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一)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

14:银子的流动

尤其饥荒的缘故,我们看见一个信息,就是银子从埃及人和迦南人的手中经由约瑟转到法老的手中了!在这里,我们看见财宝的不可靠,由于一次大饥荒,众人的银子就失落了!

做这件事的人是约瑟,因为约瑟乃是埃及的宰相,他有责任为法老尽忠,因为法老将他摆在这样的位置上,所以他理当将埃及地治理好,让法老的心得到满足。于是,他在不好的时候做了一件“好事”——起码是让法老与全地百姓都认为是好事的事。他将埃及人和迦南人一切的银子都收聚了,他自己亲自成了这些银子的代理人。

而圣经在这里又给我们看见,这些银子本是大伙儿籴粮用的银子。也就是说,这是迫于生活的无奈,是众人必须付出的银子,是要换得粮食的代价!他们当然应该付出!这是理论上通得过的。而我们就这银子来看,他们的主人原来是埃及地和迦南地的众人,也就是说,这些埃及百姓和迦南百姓原本是这些银子的主人,但我们也因此看出银子从他们手上如此轻易的就飞走了!可见银子是非常不可靠的!

而这些银子原本的“主人”埃及地的百姓和迦南地的百姓都不再是这批银子的主人了,接手这批银子的约瑟也不是这批银子的主人,此时,这批银子的主人就成为法老了!因为“约瑟就把那银子带到法老的宫里”。非常明显,法老成为银子的主人,这看来是事情的定向了!约瑟并没有贪污这批银子,只是照着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将这些银子收起来,成为临时管理者,接手转交给法老。法老就成为这些银子的新主人了!法老的宫里不只成为埃及皇宫大臣聚集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就此也成为了收聚法老银子的地方!

我们看见约瑟将众人的银子归给法老,这是显明一个真理,就是钱财是会飞的!圣经上说:“你岂要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吗?因钱财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箴言23:5)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

15:埃及人的首次哀求——银子用尽

我们看见当埃及人和迦南人用他们的银子向约瑟籴粮的时候,他们的银子是有限的,很快就用尽了!因为饥荒有七年之久。埃及人就来求见约瑟,说明状况,请求粮食的供应,表明生存的意志。

状况乃是“埃及地和迦南地的银子都花尽了”,这是正常的!这说明七年荒年让整个埃及地和迦南地的百姓都穷尽了!可见饥荒之大难以想象!银子乃是交易的工具,埃及人和迦南人为了生存需要,放弃了银子,求得了粮食,这是非常实际的,却也是非常亏损的,但由于身处饥荒年代,亏损又有何法?只能默然接受!为了生存,银子乃是身外之物,身体却是更为重要的。生命都没了,要银子又有何用?

埃及众人因饥荒来到约瑟面前,更是因为银子已经用尽,来寻求约瑟的帮助。处于饥荒年代,什么情面也顾不上了!埃及人来寻求希伯来人,也是没办法的事!埃及人已经顾不得与希伯来人的仇恨了,因为他们自身的生命都将不保了,仇恨又有何意?!他们自动找上门,来寻求约瑟,并不是像前一次,乃是法老的命令所引,这一次却是他们自发的行动。他们来见约瑟,要有所求……

他们表明三件事:其一、银子用尽的实际状况;其二、对于粮食的实际需求;其三、不愿死亡的心理抒发。

他们说到自己的银子已经用尽了,这是表明他们对银子的认识。他们已经知道银子是有限的,不能保证生命的存留。他们看出银子的重要性远不如生命,所以才愿意费尽一切的银子来换取粮食,满足肚腹的需要。这对基督徒而言或许是一种非常了解的状况,但对于埃及人而言,却是一种理性的突破,他们不再迷恋银子,他们更加看重自己的生命了!因为他们看出银子的有限,他们也因此而愿意用有限的银子来换取一刻生命的存留。

埃及人以祈求的语气请求约瑟给他们粮食,这是他们对粮食的实际需求。在饥荒时代,人所最需要的正是粮食了!而在此时,他们不仅已经没了粮食,就连籴粮食的银子也用尽了,所以他们来到约瑟面前祈求。他们在约瑟面前彻底放下了自己的情面,因为他们知道面子不如生命重要。他们是以“求”的语气请求粮食供应的,这正是表明他们此时的谦卑态度。在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请求约瑟,只能表明谦卑,这或许也是苦难带给我们的祝福吧!如若没有这些苦难,我们就不会专心依靠神,专心寻求神的帮助了!我们总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总是用世俗的观念来思考问题,只有当我们的方法用尽了的时候,我们不得已才来到神的面前,寻求神的帮助。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埃及人的心理恐惧立刻完全呈现:“我们为什么死在你面前呢?”他们所表明的意思是我们为什么要死呢?至于所说的“在你面前”,乃是表明对约瑟的尊重,因为约瑟是粮食的供应者,是他们生存的唯一途径。他们不愿意死亡,其实这是每一个人的心愿!即便再顽强的人,如若对永恒没有把握,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一定会充满了恐惧,或者对生命充满了盼望,希望自己能够活下来,希望自己能够不死!但希望毕竟只是希望,埃及人面对死亡的时候,没有了争战的勇气,没有了狂傲的暴戾,没有了拜偶像的虚妄,没有了……一切的一切!只有对死亡的恐惧!他们表明自己不愿意死,因为他们对死亡后没有任何的认识,所以他们害怕!

我们看见埃及人的心理恐惧,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他们是无奈的,宁可花尽一切的银子,也要换得生命的保障!但可惜的是,他们就算花尽了一切的银子,他们的生命还是没有保障,因为银子是有限的,灾难却是无限的!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

16:约瑟的答复——牲畜换粮食

当约瑟听见埃及人来向他诉苦,说明他们的银子已经没了,约瑟便让他们以牲畜代替银子来换取粮食。在这里,约瑟为埃及人制定了另外一套购物方式,就是一物换一物。

我们看见这是出于约瑟的口,乃是将埃及人从银子世界中出来,让他们知道银子的有限,并且在这饥荒时期通过这番话,约瑟要让埃及人知道自己生命的价值不是银子能够购得,也是超越牲畜的。

约瑟在这里首先就着埃及人所烦扰的事情切入话题:“若是银子用尽了……”这是因为埃及人说到他们的银子用尽了,约瑟便以此为假设的依据。银子会用尽,这对埃及人而言确实是一个打击,因为我们都知道,埃及被列为四大古国之一,他们的经济实力应该是很强的,但这里却给我们看见他们的银子用尽了!约瑟是要借此告诉他们,财富的丰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除非他们成为希伯来人,归向永生神,他们的粮食就不再短缺了!

约瑟并不是要让他们因为贫穷而绝食,所以他为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用自己的牲畜来换取粮食,这是约瑟的智慧之举,他也借此将埃及人所有的牲畜归于法老的名下。牲畜,乃是埃及人用来耕种田地的,也是埃及人的交通工具等。约瑟让他们将牲畜交出来,这无疑是让他们不仅在法老手下甘心为仆,也是断绝他们的逃亡途径。约瑟并非以此来谋取法老的欢心,因为约瑟的智慧已经让法老佩服到极点,并且约瑟的地位已经在埃及地是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了,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让埃及社会进步,这似乎也是他看中神在时代中的计划,要使神对亚伯拉罕所说的话得以应验,就是四代在外邦寄居,并且服侍那地的人的话。(创世记15:13)

约瑟表明自己的公义,只要埃及人将牲畜给他,他就为他们的牲畜给他们粮食。非常明显,约瑟是用交易的方式来取得埃及人牲畜的拥有权,是合情合理的。这是公平的交易,说公平,乃是与雅各一样,因为交易的双方都完全同意这种交易。其实就这交易本身而言,它并不是公平的,因为这些粮食本来就是这些百姓在七年丰年中的劳动成果,因为他们对时态状况并不了解,所以他们将粮食送入了法老的仓库,这时却要他们用银子、用牲畜来换取,这分明就是对他们的讹诈!但如若就着整件事来看,他们的交易就是公平的了!非常明显,若不是约瑟为他们将粮食收入仓库,他们就会与其它国家的人一样,轻视这些粮食的重要性,或许他们此时就不会有粮食了!所以约瑟以他们的牲畜来换取曾经属于他们的粮食,就着他们而言,这是公平的!

圣经在这里通过约瑟与埃及百姓因粮食的问题又让我们看见一重交易,乃是以物换物。这样,我们就看见在两年饥荒中,约瑟为埃及人定制了两套交易方式:一、银子购物;二、以物换物。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

17:牲畜换粮食的实际操作

当约瑟提出以牲畜换粮食的籴粮方式后,立即得到了热烈的响应,埃及人随即照着约瑟所说的,将他们的牲畜赶到约瑟那里,约瑟便以粮食换取他们的牛、羊、驴、马,也就因着他们牲畜的代价,约瑟以粮食养活他们。

在老百姓看来,牲畜是他们耕种获得经济效益的基本支柱,但由于饥荒的危机,让他们甘愿放下这些,我们便也由此可以知道饥荒的威慑性之强大,乃是人的心力所无法承受的。圣经在这里记载到,埃及百姓在约瑟的提议下,没有任何的思索,随即将牲口带到约瑟那里。圣经用“于是”二字来说明他们的魄力,因为他们实在没有其它办法了,而他们的生活需要粮食的供应。他们有魄力,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的性格,而是被饥荒所迫。在平安的状况下,他们不会有此魄力,一定会考虑得失成败,但当面对生命安全的时候,他们无法考虑那么多了,因为他们看重自己的生命,过于自己的情面,又怎么会在乎这身外之物呢?圣经用“赶到”来说明他们对牲畜的动作,要将这些累人之物驱逐,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牲畜的重要性;即便看见了,在饥荒的危机下,他们也不会顾忌那么多的!埃及人是以自己的生命为第一,而耶稣基督却是以羊群的姓名为重,他为了一只小羊,甘愿翻山越岭,去寻找那只失迷的羊,这不正是明显的对比吗?

约瑟用粮食换取他们的牲口,包括牛、羊、驴、马。牛,乃是耕种所需;羊,乃是食用所需,驴,乃是驮物所需;马,乃是出外所需。耕种,表明事业之用;食用,表明生活之用;驮物,表明替代之用;出外,表明交通之用。埃及人面对生活的危机,粮食的短缺,饥荒的窘迫……他们便舍弃了他们耕种所需用的牛、食用所需用的羊、驮物所需用的驴、出外所需用的马,这足以表明饥荒所带给他们的迫害远胜过事业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替代的需要、交通的需要。事业,在面对饥荒的影响下,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生活,在面对饥荒的影响下,是没有确实保障的;替代,在饥荒的影响下,是没有力量施行的;交通,在饥荒的影响下,也是没有确切方向的!饥荒使人在各方面受到捆绑,当埃及人听说可以用牲畜来换取粮食的时候,他们立刻将自己的牛、羊、驴、马拿来,约瑟便也因着他们的牛、羊、驴、马为他们交换粮食。

圣经说到,这整整“一年”的时间,约瑟就“因换他们一切的牲畜,就用粮食养活他们”。非常明显,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埃及人的交易,约瑟为他们制定的第二套交易方案顺利地得到了执行,就是以物换物。约瑟用粮食养活埃及人,乃是根据他们牲畜的付出,他们付出了一切的牲畜作为交易品,约瑟也就因此付出了粮食的代价,养活了埃及人的生命。但这交易品似乎有些过重了,他们所付出的是一切的牲畜,而得到的却不是一切的粮食,那也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时处饥荒年代,当然是物价上涨极为厉害的时候了!对埃及人而言,生命得到保障已经不错了,谁还去管是不是值得?!

我们看见了约瑟为埃及人制定的第二套交易方案得到了顺利的执行,这正是在饥荒年代的好处,让很多事情可以非常顺利地执行出来。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

18:新的问题

由于时间的催促,很快的,埃及人不仅将自己的银子都花在籴粮的事上了,又在一年之内将牲畜都花尽了,他们在约瑟面前表明,此时除了他们自己的身体和田地外,一无所剩。

圣经给我们看见,一年时间很快地过去了!在饥荒中,人能够得到粮食的供应,这对于这些人而言,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但很可惜的,时间快速地过去了!这是给我们一个看见,就是时间在平安快乐的日子感觉总是非常快的,这用了一节经文,圣经就给我们看见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这时间的快速进展是相对于那些在饥荒中没有生活保障的人而言的。在一年过后,第二年那些埃及人又来找到约瑟,因为他们的生活仍然面临危机,饥荒仍然在进行着!所以他们又来见约瑟,因为约瑟能够解决他们生活的问题。他们来见约瑟,是因为约瑟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并不是因为要寻求约瑟的神,所以他们屡次感受到饥荒的威胁。他们一次一次地求见,并没有让约瑟有任何的亏损,也没有让希伯来人有任何的缺乏,只是他们自己的地位在约瑟面前越来越降格了!

埃及人来见约瑟,乃是有所需求,他们说明自己的来意,表明自己不敢欺瞒约瑟。这不敢欺瞒的话不仅是因为约瑟的智慧过人,他们无法欺瞒约瑟,也更是因为他们欺瞒约瑟与他们本身丝毫无益,他们已经落在饥荒中了,如若欺瞒约瑟,只能使他们自己得不到粮食,所以他们在这里声称:“我们不瞒我主……”他们表明自己不瞒约瑟,内容乃是银子花完了,牲畜也都卖尽了,一切都没了!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无有,又认识到自己所谓的又是那么经不起出卖,只是一场饥荒,所有的都没了!非常明显,只是一场饥荒,让埃及人所有的,不论是银子,还是牲畜,都如鹰向天飞去了!

这时,埃及人知道自己所剩下的还有什么了,那就是他们自己的田地和他们自己的身体了!他们表明,自己剩下这些,乃是在约瑟眼前的,乃是不能隐藏的,因为都被约瑟看在眼里了。他们承认自己除了田地和身体,一无所剩了。但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田地才是最大的财富,他们的身体是最为宝贵的。这时,他们似乎要将这些也卖了,才能换得粮食,他们如此表明,乃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自己交出去了!不仅是他们的田地,就连他们的身体也因此不再属乎他们了!或许这就是埃及奴隶制社会的开始,因为凡是埃及的百姓,此时都将自己卖给法老为奴仆了!

今天,作为神的儿女的我们,要谨防不经意地将自己出卖,切忌为了一点肉体的满足,就将自己的身体交给世界的王。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

19:埃及人的恳求

在这里,我们看见由于埃及百姓的粮食都用尽了,他们的银子也都花尽了,他们的牲畜与产业都费尽了,但又由于饥荒仍然没有停息,他们便仍然需要粮食的供应。于是他们便只能出卖自己和自己的田地了,因为对他们而言,这时最重要的便是生存,如果连生存问题都无法解决,他们自己就无法存活,他们的田地又有谁能够去种植呢?!所以他们宁可将自己与自己的田地出卖,也要换得粮食的供应。但这时他们开始变得聪明了,因为他们曾经所要的只是粮食,但这时所要的却是种子,可惜他们的聪明已经晚了!他们必须将自己和自己的田地卖了,才能得到种子。如若他们早些就来购得种子,那就不需要费那么多的时间在交易上了,也就不会费那么多的物质直到将自己卖了才能得到粮食的供应了!

百姓知道约瑟是有信仰的人,所以他们以自己的性命向约瑟提出请求:“你何忍见我们人死地荒呢?”非常明显,约瑟的信仰在埃及遍地都被知晓了!这时我们都该学习效法的。有很多的基督徒将自己的信仰隐藏得很深,不让周围人知道,这是将灯台藏在床底下、斗底下、地窨子里,神却要我们将光照在人前,因为这是我们信仰的见证!圣经上耶稣教导门徒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4—16)如果我们因信仰得到改变,却只让人看见我们的改变,而没有让人知道我们的信仰,这与人有何益处呢?我们所荣耀的是我们的神,还是我们自己呢?神在我们身上的改变,若将神隐藏了,这改变在人看来就是我们自己的,这是我们属灵的生命一种极大的邪恶,乃是偷窃神的荣耀!我们所要见证荣耀的乃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而并非我们自己!约瑟的信仰在埃及遍地人人皆知,正如约瑟的宰相身份被埃及人所共知一般,可见约瑟的身份乃是与他的信仰见证一同被公开的!埃及人知道自己的性命将会荡然无存,所以为此哀求约瑟,以自己的性命问题求于约瑟,也以自己的地业相求,因为约瑟是在埃及地做宰相,所以他们便以埃及地的未来求告约瑟。地土的荒凉乃是神对罪恶的刑罚,埃及人从约瑟那里购得粮食,这便说明只有通过约瑟,埃及人的生命才得保全。这便是说明在神的愤怒中,我们只有通过耶稣基督才能得到生命的保全。

埃及人感受到粮食的需要,他们宁可出卖自己和自己的田地,为法老效力,也要购得粮食。但是非常明显,他们所效力的对象是错误的,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应该效力的对象是谁,就提出他们要为法老效力,但在供应粮食的这件事上,法老是没有尽到任何的力量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约瑟一人在操作。我们看见,很多人从耶稣基督得到了好处,却认为是机会、是机遇、是碰巧等等,这都是说明他们对信仰的不认识,他们并不知道一切都是神的供应!就如同阳光雨露,生态平衡等等,这都是神为我们所预备的,但我们却认为这是出自于“自然”,结果“自然”在他们心目中就成为神的替代品了,可悲!埃及人无知地提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田地要为法老效力,这分明是将自己卖给了法老。这也是奴隶制社会在埃及的开始,乃是因为埃及百姓的无知所导致。

此时的埃及人感受到自己再无东西可以出卖了,这时他们才向约瑟提出要种子。他们不再要求粮食了,因为粮食是成品,是有限的;他们要求种子,因为种子可以不断地生产出粮食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要求得到神的恩典、神的祝福、神的供应等等,却不知道要求得到神的自己,所以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向神求这求那,没有求的就得不到了!这是不好的。我们只要得到神自己,凡属神的不就都是我们的了吗?我们只要得到生命的源头,凡在生命内的得到就都是我们的了!耶稣基督就是生命的种子,我们只要愿意将我们的一切摆上,他就会供应我们生命的一切需要,满足我们生命的一切需求。这样我们的生命自然就能“得以存活,不至死亡”了!他们求种子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他们的田地也不至荒凉,这便是给我们看见他们在饥荒的年代中,田地的荒凉让农民非常不悦!当时埃及人所注重的只是眼前的好处,迦南人所注重的也只是眼前的好处,所以他们所看见的并不是永恒的生命,他们所图谋的只是此刻的需要,他们只求一时的满足。不论就他们自己,还是就他们的田地,他们所看重的都只是这一百二十年的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也在无意识地走埃及人的道路,学埃及人的样式,说埃及人的话语,做埃及人的事情……这是不好的!我们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我们若向世界学习,就会离神越来越远。我们的生活应该以耶稣基督为榜样,凡事都效法耶稣基督,遵他而行。愿神帮助我们,是我们因看见永恒的祝福而轻视属世的享受。阿们。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

20:买、卖、归

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继续为法老尽自己的职责,为埃及地的社会改变尽职。约瑟以他特殊的地位为法老“买”了埃及所有的地,埃及人也因饥荒的缘故,被迫将自己的田地都“卖”了,约瑟买了埃及地,并不是为自己,乃是“归”了法老。

非常明显,圣经在这里一开始说到的乃是约瑟的举动,说到约瑟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法老,所以他“买”了埃及所有的地。地,乃是百姓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若没有了地,百姓就无处可居,也无事可做。但我们却看见约瑟为法老“买”了埃及所有的地,这就说明从这时开始,埃及全国的地土都不再是埃及百姓自己的,而统统归属于埃及王法老了!约瑟并非以此来讨好法老,而是向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或者说,身在其位,便谋其职,此乃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同时,圣经又让我们看见埃及人的生活,他们都落魄到要将田地卖了!这就是生活所带来的结局——饥荒!世人都喜欢追求生活的需要,认为那是满足,但我们却知道,生活不能带给人满足,因为那些经济富裕的人,他们的生命并不充实,他们还需要用各种罪恶来麻痹自己,这正是说明生活的虚空!追求生活满足的人,结果就是虚空,结果就是饥荒!这饥荒的严重性乃是让人心灵不得满足,圣经给我们看见,当埃及人在饥荒中,他们就都卖了田地,这便是让我们看见当世人在世上的时候,经历着各种世事却无法满足,他们就卖了自己、卖了自己的田地,以为这样就能满足了,于是他们大大犯罪,寻求虚假的满足,殊不知结果是更加的虚空!诚如圣经所说:“下流人真是虚空,上流人也是虚假,放在天平里就必浮起,他们一共比空气还轻。”(诗篇62:9)

他们如此不得满足,乃是因为他们的一切都“归”了法老!世界的王侵吞了他们的一切,因为他们的一切并不属于神,所以经过约瑟的手的时候,只是经过约瑟的手而已,而没有归属于约瑟,更没有归属于神,当然不得满足了!那地就归了法老,这是说明世界的一切都是属于世界的王的,一切都是法老的!我们的心灵不得满足,因为我们只看见法老,而没有看见启示梦给法老的神,也没有真实地看见为法老解梦的约瑟!他们所注重的是“地”,是他们的“地”,但他们的地却让他们深感失望,因为饥荒的影响,地没有任何的出产,地再多也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他们宁可将地卖给法老,让地的权柄归属于法老,不再归于他们,他们也要得到粮食、得到生命!

埃及人开始注重生命了,不过他们所注重的并不是永恒的生命,而是现今短暂的生命。说得准确一点,是注重眼前的生活。现今的社会岂非也是如此?人用尽各种方法来寻得生命的满足,可是却没有经历过死,生命又如何能满足呢?真正的满足在于十字架,当我们经历了十字架的破碎,已经十字架所带来的死亡,乃是与基督一同复活,我们就会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我们的生命也就会因此得到满足,不再有饥荒!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

21:百姓受令回归故里

这里让我们看见埃及百姓在饥荒中求得种子后,遵着约瑟的吩咐,各归各城。

非常明显,这里的记载是以百姓为主,但圣经却似乎仍然要告诉我们,根本的主要线索仍然是以约瑟为主,所以这里特别强调道“……约瑟叫他们……”,也就是说,在籴粮粜粮这件事上,埃及人一直是处于被动的,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主动权了!这些本来是他们的粮食,居然要他们用高价来买,这就是商业!这就是商场!这就是商战!……在丰收之年,大家都有非常的收成,但除了埃及皇宫里的人,没有人知道会有饥荒一事,直到饥荒来到,他们才大大惧怕!他们当初没有远见,直至事情发生了,便不得不将自己卖了,所换回的却是自己曾经耕种田地所得的粮食!

约瑟虽然为法老以粮食买了埃及百姓,使他们都归于法老,但约瑟并没有将他们聚拢一块,而是让他们“从埃及这边直到埃及那边,都各归各城”。约瑟此举正是要让我们看见神的心意,并不是要让所有的人聚拢一起,而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分散全地。约瑟是一个明白神旨意的人,他知道神创造人的计划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人“遍满地面”。当初,人正是因为不愿意遍满地面,才建造了神所憎恶的巴别塔,导致全天下人的口音统统变乱,语言不一,沟通不便了!像约瑟这般敬畏神的人自然不会像那时的人一样,让埃及人聚拢一起,所以当约瑟供给他们粮食后,就让他们会归各城,但约瑟已经明定的法律是不可改变的!

我们看见约瑟是一个有次序的人,他让埃及百姓各归各城的时候,圣经用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地域性状语来说明他们的分散形式:“从埃及这边直到埃及那边”。我们在这里就此可以看见埃及也是分“这边”与“那边”的,所以只要是在埃及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如同“这边”与“那边”!全世界正是因为落在了“这边”与“那边”的咒诅下,才起了强烈的分裂状况,因为他们的分开并不是单纯的分散状态,而是心里的不合,导致无法共同生活,就有了“这边”与“那边”了!虽然同属“埃及”地,但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他们仍然有“这边”与“那边”,这就是世人!只要人犯了罪,就永远无法同心合意!因为人犯了罪,所以不能同心合意!

我们又一次看见约瑟的智慧之举,他虽然在埃及地任职,但他对神的敬畏之心使得他能够在一切的环境中都充满了对神启示的敏锐!他知道神的智慧不仅是属天的、属灵的;对于世事,神的智慧仍然完全可行!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

22:祭司特殊的待遇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埃及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祭司的,因为埃及人也有埃及人的信仰。这儿所记载他们的祭司乃是如同麦基洗德在撒冷的身份一般,并不是以色列人的祭司,而是外邦人的祭司。圣经给我们看见祭司的待遇是特别的,是不同寻常的,约瑟没有为法老买他们的地,原因是他们本来就有从法老得到的常俸,他们所吃的正是这从法老得到的常俸,所以自然没有必要出卖自己的地业才能够换的粮食了。

首先,我们看见一件事情,乃是发生在埃及百姓中间的一件特殊事例。按约瑟为法老所拟定的,在埃及的所有百姓都已经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法老,就连自己的性命也卖给了法老。但在这里有一类人,他们虽然也是埃及人,但不与埃及百姓同类,因为他们是不属于埃及百姓的族类之中,而是“祭司”。圣经特别说到,当埃及百姓为了生存将自己的地业出卖的时候,这群祭司却是不愁吃喝的,只要法老有得吃,他们自然也就有得吃了,因为圣经记载他们“有从法老所得的常俸”。也就是说,他们的产业本就与法老连接,法老的产业就是他们的产业,他们的产业也同样就是法老的产业了!这在我们看来似乎不合情理,但在埃及人眼中,他们对祭司一职的重视就非常明显了!圣经在记载这个特殊情况的时候,特别用了“惟有”二字,可见这件事情是非比寻常的,在埃及看来是非常尊荣的!作为基督徒的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在神面前也是祭司,圣经称我们为“有君尊的祭司”:“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书2:9)圣经同样用了“惟有”二字,来说明这种身份的特殊性。我们不要在世人中自觉奇怪,因为我们的身份是荣耀的,并不是卑贱的!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轻视基督徒的身份名称,不敢公开,以此为辱,又如何让世人对我们的信仰完全接受呢?约瑟没有买埃及祭司的地业,正是因为看重他们“祭司”的身份,对他们身份的特殊抬举。

圣经也一并告诉我们,祭司在埃及地乃是被特别照顾的,他们不仅“有从法老所得的常俸”,也“吃法老所给的常俸”,这个结果就是使得他们在饥荒年代成为在埃及法老与约瑟家族之外唯一的不通过交易得到粮食的人!他们“不卖自己的地”,也有得吃!我们也就此可以知道耶稣基督为何不纳税,却对彼得说道:“……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但恐怕触犯他们(“触犯”原文作“绊倒”),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马太福音17:24—27)作为基督徒,由于已经将自己的一切都舍了,我们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在基督里的,自然可以超越这个世界!而我们也知道,律法本是对律法以下的人说的,我们在基督里,就不再律法之下,而是在恩典之中,所以我们的信仰让我们提升,使我们的地位远远超过了世上一切的权柄,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而圣经又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罗马书13:1)这并不是矛盾的,我们顺服在上掌权的目的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地位比他们低,而是为了荣耀神!“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因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借着自由遮盖恶毒(或作“阴毒”),总要作神的仆人。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得前书2:13—17)这里非常明确地给我们看见了这个真理,我们顺服人的权柄完全是“为主的缘故”!

我们需要时刻记住,我们的身份乃是祭司,这不仅是我们属天的荣耀,也是我们在地上的尊贵!不要以福音为耻!阿们。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

23:地与种子

约瑟又一次与百姓交涉,以法老的名义买下了埃及地所有百姓的地业,就给百姓种子种地。

我们看见约瑟在埃及地权柄超众,他可以以法老的名字办事说话,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埃及王法老。当法老将自己的戒指戴在他手上的时候,就已经将自己的权柄赐给他了,并且一并说道:“我是法老,在埃及全地,若没有你的命令,不许人动手动脚。”(创世记41:44)在约瑟与埃及百姓交涉某件事情,或者说话的时候,就成为法老所说的话,这是居于法老所赋予他的特权,是独一无二的!约瑟在这里为法老买了埃及全地的百姓,也买了所有的埃及人,并且我们也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时代都会跟着埃及的现象,因为全地都有饥荒,唯独埃及有粮食。我们也就此可以知道,奴隶制社会的发源地正是在埃及!

埃及人和埃及地都并归法老,这是先前所没有的事情,虽然法老本是一国之王,但法老的头衔只是一个挂名而已,他并未实际掌权全埃及地。通过约瑟的介入,他对整个埃及地所有的人与所有的地都有了实际的操控权,因为约瑟为法老买了全埃及的百姓和全埃及的土地。

约瑟因为买了埃及人和埃及地,便将种子赐给埃及百姓,因为埃及人已经得知自己的愚昧,但却为时已晚!种子,乃是生命的传接性所必需的。若没有种子,即便你再有能力,也无法延续生命!不仅对植物,对动物、对人、对信仰等各方面也是如此。我们知道属灵的生命若没有生命的种子,就是耶稣基督的血,就无法发生;属灵的生命若没有生命的种子,就是耶稣基督的话,就无法传接;属灵的生命若没有生命的种子,就是耶稣基督的灵,就无法成长。我们的生命需要长大,就必然需要属灵的种子。耶稣基督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正如约瑟为他的弟兄付出了二十二年的离别作为代价,使得约瑟的家人可以在埃及地白白地承受产业,这是埃及人没有享受到的祝福与荣耀!他们需要种子,才能够耕种田地,因为他们没有约瑟的生命,也没有与约瑟发生生命的关系。在埃及地,除了祭司以外,并没有其他人享受到约瑟的无价供给。我们就此可以对照,约瑟的家人所指的乃是以色列百姓,而埃及的祭司不正是智者我们这些“有君尊的祭司”所说的吗?

约瑟为法老以种地的种子买了全埃及所有的人与地,这样,埃及人就不再是自主的,而是全然为奴的了!世人也是如此,虽然看来都能自主,却都是被他们的王——魔鬼所掌控。魔鬼的命令,他们就要听从,而听从的结局便是死亡!

TOP

Processed in 0.011522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