的,甚至要他爱不相干的人都是轻而易举的!但要他去恨别人,这对约瑟而言,却是需要付代价的,更何况他所要表明的是对自己所爱的亲人的恨,更是难上加难了!但他为了成就神的旨意,宁愿被人误会是凶神恶煞,这是何等可贵的付出!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25:约瑟的供应

虽然约瑟以强硬的手段将西缅留下,但他却吩咐人为离去的众弟兄预备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食物,并且将他们的银子归还在他们的口袋里,而且又为他们预备路上所需要的食物,真是面面俱到了!接受吩咐的人便按令而办。

圣经首先给我们看见约瑟让他的手下把粮食装满了他们的器具,因为这是他们来到此处的目的。他们来到此处,是为了籴粮,因为他们有粮食的需要,约瑟自然要满足他们,即便不为他们考虑,也要为自己的父亲和弟弟考虑,他为他们预备了充足的粮食,让他们满载而归,使自己的父亲与兄弟在饥荒中不致因饥饿而死亡!约瑟为他们的预备是极其丰富的,圣经以“装满”二字来说明供应的充足。他们所有的器具都被“装满”了,因为他们的确有相当的需要!但我们看见约瑟并非自己为他们将粮食装满他们的器具,而是吩咐下人去做,这乃是约瑟身份的说明,因为到这里来籴粮的人虽然都是他的兄长,但此时却都是被指证为“奸细”的!并且约瑟的身份显著,他自然不能亲自为他们预备食物,免得遭人怀疑!约瑟为他们所预备的极其丰富,因为他们背后还有自己的父亲与兄弟……

圣经又给我们看见,约瑟不仅差人将粮食装满他们的器具,又“把银子归还在各人的口袋里”。约瑟此举乃是感情真实的流露,但他却似乎有些不顾后果,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想过会有什么样后果!或许在他个人而言,他是不想受弟兄们的银子,乃是顾念兄弟之情,但他却没有想过,他的弟兄们在埃及遭受如此的非礼,如若再看见银子回到了他们的口袋中,他们又会有何等的恐惧!但约瑟似乎只顾自己的感受,却没有想到过弟兄们的思想。

约瑟不仅为他的众弟兄预备他们所需要的粮食,也为他们预备了“路上用的粮食”,这足以显明约瑟对弟兄们的顾念是无微不至的!按理来说,他们兄弟前来此处,目的是为了籴粮,约瑟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他们所需要的,这已经满足了他们;约瑟还把银子归还给他们,这似乎有些过分了;约瑟还为他们预备路上的所需,这更是超乎情理的!但约瑟这一切都是在暗中行使的,所以他的弟兄们并不知道!约瑟只是尽自己的情谊,却没有顾虑到他们的感受,也没有考虑过他们回家后他们父亲的感受,因为在约瑟心里,似乎对父亲有相当的信心,认为他的父亲会依靠神而坚固,但他却不知道他的父亲有了失子恐惧症!(这是后话。)

圣经给我们看见约瑟在埃及的权柄,当他如此吩咐的时候,就立即有人照办,没有人提出异议,似乎所有的人都对约瑟有绝对的信心,相信他不会乱来的!约瑟的权柄不在地位上,而是在智慧中,这是埃及通国所有的人共同的认定,所以凡他所吩咐的,就有人照办!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26:哥哥们走了!

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的哥哥们满载而归了!他们得到了充足的粮食,这是他们所需要的!在饥荒年代,有如此众多的粮食,实在是一种祝福!他们要感谢约瑟,虽然他们将他出卖,但约瑟却供应给他们如此众多的食物,这在当时却是一种救恩,因为这是关于他们生命的问题。

他们满载而归,圣经给我们看见,“他们就把粮食驮在驴上,离开那里去了。”这就给我们看见他们有他们的需要,粮食有粮食的用处,驴有驴的作用,必须三者结合,才能成就神为以色列家所预备的救赎。

我们首先看见他们是有需要的,就是约瑟的哥哥们有他们实际的需要,因为他们的处境在饥荒中,这就是他们的实际需要。如若他们没有这么大的需要,就不会大老远地来到埃及地,受如此众多的折磨与艰难,还要遭受骨肉分离之苦,并且对埃及宰相的行动举止的不知情更是让他们充满了恐惧。我们都知道,人生中有许多可怕的事,对事情的不知情也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种可怕!很多事情,我们如果知道是怎么回事,或许会减少一些恐惧,但不知情却是恐惧中的恐惧!他们有需要,是关于他们生活上的,因为他们的家乡正处在饥荒之中,但他们的需要此时则被恐惧感胜过了!他们的恐惧感过于他们对粮食的需要,这使得他们无法以欢乐的心情离开埃及地!但为了父亲,他们却又不得不离去……

我们在这里又看见粮食的功用。或许在平常的时候,没有人会去注意到粮食的需要,但在饥荒中,人对粮食的需要则会更加显明。粮食,乃是供应人肚腹的需要,是人属肉体的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需要,能够填满人的肚腹。对世人而言,没有粮食就没有生命了!虽然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但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就连以色列家族这样的希伯来人都不能没有粮食!在饥荒中,粮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他们来到埃及的目的正是为了籴粮,因为他们有这样的需要!他们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粮食的意义也显明了!世界上有粮食,正是为了满足人类肚腹的需要,免得人因饥饿而死!

我们也看见驴的作用,若没有驴,粮食就无法运回自己的家乡,因为路途遥远。在当时的时代,在沙漠地带中,人所最需要的就是运动工具,驴则是其中最有耐性的一种。驴的功用中,运动工具是它生存的目的,神创造的一切动物都是为人类服务的,驴的功用也是为人类服务。对希伯来人而言,驴正是为他们做搬运工的。当他们用驴驮粮食回家的时候,这正是驴的基本生存意义。圣经给我们看见,他们把粮食“驮在驴上”,这里给我们看见粮食的地位都要比驴高,或许这就是耶稣基督骑着驴驹进耶路撒冷的原因之一了!它的谦卑、耐劳成就了它的品格素质,让它成为能够被耶稣使用的。

我们看见约瑟的哥哥们把粮食驮在驴上,“离开那里去了”。这里给我们看见,他们对埃及没有一点留恋,在埃及地的这段日子里,他们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甚至连要走的时候,他们的兄弟之一西缅都被扣作人质,这里又有何能够让他们留恋的呢?所以他们的离开是他们的需要。“离开”二字说明他们的心并不在埃及地,“那里”说明埃及地并非他们的根据地。非常明显,如若他们以埃及为根据地,圣经的记载则不是“那里”,而是“这里”了!“去”乃是说明圣经的主线是在埃及地,就是约瑟;约瑟的哥哥们的离开才能被称为“去”。

约瑟的哥哥们是充满恐惧地离开的,因为埃及宰相让他们惊恐。

约瑟的哥哥们是充满自责地离开的,因为自己很多的罪行在埃及地被提醒。

约瑟的哥哥们是充满担忧地离开的,因为他们的兄弟之一西缅还被扣押在那里作为人质。

约瑟的哥哥们是充满活力地离开的,因为他们饥荒中的所需得到了满足。

……………………约瑟的哥哥们离开了!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27:发现银子

圣经给我们看见约瑟的哥哥们中有一个人在住宿的地方打开口袋拿料喂驴时看见了银子居然仍然在自己的口袋里。

这里给我们看见他们发现银子的地点是“住宿的地方”,圣经用“到了住宿的地方”来说明当时的光景。由于他们的路途遥远,自然不可能在一日之内从埃及走到迦南地,所以就有了“住宿的地方”。圣经是以“住宿的地方”为他们的中转站之一,因为他们走了一日的路程,需要休息,所以圣经称他们“到了住宿的地方”。所谓“到了”,乃是断续性完成时态的动词,就是说他们经过了一天的路程,找到了这样的地方,目的是为了住宿。住宿,说明他们有需要,因为他们的身体疲倦了!他们的身体无法忍受持续的疲倦,他们的身体需要休息,这就有了“住宿的地方”。所谓“住宿的地方”,无非是一些旅社旅馆、帐棚之地,抑或是有好人家的收留等,这便是他们所到之地,乃是他们暂居之地。

圣经给我们看见,由于他们到了住宿之地,他们便因为了牲口的需要,就“有一个人打开口袋……”,乃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人。他们的需要自然是他们的人来解决,这是非常易解的。那人打开口袋,并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但又是为了自己的需要;或者我们这样说更容易理解:那人打开口袋并不是直接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是间接地为了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他们的需要是牲口,但牲口也有牲口的需要,如若牲口的需要未得满足,那他们的需要也自然不得满足了!牲口的需要在口袋里,所以需要打开口袋。在属灵的含义上,我们走生命的道路也有很多需要,例如我们需要弟兄姊妹们见证的帮助,需要传道人真理的教导等等,但在这些需要中,我们也要顾虑到别人的需要,诸如传道人的信息来源,我们不能以我们的需要来占有传道人的时间,使他们没有时间亲近神,我们应该多用祷告来帮助他们、支持他们,使他们更多的得到从神来的信息。我们必须做“打开口袋”的人,若不然传道人就没有办法来供应我们的需要了!

我们看见那人打开口袋的目的是“要拿料喂驴”,这里给我们看见两个动宾关系的语句,分别是“拿料”和“喂驴”。拿料的目的是为了喂驴,喂驴必须先拿料,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料,乃是驴的需要,正因为驴有需要,那人才“拿料”。这里给我们看见的驴的需要乃是食欲的满足,因为驴驮着那么多粮食走了一天的路程,也该走累了,走饿了,这是自然现象。正是因为有这种自然现象,才需要那人拿料。反过来说,那人拿料的目的是为了喂驴,这是料的实际作用,如若不然,料就成了无用的,世上也就不会有料的存在了!圣经在这里强调说明打开口袋的目的是为了“要”拿料喂驴,这就给我们看见拿料喂驴一事是他们当时实际的需要,或者说这并不只是他们的需要,也是料的作用与驴的需要。

由于他们顾念驴的需要,那人就有所发现:“……才看见自己的银子仍在口袋里。”才,乃是说明在此之前并未由此发现,直到此时,也就是拿料喂驴的时候,那人“才”有此发现。才,乃是说明这事对那人来说的突然性,是那人始料未及的!这里以“看见”来说明那人的发现方式,这是让我们知道那人是通过眼睛来感受到银子的存在。那人看见了“自己的银子”,这是要说明这银子原本就是他的!这里给我们看见一件事,似乎他们对自己的银子都有特殊的认识,约瑟的家人似乎也知道他们银子的样子,这才使他们按照各人的银子归还在各人的口袋里,导致这里说到那人“看见自己的银子仍在口袋里”。好像每个人的银子都有了记号,使他们都认识自己的银子,而且归还银子的人并没有把这个人的银子放在那个人的口袋里,这足以让我们看见事情的奇特性。但是圣经却明确地说道那是那人“自己的银子”。口袋,本是放粮食的地方,这里却给我们看见在粮食里面还有银子,这似乎是超越口袋的功用,也就是说,他们发现口袋里面居然有了不该在口袋里面的东西,或者这是银子的不守本位!对那看见银子的人而言,他自然是心里充满了压力,因为在埃及的遭遇让他们吓怕了……这是后话。

圣经给我们看见了在回家的路途中发生的这样一件事情,乃是要说明约瑟所做的事情似乎有些无知了!或许约瑟作这事的时候乃是为了让他们感恩,但这事做得真是糟糕!或许这就是在属灵的事上聪明至极的约瑟在世事上的无知吧!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28:惊动了大伙儿

我们看见由于弟兄中有一人看见自己的银子仍然在自己的口袋里,又由于他们在埃及的遭遇,让他们兄弟心中充满了恐惧感。从那发现银子的人开始,到后来大家一同感到提醒吊胆,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在这里首先看见那发现银子的人“就对弟兄们说……”,因为当时在一起的只有他们残缺不全的九个兄弟,他们自然只能彼此述说自己的恐惧,希望能够从弟兄中得到安慰之言。圣经没有说明发现银子的是谁,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这里所记载“就对弟兄们说……”的人是谁,这里乃是要让我们知道他们在患难中有此发现,也就没有时间去顾虑是谁的发现了!既然如此,圣经这样记载,就是说明这里并没有要让我们去注意发现这事乃至传递此信息的人,因为这并不重要,在他们弟兄中间,本来就都是一丘之壑,所以无论是谁发现的,事情的结果都是一样,发现的人都会“对弟兄们说……”。

我们看见那发现此事的人对众弟兄所说的话,先是陈述自己的发现:“我的银子归还了……”这里给我们看见那人在发现银子后,首先肯定的就是那银子乃是他籴粮用的,乃是被埃及宰相等人“归还”的!我们看见那发现银子的人的反应似乎非常地敏锐。按理而言,他无法立刻知道银子的来源,总要仔细检查,看银子是否自己所带,数量是否自己籴粮所用,然后才能确认这银子是自己的;但他却并未如此,他一眼就认定那银子原是“我的”,好像那银子与他有一种默契,使得他能够一眼就认定!我们可以想象,他既然能够认定那银子原是“我的”,就自然能够知道那银子乃是被“归还”的。但他却不知道那银子究竟是何人所安置在他们的粮食内,因为他们当时临走的时候并未检查过装粮食的口袋,所以他们对此事自然是一无所知。这里给我们看见那发现银子的人的好奇心与惊惧感,这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在埃及的遭遇让他们不得不害怕,又看见这不知从何而来的自己籴粮所用的银子,更是让他们充满了恐惧!

在这种情形下,他忍不住呼叫“看哪”,似乎这是他突然的发现!其实这也确实是他突然的发现,因为在他们中间,绝对没有人会想到自己籴粮的银子居然会原封不动地回到自己的口袋里。在这里,那首先看见银子的人以“看哪”来表明自己的发现,乃是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重视。既然呼叫“看哪”,必然是有所看的,但这所看的却是让他们惊奇的,因为他们所看见的实在是非常的奇怪,甚至让他们众弟兄无法相信……

那便是“仍在我口袋里”!这里给我们看见的乃是前面所说的“我的银子……仍在我口袋里”。“仍”,便是说明那银子本就是他的,但是后来应该籴粮用掉了,这时却莫名其妙地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在那人看来,这件事确实是莫名其妙的,因为他对约瑟所做之事一无所知,所以对他而言,这里所说的话乃是他在惊恐之下所说的,是他真实情感的流露。

我们看见他们所有人的心情也因此事而惶恐不已!圣经在这里用了两个词来表达他们当时的心情,乃是“提心吊胆”和“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乃是他们的心理描述,“战战兢兢”则是他们的语气描述,所表达的都是他们心里极度的害怕!非常明显,圣经在这里用这两个形容词来说明当时众弟兄在看见银子后的反应,乃是要强调说明他们的心理恐惧,他们已经吓到了极点!

他们在战战兢兢地语气下,彼此说:“这是神向我们做什么呢?”他们认定了这是神的手段,是神的作为,因为他们在埃及的这段时间内,频繁地遭受到无理的对待,让他们觉得莫名其妙,若非神的手段,在他们看来,他们与埃及宰相无怨无仇,又何来如此众多的猜测与怀疑?!这段经历让他们害怕,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兄弟西缅被扣押了,并且有一人的银子居然被发现仍在自己的口袋里,这些事情结合起来,不得不让人胆战心惊!他们彼此表达自己的心情,好像这一切都是神在向他们追讨罪恶,因为这是他们在埃及的时候就已经认定了的!似乎是他们对约瑟所做的恶事在向他们追讨报应,这里似乎又是埃及的延伸,是报应的追逐!

约瑟的弟兄们在看见银子后非但没有感恩,还充满了恐惧,以为神是要向他们施行报应,因为他们曾经向约瑟行恶,或许现今的遭遇正是那事的报应!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29:来到迦南地

圣经给我们看见约瑟的哥哥们回到了迦南地,到了他们父亲那里,就是他们自己的家里,第一件事便是将他们在埃及地所遭遇的事情告诉他。

圣经以“他们”为主体,因为“他们”是从约瑟那里回来的,是与约瑟相遇的,自然是在主要位置上的。“他们”的经历在迦南地成为家庭所关注的,成为雅各所重视的。“他们”能够平安地“来到迦南地”,这是神给他们的格外怜悯,也是约瑟对父亲的怀念所导致的格外祝福。圣经以“来到”作为动词,乃是要让我们知道,在圣经的角度来看,只有“迦南地”才是圣经的主体。或许在当时的时代中,在雅各的家庭看来,他们的目标似乎转移到了埃及地,但不论就雅各还是约瑟,他们的心中所思念的永远都是神所祝福的迦南美地!他们都是承受应许的人,虽然此时雅各破落于饥荒之中,约瑟坐落于埃及宰相的高位,但他们的心里永远都会记得神对亚伯拉罕所应许的祝福乃是在迦南地!对雅各而言,约瑟的哥哥们的道路是一条回归之路,圣经以“来到”说明这种关系,乃是要让我们知道圣经的主体仍然是在迦南地,所以是以迦南地为中心地带,为标准地域。

圣经明确地给我们看见,约瑟的哥哥们所到的迦南地乃是“他们的父亲雅各那里”。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他们的父亲”的名字不是“以色列”,而是“雅各”,似乎是在提醒我们一件事,就是这时的雅各是以个人的形象出现,乃是以众人之父亲的形象出现的。我们可以将这个解释得更为清楚,就是此时的雅各还未到承受应许之时,所以他还有软弱!他的一切都被亲情所辖,没有享受到“以色列”的那种神的王子的自由!雅各,乃是他的父亲为他所取的名字,在生育众子的时候他仍然是这个名字,所以对他的众子们而言,他是雅各!但是当他从拉班的家里逃跑,又经历了以扫的拦阻,直到后来问题解决了,因为他向神降服了,他的名字被改变!那以后所生的只有便雅悯一子,所以就着属灵的含义而言,以色列的名字似乎是只针对便雅悯一人的!但我们却能够深刻的感受到约瑟对这个名字的理解,乃是过于便雅悯的,也是绝对超越了他的众兄长的!而对约瑟的众兄长而言,他们似乎只喜欢名叫雅各的父亲,却并不喜欢更名为以色列的父亲!圣经将这样的情绪描述在这里,正是要让我们看见约瑟的哥哥们与约瑟属灵生命的不同,乃至他们对他们父亲的认识也就自然不同了!

圣经说明约瑟的哥哥们一回到迦南地他们的父亲那里,首先所做的便是“将所遭遇的事都告诉他,说……”。我们在这里看见,他们面对父亲的时候,第一感应便是述说遭遇,好像他们的父亲成了他们的听众,而他们自己则是在一台戏中。他们有很多遭遇,是雅各无法理解的,其实他们自己也是无法理解,否则他们就没有任何必要将他们所遭遇的事告诉雅各了!我们可以说,他们将事情告诉雅各,是对雅各的尊重与信任,但他们却搞错了一点,就是他们的父亲是老人家……这是后话!

我们可以感受到约瑟的哥哥们在经历了埃及之行后所受的惊恐,直到他们回到了迦南地,他们仍然无法摆脱这种惊恐所导致的心理压力,一直到他们的父亲面前,他们又将这种情绪传递给他们的父亲,他们似乎认为他们的父亲比较属灵,会教导他们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他们却忘了,他们的父亲也是一位老人家……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30:述说当时的情形

约瑟的哥哥们将自己所认为的情况告诉他们的父亲,无非是通过他们所看见的、所听见的以及自己所感受的。他们告诉父亲,那地的主人对他们说严厉的话,把他们当成窥探那地的奸细。这里只有两句话,但却将他们自己心里的感受通过当时的情形描述出来了!

他们首先表达他们对约瑟的认识,认为约瑟是“那地的主”,因为他说话有绝对的权柄。但他们却不知道,约瑟并非那地的主,只是在主人之下只有权柄的人,是奉主人的命行事的!这就是他们的错误认识,他们向他们的父亲传递这种错误的信息,因为这是他们对约瑟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也是活在自己的理解中,神的话语是有绝对的权柄的,传道人就如同约瑟,是将神的权柄施行出来,乃是神话语的传递者,但他所说的话并不都是神的话,乃是他个人对神话语的解释。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所领受的权柄是主耶稣基督的,是超乎世界之王的,所以我们必须知道,传道人并不是“那地的主”,只是那地之主的代言人。约瑟的哥哥们已经完全被约瑟吓住了,直到回到家乡,他们仍然传递出这种错误的信息。

我们可以感受到,约瑟的哥哥们正是因为约瑟的权柄,才导致他们所传递错误的信息。因为他们对父亲的表达中说明,那地的主“对我们说严厉的话”。“严厉的话”将他们吓住了,让他们产生了错觉。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严厉的话”时,也会产生很多错觉,但我们需要镇静,因为我们的主才是真正掌权的!王明道先生曾经说过,当今很多基督徒不是被打倒的,而是被吓倒的!这话值得我们反省!

他们继续表达他们对约瑟的感觉,说明约瑟是“把我们当作窥探那地的奸细”,因为约瑟就是这样称呼他们的!但他们不知道,当他们传递这个信息的时候,已经在无意中接受了这个信息,并且将这样的凶信传递到了他们年迈的老父亲那里!奸细,明显是邪恶的,他们告诉父亲约瑟认为他们是邪恶的,虽然他们并不知道那是约瑟,自然他们是将约瑟的话当真了!他们真认为约瑟把他们当成奸细了!在他们这样认为的同时,他们似乎已经对约瑟有了一个总结性结论,就是约瑟是把他们当成仇敌的!我们知道,那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并不认识约瑟,也将他忘得一干二净了!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地深信自己的谎言是真实的,自然也不会去辨认埃及的宰相的真实身份了!这样,约瑟将他们当成奸细也就是他们对约瑟的认识了!

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约瑟的误解,这无非就是约瑟故弄玄机的结果,或许约瑟正是要他们这样的认为,因为约瑟尊重神的时候。但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的哥哥们心里的不安,他们将这种不安的情绪传递到他们的父亲那里,所以我们所看见的并不都是他们述说他们在埃及的经历,同时也将自己的情绪掺杂进去了!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31:述说自己的认定

约瑟的哥哥们继续对他们的父亲说明当时的情况——他们表明他们当时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们所认为是那地的主人:“我们是诚实人,并不是奸细。”

在这里,我们看见他们在父亲面前所要表达的乃是自己在约瑟面前的自我表达。他们以“我们对他说……”来表达当时他们说话的语气与态度,乃是大家一起说的,起码有两个人。在这里,他们要让父亲知道的乃是他们在那人面前的一口同音并没有起多大作用,似乎那人已经认定了他们是奸细!他们向父亲传递这样的信息,似乎是要以这种情形来强制父亲让他们将便雅悯带去,因为他们已经与那人经过协商,这是唯一解决疑惑的方法。

他们说明,在约瑟面前,他们大胆地宣称“我们是诚实人,并不是奸细”。在这个宣称里,包含了两方面,他们首先说明自己的地位,又说明对方的错误。他们称自己是诚实人,这本就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本就不是诚实人!他们居然还将这样的自我认定带在父亲面前,好像他们的父亲对他们的了解并不够,导致他们能够在父亲面前这样表达他们的认定!但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说话的对象是对他们最熟悉的约瑟,约瑟对他们的熟悉甚至超越了他们的父亲雅各,因为他们的父亲对他们只有爱,没有认识;而约瑟却不仅爱他们,同时对他们属灵的光景也有真实的认识。他们在约瑟面前居然声称自己是诚实人,这不是自找麻烦吗?!他们声称自己是诚实人的目的乃是为了说明“并不是奸细”,他们对父亲这样回忆,是要让他们的父亲知道他们在那人面前的认定,没有因为对方的权高位重而害怕,却敢于与他对言!但在这里,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让父亲知道这段经历,因为这段经历只会加增父亲的困扰。或者他们这样表达的目的是要让父亲允许便雅悯与他们同往埃及,为家庭中的需要籴粮。

我们在约瑟的哥哥们向父亲雅各关于自己在埃及的情节描述中,所带出的信息都是凶恶的,因为他们里面充满了恐惧,所以带出的信息也就是充满恐惧的了!

TOP

Processed in 0.011759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