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一)

创世记第四十五章

2:约瑟放声大哭

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情不自禁的情绪下的表现,乃是“放声大哭”,这哭声之大导致“埃及人和法老家中的人都听见了”。

这里是给我们看见约瑟情绪的流露,我们又一次从圣经中看见他的“哭”。约瑟此番哭泣,乃是在情绪无法压抑的情况下自然流露出来的,乃是他二十多年的情绪爆发了!圣经以“放声大哭”来描写约瑟此番的哭泣,说明他的声音之响与情绪之烈。“放声”乃是指着他的哭泣声音之响亮,原因是无法自恃,无法压抑,也更是他不愿意再压抑了!已经压抑了二十多年,约瑟不愿意再费心机与他们相斗,因为他们虽然不好,却仍然是他的弟兄们,又因为看见便雅悯的受保护,让他对他们的兄弟情有了新的认识,使他对他们的感情彻底地改观了!在这种情形下,他丝毫不愿意再隐瞒自己的情绪了!他放开了声音,并不只是放开了声音,在放开声音之前,他有很多需要先放下的,首先是仇恨,或许这对约瑟而言是轻而易举的,因为他本就是一个不记仇的人;又有情面,因为在他们众弟兄来埃及籴粮的事情上,约瑟做了很多手脚,这种心灵的压力对约瑟而言恐怕要过于二十多年骨肉分离的情感苦痛。我们看见约瑟在这一刻,将这一切统统放下了!他以尽力的一次“大哭”将这一切完全解决了,这样的哭实在是有一种相当大的力量爆发出来了!

约瑟的哭声之大,导致“埃及人与法老家中的人都听见了”,这就说明约瑟的哭声传遍了整个埃及!非常明显,这是一种夸张形式的说法,约瑟的哭声再响,也绝不可能导致全埃及的都听见他的声音,这里所记载的是要表明约瑟的权威性与鼓动力,而非约瑟的声音之响亮。非常明显,约瑟的哭声确实具有这种力量,因为他是全埃及百姓都甚为关注的一大名人!按照他的知名度,恐怕只有埃及王法老能够与之相提并论了!我们看见约瑟的哭不只是影响到了整个埃及地所有的百姓,也同样传到了埃及王法老家中的人耳中,这便说明约瑟不仅成为埃及百姓所关注的焦点,连埃及王法老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甚为关心。不仅是法老一人,包括法老家中的人,都对约瑟另眼相看,因为约瑟曾经解决了埃及全国无人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一定让埃及法老家中的人都甚为惊憾!约瑟的一举一动所牵连的不只是埃及百姓,也更是牵连了法老的家庭(当然也包括了法老本人)!

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在情绪爆发的时候所发出的哭声居然能够牵动整个埃及,不论是百姓、是官员还是君王的家庭,都为之动憾,这就是约瑟的魅力所在!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五章

3:约瑟身份告白

由于犹大话语的刺激,让约瑟对父亲的怀念程度速升,他的情绪一下子全部爆发了!在情绪爆发的哭声下,他向面前的众位弟兄公告性地宣布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我是约瑟……”并且表明对父亲的怀念之意,以“我的父亲”来称呼以色列,询问他的生命状况,是否还在。但我们却看见约瑟的弟兄们却都有些不知所措了!他们没有办法回答约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父亲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充满了恐惧,表现出极为惊惶的姿态。

圣经首先在这里为约瑟和他的弟兄们恢复关系,说道:“约瑟对他弟兄们说……”非常明显,在约瑟表明身份的时候,圣经不再称众位弟兄为犹大的弟兄,而一下子转变成了约瑟的“弟兄们”。在这只有一家人的场合下,只有十二个弟兄同处一室的情形下,约瑟再难压抑自己的情绪了,他一下子就彻底地爆发了自己的怀念之情!在大哭之后,他虽然情绪难抑,但他仍然以超然的能力压抑下来了!他对弟兄们的表白是在尽自己的力量心平气和地说话,因为他的哭声已经传入了法老的家中,他必须有所压制,而压制的最好方法便是将自己的身份公诸开来!非常明显,由于此时在他面前的都是一家人,都是自家弟兄,所以约瑟也就不必再有约束了。他不再以宰相的地位对众位弟兄说话,而是以弟兄的身份对众弟兄说话,这是说话语气的大大变化!

约瑟对弟兄们所说的,首先是宣布自己的身份:“我是约瑟……”这话是他自己身份的公诸,要让大家理解后面所说的话的原因,也是表明自己对他们如此了解的根本因素。约瑟将自己的身份告诉诸位弟兄,乃是要让他们感受到这里也有家里人!虽然这里是外族地区,但在这里,他们仍然可以找到认识的人,甚至是自己的兄弟。约瑟自我身份表明性的告白乃是为了让众弟兄心中的困惑得到解释,并且更重要的是为了下面的问题,乃是他对父亲的关心!

约瑟继续说道:“……我的父亲还在吗?”约瑟对父亲的怀念非常深刻,因为他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看见自己的父亲了!约瑟没有让弟兄们难堪,他在公布自己的身份后没有问他们的情况,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惭愧;约瑟却是问候他父亲的情况,以示对父亲的怀念多于对他们众弟兄的仇恨。他并不是不相信众弟兄曾经所说他们父亲的平安状况,但那时所说的对象乃是“你们”的父亲,此时所说扽碍事“我的父亲”,这里就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了!虽然所指的均为同一人——以色列,但由于表明身份的基本点不同,所要表明的内容意义也就不尽相同了!约瑟曾经的问题是“你们的父亲,就是你们所说的那老人家平安吗?他还在吗?”,这分明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所提出关怀语气的问候语,所表明的乃是以色列与众弟兄的父子关系、父子情谊,而在这里,我们看见的是“我的父亲还在吗?”,这里所表明的是以色列与约瑟的关系,乃是与约瑟本身有着生命关系的问候,带有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的外露。在前面所说的问候语中,虽然也带有某种感情色彩,但毕竟是处于第三者的语气发出的问题,自然无法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露,但在这里,约瑟却大胆地将自己的情感外泄了出来!因为他已经不能再隐藏自己的身份了,他的情感已经不允许他再作隐藏了!

但当约瑟如此宣告自己的身份、如此表明自己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时,众位弟兄都产生了一致的反应:“他弟兄不能回答……”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约瑟的弟兄们被约瑟如此的告白一下子镇住了!他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不仅是约瑟的弟兄们,就连约瑟的胞弟便雅悯也无言以对。或许我们感觉到便雅悯无言以对是因为他一直就没有说过话,从头至尾,在约瑟面前说话的都是犹大,但圣经却也曾记载过众弟兄一同的回答,唯独约瑟的兄弟便雅悯,他在与约瑟的相遇中没有说过一句话!似乎他的年龄限制了他的语言,由于他年龄太小,使得他不太善言。我们可以知道此时在众弟兄中最为激动的乃是约瑟,按理而言,其次则应该就是便雅悯了!但便雅悯却没有任何的表现,他的弟兄们不能说话,他似乎也就无法说话了!好像他所要表达的他的哥哥们都替他表达过了,他自己却没有任何的意见!而在这里,在众弟兄都不能回答约瑟的情况下,他自然是更加无话可说了!或许对他而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圣经给我们看见,约瑟的弟兄们不能回答约瑟的原因乃是“因为在他面前都惊惶”。约瑟将自己的身份公诸,目的是要与众弟兄亲近,但所换来的结果却并非如此,他们不仅没有觉得约瑟与他们关系的亲近,反而因此在他面前都惊惶!我们知道,约瑟是预表耶稣基督的,而且有人曾经说过,在旧约圣经中,对耶稣基督生命最好的预表者,就是这个约瑟了!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见约瑟对耶稣基督的预表。约瑟公诸自己的身份,乃是为了表明爱,同样的,耶稣基督来到世界,向人类显明神的性情,也是为了表明神的爱。约瑟表明与弟兄们的亲近,所换来的却是众弟兄在他面前的惊惶,很多时候,我们对耶稣基督的反应也是一样,由于罪恶感的控告,促使我们失去了与神之间的亲近,对耶稣基督在我们生命中所要成就的大事也就无法切实地得知了。本应去亲近神,却因各种过去的罪恶充满了恐惧感,在耶稣基督面前也是向约瑟的众弟兄们那样“惊惶”。但耶稣基督来到我们中间,并非因为要让我们为自己的罪而惊惶,他的目的乃是要向我们显明神的爱、神的赦免、神的智慧、神的全知全能……但我们却常常与约瑟的弟兄们一样,在耶稣基督面前也是“都惊惶”。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来到我们中间,要将他的平安带给我们,除去我们一切的罪恶,使我们因他得到永恒的生命,恢复与神的关系。不要怕与耶稣面对面,他会带给我们极大的祝福!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五章

4:关系的恢复

由于约瑟的自我表白,让他的弟兄们在他面前都甚惊惶,这完全违背了约瑟表白自己身份的原意,因为约瑟如此的表白并不是要让他们害怕,而是要解除他们心里的困惑,让他们有安全感。但事与愿违,约瑟的意思被他的众弟兄们一致误解了!或者他们并不是误解,而是情绪上感到了压力,心灵里感到了恐惧,自然就在他面前甚为惊惶了。约瑟为了安抚他们惊惶的情绪,就“又”与他们说话,而且是让他们“近前来”,就是就近约瑟,这明显是在修复弟兄们恐惧心理的伤痕,除去他们心理上的恐惧。当他们非常顺服地接受了约瑟的邀请,遵照约瑟的吩咐“就近前来”,便从约瑟的话语中受到了安慰。在这里,约瑟首先强调表明自己的身份乃是“你们的兄弟约瑟”,然后约瑟又表明自己对他们心理状态的理解,知道他们所担心的乃是自己曾经的经历:“就是你们所卖到埃及的”……

圣经在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约瑟感受到众弟兄得知他身份后并没有如他所想望的那般喜乐,却是由于他们自己曾经的恶作剧充满了恐惧,这一切约瑟自然都看在眼里了!他要将这一切都化解,所以圣经给我们看见约瑟“又”一次地对他弟兄们说话了!这儿的“又”乃是要表明两次说话之间有一段空余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约瑟在等待他的弟兄们与他表示亲热,但却没有达到目的,因为他们的心里没有平安,只有惊惶。约瑟要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就“又”一次以兄弟的身份对他们说话了!

他对他的弟兄们有一个呼召,这个呼召乃是以“请”求的语气发出的,这便是约瑟在此时此地身份地降卑。约瑟知道,要想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自己必须先降卑,回到童年时期,以面前的这些人为兄长,而不是以他们为“仆人”,更不是以他们为“奸细”了!约瑟的“请”求说明他的生命,在弟兄面前,他永远是他们的兄弟。约瑟所“请”的乃是让他们“近前来”,这是约瑟所请的目的。这里有一次给我们看见圣经上常常出现的方位性动词三组合:“近前来”。我们以前说过很多次,这里不必再次说明。但在这里,我们更多地看见约瑟的请求,不过是让他们近前来,如若我们是约瑟,一般而言,我相信我们所说的话应该是“过来!”,或者“上来!”等等,绝不可能是以“请”求的态度发出邀请,让他们心安理得地到自己面前。

在约瑟请求般的邀请下,他们所感受的却并不一定就是请求,他们更多的感觉恐怕感受所听到的是命令,或吩咐,因为那是他们心里的情绪所波动的,使得约瑟的意思被他们误解了。

约瑟继续说明自己的身份,并没有等他们回话,也没有强迫他们说话,这就是约瑟对他弟兄们的了解,他知道他们此时的心理压力一定很大,要他们说话一定很难,恐怕他们所说的话也不见得有多大的意思,说不准对他们自己的身份更为贬低,所以约瑟没有等到他们回话,就自顾自地继续他自己的情绪表达。

他强调说明自己的身份:“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就是你们所卖到埃及的。”一看这话,我们似乎感觉到约瑟在揭他弟兄们的伤疤,因为那是他弟兄们所做的一件错事,此时他们正在为这事后悔来着!但我们细看这句话,就会发现里面充满了约瑟感恩的情绪!约瑟在这里再一次强调说明:“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非常明显,这里所要说明的正是约瑟真实身份的告白。约瑟此时并不是以埃及宰相的形象说话,而是以“你们的兄弟”的形象说话,因为这是在他们兄弟之间的对话,是外人所没有参与的,也不能干涉在其中。约瑟首先表明“我是……”,因为他要将自己完全地摆在弟兄们面前,让他们对他的真实身份更加确信,除去他们心里的怀疑。约瑟接着表明自己乃是“你们的兄弟……”,那是说明自己与弟兄们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再是埃及宰相与迦南百姓的关系,而是弟弟与哥哥们的关系。约瑟说到自己的名字“约瑟”,乃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听见的没有错误,让他们对自己的听见有信心。约瑟更加说明另一件事,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就是你们所卖到埃及的。”那是他们弟兄之间的经历,也是让他弟兄们心理恐惧的因素,约瑟在这里特别将这个提出来,并不是要让他们加增恐惧,而是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有确信。约瑟被卖这个遭遇是以犹大为首的弟兄们提出来的,而在这里,除了约瑟,犹大所说的话最多,所以约瑟感受到了犹大在弟兄们中间的权柄,便将这个经历在这群与他一同经历的人面前表白。

约瑟说明这一切,自然不是为了让他们害怕,而是要让他们平安。但结果却不尽然,众多的弟兄们心理都充满了恐惧……这是后话。很多时候,我们对神的话语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一旦听见神的话,就恐惧战兢,认为那是对我们罪恶的审判,但耶稣基督却是赦免者,他有权柄赦免我们一切的罪恶,因为他曾经亲自为我们流出了他的宝血,使我们可以因他得平安。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五章

5:劝勉弟兄不要自忧自恨——因为这是神的差遣

约瑟在这里对他的弟兄进行劝勉,要解除他们心里的顾虑,让他们得到平安。约瑟并没有忘记他们将自己卖到埃及地,若说忘记了,那便是谎言。约瑟强调说明自己被卖到埃及地乃是神的旨意,是神的差遣,所以让他的众弟兄“不要………自忧自恨”,约瑟表明神的差遣是有目的的,那就是“为要保全生命”。

约瑟首先说明一个时间概念,就是这里所说的“现在”。这儿的“现在”所指的是约瑟与他众弟兄相认的时候,是约瑟的弟兄们心里充满恐惧的时候,是约瑟对他们劝勉的时候。约瑟表明这个时候性的重要,因为他对神的时候有着极其的敏锐,知道神要看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他不敢凭自己的意思去代替神做事情,也不敢在神的计划之前做事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神所定意的时候中,因为他知道时间的重要性。虽然神是超越时间的,但他为人类定下了时间律,是要人在时间中学习等候神,跟从神,不跑在神的前面,也不落在离神很远的地方。约瑟说明自己对神的时候的认知,正是要表明这时乃是神旨意显明的时候,今天的一切遭遇都显明神的时候到了!

约瑟以劝勉的语气让他的众弟兄“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很多时候,我们的“忧”与“恨”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一个活在原因中的人,总是常常会怨天尤人。约瑟让他的弟兄们不要因为曾经的过失而活在“自忧自恨”的情绪中,因为约瑟知道,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与定意。基督徒的生命是感恩的生命,并不是怨天尤人的生命。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就不会有任何的情绪埋怨。只有不讲理由对神绝对顺服的人才会感恩,或者说,一个充满了感恩心态的人是不会与神讲任何理由的,他对神一切的安排都是存着感谢的心去接受的。约瑟正是这样一个人,他让他的弟兄们不要自忧自恨,并不是因为他忘记了曾经的遭遇,而是他能够用正确的心态来看待这一切的经历,他也让他的弟兄们有正确的心态,不要被过去的罪恶压住,要从过去里面出来,活在现在里。

约瑟说明,过去的遭遇乃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既然是神的差遣,那他的弟兄们自然不应该再以曾经的恶行而忧虑,这是说明约瑟对过去的一切都不再怀恨了。约瑟知道一件事,就是一切的遭遇都有神的旨意,只要是敬畏神的,一切的经历都会显明神奇妙的作为。约瑟虽然自己被卖到埃及地,并且在埃及地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有任何的埋怨,反而直到这时,他的心里却充满了感恩,认定这一切都是神的差遣。约瑟说明另外一个时间概念,也就是自己到这里来的时间,乃是“在你们以先”。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是神的差遣!神定旨让约瑟前往埃及地,因为约瑟是一个与神有亲密关系的人,唯有他能够承担起保全生命的工作,唯有他能够在一切的风雨中依靠神得胜,唯有他能够在埃及地以智慧超越众人,承受埃及宰相之职……更唯有他有如此的宽宏大量,不计算他众弟兄的恶,以神的事为念,知道神所要做的,所以只有他配得神的差遣,在他众弟兄以先来到埃及地,成就神的旨意计划。

约瑟为弟兄们找到一个原因,就是“为要保全生命”。这是为了除去约瑟众弟兄心里的“自忧自恨”的情绪所找到的原因,因为弟兄们此时一定都活在自忧自恨的恐惧心理下,约瑟说明,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全生命,就是说,神的旨意是要通过他的被卖来保全整个希伯来民族,当然也包括他自己了!约瑟这样说明此事的目的乃是为了让他的弟兄们减少心理压力,放下心理包袱,因为他们虽然做的时候心理动机不正,但这却是神的计划旨意中的一部分,不仅要借此保全他们众弟兄的生命,也同样要借此保全约瑟的生命。约瑟所说的保全生命,不仅是针对他弟兄们说的,也更是针对整个希伯来民族说的,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他自己。

约瑟的安慰是非常美好的,他是以他的智慧在安慰他的弟兄们,也是以他的智慧抚平他弟兄们心里的恐惧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而不是充满了恐惧地活在约瑟的阴影下。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五章

6:约瑟说明当前的情形

约瑟说明由于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后,他告诉他的弟兄们,现在这地的饥荒已经有两年了,根据法老的梦,还会有五年的时间不能耕种,不能收成。这是饥荒中的必然现象。

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一个时间概念,与前面一样,约瑟仍然用进行时态说明当前的情形。“现在这地的饥荒已经二年了……”,这是从埃及地七年丰年后开始计算的,是约瑟的弟兄们乃至他们的父亲都不能明白理解的。因为那梦没有启示给在迦南地的以色列家庭中任何一名成员,而是启示给了在外邦埃及地的埃及王法老,并且通过希伯来民族中最有智慧的约瑟为法老圆解了这个梦,让埃及百姓得享平安,也让约瑟的家庭得到格外的祝福。饥荒的年代中,时间已经过去两年,这两年期间,希伯来民族中的这群先祖用自己的努力劳动,却不得收获,但没想到,在外邦之地的埃及,由于约瑟通过他的智慧所得到的地位,让希伯来民族得到了特殊的怜悯性祝福。约瑟对神的敬畏不仅救了他一人,也同时拯救了整个希伯来民族!

约瑟告知他的弟兄们,“还有五年……”。我们看见丰收年代的七年光阴飞速如剑,但饥荒年代的两年时期都如蜗牛般的慢速行驶,可见对人类而言,饥荒的恐慌临到,完全过于丰收的喜悦。这里给我们看见“还有五年……”,这五年对希伯来人乃至普世之人都是极大的考验,并非一般的考验,乃是生命危机的考验。时间甚久,需要极度的忍耐性,对人类而言,忍耐恐怕是非常难学的功课,因为知道时间还有很久很久!如若不知道时间,在苦难中可能还好受一些;如若知道时间所剩不是很久,在苦难中可能会有一些盼望;但如若知道时间还有很久,这苦难的日子将会遭受何等的折磨,是人所难以想象的。还有五年,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日子,比起已过的两年而言,乃是两个半如此,这五年,不仅对埃及人,对普世人,就是对敬畏神的希伯来人都是相当的考验!虽然他们敬畏神,但那时还没有神的话给他们作为食物,所以他们一定非常难熬。

这五年的光阴中将有两件“不能”做成的事,分别是“耕种”和“收成”。耕种,乃是为了收成;收成,乃是为了得粮。但在饥荒中,粮食是肯定无法得到的,所以收成是不可能的,耕种自然也就没有必要了!非常明显,由于那是在饥荒中,所以要想耕种,只能是徒劳而作;要想收成,那更是白日做梦!但约瑟对他们如此说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们绝望,而是让他的弟兄们面对目前的光景。约瑟对他们说这话,乃是因他们并不知道事情的发展,而约瑟由于法老的梦所得到的解释,却对将要发生的情况了若指掌,所以这是知情人对不知情人所说的,乃是告知性的交流。

约瑟对时间的敏锐性极强,他随时知道自己在某处的时间,在某一时间的进程,这是神所特赐给他的领悟力,也是他在神面前所得到的特别恩赐。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五章

7:以“来”强调说明神的差遣

约瑟先前曾以强调时间的“以先”表明神的差遣乃是具有时间性的,因为神是超越时间的,他早有预知这一切事情的发生,所以才“差我在你们以先来”,可以保全众人的性命。而在这里,我们却更多地看见神的差遣,所强调的乃是差遣的目的,乃是“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们的生命”。这儿的重点在于“来”,从自己“来”乃是神的差遣,又是在他众弟兄之先,目的则是要保全生命,这几方面说明约瑟自己的到来乃是神的差遣,以此安慰自己的弟兄们。

圣经首先给我们看见的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在这里,约瑟非常绝对地告诉他的弟兄们,自己到埃及乃是居于神的差遣,从时间上的“在你们以先”来强调说明自己的到来是有一定目的的,虽然曾经不知道目的为何,这时却非常明显了!这里的记载乃是以“神”为主,与先前所记载的极为不同。第五节的记载中,我们看见约瑟所说相类似的话乃是以约瑟自己被卖一事为主,所以强调说明“这是神差……”。非常明显,约瑟在这里所说的话虽然与先前类似,都指着同一件事而言,但着重点却截然不同了!这里所强调的“来”乃是带有目的性的,重点则在于后面所说的“为要……”。

约瑟说明自己先来到此处的目的,乃是从三方面来说明的,首先是“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地上”,这乃是说明神对整个希伯来民族的眷顾,直指后世。非常明显,约瑟知道神让自己先到埃及地的目的,首先是要让希伯来民族留种,不致灭绝。约瑟在这里讲到,所存留的乃是“余种”,可见希伯来民族当时人数甚少,只有以色列一家承受了希伯来人的天职。虽然按肉体说,承受希伯来人身份的并不只有以色列一家,另外还有以实玛利族人,又有以扫族人,但他们却都并没有承接到希伯来人的身份,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特权,也放弃了自己的身份,所剩下的便只有这以色列一族的人了!

约瑟说明自己先到埃及地的第二个目的,乃是“又要大施拯救”。这是关乎救恩的信息,在尔虞我诈的弟兄中间,约瑟却传出了救恩的信息,让他们知道,神所要做的正是在尔虞我诈的罪恶中间施行他自己的救赎计划,让被众弟兄轻视的约瑟成为这一家蒙祝福的根本。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约瑟,原是被众弟兄所弃绝的,但却成为众弟兄得拯救的方式途径,这正是耶稣基督的预表,所显明的岂非“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篇118:22)?神对希伯来民族的拯救就是藉着被弃绝的约瑟发出;与此相似,神对普天下的拯救也正是藉着耶稣基督发出的!

我们看见约瑟说明自己来到埃及地的第三个目的,乃是“保全你们的生命”。这也就是说,通过约瑟的被卖,不仅是约瑟,其余希伯来人的生命也同样得到了保全,这便是约瑟所说自己来到埃及地的第三个目的。约瑟知道,自己的梦必定要成就,但他没有被自己的梦冲昏头脑,他没有定睛在自己的梦上,而是定睛在神的计划旨意上。他表明自己的所知,乃是对弟兄们生命的承诺,但他的弟兄们却完全没有领会到这一点,乃至当他们的父亲以色列离世后,他们还为自己的生命烦恼!可悲!这是后话。

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继续与他的弟兄们表明心迹,目的自然还是为了除去他们的恐惧心理,但似乎作用并不大,因为直到此时,他的弟兄们仍然心里恐慌,没有平安。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五章

8:差遣者的全能

约瑟在这里又一次表明,差遣自己到埃及地的并不是他的弟兄们,而是神!这里给我们看见约瑟更多地要表明差遣一事,通过差遣者的说明、差遣者的全能以及差遣者差遣的方式,都给我们看见这里所要强调说明的正是“差遣”。

相类似的话已经出现过两次,首次强调的乃是时间上的以先,说明神的预知,然后强调的是约瑟被差遣来到埃及地的目的,说明神的保守,这里所强调的乃是差遣者的权柄,说明神的全权。

约瑟在这里以“这样看来”作为这段描述的连接点,乃是要说明后面所说的与前面的话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这里的“这样看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约瑟在这里将前面所说的话的语法完全改了,乃是以“差我到这里来的”为首,说明这里所强调的乃是差遣。约瑟在这里特别的说明自己是奉“差”而来的,并非被“卖”而来,这对他的弟兄们是一种特殊的引导,让他们放心地在埃及地与约瑟同住。约瑟说明那差遣者“不是你们,乃是神”,这就给我们看见约瑟对神的认识,他知道人生在世一切的遭遇都有神在其间掌管,虽然很多时候,在人看来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例如自己被卖到埃及地,又被诬陷下到监狱,但约瑟却仍然充满了盼望,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平遭遇归罪于弟兄们,也没有埋怨神的“不公”,因为他深信神是绝对公义的!我们在许多的事上,也会遭遇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不公平的事情,约瑟是我们的榜样,不要埋怨,认为神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知道神的公义与公平是超乎我们所想的。既是超乎性的,自然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但只要我们愿意将自己交给神,如同约瑟在一切不公的遭遇下仍然没有埋怨神,还认定这是神的恩典、神的祝福,我们就必得到神特别的赐福。

约瑟得到了神的祝福,神“又使我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并埃及全地的宰相”。神给约瑟三重祝福,都是藉着法老成全的。这三重祝福所说的,乃是在感情上、地位上与权柄上所给予的享受。约瑟说明神使他如法老的父,乃是说明神使他与法老的关系亲密异常,乃是超越了父子之情,因为是反客为主的。约瑟成了法老的父,这是何等的荣耀!本来做法老的儿子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但这里,约瑟却感受到自己在法老面前因神的祝福成为了法老的父,这荣耀自然是过于法老之子所应享有的。然后,约瑟又说到神使他作了法老全家的主,这是地位上的高升。法老本是在国家中超越一切的,但是在自己家中,他却让约瑟超越了一切,甚至他对约瑟的信任度让他将约瑟立为全家的主,这并非试探,而是信心!约瑟在波提乏家里已经接受了试探,并且他靠着神的力量胜过了试探,所以此时的他得到了法老特别的赞赏,成为了法老家庭的主人,也就是法老的整个家庭都要归约瑟所管治。约瑟说到神让他在埃及王法老面前所得到的第三种身份,乃是“埃及全地的宰相”,这是地位上的,具有事业性质,所说明的乃是他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约瑟的情感上得到了法老的特殊恩赐,使他超越法老,成为法老之父;在权柄上他作了法老全家之主,乃是在法老的家庭中有绝对的权柄,超越一切,包括法老本人。但是在地位上,法老却没有让约瑟超越自己,只是让约瑟作“埃及全地的宰相”,因为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君王,这并非法老所能选择,也非约瑟所能得到,因为约瑟并非埃及人!他在埃及地已经享有了外族人所能享有的最高荣誉性地位,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便因此而感恩,知道这一切乃是神所赐予的,就连法老所起的意也是神的促使。

我们可以感受到约瑟对神权的认识,他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神在掌管着,他也知道该如何对弟兄们表达慰问语,可以除去弟兄们的恐惧心理,恢复与约瑟之间的弟兄情谊。他所看重的并非自己曾经的遭遇,而是神在一切事上的权柄,这也是我们所应该看重的!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五章

9:要求与请求

我们在这里看见约瑟对弟兄们有一个要求,乃是让他们转达自己对父亲的一个请求,说明自己在埃及地所处的地位与尊荣,请求父亲来到埃及地与自己同享这等尊荣。

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这是约瑟对弟兄们的要求:“你们要赶紧上我父亲那里,对他说……”这个要求包含两方面,第一、让他们上到迦南地约瑟的父亲那里;第二、要转达自己的话语。这里先给我们看见约瑟对弟兄们道路的要求,让他们“赶紧”的离去,“上”到迦南地,乃是“我父亲那里”。非常明显,这里所提出的要求乃是约瑟对弟兄们道路的指令,让他们往自己的父亲那里去。在这里,以色列被称为“我父亲”,是约瑟要表明自己对父亲的怀念甚为深刻,这种情谊相当浓厚,乃是在希伯来民族中被看为至高的父子之情。约瑟在这里对他弟兄们的要求显明他对这条道路的认识,知道埃及与迦南地的位置差距,知道迦南地乃是在埃及地之“上”,是要付出力气才能到达。这条道路是上行之路,他们将怀着感恩的心情回到父亲那里,并且怀着盼望的心情重新来到埃及地。约瑟对他们的道路进行催促,表明自己对与父亲相见一事心情的迫切,让他们“赶紧”地到以色列那里,将以色列带来。这里更多地给我们看见约瑟并不是急于想与父亲见面的迫切之心,我相信约瑟更多地想要表达对父亲的怀念,乃是要让父亲因自己的经历而感恩,除去父亲因为自己已死所导致的悲惨心情,从这种悲伤的感受中得到释放。约瑟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受到父亲的凄惨心境,父子离别这二十多年,自己的心情都如此沉重,更何况年迈的老父亲?!

在约瑟的请求语言中,他表明自己的话语,请求弟兄们转达。他说道,这乃是“你儿子约瑟这样说……”。约瑟要让他的父亲知道自己尚在人世,首先就必须表明自己的身份,并不是以埃及宰相的地位说话,乃是以“你儿子约瑟”的地位说话。约瑟知道在以色列眼中,即便自己的地位再高,也是他的儿子,是他生命的延续,自己的位置永远不可能迈过以色列。这是约瑟对自己身份的尊重,他不敢越过自己的家庭界限,即便他有崇高的地位,在父亲面前,他永远都是“你儿子约瑟”。

约瑟让弟兄们转达自己的话,首先说明自己的地位,乃是来源于神的促使,表明约瑟的信仰在埃及地没有被同化,他知道自己一切的经历都是神的引导,他知道自己的地位是神的赏赐。他现在得以作全埃及的主,完全是神的使动。这是约瑟将自己得位的荣耀归于神,因为这一切确是神所赏赐,不论是他在法老面前所表明的智慧,还是他现在所得到的尊荣,一切都是来源于神的赏赐。他表明自己现在的地位,乃是要让父亲因此而与自己一同感恩,并非以此作为炫耀。约瑟说明自己的请求,乃是“请你下到我这里来,不要耽误”。这里约瑟所发的请求不仅是居于自己的地位,更是居于目前的形势:因为现在遍地都有饥荒,唯独埃及地有粮食。约瑟所表明的请求是带有催促性的,因为自己与父亲已有二十多年未见面,所以这种父子情谊使得约瑟不得不催促父亲快快前来,“不要耽误”。

约瑟在这里表明自己急于见父亲的心态,通过一首一尾的“赶紧”、“不要耽延”表明这种心情的激动性。非常可以理解,二十多年的情绪压力,要在这一刻之间完全释放,约瑟的心情是何等的受促动,不言可知了!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五章

10:约瑟述说对父亲亲近的渴望

在这里,约瑟对他弟兄们表达自己对于父亲亲近的渴望,继续请求他弟兄们将这种感情的转达,说明要想达成这种渴望,只要父亲表示愿意,就随即可以获得。约瑟所说明的乃是希望父亲将一切属父亲的都带来,不论是父亲本人,还是父亲的家眷——儿子孙子,抑或父亲的牲口——牛群羊群,凡是父亲一切所有的,都可以住在歌珊地,与自己亲近。

我们首先看见约瑟表达这一切,首先是对父亲个人而言,因为父亲乃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非常明显,约瑟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兄弟之情乃是居于他对父亲的父子情谊,这并非表明他与弟兄无情,而是要更加强烈地说明约瑟与以色列的父子之情。在约瑟看来,父亲与自己的感情是超越世上任何人与自己的关系的,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妻子儿子,因为这种感情是基于二十多年的分别,不仅包含了父子情谊,也包含了强烈的思念之情。当他面对便雅悯的时候,他虽然表达了强烈的兄弟情谊,但我们却知道,这种兄弟情谊若要与约瑟和以色列的父子情谊相对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约瑟又表明自己对以色列儿子的要求,乃是居于他与以色列的关系。因为那是“你儿子孙子”,这才与约瑟有了生命的关系。非常明显,约瑟对兄弟的情意也是相当深刻的,这中间自然是以便雅悯为首。但约瑟所说的并不只是包括这些兄弟,也包含了他们的儿子们,因为这里所说与以色列一同蒙纪念的不仅只有“你儿子”,也同样包括了“孙子”。也就是说,凡是与以色列有生命关系的人,都是在这纪念之中,约瑟希望以色列将他们一同带来,与自己亲近。这里给我们看见,约瑟是一个充满恩典的人,他的恩典不仅临到自己最亲近的父亲,也不但临到自己所爱的小兄弟,并且也一并临到了曾经陷害自己的这些哥哥们,还有他们的后代。约瑟纪念以色列的众子,这已经是相当的恩赐了,约瑟还纪念以色列的孙子们,这更是强烈地表明约瑟对家庭关系的维护。

约瑟继续说道他对父亲的请求,还包括了对他牲口——即“牛群羊群”的纪念,因为那是以色列家族的产业。牛群,乃是劳作所用;羊群,则是献祭所用。在这里,约瑟在提到以色列的产业中特别强调地说到了“牛群羊群”,乃是表明他没有忘记家族的神,他知道以色列家族乃是一个献祭的家族,在这个家族中,与神交通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是这个家族与世界的分别。约瑟没有忘记十七岁以前的经历,他知道献祭需要牛群羊群,所以他在提到以色列所要带的产业的时候,特别强调说明“牛群羊群”。

然后他才提到了“一切所有的”。这“一切所有的”自然是指着以色列所有的产业,当然也包括了他的儿孙以及牛群羊群,但这些既然被特别说明,自然是有非常强调之用。而在这里,圣经则给我们看见约瑟要以色列将一切所有的都带到埃及,乃是要让他暂时放弃迦南地,为要使自己能够与他亲近。

约瑟让以色列将这一切都带到约瑟这里,因为他们“都可以住在歌珊地”,似乎这“歌珊地”乃是极蒙祝福之地,但我们却更加相信,那是约瑟的产业之地,是法老所特别赐予他的。约瑟说明,以色列与其一切所有的都可以住在歌珊地,这里是要显明约瑟与以色列将要同住。可以,乃是说明约瑟并不是勉强以色列前来,而是以请求的语气给予选择权,让以色列自己作抉择。

约瑟如此安排,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父亲能够“与我相近”。由于二十多年的分别,让约瑟对父亲的怀念无法抒发,所以抑郁难捱,当这时机会来了,约瑟自然不能放过,他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父亲也愿意与他相近,可见约瑟对父子相近的感受极为需要,因为二十多年没有与父亲相近,所以这种迫切的程度使得他极其愿意时刻与父亲同在。约瑟自然知道,他不能够时刻与父亲同在,但他却可以随时与父亲相近,所以他没有说要父亲与自己“同在”,而是要父亲“与我相近”。所谓相近,乃是一种关系的亲近,并不是时刻同在,而是随时能够同在。只要约瑟愿意,或者父亲愿意,他们就能够随时相遇。约瑟的身份职责使得他不能够时刻与父亲同在一处,因为他是埃及的宰相,要管理整个埃及地,负责全国百姓的生命安全,他自然不能因着自己的家庭而弃这埃及全国不顾,所以他表明父亲能够“与我相近”,总胜过在两个不同的国家,无法相见。

约瑟是一个亲情深刻的人,同样他也是一个对工作负责的人。在这里,我们不仅看见约瑟与神的关系,也看见他与家人的关系、与埃及百姓的关系,他对调和这一切的关系有着极其智慧的安排,这便是这个智慧的人——约瑟!

TOP

创世记第四十五章

11:述说当前的饥荒光景——表明孝心

约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虽然他的母亲在他年纪尚幼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他,但约瑟对待他父亲以色列的孝敬却是不容置否的,他在这里让他的弟兄们将这种孝敬之心的表达转告父亲,说明自己希望能够在那里(即歌珊地)奉养老父亲。约瑟说明原因,并不只是孝敬之心的原因,而是希望他们到埃及地来的原因:因为饥荒年代还有五年。这就给我们看见从约瑟被卖,直到约瑟与父亲重逢,之间的间隔年代有整整二十二年!约瑟说明希望以色列到埃及地的原因,主要是“免得你和你的眷属,并一切所有的,都败落了”,这便是约瑟以父家为己家,对父亲的家眷看为极重,因为他自己乃是希伯来人。

约瑟的孝敬在此显露无疑:“我要在那里奉养你。”这是约瑟自表心意,因为有二十二年的光阴,约瑟没有与父亲同在一处,这使得约瑟对父亲的感情受到了极大的压抑,直到这时,他在即将与父亲重逢的时候,要让这种压抑的情感得到彻底的释放,于是他向众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样希望藉着面前的众弟兄向父亲转达自己的情感。约瑟对以色列的孝敬,绝非只在此处说说而已,他以实际的行动证实了自己的宣告,在以色列的后十七年(47:28)中,约瑟用自己的生命服侍以色列,直到他离开世界……这是后话。

约瑟继续表明当前的情形,说到一种实际的状况,这乃是约瑟希望他的弟兄们将父亲带到埃及地来的主要原因:“因为还有五年的饥荒……”非常明显,饥荒年代已经过去了两年,还剩下的时间是过去时间的两倍多,这乃是表明饥荒的年代还很长,要想在饥荒年代得到随时的生命供应,最好的方法便是移居埃及地,因为这时只有埃及地有粮食。“因为还有五年的饥荒”,这是说明饥荒年代时间甚长;“因为还有五年的饥荒”,这是说明还有五年的时间,埃及遍地乃至周遭国家还必须经历饥荒的冲击;“因为还有五年的饥荒”,这是说明饥荒的危机虽然甚大,但却仍然有一个限度;“因为还有五年的饥荒”,这是说明饥荒的危机必会过去;“因为还有五年的饥荒”……我们属灵的生命岂非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处在饥荒之中,属灵的生命没有粮食,得不到正当的供应;但我们必须知道,饥荒的时期是有限制的,在饥荒年代过后,我们仍旧会看见神的同在!不但如此,即使在饥荒之中,神的同在依然不会离开我们,他会为我们预备生命的粮,供应我们生命随时的需要!

在这五年的饥荒中,约瑟表明自己将保全以色列乃至整个以色列家族,并且一切属于以色列家族的,都不至败落!圣经用反面的因果关系的语气来说明这个信息,更是要让我们看见这个信息的重要性,这是约瑟所要强调说明的信息。约瑟似乎非常有把握,能够保全以色列和以色列的眷属,即约瑟自己的亲属,也能够保全以色列一切所有的,也就是整个以色列家族所承受的产业。约瑟确实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权柄,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约瑟的生命有限,他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到时候谁能给这个保证,恐怕约瑟自己也不得而知了!(这是后话。)约瑟所表明的一切把握都有一个限制,就是他自己必须还活着,并且自己仍然得居高位,这种现象乃是只针对面前的遭遇说的,只针对约瑟还在世的光阴中的情形说的,乃是受到时间限制的。他能够保全以色列家族不至败落,但他却无法保全以色列家族的后代不败落,这是约瑟没有下过保证的!

非常明显,约瑟知道自己的能力,但他却仍然希望自己的孝心得到回应,他期望着父亲的到来,期望着自己能够服侍父亲,奉养父亲,保全父亲在以后五年的饥荒中得到生命的保障,并且也保全整个希伯来族类在这五年的饥荒中的生命不至失落。约瑟并没有说到后来的光景,因为那是连他自己都无法估计到的,所以他非常智慧的表明了自己保障的有限期。

TOP

Processed in 0.011672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