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一)

创世记第四十章

19:膳长之梦整体解释

约瑟就着膳长的梦继续他的解释,是整体性的直接解释。

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的也是“三天之内”,与酒政之梦的解释一样,似乎事情都会发生在同一时刻,就是“三天之内”,好像“三天之内”将是一个大日子,但坐监者却自然不会知道这一日的意义,更何况约瑟乃是一个从未见过法老的人,更不可能知道这一日对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但约瑟就这两个梦的内容解释道,事情都会发生在同一日,即这里所说“三天之内”,这正是神在梦中给法老二臣的启示,但他们似乎也不知道“三天之内”所代表的,我们更加确信,他们对于梦的意义是一无所知!即便他们知道“三天之内”是一个大日,但他们对这个梦却是绝对一窍不通的!因为他们没有属灵的知识,对于属灵的事情自然是一无所知的!约瑟却认定了在三日之内,他们二人要有不同的遭遇,因为他对梦的理解乃是极其特殊的,因有神的启示在他心里。

约瑟继续就着膳长的梦进行解释:“法老必斩断你的头……”这乃是对于梦中情形之“我头上顶着……白饼”的解释。约瑟的解释似乎血淋淋的,让人觉得恐怖,但这却是最准确的,因为这是出于启示性的恩赐,让他通过梦知道膳长后来的遭遇。这里给我们看见,斩头者乃是法老,因为筐子里的食物原是为法老预备的。“必”则是说明事情成就的必然性,虽然事情并不好,但一定会成就!约瑟没有因为事情的不好遭遇就将实情隐瞒、或搪塞、或欺骗,用一些虚假的好话来隐瞒实情。约瑟实实在在地将梦的解释告诉膳长,因为约瑟是一个敬畏神的人,自然不敢以谎言欺骗膳长。斩头,乃是因着梦中所说“头上顶着……白饼”,既是白色的,自然是死亡的标志。临到膳长的事情将是人人共畏的死亡!

约瑟接着解释道:“把你挂在木头上……”按着顺序,这乃是膳长所说“极上的筐子里有为法老烤的各样食物”的解释。食物既在筐子上,而且又是在极上的筐子上,自然是指着木头而言,约瑟将筐子解释为木头,那是最合理不过的了!由于梦中的食物是在“极上的筐子里”,约瑟便就此解释为膳长要被挂在木头上。挂在木头上,对于基督徒而言,我们的第一印象自然是逾越节的羔羊乃是被挂于木头之上的,但这里的“挂在木头上”与逾越节的羔羊自然是不同的,但也有着相似之处,因为都是为罪被挂的,不过一为己罪,一为他罪。由于膳长在法老面前犯罪了,他便要承受自己罪恶的后果,自然逃不过一死,法老将其挂于木头之上,乃是为了成为众人的警戒。

我们继续看约瑟对膳长所做之梦的最后解释,乃是关于“有飞鸟来吃我筐子里的食物”的解释,约瑟说明这段经历的意义为“必有飞鸟来吃你身上的肉”,也就是膳长尸体的处理方式。既然是被挂在木头上的,自然是不能随便取下的;又由于膳长的梦中所看见有飞鸟来吃他筐子里的食物。约瑟便解释道有飞鸟来吃你身上的肉。约瑟明说,这是“必有”的遭遇,也就是约瑟对梦的解释有着坚定的信心!飞鸟,我们已经说明,是预表魔鬼的,他的工作是无孔不入的,也是得寸进尺的,只要有死尸的地方,他就会前来!我们的灵里若没有复活的生命,魔鬼就会在我们里面进行生命的攻击,让我们虽生犹死!

我们看见约瑟整体的解梦方式,是非常奇妙的,都是就着梦的内容而来,并不讲究人情,也不怕得罪人,乃是实实在在地将梦的解释一一述说出来!这才是一个好的神的仆人的榜样!

TOP

创世记第四十章

20:到了第三天……

我们看见这里一开始就提到一个时间概念,经文直接进入“到了第三天……”,这一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圣经称之为“法老的生日”,他在这一日为臣仆们设摆筵席,并且也一并将酒政与膳长从狱中提出……

“第三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对于埃及国而言,那是一个非常隆重的日子,因为在许多年前的这一日,他们的君王此时的法老出生在某一处……我们在这里首先看见的正是时间“到了第三天”,也就是约瑟为酒政与膳长解梦后的第三天。“到了”,乃是说明时间定点,中间经过了两天,是从酒政与膳长二人做梦之日开始计算,也是从约瑟为他们二人解梦之日开始计算,“到了第三天……”正是约瑟对他们二人之梦解释所说的“三天之内……”,对他们二人而言,一人欢呼一人惧怕,因为他们对约瑟的解梦是完全信任接受的,起码酒政的心里愿意如此,膳长的心理不愿如此,但这些都是说明他们对约瑟就他们所做之梦解释的相信。“到了第三天……”,乃是说明约瑟就他们解梦的结果将要出现!

那一日,乃是法老的生日,这是圣经上首次出现“生日”一说,乃是“法老的生日”,就是法老出生的那一日。我们看见圣经就着生日没有直接的解释,但圣经却给我们看见,过生日乃是诸如法老、希律这类世界的君王,也就是说,属世界的人才有自己的生日。对于基督徒而言,“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舎己。”既然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我们从父母所生的生命就已经宣告死亡了;既然已经死亡,何必还去纪念?生日是非常可怕的,它使我们肉体的生命复活,使我们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的宣告破灭,实在是我们所要抵制的!当基督徒过生日,无疑是宣告我们属亚当的生命又活了,这岂不是把耶稣基督重钉十字架,让耶稣基督为我们所流的血成为无效吗?法老过生日,那是他所该有的,因为他本就是属世界的,但基督徒若过生日,岂不是与法老一般,成为属乎世界的人吗?

法老在他的生日那一日,“他为众臣仆设摆筵席……”这是他以自己的快乐与众人分享,为要取悦于众臣仆。他既是属于世界的,用世界的方法来取悦世界的人,这自然是合情合理的。或许这也就是耶稣所说“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的情形之一吧!他摆设筵席,乃是为了“众臣仆”,就是那些他所选择供他差用的人。摆设筵席,乃是夺取人心的方法,让臣仆在享受筵席的时候,感受到法老的平易近人,从而使自己的国位更加稳固。

在这时,他将酒政与膳长从监狱中提出来,乃是将他们二人共同提出!这正是约瑟为他们解梦所给予他们的答案,就是在“三日之内”将要有从法老来的手临到他们身上,要在他们身上各自成就不同的事情。他们二人都从狱中被提出来,我们可想而知,他们的内心一定都甚为困惑,不知将有何事发生!当然约瑟对他们所做之梦的解释已经进入他们内心,但他们困惑的应该是为何同时将他们二人提出?难道要对他们作出同一决定不成?或许他们二人压根就不记得,那是法老的生日,但他们内心的困惑一定无法得到解答,只有听天由命了!

我们在这里看见时间到了约瑟解梦所说的日期,却正是法老的生日,法老或许只是根据常例为众臣仆摆设筵席,但就在那一日,他将被关于狱中的酒政与膳长提出来,要为他们各自的生命决定生死……

TOP

创世记第四十章

21:法老为酒政的安排

我们看见由于法老的生日到了,他将酒政与膳长从狱中提出,这里给我们看见法老对酒政的安排,如同约瑟为酒政所做之梦的解释,使他官复原职,“他仍旧递杯在法老手中”。

我们看见这里首先说到酒政的官复原职,因为从一开始就是以酒政先于膳长:得罪法老、遭法老恼怒、狱中做梦、述说其梦以及约瑟之解梦、被提出狱等,直到这里所记载各就各位,都是酒政为先,这就给我们看见圣经统一的描述顺序,是有次序的。圣经的记载一向都是有先后顺序的,因为我们的神是有次序的神,从事情的发展直到圣经的记载,都是根据神所命定的次序。官复原职,正是酒政所做之梦的解释,约瑟根据他的梦已经预言了他的这一遭遇。法老不仅让他脱离了监狱生活,还恢复了他的官衔,也恢复了他的事业。

我们看见“他仍旧递杯在法老手中”,这正是酒政事业的恢复。酒政的事业,乃是让法老有酒喝,杯,乃是酒政事业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法老恢复他的事业,就是为了让自己心里畅快,随时都能满足自己心理的需要。法老的手,乃是有权柄的手,虽然只是世上的权柄,但对世上的人而言,世上的权柄自然是有威慑性的。法老正是具有威慑性权柄的属世的君王,他能够管理一方,统治一方,自然有他一套程序,对待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方法手段,但他若没有畅快的心,他的权柄就没有任何意义!而酒,正是满足这种心理需要的饮食,对法老而言,就是必不可少的!而要找一个好的调酒师,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法老生日那日,他将酒政从狱中提出来,不仅让他重获自由,也更是让他恢复地位、恢复事业!

我们在这里看见,酒政不仅重获自由,又官复原职,并且事业也得到了恢复,这一切都不是因为他的好,而是法老所白白施予的恩赐。

TOP

创世记第四十章

22:膳长被挂如约瑟解梦所言

圣经继续给我们看见法老对膳长的安排,乃是照着约瑟对他的梦的解释,将他挂起来。

这里给我们看见膳长的遭遇也如同约瑟对他梦的解释一般,被挂起来了。首先说明的是膳长的被挂。这里是以膳长为被动面,说到有某人“把膳长挂起来”,这里的主语自然是前面所说的法老,“但”说明对他的处置与对酒政的处置不同,而且还是截然相反的!膳长是在被动的情况下遭遇被挂一事,没有人会自己愿意被挂起来,膳长自然也不会愿意被别人挂起来,这一切都是因为过生日的法老的主意!被挂,所表明的乃是死,说明他已遭不测,生命不保,被挂只是一种解决生命的方式,说明他的死亡是缓慢的,是用非常残酷的刑罚方式导致的。

圣经继续给我们看见,无论是酒政的官复原职,还是膳长的被挂之死,都是“正如约瑟向他们所解的话”。但这里更多的让我们看见约瑟的解梦并不是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因为诚实的解梦者乃是讲实情告知当事人,并不根据梦的内容好坏决定,而是根据梦的内容告知。约瑟是一个敬畏神的人,他自然不敢谎报梦解,所以这里让我们看见更多的乃是约瑟的诚实。

如果说,圣经记载酒政的遭遇是显明法老的恩赐与他本人的职责,那么记载膳长的遭遇则完全是为了说明约瑟解梦的准确性,要显明约瑟的属灵生命。

TOP

创世记第四十章

23:酒政出狱后对约瑟……

我们在这里看见出狱后的酒政不仅不记念约瑟,还忘记了他。这就给我们看见一种内在联系,是关乎内心深处的,如若不常记念,我们的记性就会使我们忘记。不仅对人,也包括对神,或者对事。

经文首先说道:“酒政却不记念约瑟……”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约瑟在为酒政解梦的时候,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并没有提出其它不合理的要求,可是酒政却不记念约瑟,就是不顾念在监狱中的约瑟。记,乃是记得的意思;念,则是怀念的意思。不记念,自然就是抛诸脑后,忘却了!酒政将约瑟忘却了,这是对人而言,对约瑟,酒政“不记念”,圣经用一个“却”字表明了这是不合理的,因为约瑟乃是有恩于他的,将他心中的困惑告诉他,但酒政在自己得到解脱后,居然不记念约瑟其人……

“竟忘了他。”“竟”,乃是表明这本是不该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说明这是约瑟意想不到的。“忘了”,乃是说明人的本性,就是如此的忘恩负义。约瑟被忘记,自然是违背常理的,但却是人之常性。这不在乎记忆,也不在乎记念,而是在于神,他掌管这一切,人所有的思想都在于他,包括人的记忆力!

酒政不记念约瑟,在人看来是很不好的,但这却是神的手段,要把约瑟推上埃及高位所必需的经历……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1—4:两年之后的法老之首梦

时间迅速过了两年,圣经给我们看见,在两年之后的埃及王宫里,埃及王法老做了一个梦,乃是自己站在河边的梦。他在河边看见有七只又肥壮又美好的母牛从河里上来,在芦荻中吃草,随后又有七只又丑陋又干瘦的母牛从河里上来,与那七只母牛同站,却把前面七只肥壮干瘦的母牛给吃尽了!法老的梦醒了!

这是圣经给我们看见法老的一个梦,就这个梦而言,我们可以看见梦中有母牛,乃是分为两类的母牛,每一类有七只,圣经以“随后”来分别这两类母牛出现的先后顺序。它们本来是一同站在河边,但后来的却吃尽了先前的,这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先前的母牛是按招常例在河边吃草,牛吃草是本性中的事,乃是合情合理的;而后来母牛却以先前的母牛为食,这是不合常理的,乃是同类相食,彼此为仇!圣经记载它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从河里”到“河边”,似乎这一梦与“河”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又因这河乃是在法老面前的,自然是指着在埃及地的河说的,所预表的正是埃及地。另外看见的梦况与牛也有着非比寻常的密切关联,这牛本是以草为食,首先出现的牛自然是按着常例饮食,而后来出现的牛则非比寻常,乃是以同类动物为食,自是违背常理的!

法老在这个梦中惊醒,乃是他对梦的无知,无法明白梦中真谛……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5—7:法老接连所做的第二个梦

我们看见法老又睡着了!在接连第一个梦以后,他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颗麦子长了七个又肥大又佳美的穗子,随后又长了七个又细弱又被风吹焦的穗子,后来长的穗子吞了开始长的穗子。法老彻底地苏醒了!苏醒后才知道那又是一个梦!

我们看见法老连续第二次做梦。在第二个梦中,他所梦见的乃是生命力活泼的穗子,乃是麦子长的穗子。这个梦给我们看见的第一点就是这些麦子。穗子是长在麦子上的,乃是麦子长成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也是指着生命所说。由于是有生命与生命力的麦子,自然会成长,圣经给我们看见它是一个独立性的,没有其它的麦子与它同在一处。法老梦中所看见的那颗独立的麦子长了七个穗子,乃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穗子,圣经用“肥大”与“佳美”来形容这两颗穗子的生命力与外观形象,以说明这七个穗子的生命是极其丰满的。但是圣经又继续给我们看见,法老的梦并没有因此结束,那颗麦子后来又长了七个穗子,那后来长的七个穗子却是非常丑陋的,圣经用了“细弱”与“被东风吹焦了”这两个形容词来形容后来长的七个穗子,说明后来长的七个穗子生命力极其邪恶,不仅外观丑陋——“细弱”,生命也甚是枯萎——“被东风吹焦了”,或者这也能说成是没有抵御能力,经受不住外界的压力,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原形毕露!但我们看见这个梦的结局更为恐怖,就是“这细弱的穗子吞了那七个又肥大又饱满的穗子”。

这里有一个词与第一个梦中另一个词有着相似之处,即这里所说的“吞了”与前面所说的“吃尽了”,似乎都有着共同的意义;而两个梦给我们看见的都是后来的劣质者吞吃了前面的完美者,这便说明两个梦有着共同之处,但法老却无法明白!

我们看见法老醒来后,“不料是个梦。”似乎法老在自己的梦境中并不自知,这两个梦好像非常的逼真,以致让法老觉得“不料”,则是说明他自己都不知道,直到从梦中清醒。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8:法老的不安

由于连续两个梦的侵扰,早晨的时候,法老心里极其不安,就差人将全埃及的术士和博士召了来,希望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梦解释给自己听,但结果却一无所获,因为没有人能够圆解他的梦。

圣经首先给我们看见时间已经延续“到了早晨”,也就是说,埃及王法老的两个梦占据了法老这一夜的时间,使他这一夜都无法安宁。直到早晨的时候,圣经仍然说“法老心里不安”。这个延续性状语所要表明的正是法老心里的不安情绪,说明这种“不安”的心理占据了他的整个后半夜,直到早晨。这是非常易解的,因为在这一夜之间,自己突然做了两个自己并不明白的梦,岂能心安?别说他是法老,就是常人在一夜之间连做两梦,又有谁能心里平安?更何况他自己又不知道这两个梦的意思,让他甚为困扰,无法理清这两个梦的思绪;再加上他并非希伯来人,而是外族人,对于梦,自然是心里惶恐不安的。我们看见,圣经明确说道:“到了早晨,法老心里不安……”这似乎在表明法老的心里不安是从他的梦境结束开始,直到早晨的时候。但我们可以想象,一夜之间连做两梦,这一夜的剩余时间自然不会有很多了,所以或许说,在他梦的结束就是早晨更合乎情理。但早晨的时候,他的心里开始不安了,因为他想不明白梦的含义……

由于自己的无知,法老便差人召集了埃及所有的术士和博士来,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作为术士和博士,本来就是以知识帮助国王解决困惑的人,当法老心里有困惑时,首先想到的便是他们,因为他们都是知识丰富的人。于是法老差人将他们召来。这里给我们看见三种人之间的关系,便是法老、被差的人与所召的人。被差的人是奉法老之命行事的人,也就是法老的差役,他们只听命于法老,不受其他任何人的差遣。当法老将事情颁布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只有听命行事,这是他们的本分。他们没有知识,只有顺服。而我们看见法老差他们的目的乃是为了召集埃及所有的术士与博士,对法老而言,似乎术士与博士更为有用,因为他们的知识渊博,智慧充足,他们似乎更能帮助法老解答心中的困惑。

法老差人将术士与博士召来,乃是为了让他们解答自己心中的困惑,于是法老将自己的梦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圆解。但圣经给我们看见,结果是“却没有人能给法老圆解”。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这些人都是知识渊博,智慧充足的人,但对于法老的梦,他们却一无所知!这就是属世的知识所带来的,对于属灵的事,这些只有属世的知识与智慧的人自然是一窍不通的!圣经明确给我们看见:“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哥林多前书2:14)对于出于神所启示的梦,属世的智慧和知识是一点忙也帮不上的,因为这乃是出于神,并不是以世界的智慧或知识所能够明白的!并不是那些博士与术士无用,而是当他们以属世的智慧和知识面对属灵的事时,由于方法不对,自然无法理解!

我们看见,不仅是约瑟时代的那些埃及人,他们想以世界上的方法来理解神所启示的事情,但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就连当今的基督徒也常常会犯同样的问题,想要以属世的智慧和知识来明白属灵的事情,所以就有了各种神学,但这些神学所带给人的不过是更大的困惑,因为这些以人的方法解释神的教训,这本就是不合情理的!但愿我们都能够放下自己的智慧与知识,从神奥秘的智慧中寻求启示性的智慧与知识,这样才能让我们明白属灵的事。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9—13:酒政的记忆

由于法老的不安,让酒政受到了刺激,使他想到了约瑟,便去面见法老,将约瑟的事情向他提说,乃是先承认自己的罪行,以罪行的结果开始说起。由于法老的恼怒,将酒政与膳长二人下在监狱,他们在狱中有一夜各做一梦,都有讲解,有一个希伯来少年人,原是护卫长的仆人,将他们的梦解释了,后来发生的事情正如他所解释。

在酒政的回忆中,我们所看见的乃是以自身的经历为主,要将约瑟显明出来,说明约瑟或许能够解释法老的梦。

酒政首先表明,他“今日”想起他的罪,乃是出于法老的心里愁烦,因为法老的梦无人能解,让他回忆到自己当初的感受,使他“今日”想起其罪。圣经首先给我们看见两个时间,一是“那时”,而是“今日”,所表明的都是同一时候,就是在法老的梦无人能解时,法老为自己的梦愁烦之日,那正是酒政想到自己所犯之罪时。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自己曾经所犯的罪是如何得蒙赦免的,正如这个酒政,当他从狱中得到释放后,就忘记了曾经为他解梦的约瑟,忘记了约瑟曾经的嘱咐与请求,只顾自己的安逸生活,只顾自己在法老面前追求官位……若没有法老难解之梦,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想起约瑟来!

酒政表明自己想起了自己曾经所犯的罪,并且也想到了当时与膳长一同所受之刑罚,就是同受恼怒、同被下监。他们所遭到的恼怒并不是从民间而来,而是从一国之君法老而来,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由于法老的恼怒,他们二人同被下监,被关于一处,就是护卫长府内的监里。这是为约瑟的进入铺平道路,要让法老知道他们是如何遇见约瑟的,乃是由于自己所犯之罪遭到审判,在狱中与约瑟相遇。很多时候,我们在安逸的生活中根本不会想到耶稣基督的恩典,直到在患难中,才会与耶稣基督相遇,才会感受到耶稣基督的亲近,这是很多人共同的见证。酒政的记忆也是如此,如若没有被下在监里,他是不会遇见约瑟的;正因自己所犯的罪受到了审判,他才与约瑟相遇。

酒政继续述说他与膳长当时的经历,说到他们二人同夜各做一梦,各梦都有讲解。这是要表明他们当时的状况与法老很相象。他们都是有梦的人,但所做之梦却都各异,而且这些梦都是有讲解的,既然有讲解,就需要有解释,但这里给我们看见的只有他们的讲解,因为在那种状况下,无人有心情去想别人的梦,因为同在狱中……自然他们虽然都有梦,而且都有讲解,但却没有解释……

这样就引出了事情的主角——约瑟。他们说到在那里有一个少年人,是希伯来人,与他们同在一处,原是护卫长的仆人。这里表明他们对约瑟的认识,只有这些,没有其它的,但他们却亲身感受到了约瑟的与众不同,因为他们将梦告诉他,他就把他们的梦圆解,乃是按照各人的梦圆解的。这里不仅给我们看见酒政对约瑟的认识,也给我们看见酒政的切身经历。在酒政的记忆中,他首先认识到约瑟是一个希伯来人,就是过河之人,与他们不同的人;并且又认识到约瑟是一个少年人,说明约瑟的与众不同,乃是从少年开始的;并且他还知道约瑟原是护卫长的仆人,说明约瑟本来是官宦家仆。通过表达自己对约瑟的认识,酒政继续述说当时自己的切身经历,说明他们将自己的梦告诉约瑟,约瑟就能圆解,而且是按照各人的梦解释的,这是说明约瑟解梦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具有针对性的,是照着各人梦中的实际情形来的。

酒政继续说到事情的结果正如约瑟对他们的梦所有的解释,自己官复原职,膳长却被挂。酒政对法老述说事情的结果,自然是要表明约瑟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正如”二字正是表明这一点,他们的经历“正如”约瑟的解释,这直接表达了约瑟与神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

整体而言,酒政在法老为自己的梦无法圆解时想到约瑟,这正是神所定的时候。我们可以肯定,酒政忘记约瑟,不仅是因为他的得意忘形,更重要的是神要约瑟学习功课,让约瑟在狱中等候,直到神所定的日期满足。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14:约瑟被带到法老面前

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生命中一次极大的转折,乃是从监狱转到王宫,又是从囚犯的地位转移到埃及全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位置的必要步骤。圣经给我们看见,这乃是出于法老的“差”与“召”,并不是出于他自己。当法老“差”人去“召”约瑟的时候,约瑟就被带出监狱,剃头刮脸换衣服,然后就被带到法老面前。

我们在这里首先看见的是法老与约瑟的相遇乃是经过差人的传唤,这里以“召”来说明法老对约瑟的重视。“召”乃是君王与臣宰之间的连系动词,就是君王叫臣宰到自己面前来所用的动作。约瑟并非埃及王宫中人,乃是一名囚犯,虽然是遭诬陷入狱,但他毕竟还是一名囚犯,当然他并非王的囚犯,而是护卫长的囚犯。蒙法老特赐,由于法老的梦无法圆解,便召唤约瑟入宫。这里有一名“差人”,乃是蒙法老差遣的人,他是负责将法老的吩咐传递出去,并且将法老所寻找的人带到法老面前,其间他所要做的乃是让那些蒙召的人配得进到法老面前,因为法老可是一国之君,要进到他面前,必须有绝对整齐的外观,这些都是差人所要考虑的。法老差人去召约瑟,乃是“随即”的,因为没有其他人能够解梦,一听说有人能解,自然就“随即”要面见此人。

于是他们便急忙带他出监。这里所说约瑟出监乃是被带的,也就是被动的。约瑟并不在自己的地方,而是在埃及地,由于在埃及地,约瑟所做的一切都是被动的。从他被卖给以实玛利人开始,他就失去了自己原有的位置,不再主动,直到这里。但是从这时开始,他要被更新了!因为他将要被升华,从仆人到囚犯,直到现在被带出监狱到法老面前,这一切都是出于被动状态下的。我们看见约瑟被带出监狱时乃是“急忙”的,这是说明事情的紧急性,说明法老心理的急促情绪也影响到了他的臣仆,使他们与他一同紧急。

于是约瑟就“剃头、刮脸、换衣裳,进到法老面前”,这里给我们看见约瑟进到法老面前的必要步骤,有三个前提条件:剃头、刮脸、换衣裳。剃头,乃是恢复自己的荣耀。圣经明确说道:“你们的本性不也指示你们,男人若有长头发,便是他的羞辱吗?但女人有长头发,乃是她的荣耀,因为这头发是给她作盖头的。”(哥林多前书11:14—15)在监狱中的人头发自然是很长的,因为根本没有很好的理发师会在监狱里好好的帮人理发的。约瑟出狱后第一件事,便是理发,就是恢复他原有的荣耀。然后就是洗脸,乃是洁净之意,除去脸上的污垢。脸,乃是人的荣耀之处,但在狱中之人的脸面自然是污垢的,要从狱中进到法老面前,自然需要除去脸上的污垢,恢复自身的荣耀。第三步便是“换衣裳”,就是脱去狱中之服穿上新衣。衣服,乃是人的外包装,是遮体的。狱中的衣服是肮脏的,不能直接进到法老面前;在君王面前,自然要洁净,若带着污垢进到君王面前,是极不礼貌的,所以他要“换衣裳”。进到法老面前,这三步是约瑟必须有的经历,因为他乃是从最低贱的地位直接升到最高的统治面前,固然需要更新洁净。

这一节经文给我们看见,约瑟从狱中被法老接见,乃是出于法老的召唤,并非他的自荐。在他与法老相遇前,他必须除去监狱中所存留的一切污垢,因为污秽之物不能进到法老面前。

TOP

Processed in 0.011213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