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四)

民数记21:34
经文:耶和华对摩西说:“不要怕他。因我已将他和他的众民并他的地,都交在你手中。你要待他像从前待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一般。”
标题:耶和华的助战

以色列人的得胜与失败,不在乎他们自身的勇力,也不在乎敌人的强弱。以色列人的得胜与失败,就在于耶和华在战争中的地位。

耶和华对摩西说……这是耶和华所主导的战争,因为有耶和华的话语临到摩西,从而以耶和华的话语带动了整场战争。摩西接受了耶和华的话语,并且听见耶和华话语中的一切信息,就看他是否顺服,这就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所在!

耶和华临到摩西的话语,首先是让摩西知道战争中要对仇敌无所畏惧,所以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对摩西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怕他”。这句话是除去人心灵深处的恐惧。或许在表面上摩西并没有任何恐惧感,但耶和华对摩西如此说,就已然证明在摩西内心的深处生出了恐惧心理。神也常常会有这样的话语临到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我们本身已经没有的东西,神却禁戒我们,似乎我们已经有了!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神是不可能出错的,所以如果神有话语临到我们,而临到我们的话语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层面,首先不要加以否定,而要接受神的话语,从内心深处省察自己,就会发现神比我们自己更认识我们!摩西或许心中没有感觉到惧怕,但耶和华让他不要怕巴珊王蝁,那就说明摩西心中应该已经存在了一种恐惧感。耶和华的话语,正是让他消除这种恐惧感的因素。

耶和华让摩西不要怕对方,是有原因的。其原因在于神已经将巴珊王蝁和他的众民并他的土地都交在摩西手中了!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这场战争还没有开始之前,战争的胜败已经定下来了,是由耶和华神所钦定的,是人无法更改的!因为神在战争中出现,所有的一切,都将由神来支配!是以耶和华已经定意将巴珊王蝁并巴珊地所有的居民乃至整个巴珊之地都交付了摩西的手中,已经确定了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以色列人的完胜,或者说是摩西的完胜。而巴珊王蝁和巴珊王蝁的众民并巴珊王蝁的土地,都已经不再属于巴珊,而是完全归于摩西,归于以色列。

神让摩西对待巴珊王噩,要像从前对待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一样。也就是说,以色列人如何对待曾经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此时也要如何对待巴珊王蝁。这也等同于向巴珊王蝁下了剪除令,不容与巴珊王蝁有关的任何人事物存留,要进行毁灭。

神要复兴以色列,就要除去以色列人的仇敌,不容任何仇敌有一丁点的机会,所以不拘对待亚摩利王西宏,还是对待巴珊王蝁,神让摩西所采取的方式都是尽行毁灭,不留后患。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1:35
经文:于是他们杀了他和他的众子,并他的众民,没有留下一个,就得了他的地。
标题:杀尽巴珊所有人

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照着耶和华的话与巴珊王蝁争战,其结局是杀了巴珊王蝁和他的众子并他的众民,没有留下一个,还得了他的地。

以色列人在战争中领略了顺服神带来的结局——百战百胜。这里用“于是”表明事情的发展,正是照着耶和华对摩西所说的话。

以色列人杀了噩和噩的众子并噩所属的众民。也就是说,凡属于巴珊王蝁的人,连他自己带他的众子,乃至他的百姓,都在以色列人的杀戮中。而战争的结局,就是没有留下一个!所有的属于巴珊王蝁的人,都死于这场战争,无一例外。

以色列人杀了属于巴珊王蝁的所有人,其最终目的乃是为了得他的土地。这是不同于面对亚摩利王西宏,在被动的情况下进入战争;对待巴珊王蝁,以色列人完全是主动出战,并且战而胜之,是因为神与他们同在,是因为他们乃是奉耶和华的命而战。所以他们不仅杀了巴珊王蝁的所有人,也夺了巴珊王蝁的地。

耶和华应许亚伯拉罕的祝福,主要有两种,一为后裔,二为土地。也就是说,亚伯拉罕从神所领受的祝福,正是后裔和土地两种,所以他们在战争中得胜,所为的,正是神应许亚伯拉罕要赐予的祝福之一——土地。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2:1
经文:以色列人起行,在摩押平原,约旦河东,对着耶利哥安营。
标题:起行与安营

以色列人继续他们的行程,没有在一处长期停留,哪怕他们已经得到了亚摩利和巴珊全地,他们也没有因此而停留在那地,因为那并非神所赋予他们为业之地,所以他们还要继续往前行。于是新的道路开始了!新的安营地也因此而出现了!

以色列人新的安营之地,是在摩押平原,约旦河东,方向正对耶利哥。

这处安营之地的记载,首先让我们看见整体所属位置,乃是在摩押平原。这表明以色列人此时已经进入了摩押人的土地,而且还是在他们的平原之地。这一记载,是带出后面的信息的根本,是让我们知道摩押人对以色列人的目的性并不知情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原因,是因为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安营,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因为没有很好的沟通,或者说得更准确点,没有一丁点的交流沟通,而以色列人所过之处几乎都是斩杀殆尽的,所以让摩押人对于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的停留感到极度的恐慌,认为他们会像对待亚摩利人和巴珊人一样对待他们。以色列人好好的安营,却成为后面发展的基础。

以色列人安营之处,乃是在约旦河东。这是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此时还未过约旦河,是让我们通过他们的安营之处,知道他们的目的地,乃是要过约旦河。

以色列人安营,对着耶利哥,这是表明以色列人所针对的,并不是摩押人,而是耶利哥人。他们对着耶利哥安营,这一描述是让我们知道,以色列人本质上所要攻击、所要抵挡的,乃是耶利哥人,并不是摩押人。是以让我们看出这章圣经发生的事件,在根本意义上,并不在神的计划旨意之中,而是完全的意外。这场意外的发生,正是因为摩押人并不知道以色列人的目的地,并不是在约旦河东,所以当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安营的时候,摩押人因为看见以色列人对待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的战争,从而产生了莫名的畏惧之心而引发的事件。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2:2
经文:以色列人向亚摩利人所行的一切事,西拨的儿子巴勒都看见了。
标题:巴勒看见了……

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向亚摩利人所行的一切事,巴勒都看见了!

在巴勒的眼光中,他所看见的,是以色列人如何向亚摩利人行事。因为眼光与眼界的问题,巴勒的眼中看见的,只是外在的现象,是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巴勒自然看不见整个战争的起因,就认定以色列人如何对待了亚摩利人。这是表明巴勒的眼光明显受限于人的眼界,看不见事情的真相。如果没有属灵的眼光,又不愿意去了解事情发生的全部情况,就不要为一件事情妄下断论。

巴勒的眼睛太明亮了!这就是亚当、夏娃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之后,眼睛明亮了带来的后遗症,看见了事情的结果,没有看见事情的整体,就自认为了解了整个事件。非常明显,西拔的儿子巴勒对于自己所看见的现象妄自下了结论,所以他的眼光受到了事件结果的折射,不是按着真相看事情,就导致他对待以色列人的态度莫名邪恶。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2:3
经文:摩押人因以色列民甚多,就大大惧怕,心内忧急,
标题:摩押人的惧怕

这里让我们看见摩押人因为以色列民甚多,就感到惧怕,并且还心内忧急。

以色列民甚多,本来与摩押人无关,但由于以色列人不断地争战并且一再胜利,让所有以色列人路过之地的人都感到恐惧,似乎以色列人下一个要攻打的便是自己。没有人去想以色列人战争的原因,只是看见了战争的结果,便充满了畏惧。因为以色列民甚多,摩押人就产生了莫名的畏惧心理。又因为他们没有神的启示,所以他们对以色列人的道路并不知道。于是,当他们看见以色列如此甚多的民要往他们的土地上路过的时候,就大大惧怕,心内忧急。

这里记载了摩押人面对人数众多的以色列民感到惧怕,而且是大大的惧怕。他们并没有罗得后代的那种生命优越感,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因为罪恶而产生,所以他们没有神的启示。而亚摩利人的灭亡,却更是让他们恐惧异常,因为亚摩利人本身就比他们强盛,而且他们还是亚摩利人的附属国。但当他们看见亚摩利人全民灭亡后,没有一点因为得到了自由的兴奋喜悦感,却是对灭绝亚摩利人的以色列民恐惧更甚,所以他们“大大惧怕”,并没有一点得到释放的欢喜快乐,很多人从奴役的生涯得到释放,却没有应有的欢喜快乐,其根本原因,往往就是他们不知道神对他们的释放要带给他们什么结果。所以他们不仅枉费了神对他们的救赎,甚至还对救赎他们的神感到畏惧与不安。这就是摩押人此时的心境,没有得到自由与释放的欢喜快乐,反而产生对于未知未来的惧怕与心内的忧急。

面对神的百姓的复兴,无知的人所采取的态度,就是恐惧,就是忧虑,就是急躁,因为他们不知道神的百姓从罪恶里得到释放与自由将要带来什么样的结局。耶稣基督将我们从罪恶里救出来,是要让我们得到自由与释放,而不是让我们被捆绑。但真正的自由与释放,却并不一定能够让人理解与接受,只有神亲自的启示临到人的生命中,人才会知道神的一切工作,都是与我们有益处。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2:4
经文:对米甸的长老说:“现在这众人要把我们四围所有的一概舔尽,就如牛舔尽田间的草一般。”那时西拨的儿子巴勒作摩押王。
标题:摩押与米甸

这里让我们看见摩押人因为以色列民众多而产生恐惧心理,就对米甸的长老陈述以色列人把他们四围所有的一概舔尽。这里更是让我们看见时代背景,要引发出摩押王的身份,乃是西拔的儿子巴勒。

我们在这里看见摩押人没有因为欺压他们的亚摩利王西宏的死而感到轻松自由,反而更是对以色列人产生了畏惧。由于西拔的儿子巴勒作摩押王,是以所有的重担最后都压到他一个人身上了!

摩押人召集米甸长老,这是让我们看见摩押人的信仰,并不是承接亚伯拉罕的信仰,也与罗得的信仰相悖,因为罗得即便走了世界的道路,他所相信认定的信仰,还是亚伯拉罕的神。而此时的摩押人却完全离弃了耶和华,反而随从米甸人的信仰,让米甸人在他们中间当长老,这是他们信仰上的堕落。

摩押人对米甸长老表明自己的恐惧心理,是希望米甸长老帮助他们脱离以色列人带给他们的威胁。所以他们对米甸长老表明以色列人将会带给他们的威胁,是要威胁到一起他们四围所有的。这明显是在恐惧心理的压力下,将他们自认为的仇敌无限制的放大。他们并不知道以色列人本身的能力并不强盛,是因为耶和华为他们争战,从而他们才能持续胜利。摩押人认为以色列人会威胁到他们自身的一切,就连他们四围所有的都会受到威胁,所以他们向米甸长老求助,是用商量的语气,是用请教的语气,使用沟通的语气。米甸长老在一定程度上就此成为他们的依靠,是表明他们决心跟随米甸人的信仰,不跟随亚伯拉罕的信仰,所以就此开始,摩押成为以色列人的大敌之一。

圣经让我们看见这个划时代的时刻,作摩押王的人乃是西拔的儿子巴勒。非常明显,也就是这个巴勒的这一抉择,将摩押人推向了以色列民的对立面,同时这也是把摩押人推向了神的对立面。因为他们先选择了米甸人的信仰,才使得他们与以色列人敌对。尽管米甸本身也是亚伯拉罕的儿子,米甸人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但却不是按着应许而来的,所以米甸人的信仰尽管与耶和华神有关系,但却不是在应许之中,更不是在拣选之中了。而巴勒选择了米甸长老,等同于整个摩押民族所有的人在信仰上都抉择了跟从米甸人的信仰。这就是王的威信,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并且能够把整个民族都带到错误的道路上。尽管他们与罗得有生命的关系,与亚伯拉罕有信仰的关系,但在本质上却是与神敌对的。这就是一个王的错误的影响力,是导致整个民族一同败坏。

西拔的儿子巴勒,这个名字将成为以色列人仇敌中非常独特的一位,是因为他的怪异,是因为他的糊涂,是因为他的自我,是因为他的恐惧,是因为他在生命中就是一个与神对立的人。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2:5
经文:他差遣使者往大河边的毗夺去,到比珥的儿子巴兰本乡那里,召巴兰来,说:“有一宗民从埃及出来,遮满地面,与我对居。……”
标题:巴勒差遣使者召巴兰觐见说……(一)

这里让我们看见巴勒因为心里的恐慌,就差遣使者去召见巴兰所说的话。

巴勒并没有自己亲自前往,而是差遣使者去。这是君王的权柄,是王者的风范,

巴勒打发使者去,是有明确的方向,就是前往大河边的毗夺。圣经并没有对这个地名有所注释,所以这个毗夺之地,在这里并不重要,只是出于大河边,表明那地方靠水,是块比较不错的地方。

巴勒打发使者往大河边的毗夺去,是有明确的目的性,不是给予公费旅游,而是让他去到比珥的儿子巴兰本乡那里。也就是说,使者被差遣往毗夺去,是要去往巴兰的本乡。这也显示出大河边的毗夺,就是巴兰的本乡。而且这里也同时让我们看见巴兰乃是比珥的儿子,是以让我们知道巴兰的谱系,通过他的父亲延续而来。

巴勒打发使者去到毗夺,其目的就是要召巴兰来。这种召见,明显是因为巴勒对于米甸的长老的无奈,因为米甸长老无法提供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所以他才召巴兰前来。

巴勒打发使者去召见巴兰的时候,要通过使者表达自己的意思,就是对于出自埃及地的一宗民,所指的自然是以色列人!也就是说,在巴勒的眼中,以色列人就是出自埃及地的一宗民。巴勒所表达的意思,是对于以色列民的疑虑,因为他们从埃及地出来,不知道有什么目的。而且这些民人数众多,遮满地面。对于巴勒而言,他害怕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这些以色列民此时所处的位置,乃是“与我对居”。以色列人与摩押人对居,这是巴勒所恐慌的,因为他不知道以色列人为什么处于摩押人的对居方位。这也就显示出摩押王巴勒的无知,对于自己把握不了、掌控不了的局势,他是非常无奈的。

人面对自己的力量所无法掌控的事情,总是显得莫名的恐慌,却不知道求问耶和华,因为这是人的力量,这是人的智慧,这是人的自我作祟。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2:6
经文:“……这民比我强盛,现在求你来为我咒诅他们,或者我能得胜,攻打他们,赶出此地。因为我知道,你为谁祝福,谁就得福。你咒诅谁,谁就受咒诅。”
标题:巴勒差遣使者召巴兰觐见说……(二)

使者继续对巴兰表达巴勒的意思,论及以色列民,声称以色列民比自己强盛,所以巴勒才所有求,希望巴兰来为巴勒咒诅以色列民,这才有得胜的可能,将以色列人赶出此地。并且巴勒差遣去的使者对巴兰极为恭维,声称自己知道巴兰要为谁祝福,谁就能得福;反之,巴兰要咒诅谁,谁就会受咒诅。

巴勒对人心的了解到了极致,就连巴兰这样的先知,也在他的了解中。但是他永远无法了解以色列人,因为他不认识耶和华。

巴勒对以色列人充满了畏惧,认定以色列人比自己强盛。以色列人果然比摩押人强盛,因为摩押人败给了亚摩利人,然而,以色列人却接连战胜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蝁。巴勒并不知道以色列人能够战胜亚摩利人和巴珊人,是因为他们依靠耶和华。巴勒认为以色列人能够战胜亚摩利人和巴珊人,是因为他们比自己强盛。这就导致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的身上,所以他继续采用自己所认为的好办法,就是以自我降卑的方式去求先知巴兰。他已然认识到以色列人不是他们自身的能力所能战胜,所以需要来自外界的力量辅助,因此他求巴兰为他咒诅以色列人,是因为他看重信仰的力量,直到信仰的力量能够超越人的能力。他并没有看见以色列人的神,却是看见了自己国中的信仰的能力,想以非自然的方式战胜以色列人。

巴勒的目的,就是要将以色列人赶出这地,是因为他错误地认为以色列人对他的国家有所企图。他并不知道以色列人所要前往的地方,乃是神所赐予他们的流奶与蜜之地,就是迦南美地,而是认为以色列人战胜了亚摩利人和巴珊人,就对他产生了威胁。这种莫名的威胁感,让他整个思想念头都放在要赶出以色列人离开此地。他从来没有想过以色列人本来就要离开此地,因为这并不是神赐予以色列人的产业。

巴勒表明自己对巴兰的欣赏,是因为自己知道,巴兰为谁祝福,谁就能得福;巴兰咒诅谁,谁就受咒诅。巴勒的观念中认定巴兰的力量很大,是因为巴兰有预言祝福与咒诅的恩赐。巴勒看重巴兰,就是因为巴兰的话语中有权柄。但巴勒并不知道,话语的权柄本身不是巴兰自身所有,而是神的赐予,是神的恩赐。因为外邦中虽然没有以色列人那样深入的认识神,没有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为他们的祖先,但他们也是神所造的,在他们中间,也不免有神所特别启示得某些人和事情。但这些事情一旦成就,那些得到启示的人,就成为人所关注的对象。巴兰正是在摩押地的一位这样的人物,圣经称他为先知,因为在某些事情上,他确实得到了先知的恩赐,所以被人灌注先知的头衔,也是合理的。只是他在对神的认识上,并没有像以色列人那样深刻,因为他没有生命的传承,完全属于瞎子摸象一般。以色列人对神的认识,是居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所得到的启示与应许,而这一切,巴兰都没有得到过。所以他只能凭着自己的一些理解来认识神,只能凭借着人的智慧来认识神,却没有神清楚明确的启示。是以虽然他也有过神的启示,从而被称为先知;甚至连圣经也接受他先知的职称。只是由于他在摩押地,在巴勒的影响下,使得他的先知职分没有完美的发挥,也就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自然无法持守在先知的职分中。所以给人看见的,就是巴兰祝福谁,谁就蒙福;巴兰咒诅谁,谁就受咒诅。也就是说,因为没有正确的真理引导,外邦人的眼光都在巴兰的影响下,在无意识的认定中,我们看见外邦人眼中的先知,就是能够决定祝福与咒诅的权威人士。他们没有看见祝福与咒诅背后的掌控者,所看见的是奉差遣的人,所以先知的职分在外邦人中就成了神人般的存在。

正确地认识神,必须除去迷信色彩。让神改变自己的心意,一切以神为准则,以神为权柄。巴勒的观念错误,是因为没有人好好地引导他;巴兰的错误,是沉寂在外邦的黑暗权势中;米甸长老的错误,则更是因为他们有亚伯拉罕的血统,却没有亚伯拉罕的信仰与生命。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2:7
经文:摩押的长老和米甸的长老手里拿着卦金,到了巴兰那里,将巴勒的话都告诉了他。
标题:宗教领袖

这里让我们看见巴兰俨然成为了摩押人和米甸人的宗教领袖一般的存在,所以就连摩押王巴勒所差遣的诸如摩押长老和米甸长老这类具有相当分量的宗教背景的人,去见巴兰,都要拿着卦金去。哪怕是要传达摩押王巴勒的话语,还要把卦金带着,以示真诚。

摩押的长老和米甸的长老手中所拿的卦金,自然不会是出于这些长老的手中,那完全是巴勒背后操纵的结果。而他们这些宗教领袖式的长老辈人物,自然也不会贪图这些卦金,毕竟其后果谁也承担不起,而且同时去的乃是两个民族的不同宗教领袖,彼此之间也是一种相互的监督,所以也就没有发生这种第三只手的情况。

他们手里拿着卦金,到了巴兰那里。这是表明巴兰所住的区域与他们所在的地方奔来并不算遥远,这是显明巴兰在信仰上有趋于巴勒所在的皇宫的位置,两者之间相距本来不远。

他们到了巴兰那里,就将巴勒的话都告诉了他。这是表明这些摩押长老和米甸长老在本质上,他们的信仰概念,是下于政权概念。这是表明外邦人的信仰,一般都是在政治概念之下,也就是信仰服从于世界。但这种服从,内涵的是混杂,或者可以说,外邦的信仰,乃是为某些政治利益服务的。

摩押长老和米甸长老将巴勒的话告诉巴兰,是表明他们的话不出于自己,乃是出于他们的王。这是以政权压制巴兰的信仰。在一定意义上,是表明了人本超越了神的权柄。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2:8
经文:巴兰说:“你们今夜在这里住宿,我必照耶和华所晓谕我的回报你们。”摩押的使臣就在巴兰那里住下了。
标题:巴兰回复

这里让我们看见对于摩押和米甸的宗教领袖所转达的巴勒的话,巴兰给予了回复。由于是首次的回复,让我们从表面情况看见巴兰的性格,似乎非常属灵,凡事都要遵行神的话语而行。

巴兰说……是对巴勒所差遣来的摩押的长老和米甸的长老说。这也就是让我们看见巴兰在摩押和米甸的宗教领袖中还有挺有权柄的,因为他能够得到耶和华的启示,这是摩押长老和米甸长老都无法达成的。所以从巴兰所说的话中,我们知道,巴兰在一定程度上,与神的关系似乎更甚于摩押和米甸所有的宗教领袖,而且还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威慑力,使得他们无法不服从于他的权柄。

巴兰指示摩押长老和米甸长老,让他们当夜住宿在巴兰所在之地。但这种情况,是表明了巴兰在一定意义上,接纳了摩押长老与米甸长老与他同住,也就等同于在一定意义上,巴兰与摩押长老和米甸长老同睡,也就是进入同一种安息。

另外,巴兰又表明自己必然会照耶和华所晓谕的话回报,也就是说明自己对神的顺服。这也是他想要在这些宗教领袖面前表明自己的虔诚,所以特别强调自己必然会照耶和华的晓谕回报。

当巴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后,摩押的使臣,就是巴勒所打发到巴兰这里的宗教领袖——摩押的长老和米甸的长老,就照着巴兰所说的话在巴兰这里睡下了!非常明显,巴兰在这里接待这些摩押使臣,并不是因为他好客,乐意接待远人,而是因为他与他们有共同点,所以巴兰才接纳他们在这里睡了!

巴兰的话语让这些使臣极其顺从,这不是政治权柄的顺从,而是宗教领域的顺从。因为在这些摩押长老和米甸长老看来,巴兰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宗教权柄,使得他们愿意服从。而这种权柄的背后,说穿了,其实并不是神的影响,而是巴勒对巴兰的看重带来的影响。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Processed in 0.014958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