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天色常蓝》

九月十五日  说出盼望的缘由

  你是不是个信仰的保卫人?

  我们常常会软弱,不敢堂堂正正做个基督徒。

  我们常会有软弱的时候,虽不一定刻意隐藏,至少不会着意地承认自己是基督徒,是属乎耶稣基督的人。

  我们可能怕人嘲笑,怕被认为标新立异,不合群。但真正的基督徒却应随时随地的和保罗一同说:“我不以福音为耻”(罗1:16)

  基督徒必须用言语为信仰力辩。

  反对基督教的人知道自己所信的是什么。他们对自己宣扬的政治或哲学理念,都下过一番研究和学习的功夫。

  坦白说,基督徒对自身信仰的认识,往往既贫乏又浅薄。

  有些人也许从来不曾认真下功夫思考过。

  教会也时常忘了应负的责任,没有好好教导、装备信徒,就他们出去和反对批评教会和基督信仰的人展开讨论。

  基督徒要成为合格的信仰保卫人,就要常作准备,在有人问他心中盼望的缘由时,能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九月十六日  我的工作守则

  我收到一封署名“雷蒙”的读者来函。他问我能完成那么多工作的秘决。

  我的回答也许会让人觉得我有点自负,不过我还是希望我在这里说的话能对读者有点帮助。

  一般而言,我的工作守则大概有三点,我可能已在别处提过。

  我的第一条守则是:一早就开始。

  我刚查过经文类编,发现圣经中大约有四十处提到“清早”这个词。

  雷蒙是位循道会的会友,举该会创始人约翰·卫斯理的榜样提醒他,是再恰当不过了。卫斯理在五十三年传道生涯中,共讲道四万二千次,每年平均旅程在六千七百公里以上,共编写过四百五十本书。

  卫斯理每天早上四点半就起床!我绝不能跟他比!即使我在学校教的课大都早上十一点才开始,我总在八点钟出门,八点半以前就可以坐在学校办公桌的前面。

  老实说,没有早上这三个小时,我不能完成什么工作。

  因此我的经验是——早就开始。

  我的第二条守则是:善用时间。

  我发现,最浪费时间的人总爱说:“我只剩下二十五分钟,不够时间去做了。”但是我却发现,时间虽短也可善用。

  再以卫斯理为例,他大部分的书是在旅行时骑在马上读的。

  虽只短短的十五或三十分钟,你可以出乎意料地完成许多事。没有一分钟不可以利用。

  我的第三条守则是:绝不拖延!

  我一向不认为写作须先培养灵感。假如我必须等灵感来了才下笔,这本书(或是本书所依据的材料)将永远不会完成。(这事说来容易做来难!)即使我在教区担任教牧时,也从未迟到星期四才来写讲道稿。

  我要在这里重述一次在<花香满径>中提过的一件事,因为它跟这里所讲的个人守则有关。

  作家尼可尔斯提到他和英国首相邱吉尔的一段对话。邱吉尔问他用了多少时间写<序曲>这本书。尼氏回答,他断断续续写了五个月。

  邱吉尔追问他,是不是每天都抽时间来写。尼氏说他一定要等到心情好时才动笔。

  邱吉尔说:“废话!你应该每天早上九点钟走进书房,对自己说,“我要写四个钟头。”

  尼氏问:“要是你发现自己写不出,怎么办?”

  邱吉尔回答:“你得想办法克服,要是坐在那里等灵感,等到头发白了也不会来。”

  他接着说:“写作也是工作,……同行军一样,要是等天气好才上路,军队走不了多远的。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一定得写,没有他路可走。”

  事实如此!

  亲爱的雷蒙,这是我做事的几个秘诀。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九月十七日  讲话太多

  我现在正慢慢恢复说话的能力。一星期前我完全失声,只能用沙哑的几乎听不出的微弱声音与人交谈,我是有天上班时突然说不出话来。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个好主意:到药局去买瓶能对症下药的药水。于是我走进了一间药局,向柜台后面那位女郎说出需要。其实我是多此一举,她一听就知道我失声了!她向我介绍一种她认为最有效的药水。

  她把药瓶包好,从柜台上递给我并把钱收下,笑着说了一句:“你一定是讲话太多。”

  她的诊断很正确——比她所了解的情况还正确,而且寓意深远,因为基督徒常见的毛病就是讲话太多。

  言语的洪流淹没了整个世界,批评论断的浪潮泛滥整个地球。动听的劝告时时可闻,劝世的道理满街皆是。

  世上所泛滥基督教言论,已足以改造半个地球了。但麻烦的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我们说的太多,做的太少。

  我知道讲这些会被人指为陈腐,被扣上提倡行为称义的帽子。然而我宁愿接受这种责备,因为我的批评合乎耶稣的教导。

  耶稣说得很清楚:“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0,21)

  耶稣描绘将来审判的结局,提到一个人能否享受天国福气,其判断原则很简单,就看那人是否经常行善(太25:31-46)

  <雅各书>因为着重实行,不幸被信守“因信称义”的马丁·路德讥为“有皮无骨的书信”,但雅各说得对:“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玷污世俗”(雅1:27)

  这是呼吁我们应具体行动,不要靠口说。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九月十八日  有何用处?

  查尔默斯是位苏格兰杰出的演说家。有次,他在上议院发表一篇演说,十分精彩,朋友都来致贺。“谢谢你们的称赞,”他回答,“不过我说的真有用处吗?”

  他讲的话会否像耳边风,听过就给人遗忘了呢?

  从前,宗教从未像现在这样广受谈论。但有人却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一半是因为人们有种错觉,以为讨论宗教就表示对宗教虔诚。

  教会的讨论小组日见泛滥,讨论小组的作用虽不容否认,但如成员在应该起而行进却坐而言,没有任何回应讨论的行动,其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奥儿琼是一位出色的宣教士,也是一所著名女子宣教学院的校长。她最讨厌一种人,就是只要见到碗槽中堆满油腻待洗的碗盘,就借口私祷的时间到了而故意走避的人。

  有人等我们帮忙家务时,我们却去参与小组讨论或私祷,这算不上真正的敬虔。

  《金银岛》的作者史蒂文生曾经毫不留情地讽刺一个只说不做的人:“我太注意你的为人,没有听到你刚才说的话。”

  我这么说也许有欠公允,不过我的确知道一件事:我们会记得自己遇到困难时牧师给的帮助,却记不住他讲过的道。

  我也知道,讨论小组中许多美丽的话都像离了水的鱼,鳞片上闪耀着智识的光辉,却活不下去。

  像我这样讲话太多,却缺乏行动来配合的人一定不少。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九月十九日 拳击的教训

  我认得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英国皇家海军的牧师。他个子高大,为全队之冠,因此大家很快便给了他一个绰号:“大个子。”

  他们的队长是个身材矮小的伦敦佬,却是海军中头号的拳击手。他因为身材太矮,所以想在参加下次比赛前,加强对付高大对手的练习。

  他突然想到“大个子”是个适合的练习对象,二人身高的差距正合理想。

  他问我朋友愿不愿意套上拳击手套跟他比试比试。朋友告诉他自己不会打拳,但愿意照他的意思试试。朋友套上了手套,由队长教他怎样出拳攻击。大个子学出拳学得不错,但却露出易受攻击的破绽,于是队长叫停,叮嘱他要护住下巴,免得受伤。

  他们又开始练习。这位拳击冠军看到大个子的下巴全无保护,实在禁不住诱惑,窥了个空,就猛力一击,把大个子打倒在地。大个子一脸苦相地爬起来,用手揉着下巴。

  矮个子队长制止住他:“大个子,以后再打拳,千万记得一件事:决不要让对手知道你受了伤。”

  这是对拳手的好忠告,也是每个人都应记住的忠告。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九月二十日  逆来顺受

  决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受了伤。这世界似乎充满了容易受伤又到处诉苦的人。

  有的人提案未得到委员会通过,就从此不再参加开会。

  有的教会会友对事工所提建议不获采纳,就从此处处唱反调。

  一个自视甚高的诗班班员没有得到独唱机会,从此他的美妙歌喉就变成绝响。

  有的人提供服务却无人言谢,有的人名字在致谢名单上被漏列,结果全社区的人都知道他不但感到委曲,更为之心碎。有的人在重要场合未获邀坐上主席台,结果全世界都看到他的一脸失望。

  这样的人教会里比比皆是,一受委曲就到处张扬,弄到人尽皆知。

  有句成语叫我们要“逆来顺受”。真是金玉良言。

  在运动场上,我们敬佩那些失败后仍能不屈不挠、面带笑容的人。

  在商场上,我们敬佩那些不把失意当一回事,仍能咬紧牙关、再接再励的人。

  你有没有读过英国诗人吉卜龄的诗?

  

  无论是胜利或失败。,

  你若遇到,

  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接着他又说了什么呢?



  你能不能把战利品堆在一起,

  冒险玩个掷硬币游戏,

  假如输了,就东山再起,

  对损失一个字儿也不提。

  

  吉卜龄认为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行径。

  他的看法对极了。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九月二十一日 有人看着

  有次我搭公共汽车外出,到站后下车,不假思索地随手把车票一丢。

  我正迈步走开,瞥见一位上了年纪的人也从车上下来。他手上同样拿着一张票根,但没有乱丢,却走向挂在灯柱上的废物篓,小小心心地丢了进去。

  我立刻跑回去,捡起我那张掉在人行道上的票根,丢进废物篓。

  好榜样的功效真大!

  人性爱随波逐流。英皇爱德华有次无意间忘记扣上背心最下排的一颗钮扣,不久之后,所有注重穿着的男士都争相仿效。

  某位政要名流戴着一顶形状独特的帽子,没多久所有衣着光鲜的生意人,也都戴上同款式的帽子。

  某位电影明星梳了一个时髦的发型,不久满街的女士也都梳起同样的发型。

  某位喜剧演员说了一句俏皮话,不久所有人都说个不停。

  某位“皇室成员”惯用某种手势,不久每个人都学样。

  榜样可以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九月二十二日 何等美好的榜样!

  戚义讲了个二次世界大战英法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的插曲。

  英国某个港口的码头上,有队法国士兵登了岸,没精打采地躺在地上,灰心绝望,因为他们不仅输了一仗,也的失去了国土。

  另一艘船靠岸了,上岸的是一队法国近卫团。近卫团一向纪律森严,即使战败,仍然军容整齐。他们在码头上列队离去,好像平时换班一样井然有序。

  有些躺在地上的法国兵开初是神情茫然地看着,慢慢地眼中重新露出光彩,鼓足勇气站起来,挺起胸膛,跟着近卫团的队伍前进;同队的士兵也都跟着起身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好榜样可激励一群原本消沉沮丧的人幡然振作,恢复希望和自尊。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九月二十三日  我们的责任

  我想大家都不会想到,我们的一举一动总有人在注意。

  小男孩盯着大男孩,处处模仿他。

  子女成天看着父母,不知不觉学会了他们的动作和言笑。

  主日学的学生仿效老师的一举一动。

  我们都听过韩米林写的童话<吹笛人>,笛声一响,孩子们都跟着走。有人引用这个典故,说“人人都吹着笛,叫别人跟他跑。”

  保罗写信给提多,告诉他如何向信徒教导基督徒的责任;接着他说:“你自己凡事要显出善行的榜样,在教训上要正直,端庄”(多2:7)。

  他在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上也说:“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

  这些都是基督徒的责任。

  我们不经意的坏行为,可能不知不觉影响别人犯罪。

  我们的好行为,很可能不知不觉激励别人恪守正道。

  正如使徒彼得说的,耶稣给我们留下“榜样,叫我们跟随他的脚踪行”(彼前2:21)。彼得也要我们留下好榜样,好让别人可以跟随我们的脚踪行。

  我们一生行事为人,都会阻碍或者激励他人行善,岂可不慎!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九月二十四日 慷慨的心

  我妻为了治她的纤维瘤,曾多次到格拉斯哥的一间市立诊疗所接受治疗。她常与一位从城的另一头来看病的老太太闲聊。有次聊天时,老太太问我妻可否借她一便士。

  此地政府规定,凡是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乘客在下午搭乘电车,都可以享受特别优待。老太太身上有一张一英磅的钞票,而从诊所到她家所需的电车费只要一便士;她不愿意拿出一英磅麻烦售票员帮她找回一大堆零钱。

  我妻打开手提袋,给了她一便士,然后带着微笑,用开玩笑的口吻指着自己的皮包里的钱,一张十先令的钞票和两个二先令的硬币,说:“你瞧!这些钱要维持到下周二(那天是星期五),我才能拿到另一笔家用。”

  老太太立即不假思索地拿出她仅有的一镑钞票,说,“拿去吧!亲爱的,这些钱可以帮你撑过周末,等你拿到钱再还我。”

  我并没有在这段故事上加油添醋!这位老太太,一位领养老金的老人家,愿意拿出她仅有的一英磅给一个并不熟识的人,只因她以为对方的景况比她更差。

  能真正叫人深受感动的行为,大概就是慷慨的施予吧!特别是那种真心无伪的慷慨。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Processed in 0.011443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