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四)

民数记27:4
经文:“……为什么因我们的父亲没有儿子就把他的名从他族中除掉呢?求你们在我们父亲的弟兄中分给我们产业。”
标题: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所说(二)

西罗非哈的女儿们继续说到她们的困惑与请求,就是她们的父亲西罗非哈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西罗非哈的名从他的族中被除掉,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他们所求的,就是在西罗非哈的弟兄中分给他们产业。

这里的信息直指问题根源所在,就是西罗非哈没有儿子,只有女儿,这将影响到西罗非哈在以色列人中的“名”。这“名”是在他的族中的,也就是西罗非哈所属的支派。父亲的产业,本来是由儿子继承;但她们的父亲没有儿子,只有她们这几个女儿,表明她们父亲的产业将会流失,她们父亲的名也将在以色列人中消失,不再在她们祖先的族中,所以她们为此困惑。

而西罗非哈的女儿们也非常直率的表明了自己的要求,就是想要得到她们自身应得的产业。每一个以色列人,在进入迦南地后,都会有他们自身的产业。所以西罗非哈的女儿们对这些产业非常的看重,因为这关切到她们以色列百姓的身份。她们有所“求”,就是想要求摩西在她们父亲的弟兄中,也就是在她们的叔伯中分给她们产业。当然,这里的“产业”包括的主要是土地,因为只有拥有土地,才能拥有其它的物质产业,否则即便物质产业再多,也无处可容。

西罗非哈的女儿们非常清楚自己所要的,而她们自然也知道自己所要的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她们敢于将自己的困扰向以色列百姓提出来,让以色列众人都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所思想,也为她们能够得到产业而铺平道路。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7:5
经文:于是,摩西将她们的案件呈到耶和华面前。
标题:呈上案件

当西罗非哈的女儿们将自己的困惑和请求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提出述说后,摩西就将他们的案件呈到了耶和华面前。

非常明显,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所提出的事情,或者说她们的困惑是非常合理的,因为这样的事件是常有的现象,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所生的孩子就都会有儿子,所以有了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所提出的这一事件,表明了这种现象的实际性,因为西罗非哈的女儿们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

对于这种情况,明显超过了摩西的理解,因为他也无法掌控人的生育,所以他回答不了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所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她们的困惑。于是,摩西就将她们的案件呈到耶和华面前。

摩西没有要表明自己的智慧而随意评判自己无法面对的案件,而是将这案件呈到了耶和华面前。这是让我们看见摩西的谦卑,同时也是让我们看见人的智慧和知识即便很充足,也并非全知全能,也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像摩西这样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并且还拥有神所赋予的属天的智慧聪明,在面对一些特殊事例的时候,他也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回答人的困惑与疑问。所以在自己无法回答的困惑面前,摩西明智地选择了将案件呈到耶和华面前,而不是硬要撑着脸面表明自己多有智慧,多有聪明,多有知识……这是我们的榜样,当我们遇见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将人的观点带入我们的事奉中,因为那与我们的服侍无益。只有像摩西这样,将我们解决不了的困惑带到耶和华面前,寻求神所赋予的解决之道,才能更好地帮助人从问题中间出来。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7:6
经文: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标题: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非常明显,耶和华再次以晓谕的方式对摩西说话,明显让我们看见“晓谕”的信息基本上成为耶和华对摩西说话的主要方式。

耶和华的晓谕再次出现,是要就着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是以神的智慧来解决人的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神直接向摩西晓谕自己的意思,让摩西知道。而摩西在这一过程中,就承受了耶和华的晓谕,成为耶和华与人说话的管道。而在摩西眼中,耶和华以“晓谕”的方式向他说话,这明显是一种权柄的彰显,表明耶和华才是以色列人的王,掌管以色列人的一切。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7:7
经文:“西罗非哈的女儿说得有理!你定要在她们父亲的弟兄中,把地分给她们为业;要将她们父亲的产业归给她们。……”
标题:晓谕信息之西罗非哈的女儿说得有理(一)

这里开始让我们看见就着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提出的个案案件,耶和华所给予的回复,就是借着晓谕摩西传达的回复信息。

首先是耶和华就着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所提出的个案给予的正面回复,表明西罗非哈的女儿们说得有理。在一定意义上,这句话起到了总述性的作用,是以下信息的整体性总述。换言之,接下来的信息,是这句话的分述描述。

耶和华评判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提出的个案,表明她们说得有理,这就让我们看见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所提出的个案,虽然是西罗非哈的女儿们在主意识上对于一些事情的困惑,但她们的困惑确实是事实,所以神并没有因为她们所提出的个案中出现的困惑而感到不满,反而对于她们的勇气表达了称赞。“说得有理”所蕴含的,不仅是对于西罗非哈的女儿们的意见表达赞成,也是称赞她们对于自己的困惑敢于提出,不因为害怕被评为无知而隐藏自己的内心困扰。这“有理”二字,不仅是人间的道理,更是神的真理,因为给予这个评价的并不是某个人,甚至不是神的仆人摩西,而是神自己,是以虽说在一定程度上这里所说的“有理”是指着一般的道理,但我们同样可以说这是在真理之中,因为这是经过神的评价。

因为西罗非哈的女儿说得有理,所以神让摩西要在西罗非哈的弟兄中分给她们地业,就是她们父亲的产业。这里让我们看见西罗非哈的女儿们的产业,并不是她们自己自身得到的,因为按着神的定规,一切产业一般的归属,是给儿子。而西罗非哈几个女儿却无法承受产业,是以她们没有自己拥有的产业。但是却因为西罗非哈没有儿子,所以西罗非哈的产业继承人的归属,就只能是西罗非哈的女儿们了!是以她们拥有了自己的产业,并不是他们自身的产业,而是神的恩典借着人的无奈转移到她们身上。

耶和华的晓谕信息中提及归属西罗非哈的女儿们的产业,就是她们父亲的产业,也就是西罗非哈的产业。这一信息让我们知道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所承受的,正是她们父亲所拥有的。也就是说,她们的产业并非自己白白得到,也非神白白恩赐,而是她们的父亲西罗非哈的产业分给她们的。因为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以西罗非哈最大的产业,并非他赚取的物质和得到的地业,而是他的几个女儿。是以西罗非哈所拥有的财富,自然要归属于他的后代。因为西罗非哈没有儿子,只有女儿,故此承受西罗非哈的财富和土地的,也只能是西罗非哈的几个女儿了!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7:8
经文:“……你也要晓谕以色列人说,人若死了没有儿子,就要把他的产业归给他的女儿。……”
标题:晓谕信息之西罗非哈的女儿说得有理(二)

由于西罗非哈的女儿所提出的个案确实有道理,神晓谕摩西,也借着摩西晓谕以色列人,对于人死了没有儿子的情况,他的产业就要归给他的女儿。

这里的晓谕摩西的信息中,耶和华让摩西晓谕以色列人,是让我们看见神在摩西身上建立了权柄,是以色列人的权柄。也就是说,耶和华是摩西的权柄,摩西是以色列人的权柄。而摩西成为以色列人的权柄,乃是凭借着耶和华是摩西的权柄。正是因为耶和华在摩西身上的权柄有了完美的彰显,所以耶和华神才让摩西拥有“晓谕”的权柄,就是向以色列人拥有“晓谕”的权柄,也即王的权柄。

耶和华晓谕摩西,且要通过摩西晓谕以色列人的信息,乃是就着西罗非哈身上的个案带出的。晓谕信息中论及的前提,也就是带出的假设信息,乃是人若死了却没有儿子,也就是说,这里提到的假设性前提,是一个人在有儿子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世界。这个人虽然有众多的产业,但因为没有儿子继承,所以他的产业就空格了!

在这个假设性前提下,带出的结论性启示,就是那在没有儿子的时候就死了的人,他要把自己的产业归给他的女儿。也就是说,在以色列中,神定下了一条规定,是没有儿子继承产业的情况下,耶和华神规定他的女儿将继承他的产业。我们知道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儿女本身就是父母的产业,自然可以承受父母在物质上的产业。而因为男人是女人的头,在以色列中,男人是女人的权柄,所以在有儿子的情况下,以色列人一般都是由儿子承受父母的产业。而这里所提及的是没有儿子的情况下,神的晓谕中表明父母的产业自然归到了女儿身上,成为女儿的拥有物。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7:9
经文:“……他若没有女儿,就要把他的产业给他的弟兄。……”
标题:晓谕信息之西罗非哈的女儿说得有理(三)

这里继续让我们看见关于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提出的实例个案,耶和华所给予的正面答复。

耶和华的晓谕信息,继续带有假设的内容,就是承接前文的假设内容,假设了没有女儿的情况下,离世之人的产业就归给了他的弟兄。当然,这没有女儿的假设,是承接了没有儿子的假设,自然蕴含了没有儿子的假设前提。也就是说,这里所记载的“他若没有女儿”,是接续了前一节经文所记载的“人若死了没有儿子”的信息。也就是说,这里接下来的几个信息,都是具有前提的,而前提就是前文所述的一切假设,都蕴含在了承接信息之中。可以这样说,这里所记载的“他若没有女儿”的假设,已经预先有了两个假设性前提,分别是“人若死了”和“没有儿子”,而这里所提及的“他若没有女儿”,也就蕴含了前面所说的“他若死了”和“没有儿子”。也就是说,这里的假设性信息,是与前文相连接的,带出的结果,包含了前面两个假设,加上本节附带的第三个假设作为前提,才有的结果。

当“人若死了没有儿子”,也“没有女儿”的情况下,耶和华的晓谕信息中论及他的产业,表明要归给他的弟兄。这是让我们看见产业的继承者,是至亲之人,除了自身与儿女之外,人的至亲之人就是自己的弟兄,是以“他的产业”的承受者,就成了“他的弟兄”。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7:10
经文:“……他若没有弟兄,就要把他的产业给他父亲的弟兄。……”
标题:晓谕信息之西罗非哈的女儿说得有理(四)

承接前文所述,这里的信息是接续以上的描述带出的,继续假设性提出在没有儿子、女儿的同时,也没有弟兄的情况下,他的产业就要被分给他父亲的弟兄,也就是他的伯叔。

这里让我们看见人的生命关系,除了儿子、女儿、弟兄之外,最亲密的关系就是“父亲的弟兄”,也即伯叔了。是以这里提及如果一个人死了的同时,没有儿子、女儿和弟兄的情况下,耶和华晓谕摩西,那人的产业就要给他父亲的弟兄,也就是他的伯叔。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7:11
经文:“……他父亲若没有弟兄,就要把他的产业给他族中最近的亲属,他便要得为业。这要作以色列人的律例、典章,是照耶和华吩咐摩西的。”
标题:晓谕信息之西罗非哈的女儿说得有理(五)

在回复西罗非哈的女儿所提出的个案的信息中,耶和华晓谕摩西人死后继承产业的问题。首先能够继承产业的,自然是儿子,那是不需多说的。而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继承产业的,就是女儿了。再依次就是弟兄、父亲的弟兄,即伯叔。在这里,我们看见人死了,如果没有儿子、女儿、弟兄,同时自己的父亲也没有弟兄的情况下,他的产业归属权,则为他族中最近的亲属。在晓谕信息的最后,耶和华神告诉摩西,这要作以色列人的律例、典章,是照耶和华吩咐摩西的。

非常明显,这里一系列记载的信息,或者说从西罗非哈的女儿带出的个案,耶和华神所给予的回复信息中,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的关系网,从至亲之人开始,乃是由自己的儿子、女儿……直到族中最近的亲属,这就让我们知道以色列人的产业承受的人,乃是根据关系确定的,这关系并不是人为支配的,而是生命自然的体现与彰显;换言之,以色列人产业的承受者的关系网,是人生命的关系网。

这里最后的信息表明这一段经文要成为以色列人的律例、典章,这是表明由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提出的个案带出的信息,要成就以色列人的法典,是以显明这段经文的重要性,同样也让我们知道西罗非哈的女儿们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也成就了一定的名声,因为她们的事迹,直接带出了一段“以色列人的律例、典章”,足以证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而在这段经文的最后,我们看见这一切的信息,耶和华并没有直接启示给当事人西罗非哈的女儿,而是吩咐摩西带出来的。这是让我们看见旧约制度下,或者说摩西的时代,没有其他人能够承受耶和华启示带出的力度,所以耶和华的晓谕、吩咐等信息,都只能借着摩西传达。对当时的时代而言,这是一个悲哀;对以色列人而言,这种一种庆幸,同时也是一种悲哀;而对摩西个人而言,这却是一种明显的恩典与祝福。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7:12
经文: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这亚巴琳山,观看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地。……”
标题:耶和华对摩西所说(一)

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对摩西所说,让他上往亚巴琳山,可以观看耶和华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地。

耶和华对摩西说……明显是以朋友的交流方式,要向摩西传达自己的心意。

在一定意义上,耶和华神与摩西的关系,非常亲密,是以耶和华的话语对摩西说出,不带有任何附加的用词,要表明信息的什么力度,是因为耶和华与摩西之间的关系,已经成就完全了朋友的关系。而耶和华要通过摩西对其他人说的话语,却常常带有诸如“晓谕”、“吩咐”等字眼,是以显明信息的内涵以及要彰显耶和华在以色列人中的权柄。而这种权柄,却不需要对摩西个人发出,因为摩西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神的信息本就有的内涵。

耶和华让摩西上亚巴琳山,是让摩西走到生命的最高峰,是摩西个人生命的最高峰。“这亚巴琳山”明显指出亚巴琳山在那时代的位置,是摩西所在之处,也即当时以色列人所停留之处。而“上”则是表明摩西要行走的道路,乃是上行之路,要从下往上走。这是意指摩西此时要走的道路,乃是往上而行的生命之路。

耶和华让摩西上这亚巴琳山,是要让他观看神赐给以色列人的地。非常明显,这并不是勾引诱惑摩西,乃是让摩西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这并不是表明神把摩西从以色列人中剪除,否定摩西的以色列人的身份,而是要让摩西知道神会亲自带领以色列人进入那神的应许之地,因为那地就是神应许赐予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产业,是不容置否的。虽然摩西只能在这亚巴琳山上观看,但神必定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因为那是“耶和华赐给以色列人的地”,也就是以色列人从耶和华所领受的祝福与恩典。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7:13
经文:“……看了以后,你也必归到你列祖(原文作“本民”)那里,象你哥哥亚伦一样。……”
标题:耶和华对摩西所说(二)

耶和华让摩西上亚巴琳山,其目的是让他去观看神所赐给以色列人为业之地。但是,神的目的仅仅限于此处,只让摩西去观看那地,却没有让他进入,而是告诉他在看了之后,他必然会归到他的本民那里,与亚伦一样。这一信息,等同于在宣判摩西的死刑,只是缓刑一段时间,就是缓刑到他看了以色列人的产业之地以后。

这里记载的“看了以后”是一个时间性说明,所要说的时间,是摩西归到他的本民那里的时间。这明显是在表明神的应许之地已经到了,但摩西却只能看,不能去;只能看,不能进;只能看,不能得……是以才有这里的时间性信息的说明:“看了以后……”

摩西必归到他的本民那里,这里的“必”自然不是应许,而是表明一件事情的发生的必然性。非常明显,这里所说的“必”的事件,就是摩西归到他本民那里。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摩西要死了!

摩西的死,是要像摩西的哥哥亚伦一样。这里表明的不仅是摩西的死要像亚伦一样,同样也在隐约启示出摩西的死因要像亚伦一样,因为摩西和亚伦不能进入迦南地,其根本原因都是相同的。这里用“像……一样”来表明摩西和亚伦在死因上是一致的。他们不仅在事奉上同工了,这里让我们看见他们在死亡的事件上也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同工同道。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Processed in 0.010928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