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十八章

22:摩西的岳父的教导(六)——指点摩西当分工合作

摩西的岳父继续以他的知识教导摩西,这些官员阶级的人要分担摩西的责任,他们可以自己审判百姓,而且可以随时审判百姓。大事就带到摩西面前,小事他们自己审判就行了。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让摩西轻省一些,而是让以色列百姓也能够同当此任。

摩西的岳父所表明的,是让摩西所挑选出来的这些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不仅要承担管理百姓的职责,也要叫他们可以随时审判百姓。这里所强调的,是这些官员性的职份,是人所定规的,要按着人的方式来审判百姓,所以就显明了一个时间概念。摩西的时间不够,他要审判众多的以色列百姓,他就没有时间与神同在了,所以叶忒罗为他想出这么个方法来,似乎是解决了他的难题,因为摩西有了很多帮手,可以负担他的重担,审判百姓的事情他就可以轻省了许多。并且这样的话,审判百姓的人就多了,摩西就有更多的时间与神同在了。

摩西的岳父表明,大事可以呈到摩西这里,小事就让这些官员自己去审判。这里让我们看见叶忒罗的概念中有着“大事”与“小事”的分别,这就是外邦人祭司与以色列人的不同之处!在以色列人中不应当有小事的说法,因为人所做的一切事情,都需要向神交帐,既是如此,又何来大事小事之分?叶忒罗的概念中有大事与小事的差别,所以他在这一段话中所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让以色列人有了大事与小事的概念差距。我们说他所犯的第一个错误,是用世界的方法来教导以色列人,因为他让以色列人按着人的方式定规各个阶级,让以色列人有了阶级概念,这本是神的子民中不当存在的!而第二个错误就是这里所说的让以色列人有了大事与小事的概念差距。我们要知道,在“最小的事”上忠心的人,在“大事”上也会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的人,在“大事”上也会不义。(路加福音16:10)这是圣经所记载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准则,就是将“最小的事”与“大事”等同看待。

摩西的岳父教导摩西这样行,有两个目的:其一,可以让摩西轻省一些;其二,可以让以色列百姓也同当此任。让摩西轻省一些,是因为摩西的个人负担太重了,让摩西有了压力感。叶忒罗看见了摩西的压力感,但他没有看见摩西的压力背后所支撑他的能力,这说明叶忒罗没有属灵的眼光,这也就难怪他会有了这样的困惑。让以色列百姓同当此任,这又是因为他希望以色列人更多的人参与到摩西的侍奉中,他对神在以色列百姓中的计划与旨意可谓一窍不通!这以色列民既是神的百姓,就理当以神所设立的权柄作为职分,而叶忒罗的教导,则是让一些没有神的启示的人也参与到神的工作上来,这项工作或许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工作,但他并不知道以色列百姓与世界各国的不同之处,以色列是独特的子民,不列于外民之中,就自然有他们当有的行事方针,不能根据人的意思来设立权柄,而要完全照着神的意思,以神的旨意为主,这样才是神的百姓当有的立场。

身为外邦祭司的叶忒罗,他以自己固有的理解来教导摩西,为的是要帮助摩西,就这点而言,他似乎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在他的帮助中,却看见了世界的方式,这是以色列人当防备的,也是我们当谨慎的。我们在自己的各种困难面前,需要谨慎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要更多地与神相交,从神那里领受生命的信息,那才是最美好的。不要以为帮助我们的人是神的祭司,就觉得非常可信,要学习自己从神那里得到信息,来分辨一切周围的声音;也不要感觉别人的建议与我们有益,就完全照办,要遵着神的感动,按着真理而行,这才是绝对可靠的,也是不会有任何的破绽的!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八章

23:摩西的岳父的教导(七)——指示摩西的最终目的

摩西的岳父继续教导摩西,指示摩西这样行的最终目的:从神那方面而言,他会这样吩咐摩西,使神的吩咐更加明确清晰;从摩西这方面而言,使他能够承受得住,有足够的体力支持他的身体;从以色列百姓来说,他们也不必一天到晚站在摩西面前,都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到家中了。

这里给我们看见叶忒罗做的一个假设:“你若这样行……”“这样”所指的是照着叶忒罗所说的方式。也就是在以色列中设立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这四级官职。圣经让我们看见地非常明显,这个意见是由“摩西的岳父”提出来的,所以他是为了摩西考虑,终极目的是要让摩西有一个休眠。圣经并没有记载他的身份与名字,只是记载他与摩西的关系,这是让我们看见他所做的这个提议,是出于对摩西的爱与关心,并不是出于他是神的祭司,也不是出于为他自己的名誉,他只是为了摩西。所以他在这里所显明的,以“你若这样行”开头,正是表明他是为了摩西考虑才提出此建议的。

这里让我们看见摩西的岳父所提示摩西的三个最终目的,首先是神的吩咐。摩西的岳父似乎很肯定这是神的吩咐,才宣告出“神也这样吩咐你”,但神在那时并没有吩咐过摩西,叶忒罗似乎已经敢肯定神这样吩咐摩西了,这真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摩西本人并没有得到神的启示,而摩西的岳父却已经肯定地宣告了神会有这样的启示,似乎摩西的岳父在代替神发出这样的宣告。圣经没有对这件事情作出任何评论,只是让我们看见摩西的岳父一切都是为了摩西考虑,为了摩西设想,才有此建议的。他敢于宣告“神也这样吩咐你”,因为他确信自己的到来是出于神的引导,而他所说的话是在圣灵的引导下说的。但我们并不知道他这样说的确据,或许他是从爱心出发,这爱就是从神而来,所以他说“神也这样吩咐你”了!又或许他是从自己的职分出发,因为他是一个祭司,是一个受膏者,他所说的话自然是有神的感动发出的,所以他敢于断言“神也这样吩咐你”了!不论怎样,他对摩西的教导确实出于爱与关心,这是不可否认的!

在他的教导中特别提到,摩西本人可以承受得住,这是摩西本身的身体力量。摩西的岳父似乎感觉到摩西身上的压力让他承受不住,他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或许摩西的岳父感到自己的到来是有目的的,不仅仅是将摩西的妻子与两个儿子带到摩西身边,并且对摩西和以色列人而言,他也有一定的职责。这或许是祭司的天性使然,他会有这样的责任感,让他要帮助摩西减轻压力,所以他提出这样的建议,是要让摩西能够承受得住。摩西的岳父似乎已经感受到摩西身上的压力甚重,是他本身无法承受的,但摩西却从未说过有这样的压力感,所以摩西的岳父似乎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这话的,他并没有实际地去站到摩西的角度上去,只是凭着自己的想象与人之常情说了这话,他的目的就是让摩西的压力少一点,这虽说是出于爱,但似乎有些过分了……

摩西的岳父的教导中最后提到的,是自己所提的建议对以色列百姓的好处,他们也可以平平安安地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这个建议的最大受益者,应该就是以色列的百姓,因为他们一天到晚站在摩西面前,或许他们真的会有疲倦感。但他们此时是处在旷野之地,这样的站立是一种操练,所以这个提议对他们而言,身体上是得到了休眠,但精神上却失去了警惕性,究竟好与不好,恐怕只有天晓得了!以色列的百姓能够“平平安安地”回到他们的住处,似乎他们能够得到享受了,他们能够得到“平平安安”了,但这与他们将来的争战恐怕并没有好处,因为这样的“平平安安”会造就他们的惰性,使他们忘记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与立场,使他们失去原本可以操练的机会。旷野最大的好处,就是操练耐力,而以色列人如果为了短暂的“平平安安”而放弃了这个操练的机会,恐怕他们面对敌人的时候耐力就不会那么充足了!

摩西的岳父出于爱与关心,一切都是为了摩西,也附带为了以色列人。但我们看见他所说的这一切对以色列人并不是真实的有益处,因为他所顾念的是以色列人的肉体,所看见的是以色列人面前的困难;他没有看见以色列人将要与仇敌争战,没有看见以色列人四围都是仇敌!他更没有想到恐怕自己的族人将来也要成为以色列人的仇敌!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八章

24:摩西的听从

圣经给我们看见,由于提议的是“摩西的岳父”,所以摩西这个做女婿的自是唯命是从了!但我们看见摩西并没有求问耶和华,就做了决定,听从岳父的话,并且立刻遵行,按命去办。

圣经以“于是”来引出下文,说明下面所要说明的,正是衔接摩西的岳父所提的建议。也就是说,摩西的岳父的建议立刻得到了应有的回应,但我们没有看见摩西在听见这个建议后与回答岳父的话语之见有任何地神的沟通,这似乎是把神摆在一边,却去听从了人的吩咐;或者是摩西当时立刻得到了感动,就作出了回应。

摩西听从他岳父的话,这表明摩西对权柄的顺服。他的“听从”是不带条件的,我们不对这点的好坏作任何的评价,因为圣经没有评价。但就我的个人领受而言,这样的“听从”有些过头了!本来顺从岳父是应当的,但他却没有把神摆在首位,这样的顺从就有问题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一切的顺从,都必须把神摆在首位,先要寻求清楚神的意思,按着真理而顺服,这样的顺服才是真正的顺服,才会蒙神的纪念。

摩西的听从并不是光说不做的,他是有实际行动的!摩西按着他岳父所说的去做,这表明他顺服的实际行动。我们看见摩西对人的顺服是有行动相随的,这才是真正的顺服!我们也应当在顺服神的事情上尽心竭力,因为我们的顺服不是空口白话,而必须有实际的行动!摩西的行动是照着他岳父所说的去行,这是对他岳父的顺服;我们对神的顺服也应当如此完全,就是要完全德照着神所说的去行!这是非常重要的准则,是圣经所启示的一个原则性信息:“顺服神,不顺服人,是应当的!”

摩西听从岳父的话,这是一种顺服。他照着去行,这是实际的行动。我们说,我们要学习顺服,就必须有实际的行动,否则永远也无法学会!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八章

25:摩西选立以色列的首领

摩西照着他岳父所提出的建议,为以色列百姓选立出首领,是从以色列人中选出,所选出的人是有才能的人,他们被立为百姓的首领,分别被立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

摩西顺从他岳父的命令,或者说他接受了他岳父所提出的建议,他从以色列百姓中间选出一些有才能的人。首先让我们看见的是这些人是从以色列人中选出的。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摩西所带出埃及的,似乎并不都是以色列人,还有其他人在内。因为这里让我们看见摩西挑选人的时候,首先就是要从以色列人中挑选,若没有非以色列人在内,圣经就不会说到要从以色列人中挑选了,因为他们本来就都是以色列人!我们看见被立为百姓首领的人,首先就必须是以色列人,这是要保守以色列生命的纯正,只有神所拣选的具备以色列血统的以色列民,才能在以色列人中被立。

这里让我们看见被拣选的人的第二个要素,就是一定要是有才能的人。人所起意选择的,所看重的乃是才能。这“才能”二字带给我们的信息,是以人的“才”为准,以神的“能”为辅,这个信息是完全不合神的定旨的。我们应当看重的,不应该是人的“才”,我们更应该看重神的“能”,因为拯救以色列民的,根本不是人的“才”,完全是神的“能”!叶忒罗的教导,摩西的挑选,无疑是让以色列百姓从追求神面前的得到转移到追求才能上面去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属灵现象!其实叶忒罗所提出的“才能”三准则,不应该是以色列中的“首领”才应当具备的条件,而应该是每一个以色列人都应当具备的!摩西照着叶忒罗的引导行,就混淆了“才能”的基本性和特殊性,他不应该有办法按着岳父所提的建议行,因为按理而言,以色列人应该都具有叶忒罗所说的“才能”三要素,但这里让我们看见的信息,却是让我们非常失望,因为摩西选出了有才能的人,这就说明以色列人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敬畏神、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这是非常可悲的!

那些被选出来的人,他们被立为百姓的首领,在以色列人中就有了四个阶级概念出现!这也是以色列人效法世界的开始!

我们强调,神的百姓中不可有人所选立的权柄阶级,目的并不只是因为神看人人都平等,更是要让人知道神的百姓不同于世人。他们与世人的不同之处,正是在于他们是神的选民,只有神才能做他们的首领,只有耶和华才是以色列人中唯一的权柄!而叶忒罗的建议,是根据世界各国人的规矩教导摩西的,把摩西从耶和华面前带出来了,让以色列人失去了他们的独特性,从阶级概念开始,他们有了人的权柄,有了人的制度,有了人的地位,这对神在以色列人中的权柄而言,已经绝对形成了一个实质性的挑战!

今天作为神的百姓的教会,千万不可以走以色列人的老路,什么事情都照着家里人的意思办!我们却常常犯这样的错,把家里人的建议带到神的教会中,美其名曰他们因我们成了圣洁,美其名曰他们所提的建议是合乎真理的,但却忘了他们有不同的生命!摩西的岳父身为祭司,是一个属灵的职分;身为摩西的岳父,他对摩西有相当的权柄。但摩西听从他的话,就在以色列人中设立了人的权柄,把以色列人拖向了世界的边缘,自己却不自知!实在太可悲了!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八章

26:各级首领官员审判百姓

我们看见摩西照着叶忒罗的指教在以色列中设立了各等官员,他们的职责,是审判以色列的百姓。但凡遇到难审的案件,便呈到摩西那里,一般性的各样小事,就由这些官员自己审理。

这些官员的职责,是随时审判百姓,也就是说他们与百姓建立了上下属的关系。在以色列百姓中,只有利未人可以代表神,但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是另一批人,他们也成了以色列的上层阶级,这就有违神的意思了。这些人并不是神的代表,但却成为以色列人的管理者,他们可以随意审判百姓。虽说他们是敬畏神、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但他们却并非神所拣选。其实神在以色列人中早已选择立定了一批人,是可以审判百姓的,就是利未人,但叶忒罗的建议,使得利未人失去了职份,却让一些不相干的人参与了特殊的职份,这与立凡民为祭司相差无几。

如若是神所选择的,他们就不会有“难断的案件”一说,但这里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中被挑出来的官员首领,他们有难段的案件,就呈到摩西那里。这就使人间的阶级概念,这种概念进入到了神的百姓中,是非常不合宜的!同样的,今天的教会是否也在走这样的道路?建立人的权柄,设立人的权位,将传道人摆在一个不当有的位置上,特别地看重这些人?身为传道人的,是否有一种特别的优越感,认为自己超越平信徒了?这就是那个“首领”的灵。圣经记载耶稣基督的教训却是这样说的:“耶稣叫他们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可福音10:42—45)在这里,我们看见神所看重的,并不是“首领”的灵,而是“服侍”的灵,“仆人”的灵,这是耶稣基督所要的!我们不要将自己摆在审判者的立场上,这不是为父之心;我们要将自己摆在服侍人的立场上,这才是神的仆人当有的心理状态。

以色列人中有了大事小事的分别,不是吗?“但各样小事他们自己审判。”这里给我们看见人的审判出现了!或许从这里开始,以色列人就已经有了“王”的概念,也就难怪他们后来要求撒母耳立王了!这里所显明的,岂非就是将摩西视为以色列人的君王?但摩西却并不应当成为以色列人的王,因为他的职份只是一个领导者、引领者、先锋。他是开路的人,是引导以色列人出埃及近迦南的人。或许以色列人后来的可拉背叛,也正是因为感觉到摩西无形中称王对此导致的不服意志的形成。

我们需要谨慎,在神的百姓中不可有王权的设定,不可有权柄概念的出现。我们都是君王,但那是将来的事情,现在神要我们做的,就是服侍人,因为我们现在是仆人,所以我们应当学习服侍周围的每一个人。不拘是传道人,还是平信徒,都是一样的,都是做仆人的,都是服侍人的!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八章

27:摩西请别岳父

这件事情之后,摩西就让他的岳父离去,叶忒罗也返回他的本地去了。

这里记载的时间是“此后”,就是在摩西顺从叶忒罗的定意之后。圣经记载这个时间,似乎是在说明叶忒罗与摩西一同的时间过长了,这样不仅影响了以色列人的行程时间,而且在这里所记载的这段经历来看,我们也感受到了叶忒罗给以色列人带来的困惑,这样更加显得这里记载“此后”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性。

这里的记载中似乎让我们感受到摩西的岳父并不愿意离开以色列人,但是在摩西让他离去的情况下,他就不得不离去了!所以我们看见“摩西让他的岳父去”的重要性,这不仅断了叶忒罗继续指挥摩西做这做那的权柄,也让他的岳父无法得知以色列人的道路。本来他的岳父到来,只是为了将摩西的妻子儿子带给他,但摩西对他的看重有些过分了,导致了他的干预心里出现,他便引发了对以色列人的道路的干预。他不仅间接地干预到以色列人行走道路的时间,还更加直接地干预到了以色列人的内部侍奉中,实在有些过火了!我们在这里看见摩西的岳父离开,是在摩西的“让”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是摩西的意思让叶忒罗离开的,如若按着叶忒罗的意思,他似乎有可能都不愿意离开以色列人,但他毕竟是外邦人,摩西没有顾及到他是自己的岳父,而毫不客气地请他离开了,就因为他干预到了神在以色列中的权柄。摩西似乎已经感受到了这点,才起了这个意思。

摩西的岳父在摩西的请别下,他就往本地去了。这里似乎让我们看见叶忒罗的结局是非常悲惨的,因为他来到以色列人中间的时候,是带着三个人,也就是有三个人陪伴的,而此时回去,却是孤身一人!摩西没有让谁带他回去,送他回去,而是让他一个人独自离去。这里不仅让我们看见摩西对岳父的“无情”,更是要让我们看见神的仆人对外邦祭司的不尊重。摩西并不是不尊重自己的岳父,而是因为他对神工作的干预让摩西无法继续接纳他;他也不是不尊重外邦祭司,而是因为叶忒罗超越了自己的范围,甚至可以说是越轨之举,是一种罪!摩西不能容忍罪恶在以色列中,所以他不得不将岳父请走。叶忒罗回本地去了,似乎是非常凄惨的一件事情,但这却是叶忒罗自找的!我们要谨慎自己,不要越轨不守本位,要站好自己的位置,不要去干预别人与神的关系,更不要指挥神其他的仆人使女做这做那。

摩西的岳父成了我们的警戒,他对摩西的侍奉干预得太多了!摩西让他离去,没有给他找人送行,也没有亲自送行,就是让他离开,这正是因为他在以色列中自作主张,超越了自己的权限。我们要谨慎自己,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不要去干预别人的事奉,因为神给各人的带领不同,千万不要以我们的侍奉经验去指挥别人,这是非常得罪神的!

TOP

出埃及记第十九章

1:以色列人到达西乃的旷野

圣经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在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他们到达了一个新的站口,就是西乃旷野。

他们要来到西乃旷野,圣经首先让我们看见他们必须先出埃及地。但是在这里,我们看见能够进入到西乃旷野的人,都是以色列人,这是更重要的。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这里让我们看见的是神所选择的人,就是神亲自拣选归在他的名下的以色列人,他们出了埃及地。这个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关于每一个神的子民的,也直接针对了今天的教会而言。我们要成为属灵的以色列人,就必须先离开埃及地——即世界。我们必须与世界分别为圣,脱离世界的权柄,脱离世界的奴役,才会有“以后”的经历,才会有“以后”的事情。

当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以后,圣经让我们看见转瞬间时间已经过了三个月,正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他们到了西乃的旷野。这里让我们看见神所定的日子,这“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所说的正是神所定的日子。在那一天,以色列人有了一个新的进入,有了一个新的改变,就是他们要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中,即西乃的旷野。

他们来到西乃的旷野,这是神所带领的,要让他们在旷野里有所学习。他们在自从出埃及一直到进入到迦南地的经历中,经历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旷野,都是神给他们学习功课的环境,目的是要让他们受到造就。西乃的旷野,对以色列人而言,是一个新的学习,有一个新的经历,是神给他们的一段新的路程。以色列人在进入迦南的过程中,西乃旷野是必要的一个属灵历程。也就是说,他们必须经过这个旷野,不论他们如何行走,这西乃旷野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以色列人一定要经过西乃旷野,并不是说这是他们的唯一道路,而是说这是他们的必经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因为神的百姓必须经过西乃旷野,那是神与人对话交通之地,所以是每一个以色列人都必须经过的!今天,我们也当如此效法以色列人,每一个人都去经历那西乃旷野的祝福,因为那是神赋予我们的!

圣经让我们看见时间,是要让我们知道以色列人的行驶速度;圣经让我们看见地域,是要让我们清楚以色列人的行走路线。非常明显,圣经所记载的这两方面,都有一个原因,就是让我们看见西乃的可贵!以色列人到了西乃旷野,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祝福,但也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特别的属灵现象,因为神要在那地向他们彰显自己的能力。

TOP

出埃及记第十九章

2:详述到达西乃旷野的路程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详细地看见以色列人所行的路程,说到他们是离开利非订以后来到了西乃旷野,并且他们在西乃旷野的山下安营。

圣经说到以色列人离了利非订,这是他们新的道路的开始。要进入到新的历程中,就必须离开暂时的帐棚之地,这是需要付代价的,因为要有所舍弃。他们要开始新的历程,就有了一个割舍,与安定生活的割舍。以色列人离了利非订,虽然利非订没有带给以色列人多大的祝福,但这也是他们旷野道路上的一个必要经历。在这个站点发生的事情虽说并不是很多,但我们却看见了圣经对这地的详细描述,可见这地在以色列人旷野道路上的意义非常重大!但他们仍然要离开那地,因为那是他们的寄居之地,并非神给他们的应许之地。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的每一个站点,都是寄居之地,或者在某处经历的事情多一些,或者在某处经历的事情少一些;或者在某处经历的事情意义更深一些,或者在某处经历的事情意义更淡一些,但这一切的经历,都是我们的祝福!

在以色列人在利非订的时间满足了以后,就是神为他们所定规的时间满足了以后,他们便要离开那地了。他们来到了新的站点,是随着神的引导到达的,因有白天的云柱,夜间的火柱为证,说明这条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是神奇妙的带领!他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是西乃的旷野。圣经非常奇妙地将标准地域停留到了西乃的旷野,用一个“来”字说明了他们此时是以西乃的旷野为基地。“到”说明他们并没有空跑,说明他们已经进入到了那地。

当以色列人到了西乃的旷野,他们所做的第一个预备就是在那里的山下安营。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生活,除了收取吗哪,另一件常做的事情就是安营,是以安营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常规举动了。以色列人擅长安营,是因为他们当时的需要。安营在圣经中的实际意义,就是建造教会,我们看见他们需要编织帐棚,这是他们安营最常做的事情。我们需要知道,以色列人所安的营,都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他们选择西乃旷野的山下安营,正是要强调说明神所要建造的家,是在高山之下,也就是能够向山举目之地。山下,所说明的是靠近山,也是说明他们即将翻过这座山,而在这里他们在那里安营,这直接表明神要他们储备能力去走前面的道路,因为前面有高山挡住了,若没有能力,他们无法翻山越岭。

在神的引导下,以色列人需要翻山。但在翻山之前,圣经让我们看见他们需要先安营,也就是有一个休息的地方,能够享受神的同在,得到神所赋予的新的能力,然后再去翻山,这样他们就能更有力量去走前面的道路了!以色列人所需要的,是能力,而不是食物!如果我们定睛在暂时的需要上,就会没有真实的能力去行走前面的道路了!

TOP

出埃及记第十九章

3:耶和华带晓谕的呼唤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件奇妙的事情,就是当以色列人到了西乃旷野后,神并没有呼叫摩西,摩西就自动到神那里去了!这件事情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摩西没有得到神的呼叫就自动上门,这是先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摩西先前与神相遇,或者是有问题出现要去求问神,或者就是在神的呼召下前往与神相遇。也就是说,这是圣经记载摩西第一次主动在没有事情的情况下去与神相遇。

这里是西乃山,或许这就是摩西主动去与神相遇的原因了!这里既是西乃山,以色列人踏足此山,摩西感到这座山的不平凡,就自动去寻找神。

我们看见摩西寻找耶和华,耶和华就让他寻见。圣经也是这样说的:“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利米书29:13)圣经让我们看见了这个信息的真实性,当摩西到神面前去的时候,耶和华便从山上呼唤摩西。非常明显,这里特别记载了耶和华呼唤摩西的地点,是在山上,这是要让我们知道,摩西能够与神相遇,是因为他寻找神的地方在山上,那是神与人相会之处。更加重要的,那是一座不平凡的山,摩西感到那座山的不寻常,所以他才要去与神相遇。也正因为这样,耶和华才从山上呼唤摩西。前面看见摩西似乎采取了主动,但在这里,从圣经整体来看,采取主动的却是耶和华。摩西到神那里,耶和华若没有呼叫他,他就只能空手而回,但事情却不是如此,耶和华呼唤了摩西,就在山上!

耶和华的呼唤带着启示,他要摩西告诉雅各家一些信息。摩西成了耶和华与雅各家对话的传话筒,这是非常荣耀的一个职分。我们若能成为神与人对话的通道,这是先知的职分,是受膏者的职分之一。摩西得到了这种尊荣的职分,是因为他到神那里,耶和华就从山上呼唤他。耶和华让摩西将信息告诉雅各家,是让我们知道,耶和华以下所说的话,全然是针对雅各家而言,也就是雅各的后代。圣经并没有指向亚伯拉罕的后裔,所以这里的信息,是只针对以色列人而言。

耶和华的呼唤带着另一个信息,就是对以色列人的晓谕。整体而言,这段信息所发出的对象,就是雅各家,就是以色列人!非常明显,神在这里所引出的整体信息,并不针对教会,并不针对世人,而只针对以色列民。

西乃山上一切的默示,都是以此为据,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而且只针对了雅各家,只针对了以色列人。耶和华的呼唤来自山上,就是来自西乃山。但耶和华的呼唤是由摩西到神那里开始的,在摩西到神那里的时候,圣经并未记载那是在山上,只是说摩西到神那里。而在耶和华呼唤摩西的时候,圣经却让我们看见耶和华的呼唤是从山上发出的。也就是说,摩西到神那里,并没有到西乃山上,而是他通常与神同在之处,圣经并没有记载那是在何处。而耶和华的呼唤却把他带到了西乃山上。

耶和华的呼唤,并不是要对摩西有什么个人的启示,而是要通过摩西向以色列百姓传达信息。这就是摩西在西乃山上所领受的职分。

TOP

出埃及记第十九章

4:耶和华借摩西晓谕以色列百姓的内容(一)——说明曾经的看见

圣经在这里详细地描述了耶和华借着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晓谕的实际内容,首先说到的是以色列人曾经有过的“看见”,有两方面:一是看见了耶和华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二是看见了神对以色列人的带领犹如鹰将他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耶和华。

这里所记载的是以色列人曾经的看见,这是一个完成式的语句,所说明的是过去的事情。

看见,乃是带着“了”的,不过圣经将这个“了”字隐藏了。

以色列人曾经所“看见”了的,首先是神向埃及人所行的事,就是刑罚埃及地的事。神借这段经历告诉以色列人,他对他们的看顾保守是无微不至的,他们在埃及地的一切经历,都有神的看顾与保守。神亲自向埃及人行事,要显明他对以色列的爱,凡拦阻以色列人的,神都会抵挡!圣经在这里所描述的以色列人的“看见”,乃是对以色列人过去的描述,这是神明显的保守,有实际的经历为证,是以色列人确实的经历。

以色列人曾经所“看见”了的,第二件事是神如鹰将以色列人背在翅膀上。带到神的面前,归向神。这里所说的,是神的奇妙带领。圣经的记载是非常奇妙的,这两件神曾经所做的事情,一件事对埃及人所做的事情,而这里所说的是神对以色列人所作的事情,是要带以色列人到自己的面前。神的一切带领,都是要让人到他自己面前,因为只有在他面前,我们才能够真正地经历到神!这里所记载的看见,是神如鹰将以色列人背在翅膀上,这里让我们看见的信息,是圣经首次记载到关于鹰的比喻,也是圣经上首次提到“鹰”。这里的描述,是让我们看见关于神的一个比喻,就是鹰。这里让我们看见的鹰,是充满慈爱的,因为他背着以色列人在自己的翅膀上,这等何等的慈爱!对以色列人而言,则更多的是一种超越的爱的表明,因为鹰乃是会腾飞的,所以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被鹰背在翅膀上,这便足以说明了神的爱的超越。这里也隐藏着说明了神的爱带来的祝福,是要让我们与他一同腾飞,并且是在神的爱中享受他的超越。

以色列人曾经看见的两件事,让我们看见神的救恩带给我们的祝福与超越。只要我们活在亚伯拉罕的家中,活在以撒的家中,活在以色列的家中,就必然能够享受到神带领我们腾飞的超然性!

TOP

Processed in 0.014722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