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2:坛的形状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烧香的坛的形状,四方的,长宽均为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要与坛接连一块。

坛是四方的,这是让我们知道,无论在哪个方向面对坛,都是一样的尺寸,没有不同之处。我们在神面前的祈祷,都是一样的,不会因着我们的位置不同而改变神对我们祷告的垂听。

长与宽均为一肘,这是表明我们的祷告,是以手的肘度来计算的,这是让以色列人知道祷告与手的关系,圣经也曾不止一次地表明要举起祷告的手的信息。

高二肘,表明高比长和宽都要多一倍,也就是长和宽的总和。这是表明祷告的高度是比我们与人的关系更重要,超越了一倍。

高度是我们与神的关系,而长度和宽度是我们与人的关系,这就是说,我们与神的关系应该超越与人的关系,而且不仅超越与别人的关系,也要超越与自己的关系。这就是两倍的信息。

而坛的四角要与坛接连一块,首先是表明坛有四角,这四角由于坛是四方的,这四角自然是四个直角了!也就是说,这四个角都是正直交叉形状的,或者说是纵横交叉形状的,意思都一样。这四角与坛接连一块,表明生命的正直是与祷告有密切的关系,乃是连接在一起的。

坛的形状中,我们看见坛的四方形状,坛的超越性高度,坛的四角与坛的关系,都是要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祷告,要与神发生关系,而且是超然的关系,这样我们的祷告,就能更合神的心意,以促使神的旨意更好地成就在这个世代中!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3:坛的包裹与包装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坛的包裹,包裹材料是精金,包裹范围是坛的上面、坛的四围、坛的四角;再后面又继续记载到坛的包装,要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

我们看见包裹材料是精金,这说明坛的贵重。坛是人面对神的地方,也就是说,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尤其对以色列人而言更是如此,他们是神的选民,对他们的神是应该摆在首位的。用精金包裹坛,是表明坛的贵重,这是要提醒以色列百姓他们在坛前所要敬拜的那一位,是尊贵荣耀的,配得他们的尊崇。

用精金包裹的,首先是坛的上面,因为坛的筑成目的,就是为了在他们上面的那一位,也可以说正是他们为了敬拜在上面的那一位神!

用精金包裹的,其次是坛的四围,因为在坛前所要做的事情,必须在解决与四围的人的关系以后才能做。耶稣曾经教导我们:“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马太福音5:23—24)

用精金包裹的,还有坛的四角,这是直接面对人的问题,要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才能来到神的面前向神祈祷。这里所说的要解决我们的个人问题,并不是造成我们情绪的困扰,而是解决我们身上的罪恶。也就是说,我们祷告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洁除自己,靠着耶稣的血得到全然的洁净,使我们的身上圣洁无瑕疵,这样我们的祷告才能毫无保留、畅通无阻地到达神的宝座前。

圣经给我们看见的另一个信息,是要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这是对坛的四围的加强保护的方法,不仅显明坛的贵重,也更是用贵重的材料对坛进行保护措施。不论木头还是石头,最容易被破坏的便是角与边,而角本身就是边所形成的,因为有了边,就自然会有角了。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要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这是表明坛需要金子般的保护,因为坛是人的杰作,虽然是神所授意,但还是以人的手用世界的材料制作而成,所以仍然需要加强保护,而镶上金牙边正是说明坛所需要的保护措施。我们与神的关系常常因为我们的缘故出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在神面前追求属天的生命,追求金子般的完全,追求金子般的超脱,追求金子般的纯正,追求金子般的贵重……才能达到神所要求的那种超然的完全,我们的棱棱角角也会在神给我们如同金子般的试炼中得到完全的遮蔽。

坛,是祷告所需用。对于坛的一切信息,不会离开祷告。我们面对坛的信息,其实正是面对我们与神的关系的我们这一方所要做的。但愿我们能够将自己隐藏在基督里,使我们与神的关系在基督里更加完全!阿们。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4:两个金环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神要摩西作两个金环。这两个金环的位置是要被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而这两个金环的作用穿杠,以便抬坛。

要,说明两个金环的需要性。两个,则是数量的说明。金,是材料的说明。这里让我们看见要作两个金环,是要告诉我们,又有新的需要出现了,所需要的是两个金环。

这两个金环的位置,首先是让我们看见是被安置的地方,也就是表明这两个金环是附属在别的地方的。所附属的地方,首先被记载的是牙子边以下。这牙子边,是前面所记载的金牙边。这两个金环要被安在金牙边以下,是表明它们本身是衬托物,所要衬托的金牙边,比这两个金环更重要。当然,并不是说这两个金环不重要的,而是说这两个金环的重要性,乃是被金牙边所带出来的,并不是金环本身的重要性。

而更让我们注意的,是这两个金环的位置的第二个方位性说明,就是在坛的两旁,也就是直属于这个坛。其实坛上一切的物件所拥有的荣耀,都是因为坛而有的,因为坛是人与神发生关系的地方,所以如果不是坛的原因,一切的荣耀都不存在了!而这两个金环是在坛的两旁,所以他们才得到了荣耀,得到了纪念,被记载在圣经之中了!

两个金环的位置的第三个说明,是这两个金环的实际位置,乃是在两根横撑上。两根横撑,是为了拖坛而用,这就引出了以下的两个信息,就是这两个金环的实际作用的信息……

首先,这两个金环是为了穿杠使用。也就是说,若没有金环,这杠就无法与坛发生关系。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金环,这根杠就能够与坛建立了关系,使杠可以被穿透了!这也是金环的具体使用方式的说明,同时也表达了金环的实际意义。

这两个金环的另一个作用,其实是杠的使用说明,但两个金环也是与杠一同被使用在这个地方的,就是为了抬坛的方便,圣经表明的信息是“以便抬坛”。这个“以便”的意思,是为了方便,就是说前面所说的,两个金环的作用,乃是为了方便后面所说的目的,就是要用来抬坛。坛是要被抬的,也就是要费力气才能运作。当以色列人在旷野的道路中,坛需要他们的抬动,否则就无法伴随以色列人的道路。我们今天所行走的也是旷野的道路,所以我们也要在祷告上付出代价,如同以色列人抬坛一样,需要费力气,因为坛必须跟着他们的脚步,所以同样的,我们的祷告,也要随时随地伴随着每一个基督徒的生命,直到进入到神为我们预备的丰富之地,正如以色列人直到进入了神所赐予他们的迦南美地,他们才能将坛放下来。

两个金环的信息,是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走的时候,伴随着他们的这一座坛。而这两个金环,乃是为了这座坛而有的。我们生命中如金子般的宝贵之处,正是在于我们的祈祷中。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的事工,只有在祷告中的,才是蒙纪念,并且进入到永恒中仍然显为金的!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5:杠的制作材料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杠的制作材料,是皂荚木作成,且用金包裹。

用皂荚木作杠,这是让我们看见杠乃是木制品,因为会幕的一切木制品都是用皂荚木制作而成的。

用金包裹的信息,是强调杠的内部虽然是木制品,但由于外包装有金的包裹,致使其在外观上显得非常贵重。

杠的信息,是内部贫贱,外在贵重,这并不是说杠的本质不高贵,而是要强调这根杠的使用只单单是为了抬坛,所以这根杠所要求的,并不是贵重,而是牢固。

我们看事物需要有一个学习,不要只看物质的贵贱,而要更多地看重物质的使用。一件有用的物质,比一件贵重的物质在某些时候更加有迫切的需要性。但并不是说,这迫切需要的物质就是贵重的,而是说它是针对需要而制作,这就使得它显出了应有的功效。这根杠在这里就是这样的作用,它本身的制作材料并不贵重,而它的包裹材料却非常珍贵。因为这根杠的使用,乃是为了抬坛的方便,本身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辅助工具。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6:神与摩西相会的地方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神与摩西相会的地方,有几种圣处的圣物,分别是坛、法柜、幔子和施恩座。

圣经首先记载的是这些圣物的位置关系,以坛为主线来记载。

首先说明的是坛与幔子的位置关系,而在记载幔子的位置的时候,却又附加了法柜与幔子的位置关系,并且通过法柜,又记载了法柜与施恩座的关系。

坛是在幔子外的,这是表明要进入幔子,首先必须先经过坛。幔子是隔开圣所与至圣所的。也就是说,在进入至圣所之前,必须先经过幔子;而在幔子之前,则有坛的工作。这个信息是告诉我们,坛是进入神与人相会之处的首要步骤,必须先经过坛,也就是借着祷告的信息,我们才能进入到神与人相会之处。

当经过坛后,圣经让我们看见要经过幔子了!幔子是神与人的阻隔。我们看见,神要与人相会,幔子是一个实物的拦阻,使得人无法进入到神的面前。而当经过坛的时候,我们就要进入幔子的步骤,这不是我们自己能够除去的,但当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被挂起的时候,当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断气的时候,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并且是从中间裂为两半的,这就表明幔子的拦阻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除去,这是神的作为,是神的心意,无人能够拦阻。

我们看见坛的另一个位置概念,是指向幔子的位置,那是在法柜前。法柜,是神的律法的安置处,也就是说,当进入幔子后,首先需要面对的是神的律法问题,就是圣经的真理,是我们每一个进入神面前与神同在的人所必须要遵行的,因为真理是我们行路的明灯,照亮我们生命的道路,将我们引到神的面前。

坛还有一个位置概念,是坛所面对的位置:“……对着法柜上的施恩座……”这是表明我们与神的关系中所要面对的,不是我们的问题,不是法柜所述的律法,而是法柜上的施恩座,就是神施恩的宝座。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在坛前,不是要面对神的审判,而是要面对神的施恩宝座,因为那是神施恩给我们的地方,是神施恩给我们的时候。而且我们看见施恩座是在法柜之上的,这就表明神所施的恩典,是在神的律法之上,是超越律法的信息存在的。这坛最终所要面对的,正是这施恩座,所以不论这坛与幔子的位置关系如何,也不拘这坛与法柜的位置关系如何,最终要让我们看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信息,乃是这坛与施恩座的关系。

圣经给我们看见这坛的位置,是神要与摩西相会的地方。我们看见神与人相会的主导者是神,而非人,也就是说,神与人的相会,是神采取主动的,是神的意旨所定夺的。神与人相会,自然是神与人同在的,所以这也是以马内利的信息,这地方也正是以马内利的所在了!

神与摩西相会,是神所定意的,摩西在其间完全是被动。我们要知道,我们得以与神同在,乃是因为神愿意来与我们同在所致。而我们要想进入到神的同在中,首先需要的是面对坛,然后进入幔子,靠近法柜,仰望施恩座。神必与我们同在!阿们。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7:烧香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神对摩西述说到亚伦的职责了!

这里所叙述的是他在坛上的岗位上所要做的,就是要烧馨香料作的香,而且更是每早晨他收拾灯的时候,都要烧这香。

这里首先让我们看见的是亚伦要在坛上做的事情。身为祭司,他要上坛,那是必然的!祭司的职责之一就是代祷者,将人的需要带到神的面前。而在坛上,正是这个职责的岗位。他所要做的,是烧馨香料作的香。这馨香料为何物,圣经并没有说明,但却提及了馨香料的成品,就是所要作成的香。这香并不是气味的香气,而是称为香的物质,但这香却是因香气而得名的,所以这香与香气的关系,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是用馨香料作的香,那自然是表明这香的香气是源自于馨香料了!而且只有被焚烧,馨香料才能发出香气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我们的生命只有经过焚烧,才会显明本质是否馨香,或者发臭。

这里继续让我们看见的,是一个日日常例,每天都要经历的:“每早晨……”这个信息,是表明以下所说的事情,是每一天都要面对的,而且是早晨的事情,不能拖到其它时间。这每日常例的信息,是关乎亚伦收拾灯的时候所要做的,也就是与亚伦和灯有关。亚伦收拾灯,这表明亚伦的职责,在会幕中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收拾灯。而这句话对灯而言,是一个提示性的信息,表明灯的功能要被揭开了!首先灯的需要是被收拾,这就表明灯本身并不整齐,需要亚伦的收拾,才能使它成为整齐的。而且每一个早晨,亚伦都必须来收拾灯,这就表明灯要在每一个晚上被使用。

圣经让我们看见,亚伦收拾灯的时候,要烧这香,就是馨香料作的香。这个信息并不是重复前面所述的,而是加强语气说明要烧这香的重要性。要,是需要的意思。烧,是经火的信息。这,是指定是前面所说过的。香,强调这物质的实质。

亚伦要烧香,这是神给祭司的职责,是神所吩咐的事情。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事情的地点——在坛上;事情的时间——每早晨;事情的操作者——亚伦;以及事情的内容——烧香。而这整件事情,是要让我们知道祭司的一种职责,或者说祭司每日所要做的一件事情。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8:黄昏点灯的时候……

这一节经文让我们看见的是前一节经文的下续,因为前面提及的时间是“每早晨”,而这里所提及的时间则是跟着而来的“黄昏”。每早晨所显明的信息,是收拾灯,而黄昏的信息则是点灯。黄昏点灯,那是自然的,因为黄昏是黑夜的开始,周围环境的亮度不够用是正常的。亚伦这时所需要做的,仍然是在耶和华面前烧这香,而且是要作为世世代代常烧的香。

黄昏并不是晚上,而是晚上之前的一段时间,或者说是晚上的前奏。其实黄昏乃是一天的结束,而当时间进入晚上的时候,那便是一天的开始!黄昏的时候,这里提到一个需要,是黄昏时候的需要,就是要点灯。我们都知道当耶稣基督在客西马尼园被抓之前,他曾经对那些抓他的人说过一句非常凄惨的话:“黑暗掌权了!”这是对这个时代的根本性描述,因为从那时候开始,真理进入了黑暗中,被黑暗掩没了!而我们更直到今天乃是黑夜已深,白昼将近的日子,也就是说,今天仍然处在黑暗时代,处于夜间的状况中,而且正是快到白昼的时候,这是我们要警醒的时刻,因为给我们存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我们的灯需要点亮了!不能再在黑暗里沉寂,必须赶紧发出光来,照亮周围的人,带给周围的人属天的真光,是耶稣基督的真光普照在这个黑暗的时代中!

当黄昏点灯的时候,我们看见亚伦有一个职责,他又一次要在耶和华面前烧这香!这香,就是前面所说那馨香料所作的香。烧这香,并不是祭祀性的,而是预表性的。因为神与人相遇是一个必然的事实,但在神与人相遇之前,人必须自洁,以达到神的圣洁的程度,所以这烧香就有这样一个目的,是一种生命的洁净,除去自身的臭气,让香的馨香之气感染整个坛。这香是要烧在耶和华面前,这表明烧香的对象,也是烧香的实际位置,并不是仅仅在坛上那么单纯,而是要透过坛,达到耶和华的面前。

圣经在这里最后让我们看见的信息,是烧这香的例的保留期,是要作为世世代代常烧的香。世世代代,表明只要有以色列人存在,只要有亚伦的子孙存留于世,都要承接这一例。常烧,表明这一例要成为祭司族常常要做的事情。非常明显,这句话让我们看见的,是烧香的事情,要在以色列中保存,只要有以色列人存在,只要有亚伦的后裔存在,他们世世代代都要如此行。并且这里让我们看见的“世世代代”,乃是表明要持续行的事情,不能断代。

黄昏点灯的时候让我们看见的信息,是比每早晨收拾灯的时候的信息力度更加强烈,更加完善,因为这里提及一个非常重要的运作时间概念,但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没有办法照着这个信息运作,那是表明人的无能,即便如以色列民这些人中之人——神的选民,他们也无法一直遵行真理,持续地照着真理而行。其实如果他们能够照着真理的教训持续而行,那他们一定能够达到他们的持续性目的,但正因为他们没有持续,所以他们无法达到持续的神的要求中,这世世代代就成了空话!这是要让我们看见律法的信息是无法让人完全的,因为人有各种软弱——即便如祭司,也是一样有软弱。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9:坛上所忌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几件坛上不可以做的事情。首先是不可奉上异样的香,另外还有不可献燔祭和素祭,并且也不可浇上奠祭。

圣经首先让我们看见在坛上是特指着“这坛”,就是第一节经文所说的用皂荚木所作的一座烧香的坛。

这里首先表明这坛上所忌讳的,是奉上异样的香,这表明只能照着第七节和第八节经文所叙述的,早晚在耶和华面前烧馨香料作的香。这“异样的香”所表明的,乃是指着除了这种之外所有的,也就是排斥一切其它的香。这是让我们看见神的忌邪性,表明神的独一无二的基本特性。

圣经又让我们看见在这坛上不仅不可以奉上异样的香,也不可献燔祭和素祭。这是告诉我们,神不仅是忌邪的,也是有分别的,这坛只作为早晚烧香之用,不可以献燔祭和素祭。这里让我们看见神对侍奉的要求,是非常绝对的,什么坛只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其它的事情,哪怕是同样的侍奉神的事情也不可以。

圣经让我们看见在坛上所忌的第三件事情,是不可浇上奠祭,这是表明即便是生命的结束,也不可以在这坛上的问题中出错。

这里所记载的坛上三忌让我们分别看见的是对于道路问题、真理问题和生命问题,不能有半点疏忽,因为这是信仰的根本问题。我们不可以在信仰上有丝毫偏差,否则就是对神的“大不敬”了!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10:一年一次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亚伦一年一次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坛的角上行赎罪之礼,是要用赎罪祭牲的血行礼,以此作为世世代代的定例。圣经同时又强调表明,这坛在耶和华面前为至圣。

这里所记载的信息,是一年一次的信息。首先让我们看见的是一年一次的直接角色——亚伦。也就是以色列人中的祭司之首。这“一年一次”所表明的,是一个年度性定例,是每一年都要进行的,而且同时还表明了另一个信息,就是每一年只能进行一次。

这一年一次所要进行的,是“行赎罪之礼”。这赎罪,是神为以色列百姓预备的脱罪之法,借着这赎罪,以色列人得以脱离罪恶的辖制,不再被罪恶捆绑,重新得到新的自由,是脱离罪恶的自由。

这赎罪之礼的施行地点,是在坛的角上,表明这赎罪之礼必须在人与神的相会之处进行,只有面对神,人才会感受到自己的罪恶,才会因为神的圣洁而愿意将自己的罪倒空。坛的角,所表明的是坛的一个角落,虽然不是坛的中央,但却是接触到了坛,也就是接触到了神同在之处。而只能在坛的角上,却又是表明了人的罪恶不能靠近神的同在,同时也是表明了亚伦虽然身为祭司,但他仍然只能够接触到神同在的边缘,不能真真实实地进入到神的同在中。

这赎罪之礼,乃是赎罪祭牲的血,也就是表明有牲畜流了血。我们都知道,圣经上有教训:“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希伯来书9:22)只有流了血,才能够赎罪,以色列百姓如此,以色列的祭司亚伦和他的后裔也是如此,今天,我们这些神的子民——基督的教会也同样是如此,因为耶稣基督的血流出来了,我们的罪才能够得到赦免,否则即便我们拼命认罪,也与神的圣洁无份!

圣经又让我们看见,这一年一次的赎罪之礼,是要作为世世代代的定例。非常明显,这里所叙作为世世代代的定例,自然是针对以色列民而言,绝不是对着外邦人而言,当然也不是针对教会说的。而在以色列中,这一年一次的赎罪之礼,必须持续下去,直到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降临的那一日!既然成为了“定例”,那自然是如此的!

圣经在这里最后让我们看见的信息是这坛在耶和华面前为至圣。

首先是这坛的信息,这坛是指定的,只有这座坛才有这个信息相配,其它的坛,如同亚伯拉罕生平所筑的四座坛,雅各所筑的几座坛等等,就算摩西、亚伦所筑的其它坛,也不与这个信息相配。

另外,是这坛是在耶和华面前的,这表明坛的位置,更是表明坛的权柄,乃是在耶和华的面前。这个信息还包含了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由于坛与以色列人同在,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也必亲自与他们同在!

这最后的信息中还表明了一点,就是这坛在耶和华面前是要成为至圣的。这“至圣”的信息,所表明的是不同一般的圣洁,而是绝对的、完全的、至高的、独一无二的圣洁。被称为“至”,足以表明它的独一性,以强调它的绝对独特性。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11: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出埃及记里出现最多的一节经文,这里并不是重复出现,而是又一次出现,因为没有重复性可言。耶和华晓谕摩西说,这句话给我们看见施动者是耶和华,信息的重点在于晓谕,领受者则是摩西,方式是说。

耶和华是主动者,是整件事情的发起者,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神!他掌管了一切,才能发出晓谕的信息,以表明他所知道的事情,要将这些事情传递给以色列人,而摩西则成了中介,或者说是媒介,所传达的方式是说话,要让以色列人知道神的心意,听命遵行。

这一节经文是半句话,后面半句包含了很多信息,都是耶和华晓谕摩西的信息,要借着摩西告诉以色列百姓,并且也要通过以色列百姓传递给普天下的人。神的话语是非常奇妙的!

TOP

Processed in 0.013063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