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四)

民数记22:40
经文:巴勒宰了(原文作“献”)牛羊,送给巴兰和陪伴的使臣。
标题:巴勒献牛羊

这里让我们看见巴兰和巴勒一同来到基列胡琐后,巴勒便将牛羊献出,是送给巴兰和陪伴的使臣。

巴勒宰了牛羊,在这里特别注明,原文是巴勒献牛羊。这表明巴勒虽然是摩押国君,但他既然要巴兰为他咒诅以色列人,也自然应该有所付出。而这付出,就是要献牛羊。这献牛羊并不是作为祭物献上,而是作为礼物送出。接受礼物的,是他所邀请来为他咒诅以色列人的先知巴兰和陪同他一路行驶的他的使臣。巴勒献牛羊,并不是作为祭物,因为巴勒无权献祭;巴勒献牛羊,乃是作为礼物,作为赠送之物。这是表明巴勒此举乃是为了与人建立关系,分别是与巴兰和他的使臣建立关系,将巴兰和他的使臣放在同一地位,暗自得人心,表现自己的做人风范,君王做派。

这就是巴勒的君王之道,在面对仇敌的时候,他表现出极其的卑微,将所有能够利用的人都推上高位,而自身却隐于其后。这君王之道明显是属于人道,并不属于天道。圣经借此让我们知道,君王之道多诡诈,多利己,而耶稣基督所做的一切,却是以舍己之道来成就他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权柄,这才是最完美的君王之道!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2:41
经文:到了早晨,巴勒领巴兰到巴力的高处。巴兰从那里观看以色列营的边界。
标题:巴勒、巴兰、巴力

这里首先让我们看见时间“到了早晨”,表明了又一天的来临,是新的一天工作的开始。

那一天早晨,巴勒领巴兰到巴力的高处……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话!这一句话中间有三个“巴”,分别是“巴勒”、“巴兰”、“巴力的高处”。

巴勒,乃是外邦君王,是摩押王,乃是以君王身份带动整件事件。

巴兰,乃是外邦先知,是摩押的先知,乃是传达神的话语的人,只不过是在摩押王手下做传话筒的人。

巴力,本意为“我主”,但所指的乃是外邦假神,兼辅祭司的职分,是外邦祭司祭祀的对象。而这里更是记载巴勒领巴兰所到之处,乃是“巴力的高处”,是以达到假神信仰的高峰。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巴”来看一段时代性信息,是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个人领受,与众位分享。

巴勒:外邦君王——自治。

巴兰:外邦先知——自传。

巴力:外邦祭司——自养。

这“自治”、“自传”、“自养”,乃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这个宗教组织所宣扬的“三自”政策,我们从这里可以对照所谓“自治”、“自传”、“自养”信息的根本,就是建立人本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把人带到外邦的信仰中。

我们也可以从“三自”的全名,就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这个名称来看这个信仰的本质性错误。

中国:地上的国度,不是属天的国度。

基督教:宗教性质的信仰,并列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的存在,使我们的信仰失去本质的独一性。

三自:高举自我。

爱国:政治性信仰。

运动:圣经只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贿赂人的运动”,一次是“撒但运动”。
【箴17:8】 贿赂在馈送的人眼中,看为宝玉。随处运动,都得顺利。
【帖后2:9】 这不法的人来,是照撒但的运动,行各样的异能神迹,和一切虚假的奇事,

委员会:人的组织,不是神的家。

整个名称没有一点是合乎圣经本来的意义,虽然所传讲的信息在真理上并不一定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接着看下去,就知道巴兰所讲的话语,在真理角度来看,也是一点问题也找不到的,但他的错误就在于道路问题,跟着巴勒走向了巴力的高处,决定了他的信仰成为外邦信仰,建立高处的信仰,是站在外邦假神信仰的高处。

“巴兰从那里观看以色列营的边界”是让我们知道,“那里”已经成为了巴兰观看以色列人的定点。而“那里”本身所指,乃是巴力的高处,就是外邦假神信仰的高峰,表明巴兰的信仰达到了他的极点,却是“巴力的高处”。巴兰从“巴力的高处”去观看以色列营的边界,是以“巴力的高处”为瞭望台,从而确定了巴兰的信仰成为了与耶和华神对立的信仰,因为耶和华神是独一无二的,不容许与之并列的存在,也不容许有任何次之的信仰,因为就信仰本身来说,必须是独一无二的!这独一无二,不仅代表了他的至高,就是他的超越性;也代表的他的绝对,就是他的排他性。

巴兰在巴力的高处观看以色列营的边界,是要观看以色列营的一切,可以为巴勒传递以色列人的问题,从以色列人本身的问题去抵挡以色列人,这样,巴兰就可以从咒诅以色列人的地位上掉落下来,不受注意,也可以做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免得他所做的一切,都在耶和华神的操控中。

我们可以从这章经文中看见虽然巴兰所做的一切,似乎完全听从耶和华的行动,但他却绝对不是乐意遵从神的吩咐,否则不会明确知道了神的意思,还一而再的寻求求问。而且巴兰在顺从神的吩咐,跟着人的意思走的时候,他所做的一切,其本质是要为人服务,乃是要为神的仇敌服务。所以他尽管一再表明自己不会说神让他所说话语以外的话语,也因此在言语上没有任何的错误,在真理上找不出他的任何问题,但却因为他的道路错误,决定了他的真理即便正确,由于心态不正——定睛金钱,道路不对——跟从巴勒,方向不对——巴力的高处,目光不对——观看以色列营的边界,我们就可以知道巴兰观看以色列营的边界,其本质目的绝对不是要站在公正的地方来评价以色列,而是要站在自我的角度寻找以色列人的问题,让巴勒有机会找到以色列人的错误,从而借着以色列人的错误对以色列人发起攻击。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3:1
经文:巴兰对巴勒说:“你在这里给我筑七座坛,为我预备七只公牛、七只公羊。”
标题:巴兰的权柄

这里让我们看见作为先知的巴兰,对作为君王的巴勒发号施令,是一件非常怪异的事件,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在祭祀的工作中,先知和祭司的权柄,是超越君王的权柄,因为在祭祀的工作中,只有祭祀的对象是王!不拘是以色列人所敬拜的耶和华,还是外邦人所祭祀的偶像,在祭祀的过程中,人的权柄都得退下。

巴兰对巴勒所要求的,是要巴勒在这里给他筑七座坛,并且还要预备七只公牛、七只公羊。七座坛是作为献祭的祭坛,七只公牛和七只公羊则是作为献祭的祭物。非常明显,那是“巴力的高处”,“在这里”要求预备,表明他们所祭祀的对象,明显就是巴力!但是巴兰承接先知的职分,乃是凭着耶和华对他说话。而此时他在巴力的高处要求筑坛献祭,明显是表明要与耶和华划清界限,又要与巴力建立关系。或许对于巴兰来说,耶和华和巴力没什么区别;对于巴勒来说,那就更是如此了!没有属灵的亮光的人,对于真神与偶像,没有什么概念。尽管巴兰有启示,但并不知道耶和华的忌邪。当然,或许他知道,此时故意要表现得与耶和华划清界限,因为耶和华不让他赚取巴勒的银子。非常明显,巴兰真正所要祭祀敬拜的,并不是耶和华,也不是巴力,而是巴勒所要给他的银子。

在祭祀的过程中,巴勒几乎成了苦力角色,但实际操作者肯定不是巴勒,而是巴勒的手下。毕竟要筑七座坛,并不是一件小事。另外预备七只公牛和七只公羊,对于巴勒来说,就不是太过麻烦,因为这是很容易得到的。也就是说,这里巴兰所要求的两件事情,对于巴勒来说,一件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另一件则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但这两件事情,对于巴勒来说,都不算太麻烦,就是筑七座坛,也仅仅是比较麻烦而已,也是很容易完成的。所以这两件事情本身并不复杂,但却只是需要时间,仅此而已。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3:2
经文:巴勒照巴兰的话行了。巴勒和巴兰在每座坛上献一只公牛、一只公羊。
标题:巴勒照行

巴兰在祭祀的事情上拥有权柄,使得巴勒照着他的话行。于是巴勒和巴兰在每座坛上献一只公牛和一只公羊。

对于巴勒来说,献祭并不是他的事情,所以在祭祀的事情上,巴勒非常看得开,完全受巴兰的支配,没有一点自己的顾虑在内。巴兰如何说话,巴勒就如何施行。

然而,在接下来的信息中,我们看见的事情却是非常乖谬的,因为是“巴勒和巴兰”一同在每座坛上献上一只公牛、一只公羊。这并不是说巴勒和巴兰每人各献上一只公牛、一只公羊,而是他们二人一同参与了在每座坛上献一只公牛和一只公羊的事件。尽管在献祭的时间上,祭司拥有完全的权柄,但巴勒参与进去,这问题就大了!巴兰不仅是先知,在一定意义上他也具备了祭司的职分,因为在外邦人中,先知和祭司并不是分得很清楚。但君王相对于先知和祭司来说,那分别就大了!先知和祭司都是涉及到信仰的问题成就的职分,而君王乃是世上的国度的问题带出的职分,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巴勒和巴兰在每座坛上献一只公牛、一只公羊”并不是说巴勒和巴兰每个人各献了一只公牛和一只公羊在每座坛上,而是他们两人共同参与了在每座坛上献一只公牛和一只公羊的事件。这就是外邦人的献祭制度的不全带出的后果,使得君王占据祭司的职分,从而混乱献祭的仪式。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3:3
经文:巴兰对巴勒说:“你站在你的燔祭旁边,我且往前去,或者耶和华来迎见我。他指示我什么,我必告诉你。”于是巴兰上一净光的高处。
标题:巴兰指示巴勒

这里让我们看见巴兰让巴勒站在他自己的燔祭旁边,而巴兰要往前去,要寻求耶和华的迎见,却没有一定的把握。但巴兰同时表明,若耶和华有所指示,巴兰一定会告诉巴勒。然后巴兰就上了一净光的高处。

巴兰对巴勒的指示,首先是巴勒的所处位置并且应有的姿势。由于是要面对神,巴勒必须恭敬站立,而不能随意。巴勒所应该站立的位置,就是他自己的燔祭旁边,这是表明献燔祭的人就是巴勒,用以正名。而站立在燔祭旁边,同时也是表明巴勒虽然是一国之君,但面对耶和华,也只能站立在一边。

巴兰表明自己的道路,是要往前去。这不仅是巴兰的道路,也说明巴兰的位置,在献祭的过程中,巴兰的位置是在巴勒之前的。也就是说,在宗教仪式中,先知的位置是在君王的位置之前,所以巴兰要往前去。

巴兰强调或者耶和华来迎见他,可见他对耶和华迎见他没有一点信心与把握,这就是表明他知道之所行并不合神的心意,所以神一再拦阻,并且在道路上也有障碍,这一切就导致了他并不完全有神会来迎见他的把握。

虽然他并不确定神的作为,但他仍然对巴勒表明若耶和华有所指示,自己一定会告诉巴兰。这里的“必”是必然,就是巴兰对于巴勒的应许。也就是说,不管耶和华对巴兰有神的指示,巴兰都将毫无保留地告诉巴勒。这简直就是胡闹!他根本不敢保证耶和华对他的指示,当然也有可能耶和华的指示中提及禁止他告诉巴勒。巴兰还未得到明确的指示,就随便下了保证,这实在是自封己路了!

巴兰上了一净光的高处,这是巴兰道路的抉择。这是属于“巴力的高处”的另一个方位,是随着“巴力的高处”带出的一个位置,就是“净光的高处”。净光的高处,表明那地方本来一无所有,是净光的。这“高处”显明地理位置,“净光”则显明实际环境。一无所有的地方,却是极高之处,这是让我们看见巴兰此时的心境。他虽然走了“上”行之路,但却没有任何得到;虽然处于“高处”,却是“净光”一片。人的心境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环境下,是最容易与灵界交接的。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3:4
经文:神迎见巴兰。巴兰说:“我预备了七座坛,在每座坛上献了一只公牛、一只公羊。”
标题:神迎见巴兰

这里让我们看见尽管巴兰上达巴力的高处,但神仍然来迎见他,并未因为他所处位置而离开他,因为巴兰所要说的话语,必须由神指示。而巴兰面对神的迎见,便申明自己预备了七座坛,且在坛上献了公牛公羊。

巴兰尽管一直背叛耶和华,不遵神的吩咐而行。但在表面上,他仍然是耶和华的先知。耶和华并没有因为他屡次的背叛而不顾他,却因为自己的百姓以色列人的缘故,一再地向巴兰启示自己的意思,免得巴兰随意咒诅带来不好的后果。尽管神可以不理会巴兰的咒诅,但神仍然止住巴兰。这并不是巴兰得到了神的什么眷顾,从而说话百说百灵,而是因为神不容许任何对待以色列人不利的话语出现在以色列人周围。因为生死在舌头的权下,所以舌头的权柄,或者说话语的权柄,是可以判生死的。

巴兰对神说自己预备了七座坛,并且在每座坛上献了一只公牛和一只山羊。这里的交代,,似乎只是说明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申明自己预备了七座坛,并且每座坛上献了一只公牛、一只公羊。巴兰对神如此述说,似乎是在邀功,表明自己做了什么事情,但其实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所做的一切,神都知道!我们今天也有很多人会犯巴兰这样的问题,在神面前述说自己的所行,似乎神并不知道我们所做的。这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向神报告我们的作为。祷告并不是报告,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在神眼中都是透明,无一不显,所以根本不用我们对神有任何的述说。祷告是让我们与神连接,而不是让我们向神叙事,那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想所做的一切事情,神都知道。所以当我们向神报告事件的时候,其实是在隐藏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安情绪,让神注意我们所做的事情,而不注意我们的内心。但是,不拘是我们所做的事件,还是我们做事的心理状态,在神面前岂不都是透明的吗?神鉴察一切,所以无所不知。我们不需要向神报告太多我们所做的事情,来隐藏我们的内心思想,只要让我们的内心思想向神敞开,让神来改变更新,那就是我们的益处,是我们能够得到祝福的通道,是我们与神相交的保障。

不要让我们的行为来掩饰我们的内心,在神面前,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3:5
经文:耶和华将话传给巴兰,又说:“你回到巴勒那里,要如此如此说。”
标题:耶和华传话给巴兰

耶和华将话传给巴兰,让他回到巴勒那里,传达耶和华的话语。

耶和华将话传给巴兰,是表明耶和华认可巴兰先知的职分。虽然巴兰并不是一个合神新意的先知,但在对于耶和华的话语的传达上,并没有任何出错之处,是以他先知的职分并没有丢失,而是一再地得到认定。耶和华将话传给巴兰,正是耶和华认定巴兰的先知职事。

耶和华在将话语传给巴兰后,就又让巴兰回到巴勒那里,对巴勒如此如此说。这话首先让我们看见耶和华让巴兰回到巴勒那里,是表明耶和华已经认定了巴兰是巴勒的先知,是以巴勒为主的人。所以耶和华让巴兰离开的时候,是让他“回到巴勒那里”。“那里”的信息表明这并非耶和华的所在,而是距离耶和华的所在有一定的距离的地方,是以耶和华让巴兰回到巴勒那里。尽管这是一段“回”之路,便是表明这条路的终点,乃是巴兰的根据地。而巴兰的根据地,就是神让巴兰回往之地,乃是“巴勒那里”,这一来就表明了巴兰已经认定了“巴勒那里”为他的家,为他的定点。

耶和华告诉巴兰,让他要如此如此说。这“如此如此”的信息,应该就是耶和华临到巴兰的话语,也就是巴兰从耶和华那里得到的传话。圣经又一次隐藏这番话语,是要让我们知道话语的本身在这里并不是很重要,在这里显得很重要的,说话的地理位置,也就是耶和华让巴兰所回之地。

尽管巴兰一再地背叛,但耶和华的启示仍然不断,并不是因为他看重巴兰,而是因为他要借着巴兰祝福以色列人。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3:6
经文:他就回到巴勒那里,见他同摩押的使臣都站在燔祭旁边。
经文:回到和见到

巴兰回到巴勒那里,见到巴勒同摩押使臣站在燔祭旁边。

巴兰回到巴勒那里,表明巴兰已经以巴勒的所在为他的据点,有点像家的感觉。这“回”所表明的,一般所指就是回家、回归,是以所“回”之地为自己的家。而这巴兰所“回到”之地,乃是“巴勒那里”,表明“巴勒那里”就是巴兰的家。这是巴兰在心理上已经对巴勒认同,认定与巴勒同在,才是他的归宿。

当巴兰回到巴勒那里,见到了巴勒同摩押的使臣都站在燔祭旁边。这里所显明的,是巴勒和他的使臣在献燔祭的事件上,完全处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根本擦不上边。他们没有站在燔祭前面,以表谦卑,而是站在燔祭旁边,似乎要与燔祭坛同列,这是非常的亵渎,将自己的位置立于与燔祭坛并列的存在,也即表明与神同等,与祭坛同等。而且他们“都站在”燔祭旁边,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跪着,这是表明所有巴勒和他的摩押使臣,都要立于与神同等之位。

摩押的君王臣仆如此肆无忌惮,这与那明亮之星、早晨之子的堕落有何两样?几乎就是一个翻版!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3:7
经文:巴兰便题起诗歌说:“巴勒引我出亚兰,摩押王引我出东山,说:‘来啊!为我咒诅雅各;来啊!怒骂以色列。’……”
标题:巴兰首诗(一)

这里开始让我们看见巴兰首次题起诗歌。这首诗歌的开始,是论及巴勒引巴兰出山的目的,是要让巴兰咒诅雅各,怒骂以色列。这点是巴勒一开始就已经说明了的,所以并不是巴兰所得到的启示。(22:5—6)

巴兰题起诗歌,是根据自己的所见,因为这里的经文描述告诉我们巴兰“便”题起诗歌,是以让我们看见巴兰题起诗歌,其源头就是当他回答巴勒那里的时候,看见巴勒同摩押的使臣都站在燔祭旁边。

巴兰的诗歌中,将自己的道路说明,是巴勒引他出亚兰,是摩押王引他出东山。这里的“引”不仅是指引,还兼具引诱的意义。

巴勒——摩押王,完全是可以用权柄吩咐巴兰行事,但他却用金银引诱巴兰,这就是巴勒的诡诈。

相对于巴勒的诡诈,巴兰虽然知晓,但却跟着出去,表明他在道路上选择了跟从巴勒,顺从世界的君王,并没有顺服神的启示与引导。

对于巴兰来说,亚兰是他的出处,东山是他的居所,所以巴勒将他引出来,就是让他离开自己的住所,离开自己的定点。

巴勒对巴兰所提及的话语,被巴兰用诗歌的形式表述出来,是两个极有力量的呼吁,两次“来吧”,让我们看见巴勒的鼓动性极强,呼吁力极大。

巴勒的要求,是“为我咒诅雅各”,是“怒骂以色列”。这表明巴勒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为了他自己。而“咒诅雅各”,“怒骂以色列”是表明了当巴勒的要求是为了自己的时候,就自然成为与神为敌的人。巴勒本身并没有想过自己是在与神为敌,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将他陷入与神为敌的状态中,这就是“为我”带来的后果。因为他所作所说的一切,其最终目的都是“为我”,所以“咒诅雅各”,所以“怒骂以色列”,所以与神的百姓为敌,与神的国度为敌,与神自己为敌!

由于巴勒内心黑暗,所以发出的话语,带给巴兰的影响,直接造成巴兰将巴勒的内心揭露出来。他的心里极其黑暗,这就引发出他的话语都是带有“咒诅”和“咒骂”之类的邪恶的信息、负面的信息、属鬼魔的信息。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3:8
经文:“……神没有咒诅的,我焉能咒诅?耶和华没有怒骂的,我焉能怒骂?……”
标题:巴兰题诗(二)

巴兰的诗中提及自己的无能为力,是对于巴兰所说的要求的无能为力。那是因为咒诅的权柄和怒骂的权柄在神的手中,是神掌管了整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对祝福与咒诅的话语,更不是人的力量所能控制。

这里的信息让我们看见巴兰并不是不想咒诅以色列人,也并不是不想怒骂以色列人,而是因为神没有咒诅,耶和华没有怒骂,巴兰自己不敢自作主张,也无法照着巴勒的要求说话。可见这并非人力可为,而是非人力所能管理,非理性所能理解,非自然所能操控。

我们没有看见巴兰自己的意思如何,他是不是想要咒诅以色列人,他是不是想要怒骂以色列人,因为圣经并没有特别交代。但从这题诗的字眼中,我们可以看出巴兰的本意还是想要完成巴勒的意愿的。因为如果他的本意中没有“咒诅”以色列人的心思,岂会说出“神没有咒诅的,我焉能咒诅?”这话?如果他的思想中没有“咒骂”以色列人的话语,又岂会说出“耶和华没有怒骂的,我焉能怒骂?”之言?可想而知巴勒所提出的要求还是进入了巴兰的心中,他还是被咒诅和咒骂侵蚀了他的心灵,污浊了他的思想,只是因为神没有咒诅,耶和华没有咒骂,他也不敢凭自己说话。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Processed in 0.013199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