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天色常蓝》

十一月十四日  美梦

  少女白蕾德和牛奶桶的故事是世上最古老的一个寓言。你可以在法诗人拉枫丹写的寓言,英诗人多兹地雷的剧本、法幽默作家瑞培莱斯的作品,甚至在天方夜谭的故事中读到。

  白蕾德在农场上工作,有天农夫的妻子送她一整桶牛奶。她照当时习惯,把桶顶在头上,打算拿到市场去卖;她一面走一面作着白日梦。

  白蕾德的梦境是这样的。

  “我卖了这桶牛奶,就可用卖得钱买鸡蛋,不久鸡蛋就能孵出小鸡。我要好好照料,把它们养大。等到它们长成母鸡后,我就把它们卖掉。我再用这些钱买只小猪,然后我会细心照顾,把它养得肥肥大大的,再把它卖掉。”

  然后她带着无限的盼望微笑:“有了这笔卖猪的钱,我要买件真丝衣裳;然后我要穿上衣裳去参加舞会。罗宾也会在那里,他看到我穿着华丽,就会向我求婚,但我要让他知道我不是个普通女孩子‘我要摇摇头,然后―――”

  就在那时候,她在幻想中摇了摇头,假装拒绝罗宾的求婚。她头一摇,牛奶桶就跌落下来,牛奶泼在地上,她的美梦也幻灭了。

  空中楼阁完全崩塌。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一月十五日  解梦人

  白蕾德的故事跟所有寓言一样,可给我们一些人生的教训。

  人生不能没有美梦

  祭司以利在圣殿事奉时,最可叹的事是那些日子不常有耶和华的默示(异象)(撒上3:1)。正如箴言的作者所说:“没有异象,民就放肆”(箴29:18)。也许这里的“异象”一字译得有点不妥,但因为错译,却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真理。

  所有开创丰功伟业的人都拥有他们的美梦,梦见远方的地土,梦见美丽新世界,梦见痛苦成为过去,梦见取得新的动力。

  但梦要有人来解析

  旧约记载,埃及法老的酒政和膳长在狱中发愁,原因就是:“我们各人作了一梦,没有人能解”(创40:8)

  解梦后结果大不相同。梦可以使人更加野心勃勃,也可以使人放下一已之欲,无私地为大众服务------全看个人怎样去解释。

  梦的内容可以令人丧气颓废,也可以激励人果敢行为------全看个人怎样去解释。

  耶稣基督所以伟大,其中一个理由是他能为世人阐明梦境真义。

  人永远可以在主基督里达到他们最高远的理想,满足最深切的渴求,找到梦的真义。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一月十六日  考验

  梦境不能自己去实现:它只是存在脑海里的一幅幻像,要加上行动才能实现。

  人一旦作了梦,又晓得了梦境的涵义,接着便要采取行动。

  这时就要面临考验了,美梦苦短,要使梦想实现,有时需穷一生之力。

  要使梦境成真,必须付出劳力与血汗。

  梦想愈崇高,所费的时间与心力也愈多。

  没有理想,一事无成。寻梦若无正确的解梦人,会走上岐途。要美梦成真得花相当长的时间;只躺着作作梦当然比花气力去实现轻松得多。

  如果一个人只会作白日梦,一旦大梦初醒,将会发现一事无成---甚至连梦都消失了。

  但他如能勤勉奋发,坚忍不拔,刻苦牺牲,到了梦想实现的一天,他必是世上最快乐的人。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一月十七日 所为何来?

  我们辛苦劳碌,汲汲营营,烦心挂虑,所为何来?

  我们竭力工作,赚更多的钱,爬上更高地位,但是到最后,种种努力换来什么?我们究竟得到什么好处?

  我们忧虑这,忧虑那,烦个不停,到最后,又能得到什么?即使我们忧虑的事真的发生了,天也不会塌下来。就像我一个朋友常说的:“再过百年,一切如常。”

  有时最好冷静一下,问问自己:“我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有时我会问,在许多委员会和教会机构中产生的争端,究竟争些什么?我们为了一份报告上的逗点争得面红耳赤。一点芝麻小事可以扩大到变成争世纪大原则。

  要是我们能在争论之前想想:“争这些所为何来?”必能节省许多时间,减少不少麻烦,省下许多无谓消耗。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一月十八日  再谈“所为何来?”

  如果我说,面对许多已出版的学术著作,会让人心痛地问:“写这些所为何来?”希望不致引起误会。

  许多书无疑是多年研究的心血成果,从纯学术角度看,它们是知识的纪念碑,但又有什么用处?

  古罗马哲学家亚比提多斯说得好:“哲学的讨论空泛之至,无补人心。”

  这是个有趣的测试标准。

  如果依这个标准来看,则不少精博的学术著作都是虚有其表。

  但有个问题比这一切更重要;人生在世,所为何来?

  人生目的就是要认识耶稣基督,倚靠他,装备好自己,以便上主的呼召临到时,能无惧地接受托付。

  如果我们能保持这种人生态度,其他一切都能纳入正轨。

  先知以利亚有次因以色列王亚哈的王后耶洗别威胁要杀他而逃生,他的行为可以体谅;但上主的话在何烈山临到他时,却是:“以利亚啊,你在这里作什么?”(王上19:9)

  我们若肯自问:“我在这里作什么?”必能帮助我们把环境看得更清楚。

  一切究竟所为何来?

  若能先问问自己这句话,可以帮我们看清哪些事重要,哪些事真的完全不用理。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一月十九日  沉默是金

  人与人间的言谈,最糟的是在不恰当的时候开口,而明白何时保持缄默最为难得。

  有人曾对一位杰出语言学家大加赞扬,不是赞他能讲七种语言,而是赞他使用这些语言时,懂得何时不说话。

  有些时候我们应当保持沉默。

  我们怒火中烧时,应保持沉默。

  如果我们在生气时开口,事后就会知道我们的言语常伤人又伤已。

  不少的友谊破裂,都是因为其中一方口无遮拦;而大部分友谊得以长存,则因其中一方懂得在怒气中勒住舌头。

  我们想批评别人时,应保持沉默

  大部分批评都不宜出口,我们无权批评他人,除非自己在所批评的事上已尽善尽美。

  我们应牢记一个重要原则:不吝于称赞,不急于批评。

  我们遭人批评时,应保持沉默

  我们给人批评时,都会出于本能地作出自保;这样做往往易生口角,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千万记得,良药苦口,批评同样难忍,但两者都于我们有益。

  古代犬儒派哲学家阿那克西门尼斯说得好,世上只有两种人会告诉我们真话---一种是恨我们入骨的敌人,一种是热爱我们的朋友。

  真话能伤人。

  有时最好忍住不说。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一日二十日 一分钟与主同在

  有些场合我们应当保持沉默

  英国传记作家鲍威尔在书中说过一件事:英国著名学者约翰逊博士有次与朋友相聚,正神情愉快,谈笑风生之际,突然看到个傻小子向他们走来。

  约翰逊立刻跟朋友说:“别说话,有个笨蛋家伙来了。”

  在某些人面前讲话很危险,他们会散播我们的私话,曲解我们的意思,把我们在私下所谈的事公开出去。在这样的人面前----不消多久就可认出他们来----沉默是最明智的作法。

  如果我们想聆听上主的话,静默是必要的。

  我们不常听到上主的话,极可能是因为我们很少安静聆听!

  有时我们也许会认为是上主不对我们说话,但“你有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

  <诗篇>作者听见上主说:“你们要安静,要知道我是神”(诗46:10)

  有本祷告手册,名叫“给主一分钟”,重点是说,只要每天开始和结束前,各花一分钟聆听主言,将使闲话充斥的人生呈现新貌。

  不过,有些场合我们必须开口,应该仗义直言却闭口不说话,会教人和上主都失望。但大体说来言多必失,还是保持沉默的好。

  学习少说话,比学习多开口还要困难。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一月二十一日  知人之道 

  人贵知人。与知人相比,处事之知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我们从认识的人身上确认信仰

    我们很可能跟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辩论基督和基督教,无法凭言词改变他们的敌对看法。但如我们知道有个名副其实的基督徒,在他里面有基督的生命,我们就可以说:“我虽然不能用言语说服你,但我认识的某某人是个活生生不可抹杀的见证,能证明基督信仰的真实。”

  信徒的生活见证,是基督信仰的最有力说明。

  我们从认识的人身上得到安慰

  人生有时遭遇横逆,忧愁悲伤乘机而入,有时不知所措而心戚戚然,我们或许会去读些谈论生命意义、天堂和永恒的书,或读些安慰人的书,甚至读圣经,但内心仍得不到安慰。这时也许有位挚友到访劝慰,伤痛就立时平复。

  人的安慰比文字的安慰还要有用。

  上主通过人给我们慰藉,远比任何形式的文字更有效。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一月二十二日 有福的人

  我们从认识的人身上得到勇气

  若是有人作伴,我们就比较勇于踏上本来不敢走的路,拾起困难的工作,或面对艰险的处境。

  孤单容易产生畏怯。在这时际,我们知道有上主和耶稣基督的应许,也会相信这些应许;但这些应许却常藉着人来实现。

  透过某个人的陪伴和影响,我们更能抓住这些应许。

  上主透过人去完成工作。能认识那些把信仰的确据、安慰和勇气带给我们的人有福了。 

  只熟悉信条并不够;只熟知圣经的文字也不够。我们必须认识信条所阐明、圣经所宣讲的那位救主才行。耶稣自己说过:“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

  基督教绝非只是知识上的信仰;它要我们认识所信的对象。

  熟知信条、教义和圣灵默示所写下的圣经都是好事,但若能认识这一切所讲论、所指向的那位真神则更好得无比。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十一月二十三日  生命有限

  世界上许多生物的寿命比人长得多。人绝不是地球上最长命的生物。

  人生的价值不取决于生命的长短。

  英国诗人雪莱、济慈、布鲁克、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和莫扎特(我在前面提过)都在未到中年就辞世。

  生命的价值在于活得有劲

  生命即使短暂,只要能热情有劲地活,志切把握生命,心情享受它的美好,活得精彩充实,比起寿命虽长,却担心忧虑,步步为营,没有快乐过,没有好好工作过的人要好得多了。

  英格兰小说家兼诗人史考特在<老朽>一书中,以几行著名诗句作为其中一章的引言:

  响呀!响起小号,大声吹起横笛,

  向只图眼前欢愉的世界宣告,

  一个小时光华且充实的生命,

抵得上一个世纪无人缅怀的日子。

  生活充满喜乐的人,即使生命短暂,也让我们深深怀念。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最近访问的版块

Processed in 0.010640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