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2:摩西招聚以色列全会众对他们的所说(二)

在这里,摩西通过各种方式向以色列百姓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安息日的信息。

这里首先让我们看见的教训是“六日要做工”的教训, 这是神对以色列人工作的要求。就这以色列百姓而言,或者说得更加准确一点,就着摩西时代的以色列百姓而言,也就是在摩西之约下的以色列百姓,他们有“六日要做工”的职责,这是神所交代他们的使命,因为不做工就不可吃饭,这是自然的定律。

但这里通过这个“六日要做工”的信息,要让我们看见另一个信息的重要性,也就是在摩西之约下,以色列百姓要持守的另一个信息,那就是“第七日”的信息,是“圣日”的信息。我们特别强调这是神给以色列百姓在摩西之约下的一个教训,一个信息,是因为这是一个时代性的信息。而“第七日乃为圣日”这个信息虽然是出于神的创造,但在摩西之前,没有安息日对人的限制,任何一个敬畏神的人都没有在安息日的事情上有过任何的“纪念”和“守”,所以非常明显,这安息日是摩西之约的根本,也就是说,在摩西之约以下的神的百姓以色列人,对于安息日就应当“纪念”,并且“守为圣日”。

而这第七日,就是被定为圣日的一日,是“当向耶和华守为安息圣日”的日子。也就是说,摩西之约下的以色列百姓,对于安息日而言,要知道他们是“向耶和华”在持守,而不是为了自己,更不是为了别人,只是为了面向耶和华,这也就是那一日为何被定为“圣日”的因素了!因为那一日所要面对的,乃是圣洁的神!

由于此一日被定为安息圣日,凡在摩西之约下的以色列百姓,只要有“在这日之内做工的”,其结果就是“必把他治死”。这是绝杀令——针对违背安息日的在摩西之约以下的以色列百姓发出的。由于这一日是圣日,那是归神的日子,而一旦做工,那就变成了不是归神了,起码可以说不完全归神,也就是在窃取属于神的时间;而做工,自然是为了自己了!最多是为了别人吧!但这“做工”却不会是为了神,所以就此定论,在安息日做工的,就等于在窃取属于神的时间,其结果是“必把他治死”——这就是绝杀令了!对于一切违背约之根本的、却同时又是在约之下的人,都必然遭到约定的可怕后果。

摩西对这个教训极为严肃,因为这是他从神那里所领受的约,是神与他的约定。这说明神定规了一个时代,将这一个时代定规为摩西时期,以摩西之约为本,以安息日为见证,在这个约中的直接参与者便是当时代的整个以色列民族!或者说就着摩西时代的以色列民族,神与他们签订了这摩西之约,要他们守安息日为圣日。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3:摩西招聚以色列全会众对他们的所说(三)

摩西继续他的讲论……

这里继续提到安息日的信息……

这里所提及的关于安息日的信息,是有一个特别的交代,就是一个禁令,是关于生活上的,同时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人的常规活动中的——生活的禁令。

圣经从时间开始描述,是“当安息日”……

关于禁令的语言描述,是“不可”……

关于地理位置的描述,就是关于地址的描述,是“在你们一切的住处”……

关于事件信息的描述,是“生火”。

也就是说,这一个关于安息日的禁令信息,是对于以色列人生活的一个禁令。而主要信息“安息日”似乎显得并不重要了,在这里重点突出的却是安息日的一个教训,一个禁令性教训。不可在你们的一切住处生火,这似乎是针对人的饮食而言,是人享受饮食的问题,但却由于日子的信息,成了摩西之约下的一个禁条,让摩西之约下所牵涉的以色列百姓,在安息日里真正的能够享受到生活的安息。

安息日是带给人安息的,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这给人安息的信息却让人受了辖制,那安息日又有何意义呢?已经不能让人安息的安息日还能称为安息日吗?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4: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一)

在这里,摩西没有给以色列人思考与回复的时间,直接将话题转向耶和华的吩咐信息。

圣经在这里用了两个词;一个是“说”,一个是“吩咐”。“说”是摩西对以色列百姓的告知性动词,“吩咐”则是神对人的命令性动词,都是表达语言方面的交流性动词。

在摩西眼中,他和以色列百姓是平等的,所以圣经在这里就着摩西和以色列百姓之间的交流是用了普通的语言性表达动词:“说”。而说话者是摩西,那听话者便是以色列百姓了。这是在表明他们地位上的同位,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是用了“说”。

而在摩西看来,耶和华与以色列百姓的交流,并不是同级之间的交流,因为耶和华是神,所以耶和华对以色列百姓所说的话是以“吩咐”的形态描述出来的。圣经记载耶和华对以色列百姓的吩咐,或者说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提及耶和华对以色列百姓的吩咐,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所以这里特别强调了其重要性,而强调的语气方式是“是这样”。这是非常奇妙的一种强调方式,是把人带到后面的信息中,让人对后面的信息产生吸引力,并且将后面的信息的力度表明了出来。

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是要显明神吩咐的绝对性与重要性。而在摩西的眼中,他与以色列人是平等的,但神却是超越一切的!在神的超然面前,一切都只能是接受吩咐者!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5: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二)

摩西在这里所提及耶和华的吩咐,主要是针对以色列百姓中间要献礼物给耶和华的事情做出的交代。这里不仅提及到原则性问题,也是详细地记载了所该献的有哪些。

在原则性的描述中,我们看见献礼物的必须是“你们中间”的人,也就是从埃及地出来的以色列百姓。只有分别于埃及人的神的百姓以色列民,他们的献上才能讨神的喜悦,因为他们是神的字闽南,是神的百姓,是属于神的。每一个献礼物的人,首先所需要的不是要预备所献的礼物,也不是要预备献礼物的心态,而是要知道自己与献礼物的对象的关系。以色列百姓是神的子民,所以神悦纳他们的礼物,因为神已经首先悦纳了他们这群人。只有先将自己分别于埃及人的神的子民,他们的奉献才是神所悦纳的。

这里让我们看见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在献礼物的时候所需要具备的另一个条件,就是心态问题的描述——必须有“乐意”的心态。只有出于乐意的献上,才是神所接纳的,或者说是神所悦纳的。

在这里也让我们看见奉献的第三个原则,就是必须知道我们所献的是耶和华的礼物,也就是这些礼物本来就是耶和华的,这里的献上在真实意义上只是一种归还。

这里同时让我们看见的第四个奉献的原则,就是到耶和华面前来,也就是必须以耶和华为中心,也就是以奉献的对象为中心,而不是以奉献者的意志为中心,因为这里提及的标准地点是耶和华这里,以色列民只是“来”,而不是“去”。

这里让我们同时看见另外一个信息的开始,也是关于奉献的信息,不过不是奉献的态度描述,而是所奉献的礼物的描述。这里首先提及的是金、银、铜这三种人类世界最为普遍认定的珍贵性物质。我们所能奉献的,其实正如金、银、铜那样,本来是属于世界的,在世界上似乎是很珍贵的,但当我们进入基督里的时候,我们便知道我们自己的卑贱,正如金、银、铜这些本来在世人看来是尊贵的,但在基督徒眼中,却是犹如粪土一般,正如保罗所说:“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立比书3:7—8)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6: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三)

圣经在这里记载到的所要献于耶和华的礼物,有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细麻与山羊毛。

这几种礼物所预表的是耶稣基督的几种身份。

蓝色,预表耶稣基督是属天的,拥有属天的色泽。

紫色,预表耶稣基督是尊贵的,是君王,有君尊的荣耀。

朱红色,预表耶稣基督是祭司,以自己的血来为天下万民赎罪,是慈爱怜悯的救主。

这些是以线的形象出现,表明耶稣基督在这三方面的细腻。

细麻,预表耶稣基督是我们的义,是我们称义的确据,只要披戴耶稣基督,我们就能在他里面得称为义。

山羊毛,预表耶稣基督是给予我们温暖的,解决我们生命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7: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四)

这里所记载的礼物有三,分别是染红的公羊皮、海狗皮和皂荚木。

染红的公羊皮让我们看见的信息是预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他为我们流血,成了披戴在我们身上的义。

海狗皮的信息是一种分别于世,一种防备的护具。圣经教导我们要防备犬类,而海则是预表这个世界的,所以综合来看,这是一种分别于世的护具。

皂荚木在圣经中出现多次,毫无疑问是让我们知道要进入神的家,因为皂荚木是会幕建造的基本材料。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8: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五)

这里记载了两种礼物:一、油——用于点灯之用;二、香料——是要作膏油和香的、

点灯的油,这里所主要表明的是油。这油是预表圣灵的,说得更详细准确点,是预表赐恩的圣灵。而我们在这里看见,这里的油是用来点灯的,而灯在圣经中所预表的是基督的教会。这也就让我们看见,教会需要发光,要照亮这个时代,是离不开圣灵的恩赐的,需要圣灵的不断赐恩,不断更新,教会才能不断发光,所以在教会中需要圣灵的大能运行,是教会不断的更新,让教会更有魅力,更加能够充满神的荣耀,让人因基督的举起而被吸引进来。

作膏油和香的香料,这香料所表明的是要让我们看见教会需要散发基督福音的馨香之气。而这里更是让我们看见,香料的成品有二:一、膏油——预表圣灵的恩膏。教会需要圣灵的恩膏,才能散发基督福音的馨香之气。如果没有膏油出现,香料就无法发出香气,只能成为废品;二、香——预表基督徒的祈祷。教会要想发出香气,离不开每一个基督徒的祈祷,这是生命的自然需要,如同属灵的呼吸,将自己的生命更新,除去自己里面的污秽,接受耶稣基督借着圣灵对我们的更新改变,让我们从里到外都焕然一新,可以散发基督生命的香气。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9: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六)

这里所记载的是关于献给耶和华的礼物中的最后一类,是宝石类的,主要是红玛瑙,另外还有别样的宝石,其作用或者说用途是镶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

红玛瑙在这里是宝石类的代表,这是非常特别的。圣经中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宝石,几乎都是以红玛瑙为代表的,这不仅是因为红玛瑙的精美,也更因为红玛瑙的意义。红玛瑙不仅预表耶稣基督的宝血,也更是显出耶稣基督宝血之贵重,配被称为宝血之称。它的鲜红、它的精致、它的价值等各方面都是极为高贵的,这都是显明耶稣基督的宝血是何等的超越!红玛瑙在医界的功用也极为特别,更是显明耶稣基督对我们的医治。这红玛瑙,不仅有色泽方面预表耶稣基督的宝血,就着重大的意义而言,可以说是宝石界预表耶稣基督的宝血之最佳。

至于别样的宝石,圣经并没有细说有哪些:但这里提到的是宝石——其“石”,是要显明坚固性;其“宝”,是要显明贵重性。也就是说,这里所提及的“别样的宝石”,都是极其尊贵的,也是极其坚固的,是要表明在耶稣基督里的坚固与尊贵;而“别样”,是要表明这些宝石不同于红玛瑙,而相对于红玛瑙而言,这些宝石只能称之为附属品了,所以并没有详细记载有哪些,或许因为太多了!其实这也正是耶稣基督里的丰富,他所带给我们的宝贵,是极其丰富的,是极其超越的,是用语言无法述清的。

诸如红玛瑙和别样的宝石,圣经让我们看见了这些宝石类的功用,是要用来镶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的。这镶嵌之用,表明这些是外加的和嵌入的,这说明红玛瑙和别样的宝石虽然尊贵无比,但就以弗得和胸牌而言,这只是附加品。以弗得是祈祷之用;胸牌是护胸之用,也即维护真理。在这里让我们看见,这些宝石在以弗得与胸牌面前,是镶嵌,是加重,是显明……

各样宝石镶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是要将以弗得和胸牌的魅力更加突出,显出其尊贵之处。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10: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七)

摩西在这里对以色列百姓提及同工者的要求。

首先需要的是“你们中间”的人,然后表明要的是“凡心里有智慧”的人,接着强调的是“都要来”参与这项事工,最后表明是要照“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作。

神的事工,只有神的百姓才能参与,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外邦人只能做辅助,不能作同工,所以这里首先提及的就是要“你们中间”的人。

没有智慧的人,在神的事工中不仅不能起到帮助性作用,反而会起到破坏性作用,所以这里提及的第二方面要求就是要心里有智慧的人。所谓智慧,就是有神的启示,对神的启示有敏感的人。智慧的源头是敬畏耶和华,只有敬畏神的人,才能得到神的启示,因为他们会知道如何去遵行,神的气势才会源源不断地临到他们。

所有有智慧的以色列百姓都要来参与神的事工,这是对以色列百姓的一个整体性要求,也是对以色列百姓智慧的一个考验,要知道他们是否有敬畏神的心,对神的启示是否有清晰的敏锐感。

工作的标准,是要照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这是要让我们看见他们对耶和华的吩咐的了解,更是对他们智慧的考验,同时也间接表明了智慧与启示的关系。这些以色列百姓中的智慧人,必须领受耶和华的吩咐,并且对整体的吩咐有一个完全的了解与认识,因为他们所要做的标准,就是耶和华的吩咐,而且是“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五章

11: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耶和华的吩咐(八)

这里开始记载耶和华所吩咐要做的,主要是会幕中的一切器具。

帐幕,预表教会。

帐幕的罩棚,说明教会需要遮掩:而这遮掩,自然是圣灵的护卫,这罩棚是罩在帐幕之上,正好表明圣灵在教会中所处的位置,是覆盖教会的,也是护卫教会的。

帐幕的盖,说明教会的开启与关闭,是预表耶稣基督。耶稣基督的死,使教会的开启有了一个基定点,说明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是教会的头。

帐幕的钩子,说明教会需要联络。若没有联络,教会就不能成为整体,也无法让我们看见教会是完整地属于耶稣基督。

帐幕的板,说明教会的结构,需要真理来护卫,若没有真理,教会将无法成形。

帐幕的闩,说明教会的开关,其决定权在神自己:神所开的门,无人能关;神所关的门,无人能开。

帐幕的柱子,说明教会的支撑,是与神的关系。柱子越高,帐幕也越高,说明教会与神的关系越亲近,教会所支撑的面积也会越大。

帐幕中带卯的座,说明教会中基督的权柄与地位。神的宝座在教会中,教会才能被称之为教会;若没有基督的掌权,教会就不再被称为教会,只能被称为组织了!

……

TOP

Processed in 0.016525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