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天色常蓝》

《天色常蓝》

一月一日

我在家门口的街上洗汽车,用的刷子可真了不起,刷锋所至,尘埃纷纷脱落.

有个女孩子,年纪很小,走过来看我洗车,一边告诉我:“爸爸也用这种刷子。”

“那真好。”我应了一声。为了跟她谈谈话,我添了一句:“你爸爸用的是哪种汽车?”

小女孩回答说:“他还没有车,他有的是洗车子的刷子。”

如果你要的不能都得到,何妨从能得到的开始。



如果你达不到美丽的梦想境界,何妨先从你能达到的开始。

今天就走第一步。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一月二日 奇迹

耶稣讲的比喻里,最发人深省的一个应推”按才干给银子”(太25:14-30)。其中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拿了银子不用反埋在地里的人受到责备。   

这位只领到一千两银子的人,一定曾对自己说,“那领五千两和二千两的,当然可以大大发挥一番;可是我只有一千两,拿来有什么用。这一点点钱根本不管事,何必去伤脑筋?”

基督信徒一定不说这种话。

耶稣告诉人:“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太28:19)。   

这话是对谁说的?听这话的是十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要是这十一个人听了耶稣的吩咐后,作出一个普通人自自然然会有的反应:“我们是什么材料,根本不管事”,今天会有什么不同?

复活的主告诉人:“你们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这话是对谁说的?听这话的是一百二十个普普通通的人。

如果他们也说:“争取全世界这样大的事,我们能管什么用”,今天会有什么不同?

基督徒出色的地方,是他能做多少就毫不迟疑地去做多少。

结果呢?奇迹发生了!

TOP

一月三日  赞赏之心

    英国史学空斐雪在他死后才发表的《未完成的自传》中,告诉我们一件往事:他读书时在法国住过一些日子,遇见许多著名人物。

其中一位是名雕刻家罗丹。

他们见面时,谈到当时艺文界的凋零景象,作品贫乏,奄奄了无生趣。他觉得很奇怪。

罗丹用了一句话道出此中原因。

他说:“我们法国人已失去了赞赏的能力。”



人生一大悲哀事,是好奇心的丧失。

年轻时,我们对世上事事物物感到新奇刺激;年龄渐长,我们的世界开始变得灰暗,平淡无奇。

其实,世界并没有改变,变得是我们自己。



诗人华兹华斯在《浮生之歌》中,咏叹这种赞赏能力丧失的悲痛。我们“从上帝,也就是我们的家,曳着荣光绚烂的云彩”来到这世界,阴霾立刻向他包围过来。



这世界像牢房,乌云四合.

进逼成长中孩子身旁….

这青年每天从东方出发,

带着赞美奔人生道途,

瞻望前路,美梦似锦,

到成人,眼前一切逐渐消失,

梦境隐没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

美梦消失,赞赏之心一去不回。

何等大的悲剧!

TOP

如果你要的不能都得到,何妨从能得到的开始   感谢主好主意

TOP

一月四日 炉心已熄

英诗人候斯孟是对人生梦境消失极感悲伤的一位诗人。消失极感悲伤的一位诗人。

他写道:

  年青时去到市场,

  口袋里只有几个铜元;

我爱逗留终日,

  欣赏我无力购买的货物。

而今情况已经大异,

  我要买什么都可以;

钱照旧在我口袋

  市场也依然如昔,

但旧日的青年人现在

  不知去了哪里?



中国宋代诗人蒋捷也这样吟唱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人生给了我们许多东西,但在人生的道路上,其中有些已经丧失,那失去的是他自已和他年青时代的好奇心境。

这心境消失。一切都跟着走了。

     诗人叶慈告诉我们雕刻家大卫森对他说的话:“炉火已熄,我只能在生冷的铁上锤打。”

    雕刻家伟大的作品已近尾声。

    许兹写过本非常有趣的书,叫《走在廊道的尽头》,讲他做教师的亲身体会。

    做老师的人,不少老气横秋,失去生命的动力。我的责任是把学生养成全人,凡是能唤起我里头好奇和愉快心情的事物,都对我有益处。一个教师最要不得的事,是失去了新奇感,对生活不再有激情。

    如果教师成为这样的人,他所有的只剩下供贩卖的存货。教师要能引人入胜,学生才肯学。学生不要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知识。如果不能激起他们的希望,燃起他们心里的火花,他们怎肯学下去。我们继续工作至少到六十岁,或许可以到六十五岁,不过每位教师总有一天要退休。什么时候应该退出,他自己知道得最清楚。或许是他六十五岁的生日,也可能在三十到四十岁的阶段中,在炉火已熄灭之际。

    这是很不幸的事。不过,为了大家的益处,我们必须面对这现实。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一月五日 奇妙的爱

我们应该想办法常存好奇之心,要做到其实并不太难。

   我们对奇异的宇宙知道越多,越会觉得新鲜奇妙。

   历史学家房龙说,一列火车以平常的速度行驶,日以继夜,要九年才到达月球,三百年到达太阳,八千三百年到达海王星,七千五百万年到达最近地球的半人马座里最亮的一颗恒星,七亿年才能到达北极星。

见到这样广阔无垠的宇宙,谁能不目瞪口呆。

圣经《诗篇》说:“你叫我们喝那使人民英雄惊奇的酒”(新译本:诗603)。

人越近暮年便越需要喝它。不过,我们若肯注视天父所造世界,又能深刻体察他的大爱,不用喝酒也会堕入这种惊奇中,因而更爱他,全心赞美他。

我们越明白天父怎样爱我们,越明白他既奇妙又圣洁的爱,我们一定会越发惊奇不止。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一月六日 等候上主

我们生活在一个忙碌的世界里,人人崇尚速度。生活的节奏从没有像今天这么快过,生活的压力也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张过。

    这是错误的,绝对不对的。

    英红衣主教纽曼把文化称之为一种“智慧的领受”。

    我们一生中肯拿出来安静领受的时间实在少到出奇。



    英诗人叶慈在自传里说:“人能靠自己的劳碌到上帝那里去吗?上帝把自己赐给清心的人。他所要求于我们的只是我们心里有他。”

    可是,我们大都生活忙碌,忙得连看上帝一眼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默想他。

读过行吟诗人戴维思的诗篇的人,都会记得他朴实无华、令人心爱的诗句:



人生要是忙于衣食,

没有时间停步静观,

这,怎能算是人生?



停步、静观,正是现代人很少有时间去做的事

这真教人难过。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一月七日 拿出时间来

生活再忙,必须拿出时间来做几件事。



   ·拿出时间来思想·

大多数人过份为生活忙碌,没有时间思想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柏拉图说,没有检讨过的人生,不值得活下去。

    做生意的人若不清点存货,若不检讨全盘政策和方针,生意必难维持长久。

一个人若要活得有意义,拿出点时间来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拿出时间来祈祷·

    苏格兰作家巴肯形容无神论者是“一个没有冥冥中无形力量支持的人”。

    人生的悲剧,是太多的人不喜欢人家叫他做无神论者,一方面又不肯在生活中和上帝、和那个肉眼见不到的精神世界接触。

这是一个心理紧张到极度的时代,精神病患者人数多到可怕。我们住在一个为忧虑和恐惧充塞的时代。许多忧虑和恐惧都是因为人与那永恒的力量失去连系。



   ·拿出时间与人谈心·

   英诗人约翰逊与约翰·卫斯理相知颇深。

他常常说,卫斯理只有一个毛病:他没有时间坐下来,和人促膝谈心。

  现代人的生活中,促膝谈心几乎已成历史陈迹。晚间,去串门子,找朋友高谈阔论的时光,好像已一去不复返。现在,一家人呆呆坐在电视机前,一声不响,谁要是轻轻说一句话,都有人叫他闭嘴。

    要是我们能多拿出一点时间来谈话,一定有助思考,加深友谊。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一月八日 要安静

我们还应该拿出时间来做一件事:休息。

我们应该有时间安静无为。

    法国哲学家巴斯噶说,世上有一半的病,是因为人不肯单独呆在屋里。

    生活中必须有个可以舒舒服服休息的时间,一点也不紧张,近乎“无所事事”的状态;放下工作,什么都不做。只要我们肯用一点点时间松弛自己,真正休息,那些精神和肉体上的毛病都会减轻,甚至霍然而愈。

    圣经里有的是这样的忠告。

    《诗篇》的作者说:“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主”(诗篇46:10)。

    摩西对惊惶失措的以色列人说:“不要害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出14:13)。

耶稣说:“你们来同我暗暗的到矿野地方去歇一歇”(可6:13)。



祈求上主赐我们力量,在忙碌匆忙的生活中有更多的安静。

只有这样,过的才真是人的生活。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一月九日 没有目标的人生

我读过不少谈论人生的话,可以当作他们对人生的评价。

诗人叶慈说到二位文学批评家怎样评论易卜生的创作《玩偶家庭》,说这个剧是“一连串的对白,用一件意外的事件来结束”。

对某些人说,这也正是他们人生的写照。他们聚在一起,他们谈话,人生的机遇和变化茫五目的地来干扰,他们继续下去。



    英格兰诗人谬尔说他在战后的德国见到流连道途上的难民,“好像一群旅客,来处茫然,去处也茫然。”

    对某些人说,这也正是他们人生的写照,他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说不出自己往哪里去。



让我们再看一看别的人怎样评价人生。



莎士比亚戏剧里的那位主角麦克白,在死亡的阴影临到他时说:



人生只是个阴影走着路,

一个可怜的演员上台来,

雄视阔步地表演一番,

转眼便声息杳然。

人生是白痴讲故事,

讲时激昂慷慨,

说来却意义毫无。



在麦克白眼中,人生是一台戏,把毫不连接的片段放在一起,没有意义,也没有情节。



英小说家史蒂文生说:



我踏遍山坡上上下下,

在已逝的日子中,我忍受,我工作。

我盼望过,只能向希望挥别。

我活过,也热爱过,我把门关上。

    在那时刻的史蒂文生所感受到的,是人生的尽头只是一扇关闭的门,希望和爱都在门的外边,生命本身只是梦幻泡影。

    何等可悲的评价!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Processed in 0.010147 second(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