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1:21
经文:“……看哪!耶和华你的神已将那地摆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华你列祖的神所说的上去得那地为业。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
标题:摩西讲律法(十六)
圣经常常用“看哪”带出一些重要信息,摩西在这里用这一词句,是要将领受信息之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以下的信息中,可见下面的信息对于领受信息的人是至关重要的。
摩西让人注意的首要信息,就是耶和华将那地已经摆在以色列人面前。这一信息的重点,首先在于耶和华与以色列人的关系,建立于“耶和华你的神”,是要表明神要与以色列人建立的关系,是成就一个整体的以色列人,并且是要成就耶和华成为以色列人的神。这一信息的重点,第二方面是强调了那地,也就是神的应许之地,是他应许要赐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产业。这一信息的重点,第三方面是耶和华将那地摆在以色列人面前,表明那地已经呈现在以色列人面前,以色列人已经接近那地,并且已经看见那地了!这一信息的重点,第四方面是显明了耶和华将应许之地摆在以色列人面前,是一个完成时态,这里特别用了“已”这个字眼来强调表明这一时态性信息。
摩西让人注意的第二部分信息,是以色列人所要做的,就是照耶和华神所说的上去得那地为业。非常明显,这一信息的重点在于其标准,乃是“照耶和华你列祖的神所说的”,也就是说,以色列人所要做的一切事情,其本质根源,是要成就耶和华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说的话,就是成就耶和华神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应许。以色列人要作的,就是要成就这一应许。而要成就这一应许,以色列人就必须上去得那地为业。非常明确,耶和华能够将那地赐予以色列人为业,其本质乃是耶和华神是全地的主。如果没有这一绝对性权柄,耶和华神不会有这样的应许。是以耶和华神是全地的主,才能随己意将地赐予人为业。以色列人要作三件事情,一是要“上去”,二是要“得那地”,三是要承受那地“为业”。这三件事情一环扣一环,是以色列人要成就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领受的神的应许的必然途径。“上去”表明他们的方向,表明他们的行动,也更是表明他们所需要拥有的心态。如果没有向“上”的心,他们将无法保持与神的关系;如果没有“去”的行动,他们将失去前进的动力。“得那地”表明的是以色列人要做的事情。如果仅仅是进入了那地,那并不困难,因为作为旅游客,相信谁都可以进去。但以色列人不单单是要进入那地,而是要“得那地”,那就不同了!“得那地”,是要占领那地,是要成为那地的拥有者,也就是需要将那地的地主权柄剥夺,让那地的主人转换。对那地原本的所谓主人而言,这是一种侵略,这是一种霸道。所以要“得那地”,必然会引起那地上的人的不满,从而引发战争。只有经过战争所得的那地,才能成为以色列人的土地,那地才能成为以色列人的产业。“为业”,正是要成就这一信息。那地要成为以色列人的产业,是因为这是耶和华的赐予。非常明显,耶和华神才是全地的主人,他要把地赐给谁,地才是谁能够拥有的。
摩西让人所注意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两个信息,就是针对自己的心而去的。“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这并非人可以操控的,因为人要制伏自己的心,虽然不说是最难的,但也是非常艰难的。所谓制服己心,强如取城,就是表明对自己的心的操控之艰难。摩西提出“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正是让人保持本心,不受外界影响,时刻保持静心状态。“惧怕”与“惊惶”,在一定意义上有着共同点,那就是都表明了恐惧心理。但同时,“惧怕”与“惊惶”也有不同点,“惧怕”是强调持续性的心态,“惊惶”则是表明瞬间性的心态。是以这里所说的,乃是让以色列人不仅不要落于长久性的恐惧感中,也不要落于突如其来的惊惧感中。只有时刻保持与神同在,才能战胜恐惧心理,才能在神的爱中充满了信心,以此战胜一切恐惧心理!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