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学人培训材料

中国学人培训材料

TOP

前言
  神学家巴刻(J. I. Packer)曾对布道下过定义:“布道乃是以圣灵的能力传讲基督耶稣,使人能藉着神信靠神,接受神为救主,并在神的教会中与信徒交通,事奉神如君王。”根据这个定义,布道不是单靠理性的说服,或藉温情的感动;在领人归主的过程中,布道者是否依靠圣灵的能力,是否以基督耶稣为中心,是否领人信而接受主,是否看重教会和事奉,都极其重要。
  因此,在本书中,作者特别注重布道者的观念(何为布道),动机(为何布道),动力(依靠圣灵),信息(十架,圣经),装备(圣洁、知识),战略(除障、祷告),任务(培训门徒)。本书不是一本讲求布道方法的材料,而是一本针对布道者的指导。作者旁征博引圣经及各种书刊中的资料,更加上自己多年在中国学人中布道的心得,写成这本可知性、可行性并重的培训材料。

TOP

第一课 关于布道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9-20

一、何为布道?
  主耶稣颁布的大使命(太二十八18-20)是布道的大宪章。布道包括领人决志信主、受洗加入教会和培训门徒。“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约八31)立志接受基督的主权,终生愿跟随主耶稣的人就是耶稣的门徒。
  神学家巴刻(Dr. J. I. Packer)对布道下的定义是:“布道乃是以圣灵的能力传讲基督耶稣,使人能藉着神信靠神,接受神为救主,并在神的教会中与信徒交通,事奉神如君王。”按此定义,布道就是:藉着传讲神的福音,使人信靠主耶稣进而事奉主耶稣。
  简言之,布道就是传扬福音,领人归主。
  因此,对领人归主一定要有全面的认识:
片面
全面
目标
使人决志信主
使人作耶稣的门徒
形式
布道会或个人布道
任何时间、地点、场合
布道者
传道人、有恩赐的信徒
每一位信徒

TOP

二、为何布道?
  一个人信主以后,为什么不能满足于自己得救,成为神的儿女,还要努力传扬福音,领人归主呢?
  首先,这是主耶稣的命令(太二十八19-20)。“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二十二37-40)爱神和爱人如己是最大的诫命。使徒约翰说:“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约壹五3)以基督的心为心,以神国的事为念,努力传扬福音,使万民悔改归向神,“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11-12)是神的心愿。传福音、领人归主是遵循神的命令;同时,拯救失丧的灵魂是对人的关怀和爱心。因此,领人归主是爱神和爱人如己的集中体现。
  第二,领人归主是为了主快再来。“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阿们。主耶稣啊!我愿你来。”(启二十二20)。然而,主耶稣说:“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太二十四14)当我们努力把福音传遍中国,再由中国传到印度、巴基斯坦、中东、回到耶路撒冷,主耶稣就快再来了。
  第三,努力传扬福音,是因为“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徒四20)“不能不说”可以从三方面来思想。
  首先,使徒保罗说:“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林前九16)保罗经历了神奇妙的救恩,知道这是人类得救的惟一道路。如果不传福音,就是置亿万失丧的灵魂于不顾,是有罪的。从另一个角度讲,按摩西律法,不为所看见、听见的作见证,是有罪的:“若有人听见发誓的声音,他本是见证,却不把所看见的、所知道的说出来,这就是罪;他要担当他的罪孽。”(利五1)
  其次,“不能不说”是真理的催逼。我们所信的神是又真又活、大而可畏的神,我们知道所信的是谁。我们的信仰不是盲目的,不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精神寄托,而是有根有基的。“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三16)和耶稣“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一4)这两件铁证如山的事实,是我们信神的根基所在。主耶稣已用神的死,完成了对人类的救赎计划,使一切信神的人得到永生。主耶稣将要再来审判一切活人、死人。一切拒绝接受福音的人将进入永刑-有始无终的“第二次的死”(启二十一8)。所以,信耶稣是人类惟一的出路。为此,保罗深情地说:“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神和好。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五11,20-21)然而,“信道是从听道来的”(罗十17),我们应尽力让更多人听到福音。
  亲身经历到主耶稣的大能、大爱、赦免和改变后,人们压抑不住地、责无旁贷地要开口宣扬神的美德。这是“不能不说”的又一层意思。主耶稣在井旁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后,她顾不得再打水,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那城里有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他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约四39)约翰福音第九章记载主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了一个生来就瞎眼的人。法利赛人开始不信他以前是瞎眼的,但几经对质后,他们不得不承认耶稣的确治好了这个瞎子,却又坚持诬陷耶稣是罪人。这个被医治的瞎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实事求是地为耶稣作见证说:“他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约九25)但法利赛人继续纠缠不已,这位重见光明的人凛然斥责他们说:“他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这真是奇怪。我们知道神不听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他旨意的,神才听他。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这人若不是从神来的,什么也不能作。”(约九30-33)保罗说:“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逼迫神的教会。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十五9-10)这是发自内心对神的赞美。彼得则总结道:“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有人说,布道就好像一个乞丐告诉第二个乞丐,哪里可以找到面包;像一个病人对另一个病人说,哪里可以得到医治。每一位真正经历了神的救赎和灵里丰盛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积极传扬福音。
■作业(讨论题目):
1.彼得前书二章九节的“有君尊的祭司”是什么意思?指谁?这与领人归主有什么关系?
2.有人说,在海外的中国学人,有的要多次举手决志才能真正信主。你的看法如何?

TOP

第二课 道成肉身
?/span>“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一1-2, 14, 18
“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约二十21

一、道成肉身
  神向人传福音所用的方法,不是从天上发来电报,也不是从天上撒下一些解经书籍或福音单张,而是差派神的独生子有形有体地住在人们中间,即“道成肉身”。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成为不可见之神的可见之像,把真理、福音形象化了。人们从耶稣身上看见神的存在,神的性情、神的心思、神的救赎和神的国度,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在希腊文中,“真理”是aletheia,意为没有隐藏、人人可以看见的事。“真理”的希伯来字是emeth,意思是始终如一、可信可靠。主耶稣充充满满地有真理即是说神纯洁透明,内表一致,心口合一,没有半点虚假和造作,而且神是完全可信、无可指摘和永不改变的。人们从神身上看到神的公义、圣洁、信实、慈爱、全知、全能。
  主耶稣虽说话带有权柄,严厉地斥责一切罪恶,却对罪人充满了怜恤和恩慈。耶稣在旷野四十天受魔鬼试探后,开始公开传道。一次在神家乡拿撒勒,安息日神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他,他就打开,找到一处写着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参见路四14-21)这是神对自己的弥赛亚身分的明确宣称。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神在迦拿的婚宴上以水变酒,神使瞎眼的见光明、使瘫子行走,使长大麻疯的被洁净,使管会堂者的女儿、拿因城寡妇的儿子和伯大尼人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神用五饼二鱼让五千人吃饱,神赶出附在人身上的污鬼,神使许多人悔改归向神。
  “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神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九35-36)主耶稣到各地,是先教训人,后治病,而不是先治病,后教训人,用治病来吸引人。神行各种神迹,不是为了证明神是神,因为神本来就是神。神是“动了慈心”。而且,无论是教训人还是治病,都因“怜悯他们”,关怀他们身体的需要和灵魂的得赎。主耶稣基督是真理和恩典的完美结合。
  耶稣呼召门徒时,有一件很值得反复思想的记载。当施洗约翰的两个门徒(安得烈和约翰)跟从耶稣时,耶稣转过身来,不是问:“你们要跟随我么?”而是问:“你们要什么?”这是两千年来,主耶稣对世人提出的最富挑战性的问题。有趣的是,他们没有回答耶稣的问题,却问:“拉比!在哪里住?”耶稣爽快地答道:“你们来看。”于是他们与耶稣同住了一夜。第二天,安得烈找到他的哥哥西门,兴奋异常地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参见约一35-42)耶稣对他们说了什么?两个门徒在那里看见了什么?圣经都未说明。但经过与耶稣一天的接触后,安得烈十分有把握地知道耶稣就是旧约中一直预言的那位救世主,并领他哥哥也来跟从耶稣。这说明,耶稣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自然流露出神的弥赛亚身分,使人无可推诿。“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西二9)所以,“耶稣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十四9)道成肉身,是神向世人传福音所采用的方法。

TOP

二、道住肉身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一14)中的“住”可译为“支搭帐蓬”或“扎营”,在旧约时代用来形容会幕─神与百姓同在的地方。主耶稣的降生、受难、复活、升天,宣告旧约时代的结束,新约时代的开始。神不再藉着有形的会幕、圣殿与人同在。神搬家了。神搬到哪里去了呢?“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么?”(林前三16)神就住在每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心中。
  神按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了人,以便人能彰显神的荣耀。然而,亚当、夏娃的悖逆、犯罪,造成了肉身和灵性的死亡,使他们和后代陷在罪中不能自拔,再不能从人身上彰显出神的荣光。“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藉着主耶稣的救赎和人的信,圣灵进入每个信徒心中,得到了神所赐永远的生命。有了生命,就会成长,就要表达。当基督徒在恩典和真理中不断长进的时候,就能越来越散发基督的馨香和展示基督的荣美。“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三18)
  主耶稣在世上短短的三十几年,为这个黑暗世界留下永不磨灭的光辉榜样。神是可听、可见、可触的,成为肉身的神的活道。父神首先差遣神的独生子来到世间,完成对人类的救赎计划;主耶稣复活、升天后,神又差遣圣灵降世以接承主耶稣的工作,把救恩落实到神所拣选、愿意相信主耶稣的人身上;现在,神又差遣教会─我们,继承主耶稣在世上的工作。所以,主耶稣对门徒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约二十21)现在,基督徒受差遣,要把神的福音传给万民。“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一18)同样,自耶稣复活、升天后,再没有人亲眼见过主耶稣,乃是藉住在基督里的基督徒将神活画在世人眼前。
  主耶稣复活后,向门徒显现时吩咐他们说:“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注意,主耶稣并不是要门徒去为神作见证,而是说:“你们……作我的见证”。用口传讲神在我们身上的奇妙作为是作见证,但主耶稣说,每一个门徒本身就是神的见证。一个门徒的整个心身,一言一行,有声无声,都在见证神,都在传福音。艾伟传(Dr. Joseph C. Aldrich)在《布道生活化》一书中指出:“传福音其实是使人知道我在主里所拥有的一切,并且向人解释我是怎样得到这一切的。简括来说,传福音就是透过我日常生活的大小事情,向人展示神的本性─包括神的爱、公义、正直和信实。因此,传福音并不是一项编排在时间表上的‘特别’活动,而是我们因经历主而不间断的、自然的在生命中流露。更具体地说,传福音是主藉着神的儿女所作的事:当他们传讲、相交和参与事奉时,神就彰显出神的作为来。”
  使徒行传第八章和第十章有两件发人深省的事。在第八章,主的使者要腓力从耶路撒冷下到迦萨的路上去;腓力见到一个埃提阿伯的太监后,圣灵又指示腓力贴近那太监所乘的车。最后,腓力领那位太监信了主,并为他施洗(参见徒八26-39)。在第十章,在该撒利亚有一位敬畏神的义大利营的百夫长叫哥尼流。哥尼流在异象中见到神的使者,指示他派人去请在约帕的使徒彼得。与此同时,彼得在约帕见到异象;正猜疑不解时,哥尼流派去的三个人已到彼得住的屋外。这时,圣灵对彼得说:“起来,下去,和他们同往,不要疑惑;因为是我差他们来的。”(徒十20)于是彼得到了该撒利亚,向哥尼流一家传讲福音,圣灵降在一切听道人的身上,他们都信了主,彼得还奉耶稣基督的名为他们施洗(参见徒十1-48)。
  在这两件事中,都是由神的使者穿针引线,分别引领腓力和彼得向埃提阿伯的太监和义大利营百夫长哥尼流传福音,并领他们归主。你是否想过,为什么神的使者不直接向太监和哥尼流传福音呢?如要天使直接向他们传福音,岂不更为简便、更为有效么?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但有一点是清楚的:神没有赋予天使传福音的使命;传福音是神赐给基督徒的福分和特权。差遣“道住肉身”的基督徒继承“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的事工,把福音传到地极,这是神使用的方法。

TOP

三、依靠圣灵
  基督徒虽有圣灵进驻,但基督徒不是基督。所以,在领人归主的过程中,始终要依靠圣灵的带领。这有两方面的意思。
  首先,只有顺从圣灵,我们才能活出基督的生命,为主作见证,并支取传福音的智慧和能力。圣灵“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十六8,13)。
  第二,人悔改信主乃是圣灵的工作,因为“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十二3)
  在领人归主时,我们要分清神的工作和人的工作。保罗说:“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林前三6)我们应在传福音前仰望天父,传讲中依靠天父,传讲后归荣耀与天父,用祷告托住领人归主的整个过程。我们在传福音时,要信心百倍,轻装上阵,胜不骄,败不馁。相信神的道不会徒然返回。至于说庄稼何时、何地、由何人收获,就是神的事了。当然,我们也绝不因领人归主根本上说是神的工作而丝毫松懈了我们应作的工作。因为,“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林前三8)

作业(讨论题目):

1.神说我们是神的见证。除徒一8外,你能否找到其他相关经文?(参见赛四十三、四十四章)
2.有人将基督徒的生活分为“属灵”和“属世”两部分,你以为如何?
3.仔细阅读使徒行传第十、十一章,你能否揣摩神把传福音的使命交给基督徒的一些原因?

TOP

第三课 持守真道
  “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美好的见证。……提摩太啊,你要保守所托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虚谈和那敌真道、似是而非的学问;已经有人自称有这学问,就偏离了真道。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提前六122021
  “要为从前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犹3)
  宣讲福音要注意两个极端或危险:改变所传福音的内容,或不改变传福音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很有传福音的热忱和恩赐,传扬的效果也似乎很好,但所传的福音偏离了圣经所启示的真道,这样不仅不能拯救失丧的灵魂,而且贻害不浅。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握住了福音真道,但在传扬过程中,不管对象为何,不懂得因势利导,都是千篇一律的“八股”调,恐怕很难开启对方的心门,进而让他们相信福音。对这两点,将分别在本课和第四课中论及。

一、十架中心
  什么是要传扬的福音真道呢?使徒保罗说:“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林前二2)耶稣基督并神钉十字架,就是我们应持守的福音真道。在这封书信中,保罗稍后对此展开说:“我当日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林前十五3-8)这处和合本的翻译不是很贴切。“第一”在NIV和NASRB(New American Standard Reference Bible)中都是“那最重要的”(“as of first importance”)之意。因此,保罗当日领受,又传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事是:耶稣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埋葬了、第三日又复活了。这就是福音真道。
  十字架是福音真道的中心,显明人的罪性、耶稣的代赎和复活的大能三方面的真理。
  罪的普世性。人人都是罪人。在圣经里,这一点讲得既明确又严厉。“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没有一个人行善。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诗十四1-3)有人不承认自己有罪,以为杀人、抢劫并被法庭宣判有罪才算犯罪。这是一种误解。刑事犯罪固然是犯罪,但圣经中的罪远比刑事犯罪涵盖深广。
  圣经中罪的定义是“未中鹄的”,即达不到神的公义、圣洁的标准。对神的标准,主耶稣总结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廿二37-40)不顾许多确据而故意不信神、故意不相信主耶稣,道德和行为的一切不义、恶行都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约壹三4)。此外,“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四17)
  人不是犯了罪才成为罪人;因为人是罪人,所以一定要犯罪。人是罪人是由内在的罪性决定的。人是按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为要彰显神的荣耀。但人的始祖亚当、夏娃悖逆神,犯了罪后,人不再以神为中心,人再不能显现出神的荣耀。“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人的罪性是人以自己为中心的欲念,保罗称之为情欲或私欲。“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雅一15)始祖犯罪后,人的罪性与生俱来。内在的罪性(sin)一定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罪行(sins)。在神的眼里,无论是外在的罪行还是内心的罪念,都是罪。主耶稣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太五27-28)
  人人都是罪人并不是说人们每天所做的每件事都在犯罪。但我们常常是做了一点好事,又做很多不好的事,不能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传七20)从人的标准看,有好人与坏人之分;但神眼里,只有好一点的罪人与坏一点的罪人之分,都是罪人。一个勇于面对自己的人,谁能说自己不是罪人呢?“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一8)
  “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约八34)没有一个人可以凭自己的力量从罪的羁绊中挣脱出来。然而,“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23)这个死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肉身都会死亡,更重要的是与神永远的隔绝,是灵性的死亡。灵性的死亡比肉身的死亡更可怕。一方面,当我们与神隔绝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世上百十年中,是非成败、功名利禄转眼成空。浮光掠影中所展露的是,失去永恒价值的生命,没有灵魂的躯体,虽生犹死。另外,肉体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开始。“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九27)主耶稣有一天会再来审判世界,审判一切活人、死人。一切罪人,因为是有罪、污秽、黑暗的,无法与公义、圣洁、光明的神相交,审判后只能与神永远隔绝,到有始无终的黑暗中去,即地狱的光景。圣经称之为“永刑”(太廿五46)或“第二次的死”(启廿一8)。这原本是所有人的最后归宿。
  但神爱我们,不愿意让世人就此永远沉沦。可是神又是公义的,“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鸿一3)的神。神不能让人带着罪回到天国,而人又无力自己洗净自己的罪。所以,神差遣神的独生爱子降世为人─耶稣基督。耶稣用神的死替众人赎罪。世人的罪都归在耶稣身上,神审判耶稣就算审判了众人。一切愿意相信耶稣、跟随耶稣的人,他的罪就被耶稣的宝血洗净,在神的眼里再不是罪人,而是圣人、义人,是神的儿女了。“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这就是基督教信仰中极为独特的“因信得救”、“因信称义”的真理。在十字架上,神的爱和公义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和彰显。人藉着信而得到的救恩是神的恩典,是神白白赏赐给人的礼物,不是任何人凭借自己的行为可以赚取的。相信耶稣的人,不仅罪被赦免,而且得到神所赐的新生命─圣灵会住在每个信徒心中。“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十七3)
  完成对人类的救赎计划后,耶稣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四十天后升天。耶稣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一4)“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十五14)因为,基督若没有复活,我们仍在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十五18-19)耶稣从死里复活,不是仅可凭信心接受的教义,而是铁证如山的历史事实。难怪在上述那处经文(林前十五3-8)中,保罗当日所领受又传的那最重要的信息中,他用了大部分的篇幅谈论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事实,即耶稣复活后向门徒的多次显现。作为当事人,保罗及门徒们是耶稣复活的伟大见证人。耶稣的复活至今没有任何人能够推翻。复活的主耶稣是基督徒荣耀的盼望。

TOP

二、惟独圣经
  保罗当日所领受又传给大家的真道,即耶稣为世人的罪死和复活,都是“照圣经所说”(林前十五3-4)。神的真道是由圣经启示、显明出来的。圣经无与伦比的权威性是因为它是神的话语,是神启示世人的无误的绝对真理。“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三16)“默示”的希腊文的意思是“神吹气的”,或是神呼气所呼出来的。默示不是听写或机械笔录。默示的意思是,当圣灵降临圣经作者时,他们在圣灵的完全控制之下,写出的经卷不折不扣是神要他们说的话。圣经各书卷是独立写成的,后人将其汇集,成为旧约三十九卷,新约二十七卷的六十六卷圣经正典。从表面看,哪些书卷应放入正典是人所决定的,但其实是圣灵的工作,是圣灵启示人们使神所默示的这六十六卷经文成为圣经正典。
  圣经都是神的话语,是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的惟一准则。不是因为我们是基督徒,所以把圣经举得这么高;只有认识、相信圣经是出于神的启示的绝对真理的人,才会成为基督徒。圣经是神的话语,可以从圣经的历史性、无误性、和谐性、教训的独特性、不可摧毁性及预言的准确性等多方面得到印证。由于神的儿子亲自来启示我们,所以神的所有启示已完整地记录在圣经中。圣经的内容不能作任何增减。
  要持守真道,一定要不妥协地宣讲人的罪性及其严重后果,使人真正悔改归向神。对人的罪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对神的救恩也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要反对通过信耶稣而博取属世利益的“成功福音”。信耶稣不仅是理智上知道耶稣是神,更要由理性的认知产生依靠耶稣、跟随耶稣的委身。要抵制各种形式的否定神迹、否定耶稣神性的自由派神学,和否定圣经权威、以人的理性批判圣经的所谓圣经批判学。

作业(讨论题目):

1.耶稣复活有哪些证据?
2.得到救恩的人还可能失去救恩吗?请列出明确的有关经文。
3.既是“因信称义”,为什么圣经中说“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呢?
4.以简洁的语言说明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区别。

TOP

第四课 对症下药
  “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8
  “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前九22
  如第三课所述,传福音时一定要持守真道,即使徒保罗所说:“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对你们传讲神的奥秘。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林前二2)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在传福音时,不管对象的状况如何,都一成不变地把“耶稣基督”、“十字架”当作空洞的言词向他们宣讲。我们应当用诸般的智慧,采取不同的方法,有效地帮助不同的福音对象理解耶稣并神钉十字架,最终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

TOP

Processed in 0.017721 second(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