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五)

申命记19:10
经文:“……免得无辜之人的血流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流血的罪就归于你。……”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二十七)

在三座逃城之外,摩西凭借耶和华赋予的权柄吩咐以色列人再添三座城的目的,是免得无辜之人的血流在耶和华神赐予以色列人为业的地上,使流血的罪归于以色列人。

这里的信息是衔接前文记载的,表明要再添三座城的具体措施,也显明了所要再添的三座城仍然是要作为逃城的存在。

逃城的功用,对于误杀人的人而言,是保命之用;但对于以色列众人而言,却是要保全土地,并且免除罪恶之用。

保全土地,是不让无辜之人的血流在耶和华所赐以色列人为业的地上。既然是无辜之人,就不该流血。是以若有流血之事,尤其是针对无辜之人的血,在以色列人承受为业的土地上,是要引以为鉴的。

这里提出无辜之人的血若流在以色列人的土地上,那流血之罪就将归于你——即整个以色列民族的整体。因为那无辜之人的血流在了以色列人的土地上,而那土地却是以色列人在居住,是以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以色列整个民族所有的人都一力承受了流血之罪。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11
经文:“……若有人恨他的邻舍,埋伏着起来击杀他,以致于死,便逃到这些城的一座城,……”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二十八)

根据逃城的信息,这里提出假设性论述,以反面信息来解释逃城的蕴含范围。

这里假设有人恨他的邻舍,从而埋伏击杀,以致于邻舍死亡,却逃到这些逃城中的某一座。

以色列人中,邻舍之间其实本身就是弟兄,因为都是以色列人,都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后裔。是以这里提出有人恨他的邻舍的假设,在真理中,是不该出现的情况。但因为有肉体、有自我、有魔鬼的攻击、有世界的诱惑等各方面因素,仇恨出现在以色列人中也并非不可能,是以有了这样的假设。

而仇恨到了一定的强度,所能够带来的,若没有外力的阻扰,必然会产生杀戮的事件。是以假设信息让我们看见即便是以色列人彼此之间,也会因为有仇恨的因素,导致埋伏击杀的事件出现。埋伏,表明所行之事是在暗中,不能见光。起来,表明行动正在进行中。击杀,就是事件的本质,因为仇恨的强度带来的后果。击杀,会带来死亡,是以这里的信息紧接着描述的就是“以致于死”。“以致于”,是表明击杀的强度。“死”,则是击杀的后果,是有人死亡,属于非常态死亡。

这里的假设性信息,主要针对的就是因为仇恨而击杀邻舍的人,他也逃到了这些逃城中的某一座。逃城是明显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进入,没有人例外。但进入逃城的人,却不单单是误杀人的人。这里让我们看见有一种假设性情况,就是有人因为仇恨而击杀邻舍成功,却也逃到了逃城之中。虽然没有记载他进入逃城的目的,但却是极其明显的,就是想要逃避报血仇的事件。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12
经文:“……本城的长老就要打发人去,从那里带出他来,交在报血仇的手中,将他治死。……”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二十九)

带有仇恨的杀戮,即便逃到了逃城之中,本城的长老,却也要打发人去,将杀人者从逃城里带出来,交在报血仇的人手中,将他治死。

逃城的功用,只为误杀人的所备。若是带有仇恨的杀戮,就不是误杀人的,而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这是基本定律。是以当有故杀人的进入逃城中,本城的长老就要打发人去从那里带出他来。这里的“本城”,没有特别表明是逃城亦或是杀戮之城,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长老要打发人去那逃城之中将杀戮者带出来,交在报血仇的人手中。

既然是故杀人的人,就要被治死!这是基本定律,在以色列,乃至于普天之下,都是基本定律!没有人可以故意剥夺别人的生命,哪怕有仇恨之心!杀人者必被杀,这是基本定律,表明人的生命是平等的。

而在这里,信息中有牵涉了另外两类人,就是除了杀戮者和报血仇的人之外,又出现了两类人,分别是本城的长老和长老打发的人。长老乃是有权柄的人,而长老打发的人,或者需要很多的数量,或者一个人的话,需要有一定的武力护身,因为若无武力,面对杀戮者,一个人很可能自身遭遇危害,故需要有武力护身。

而这里的信息中,报血仇的人,应该也有一定的力量,因为毕竟要面对的是经历过杀人事件的人,具有一定的血腥性。若自身无力,将无法报得血仇,反而可能将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13
经文:“……你眼不可顾惜他,却要从以色列中除掉流无辜血的罪,使你可以得福。……”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三十)

摩西论及以色列人对待因仇恨而杀邻舍的人的态度,是从目光中的感官来描述,表明以色列人眼中不可顾惜这样的人;从行为上来描述,要从以色列人中除掉流无辜血的罪。以此态度来对待,以色列人就可以因此得福。

以色列人眼中不可顾惜故杀人的人,哪怕那人是自己的弟兄。眼中的顾惜,在一定意义上蕴含了两种情况,一种是目光的体现,一种是心目中的感官。眼中不可顾惜,表明不仅眼中不可对待故杀人的人有丝毫的怜惜,就连心目中也不可以有任何的顾念。

对待故杀人的以色列人,应当有的态度,就是从以色列中除掉流无辜血的罪。那故杀人的人,在这里被定罪,所判罪行为流无辜血的罪。既是流无辜血,不仅表明他所杀之人无辜,也表明杀人之人的残忍。因此定流无辜血的罪,所判定的刑罚,就是要从以色列中除掉这罪,不仅是判刑,还要除罪。所谓除罪,不单单是将那犯罪之人处决,还要解决罪恶在以色列人中产生的影响,更要解决罪恶在灵界中引发的事件。

当以色列人除掉罪恶,就可以使以色列人得福。这一信息,不单单是对罪恶的审判换来的祝福,更是显明在以色列民中,无罪、圣洁的重要性。在消极方面,无罪可以保全自身;在积极方面,无罪更是可以赢得祝福。这些祝福,乃是神所命定,借摩西所传达的,以成就真理基石的祝福。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14
经文:“……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承受为业之地,不可挪移你邻舍的地界,那是先人所定的。……”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三十一)

通过逃城的信息,这里带出另一个重要的真理,就是以以色列人的地域疆界为主题带出的信息。

耶和华赐给以色列人承受为业之地,这里记载,以色列人不可挪移邻舍的地界,那是先人所定。

以色列人所承受为业之地,是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所赐的。每一个人的土地,都是耶和华所赐,乃是凭借耶和华为以色列人的神。是以赐予以色列人土地,是耶和华为以色列人的神的象征。只有掌管以色列人的生命的神,并且拥有全地的权柄的主,才能随己意赐予人土地!而以色列人得到了土地,就要以此为业,并要将所得为业之地看为承受之地。既然是承受为业之地,那就不是自己所拥有的,而是赐予以色列人土地的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也是全地的主所拥有的。他乃是以色列人的掌权者,更是全地的掌权者!

凭借耶和华神赐予人土地这一基础,以色列人不可挪移邻舍的地界,因为那是耶和华神赐予邻舍的!既然是耶和华神所赐,就没有人能够剥夺其权柄。若要夺其权柄,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表明自己不服从神对全地的掌管,认为神的赐予不公平,也是对神的不满。但是,全地本来就是耶和华的,谁又有权柄不满?谁又够资格不满?神的赐予,乃是恩典。若是不满,便是将自己摆在恩典的对立面,不仅是不满神给予别人的恩典,也是在一定意义上表明自己与神的对立。

这里继续论及以色列人不可挪移邻舍的地界,那是先人所定。这里的“先人”,乃是表明以色列人的祖先,是以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为基础,以摩西、约书亚为基点显明的。而不拘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还是摩西、约书亚,他们拥有的土地,乃至于承受分配土地的权柄,都是来自于耶和华。是以这里的“先人”,其背后更是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更是耶和华创造天地万物的主,更是耶和华全地的掌权者!而“先人所定”,则是凭借耶和华的指令而定,并非出自某一个人自身,是以确定以色列国土地的分配,是人不可更改,那是耶和华神所命,亦是先人所定。

这里的信息以“耶和华你神所赐”开头,以“先人所定”结尾,明显是要印证以色列人的土地,乃是在神与人共同的监督下完成,是以不可更改!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15
经文:“……人无论犯什么罪,作什么恶,不可凭一个人的口作见证,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才可定案。……”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三十二)

摩西论及以色列人无论犯什么罪,或者作什么恶,都需要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才可定案,一个人的口不可定罪。

这里论及的是以色列民审判定罪的条例。审判定罪,主要针对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犯什么罪”,另一种是“作什么恶”。换言之,这里的信息所针对的,主要乃是有人犯罪或者作恶的情况。圣经定不信为罪,是以一切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犯罪。圣经论忘记神为恶,是以一切不将神摆在眼中的,都是作恶。就是被称为神的百姓的,也有可能会作两件恶事,就是离弃神,以及为自己凿池子。

以色列人犯罪或者作恶,要被定案,一个人的口成就的见证无效,却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才有成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人的见证,很容易带有自己的意思,或者带有自己的主张,或者带有自己的眼光,或者带有自己的目的,或者带有自己的偏见……是以一个人的口作见证,不足以定罪。而这里提出要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才可以定案。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容易验明真假,只要分开询问,就可以根据见证人口中的话来辨别案件的真伪,确定犯罪或者作恶之事的真假。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16
经文:“……若有凶恶的见证人起来,见证某人作恶,……”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三十三)

在争讼事件中,若有凶恶的见证人见证某人作恶,明显事先并不知道见证人的本质,是以对于事件的原委也并不知情,是之为假设。

见证人的本质凶恶,并不能从见证人的外貌判定,是以这里提出的假设性案件中的见证人为凶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对于被见证的作恶的某人而言,需要对此人有的一个基本认识。

见证的事件,乃是某人作恶,即行为上的恶行,非意念上的恶行,因为是作出来的,并非理念上的、思想中的、亦或是心思意念还是脑海中,都不算在内,只是被定规为行为上的“作恶”的判定,就明确表明是行为上的恶行操作。

凶恶的见证人见证某人作恶,是要有所指向,不管某人是否作恶,亦不论见证人是否凶恶,既然有所见证,就要有判定。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17
经文:“……这两个争讼的人就要站在耶和华面前和当时的祭司并审判官面前,……”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三十四)

当凶恶的见证人与被告成就案件,便成了两个争讼的人。这两个争讼的人,就要站在耶和华面前和当时的祭司并审判官面前。在这里,耶和华和当时的祭司并审判官就成了判定案件的决策者,是以法官和执行者的身份出现并影响整个争讼案件。

两个争讼的人,既然要为案件争讼,就只能在审判者面前站立。站立的意义,乃是持定自己的地位,表明自身所在的地位乃是正义方,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到无理者。

审判者,首先为耶和华,是以耶和华乃是知晓一切的主!他对于事件的一切,无所不知!

审判者,其次是当时的祭司,乃是亚伦的后代,又是受膏者的身份,具有一定的属灵权柄,是替人站在神的面前说话的。

审判者,还有审判官,是以人所公认公知的、在人群中具有权威的身份,以此影响争讼事件,表明案件的争讼,需要为人所接受。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18
经文:“……审判官要细细地查究,若见证人果然是作假见证的,以假见证陷害弟兄,……”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三十五)

这里记载的是在面对争讼案件的事件中,审判官的职责,乃是要细细地查究。审判官所查究的,乃是见证人的见证究竟是真是假。在查究的过程中,带出了假设性信息,就是假设见证人所作见证果然是假见证,是要以假见证陷害弟兄。

根据信息前文所述,见证人本身就是“凶恶的见证人”,但审判官却不可凭着其身份为“凶恶的见证人”,就将其直接定位为作假见证的,唯要“细细地查究”,经过“细细地查究”进行判断,才可作出公正的判决,却不可凭见证人的本身现象定规。

而经过“细细地查究”,带出假设性信息,是“细细地查究”得出的信息,以假设性内容来表述,是要让我们知道信息的本质,乃是要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并非给予定案,因为这本身就是在教导一些事情,而非直接判定某件罪行。

这里假设了“见证人果然是作假见证的”,以此为假设性信息的假设性内容,对此加以解释,这见证人作假见证,是要“以假见证陷害弟兄”。很多时候,“假见证”并不一定是为了负面事件,还有很多似乎是要为了保护人而制造的。但假见证就是假见证,这一信息不可否决。但这里针对的,却是见证人要以假见证陷害弟兄,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假见证定了定向,其本质就是要陷害弟兄。假设性信息假设了见证人的本质,是要陷害弟兄,明显这见证人自身就有问题,不适合成就见证人的身份,是以前文表述此见证人的本质,就是“凶恶的见证人”。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9:19
经文:“……你们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三百三十六)

凶恶的见证人要如何对待被见证作恶者,以色列人就要如何对待他,是以此把虚假的见证那种恶从以色列人中间除掉。

以色列人对待凶恶的见证人,要如同他想要对待的弟兄,是表明一个真理,在耶稣的口中被阐述明确的真理,那就是“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马太福音7:12;路加福音6:31)

这里更是表明此举乃是将凶恶的见证人带出的恶从以色列人中除掉的方式。非常明确,凶恶的见证人所作的见证,在这里已经被查证,更是被直言为恶,以形成在以色列人中极其不良的影响。 要消除这种恶的影响,就要将此恶除掉。而以恶待恶人,正是除掉恶的最好方式,是以那凶恶的见证人作见证要控告弟兄,是有原因的,也是有目的的。而这一目的的确定,却给予了审判官定恶人罪行带出的审判依据,正好可以将见证人要如何对待弟兄的动机方式反加诸于其本身,以成就审判案件的最终结局,也是最好的判定方式。

而这里的信息,也让我们看见判断案件的目的之一,并不是为了审判案件而审判,而是为了将恶从以色列人中除掉而审判。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Processed in 0.012925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