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24:奇妙的事情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遵行摩西所吩咐耶和华的话,将食物留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些食物没有像以前那样,过一夜就变质,也不臭,里头也没有虫子。

以色列人似乎对神的吩咐还是非常顺从的,因为摩西吩咐他们的,他们就照做了!他们将食物留到了早晨,这是他们的顺服。以色列人真是非常奇怪的,让他们做事情,他们似乎都非常顺服;但让他们不做某些事情,他们就不能顺服了!他们似乎对于听命的功课,只留停在顺服去做的这方面,对于顺服不可做的事情,他们就无法顺命了!可不是吗?摩西让以色列人将食物留到安息日,他们都照做了,一个也没有推迟。圣经记载“他们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这“照……吩咐”,不正是让我们看见他们的顺服吗?

当他们顺服的时候,那些食物就与先前发生的事情不同了!先前他们的食物不可留到早晨,留到早晨的,“就生虫变臭了”,而这里让我们看见的留到早晨的食物正好与之相反:“也不臭,里头也没有虫子。”

我们先前说过,生虫发臭都是化学反应,但这种化学反应并不是这些食物本身的化学反应,而是神的超自然作为。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也不臭,里头也没有虫子”,这又是另一种现象,说明了这些食物的本身并不具备这类化学反应,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都是神的作为,所以神能够限制它们的反应。

这“也不臭”所说明的,是质量的保证,因为神对这食物进行了特殊的监控。先前的食物不能过夜,而这里的食物却能够过夜,因为那是神的吩咐,神对于一切都能够掌控。食物的质量,不在于食物的本身,而在于神的旨意。我们所吃的一切,不要以为冰箱能够保证它们的质量,不要以为寒冷的气候能够保证它们的质量,不要以为火上加热能够保证它们的质量……其实能够保证它们的质量的,乃是神的作为!若没有神的能力看护,一切的保质期都是枉然!圣经所记载的正是如此!

这些食物里头没有生虫子,这是抵抗能力的说明。神赋予安息日前一日的食物特别的抵御能力,让虫子没有办法侵蚀到其中,所以那些食物并没有生虫子。并不是安息日的前一日以色列人所捡的吗哪有多高级,有多与众不同,而是因为神要赐予他们安息的生活,就在生活上给予了他们保证,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进入到安息中去!他们的食物没有生虫子,这就保证了他们的食物对于外界的抵抗力,并不是那些食物本身固有的,而是神所赋予的!

以色列人的一切,神都管理着!只要他们遵从摩西的吩咐,照着遵行,他们的食物就能够留到早晨。同样的,我们也应当完全遵照神借他的真理所吩咐我们的一切教训,我们就能够进入到安息中,得到早晨美好的收成。不只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灵里的。当以色列人进入到安息日的早晨,他们得以进入安息,但这并不表示他们进入了安息,可不是吗?……

不要怀疑神的能力,我们的食物不会发臭,因为那是神的旨意!只要我们遵行神的旨意,我们的一切,神都会看顾保守!不要为食物忧虑,因为神是我们的供应者!定睛在神的身上,遵行他一切的吩咐,我们就能看见神的作为是何等的奇妙了!

虫子的搅扰常常成为我们信仰上的障碍,我们需要求神将一切的障碍物除去,让我们的心向着神纯一清洁,不受任何的搅扰,让一切的拦阻,都从我们面前消退,使我们能够在神面前放新放胆地跟从他的脚步,遵行他的命令。

我们的需要不会过期,也不会被感染,因为神是我们的保障!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25:摩西在安息日的吩咐

摩西在安息日的时候对以色列百姓说,让他们在“今天”就吃剩下的,因为“今天”是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当守的安息日,以色列人出去在田野里也必找不着什么了!

当以色列人看见安息日的早晨,前一日留下来的食物里没有任何问题,摩西就告诉他们,让他们当日就吃前一日剩下的食物。这里用了两个“今天”,说明神对“今天”的重视。每一个神的儿女都应该注重每一个“今天”,不要把昨天的东西带到今天里来,否则就会发臭!但有一个新的信息,却是可以将前一日的东西带到“今天”里来的,就是安息的信息。我们在基督里享受了安息,就应当知道,安息日所得到的,乃是前一日所遗留的。我们在基督里可以承受安息,是因为在基督里我们得到了双倍的收成。他为我们死了,我们就可以活着!他为我们复活了,我们就可以因此得到生命!有这样双重的祝福,我们又何愁不得安息呢?今天的安息不是在一个日子里,而是在基督里的每一天中。基督带给我们极大的祝福,让我们在他里面享受安息,我们“今天”就能得到基督的赏赐与祝福,因为他所赐予我们的,是远远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的!我们在基督里,都不必为明天忧虑,因为神所赐予我们的祝福,是合适于我们每一日的需要。我们今天只管吃神所赏赐的,因为我们的神每一天都会赏赐我们所需用的饮食,所以我们不必为明天有任何的忧虑!

摩西告诉以色列百姓的信息,第二个关于“今天”的,是让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守安息。那一天是神所定的安息日,以色列百姓都应当守安息。他们守安息,是面向“耶和华”,就是以色列的神!他们特特地指定“今天”向耶和华守“安息日”,可见神要以色列人特别地重视某一个日子,因为以色列将要成为一个独特的国家,成为世界各国的领首者。神要借着以色列人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世界看见神!神借着摩西告诉以色列百姓,“今天”是以色列百姓向耶和华当守的安息日,这是表明这一日以色列人需要面向耶和华,不能向着任何人。因为他们只有向着耶和华,他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在耶和华面前,他们才能“守”安息日,这在耶和华面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我们必须活在耶和华面前,才能够时刻进入到神为我们所设的安息之中。世界的安息算不得什么,与神同在,才是真正的安息。摩西告诉以色列人,他们守安息日,是向耶和华,这是要让他们知道,只有面向耶和华,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以色列人没有得到安息,因为他们所注重的总是别人是不是安息了,没有把心放在神的身上。耶稣基督是安息日的主,他所带给人类的安息,是让人见到神,恢复神与人的关系,他进入了真正的安息,并且也把我们带进了真正的安息,不是在一日之中,而是在一生之中!

以色列人在田野将找不到了!圣经没有明说他们找不到的是什么,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找不到的是吗哪,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就不需要再去找了。圣经给我们看见一个奇妙的信息,就是以色列人如若要在安息日进到田野里去找吗哪,将会徒劳而归,空手而回。摩西告诉他们的话,是让他们不要到田野去了,让他们知道去了田野也找不到吗哪。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以色列人在安息日还到田野去,他们就没有进入安息中,安息就成了他们的负担。但是以色列人并不缺乏什么,所以他们不应该在安息日对物质有所需求,如若他们仍然去到田野,那就表示他们仍未得到安息。他们要凭自己找到吗哪,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们在安息日出到田野,那就表示他们是凭着自己去寻找吗哪,并不是奉神的旨意去寻找食物了!神借着摩西告诉以色列人,食物并不是他们能够找到的,而是神所赐予的,尤其是吗哪。同样的,我们的生命所需,不应当在世界上寻找满足,不应当以自己的办法寻求满足,不要自己去田野寻找食物,要遵着神的意思行,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以色列人将在田野里无法找到吗哪,是因为田野里没有吗哪,吗哪不在田野里,而是在神的手中!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日用的饮食,不在田野里,而是在神的掌控中。

不要为自己而活,那是没有意义的。

不要为肚腹而活,那是不得满足的。

不要为世界而活,那是浪费生命!

为基督而活,为神的意旨而活,我们就必得到安息!是真正的安息,神所赏赐的!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26:摩西在安息日的说明

摩西继续对以色列百姓说到神的吩咐,仍是关于安息日的。摩西强调性的说明,六日可以收取,第七天却是耶和华的安息日,那一天就是想要收取粮食也收不到了!

摩西在这里间接地说明了一个信息,就是安息日必须安息!

六日可以收取,这说明神给了人六天的工作时间,在这六天内,人可以随意收取,这是人的自由。神给予我们充分的自由,正如在伊甸园的时候,他对亚当说,伊甸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这是神给予人的自由选择权柄。同样的,他今天也给予我们充分的自由:“凡事我都可行……”保罗对这个自由有着相当充分地认识,所以他大胆地宣告出这样的话!今天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事我都可行……”因为这是神给予我们每一个他儿女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荣耀,是让我们进入的!但今天,我们仍然没有进入到这种荣耀中,因为我们常常感觉到各种辖制,那是来自于黑暗权势的辖制,在当今时分,我们还没有脱离这种辖制,所以我们仍然会有各种问题出现,让我们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六天之内收取,是神给以色列人的自由,但这自由是带着要求的。

第七日乃是安息日,这是神要求的说明。我们看见神对以色列人的要求只有一日,也就是七分之一的时间,要人享受安息的日子,但以色列人却无法得到这种安息,也无法进入这种安息,因为他们速速地违背了神的命令。本来安息是一种享受,是让人重新得力的,但以色列人却将这安息日看成了一个负担,所以他们无法进入到这种享受的安息之中。要想得到真正的安息,必须放下负担的感觉,认定那是神给予的赏赐与祝福,我们从自己里面除去负担,得享安息,外面自然也就能随之而安了!神所要从人得到的是七分之一的时间,而这七分之一的时间,并不是让人增加负担,而是要人放下负担,享受与神同在的安息。但是人却没有得到,因为人的心里充满了悖逆,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安息,而是因为他们不愿顺从!我们常常活在不顺从的光景中,这种光景导致我们常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问题,使我们与神越来越远,越来问题越多。神向我们要的,是他给我们的所有的其中的一小部分,但由于我们不肯放下自己的权柄,常常连这一小部分都不愿意舍去,也就难怪我们得不到神的赏赐了。

摩西加强语气对以色列百姓说道:“那一天必没有了。”这儿的“必”并不是应许的说明,而是表明一个必然的事实。摩西告诉以色列人,安息日必然没有食物给他们。“那一天”所指的自然是安息日了,也就是摩西说话的当天,但摩西以“那一天”来说明,是要强调一个信息,就是并不单是摩西说的当天,而是每一个安息日。摩西没有说“今天”,而是说“那一天”,这是将时间的重点引到那一个日子,而不是单引到“今天”。这儿的“那一天”,是直接指向安息日而言,并不是指向那一个安息日。摩西所强调的“没有”,自是没有吗哪了,也就是没有神所赐给以色列百姓的食物了,神要让人享受的安息,是让人在家里与神同在,不要到外面来寻找祝福。安息日的意义,对以色列百姓而言,是让他们在自己家里得到神的同在,而不是让人在负担中承受各种压力感。圣经所说的“必没有”也是一种祝福,这本来是一种没有的说明,但这种没有,也是一种祝福。我们常常会受到各种“有”的压力,而所“有”的,只不过是一些物质上的东西,神所要赏赐我们的,正是“没有”的,而且还是“必没有”的,因为他所赏赐我们的,是属灵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没有了”只能没有物质上的,却不能没有到属灵的产业上来。我们若能拥有神的自己,就拥有了一切!这是属灵的产业,是不会“没有”的!

真正的安息,在“没有”中得到,我们的眼目若盯在“有”的上面,就会失去那上好的!神所要赋予我们的祝福,不在于“有的”,而在于“没有”的;不在于“收取”的,而在于享受“安息日”的安息。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27:百姓中的悖逆者

以色列百姓虽有摩西的警戒,虽然得到神在第六日的双倍赐福,但他们之中仍然有故意顽抗者,或者说是悖逆者的存在。在第七日的时候,就是安息日的时候,百姓中有人出去收取吗哪,结果不用说,自然是“什么也找不着”了!

似乎以色列百姓中总有一小部分人会与摩西对抗,从出埃及之前就开始了。到这里已经算不清是第几批了,也不知道以后还会有多少批这样的人出现!

圣经首先直接将我们引进那个日子,就是“第七天”。“第七天”,自然是安息日了!安息日的存在,是要人享受安息。神在创造的时候,就曾立第七天为安息日,他自己也进入了安息。然而,人的罪恶让他失去了继续的安息,所以他要重新在以色列百姓身上恢复这种安息,让以色列人持守神的安息,但已然不是创造的安息,而是分别的安息了。非常明显的,神把以色列人带出埃及地,那并不是让他们工作,所以在这里所说赐下的安息日,自然也不是工作的安息了!第七天的出现,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我们往后看会有更奇妙的事情发现,就是以色列人的第七天的概念,与我们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是定逾越节为安息日,每一年到这个日子都是安息日,所以这里有一个非常奇妙的信息,就是以色列人虽然是根据神的创造,定第七天为安息日,但是他们的安息日的概念,并不是以周轮计算的,而是以年轮计算的。也就是说,他们是每到了年底,就越过了多余的时间,从正月十四日开始计算安息日,每一年都是如此。而以色列人的一年,共有三百六十天,所以如果根据我们的一周七日来计算,那完整的一年就不可能是以周数完结的。因为计算之下可以知道多出了三天。非常明显的,神要以色列人守的安息日,是以神自己的要求定夺的。所以这里的“第七天”虽然是一个实际的、准确的序数词,但这并不是按着我们的定律来的。

第七天的存在,本来是要让以色列人得到安息,但以色列的百姓中仍然有一些顽梗悖逆的人。他们并不是没有在前一日收取双倍的食物而不得饱足,而是故意地表现出顽抗情绪,所以他们仍然“出去收”。这里让我们看见的虽然是以色列百姓中的“有人”,但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所以这“有人”所带来的危机绝对不会是一小部分的。这些人出去收,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饱足,而是显明了他们的贪婪欲望,显明了他们的顽梗悖逆情绪。这些人出去收,其实是对神的一种试探,是他们不信的表现。以色列百姓中直到此时,仍然有人对神的吩咐表示怀疑,而且付诸于实际行动,这不仅是对神的一种试探,更是他们对神的不信服。他们已然看见了很多神迹奇事,按理应对神的作为已无疑虑,但他们却不然!神所说的不能做的,他们偏要去试试看;神所说的不该留的,他们偏要去留一下;神所说的不要行的,他们偏要去行一行……这就是他们的悖逆情绪。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神如果让他们去如何做如何做,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去顺服遵行;但反之,神禁止他们所做的,他们却无法自制,还是会去行,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的定律了。

他们在第七日出去收,结果也不用多说了,自然是“什么也找不着”。他们怎么可能找到什么?神根本就没有在第七天将吗哪吹到他们中间,要能找着也就怪了!其实这些人似乎以为吗哪是随己意而来的,他们好像并不知道这是神的赐予。既是神的赐予,神若不赐予他们,他们又怎能得到什么呢?以色列人似乎不知道这些,他们所知道的,好像就是他们要照着平常的规律行动。他们没有遵行神的吩咐,而是照着自己的一贯规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也就是他们会在安息日出去收,却一无所获的因素了。我们不要让我们自己的行动成为一套规律,就是神的吩咐,也应照着神的意思来遵行,不要将神的意思以外的加到神的意思中去,那是非常得罪神的。神没有吩咐以色列百姓每一天都出去收取吗哪,而是吩咐他们六天出去收取吗哪,第七天要享受安息,而他们却不懂得享受,只顾着劳禄。这似乎也是今天很多人的通病!世人总是喜欢忙忙碌碌的,不喜欢安静,马大不就是一个吗?很多的基督徒都有这样的问题,神让他们做什么,他们是毫不犹豫,不假思索地照着去做;而有一些事情,是神禁止人去行的,这些基督徒就无法遵行神的吩咐了!其实这样的基督徒,还是在随从自己的喜好,并没有真实完全地遵行神的旨意,就像当初的以色列百姓一样,结果也必然是“什么也找不着”。

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

以色列人在耶和华所定的日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高兴欢喜的,因为神所定的日子,是让人得享安息。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享受安息,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就是喜欢忙忙碌碌的,实在可悲!

神的子民,不仅要遵行神让我们去行的吩咐,也要遵行神禁止我们去行的命令。真正的顺服,是对于神所吩咐我们的没有疑虑地去遵行,也是对于神所禁止我们的没有疑虑地停止下来!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28:耶和华借摩西指责以色列百姓(一)——不肯守耶和华的诫命与律法

由于以色列人在第七日仍然外出寻找吗哪,违背了耶和华的吩咐,耶和华便借摩西指责以色列百姓,论及他们不守神的诫命与律法。

神是以质问的语气说话,询问他们不守神的诫命与律法要到几时。

耶和华此言是对摩西发出的,这里表现出神对以色列百姓的爱。他没有对以色列百姓说这话,因为他们看见神的面就无法存活。耶和华对摩西说话,是因为摩西是神所特选的。当以色列百姓犯罪的时候,摩西没有参与到罪中,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作为神的仆人,摩西一直过着分别为圣的生活,这是他能够保持与神密切关系的基本桥梁。我们只有活在神的面前,每一天都分别为圣,才能保持与神的密切关系。

耶和华对摩西所说的话,是指责以色列百姓的,是因为他们在安息日还有人外出寻找吗哪。神指责他们,是因为他们没有将安息日分别为圣,更是因为他们不信神的话!神已经对他们说了,安息日不会有吗哪,但他们还要出来寻找,所以也就难怪他们不得安息了。以色列人无法进入到安息中,正是因为他们不肯守耶和华的诫命与律法。耶和华的诫命与律法,带给人生命的安息,而以色列人不能进入到这种安息里面,所以耶和华责备他们不守他的诫命与律法。神所注重的,并不是安息日,而是他的诫命与律法,这是通过神借摩西指责以色列人的教训中给我们看见的中心亮光。以色列人所违背的,并不是安息日;他们所违背的,乃是神的诫命与律法。神已经对他们一再表示安息日的重要性,但他们竟全然不顾,这也就难怪他们遭到神的责备了!通过神对以色列人的责备,我们看见安息日的目的,并不是要让人受辖制,而是要让人尊神为大。

神对他们的责备中提到一个时间,是延续性时间。神质问他们不守神的诫命与律法,要到几时呢?这“要到几时呢”这句话在圣经中常常出现,尤其在诗篇的记载中最为密切,这是神对以色列人的责备,所责备的,是他们无限量的违背神。神所指责的,并不是他们一次两次的悖逆,而是他们一贯性的悖逆。以色列人若是“偶然被过犯所胜”,只要他们及时悔改,神并不会严厉地指责;但以色列人却是活在过犯罪恶之中,神岂能容忍?以色列百姓没有一点知罪觉罪的心,没有一点悔改的意思,这就是神所责备他们的。“要到几时呢?”这五个字,说明了以色列人一贯地行恶,致使神都难以容忍了!我们不要行恶过分,导致神对我们说“要到几时呢”的时候,恐怕那时就来不及了。

以色列人不肯守耶和华的诫命与律法,是一贯的,神让他们禁止的行动,他们偏要行,这是他们一贯的作风。我们应当引以为鉴,因为我们是活在神的面前,不要违背神的旨意,恐怕我们承担不起悖逆的后果!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29:耶和华借摩西指责以色列百姓(二)——让以色列人认识神赐安息日的结果

耶和华对摩西所说的话,让以色列百姓注意的中心内容,是耶和华将安息日赐予以色列百姓的结果。通过他在安息日前一日赐予以色列人双倍的食物,他要让他们知道第七天神要他们住在各人自己的地方,不许他们出去。

圣经记载神通过“你们看”来表明他说话的对象并不单是摩西一个人,而是要通过摩西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以色列中的每一个人。“你们看”所表明的,首先是“你们”,这是以复数的形式出现,所以这明显是表明神要他们注意的,是这一个消息并不单是对摩西发出的,而是要通过摩西达到每一个以色列人的耳中。就摩西个人而言,他只不过是一个通道,是神对百姓说话的桥梁,所以耶和华在这里对摩西所说的,是“你们”,而不是“你”。“看”所要显明的,是让以色列人所要注意的,表现后面的话有特别的重要性。这里的“看”不是带宾语的,而是一个谓语性结束的句子,是一个祈使句的语气。这是表明神说话的权柄,更是表明神对以色列人的要求是让他们关注的。

神让以色列人“看”的,是耶和华将安息日赐给以色列人。这安息日是神的赐福,让以色列人在其间享受安息。这个“安息”的信息是以色列人独享的,因为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将安息日赐给“你们”,这是非常明显的独特的赐予。安息日是一种享受,并不是一种压力。如若安息日成为一种压力,安息日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存在意义,因为它没有带给人安息,反而带给了人负担。

神将安息日赐给以色列百姓,圣经记载随之而来的,正是第六天的双倍赏赐:在第六天,神赐给了以色列人两天的食物。神的赐予是奇妙的!他让人享受安息,所以他在安息日的前一天就赐给人两天的食物,使他们在安息日不再为食物忧虑。以色列人若在安息日不得饱足,他们就无法安息;以色列人若不在安息日的前一日有两倍的收成,他们在安息日就不能得到饱足,神知道他们是凭眼见的,所以就赐他们眼中所能见的,让他们得到满足,以增添他们的信心。但以色列人在第七天还是会有人出去,要收粮食,结果却徒劳而回!这表明他们并不相信神的话,还是在一味地凭眼见行事。

神让以色列人第七天在自己的住处,不许什么人外出,这是神对以色列人定的安息日的安息准则。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地方,是要他们避免劳作、避免与罪恶接触、避免与人同处不当……就失去了安息。他不许什么人出去,这是一个禁令,对出埃及在旷野的以色列百姓,是一个禁止。他们在安息日不该出去,因为神让他们进入安息。当我们看见以色列百姓出去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已经失去了安息,因为他们的里面已经与神为敌了,这样就无法得到安息。安息是与主同在的祝福,若没有经历到与主的同在,没有人能得到真正的安息。以色列人在安息日外出,是因为他们不信耶和华的话,他们尽管在安息日的前一日,就是第六天收了双倍的食物,但他们仍然没有满足,因为他们并不是凭着对神的信心收取食物的。以色列人不得满足,因为他们没有得到神自己!即便他们有了丰富的产业,他们仍然不能得到安息,因为真正的安息,并不是在于人的得到,而是在于与神同在。

神在安息日的禁令中有这么一条,就是不许什么人出去。这一条的目的,是要显明一个真理,就是真正的安息,是与神同在。他不许人离开自己的住处出去,正是因为人一旦自己的活动太多,就会失落了与神同在的祝福,就无法直接面对神了!无法面对神,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得安息!我们都喜欢忙忙碌碌的,虽然我们常常说我们不愿意工作忙碌,这只不过是我们不愿意承受负担的借口。但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好动的,这是没有人会否认的。神不许以色列百姓出去,正是要让他们制止这种活动性倾向,对付他们的肉体,对付他们在埃及地的为奴生活的结果——忙忙碌碌。我们不要活在被埃及统治的生活中,很多基督徒像以色列人一样,虽然人已经离开了埃及地,但心却仍然受到了埃及地生活的情绪影响,让他们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无法得到安息。基督徒的生活,是与神同在的生活,是能够享受安息的生活。我们应该有劳动,但更应该有安息。这种安息不再像以色列人一样,是被定规的安息,是被迫的安息,而是每一天都享受与神同在的安息。不再是一周一日的安息,而是每一天都与神同在!

活在基督里,是我们的安息点,因为只有基督才能让我们得到真正的安息,他是安息日的主!

【太11:28】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太11:29】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太11:30】 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负主的轭,学主的样式,这样我们就必得享安息,是心里的安息,是真正的安息!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30:百姓第七天的安息

圣经在这里简单的叙述了以色列百姓在第七天进入了安息中。

“于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于是,说明他们的安息并不都是心甘情愿的,有一大部分人是不喜欢安息的,在无奈的情绪下,他们不得以进入了安息。因为神的责备,让那些不愿意有安息日的人也无奈地进入到安息中。这类人真是奇怪!安息本来是一种享受,但却成为他们的忍受了!他们虽然第七天都安息了,但却只是外面得到了安息;而就里面而言,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安息。

百姓安息了,似乎他们都很享受,但那是无奈的。以色列百姓没有完全得到安息,因为他们的安息,只是一种顺服的表现,而不是欢喜快乐地享受着神的祝福。以色列人中没有人认为安息是一种享受,这真是奇怪!也难怪他们不得安息了,正是因为他们将安息看成一种负担,没有以耶和华的命令为喜乐。真正的安息,是与神同在的经历,而以色列百姓的安息,却没有达到与神同在的境界。除了摩西,没有人真正地在享受安息,他们的安息,只不过是一种顺服。

安息是在第七天,那是一种完全的象征。只有完全了,才能得到安息。神创造的安息,是进入完全后才得到的。神以六天的时间创造了一切,创造完毕后,他才享受到安息。我们要想得到安息,就必须进入到完全中。与神同在是完全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基本境界。也就是说,神所要赐予我们的安息,就是要我们完全!神是完全的,他进入了安息;耶稣基督是完全的,他进入了安息;教会也必须得以完全,才能进入到安息中!以色列人得不到安息,尽管他们一直在追求安息,但由于他们没有完全,所以他们得不到。

神所赋予的安息,是在基督里,因为基督叫我们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样。只有这样的完全,才能够得到那样的安息!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31:这食物的介绍

圣经在这里介绍以色列人所吃的食物,说到以色列人称这食物为“吗哪”,它的样子像芫荽子,它的颜色是白的,它的滋味如同掺蜜的薄饼。

圣经是通过四方面来介绍以色列人的这种食物:首先所介绍的是它的名称,在以色列人中被称为“吗哪”;然后所介绍的是它的样子,圣经以芫荽子来比喻这食物的样子;又介绍到它的颜色,它是白色的;最后介绍它的滋味,如同掺蜜的薄饼。

介绍这食物的名称,是让我们对这食物有个直观的认识。“吗哪”二字,在希伯来文的意思是“这是什么”,是根据以色列人就这食物所提出的问题(本章15节)给予的名称,说明没有人认识这食物。以色列人吃了这食物,领受了神的恩典,却没有人知道这食物是什么,这正是说明他们对属灵事物的无知!我们对属灵的事物也常常是如此的无知,白白领受了神诸多的恩典,却不知道这恩典是什么,与以色列人无太大的差异。以色列人称这食物为“吗哪”,虽然并不是因为他们要显明自己的无知,但其实他们也是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无知暴露给每一个读圣经的人了。这是“以色列家”对这食物的名称定义,表明“以色列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什么食物。这食物的出现,不仅让以色列人看见自己的小信悖逆,也更让以色列人看见自己对属灵事物的无知本相。全以色列家没有一个知道,这其中包括了摩西、亚伦,摩西也是在这里自我暴露,说明没有神的启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食物究竟是什么。真的,没有神的启示,我们对属灵的事物就是无知的!人的智慧不能理解属灵的事情;如若理解,那理解一定是错误的!不如像以色列家一样,承认自己的无知,称那食物为“吗哪”。

圣经介绍这食物,是通过非常正常的方式来引入的。介绍完了名称,然后直观性介绍的就是它的样子,说到它的样子像芫荽子。圣经只有两处提到“芫荽子”这种东西,两处都是用来比喻吗哪的,但没有介绍“芫荽子”究竟是什么,所以若要论及属灵的含义,我们也很难说清楚。

圣经介绍这食物,第三方面,是介绍它的颜色。它的颜色是白的,表明它的纯净,是洁白的,表明圣洁的、无罪的象征。吗哪的颜色是白的,这种颜色是天然的,因为这种食物本身就是属天的祝福,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只知道它是从天上赐下的。白色,说明吗哪的圣洁,不沾染污秽,不属于世物,是纯天然产品。神所赐予以色列人的食物,是非常宝贵的,就颜色而言,都是如此的圣洁,这更是显明这食物的可贵了。通过记载吗哪的颜色,圣经要让我们知道属天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圣洁。圣经又告诉我们吗哪是预表耶稣基督的,在约翰福音里面明确地记载道:“我就是生命的粮……”(约翰福音6:35,48)“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约翰福音6:51)耶稣基督的生命就是洁白的,他没有沾染到一点世俗的色彩,是如此的圣洁,也只有他的圣洁,能够满足我们生命的需要。只有无罪的人,才能替我们成为罪,才能使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哥林多后书5:21)

圣经最后介绍的,是这食物的滋味,这是表明他们已经食用了这食物。圣经以掺蜜的薄饼来比喻这食物的滋味,是让我们感受到这食物中所蕴藏的丰富美味。薄饼,是香的,表明基督的馨香之气。蜜,是甘甜的,表明生命粮食的丰富内涵。圣经通过“掺蜜的薄饼”来比喻这食物的滋味,是让我们感受到神所赐予的生命粮,不只是能够满足我们身体的需要,同时也更能够满足我们内心一切的需求。我们不必再去寻找其它的满足,因为那些只会使我们更加空虚,只有生命的粮,属天的祝福,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满足。

吗哪的记载,是让我们对以色列人的食物有所认识,也通过这段记载,圣经让我们对以色列人有所认识,可以作为我们的警戒,作为我们的榜样。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32:摩西传达耶和华的吩咐

摩西就吗哪的问题传达耶和华的吩咐如此说,让以色列人将一满俄梅珥的吗哪留到世世代代,目的是要让以色列后人可以看见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在旷野里给他们吃的食物。

摩西首先表明这是耶和华的吩咐,这是整个信息被提升为重要真理的基础。有了耶和华的吩咐,这件事情被看为重要事件,可见神对吗哪的重视。神所重视的绝不是吗哪,而是要通过吗哪来让以色列人记忆这段历史。这段历史是以色列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神让他们记忆,是免得他们忘记,提醒他们这段历史的宝贵。耶和华亲自吩咐他们记忆,可见这段历史不只关乎以色列人,也关乎耶和华在以色列人中的权柄,所以耶和华亲自以“吩咐”的语气对他们说这段话。

在耶和华的吩咐中,摩西所传达的重点是在于吗哪的保存。要将一满俄梅珥吗哪留到世世代代,这似乎与吗哪的性质有点不合!我们都知道吗哪是不能过夜的,唯独安息日的前一日的吗哪例外。但神却借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将一满俄梅珥吗哪保存下来,而且要留到世世代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们看见一切都在神的掌控中,所以他能够使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只要他们照做,其它的都不用他们顾虑。神常常定下一些时代性的法则,而过了那个时代,甚至在那个时代之中,神自己就亲自来破坏这个法则,这似乎不太合理,但这却是神的奇妙所在!神所定的法则,是为了人的益处,而神本身却绝不受任何法则的影响,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切法则的根源。其实不可将吗哪留过夜,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候所领受的命令;吗哪留过夜立刻消化,这也是出埃及时候的情况;而就吗哪本身而言,它确实是过夜即化的。但我们看见神让以色列人留下一满俄梅珥吗哪,要保存到世世代代,这是神的吩咐,是神迹的开始。神对一切都有相当的掌控权,他能够使吗哪过夜即化,也能够使吗哪进入到安息日,同样的,难道他就不能是吗哪保存到世世代代吗?我们的神就是如此有大能!只要他说话,事情就必然照他所说的成就!

神让以色列人保存吗哪到世世代代是有原因的,目的是要让以色列后人可以看见神此时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所赐他们的食物。

这里让以色列后人知道的有两件事:首先是神当日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然后是神在旷野给他们吃的食物。其实这里的记载是连贯的,所要说明的重点,是神当日给以色列人吃的食物,而领以色列出埃及地与在旷野,都是为了显明这食物的宝贵。

神当日给以色列人吃的食物,就是这吗哪,是相当珍贵的!其珍贵之处并不在于吗哪的本身,而是在于这是神所赐的。

记载“我当日将你们领出埃及地”,是要以色列人记得这段历史,可见出埃及地的历史是宝贵的。记载“在旷野所给你们吃的食物”,是要以色列人记得神的恩赐,因为这食物并不是他们劳动得来的,而是他们从神那里得到的恩典,是白白的恩典。

神当日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使他们脱离奴隶的生活,这是他们得自由的开始。他们不再受辖制,埃及王失去了对他们的统治权柄,他们得到了自由,得到了释放,正是从“当日”开始。他们使用吗哪,并不是从出埃及开始,但神要他们保存吗哪,却是让他们的记忆从出埃及开始。神知道人的记忆,常常会因一件事情或者一种物件,而记忆起一段历史,所以他让以色列人保留一满俄梅珥吗哪,正是让他们记忆出埃及到进迦南的整段历史路程。虽然吗哪并不是一出埃及就赐予他们的食物,但由此可以让他们记忆起出埃及到进迦南的整段历史进程,这就是神对他们的认识。

神在旷野赐予以色列人吗哪,让他们得以饱足,不致饥饿。神让他们记得这段辛酸史,并不是要他们回首往事,而是要他们认识神的恩典。因为记忆这段历史,并不是以色列后人的历史,而是以色列祖先的历史。神让他们的后人记得,其实并不是说明这段历史的宝贵,而更是说明神的恩典在其间与他们伴随,带给他们的祝福。人常藏是非常容易忘恩的,神却要人借着各种当时的得到,让人记忆神的恩典,免得人再生埋怨。

吗哪的保存,直接引向了真理的保存,也就是圣经的保存。只有圣经是要保存到永远的,并不单是圣经这一本书,而是圣经所带出的内容,带出的生命信息——耶稣基督,他是永活的主!在他的能力下,有什么不能保存的呢?即如吗哪,本来是不能保存的,但神让它存留,它自然就能存留到世世代代了!这就是神的奇妙作为了。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33:摩西让亚伦着手遵行神的吩咐

摩西在对以色列人宣布完了神的吩咐之后,便让亚伦着手于遵行神所吩咐的。

摩西让亚伦拿一个罐子盛一满俄梅珥吗哪,存在耶和华面前留到世世代代。

这里有四个动作,是让亚伦着手进行的。

首先,是让亚伦拿一个罐子。这里让我们看见亚伦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一个罐子。罐子是器皿,它的存在目的是为了盛装物品。这里让我们看见摩西让亚伦拿一个罐子,这个罐子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只是要拿一个罐子。非常明显,作为器皿,本来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但又是没了它不行的。同样的,我们都知道我们是神手中的器皿,这也表明我们的存在在神面前没有实际的意义,但却是没有我们不行的。器皿是为了盛装东西而有的;同样的,我们也是为了盛装神丰富的恩典才存在的。如果我们的存在,不能够让神的荣耀得到彰显,我们的存在就彻底失去了价值,没有了任何意义。我们要将神的恩典存在我们的生命中,让神的名在我们身上得荣耀,这就是我们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了!

接着,摩西让亚伦盛一满俄梅珥吗哪,这是整个信息的中心内容,也是整个信息的直接目的。如果不是为了存放吗哪,罐子就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吗哪,是神在旷野里为以色列人预备的食物,是以色列人在行走旷野的时候食用的。我们今天也在行走旷野道路,神以他的话,作为我们的吗哪,供应我们的需要,满足我们的生命。我们需要对神的话有相当的尊重,在神的话面前有绝对的顺服,因为知道神的话是与我们有益处的。我们看见摩西让亚伦将一满俄梅珥吗哪盛在罐子里,这是要以色列人保留神的话,在他们的生命中,而且要丰丰满满地充满在他们里面,正如摩西要亚伦所存的吗哪,要一满俄梅珥一样。

这段信息的第三个方面,摩西让亚伦将这一满俄梅珥吗哪存在耶和华面前。这个信息是让我们看见,除了耶和华,没有人能保证吗哪的质量不会改变。吗哪本来不能过夜,除了七日的第六日的吗哪,只能过一夜。但神所要保存的吗哪,却是绝不止保存一夜之久的,所以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个保值的方法,就是“存在耶和华面前”。我们的生命需要保质,必须在耶和华面前。只有活在神的面前,我们才能活出我们真正的价值!神的话唯有在耶和华的看护中,才能保存到今天仍然完美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最后,摩西说明这个信息的高潮,就是这个信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将这吗哪存留到世世代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吗哪本来最多只能过一夜。而这里让我们看见这要备存留的吗哪,乃是要存留到世世代代的,这是不可思议的!但我们看见神既然如此说了,事情就一定会如此成就。摩西让亚伦将吗哪存留到世世代代,这个信息直接说明神对吗哪的主权,并不是吗哪过夜即化,而是神让它过夜即化的。神既然能够让它过夜即化,也自然能够让它保存到世世代代了!这儿以“世世代代”来说明这个时间概念,所表明的一个信息内容,就是吗哪的存在,只是在这个世代能够保留。如果进到了另一个世代中,它就不会保留了,或者说没有保留的实际意义了。

摩西对亚伦的吩咐,是照着神所传递给他的信息。这个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让以色列人纪念他们出埃及的时候所吃的食物,免得他们忘记出埃及的事件。

TOP

Processed in 0.015025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