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三)

利未记19:11—12
经文:“……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不可指着我的名起假誓,亵渎你神的名。我是耶和华。……”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七)

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通过摩西转达的晓谕信息,是让以色列全会众禁戒几件事情,这些事情是关乎道德问题和信仰问题的。

关乎道德问题的描述,是“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这三条信息。这并不是诫命的信息,却是与诫命有着一丝内在联系的。准确地说,这就是道德问题。不可偷盗,关乎的是人内心的贪婪,也即禁戒人内心贪婪之意。不可欺骗,关乎的是人内心的虚伪,也即禁戒人内心虚伪之意;最后是也不可彼此说谎,这是禁戒人内心彼此之间的不信任,由于彼此不信任,才会有彼此说谎的事情,不论是为了隐瞒自己,还是为了欺骗别人,都说明人与人之间彼此是互不信任的。

关乎信仰问题的描述,是“不可指着我的名起假誓,亵渎你神的名”。非常明显,这里提及的信仰问题,是直接对着神的名而去的。也就是说,信仰的依据,就是神的名。而指着神的名起假誓,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神的名的亵渎,因为神的名是真理,带有虚假的信息借着他的名发出,等同于将魔鬼的信息以神的名义发出,因为我们都知道魔鬼是说谎话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所以在这个信息中表明,若是指着神的名起假誓,等同于对神的名的极大亵渎。

这里最后以“我是耶和华”作为总结,是让我们知道神的名是具有着绝对的权柄能力,不容一丝一毫的虚假,不容人给予随意的亵渎,因为他的名是“我是耶和华”!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13—14
经文:“……不可欺压你的邻舍,也不可抢夺他的物;雇工人的工价,不可在你那里过夜,留到早晨;不可咒骂聋子,也不可将绊脚石放在瞎子面前;只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八)

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晓谕信息中关于人际交往的问题。首先是与平常人的关系,分了两类情况:一是如何对待邻舍,二是如何对待雇工人;另外是与残疾人的交往,描述了如何对待两类残疾人:一是如何对待聋子,二是如何对待瞎子。而在这里的总结信息中提到一个原则,就是“只要敬畏你的神”,最后再一次强调“我是耶和华”。

非常明显,这里的教导都是禁戒的信息,不拘是与平常人的人际关系,还是与特类人的人际关系,神所晓谕的都是关于对以色列人禁戒的行为。

首先是对待邻舍的两个禁戒:一、不可欺压邻舍;二、不可抢夺邻舍的物。这两点分别是针对邻舍的本身与邻舍的拥有财产的问题。这一信息的关键,其实是在于将心比心。要知道你的邻舍对你而言是邻舍,同样的,你对你的邻舍而言也是邻舍,这也就牵涉出“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真理。当你欺压邻舍的时候,要当心你自己被比你更强劲的邻舍欺压;当你抢夺邻舍的物的时候,要知道你自己的物也可能被比你更强劲的邻舍抢夺。这就有了这两个禁戒的信息出现!

接着是对待雇工人的工价的问题,所强调的是不可让雇工人的工价在你那里过夜。非常明显,这一信息是牵涉到雇工人的安全感的问题。很多雇工对于自己的工作没有安全感,是因为他们的工价没有到手边,这就导致他们不安心、不放心的心理产生。在这里神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信息中提到,不可使雇工人的工价在自己身边过夜,这是工头对雇工应有的报偿,是那些雇工应得的产业。所谓不能过夜,是因为神对以色列民的要求极为严厉,让他们活在今天里,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明天,明天并不被他们自己掌控,所以神让他们当天完成当天对别人的承诺。

然后所描述的是关乎对待聋子和对待瞎子的禁戒信息。

对待聋子的禁戒信息,是“不可咒骂聋子”。咒骂聋子似乎无意,但却在灵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所以咒骂聋子的人,心里所充满的就是那些咒骂的信息。尽管那些信息似乎对聋子无效,但对于聋子本身而言,他们只是肉身的耳聋,在他们内心的深处,他们心灵的耳朵是否同样听不见,咒骂者是绝对不知道的!但神在这里教导以色列人不可咒骂聋子,这不仅是为那些想要咒骂聋子的以色列人着想,也是要让那些聋子的心灵蒙保守,不至于让他们心灵的耳朵也跟着肉耳一起聋掉。

对待瞎子的禁戒信息,是“不可将绊脚石放在瞎子面前”。如果说咒骂聋子或许对聋子本身没有直接的伤害,但将绊脚石放在瞎子面前对瞎子而言,那就是非常可怕的危机了!这不仅伤害到瞎子的属灵眼睛,也更是对瞎子的身体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瞎子看不见自己的道路,他并不知道面前有绊脚石,若被绊脚石绊倒,将直接在肉身上受到伤害,那心灵的创伤,恐怕就更大了!

圣经如此禁戒这些信息,主要是让以色列全会众学习“只要敬畏你的神”。这“只要敬畏你的神”正是以上几个“不可……”之信息的总结。也就是说,一个真正敬畏神的人,他们将不会欺压邻舍,抢夺邻舍的物;不会克扣雇工人的工价,留到第二天;不会咒骂聋子,也不会将绊脚石放在瞎子面前。这些行为的律例,是敬畏神的人自然会遵行的,因为敬畏神的人知道神对人的心意,知道神的爱,知道神要与每一个人发生直接的关系。

圣经总结性提出“我是耶和华”。这一信息是表明“我是耶和华”是以上一系列信息的根本。只有认识“我是耶和华”,才会从心灵里遵行神晓谕的信息,以神的心为自己的心,凡事遵神而行!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15
经文:“……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着公义审判你的邻舍。……”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九)

这里让我们看见耶和华关于以色列百姓中施行审判的教训。实行审判的原则,反面信息着重不可行不义,有两则信息,一为对待穷人,二为对待有势力的人;正面信息是强调审判的原则,乃是只要按着公义审判邻舍。

圣经在这里表明以色列人中若有遇见审判的事情,施行审判的人不可行不义。这不可行不义是以反面信息让我们看见审判的标准,或者说审判的时候要禁戒的事情。而在不可行不义的信息下,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不可偏护穷人,尽管穷人值得怜悯,但不可偏护;另一种情况是不可看重有势力的人,尽管有势力的人值得尊重重视,但不可过分地看重他们。因为这不是怜悯穷人,也不是鼓励奉献,而是施行审判,其准则,乃是凭借公义。

正如接下来所说,审判邻舍的标准是只要按着公义。非常明显,这里强调了审判的准则,是公义。这公义并不是人所定规的,因为人所定规的公义其标准是极不相同的。人与人的标准不同,时代的标准不同,背景的标准不同……所以人的公义标准,不可用于审判之中。但耶和华神在这里所启示的“公义”既然能够作为标准,自然是不受时间、空间、人为等各种因素影响的,那就是神的标准了!也就是说,这里所提及的“公义”的审判标准,乃是神所定规的,或者说是神所命定的!只有神的命定,才有绝对的权柄权威,让每一个以色列人都能够无言以对,因为神对他们的知道是深入他们的内心肺腑。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16
经文:“……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也不可与邻舍为敌,置之于死(原文作“流他的血”)。我是耶和华。……”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十)

这里描述的是关乎人际关系的晓谕信息中提及到以色列百姓之间的彼此交往,提到两个禁戒信息,一是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而是不可与邻舍为敌乃至流邻舍的血。这里再一次强调这信息是耶和华亲自晓谕的。

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这里包含了两个可能性否决的信息,一个是否决在民中往来,另一个是否决在民中搬弄是非。很明显,这里所重点描述的否决性信息是在民中搬弄是非,而往来是带出搬弄是非的方式加以描述的。当然,在民中无意往来也是不好的,因为这会让百姓厌烦,但这里更多的突出的是不可以搬弄是非。搬弄是非带有挑拨离间的含义,所以在以色列百姓中,这搬弄是非,等同于将一个家庭分裂,因为以色列百姓都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后代,是一个家,而且还都是神的百姓,神所拣选的产业,所以若有搬弄是非者,是神所极度厌恶的。

不可与邻舍为敌,流邻舍的血,这里明显记载了两个否决性信息,一个是否决与邻舍为敌,另一个是否决流邻舍的血。这两个信息中其实是带有一定联系的,或并列,或递进,或因果,或选择等都可以列入这两者之间。也就是说,这里所记载的两个信息,是具有连带关系的。不可与邻舍为敌,这是表明神禁戒以色列百姓中彼此为敌;而不可流邻舍的血,更是让我们看见神对以色列百姓的生命的关注。

这里最后又一次强调“我是耶和华”的信息,是表明这里的信息仍然是以耶和华的名发出的,准确地说,是强调这是耶和华亲自发出的晓谕信息,以此显明这里的信息具有神的名字带出的能力。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17
经文:“……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十一)

这里让我们看见两个信息,一个是否定的信息,另一个是肯定的信息。

否定的信息是借着自己的弟兄对自己的心而去,这里提及不可心里恨弟兄。非常明显,神不愿意以色列人彼此之间产生仇恨心理,因为神不喜悦这种心态。这里的描述让我们看见恨是发自内心的,所以要想戒除仇恨心理,也必须从心思意念里开始改变。要认识到对方是你的弟兄,是与你有着生命关系的人,所以当你仇恨对方的时候,站在换位角度来思想,就会知道这种仇恨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因为自己若处于对方的位置,自己的所作所为或许会比弟兄做得更加不让自己满意,所以要从自己的心灵里出去仇恨心理。

肯定的信息是要指摘你的邻舍。这里不同于前面所说,不仅是在信息的语法上一为否定一为肯定,还有对象问题,一为弟兄一为邻舍;另外这里所描述的动作表达方面,一个是出自内心中的,而另一个是口里的;当然这里还让我们看见这否定的信息是选择性的“不可”,而肯定的信息则是绝对性的“总要”。

圣经总结性描述,要指摘邻舍的目的,乃是免得因他担罪。这一信息其实是关乎守望的人的职责,在以西结书中我们看见有一类人他们是蒙神拣选成为守望的人,他们的职分就是针对人的罪恶进行指摘,其目的是要让人悔改。而这些守望者若不尽自己的本分,那就等同于将邻舍推向死亡的边缘而弃之不顾。圣经记载指摘邻舍的目的,正是为了免得因邻舍而担罪。这正是守望者所要谨慎警惕的,因为守望着若不尽职责,当邻舍死在罪中的时候,守望者便要承担那人的血。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18
经文:“……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十二)

在这里的晓谕信息中,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本国子民之间的禁戒与需要。禁戒有二: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本国的子民;反之,需要则是爱人如己。

首先是不可报仇。不可报仇是因为神不喜悦以色列人中充满流血的罪。不说冤冤相报,就说生命的可贵,神让以色列人看重自己的生命,也看重自己弟兄的生命,因为他们都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后代,都是弟兄,所以不可报仇。

然后是不可埋怨本国的子民,因为在以色列国中,所有的子民都是出于一,也更因为这个国度的子民乃是神的选民,所以神不允许其中埋怨声音充斥国度。这里用“埋怨”来表明神对以色列人要求的禁戒语气方式,这是根据以色列人以往一贯的作风。非常明显,在埃及地还没有离开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埋怨,直到进入旷野,埋怨更是充斥了他们的整个旷野道路,所以神以此警戒他们,让他们不可埋怨本国的子民。

而神所要求的,乃是爱人如己。这是人生的最高峰。这一信息让我们看见对待别人要和对待自己一样,只有如此,才能建立爱的国度。神希望他的百姓像他自己那样完全,那样充满了爱,但是神知道人无法达到神的那种爱的标准,所以他为人确定的爱的标准,是以对自己的爱为准。只有以己度人的爱,才能完全人与人之间的爱的关系。

圣经在这里最后又一次提出“我是耶和华”,要表明这一系列信息是来源于耶和华神自身,并不是人对他话语的理解。而摩西得到的信息所传递出来的,正是来源于“我是耶和华”的信息,这表明他并不是凭自己所说,而是在耶和华的名的见证下,在耶和华的名的宣告下传递出来的晓谕信息。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19
经文:“……你们要守我的律例。不可叫你的牲畜与异类配合,不可用两样搀杂的种种你的地,也不可用两样搀杂的料作衣服穿在身上。……”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十三)

这里首先让我们看见神让以色列人守神的律例。这里所记载的律例,圣经并没有强调是哪一部分的,所以应该是完全的律例。

然后我们看见有三方面信息,是不同于“你们要守我的律例”的教训,而这三方面信息是指着同一教训说的,只不过针对的事件不同。信息一:牲畜不可异类配合;信息二:同一块地不可种两样掺杂的种;信息三:身上不可穿两样掺杂料作的衣服。

非常明显,这里记载的信息,分别是以生活上的三个基本需要来说明以色列人生活需要保持的纯正,不可过混杂的生活。

牲畜的问题,准确地说,应该是关乎以色列人行动的需要,因为牲畜对以色列人而言,最根本的概念是为了以色列人的行走,因为那是他们的坐骑。

种子的问题,是关乎以色列人食物的需要。这是非常明显的,种子是为了种地而有的,种地是为了饮食。

衣服的问题,毫无疑问,是关乎以色列人穿着的需要,这里也记载,作衣服是为了穿在身上。

也就是说,这里通过以色列人的行、吃、穿这三方面的需要,让我们看见神让以色列人持守的生活定律,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原则性认知,就是不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中出现混杂物件,包括行动的需要、饮食的需要和穿着的需要,以色列人都要持守自己的单纯,拒绝混杂。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20
经文:“……婢女许配了丈夫,还没有被赎、得释放,人若与她行淫,二人要受刑罚,却不把他们治死,因为婢女还没有得自由。……”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十四)

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个假设,是许配了丈夫的女子还处于婢女状态下的时候,人若与她行淫,两人就都要受到刑罚,只是刑罚不治死,因为女子还处于婢女状态,未得自由。

非常明显,这里的信息是一个引导性信息,通过一个假设性的教训,带出一系列神的心意在生活中实际的显明。而在这里所提示的信息中,让我们看见在神的百姓中权柄的重要性,不拘是丈夫对妻子的权柄,还是主人对婢女的权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而在这里隐约出现的有三个人,首先是婢女,这是主要角色,是整个事件的引发点。然后是婢女许配的丈夫,也就是婢女的未婚夫,本来应该是处于主角位置的,却没有得到这样的权柄,因为女子还没有被赎,还没有得释放,还不是他的妻子。还有就是与女子行淫的人,这是反面角色,因为他的出现,让那许配了丈夫之某人的婢女还未与丈夫进入婚姻就已经失身,所以信息提及二人要受刑罚,只是那人并不致死,因为那婢女还没有得到自由。而那人应该就是这婢女的主人,因为这里记载不将二人治死的原因,乃是婢女还没有得到自由。非常明显,若没有主婢关系在内,那婢女的主人完全可以将婢女出卖,或者直接致死,但在这里只是提及了“因为婢女还没有得自由”,所以那二人只需要“受刑罚”,而不需要被“治死”,因为主人在婢女身上是有一定的权柄的。

这里的信息是关乎两个权柄同时作用于一个人身上,那人要如何面对的教训。当然,这里并不提倡消极忍受,因为这里提及的要受刑罚的是“二人”,而并不是那人自己一个,就连婢女也要受刑罚。圣经的教训,是要抵挡罪恶,哪怕流血,也不畏惧!这是非常积极正面的真理,具有超然的能力存在其中,因为真理是带有能力的,可以战胜邪恶的力量!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21
经文:“……那人要把赎愆祭,就是一只公绵羊牵到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十五)

这里让我们看见在婢女许配丈夫还没有被赎得释放就被人拉住行淫的假设下,那拉住此婢女行淫之人所要做的事情。他要向耶和华献上赎愆祭,祭物是一只公绵羊,献祭之处是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

“那人”,所指的自然是那与婢女行淫之人。圣经并未表明“那人”的身份,或许是婢女的主人,或许是婢女的恋人,或许是婢女的爱慕者,或许就是一个与婢女毫无直接关联的人……我们不得而知。但“那人”既然拉住婢女,与她行淫,就犯了罪,得罪了耶和华,他就要为自己的罪向神交账,所以这里记载“那人”要将赎愆祭牵到耶和华面前来。赎愆祭的信息,是犯罪以后的偿还之祭。当一个人犯了罪得罪了神,“那人”所要做的,不单是要向神悔改认罪,还要为自己所犯的罪偿还。当然,在旧约中,这赎愆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因为他直接关乎到人与神并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人所犯的罪关乎到某些人的利益问题,那并不是单单认罪就可以解决的,因为这件事情还关乎了另一个人的直接利益,所以还需要有偿还,这就是赎愆祭的功用。

在这里,我们看见那犯罪之人要把赎愆祭中一只公绵羊牵到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这里表明的是这件事情的直接受害者分明是耶和华,因为人犯了罪,所亏缺的乃是神的荣耀,所以这赎愆祭的献祭对象,在这里提及是耶和华,献祭地点也是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利未记19:22
经文:“……祭司要用赎愆祭的羊在耶和华面前赎他所犯的罪,他的罪就必蒙赦免。……”
标题:耶和华借摩西对以色列全会众的晓谕(十六)

这里让我们看见祭司处理这赎愆祭的程序,以及那人所犯的罪最后的结果。

因为那人将赎愆祭的公绵羊牵到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这一举动,说明那人的赔偿之举,所以祭司在这里要用那赎愆祭的羊在耶和华面前赎他所犯的罪。对于祭司而言,为人赎罪是他的职责,是祭司的本职之一,所以祭司为他赎罪,乃是祭司应尽的职分。那人既然将一只公绵羊牵到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就说明他有了一个举动,表明他愿意赎罪的举动,而且是带有偿还性质的悔改表现,所以祭司就要用这只羊在耶和华面前为这人赎罪。

我们看见这赎罪之事的结果,是“他的罪就必蒙赦免”。圣经让我们看见只要有赎愆祭的羊献上,其结果就是那人的罪必蒙赦免。当然这并不是纵容富裕的人大胆地如此行罪恶之举,而是让我们知道犯罪是要遭报应的,是需要付出代价才能挽回的。这就是赎愆祭与赎罪祭的不同。赎罪祭所代表的,是完全将自己的罪归于赎罪祭祭物身上,自己自然得到赦免;但赎愆祭却是代表了要有偿还,付出代价才能挽回一件事情。这就是这里的信息带出的教训。

当然,罪得赦免是神的恩典,然而得到了赦免,还需要解决问题,这就是赎愆祭的功用。因为有一些罪是牵涉到别人的利益的,所以赎愆祭祭物的信息,正是为了解决自己对别人的亏欠而设立的。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Processed in 0.013023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