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四)

民数记20:13
经文:这水名叫米利巴水(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华争闹,耶和华就在他们面前显为圣。
标题:米利巴水

这水有它特定的名称,是根据它所经历的事件而产生的命名。这水的名称被叫做米利巴水,是因为以色列人向耶和华争闹,耶和华就在以色列人面前显为圣。

米利巴水,很好地叙述了以色列人在那地的经历。米利巴的字义为争闹,表明以色列人在那里争闹,才有了这水的出现。

以色列人争闹,是向耶和华争闹。这是表明他们不相信耶和华,并且藐视耶和华的权柄能力,不把耶和华看为尊、看为大、看为圣,所以敢于向耶和华的权柄挑战,要显出自己的荣耀权能,表明自己的存在。本来述说需要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件,但经过以色列人的“争闹”之举,正常的事件变得不再正常,因为以色列人的情绪出了问题,他们的心态、情绪、语言的语气等各方面都在彰显他们的自我,是以圣经称他们为争闹,要争的是自己的欲望,要闹的是耶和华神的情绪。

耶和华在他们面前显为圣,是以他的能力彰显他的圣洁,就连摩西、亚伦不尊耶和华为圣,都被定了罪,受了审判。这正是要显明耶和华的圣洁,是至圣的圣洁,不容人加以怀疑与猜测的评价。凡是带有怀疑的猜测与评价,或者是不出于全信的经验之举,都是对于耶和华的至圣的玷污,所以他们在神面前受了审判,耶和华在他们面前显出来的特定属性就是他的圣洁!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0:14
经文:摩西从加低斯差遣使者去见以东王,说:“你的弟兄以色列人这样说:我们所遭遇的一切艰难,……”
标题:借路(一)

这里让我们看见摩西差遣使者去见以东王要向他借路。

我们首先看见的是摩西差遣使者的地方是加低斯,表明摩西和以色列人当时的位置就在加低斯。

这里被打发的使者,圣经并未对他有过多的说明,就只是提及这是一个奉差遣的“使者”。

尽管他是一个使者,但由于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便足以显明他所站立的位置,所拥有的权柄。

正是因为他是奉差遣的使者,所以他能够见到以东王。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使者,他所代表的就是那个国家,整个国家的一切都将成为他奉差遣作使者的时候的后盾。所以他去见以东王,正是以特使的身份出现。

这位奉差遣的使者所代表的是以色列一个国家,所以他对以东王说话,并不怯场,而是直接毫无保留地说出其来意。

使者奉差遣所说的,首先是关于以色列人的介绍,就是他所代表的后盾的介绍。“你的弟兄以色列人”是将自己的身份与对方的身份建立关系,因为就算别人不知道,以色列人和以东人自己一定知道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摩西打发使者去见以东王的时候所凭借的权柄就是“你的弟兄以色列人”。

摩西打发去的人对以东王所说的话,是表明自己遭遇的一切,乃是承认自己当时的情况并不十分好,这从另一个层面让我们知道了在摩西的眼中以东人还是非常亲近的,因为毕竟在彼此之间还有一些特殊关系。而以东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于中东地带所有其他人,哪怕是以实玛利的后代,哪怕是罗得的后代,都不能与以东人相媲美。毕竟以实玛利的子孙血脉并不纯正,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以色列人直接的灾难。然而,以东人却是例外了,因为他们都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而且还更加同是以撒和利百加的后代,这也就是以东人例外的根源。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0:15
经文:“……就是我们的列祖下到埃及,我们在埃及久住。埃及人恶待我们的列祖和我们,……”
标题:借路(二)

继续使者面见以东王借路的话语,就是传达以色列人所说他们遭遇的一切经历。从她们的列祖下埃及开始,直至他们在埃及久住,埃及人对待以色列人的态度恶劣等等。

以色列人的列祖下埃及,是为了躲避饥荒,是因为约瑟在埃及地作了宰相。也就是表明他们将会在埃及地拥有一定的权势。而且其根源,还是约瑟与法老的邀请,是荣耀的事件,而带给后代的,却是悲惨的结局。究其根本,乃是因为“我们在埃及久住”。

如果仅仅是“我们的列祖下到埃及”,那是荣耀的事件,是因为约瑟的智慧在埃及人中间成为祝福,换得了极重的荣耀。如果仅仅是“我们的列祖下到埃及”,那便是寄居的生涯,过了荒年,就应离去回到迦南地。如果仅仅是“我们的列祖下到埃及”,那段下坡路就只是“我们的列祖”行走的,与此时的以色列人无关。

可惜,以色列民族不仅仅是“我们的列祖下到埃及”那么简单,而是更有“我们在埃及久住”的描述。这一信息,便让以色列人陷入了黑暗的深渊,后来有了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更是那新王因为以色列人感到了生命的威胁。这一系列事件,其根本所在,就是因为“我们在埃及久住”。本来是寄居之地,成为了居住之地;本来是暂时过客之地,成为了永久居民之地。这就导致了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的灾难。

埃及人恶待以色列人的列祖,也恩待以色列人。这里的“列祖”和先前“下到埃及”的“列祖”自然不是同一批人,因为先前“下到埃及”的列祖,是蒙埃及人看重的,是受埃及人尊荣的。而这里记载的“我们的列祖和我们”却是被埃及人“恶待”了,所以这明显是两批不同的“我们的列祖”。然而,对待摩西时代的以色列人而言,就是出埃及行走在旷野之中的以色列人而言,这两类人都是“我们的列祖”之列,因为都是他们的祖先。埃及人恶待了这批以色列人的列祖,也恶待了这批以色列人,这是一种羞辱,一段惨烈的历史。对于以色列人而言,这是不可磨灭的经历。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0:16
经文:“……我们哀求耶和华的时候,他听了我们的声音,差遣使者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这事你都知道。如今,我们在你边界上的城加低斯。……”
标题:借路(三)

摩西打发去见以东王的使者论及自己在埃及地的苦难,乃是要强调耶和华对他们的眷顾。所以这里的信息直接引出他们在被恶待的时候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听了他们的声音,差遣使者把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使者这样叙述,是要表明这件事情已经众所周知,所以这里强调以东王也知道。使者表明以色列人的处境,此时正在以东边界上的城加低斯。

使者以耶和华对以色列人的眷顾为基础来让自己的意思更加顺畅的表达。以色列人在埃及人恶待他们的时候,选择了哀求耶和华。但我们在看出埃及记的时候会发现以色列人在受埃及人压迫的时候并没有哀求耶和华,甚至没有提及过耶和华的名,只是因作苦工觉得命苦,只是因作苦工叹息哀求,而没有说他们哀求耶和华的名,甚至连耶和华的名都没有提及过。以色列人只是发出哀求的声音,但他们的声音上达了耶和华,这才有耶和华对以色列人的救赎。所以在这段使者述说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的历史中,带有虚假的信息在内。或者使者并不知道真实的情况,或者使者故意要表明以色列人敬畏耶和华,但究其本质,还是带有虚假的信息。

耶和华听了以色列人的声音,是听了他们的哀声,因为他们的哀声达于神,所以被神听见了。并非他们主动哀求神而蒙神垂听,而是他们悲哀的时候发出的哀声达于神前。也就是说,神听见他们的声音,乃是表明神对他们的关注,而非他们对神的哀告。

神差遣使者把以色列人从埃及地领出来,这是一个本质性信息,也是以色列人一直引以为豪的事情。因为神差遣使者引导以色列人出埃及地,是彰显了诸多的神迹奇事,对于以色列人而言,这是一件极大的荣耀。以色列人有这样的认识,但究其本质,那却只不过是他们理性上的认知,而非生命中的认定。因为在他们行走旷野的这一路上,神都在他们身边加以引导,这是他们无法否认的,哪怕他们想要否认,哪怕他们不甘愿承认,但这仍然是一个事实。

这使者表明“这是你都知道”是要以神对以色列人的引导来作为一个基础,从而使得以东人给他们让路。但是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出,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事,以及伴随以色列人的各种神迹奇事都在影响着当时代许许多多的人,被众人所公知。

使者提出要求,是“如今”的信息,表明这信息在那个时代的时代性、以色列人的要求就是在以东边界上的城加低斯,已然申明只是路过一下,经过了边界上的城加低斯据好了。神设定了时间和空间,以表明自己不越界。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0:17
经文:“……求你容我们从你的地经过。我们不走田间和葡萄园,也不喝井里的水,只走大道(原文作“王道”),不偏左右,直到过了你的境界。”
标题:借路(四)

以色列人的使者继续他的借路宣言。

这里让我们看见使者的态度极好,用的是祈求的语气和真诚的态度,来述说他们只是要借路一过的目的。

“求你容我们从你的地经过”,是用谦卑的语气讲述了他们出访的目的,就是要“从你的地经过”。这里以色列的使者承认了这块土地是“你的地”,以表明以色列人对以东人所占领的土地没有任何的贪欲。而他们要进入,只是为了“经过”,所以用了“求”的语气,并且以期望以东王有“容”让的态度。

使者又表明以色列人不走田间和葡萄园,也不喝井里的水。不走田间和葡萄园,表明以色列人不会贪恋以东人的产业与物质。不喝井里的水,表明以色列人没有时间呆在以东地,只是要急速路过而已。

以色列人所要行走的道路,是王道,表明以色列人所要行走的道路,将在以东王的监督之下,没有隐私,没有任何的作恶机会。

以色列人行走王道,不偏左右,表明他们所走的道路是直路,直接通向以色列人的目的地的道路,不会东游西逛,径直前行。这里的“左右”分别表明了西与东,是以此述说以色列人不会在这条道路上东转西转。

以色列人所要行走的目标,直到过了你的境界。是以此表明以色列人的目的地,并不在以东人的境界内,所以他们将“直到”过了以东地界。以东人的境界,就是以东的土地,属于以东王所有,是以被称为“你的境界”。而当那地成为“你的境界”的时候,那地的主人以东王就有了决定那块土地的绝对权柄。不仅是土地上的所有人事物,就连那块土地上所有经过的人的权柄,也在以东王手上。

以色列人的使者借路,是以以东王所拥有的权柄为重,所以他的态度极其谦卑,对以东王的语气极为稳重。这是以色列人的态度,借着使者彰显出来。而这一系列信息,对基督徒而言所要学习的,是让我们知道我们在地上不过是客旅,是寄居的,所经过之地不过是路过之地,不要贪恋这个世上的所有物质,因为那与我们无益。只有看重神所赐予我们的产业,看重那将要前往得为业的宝地,我们对于所路过之地也就不会再有任何的贪恋,因为这个世界实在没有任何可以吸引我们的;而那真正能够吸引我们的,也是这个世界上所没有的。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0:18
经文:以东王说:“你不可从我的地经过,免得我带刀出去攻击你。”
标题:拒绝

以东王对于以色列人借路的请求直接拒绝,并且加以威胁。

这里并没有关于以东王的身份、名字等相关记载,是以表明在耶和华神的眼中,以东王是谁并不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一点分量。记载以东王,只是因为以色列人需要借路,和以东王有过交锋,仅此而已。

以东王拒绝了以色列人借路的请求,宣称以色列人不可从他的地经过。非常明显,以东王是以此将以东地视为他的私人产业。我们知道万有都是本于神、倚靠神、归于神,也包括土地在内。尽管神将土地祠给了人,但土地的绝对拥有权、土地的绝对主权一直以来就是神的,没有任何人能够剥夺。并且在圣经诸多的教训中,我们可以知道天是神的座位,地是神的脚凳。而且诗篇中也有天属耶和华,地也属耶和华的记载。是以我们知道以东王所说“我的地”在本质上是掠夺神对土地的绝对权柄。也因为他认为那是他的土地,所以他才可以阻止以色列人经过以东地。然而在他这样宣称的同时,所暴露出来他的心理状态却是对以色列人深深的忌惮。他怕以色列人剥夺他的土地。掠夺他的产业,所以才会阻止以色列人经过他的土地。其实这种忌惮之心在本质上,是因为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所显出的各种让世人认为奇异的事情,是神在以色列人中所彰显出来的各种奇妙作为。其实有所忌惮的不仅是以东人,而是全世界各国的人。所以以东王忌惮以色列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东人甚至提出带刀出去攻击的威胁语气,并不是有争战的勇气,而纯粹就是口头上的威胁,其目的就是要阻止以色列人路过他的土地。而在这种威胁的语气背后,我们看见以东王的心虚,对于战争根本没有一点把握,所以才会说“免得……”;我们又看见以东王的暴力,是以提出以“带刀出去攻击你”的威胁字眼。人的生命中就是充满了各种矛盾,往往在彰显人的暴力的同时,所彰显暴力的背后,却是出于自己的心理压力,也是心灵所承受的威胁压迫到了极致而产生的突然的大爆发。若没有外力的压迫,若没有自己心灵的受压到了极致,是不会爆发出暴力的情绪的,更不会产生威胁的语气,那只能显明自己的无能,只能将对方推上一个高度,是让自己重视的高度,是让自己产生威胁的高度。

人的生命往往在矛盾中成长,矛盾就成了人的生命的主体。当人自己为王,将神摆在一边的时候,人的暴力情绪和危机感同时爆发。而其本质,却是引出自己的权柄产生威胁,显明出来的,是人的权柄的不可靠,人的权柄的矛盾纠结,人的权柄的无知愚昧等一系列以自我为中心带来的负面情绪。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0:19
经文:以色列人说:“我们要走大道上去。我们和牲畜若喝你的水,必给你价值。不求别的,只求你容我们步行过去。”
标题:以色列人所求

这里让我们看见的信息,并不是承接前文所述摩西打发去见以东王的使者所说,而是变成了“以色列人说……”了!这似乎是在表明某些特殊的信息,有几种不同的可能。可能性一:摩西打发的使者有好几个,不止一个,所以这里记载以色列人所指的是打发去的众多以色列使者中的一员。可能性二:说话的就是摩西打发的那个使者,也就是前面说话的那一位,只是这里所记载的信息,是他代表整个以色列人的要求,所以信息用“我们”这个复数来表明以色列众人。可能性三:打发去的使者有好几个,而他们在这里所说的话是异口同声,所以这里以色列人所说的话,也就是所有使者一同说的,以显明他们的同心合意,更重要的是显明他们说话的背后,是带有神的权柄和能力。

以色列人所说,首先是关乎他们要走的道路。以色列人所要走的是大道,而且方向向上去。大道,表明他们声称所要行走的道路,都将在以东人的注目注视之下,表明他们所行走的道路,都在光明之中,不在黑暗之中。上去,表明他们的方向明确,而且由于当时所处的境遇,让他们宣称认定所要行走的道路,乃是上行之路,而且由于是面对以东王,他们能够站住自己的地位,是与以东王一同在所在的位置上宣称他们所要行走的道路是“去”的道路,而并非“来”的道路。

以色列人表明自己和牲畜有可能会喝以东人的水,所以他们先与以东人做好交涉,省得以色列人或者他们的牲畜无意中喝了以东人的水不好做计较。这里提出,以色列人和他们的牲畜若喝了以东人的水,必然会要付出相应的价格作为价值。也就是说,这里提及的以东人的水也是平凡之物,只是因为以东人的掌控操控,只是以色列人有可能会遇见价格不菲的水。这里提出的“必给你价值”是表明以色列人的公义公平准则,不因为战争即将爆发而有所改变,他仍然强调以色列人只要水。这是一场交易,一场生意交流,只有双方都达成美好的后果,才能显出其价值的公正公平。

以色列人不求别的,所求的仅仅是步行经过以东地。这里所宣称的,正是这样的认定。以色列人所要行走的道路,是因为他们需要经过以东地,所以他们向以东王提出请求。他们没有以强硬的姿势出击,也没有无理取闹,而是以谦卑的姿态“求”以东王的允许。这是因为那地的权柄,神已经赐给以东,所以居于神的权柄,他们也从某种意义上认可了以东王对以东地的权柄。所以他们在要行过以东地的时候,便是如此以“求”的姿态和语气表明自己的意愿。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0:20
经文:以东王说:“你们不可经过。” 就率领许多人出来,要用强硬的手攻击以色列人。
标题:以东王的阻止

这里让我们看见以东王对于以色列人的要求的拒绝,是非常彻底的。不仅在言语上不假思索的、非常坚决的予以拒绝,甚至在行动上也有相当的表现,直接就率领许多人出来,要用强硬的手攻击以色列人。

以东王在这里表现出对以色列人绝对的敌意,是坚决的。他的回复毫不客气,直接僵硬的表明自己的态度,说道“你们不可经过”。这是一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话语,显明了以东王对待以色列人的态度,没有任何感情可言。而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乃是直接拒绝了以色列人经过他的土地,却没有说出任何原因,只是一种坚决的拒绝,其中似乎还带有一种不屑说出原因的意思,是以此表明以东王对于以色列人的不屑态度。对于以色列人要经过他的土地,没有原因的拒绝,其实也不需要原因,只是需要表明这土地是他的,以色列人可不可以经过,就在于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做出决定了。是以他完全可以如此坚硬地毫不客气地拒绝。

以东王的拒绝,不仅从言语上直接坚硬地表达出来,更是从行动上显示出来。他在回复之后,没有给以色列人任何思考回复的时间,就立刻带领许多人出来,要用强硬的手攻击以色列人。这一举动让我们看见以东王对于自己的权柄并没有信心,所以他感到自己无法把握以色列人对待他的态度,所以没有给以色列人任何思考回复的时间,便直接采取攻击性行动。“率领许多人出来”,是要表明他的权柄,可以率领那么多人为他争战,显明他的地位坚固。不可抵触。而这一举动,我们若用更深层次的眼光去看待,就会知道这以东王对于自己的权柄没有一点信心。他需要有许多人的伴随,才可以证明自己的权柄稳固;他需要有那么多人的跟随,以此为自己壮胆,才可以与以色列人交锋。而这强硬的手,本身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他所率领出来的许多人显明出来的。其实这也挺正常的,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以来,对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借着摩西、亚伦在埃及地行的诸多神迹,普天下已然尽所皆知。面对这样一支队伍,有勇气直接与之面对面地争战的,恐怕少得可怜!而且这还是同一时代的人,还未过一个时代,因为他们并没有过了四十年的旷野道路,还是在四十年的中期左右,所以同一代人还未过去,对于在埃及地发生的事迹,恐怕各国都已知晓。用强硬的手攻击以色列人,只不过表明一种态度,就是敌对的态度。但是在这态度上的敌对的同时,以东人并未意识到这种敌对直接针对的虽然是以色列人,但间接针对的,却是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神,就是让他们所畏惧的神!

人的争战欲望,往往是为了自己的地位权势,为了保全自己,可以不惜牺牲别人。这就是人的性情,是自我的稳固。然而,在这种欲望的背后,却是极度的不自信,极度的没有安全感。因为没有安全感,人的生命没有保证,所以才会建立国度,维护自身利益,从而随着国度的建立,带来的结局就是有了战争。一旦战争爆发,人的生命就没有了丝毫的价值,如同垃圾,可以随处扔;如同流星,也不过一闪而逝;如同水滴,也无法承受太阳的暴晒……生命的价值在战争中是最轻贱的、最廉价的,完全不值钱!只是为了维护某些霸权主义者的权力欲望,便可以随意丢弃、随意舍去,似乎完全为了别人。但对于霸权主义者而言,这种牺牲的价值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0:21
经文:这样,以东王不肯容以色列人从他的境界过去。于是,他们转去,离开他。
标题:总结

这里让我们看见以东王的抉择与以色列人的行动的总结。以东王坚定地不容以色列人从他的境界过去,以色列人便是选择了转去,离开他。

通过“这样”表明了以东王抉择的最终结局,就是不容以色列人经过他的土地。这里的描述非常奇妙,并非直接说不肯容以色列人经过他的地,而是说不肯容以色列人从他的境界过去。这是强调了信息中的“境界”,也是“王”的随之产物。每一个王都有自己的地域疆界,才能被称为王。以东王也是如此,他既然被称之为王,自然有自己的“境界”,就是自己所管辖统筹的范围,就是自己为王的地域范畴。只有在“他的境界”内,他才是“王”。也可以说,他是什么“王”,就有权力决定什么“境界”。所以在他的权力范畴内,他选择了阻碍以色列人的道路,不容以色列人从他的境界过去。

通过“于是”表明了以色列人的行动。由于那路是属于以东人的境界,所以以东王的决定成为他们道路的选择。他们在以东王的最终决定下做出了应有的行动,就是转去离开以东王。其实他们所离开的,并不只是以东王,也更是以东地。以色列人的决定,表明他们尊重权柄,因为那地是以东地,所以以东王有权柄决定那地的一切,既然以东王阻止,那他们就转去。以色列人的决定,还表明他们认定神掌管一切。那地是以东人的,这是神所定的,神将西珥山赐给了以东人,这是神的旨意与定规,所以以色列人并没有去干预那块土地的权柄,没有因为以东王拒绝他们路过而去与他们争战。这并不是说以色列人没有足够的武力,而是表明以色列人不愿进入没有意义的战争。因为那地并不是他们的掠夺范畴,所以他们选择规避——转去与离开他。转去,是表明他们方向上的规避,针对道路的决定;离开,是表明他们行动上的规避,针对人的决定。以色列人知道神赐给亚伯拉罕的后裔有他们各自的土地,所以没有强行进入不属于他们的土地,因为那不是神赐给他们的产业。

以东王在自己的境界内作王,并非以色列人可以干预,所以以色列人转去,离开他就是正确的决定。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民数记20:22
经文:以色列全会众从加低斯起行,到了何珥山。
标题:从加低斯到何珥山

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在以东地外围的行程,是因为他们被以东王拒绝进入以东,所以从加低斯起行,到了何珥山。

加低斯到何珥山的信息是这节经文的全部内容,在这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说,这节经文在这里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道路的连接,乃是步步惊心,步步紧密。

以色列人的每一段道路都是有始有终,表明以色列人的道路清晰,没有丝毫的含糊,没有丝毫的断程,而是非常紧密地衔接一线。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Processed in 0.013342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