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12:生命的赎价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神对摩西的晓谕信息中,提到要计算以色列人被数的总数,而这些以色列人又需要为自己的生命将赎价奉给耶和华,目的是免除数算时有灾殃临到他们。

神所晓谕摩西的这段信息中,首先提到的是要按以色列人被数的计算总数。这里所提到的“以色列人被数的”成为一个所“按”的标准,目的是要计算总数。实际操作者则是摩西,并不是以色列中的其他人,所以操作者只能是摩西,其他干预者便是自寻烦恼!而摩西所要做的重点,这里所记载的是计算被数后所数的总数。在这个信息下,我们并不知道数算者是谁,因为神在这里没有直接表明,神在这里所表明的,只是对已经被数的以色列人计算他们的人数总数。

但在第二个信息中,我们看见了数以色列人数目的,仍然是摩西,而数算的时候,以色列人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各人要为自己的生命把赎价奉给耶和华”。这里提到以色列人的生命有赎价,这赎价概念,是关乎他们的生命的问题,乃是因为他们有了罪恶,而罪的工价乃是死,所以他们的生命如果按照这个定律,都无法存活了!所以这里提到了一个为生命问题而出现的暑赎价概念,是表明生命可以赎回。圣经在这里并没有表明这赎价为何物,只是提到有赎价这么一回事,而且这赎价是为自己的生命而出现的赎价。这赎价的奉给对象是耶和华,因为只有耶和华是至圣的,只有他才配得到以色列人生命的赎价,只有他才拥有生命的掌控权,当然也就因此,以色列人的生命的赎价只能奉给耶和华了!

圣经让我们看见生命的赎价奉给耶和华,其根本目的是免致被数的时候在以色列人中间有灾殃临到。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是神所要求的事情,如果没有神的保守,仍然会在完全遵行神的要求的时候可能会遇到灾殃。这样的信息圣经上出现好多次,摩西奉神的差遣去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地的时候,耶和华曾经在半路上要杀他,若不是他的妻子将他的儿子的阳皮割下来扔在他的面前,恐怕他想遵行神的心意去领以色列民出埃及都无法施行神的要求了!因为那时他的生命已经不保,更别想着去如何行动了!另外还有以赛亚在奉神差遣的时候,他首先感到的不是自己的荣幸,而是自己的污秽,担心自己生命不保,更不要去想顺服神的差遣作先知了!这样的信息有很多很多,而我们在这里看见的只是其一,这是对以色列人的一种生命的要求,虽然当时以色列人还不明白这一切,但神要借着这一些的事情,让他们知道神的至圣,所以神要在这里警告他们,在以色列人被数点的时候都有可能遭到灾殃!这并不是恐吓,不是恫吓,不是威吓……而是一种生命警告的引导,要让他们有预先的准备,在事情未曾临近之先先有解决问题的时间段。

神不喜悦带着罪恶的侍奉,尽管他是爱着每一个罪人的!他的爱,是体现在十字架上,而这种体现却是耶稣基督的被钉,耶稣基督的被钉,原因我们都很清楚,正是因为要担当我们的罪恶,所以我们在体会神的爱的同时,不要忘记神的爱的背后耶稣基督所做的牺牲,其根本目的是神对罪恶的恨恶!

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生命的赎价,这赎价是超越旧约的,因为这不需要我们做什么,而是耶稣基督为我们成了赎价,是神自己的救赎临到了我们,白白地拯救了我们;对我们而言,则是白白地领受了神的救赎!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13:舍客勒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神对摩西的晓谕中提到归被数之以色列人的银子,每人按圣所的平,要拿银子半舍客勒,是奉给耶和华的礼物。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

这里首先让我们看见“凡过去归那些被数之人的……”,这个“过去”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时间副词,是一个具体行动的说明。这个“归”是归入的意思,也就是说,凡过去要归入被数的以色列人之中的,要做以下的事情了!

圣经告诉我们,凡要归于以色列人的,,也就是要成为以色列人中一员的,每人都要“按圣所的平”。这“按圣所的平”,是表明一个标准,这“按”正是表明这个标准。每人都要按圣所的平,是表明这是以色列被数的百姓的一个集体性标准。而所定规的标准,是圣所的平,这圣所的平是表明以神的居所作为准则,以强调这标准的正规性与绝对神圣性。

所要拿出来的,是银子半舍客勒,这是表明所取出银子的数量,乃是每人所要拿出来的,也就是前面所说被数的以色列人每人都要拿出半舍客勒银子。这银子半舍客勒,并不是表明一舍客勒银子分成了两半,而是表明银子的质量,是有半舍客勒之多。

圣经让我们看见这半舍客勒银子是奉给耶和华的礼物,也就是表明这是每一个被数点的以色列民都要拿出来的,拿出来的目的是要给出去,所给的是耶和华,给耶和华是用来做礼物的。这并不是表明神有什么缺少,否则就不叫礼物了!半舍客勒银子是奉给耶和华为礼物的,这是表明凡被数的以色列百姓对神的感恩。这里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只有被数点的才能称为以色列百姓,他们需要向神献上礼物,也就是说,这向神献上礼物是对神的一种感恩,所感恩的,正是他们被数点为以色列百姓这件事情。

圣经在这里最后强调表明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这是一个质量转换公式,在这里所表明的,是半舍客勒的银子,也就是十季拉的银子。也就是说,每一个以色列被数点的百姓在圣所的所平,就是十季拉银子。

这里让我们看见归被数之人的银子每人都要拿半舍客勒,而这半舍客勒是给耶和华的礼物。也就是说,凡被数的以色列人,都要因自己是以色列人,得到了神的祝福,而将半舍客勒银子奉给耶和华,这是他们成为被数的人后需要有的感恩的具体行动,就是他们成为以色列人,成为神的选民所应当向他们的神所献上的感恩。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14:二十岁以外的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个年龄的划分点,是通过奉礼物给耶和华来显明的。这里记载到凡过去归那些被数的人,说明范围是那些被数的人;从二十岁以外的,说明限制人员是超过二十岁的人;要将这礼物奉给耶和华,说明这些人所要做的事情是奉献礼物,对象是耶和华。

圣经首先让我们看见一个整体的范围,是“凡过去归那些被数的人”。这“凡”是整体的强调说明,强调后面所说的“过去归那些被数的人”都包括在内了,无一例外的!也就是说,这件事情的施动者是在以色列人被数的人中。这里再一次强调以色列人中被数的,是要让我们看见“被数”的重要性,这是直接关乎他们未来的事情,是关乎他们在神面前的地位的信息。当然,这里所记载的“被数的”自然是不同于大卫数点以色列百姓那样,出于被魔鬼的激动和自我炫耀,而是神要让摩西、亚伦对以色列人的数量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免得他们混杂了以色列人与外邦人。

从二十岁以外的,说明一个范围,是献礼物者的范围,并不是被数点者的范围,而是被数点的人中的一部分,是以年龄划分的。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中区分生命程度的一个标准,就是根据他们的年龄。这不仅出现在这里,在圣经的记载中还有很多次如此的记录,当然并不一定都是以“从二十岁以外的”来区分的,也有八天的、一个月以外的、一岁以外的等等。

圣经记载这一切,从人员开始,到人员的范围,都是为了说明一下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将这礼物奉给耶和华”。这礼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所献上的赎价,也就是每人按圣所的平所拿的半舍客勒银子。这礼物是为了奉给耶和华,是表明这些奉献礼物的人所奉献的对象,并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批人,不是某一个团体,也不是某一个支派,而是耶和华!我们常常奉献的时候会有一些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我们的奉献是奉献到了教会里,或者是奉献给了某一个传道人,又或者是奉献给了某一项圣工,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奉献的对象并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项事工,甚至也不是教会,而是神自己,是我们的主。这就是穷寡妇与财主奉献的不同的地方之一。那些财主往库里投了若干的钱,耶稣说他们是“往里投”的,而穷寡妇所投的虽然只有两个小钱,但耶稣却看出她是把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这是很大的差距!

我们的奉献是向上的还是向里的?是奉献给神还是奉献给谁的?愿神在我们每一次奉献的时候鉴察我们的心!阿们。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15:各人半舍客勒

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个定例,是赎生命的礼物的数量定例。当然,首先所交代的,是达成定例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他们为赎生命将礼物奉给耶和华”。这里的定例,就是“富足的不可多出,贫穷的也不可少出”,而这定例的结果就是“各人要出半舍客勒(银子)”。

我们首先看见这件事情,是以色列人为赎生命将礼物奉给耶和华,这是前面交代过的,这里只是提出来,作为一个起因性的信息交代。

这件事情的定例,有两方面,针对两种人,一种是富足的,一种是贫穷的。这里所交代的信息,对富足的而言,似乎是便宜了他们;相对的,对贫穷的而言,似乎则是为难了他们。但这就是神的原则,没有偏待任何人,不论富足贫穷,都一例相待,因为这是生命的赎价。这里还有一个意义,是要表明每一个人的生命在神面前都有同等的价值,不因为富足人的富裕而过分地重视他们,也不因为贫穷人的贫穷而格外地蔑视他们。在生命的赎价上,他们都是一样!这表明他们在神面前的生命,都是一样的价值,没有任何贫富贵贱之分。

这里让我们再一次看见生命的赎价,是要半舍客勒银子,这是表明我们在神面前的生命,并不是非常的贵重,但却是神所看重的,不是因为我们本身的价值,而是因为赎我们的生命价值。

圣经在这里所描述的信息,是要让我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在神面前的生命意义,这是神给我们的恩典,也是神所赋予我们的价值,所要献出的,并不是说明神要我们怎样报答他,而是要我们知道我们自己在神面前的地位与尊荣。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16:赎罪银

圣经让我们看见这以色列人中凡二十岁以外每人所要取的半舍客勒银子被称为赎罪银,这些赎罪银将要作为会幕的使用,目的是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作纪念,赎生命。

这一节经文首先总结性强调说明这赎罪银的来历,乃是摩西要从以色列人那里收来的。这个信息自然是前面一段信息的总结,总结了神此次晓谕摩西信息的重点。这里说明这赎罪银是从以色列人中收的,又说到这赎罪银是摩西所收。这里让我们看见的两个重点:一个是赎罪银的出处,一个是赎罪银的接手者。从以色列人中收取,表明这赎罪银出于以色列人之手;你要收取,说明接手的人是神晓谕信息的对象摩西。这并不是说神躲在幕后操控摩西收取以色列人的赎罪银,而是表明以色列人无法见到神,所以神借着摩西来向他们显示神的心意。而赎罪银一事,乃是人的罪恶导致所要交出的代价,并不是神的贪心剥夺,而是人的罪恶所偿。

收取这赎罪银,是要作为会幕的使用,这是表明这赎罪银的使用途径。会幕的工作极其广泛,用很多都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各等材料、人工等等,都需要付出很多金银,而这里让我们看见这些所需要的银子就是从这生命的赎价,也就是赎罪银中拿出来。

这生命的赎价赎罪银被如此使用的目的,是可以在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作纪念,赎生命。既然被称为赎罪银,自然是表明这乃是赎罪的银子;既然又是生命的赎价,自然也同时表明了这赎罪银的实际作用,乃是赎生命的工具。而这银子的使用目的:首先是在耶和华面前,表明这银子并不归于某一个人,也不归于某一件事,而是归于耶和华;其次是要为以色列人,这表明赎罪银的使用范围,是为神的选民,是为以色列人,也就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后代,只有以色列人,才能将生命的赎价——赎罪银奉到耶和华面前;另外这银子的使用目的,乃是作纪念,是在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作纪念,也就是表明这赎罪银乃是耶和华面前以色列人的纪念;另一个银子的使用目的,是赎生命,这是直接透视出这银子的根本目的,是要赎出以色列人的生命,使以色列人的生命在耶和华面前得到保全,不至于丧失。

赎罪银的信息,是预表耶稣基督,他是我们的赎罪祭是赎出我们生命的那一位。代价不用我们来付,他已经为我们付出。我们只需要打开心门,接受他的付出,与他建立关系,就可以得到他的救赎,脱离罪恶的辖制,得到生命的保障。这是白白的恩典,是奇妙的救赎!哈利路亚!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17: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圣经又一次让我们看见耶和华晓谕摩西说的简短信息。每一次记载如此简短的信息,圣经都在为经文划分段落。这是对后文的引述,将我们带到下一段的信息中,让我们知道接下来耶和华所晓谕摩西的信息是不同于前文的记载,是另一段新的信息。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18:洗濯盆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关于洗濯盆的信息,通过制作工具、制作目的、安置位置以及实际功用四个方面来加以描述。

记载洗濯盆的制作工具,与大多数金属圣具一样,是用铜制作。在会幕的圣具中,基本上金属圣具都是用金或者铜制作的,用银等其它金属制作的圣具并不是很多,虽然也有,但却少之又少,与金、铜相比,基本上是属于小巫见大巫的!这似乎在显明会幕内金属工具的色泽,以黄色为主,因为金与铜都是基本上以黄色为主色泽。铜的性质,是掌管天下,在但以理书关于尼布甲尼撒的梦的解释中有提到:“……又有第三国,就是铜的,必掌管天下。”(但以理书2:39后半节)这里给我们看见用铜制作的有洗濯盆和盆座,洗濯盆是洗涤之用,表明要成圣;盆座是安置洗濯盆之用,表明摆设。这洗濯盆和盆座同时出现,同被制作,是表明成为圣洁的同时,需要一个明确的证据。这就是悔改的洗礼的隐表。而用铜制作这洗濯盆和盆座,是表明这是一种权柄的象征,那自然是从罪恶里得到释放的权柄,是耶稣基督名字的权柄,耶稣的名字就是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所以这对于被救者而言,就需要一个洗涤的见证,就是水的洗礼的表征。

这用铜制作的洗濯盆,它的制作目的是以便洗濯。洗濯当然是洗濯盆的基本功用了!而这里特别提到“以便”洗濯,这就表明了这洗濯盆的制作,是为了方便洗濯,也就是说,在进入会幕的时候,外面的洗濯基本上无用,只有在进入会幕时的洗濯,也就是在洗濯盆里的洗濯,才能洗去身上的污秽,并不是身体的污垢,而是罪恶的沾染、世俗的沾染等等。

洗濯盆的安置位置,是在会幕和坛的中间,这表明了要进入圣所,当进入会幕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洗濯盆,也是在坛之前。坛,自然是祷告之用,这是人向神祷告的工具,而在坛之前,先要经历洗濯盆,这是表明只有洗除罪恶,才能进入到祷告的坛。我们的生命若不得到洁净,我们的祷告是无法达到神的面前,所以对每一个进入会幕的祭司而言,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洗濯盆,一进入会幕,就要面对洗濯盆,将他们的生命污垢洗除,使他们成为圣洁,因为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希伯来书12:14)圣经还有很多这样经文的描述:“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篇66:18)“耶和华的膀臂并非缩短不能拯救,耳朵并非发沉不能听见;但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神隔绝,你们的罪恶使他掩面不听你们。因你们的手被血沾染,你们的指头被罪孽沾污;你们的嘴唇说谎言,你们的舌头出恶语。”(以赛亚书59:1—3)“我们知道神不听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他旨意的,神才听他。”(约翰福音9:31)……若不经历洗濯盆,是不能到坛的面前;即便到了坛前,祷告献祭也是无用。

圣经在这里最后让我们看见的,是洗濯盆的实际功用:“在盆里盛水”,这是洗濯盆的基本功用。我们都知道,若只是洗濯盆摆在那里,是无法洗除人的罪恶的,只有盛了水,才能发挥洗濯盆的具体功用,才是洗濯盆的实际作用的表明,才能使洗濯盆的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若单单是一个盆,没有一点用;或者若单单是水,也无法洗濯。只有在洗濯盆里盛了水,才能让洗濯盆的具体功用显明出来,否则单是洗濯盆摆在会幕和坛的中间,那只是空设,没有一点意义,也就没有必要安置洗濯盆一物了!有水的洗濯盆,才能显出洗濯盆的功用,否则洗濯盆便是一副空设!当然,没有洗濯盆也不行,水没地方放,人就无法在会幕中洗涤。若是在会幕外洗涤,那基本上没有意义,因为要进入会幕这一段距离,人还是会沾染污垢,还是会被世俗玷污,这是无法摆脱的!所以会幕里的洗濯盆是必须有的,而且这盆里必须盛水。

圣经关于洗濯盆和盆座的描述,是从这里开始的,要让我们具体看见洗濯盆的真谛,从这里进入会幕,是要表明我们要进入神的同在,首先必须洗除身上所沾染的世俗污垢、罪恶的玷污等等,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进到神的面前,进入到神的同在中,毫无拦阻地进入到与神的交通中。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19:洗濯盆之用处

既被称之为洗濯盆,当然是洗濯之用了!洗濯者是亚伦和他的儿子,洗濯处是这盆里,洗濯范围是手与脚。

亚伦和他儿子,是祭司一族的开端,也就是当时所有以色列中祭司的身份拥有者。换言之,除了亚伦和他的儿子,当时以色列人中没有其他祭司。这洗濯盆是为祭司所用,表明洗濯盆的专有权,乃是祭司一族的人。非常明显,这一点表明以色列人要得洁净,首先要洁净的便是他们的祭司了!

在这盆里,就是在这洗濯盆里,这是洗濯盆的实际作用的方位。亚伦和他儿子需要在这洗濯盆里洁净自己,也就是表明,只有这洗濯盆,才能让亚伦和他的儿子,也就是祭司一族的人得到洁净,才能让祭司一族的人有进入神面前的资格。

洗濯盆的洗濯范围是洗手洗脚,也就是祭司首要洁净的,便是他们的手与脚了!洁净手,是为了圣工的洁净,要让他能够进到神面前的服侍成为圣洁。洁净脚,是为了道路的洁净,免除世界的污秽被带到服侍之中。亚伦进入会幕,首先要洗手洗脚,这是表明只有圣洁的双手,才能服侍神;只有圣洁的双脚,才能进入到神的面前。

洗濯盆的用处,是为亚伦和他儿子在这盆里洗手洗脚,也就是先要洁净的人是祭司本身。祭司若不洁净,以色列整个名族都是污秽的,都不得洁净了!同样,只有耶稣基督的圣洁,才能带给教会圣洁的生命。我们得洁净,并不是因为我们能够得洁净,而是因为耶稣基督是洁净的,是圣洁无玷污的。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20:用水洗濯,免得死亡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祭司亚伦和他儿子进会幕,或是就近坛前供职给耶和华献火祭的时候,他们必须用水洗濯,洗濯便免了死亡。

这里的“进”和“就近”乃至“供职”是亚伦和他儿子所要做的三件事情,或者说是他们祭司的三个必需动作。进会幕,这是特殊的需要;就近坛前,是普遍的需要;而供职,则是表明这乃是他们终身的需要!进会幕的信息,是进入神同在的信息,表示他们要进入神的面前,与旁人分开,只面对神;就近坛前的信息,是接近神同在的信息,表明他们将要向神献上他们乃至以色列百姓的祭;供职的信息,是侍奉神的职分的信息,表明他们将要成为侍奉神的一族,他们的职分将成为以色列人中侍奉神的一种独特的职分。

我们看见亚伦和他儿子们进会幕、就近坛前乃至供职的乃是要给耶和华献火祭,就是焚烧的祭。火祭是要经过火的焚烧,才能达到神的面前的。这“进会幕”、“就近坛前”直至“供职”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为了献火祭而描述,而这里当然也同时描述了他们献祭的对象乃是耶和华,并不是其它的假神偶像等等。而火祭,则是要经过火的焚烧,这表明被献的祭要达到无我的状态,达到极度的灼热中,乃是成为灰烬的状态中,要知道所有一切的燔祭,乃至新约所记载的活祭,都是泥土所造的,所以这就决定了经过火的焚烧,这一切必然成为灰烬,这就是无我的状态了!

而在亚伦与他儿子献火祭的时候,他们必须用水洗濯,这儿的“必”是表明一个命令,而不是指一个应许。亚伦和他儿子必须用水洗濯,这表明献祭者自己必须先洁净。而用水洗濯,这就是亚伦和他儿子的自洁的方法。他们用水洗濯的目的,是免得死亡,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表明亚伦和他儿子要用水洗濯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自洁,更是为了免得死亡!这是对死亡的逃避,因为死亡一旦来到,亚伦和他儿子将什么也不能做了!但如果他们没有自洁,那死亡就是必然的!因为带罪的服侍是要遭咒诅的!

这里让我们看见亚伦和他儿子应当如何使用洗濯盆,并且如此使用洗濯盆的原因。对于洗濯盆而言,它根本的功用,就是洁净!所以凡进入会幕的人,首先所需要的就是自洁,除去自己的罪……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21:洗手洗脚,免得死亡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又一次提到“免得死亡”的信息,是出于“他们洗手洗脚”的信息之后。这其实是与前一节经文所述“用水洗濯,免得死亡”是同一回事,但不过这一节经文是具有总结性信息的经文,所以力度更加强烈,因为这“洗手洗脚,免得死亡”的信息,是将要成为“亚伦后裔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的信息。

这里特别提到要洗的,是他们的手和脚,也就是说,只要洗手洗脚,他们就可以免得死亡了,他们身体的其它部位不需要洗濯。这个信息是让我们知道,亚伦和他儿子所要洗濯的身体部位范畴,也就是侍奉工作中所需要洁净的身体肢体;或者说,对于亚伦和他儿子而言,只要他们的手和脚被洗濯,那他们就能成为洁净,就相当于他们整个侍奉都得到了洁净!要洗手,是因为手要触摸圣工;要洗脚,是因为脚沾染了世俗的道路。只要洗手,他们就能以圣洁的双手去服侍神;只要洗脚,他们就能脱去身上所沾染的世俗味道。对于服侍神的人而言,他们都是经过洗涤的,因为他们的天职使得他们必须时刻保守圣洁,而只要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这是真理,也是生命的信息!(参约翰福音13:10)而洗脚的人,由于是自己亲自操作,那当然也是连手也一起带在内洗了!那是很自然的了!

而这里让我们看见的洗手洗脚的结果,免得死亡。这里的“免得死亡”不同于前一节经文所说的“免得死亡”:这里的信息表明的“免得死亡”是一个结果性的信息,是“洗手洗脚”的结果;而前一节经文所说的“免得死亡”是一个条件性的信息,所表明的是如果他们不“用水洗濯”,就必死亡,所以为了免除死亡,他们需要“用水洗濯”。

圣经在这里又让我们看见这“他们洗手洗脚就免得死亡”将要成为亚伦和他后裔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这是表明这一信息将要成为一个定例,而这个定例是给亚伦和他后裔的,不单是给亚伦和他儿子,而是给亚伦和他后裔,其数量就远远超过了亚伦和他儿子了!亚伦和他儿子,加一块只有五个人;而亚伦和他后裔,那就直接表明了这是针对整个亚伦家族的所有男丁说的!这里又让我们看见,这个定例是世世代代的,这表明这是一个以色列民族只要存在,他们就要遵守的定例;同时这里还让我们看见,这个定例是永远的,这就表明这个定例的存在性是达到“永远”的时限。这里也隐约显明了另一个信息,是对以色列民族的信息,表明以色列民族将要成为“永远”的一个族类,以色列人将要成为一个超时间的存在!这超时间的存在,是往后的超越时间,而并非往前的超时间。其实这个世界是根本不可能有往前的超时间的存在的,除了道,除了耶稣基督,其他所有的一切,不拘是人、是动植物、是任何的其他物质、是国家、是民族等等,最多都只能有往后的超时间,绝不会有往前的超时间了!

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个定例,是亚伦后裔的一个定例,就是这个定例,将要成为超时间的存在!这是一种祝福,更是一种赏赐!

TOP

Processed in 0.014453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