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一)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42:法老对约瑟行动上的抬举(一)——穿着上的抬举

我们在这里看见法老对约瑟一连串的行动上的抬举,乃是从衣着上起手。从将自己的戒指戴在约瑟的手上开始,然后便是给他穿上细麻衣,直到把金链戴在他的颈项上。整体来看,法老一连串的抬举行动都是要显明对约瑟的重视,以提示说明他所说的“唯独在宝座上我比你大”,在埃及全地,除了法老,没有比约瑟更大的。

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的是法老“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约瑟的手上”,这是法老对约瑟行动上的抬举的第一步,乃是将自己的戒指给约瑟。戒指,在圣经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含义,这里给我们看见的乃是权柄的象征。圣经强调说明这戒指乃是法老自己手上的,正是表明约瑟拥有了法老所拥有的权力。手上,乃是代表一个人的权力,这是显而易见的;打印的戒指,则是说明这戒指的独特性,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有“印”为记号。法老将自己手上打印的戒指摘下,戴在约瑟的手上,正是将自己独特的印记赐予约瑟,让约瑟拥有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可以在埃及全国自由行动。法老要想将自己的戒指戴到约瑟的手上,有一个必要的前提步骤,就是从自己的手上摘下来,也就是必须放下自己的尊荣,才能让自己所钦佩的人拥有自己的权柄。耶稣基督所作的也是如此,他正是将自己的荣耀摆上,从自己的手上摘下来,才满足我们的需要,使我们得以与他一同作王。我们所需要的也是将自己的一切尊荣摆上,将戒指从手上摘下来,戴在别人手上,才能使他们心里所需要的得到充分满足。

法老为约瑟所做的第二件事乃是“给他穿上细麻衣”,乃是穿着上的赐予,让约瑟拥有埃及国次等的权柄之衣着。细麻衣,在圣经上乃是指着“圣徒所行的义”(启示录19:8)说的。法老给约瑟穿上细麻衣,乃是要让约瑟的义行显明于全埃及,因为约瑟本是从监狱中出来的,在埃及地居次位或许会有埃及人不服,所以法老为约瑟穿上细麻衣,要显明约瑟的监狱之旅乃是遭诬陷,是不合理的;又或者因为约瑟原是希伯来人,在埃及地居高位或许会让埃及人不满,因为埃及人与希伯来人素来不和,所以连在同一桌吃饭都让埃及人不满,法老为约瑟穿上细麻衣,或许也有让约瑟成为埃及人的特殊抬举。这样,约瑟在一夜之间,不仅是从一名囚犯的地位升到埃及宰相的地位,也是从希伯来人转化为埃及人,具有双重身份的地位。在这里,我们也看见约瑟生命中的第四件衣服出现,乃是埃及王法老所给他穿上的细麻衣,这乃是生命的抬举,是除去一切旧有的,不论是尊荣、卑贱,以致成为带罪的囚犯之身,在这一刻,都成为过去了!

法老抬举约瑟的第三种举动乃是“把金链戴在他的颈项上”。颈项,乃是一个人最强硬的地方,所以圣经上有“硬着颈项”之说。颈项若弯曲,这是一个人的低头,表明自己不如别人。法老将金链戴在约瑟的颈项上,乃是要让约瑟向自己低头,是约瑟在埃及国中居次位,使约瑟的头在埃及全地成为坚硬。金链,乃是说明法老的财富,将金链戴在约瑟的颈项上,这乃是法老对约瑟的约束,并不是以权柄来约束,而是以财富来试验。约瑟自然是一个不贪财的人,他接受法老的馈赠乃是表明自己对法老的尊重,又因法老乃是埃及全国之君,在埃及国中,配得极大的尊荣,所以他接受了法老“把金链戴在他的颈项上”这一举动。

我们在这里看见法老对约瑟的欣赏进入到衣着的更新,乃是将约瑟的身着完全改换一新,使他成为埃及全国最受尊重之人。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43:法老对约瑟行动上的抬举(二)——地位上的抬举

我们看见法老对约瑟在行动上的抬举不只在外面的衣着上,也在言语显明。通过让约瑟乘坐法老的副车,以显明对约瑟的尊重,又令喝道者在车前呼叫:“跪下!”以表明法老让约瑟在埃及的权柄是只低于自己。我们看见“法老派他治理埃及全地”。

在这些抬举中,我们看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约瑟在埃及全地被尊崇,受尊重,得尊荣。坐法老的副车,这表明地位上的尊荣。副车,乃是法老独有的享受,但如今,他却愿意与约瑟分享这份喜悦,实在是表明约瑟在他心里的份量。约瑟在这刚从监狱中得到释放后,居然一跃成为埃及全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地位,这是极其特别的抬举。“副”,乃是除了“正”之外的最高荣誉,副车,也自然是法老所坐之车的第二选择,这时却让约瑟坐上去了,这正是显明约瑟所拥有的荣耀。

我们看见法老不仅让约瑟坐上他的副车,还让喝道的人在车前呼叫道“跪下”,因为约瑟已经拥有法老的特权,成为埃及的第二号人物。喝道者,乃是法老外出时的开路先锋,为法老铺平道路,免得在路上遭遇堵塞,影响法老的前行道路。我们看见,当约瑟坐在法老的副车上,有喝道者为他开路,以表明约瑟所要经手的事情都是非常大的,这里以侧面的角度来说明约瑟将要做的事情都是大事,不同埃及国其他人。“跪下”,乃是权位低的人对权位高的人所应有的身体姿态,表明自己的低微。当约瑟成为埃及国第二人的时候,埃及的百姓见到他,自然都需要“跪下”,因为约瑟所领受的乃是埃及国君法老所赋予的特权。

我们看见圣经以总结性的话语宣告:“这样,法老派他治理埃及全地。”这样,乃是说明一切都照着法老的命令在运行,约瑟成为埃及国第二人。这乃是照着法老的分派,就是说,约瑟治理埃及地,并非他自己的意思,乃是照着埃及君王的吩咐差派,他自己也需要有所约束,因为自己的位置乃是法老所赋予。这是对约瑟的警戒,使他自己不能越权;这也是对埃及全地人民的限制,让他们完全服于约瑟的掌控之下,可以坚固约瑟在埃及国中的地位。

我们看见法老所做的一切乃是为约瑟后来所要经历的铺平道路,约瑟需要先被大家认识,才能更好地治理法老所交托他的埃及全地。治理,对某些人而言,或许是一种享受,但对约瑟而言,则是一种责任,但在这种责任之中,他也享受到因责任而带来的喜乐……这是后话。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44:法老赋予约瑟另外的权柄

我们在这里看见法老没等约瑟回话,就连续对约瑟说话,要赐恩给约瑟。在这里,法老又一次将特权赋予约瑟,与前一次不同,这一次所给予的权柄乃是在埃及全地,约瑟的明令高过一切。如果说前一次所赋予的权柄是让约瑟管理法老的家,则这一次所赋予的权柄乃是管理埃及全地。

我们看见圣经在这里首先说道:“法老对约瑟说……”我们在这一连串的经文中似乎所看见的都是法老对约瑟说话,而约瑟却并未表示任何意见,似乎约瑟在面对法老的时候,他将自己所该说的话说完后就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了!至于他所听见的法老对他的称赞以及抬举,他没有任何的反应,这是非常奇妙的,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该效法的。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会被各种各样来自世界的声音所影响:当我们被抬举的时候,我们会欣喜若狂;当我们被降卑的时候,我们会竭力表现。但约瑟却不是如此,他知道自己所该做的是什么,当他为法老将梦解释后,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对于后面法老所给的赏赐,他丝毫不为所动,因为他看轻这些,并不以为这是荣耀的事情。

在法老对约瑟所说的话中,他首先强调说明自己的地位:“我是法老……”这是对自己地位的表白,说明自己乃是一国之君。法老,乃是埃及国王的统称,如同中国古代时期的皇帝、现代的主席,又如同英国的首相,美国的总统等。法老这样介绍自己,乃是要表明自己在这一国中的地位,又要表明自己拥有赋予约瑟权柄的能力,因为只有一国之君,才能在国中设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柄。

法老又说明:“……在埃及遍地……”这乃是表明法老所赋予的权柄是在埃及遍地,因为法老只是埃及国的君王,只有对埃及国的统治权,也只能设立在埃及国的各种地位。法老这样说,正是表明自己的权柄有限,所以只能委屈约瑟在埃及成为宰相。或者换一种角度来理解,这是法老所拥有的权柄。在埃及遍地,法老拥有绝对的权柄,他可以随意设立国中任何人的职位,这样,才能让约瑟被抬举。“在埃及遍地”所表明的正是埃及国的兴盛,拥有相当大相当多的土地。法老告诉约瑟,自己可以在埃及地随意做任何事,所以才能让约瑟成为宰相。

圣经继续说道法老的话,乃是“若没有你的命令……”,这是一种假设,所代表的乃是对说话对象——约瑟的抬举,这是要让约瑟知道,约瑟的命令在那一国中是具有决定性的权柄的。非常明显,这半句话正是要突出约瑟命令的重要性,也是要让约瑟肩负起不一般的责任。约瑟的命令在埃及全地成为一种强权,因为是出于法老所赋予,没有人敢对抗,也没有人敢反驳。

法老说明,“若没有你的命令”的结果乃是“不许人擅自办事”,圣经特别标注,原文的意思为“不许人动手动脚”。这是法老表明对约瑟的命令绝对信任,以至于在埃及国中所有人的事情都要通过约瑟,甚至“动手动脚”都必须经过约瑟的许可。所谓动手动脚,乃是一举一动,并非擅自办事这么简单。约瑟的管理权达到对埃及国所有百姓的一举一动,因为他具有这种智慧能力,他的细微让法老敬佩,从他的解梦中,法老感受到他的辨别力之强,也感受到他的为人正直,这就促使法老让他管理埃及全国百姓的一举一动,使得他们“动手动脚”都必须经过他的许可。

法老对约瑟钦佩到了极点,以至于不断地下令赐予约瑟特权,表明这种钦佩。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家庭琐事,一切都要以约瑟为重。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45:法老另外所赐给约瑟的

由于法老甚喜悦约瑟,在应许之外另外赐予约瑟新的名字,并且一同赐给他的还有一段婚姻。那时,约瑟为了尊重法老的赐福,也算是一种报恩,便出去巡行埃及地,以尽职责。

圣经在这里一开始就直接说道:“法老赐名给约瑟,叫撒发纳忒巴内亚……”圣经并未记载这个名字的含义,所以这是我们无须知道的;但圣经记载这件事,所要表明的乃是法老对约瑟的敬重,正是这种敬重促使法老不断地向约瑟施恩,给予他许多特殊的权柄,并且也亲自为他取名。我们知道,取名一事一般而言,乃是父母亲的职责,也是父母亲的专利,但这里却给我们看见法老亲自为约瑟取名,这里也有另一层含义,我们可以感受到,法老似乎有意要收约瑟为义子。

法老不仅赐名给约瑟,又为他预备婚姻。从法老为约瑟预备婚姻一事看来,法老对神似乎也有敬畏之心,因为他并不是随意挑选女子给约瑟为妻,而是“将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儿亚西纳给他为妻”,这段婚姻是居于他们共同的事业、共同的信仰。在埃及地,要找一个约瑟本族的人是非常不易的,但这里有一位祭司,正是敬畏神的人,虽然是在外族,并不属于希伯来民族,但由于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这就是维持他们婚姻的基础。我们看见约瑟对于这段婚姻没有任何埋怨不满,而是完全欣喜坦然地接受,这足以证明波提非拉的信仰是非常美好的。我们看见这里出现了圣经所记载的第二个祭司,在麦基洗德之后,却在亚伦之前,这位祭司乃是住在“安城”,圣经并未说明这个地方是怎样的,所以我们不得而知,但既然有祭司,便说明他是敬畏神的,虽然他们并不认识神,但他们却敬畏那位在天上掌权的神。约瑟的来到,似乎让他们认识到这位神,使他们知道该敬畏的神究竟是谁,约瑟在无意中正是起了这样的作用。他的婚姻是美满的,虽然是出于王命,但共有的对神敬畏之心却让他与波体非拉的女儿亚西纳有了共同的生命感应,使他们能够在婚姻中交接。他们的婚姻虽然在圣经中记载不多,但却有了共同的产业——孪生子——这是后话。

我们看见圣经继续记载:“约瑟就出去巡行埃及地。”这里给我们看见的是约瑟对法老所交托的事业是非常重视的,不敢有丝毫怠慢。在法老特殊的赐予中,他立即照着自己所该尽的本分“出去”,目的则是“巡行埃及地”。埃及,乃是当时一个非常大的国家。在还没有飞机火车甚至是汽车轮船的情况下,人都是以各种牲口为交通工具。我们便可想而知,约瑟要走遍整个埃及国,所需要的时间与精力是何等浩大!但他却没有怠慢,由于自己所肩负的职责,他刚从狱中出来,就在埃及遍地尽自己宰相的职责,在埃及遍地巡行。约瑟巡行埃及地,自然不是游山玩水,因为他没这个工夫!但他所肩负的使命却是让他一刻也不敢耽误,为了免致遭遇荒年的饥荒,他巡行埃及地。

约瑟从法老接受各种赏赐,但我们却没有看见因此而有的欢喜。虽然他在埃及遍地已经是拥有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柄地位,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似乎有一层伤感……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46:约瑟见法老时年龄的记载

圣经给我们看见,约瑟见法老的时候,他的年龄是三十岁,然后说道,他从法老面前出去后,就遍行埃及全地。这里非常明显,说了三件事:第一,经文说道约瑟见法老时的年龄;第二,经文说道他从法老面前出去了(也就是离开了法老的王宫);第三,经文说道他离开王宫以后就遍行埃及全地。

圣经首先记载约瑟见法老的年龄,乃是让我们看见约瑟离开家乡的时间已经有十三年了,这乃是表明他对故乡的想念,对父亲的思念,对神所应许之地的怀念。从他十七岁被他的哥哥们出卖,直到这时,他对自己父亲的事情却是一无所知,虽然甚为挂念,但想要帮助他们,却无从着手。这十三年中,约瑟的一生都在神的保守中,但他心中所思想所挂念的只有他的父亲,每一日他都在对他父亲的思念中,每一时他都在想念着自己的故乡,每一刻他都在怀念神所应许赐给亚伯拉罕之地。约瑟一路从奴仆的生活降格到囚犯的生活,又被提升为宰相的高位,这十三年中的经历坎坷是他的家人所无法明白的。但这时的他却在为法老效力,可是他的家人却让他无时无刻地不挂念,这在后面我们可以看见。这里给我们看见,约瑟三十岁的时候在他生命中发生了一件对他生命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大事,就是“见埃及王法老”。就是因为有“见埃及王法老”一事,让约瑟的年龄被人记起,又被人记录,这不仅对约瑟,也是对整个以色列民族的一次大型救赎,是神的手在其中引导着……

圣经给我们看见,约瑟没有停留在埃及王宫里做他的宰相,而是“从法老面前出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举动,就是不在深居中。他的位置是非常超越的,但由于他肩负的重担,是他不能停留在法老面前,享受荣耀,而要“从法老面前出去”,去切实地体会埃及百姓的遭遇,这样才能使他做好自己本分所该做的事。对于基督徒而言,我们在神面前也是享受了各种荣耀,但我们是否像约瑟那样,从我们的荣耀中去经历我们的职责?我们的荣耀是带有职责性的,而非独享荣耀,却应与人分享神所赐下的荣耀,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也该学习约瑟,从我们的王面前出去,让人来分享神所赐予的各种荣耀。

约瑟从法老面前出去,“遍行埃及全地”,这是给我们看见约瑟职责的内容。他是宰相,就应该尽宰相的职责,管理好自己本分所该管的地域。约瑟以“遍行埃及全地”来了解埃及人民的需要,照着他们的需要让他们生活进步,这是宰相所当做的。遍行埃及全地,看来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却要付上相当的代价,因为埃及在当时是一个大国,要将埃及地走遍,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约瑟为了了解民情,在还未得到君王的指令前,他主动去遍行埃及地,这实在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举动,不仅让他自己在神面前有了交代,在君王面前、在百姓面前,他都尽了职责。

约瑟的每一举动都是基督形象的预表,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见神对我们的关爱,耶稣基督对我们的理解,这是非常美好的。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47:七个丰年的出产

圣经给我们看见,法老的梦开始应验了。正如约瑟所解的,圣经说道:“七个丰年之内,地的出产极丰极盛(原文作“一把一把的”)。”圣经的记载是非常奇妙的,他没有为了让意思显明就隐藏原意,也没有删除添加,而是加以注明。圣经明确地说到七个丰年的状况,乃是通过地的出产来说明。

圣经先表明时间,乃是在“七个丰年之内”,就是法老首梦之中梦中的七只好母牛所代表,又是法老后梦之中的七个好穗子所指示,正如约瑟所解,七个丰年来临了!时间进入到这七个丰年之中,为的是预备,不仅预备埃及人的粮食,也是预备约瑟的心态,让他预先准备与家人相见。丰收之年,乃是预备之期,这是我们所该学习的。很多时候,我们在丰收时不懂得预备,等到饥荒来临的时候,就无法面对了!我们必须时刻警醒地预备自己,在饥荒之日尚未来临时,预先有所防范,因为知道时日已经不多,灾难之日也即将来临,如若没有心理预备,到了时候必遭饥荒所毁!丰年有“七个”之多,乃是完全的,我们必须有完全的预备,才能对一切将要来临的灾难有所防备。

在丰年之内,地的出产一把一把的,这里给我们看见的乃是“地的出产”的情形,圣经以“一把一把的”来描述这种丰收状况,乃是以数量来计算的,但却是不可数的,这里给我们看见的乃是神在丰年之中所赐下的祝福乃是无法计数的,都是为了预备我们在荒年之中的需要。这是非常宝贵的祝福:当我们在让耶稣基督从我们的生命中得到释放后,或者说当我们归向耶稣基督后,我们首先得到的就是丰富的收成,正如约瑟从狱中得到释放,埃及地就有了极大的丰收,这些丰收乃是为了预备将来荒年中的饥荒。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我们在属灵的祝福中必须知道如何面对将要来的饥荒,要知道,这饥荒是必有的,因为这是神所命定,由于这是对普世性的,基督徒活在世上,自然不可避免,但我们却可以预先防范,有预备之心,因为神的启示已经显明!我们的生命是丰收性的,但后来却会有饥荒,而这饥荒不止临到我们,也临到全人类,但我们可以预备防范,“地的出产一把一把的”,目的正是为了供应我们的需要,使我们为将要来的饥荒有所预备!

我们在这里看见丰年的意义,乃是为了预备荒年的所需,至于如何预备,后面会有说明。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48—49:聚敛、积存与积蓄

由于丰年导致的地产丰盛,致使约瑟聚敛埃及地一切的粮食,积存在各城中,以致积蓄五谷甚多。圣经通过描述埃及地的大丰收来说明约瑟对法老梦之所解的准确性,又说明约瑟对法老所交付使命的忠诚心,也说明丰年之中神的祝福极丰极盛。

圣经以三个不同的动词四次描述约瑟收聚粮食的情形,乃是要让我们知道约瑟对所交托他的使命是如何地尽忠职守,不敢怠慢。

首先,圣经给我们看见的是“约瑟聚敛埃及地七个丰年一切的粮食”。聚敛,说明收聚的状态,以行动说明丰收的来临,又以行动预备面对将来的荒年。聚敛,乃是收聚的行动,约瑟所聚敛的乃是“埃及地”的粮食,看来这本不该归他所管,因为他本是希伯来人,但由于法老所赐予的特权,让他成为一名宰相,他就有了这种权柄。他在埃及地所聚敛的粮食乃是“七个丰年”中的收获,也就是说,约瑟就着法老所解的梦已经开始实现,丰年已经来临,并且圣经强调说明“七个丰年”,更是显明梦的启示的准确性。约瑟聚敛在丰年之中埃及地“一切的”粮食,这是说明没有多余的粮食是浪费的,所有余剩的粮食都归入法老的仓中。约瑟所聚敛的乃是“粮食”,单单是粮食,并未聚敛其它的,没有敛财聚货,因为约瑟知道,粮食对人的需要过于财富!

圣经接着给我们看见约瑟所做的第二件事乃是将七个丰年所聚敛的一切粮食都“积存”在各城里。圣经又作解释性说明:“各城周围田地的粮食都积存在本城里。”这是非常明智的举动,既然聚敛了所有的粮食,如若没有地方积存,则后果便是全部浪费,付诸东流!所以约瑟将所聚敛的一切粮食都积存在各城中,圣经给我们看见积存的原则乃是本城积存各城的粮食,也就是民数记中多次所说“各归本纛”的原则。这是非常奇妙的,就着属灵的原则来看,我们也有所学习,神所赐给我们的祝福乃是按着我们个人的需要,所以我们从神所得到的祝福也应该归于本地,归于本营。切忌将我们在某地的领受带到其它的地方,因为神的启示是按照当时当地的需要来的!

圣经又给我们看见当约瑟为法老聚敛粮食,积存于各城中后,“约瑟积蓄五谷甚多,如同海边的沙,无法计算,因为谷不可胜数。”既然有了聚敛与积存,自然就有了积蓄;又因是在丰收之年,积蓄自然甚多。圣经以“五谷”来作为积蓄的对象说明,正是让我们看见埃及地的丰收乃是在于五谷的兴旺。圣经没有对五谷的详细说明,但是以“麦子”作为五谷的代表却是圣经上常常出现的。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12:24)保罗说得更加清楚:“……不过是子粒,即如麦子,或是别样的谷。”(哥林多前书15:37)我们看见圣经上说到“麦子”的时候,通常都是用来比喻死而复活的,也就是复活的生命。所以我们可以得知,“五谷”所表达的真谛正在复活的生命之中。“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谷既熟了,就用镰刀去割,因为收成的时候到了。”(马可福音4:28—29)这么活泼的生命力,只有经历过死亡后的复生才能感受到这种生命力的强大!“约瑟积蓄五谷甚多”,正是给我们看见生命需要积蓄,每一天都需要有所积蓄,等到有需要的时候才能自由使用。圣经以“海边的沙”来比喻五谷之“多”,这是要让我们看见,临到埃及地的丰收是充充满满的!圣经强调说明这种“多”又是“无法计算”的,可见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这丰收来自于神,人的脑袋岂能计算得清?!圣经解释这种情况的原因乃是“因为谷不可胜数”,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的就是发生这一切事情的原因,乃是因为丰收,因为“谷不可胜数”。这里又一次给我们看见“谷”,这“谷”与五谷类同,都是以麦为主,传递出复活的信息,只是这里更多地给我们看见的乃是谷的数量,圣经说“不可胜数”,这是说明这里的“谷”乃是不可数名词,是数算不清的。这里也隐藏了复活之生命的大能,所带来的祝福也是不可数名词,也是不可胜数的,就是用我们有限的头脑无法计算清楚。

我们看见约瑟在埃及地所聚敛、积存、积蓄的粮食,这一切都是为了荒年所预备,因为荒年之荒足以让人忘记丰年的丰收!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50—52:约瑟在荒年前所得之产业

圣经给我们看见,在荒年还未来到之时,即在丰年之中,法老所赐给约瑟的妻子安城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儿亚西纳给约瑟生了两个儿子。从圣经的记载来看,似乎是一对孪生子,因为在约瑟为他们取名的时候,没有说到时间上的间隔。约瑟给长子起名叫玛拿西,圣经标注,玛拿西的意思是“使之忘了”,约瑟为长子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自己所说:“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约瑟为次子起名叫以法莲,圣经标注,以法莲的意思是“使之昌盛”,约瑟为次子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自己所说:“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这是神在埃及地为他仆人约瑟所预备的产业,乃是生命的产业,是神特别的祝福。

圣经首先说明一个时间概念,而且述说这个时间概念的方式有些特别。圣经不是说在丰年之中云云,而是说“荒年未到以前……”,这就给我们看见一件事情,正是约瑟就着法老的梦所解释的那样,荒年之荒越过丰年之丰。虽然荒年未到,但荒年的影子已经出现,乃是在约瑟家庭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影响力,是使约瑟的家在埃及地坚固,是神所赐予约瑟极大的祝福。圣经说道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荒年未到以前”,正是要让我们看见神的祝福是在丰年之时临到,而荒年的出现并非神的意思,而是出于罪恶的结晶。圣经没有说,这是在丰年之中,正是因为丰年使人忘恩;圣经却是说,这是在荒年未到以前,乃是因为要人记得神的启示是真实的,是永不更改、永不废弃的!

在这个时间内,圣经给我们看见一件事,乃是发生在约瑟的家庭中,却影响了整个人类历史,乃是由于这件事情发生在约瑟的家庭中,使得无论是埃及人,抑或是希伯来人,又或是安城人,都受到了牵涉影响,也因为是以色列人,而牵动了整个人类历史。因为事情的情况乃是这样:“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儿亚西纳给约瑟生了两个儿子。”圣经有话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篇127:3)在外族人的地方,在饥荒即将来临时,神却将意外的祝福赐予约瑟,让他喜得双子,这正是神为约瑟所预备的祝福,让约瑟知道神的同在没有离开他。圣经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为约瑟生两个儿子的约瑟妻子的身份,乃是“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儿亚西纳”,这里有些拐弯抹角,从地方说到职业,从职业说到身份,从身份说到地位,又从地位说到名字,因为亚西纳并不是她独特的名字,但这里的亚西纳却是独特的人,所以圣经详细的说明她的家庭背景,因为他是祭司的女儿。这里记载亚西纳,更多的要说明她的身份是与约瑟相合的,因为约瑟是希伯来人,只有敬畏神的人才能与他联姻,亚西纳正是这样的人,由于父亲的特殊身份——祭司,造就了她对神的敬畏。虽然亚西纳是外邦人,但却有对神的敬畏之心,这便使她能够在家庭婚姻中帮助约瑟更好地治理埃及地。这里记载亚西纳,乃是为记载约瑟两个儿子铺路,因为这两个儿子正是亚西纳为约瑟所生。圣经说道:“……亚西纳给约瑟生了两个儿子。”这里强调说明亚西纳所生的儿子乃是“为约瑟”,就是说,乃是为了自己的丈夫,这是他们共有的产业,是神所给予他们特别的祝福。这乃是生命的延续,也是生命的祝福,因为两个儿子乃是通过亚西纳所生。我们看见神为约瑟所预备的祝福乃是“两个儿子”,即双份的祝福,这里也隐藏着约瑟即将成为长子的预言。

圣经继续给我们看见的是约瑟为两个儿子的起名,通过这一段的描述,让我们知道约瑟是一个有次序的人。他给长子起名叫玛拿西,为的是纪念神使他忘了一切的困苦和他的父家。忘了自己所受一切的困苦还比较容易理解,但忘了自己的父家却是让我们无法理解。难道约瑟在埃及地被同化了不成?抑或他不愿意做希伯来人了?但我们却知道,约瑟从未忘记自己的希伯来人身份,所以这里所说忘了自己的父家乃是指着忘记自己在父亲家里所受的一切遭遇,不论是享受长子的尊荣,导致父亲为自己做了一件彩衣,抑或是遭受兄长的敌视,导致兄长对自己的恶言相对,神都使他忘记了!因为记得这些与他无益,只能徒增他心里的烦扰。圣经继续记载,约瑟为次子起名叫以法莲,为的是赞美神使他在受苦之地昌盛。约瑟在这里所说所做目的非常简单,乃是为了赞美!人将他弃绝,从家庭中的被卖,埃及地的被诬,到监狱中的被忘,这一连串的经历都让他看见人的虚假,但他此时更多的感受乃是神在其间的保守,使他在受苦之地仍然昌盛,这是格外、特殊的祝福,是来自于启示梦的那一位神!

在神为约瑟所预备的祝福中,双子的祝福是最为特别的,由于他们,神让约瑟成为长子,得到双重的产业——这是后话。但在这里,我们更多的看见约瑟在特殊的时候有特殊的经历,这一切都是来源于启示梦给他的那位,让他无法忘记的神!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53—54:荒年之荒状

圣经以埃及地为主,记载荒年的来临,乃是在七个丰年结束后,如同约瑟所说,饥荒之状不只限于埃及地,而是降临在各地,圣经给我们看见一件非常的祝福,乃是神给人特殊的怜悯——唯独埃及全地有粮食。

圣经首先以报告的形式说明“埃及地的七个丰年一完……”,乃是要给我们看见丰年已经结束,这里面意味着丰收之期必然结束,因为这是“埃及地的”,虽然有“七个丰年”,但是仍然会有“一完”,而“一完”给我们看见的是若非约瑟所带来的祝福,埃及遍地将被饥荒所灭!丰年的结束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将要带来荒年的降临!而丰年只限于埃及遍地,这是由于约瑟在埃及地,使得埃及遍地蒙受特别的祝福。我们都知道,埃及是预表世界的,约瑟则是预表耶稣基督的。这里就给我们看见,世界的丰收来源于永活之神,而丰收必然过去,饥荒必然降临,这是由于罪恶的存在带来必然的咒诅,是不可避免的,但世界的保全在于约瑟所预表的耶稣基督,正是由于他的存在,使得埃及地虽然“七个丰年一完”,却仍然还有后话。我们知道,由于耶稣基督所带下的祝福,使得这个世界虽然遭遇饥荒,却让教会成为世界的祝福,成为世界的产业,更是神对时代的怜悯。

圣经给我们看见,当“埃及地的七个丰年一完”,大事不妙,“七个荒年就来了”。荒年的来临是必然的,由于是神所命定的,便是无法逃脱的。荒年的来临与丰年类似,因为都是“七个”,数量上的均等说明神的公平公义,有多少年丰收,就有多少年饥荒。我们前面说过,埃及是世界的预像,当世界的丰收之期过后,若没有生命的预备,荒年就无法度过。圣经在这里所说的“七个荒年”仍然是在埃及地的,这就说明荒年也是由于埃及地而来,与丰年相似。荒年乃是神的责罚,一定有当责罚之事,虽然这里的经文并未说明,但我们却知道,荒年的饥荒乃是由于罪恶导致,这是圣经很多其它地方给我们看见的。荒年的“来”到,乃是由于对罪恶的审判,虽然圣经并未说明其罪恶之根源,但我们却知道一定有罪恶出现,影响了时代的进程。

圣经继续给我们看见,不论是丰年的来临与结束,还是荒年的来到,都是“正如约瑟所说的”。而这里给我们看见“正如约瑟所说的”却更多地联于后文中所指“各地都有饥荒”。圣经给我们看见,七个丰年中,只有埃及地聚敛粮食,其余各地似乎都没有看见有丰年,而荒年的降临却影响到了各地,乃是“各地都有饥荒”。圣经给我们看见,这一切都是如同约瑟所说,这里给我们看见的约瑟乃是一个以先知身份发预言的人,但这预言却是居于法老的梦。约瑟的先知身份乃是由于自己对法老的梦所给的解释所得,也就是说,约瑟的先知身份乃是移花接木式的。神的启示临到法老,法老自己却不明白,约瑟是站在一个解释者的地位上成为先知的。

约瑟的解释给我们看见的乃是“各地都有饥荒”,这乃是具有预言性质的,说明饥荒的范畴不只限于埃及地,而是降临于“各地”上。这似乎有些不公平,七个丰年只临到埃及地,而七个荒年却是临到“各地上”!但我们却可以在这里看见,当年,世界只有约瑟一人行公义,所以因着约瑟,才有丰收临到埃及地,而即便如同在迦南地的以色列一家,似乎也由于对约瑟所犯下之罪恶承受了极大的报应,就连以色列,似乎也是一直沉浸在约瑟离去的困惑中,没有从其难受的情形中释放出来,所以他们所在的地方也没有经历到埃及地那般的丰收。如果连希伯来人都没有得到神的眷顾,其他各族人的遭遇那就更不用说了!而饥荒的来临却是公平的,由于罪恶是普世性的,所以刑罚也是普世性的!饥荒不只限于埃及地,也临到各地,因为“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的手下”,所以神是按着公义对待这个世界的!

我们看见,虽然遍地都有饥荒,但是“唯独埃及全地有粮食”。这是神对普世的怜悯,也是通过约瑟在埃及的经历显明神的爱没有离开世界。埃及,本是世界的象征,乃是充满罪恶的,但由于约瑟的进入,带下了特殊的祝福。这也是给我们看见我们所要带给世界的祝福。当世界绝望的时候,基督徒的出现在时代中是一个特殊的标本,让人看见我们生命的丰盛,让人从我们身上看见盼望,看见来自于造物主的祝福!虽然时代性的饥荒临到了世界各地,但基督徒的所在将改变整个时代,正如约瑟所在的埃及地,成为世界各地的祝福,满足世界各地的需要,供应世界各地的粮食。耶稣基督如何满足了我们,我们也应如何去满足那些有需要的人,将从耶稣基督而来的祝福带给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使凡有需要的都得到他们最大的满足。

我们看见荒年在丰年之后,这也是神的祝福与怜悯,若没有丰年的收藏,世人将如何度过荒年?!

TOP

创世记第四十一章

55:埃及地的饥荒

我们看见由于神的命定,荒年来临,天下无一处能够避免此灾,埃及地自然也难幸免此祸。埃及众民在饥荒中难以忍受,便向法老求救,法老便让他们往约瑟那里去寻求帮助,但对他们说,要遵着约瑟所说的行。

我们首先来看这一节经文所说埃及地的情况,乃是“及至埃及全地有了饥荒……”,这乃是出现在七个丰年之后,所以圣经以“及至”来说明这是过渡时间后必有的。圣经给我们看见埃及地的状况乃是饥荒遍地,并不是埃及某处有饥荒,而是埃及“全地”都有了饥荒,这就导致埃及全国无粮。埃及地有了饥荒,这只能说明埃及地各处没有粮食,但由于法老的预备,由于约瑟的策划,使得埃及王法老的仓库中满了粮食。于是众民去向法老求救……

圣经给我们看见:“众民向法老哀求粮食……”这里给我们看见的是众民还有希望,这希望来自于法老,似乎他们早已知道法老有粮食!但我们更加知道,若非约瑟的存在,他们就无法避免饥荒的灾难!众民有一个观念,就是当有问题出现,他们就立即去找法老,似乎法老可以为他们解决一切的问题。很多时候,基督徒也有这种观念,一有问题,首先想到的便是去找人的帮助,找那些有权有位的人,找那些有知有识的人,找那些有能有力的人……却不懂得来寻找耶稣基督的帮助!我们看见法老也是有限的,当他做梦后,他自己无法知道梦的含义,这已经说明他的能力有限,而那些无知的百姓却仍然将其视若神明,这实在可笑!他们以为法老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供应他们粮食,所以他们“向法老哀求粮食”。他们索要粮食的方式乃是“哀求”,这是很多基督徒的借鉴。有很多基督徒的祷告声实在让人不舒服,哭哭啼啼的,却是虚假透顶!因为他们的哭啼声只限于声音,并没有真实的流泪,我不知道神听了这样的祷告会有什么感受,但我个人听见这种声音非常不适应,也非常不舒服,因为我们的祷告是向神,必须真实,这种带有虚假的祷告神岂会说纳?!

我们看见法老面对这种哀求的表现,他并没有自己去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能用最好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法老帮助他们的方法是让他们去寻找约瑟,并且遵着约瑟所说的行。法老如此行,自然不是推卸责任,而是懂得分配责任,这是一个好的君主所应有的素质,知道如何能人善用,使自己在适当的地位得到适当的休眠,否则君王可就要忙得没完了!

法老让埃及众民往约瑟那里去,这是将目标指向约瑟,因为法老知道,约瑟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是生命的指示,因为这关系到埃及全民众的生命,没有粮食,埃及人就无法生存,这是无可非议的。约瑟那里有粮食,他能满足埃及百姓的需要,因为他是耶稣基督的预表。这就让我们知道,要想得到生命的满足,若非到耶稣基督面前,就无法承受生命的富足。世界的君王不能满足我们,但耶稣基督可以!权柄的极限不能满足我们,能力的极限也不能满足我们,智慧的极限还是不能满足我们。我们知道,只有权柄的源头、能力的源头以及智慧的源头才能使我们的心里得到真实完全的满足。但我们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凡他所说的,你们都要做”,也就是所谓的顺服。基督徒在世的光阴必须学会一件事情,就是对基督完全的顺服,认定他的主权,让他管理我们的一切,这样我们就能在一切的事上得到完全的满足。

埃及地逃不过饥荒,但由于约瑟的帮助,埃及遍地有了存粮,这便使得全国百姓有了盼望。这是神的怜悯,也是神的预备,目的乃是为了以色列的得救……

TOP

Processed in 0.013474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