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两百个人生问题答案

第4章基督的本质

1.基督从童贞女所生是怎么一回事?
  圣经在《以赛亚书》里这样说道,耶和华上帝将赐给我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1在希伯来文里,“童女”或“童贞女”一字是从“阿尔玛”译过来的,它意为“处女”或“年轻妇女”。但是,由于年轻妇女怀孕生子是件不足为奇的事,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兆头。
  可是,到了新约时代,当“阿尔玛”在希腊文里被译作“帕西诺斯”一字时,它的译意十分明确地成了“童贞女”或“处女”。除此之外,别无它意。新约圣经叙述道,有一位年轻的处女名叫马利亚。上主差遣的天使加百列来到她的跟前,对她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2天使又对马利亚说,她要生一子,这所要生的圣者就是弥赛亚。

  这就是上帝进入人类并赐予他们末后的亚当之方式。圣子耶稣藉着童贞女马利亚从圣灵受孕,以肉身的样式来到世上。童贞女马利亚受圣灵感孕与常人受孕怀胎的过程是毫无相似之处的,这即是为什么耶稣被称作是上帝的儿子。他既不是约瑟之了,也不是罗马士兵的私生子。他没有生身父亲,而是靠着圣灵降孕所生。其实他是上帝第二次所造的人,末后的亚当他没有从亚当这一父亲承袭原罪。然而,若是我们把耶稣同马利亚的家谱联系起来看,他便是大卫和亚伯拉罕的后裔了,上帝的种种应许在他身上得到了实现。并且,由于他从自己的母亲马利亚所生,他又具有完全的人性。所以,耶稣基督是独一无二的,他藉着圣灵降孕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但他又是“大卫的后裔”。3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2.耶稣怎能同时兼有神人二性呢?

 
  我们在谈论上帝的属性时曾提起过,上帝是不朽的和永恒的。换言之,上帝乃无始无终。我们也说过,上帝是无形无体的。除此之外,上帝还具有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的属性。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位无限、永恒和不朽的上帝怎么会采取了人的有限和可以朽坏的样式呢?

  一种可能的线索是,当天父按着他的形象造人时,他同圣子耶稣的相似性比我们意识到的要更为接近。或许天父与无罪的耶稣之间的差异,不如我们平日想象的那么大。《约翰一书》3章2节这样说:“我们必要象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

  依据圣经,耶稣基督具有上帝的本性,他是上帝真象的活的显现。圣经晓喻我们,“万有也靠他而立”。4并且,他为了降世为人,彻底倒空了自己。5其实,耶稣所倒空的,并非是他的爱、良善、恩慈和温柔;道成肉身并没有泯灭他的神性。然而,他藉着降世为人,确实倒空了他在天父面前所享有的永恒的尊贵与至高的权柄。耶稣在世上经历了青少年的时代,他逐步长大成人,死亡并之后复活。

  耶稣是个有血有肉的凡人,除了无罪之外,他继承了人的所有遗传。当耶稣死在十架上时,这毫不是一个虚幻或臆想,而是真实的受难与死亡。耶稣遭遇了人间的患难,他时而会感到疲劳和饥饿。他绝非是一个远离凡尘的痛苦和烦恼的超人。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同我们一样受到各种诱惑,只是他从未沾染上罪。6耶稣经历了人世间的一切忧患,但他始终保守住了他的神性,始终意识到有父和圣灵的同在。

  有人这样说道:“当圣灵降在耶稣身上时,他才具有了神性。”然而,圣经却不是这样说的。圣经明确教导我们,耶稣从童贞女马利亚受圣灵感孕的那一刻起,就具有了真实的神性和人性。他既是完完全全的神,又是完完全全的人。7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3.耶稣与孔子、佛陀和穆罕默德有着哪些相异之处?

  
  耶稣宣称自己为上主,并让世人尊奉他为神。耶稣复活后,他的一位门徒跪下对他说:“我的主!我的上帝!”8  对于一个循规蹈矩的犹太人来讲,这话实在是亵渎神灵了,但耶稣却赞许地接受了它。他对门徒说:“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9  耶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10  他在世上时,曾数次表示过,他的这些话若不是真理,便是出于那疯人之方了。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11  他又说:“我就是生命的粮。”12  他告诉众人:“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13  他就自己的神性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论。当有人就此责难他时,他义正辞严地回答道,他若否弃了自己的神性,就成了象他们一样的谎言家。14

  穆罕默德把自己视为先知,佛陀认为他自己是个大彻大悟的真理的寻觅者,孔子只把他自己称作是智慧通达的教师,惟独耶稣宣称他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是人类的上主,他用雄辨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神性。

  耶稣基督献身、被埋,并从死里复活。15  大约有五百人在他复活之后亲眼见到了他,16  他们所目睹的耶稣能神奇地走进房门,17  瞬间行很远的路程,18  且能升到天庭。19  他的复活的身体从天父那里领受了焕然一新的灵,从天上差遣圣灵下来住在门徒当中,给他们增添力量,使徒彼得的切身经历,栩栩如生地证实了耶稣已确实升上高天。20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4.为什么说耶稣的教训不同一般?

  
  一向有人这样说,若是耶稣不是神,那么我们所拜的就是一个自诩为神的凡夫俗子,因为这样公开称自己为神的人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我本人发现,耶稣的教训,尤其是关于天国的教训,包孕着不证自明的真理。在贯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些真理在人们的生活经历中发出了阵阵的共鸣。当上述真理的法则诉诸于实践时,它们必定会给人们带来平安、和睦、胜利和爱。这并非是说,耶稣的教训就不会导致人们产生龃龉或冲突。当某人接受上帝的教训时,必然会与继续为恶的人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耶稣的话语中闪烁着巨大的智慧。例如,耶稣关于“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21 这一涉及我们该如何对待政府的法则;关于“上帝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22 的圣经原理;《登山宝训》里关于“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23 的谆谆教诲;关于人生的最高准则,即“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24 所有这些以及圣经里其它教训或警世良言,无不充满着上帝超凡脱俗的智慧。

  耶稣对人类历史嬗变的洞见是天下智者或饱学之士瞠目其后、自叹不如的,历史上也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能同他相比拟。况且,耶稣从死里复活后,向众人显现,用圣灵浇灌他的百姓,使亿万人的生命改换一新。凡是福音深入人心的地方,你都能发现有昌明、自由、宽松和家庭的和睦与彼此的忠贞,这一切都是世人的心灵所追求和渴慕的。许多世纪以来,依照“基督教”的原理或法则建立的国家,几乎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领域,都优越于世界上其它国家,这种现象并非是个偶然的巧合。

  不错,人类的许多罪行都是打着基督教的旗号犯下的。但犯罪之人其实并不真正认识基督或领受基督的教训。基督从没有带领这些人去逼迫和鞭笞犹太人与“异教徒”。许多被冠之以“异教徒”或“异端”称号的人,实际上是真正认识主的基督徒,他们却受到了不认识主的极端分子的残酷迫害。

  在宗教里发生的咄咄怪事是:第一代信徒寻觅到了耶稣且为主而活;第二代的信徒通过死记硬背掌握了耶稣的教训;第三代信徒对这一切变得陌生或根本一无所知,但决定利用宗教这一合法的外衣来维护手中临时获得的权力。这些道貌岸然的宗教徒发起了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设立了宗教裁判所。他们毫不认识耶稣,但却在百般利用宗教。凡当你看到有任何野心勃勃的政治势力在打基督教的旗号时,就时常会发现新约圣经的真理已荡然无存。这些人会以宗教的名义犯下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所以,我们切不能因着有人假借耶稣之名犯下弥天大罪,而去责备耶稣及其教训。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5.当耶稣的身体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他的魂灵也死了吗?

 
  近年来,由于少数著名的圣经教师错误地断言,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身体和魂灵都死了,这一论点业已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据这些教师说,鉴于耶稣为了我们的缘故牺牲了他的身体和魂灵,他在十字架上的死显明了他对世人的爱有多么长阔高深,他所释放的救赎的大能有多么无与伦比。诚然,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想法,但它毕竟是自博其影和矛盾百出的。依据定义,魂灵是不会死亡的,它是永不朽坏的存在。

  毫无疑问,上帝也不会死亡的。上帝若死了,宇宙便会分崩离析、溃于一旦。既然耶稣是上帝,他的魂灵若死了,上帝本身也就不复存在,整个宇宙便早已陷入崩溃和瘫痪之中。

  这些圣经教师们宣称,他们所说的“死”意指与上帝分离开来。他们以为,为使一个人的魂灵得救,耶稣的魂灵得死在十字架上。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耶稣若与天父分离开,他便成了有罪之人,而身为一个罪人,他岂能用“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赎去人类的罪孽呢?25圣子耶稣是三位一体的上帝的第二个位格,他的魂灵若真同天父分离了,上帝本身就会受到肢解,他的存在也就戛然中止。这一逻辑是荒诞绝伦和不可信的。

  《希伯来书》指出:
  所以基督到世来的时候,就说:“上帝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上帝啊,我来了,为要照人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以上说:“祭物和礼物,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愿意的,也是你不喜欢的(这都是按着律法献的)。”后又说:“我来了是为要照你的旨意行。”可见他是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26

  圣经明确地表示:“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可见,我们的成圣,是靠着耶稣顺从天父的旨意,在十字架上献上自己的身体换取的。耶稣无罪的身体,尝到了整个人类的罪的狰狞与可怕。他在天父的面前作为献祭的羔羊,代赎了世人全部的罪孽。

  就在耶稣的肉体死亡之后和他复活之前,他的魂灵下到了阴间,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27耶稣和魂灵既没有死,也须臾未与天父分离开。与之相反,他在继续不断地服事天父上帝,蒙他的喜悦,如今也是一样。
  



〖 参照经文注脚 〗

  
1.赛7:14
2.路1:35
3.路2:4
4.西1:17
5.参阅腓2:5—8
6.参阅来4:15
7.参阅腓2:5—8;来2:14—18,4:14—16
8.约20:28
9.太26:64
10.参阅约3:16—18
11.约8:12
12.约6:35
13.约6:53
14.参阅约8:55
15.参阅太28:7;徒13:30—31
16.参阅林前15:4—8
17.参阅约20:19,26
18.参阅约6:21
19.参阅路24:51;徒1:9—11
20.参阅徒2:33
21.太22:21
22.约4:24
23.太5:44
24.太22:37—40
25.彼前1:19
26.来10:5—10
27.参阅彼前3:18—20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救恩

1.什么是上帝的律法?人类是破坏这一律法的?

  
  首先需要阐明的是,上帝的律法是他藉着新约颁布的属灵的律法;其次,这一律法是上主与以色列民族所缔结的神圣的契约;再者,它又是上帝起初在地上造人时赐给人类的金科玉律。
  今天我们从圣经中所获得的律法可以被归结为这么一句话: 我们要尽心、 尽性、尽意爱我们的上帝且爱人如己,就如耶稣爱我们那样。 使徒保罗说 :“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1

  我们爱的对象有两种: (1)我们应当全身心地爱主我们的上帝; (2)我们也必须爱人如己。这两种爱涵括了全部的律法。用耶稣的话说:“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2

  然而,上帝在西乃山上钦定的律法包含了一些规条和律例,这些律法始于他所颁布的《十诫》。《十诫》的前四条诫命与人对上帝的虔诚信靠相关;第五条诫命关涉我们对父母的顺从;其余的五条诫命关涉我们该怎样对待邻舍,如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不可偷窃别人的财产,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杀人,不可伤害人等。如果你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如果你能做到爱人如己,你便已遵行了这些诫命。

  归根结蒂,上帝的律法命令我们当把神放在自己生活的首位。上帝期待着我们作为满有爱心和顺从之心的儿女,服在上帝的掌管之下。我们必须侧耳聆听上帝的声音,虔心顺服于他的诫命,无条件地遵行他的旨令。这即是上帝律法的精髓和实质,是在主基督耶稣里赐生命的圣灵的律。3

  上帝在西乃山上所颁布的成文律法,涵括了许多关于饮食的规则和其它条例,但这一律法实质上是针对以色列人而言的。圣经告诉我们,这一切只是将来之事的影儿。4律法在耶稣基督里得到了实现。由于基督进到了我们里面,我们就能活出律法所要求的公义的人生。寓于我们深内的基督的灵循循善诱地督促我们自发地去做法律强制人所行的事。

  在当前的世界中,法律从本质上讲是对没有爱心的人的一种人为的制约。例如,我们所拥有的交通灯、污染控制指示器,制裁谋杀凶手、绑架者、小偷、诈骗犯等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目的都是为了阻止伤害别人的行为。可是,对于那些爱人如己的人来说,法律的存在便是多余的,没有任何法律能成其负担或捆住他们,因为他们藉着圣灵自觉自愿地完成法律条文所要求的所有正义行为。

  由于上帝律法是建筑在爱神爱人的基础之上,每当我们违背上帝或伤害别人时,就等于是破坏了这一律法。凡伤害别人的行为,无论它以偷窃、淫乱、谋杀或作假见证等形式出现,通常根子就出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因此,上帝又加上了一条制止出于人内心的贪恋和罪恶之欲念的律法。耶稣进而发展了这一观念,他指出,人的淫欲的念头与淫行并没有区别。同理,人的内心的忿怒和贬损别人的侮辱行为,完全能与谋杀相提并论。5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2.什么是罪?

  
  罪是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当我们不依照上帝的旨意去行或做违背上帝的事时,我们便身陷罪的囹圄。“罪”在圣经希腊文里的原意是“迷失了目标”,就如你在射箭时未能射中靶心而偏离了标记那样。

  上帝的标记是至善至美、毫无瑕疵,凡未能达到他的美善和神圣标准的就是罪。

  圣经里另有两个词被用来描绘特定类型的罪:(1)不公正或不正直,这是人的一种扭曲的表现,即指人心图谋不轨,想方设法要做与尚已确立的准则相悖逆的事。耶稣基督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金标准,凡是偏离这一标准的种种行为,都是罪的体现;(2)过犯,即指人有意识地破坏已知的法律或标准,明知上帝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要你做的事,但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公正或不正直扭曲了上帝为人生设定的标准,而过犯则是蓄意割裂和公然破坏这一标准的行为表现。

  圣经给“罪”下了一个权威性的定义。使徒保罗说:“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6换句话说,如果怀疑的话,就不是出于信心。我们在人生的诸多方面都必须问自己,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某件事也许对于一个人来讲是顺理成章的,但它对于另一个人来讲则不然。

  例如,在一名训练有素的长跑运动员看来,竞赛前一天晚上美美吃上一顿大餐是个好主意,因为他的身体可以摄入额外的养分;可是,对于一个患糖尿病的人来说,吃一顿大餐反倒会害了自己。因此,不同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营养标准。在教会的事奉工作方面,情况也是相仿的。

  若是一个人打算当一名教士,他就得到一个更贫穷的国家或地区去生活和居住,物质上的富有会损害他同当地人民之间的关系,所以他必须放弃自己拥有的物质财富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倘若某人是一商业财团的总裁,他就得和周围的同事一样穿着笔挺的西装,住在上等的公寓里。如果他住在简陋的茅草棚里,穿着邋遢的工作服,他就既不可能与他的同事处好关系,也不可能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信仰。

  在某个人看来,身居豪华的公寓是罪的表现;但在另一个人心目中,结论却恰恰相反。一切均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上帝为我们每个人都设立了一个特殊的计划。鉴于此,人生中难以界定的区域里的评判标准,就在于信心本身。经上说:“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 14:23)。

  我们应当仿效耶稣,切不要相互模仿,以人为榜样。因为圣经教导说:“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7“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8  “恶人一出母胎,就与上帝疏远。”9然而,耶稣基督却是完美无瑕的,我们只有在基督里才能寻觅到人生的目标。耶稣是唯一无罪的人,天下无人能与他相比拟。

  当我们信靠和仰赖基督时,我们便让他的无罪替代了我们的罪,而惟独无罪的我们,才能进入上帝的国。圣经说道:“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基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10  如果我们与耶稣同行,无论我们在世上所犯下什么罪孽,当我们认罪悔改时都会不断得到耶稣宝血的洗净。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3.耶稣是怎样拯救我的?

  
  耶稣藉着他的献身,救我们脱离了昔日、今日乃至将来的所有的罪。我们都违背了上帝的律法犯下了罪,而罪的代价即是死亡。11耶稣基督从未犯过罪,他是无罪的“末后的亚当”,他能够通过其献身代赎整个人类的罪。因此,公义的上帝一方面必须惩罚人背弃其律法所犯下的罪;另一方面却提供了一个赦免方法,即差遣圣子耶稣来赦免他们的罪。

  使徒保罗慧眼指出,耶稣基督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12“赎出”一词意指从贩奴场上把奴隶赎回。整个人类都因在律法的咒诅之下受到罪的捆绑,结局只有死亡。耶稣的死成了我们的“赎价”,他将我们从律法、罪和死亡的禁锢下解救出来。

  所以,从某种角度说,耶稣替我们承受了罪罚和死亡;而从另一种角度讲,耶稣又是我们的救赎主。当上帝的施恩宝座被他的献祭之血覆盖时,咒诅世人的律法便被上帝贴上了封条。耶稣基督是护庇我们的唯一和完全的遮蔽,他是我们得护佑的坚固的保障。

  人类的拯救可分为三个部分:

  (1)当我们凭着信心接受基督为救主时,他在十字架上的死抹去了我们身上所有的罪孽。这就是所谓“因信称义”13的道理。在基督里,我们已成了无罪的人,昔日的罪与过犯一笔勾销,仿佛我们从未沾染过罪。我们的灵因着耶稣基督而得拯救。

  (2)随着我们天天与耶稣同行,我们经历着现世的拯救,并且变得比以往更加圣洁。我们进入了一个“成圣”的阶段,一日更比一日摆脱罪的辖制,也一日更比一日具有耶稣的形象。保罗画龙点睛地指出,我们在成圣的过程中必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14基督徒的毕生目标是渐渐长成主的身量,这生动地表明我们的得救是一个永不间断的过程。

  (3)未来的拯救,即我们将脱去总被罪牵着鼻子跑的属血气的身体,得着有灵性的复活的身体。15这一拯救又被称为终极的“荣耀”。因此,上帝的拯救是完全的,它涵括人类的昔日、今日和未来。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4.什么是信心?

  
  在《希伯来书》里,圣经作者把信心说成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16我们盼着能进入隐匿的天国,而信心则作为基石托住了我们的这一盼望。

  信心就好比是我们肉眼无法瞧见的事物之确据,是我们将来在天上所得产业的“地契”。一旦上帝藉着我们的信心转让给我们他的“地契”,我们在天上便已经拥有了产业。或许我们在世上的沧桑岁月中无法得见这一产业,但我们心里知道,这产业已稳操在我们的手中,我们可以从现在起享有这属天的福分。

  这就是信心,是我们肉眼无法看见的产业之“地契”。信心是由圣灵所赐,它能帮助我们进入上帝隐匿的国度,得着那未见的属天的产业。

  信心又是圣灵所结的果子,这即意味着它是从上帝的女儿之生命中自然萌发的产物。17圣经喻示我们,信心若经受考验,就造就出忍耐。所以说,我们靠着不折不挠的努力与耕耘,能够锻造出更坚强的信仰。18我们若以“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精神锤炼我们的信心,信心就会象人体的肌肉那样健壮、发达起来。我们愈是凭着信心生活与为人处事,就愈能获得信心的增长。我们会这样说:“既然上帝能做我尚已经历到的事,他岂不肯定能做更多的事吗?”信心就象一把刀的刀刃,越磨越快,越磨越锋利。无论是关于医治的信心,抑或关于家庭和睦、理财或甚至管理国家事务的信心,都一概遵循这个法则。

  信心被称作是圣灵的恩赐或体现。19 这是人在有特别的需求时,上帝所应允人的超自然的力量。

  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信心能使我们移山,护佑我们脱离危难,帮助我们供应钱财上的需求。信心既能通过我们的不断砥砺和使用,变得成熟和坚强,又可能在人料所未及的瞬间,骤然由上帝从天上亲赐。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5.什么是因信称义?

 
  因信称义即意指人因着信心而罪得饶恕和赦免。信心的实质何在呢?信心的实质乃是相信耶稣基督的救恩。使徒保罗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20

  我们之所以称义,是仰赖上帝所赐的恩典,这一恩典绝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赢得的。我们所信的事实是:耶稣基督为我们受死和复活升天,并藉着我们的信心赐给我们永生。当我们真心接受这一信仰时,耶稣便会进到我们里面、住在我们当中,我们通过他在十字架上的献祭与他认同。于是,当上帝察看我们时,他所见到的不再是我们的罪,而是耶稣流洒的宝血。他会这样对我们中每个人说:“你没有任何罪与过犯的记录,耶稣的宝血覆盖和遮蔽了你的全身,因此我宣称你为义人。”这即是因信称义。
若我贪求世上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十字架底下的一片尘土,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TOP

Processed in 0.011990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