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14:野地面上的小圆物

圣经给我们看见,当地上的露水上升以后,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就是野地面上出现了一些小圆物,这些小圆物如同白霜一样。

圣经前文记载了早晨的时候,以色列人营的四围地上都有露水,这里让我们看见,这些露水是会上升的,不是一直停留在原地的。露水的上升似乎是一种汽化,但这与汽化又有所不同,因为这里让我们看见上升的仍然是以液体的露水形式出现,而不是变成了气体的水蒸气,然后才上升的,所以这又与物理学中的汽化有所不同。露水上升,这不是科学现象,而是神的作为!我们所能说的,只有以神的作为来表明他的超越性,但却绝不能以科学的理论来解释神的奇妙作为。在神的作为中,他的能力远远超越了各种科学理论,是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解释的!一旦以科学解释,就会进入到“不照着基督”的状态中,就是在歌罗西书2:8中让我们看见所要谨慎的一系列会把我们掳去的教训。露水的上升,乃是神奇妙的作为,他的能力超越一切,不拘是鹌鹑的飞来,导致以色列全营被遮满,还是早晨出现在以色列营四围地上的露水,乃至这里所叙述的露水的上升,这都是神能力的彰显,是神奇妙手段的作为。

圣经给我们看见当露水上升以后,发生了一件出乎以色列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圣经用“不料”来说明这件事情的突然性。以色列中没有一个人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就是“不料”的意思!这“不料”不仅是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没有料到会发生下面所说的事情,就连属灵的摩西和亚伦,似乎也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谓不料,自是不在人的意料之中,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在露水上升之后,这样的“不料”事件出现在以色列营中,没有一个人知道下面所要发生的事情!

在以色列人的“不料”中,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情,那就是“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圆物”。圣经所说的“不料”现象,首先在于那些东西出现在“野地面上”,这是本来没有的,是突然出现的。野地面上,本来是人人所看见的,但这“不料”的事情发生,说明人的关注点似乎离开了野地面上,而人的注意力一旦集中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了野地面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圣经所说的“不料”现象,又在于这些“如白霜的小圆物”,这小圆物是突然出现的,是本来没有的。以色列人没有看见过这些小圆物,而这些小圆物的样子,圣经上用了两个非常特别的字眼来形容,就是“小”和“圆”。圆,说明它的圆滑、它是圆形的,是以滚动形式出现的。小,说明它的渺小,是表示它不容易被重视,不容易被发现,不突出。而它有一形象,圣经以比喻的方式来说明这个形象,就是“如白霜”,这一形象所显明出来的,是告诉我们它的凄凉性与圣洁的属性。霜,是在冬天出现的,这一字眼的应用,告诉我们这小圆物是非常微妙的,在冬天的形式下才能保存。白,是显明圣洁的特性,是神的属性,这一字眼的应用,告诉我们这小圆物是来自于圣洁的神,它的本身就是圣洁的,不沾染任何世上的污秽。

圣经让我们看见野地面上突然出现了小圆物,是因为以色列人要吃肉的原因,这小圆物似乎是肉食之类的,才能满足以色列人的需要。我们的神是供应我们一切需要的,他不仅知道我们的需要,他也有能力满足供应我们一切的需求。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15:这是什么呢?

圣经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面对神所赐予他们的食物,他们看见,却不知道这是什么!他们在不知道的状态下,选择了最笨的解决办法,就是彼此对问:“这是什么呢?”也就是不知道的人问不知道的人。摩西知道他们的无知,就告诉他们这是什么,让他们知道这就是耶和华所赐予他们的食物。

这里首先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看见了这些食物。这个信息是告诉我们,他们是警醒的人,在神所说的日子,他们都起床了。

圣经又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这个信息告诉我们,他们是无知的人,看见神所赐予他们的赏赐,却不知道那是什么!

以色列人彼此对问:“这是什么呢?”这个信息告诉我们,他们是自卑的人,他们认为自己不知道这些东西,而旁人可能知道,他们便向旁人寻求答案,而我们看见他们中间所有的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没有一个人有答案。

这三个信息,是当时代以色列人的总结。他们是非常警醒的,但他们却没有神的启示,所以显得非常的无知!又因无知,就更为自卑,又去向无知的人寻求帮助。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对于神所赐予我们的,我们的知识、理性不能给我们答案,所以我们就总是喜欢去寻求人的帮助,却没有一个人喜欢去寻求神的解答。人的无知也就因此更甚了!

摩西是一个与神亲近的人,他知道这些是什么。其实他知道这些是什么,并不是神告诉他的,而是他得到了神的启示,知道清晨有食物临到以色列人中间,他便以此断定这就是神所赐予以色列人的食物。这是他的智慧,因为神的灵在他里面有启示。一个真正的智慧人,他随时都与神有着密切的生命关联,并不一定需要寻求神,因为他已经亲近神了,所以寻求对这样的人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摩西正是一个这样的人,他是一个与神亲近的人,所以神的启示在他里面常常存在,只要他一有疑问,神的启示就立刻临到,并不需要他的寻求。我们需要追求与神亲近,这样我们的一切问题,都将不复存在,存在于我们里面的,便是神的智慧了,我们也就能随时知道当如何回答各人。

摩西对以色列人强调的,首先是这是食物。因为以色列人所求的就是食物,而当食物临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浑然不知!我们也常常会犯如此的问题,我们寻求神赐予我们什么,但当神将我们所要的赐予我们的时候,我们却浑然不知!而摩西是神的仆人,他就知道这一切!但愿我们都有摩西的属灵眼光,随时都能知道神所赐予我们的赏赐,更能知道神所赐予我们祈祷的解答。

摩西对以色列人强调的,接着是这是可以吃的食物。以色列人看见了食物,但他们已经有过玛拉的经历,此时也有可能对此有所恐惧,唯恐这食物不能食用,所以摩西要有此强调。

摩西对以色列人所强调的,另外就是这是给以色列人吃的食物。这食物是专为以色列人而备的,外邦人无法食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神所赐予以色列人的特殊食物,是专为以色列人而备的,外邦人不能食用!同样的,今天所临到神的儿女们的信息,外邦人不能领受,因为那是专为神的儿女们而备的,专门满足基督徒的需要的。

摩西对以色列人所强调的,最后是这是耶和华所赐予的。圣经让我们看见,这食物的来源,是从神而来,并不是人所作的。我们所得到的赏赐,并不是我们的劳动所得,而是神白白的赐予!我们在这个世上的一切得到,都是神的赏赐,没有一样是我们的劳动换来的!因为即便是我们的劳动,那劳动的能力也是神所赐予的!

这里给我们看见一个问题,就是“这是什么”,这个问题成为了以色列人的结,而他们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神却帮助他们,让摩西去告诉他们这是神所赐予他们的食物。我们要学习如何帮助人解决实际的问题,就是必须随时与神有密切的关联,又亲近的生命关系,让我们的灵被开通,时刻得到神的默示,这样人的一切问题,我们就都能够有解答了!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16:传达耶和华的吩咐

摩西告诉以色列百姓这小圆物是耶和华赐与以色列人的食物后,继续在说话中表明,耶和华有他的吩咐临到,就是以色列人要按着各人的饭量,为帐棚里的人按着人数收取适量的食物,没人收取一俄梅珥。

摩西首先表明,这是耶和华的吩咐。这说明摩西对神权柄的认定。既是耶和华的吩咐,摩西所要表明的,就是这吩咐的力度之强烈。这个信息本来是关于以色列人的食物问题,只不过是生活方面的一个小细节,但神的吩咐参与进来,这事情就截然不同了!

圣经给我们看见耶和华的吩咐临到的是以色列人的生活细节,关于饮食方面的,讲到饭量问题。神告诉以色列人,要他们按着各人的饭量收取各人的食物。这“按着各人的饭量”是一个标准,是以色列人收取食物的标准。神要照着以色列人的食物量来供应各人的需要,因为他知道以色列人每一个人的食量,所以他能够很好的控制一切。

圣经给我们看见耶和华吩咐以色列人所作的,是为帐棚里的人预备食物,也就是说,出来收取食物的,并不是以色列所有的人,而是一个家庭的代表。每一个帐棚里都需要人出来收取食物,但并不是每一个帐棚里所有的人都需要出来收取食物。神是顾念每一个人的需要,他知道有些人不适宜出帐棚来收取食物,所以他容许一些特殊的人留在帐棚里,而只要让一个家庭中有一个人出来收取食物,就行了!这样才有了“为帐棚里的人”之说。

圣经给我们看见收取食物的另一个标准,是“按着人数”。神知道有些人的家庭人数较多,而有些人的家庭人数较少,所以他要以色列人收取食物,按着各人家庭的人数。这更是让我们看见出来收取食物的,并不是以色列中所有的人了!非常明显,神所供应的食物,本来就是根据以色列人的食量分配的,所以以色列人只要照着他们各人的食量与家庭的人数收取,一定能够看见神所预备的是何等的准确!我们又看见,以色列人要按着人数将他们的食物收起来,这是让他们要将食物放好,不要到后来连自己也找不到了!

神让以色列人每人各拿一俄梅珥食物,这似乎在控制人的食欲,但这个信息有些奇怪,因为一个家庭中有人多的,有人少的,如果都是只拿一俄梅珥,那就不一定能让所有的人都吃饱了!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信息是在传递一个计量单位,所表明的是要让以色列人按着俄梅珥的计量单位来分配,并不是让以色列人每一家都只拿一俄梅珥食物。

摩西对耶和华的吩咐,是非常尽心尽意地传达,因为他知道耶和华的吩咐的重要性,所以他不敢懈怠。即便在食物方面的教训,他也非常严谨地传达,这就为他后来记录神的教导做了充分的预备。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17:以色列人的收成

以色列人在收取饮食的时候,表现出相当的顺服!“就这样行”四个字,表明出他们对神和他仆人摩西的顺服态度。他们中间有多收的,有少收的,这就是遵行神命令的得着。

以色列人就这样行,乃是照着耶和华神借他仆人摩西所吩咐的。在这儿以色列人就“这样”行,与先前摩西对以色列百姓所说的耶和华所吩咐的是“这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笔!这是表明神借摩西所传达的信息,以色列人都照样行了!“这样”二字,所强调说明的就是以色列人的顺服,在得到恩典的时候,若有要以色列百姓所做之事,以色列百姓每每表现出来的,都是相当的顺服,而若不是要他们做事,而是要他们在信仰上操练敬畏神,他们的顺服就打了折扣。这似乎是以色列百姓的一个死结!不论是出埃及时期的以色列民,还是进入迦南地以后士师时期的以色列百姓,都是一样!这种现象直到王国时期,才稍得改变。这是我们所要警醒防备的,也是我们的借鉴。

当以色列百姓照着摩西所传达的耶和华的吩咐行的时候,他们就有了收成,有多收的,有少收的。这里给我们看见收成的以色列民分了两种现象,一种是多收,一种是少收。这儿的多收,并不是他们越量的表现,而是他们有实际的需要;这儿的少收,也不是要显明他们的不足,而是要说明他们需要的量小。他们所收成的,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经过劳动,这是要告诉我们,神的恩典是白白的,不需要我们凭自己的力量做什么。当然,我们需要付出,这种付出,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努力,而是靠耶稣而行。我们的一切,都要遵神的吩咐为主,因为他的吩咐,是我们的引路灯。不论多收或少收,他的供应一定能够满足我们所有人的需要,而且能够让我们在那一天的行程中经历到他的格外祝福!

以色列人得了收成,是白白的恩典。只要我们在神的指示下行动,我们的一切,他都会供应!我们不需要为我们的明天担心挂虑,因为他比我们自己更关爱我们!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18:量一量

圣经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将他们所收取的食物都用俄梅珥量一量,这里的“俄梅珥”似乎显明是一种秤,与先前的“俄梅珥”不同。这“量一量”的结果就是多收的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而圣经在这里也让我们一并看见以色列人收取粮食的标准,是按着各人的饭量收取的。

先前被看作计量单位的“俄梅珥”,在这里又显明为一种计量工具,或者这本来就是一种计量工具,后来被算为计量单位的。圣经在这里显明的重点不在于“俄梅珥”,乃在于“量一量”。以色列人各按自己的饭量收取各人的粮食,收了以后他们都经过了“量一量”,这表明他们各人的饭量并不一样,所收取的饮食也不一样,所以才要量一量。其实我们这样看,就更加准确了,那“各拿一俄梅珥”的信息,乃是指着以色列人照着“一俄梅珥”的秤称东西,这样与这里连起来看这段信息就更为合适了!或者这“俄梅珥”根本就是一杆秤,并不是什么计量单位,也未可知!前面所说的“各拿一俄梅珥”所指的,乃是各拿一杆秤,这样解释或者更加准确了!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各人的理解,圣经并未详细注明“俄梅珥”究竟是什么,尽管在本章圣经最后一节注明“俄梅珥乃伊法十分之一”,但我们也不能肯定这“俄梅珥”究竟指的是俄梅珥所称的物还是俄梅珥的分量,因为圣经并未直接说明这一点。但在这里,我们所看见的是非常明显的,俄梅珥就是一种秤!

当他们各人都以俄梅珥来量一量各人的食物量时,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结果,有两方面的信息包含在内:“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

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的是以色列人中有多收的,因为他们的食量较大,所以他们所收成的就多,那“各拿一俄梅珥”所指的,极为明显,若与此处相连起来看,就是一杆秤了,决不是他们所拿的分量了!因为他们拿的分量本就不同,如果俄梅珥是分量,那就说明他们所拿的分量是相同的,而这里给我们看见的是他们所拿的分量是不同的,如若不是矛盾,那先前所说的“各拿一俄梅珥”就是指着他们各拿一杆秤。他们拿着秤,称他们所收取的粮食,首先发现的是多收的没有余。以色列人中有需要量大的,神早已知道,就预备了合适的粮食供应下来,让他们能够尽量收取,但他们收取的结果,却是没有多余的,这就是神所赋予人类的物质需要的结果,他不让人浪费所收取的,让他们没有余,就没有可以浪费的。

这里又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中有少收的,因为他们的食量较小。但他们收取的结果,却是也没有缺少。神的供应是照着他们的所需,没有让少收的有缺乏。尽管他们的饮食量较小,但神仍然让他们得到饱足,供应满足他们那较小的饮食量。他们收的少,是因为他们的饭量小,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在神面前的微弱,神供应他们的所需,并没有因为他们的饭量小,而不顾惜他们,也没有让他们收取过量的饭食,因为神不让他们浪费所得的粮食。他们没有缺乏,因为耶和华照着他们的所需供应满足他们,所以他们不会缺乏。被喻作“诗中之诗”、“诗篇之珠”的诗篇第二十三篇,大卫王在其中如此记载:“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诗篇23:1)这么美好的体会,与以色列人在旷野里的生活相对照,我们看着更为奇妙!这是我们的保证,是神给予我们的应许!他是我们的牧者,我们必不致缺乏!他们虽然收的少,但他们也没有因为收的少而感到缺乏,这就是神合适的供应,照着他们的需要供应他们。今天,当我们感觉到有需要的时候,要记得,我们的神也一样会如此供应我们!

以色列人收取他们的食物,是各人收各人自己的,又是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这是收取的两个标准。神没有让以色列人去管别人如何收取他们的饮食,而是让他们自己收自己的,这是让我们知道,我们不要管别人在神面前每天得到了什么,只要每天自己从神那里有所领受即可。以色列人收取粮食,是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这是要让我们知道,神的供应,是照着各人自己的所需,所以各人本身都会从神那里有直接的领受,没有必要去知道别人领受了多少,得到了多少,浪费了多少等等。神的供应,是按量分配,所以以色列人要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自己的粮食。同样的,我们也要知道,我们从神所得的供应,不要过分的贪婪,要照着自己所能承受的去得神所供应的食物,因为神知道我们能够承受多少,不能承受的,他不会那么快地供应我们,他会照着我们所达到的地步来供应我们的需要。他们需要花力量去收取,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学习,神要让他们学习信心、学习适量、学习顾及别人的需要等等。尽管神是无限量的,但他要他的儿女在有限的生活中学习经历到神的无限,但不要他的儿女浪费他的无限量。

神是美好的,他的一切供应都是美好的!他知道我们的需要,也知道我们所需要的分量。他不会过多地赐给我们,因为我们承受不了,便会浪费神所赐予的;他也不会让我们无法得饱,因为他是叫我们得饱足的,我们若没有得饱足,他的应许就失效了!只要我们是按着我们的真实需要向神求,他一定会照着我们的所需供应我们的!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19:摩西的禁令

摩西照着神的吩咐对以色列百姓下达禁令,让他们不得将所收取的粮食留到早晨,是针对人而言的,也就是说,他不许任何人违背这个信息。

摩西将这个信息的重点放在人身上,因为他知道这个信息本身是有能力的,但人对这信息的能力却并不一定完全接受。他说到的信息,以所收的开头,但并不是以所收的为中心,因为他们所收的粮食没有任何问题,会出问题的,是那些受粮食的以色列百姓。所以摩西强调的中心,是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不许什么人”,这是对人的禁令,这个禁令的直接影响者便是那些以色列百姓,因为其中有人会不顺从这个信息。这里让我们看见这个信息的禁止令是直接针对人去的,而不是针对事情,因为摩西并不是说人都不许将所收取的食物留到早晨,也不是说所收取的人都不许留到早晨,而是将“不许”用在“什么人”的位置上。粮食不会悖逆神,早晨也不会悖逆神,会悖逆神的,是那些以色列百姓,也就是这里所说的“什么人”。摩西传达神的信息,是将神的心意传达出来,他对神的认识,导致他对人的本性之理解是相当深刻的,他看事物之准确,是少有人能够与之相比的!

以色列人有收成,这是神的恩赐,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早晨的时间,这是神的创造,更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而问题的症结就是在收取粮食的人身上,摩西凭借神所赐的智慧将神的心意传达出来的时候,直接针对的就是问题的重点。因为他已有感觉,知道会有人将食物留到早晨,所以他直接针对这个问题下了禁令。我们需要这样的属灵眼光,需要这样的属灵智慧,更需要知道如何应用神放在我们里面的智慧,将神的心意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针对事情的时候,有相当的洞悉力;说话的时候,有相当的魄力!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20:以色列百姓的悖逆导致摩西发怒

本节经文一开始就说明了以色列人是如何对待摩西的话的,“然而”两个字的转折,直接让我们看清楚了以色列人的本性。他们不听摩西的话,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不听!他们有将食物留到第二天早晨的,并未照着神的吩咐将他们当用的食物在一日内用完,这是饿肚子的表现。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的食物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居然生虫、变臭了!摩西则毫不留情地向以色列百姓发怒了!

“然而”两个字的转折,直接引出了以色列人的悖逆。他们的悖逆情绪是固有的,从未变过!这是他们从埃及地学来的,法老的顽梗是人所共知的,所有的人都有目共睹,以色列人在埃及地寄居了四百多年,受法老的压迫生活中,他们也无意识地学到了法老的顽梗、悖逆,所以他们屡次违背摩西所传达的神的吩咐。他们不听摩西的话,其实他们所不听的,并不是摩西的话,而是神借摩西所传达的信息,因为以色列人共知的,摩西是神的仆人,他的口中所出的每一句话,都带有神的权柄与能力,所以当他们悖逆摩西的时候,他们根本性所悖逆的,其实乃是摩西的神!摩西已经多次向他们证明了自己是奉神的差遣将他们领出埃及地的,而且还有多次的神迹证明,然而他们仍然悖逆,不顺从,是因为他们的心,尚未离开埃及地;他们的眼,更没有定睛在迦南地。以色列人不听从摩西的话,也就成了他们的一个习惯了!

他们内中有人将食物留到了早晨,这就是他们不听从摩西的话的实际情况。以色列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将食物留到了早晨,而是内中有一部分人将食物留到了早晨。我们看见前面所说,他们是照着自己的饭量来收取食物的,但他们没有照着饭量来食用食物,这就是他们有多余的量留到了第二天早上的因素。其实以色列人并不是吃饱了撑着,因为他们确实都是按着自己的量来收取食物的,因为耶和华赐下食物,正是照着他们所有人的饭量来的,而他们收取这些食物的时候,刚好收完,“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这样的收成,他们是不可能吃不了的,所以他们是故意饿着肚子来存留食物,目的当然就是试探神了!否则恐怕也找不出任何其它理由了!他们会有留到早晨的,是他们起意留的,这样的起意,是对神旨意的一个挑战,表明他们的不顺从!可恶的以色列百姓,自己饿肚子也就罢了,还敢以此不顺从之举向神挑战,难不成以为神不知道吗?或者他们就是如此想要没事找事,表现他们敢于与神对抗的情绪呢?这些以色列百姓本就是如此的!他们没有一个人是甘心地顺从神的旨意,即便有顺从的,恐怕也是被迫的因素为多!

他们将食物留到第二天早晨,神却不容许他们如此行!他们所留下的食物,在第二天早晨发生了两种化学反应,一是“生虫”,二是“变臭”。这两种化学反应都是超化学理论的化学反应,因为是化学性质所无法解释的!好好的食物,就过了这么一个晚上,就彻底地变了!而且变得还那么离谱!化学性质哪有这样的理论出现过?但在神的能力下,任何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前一夜的食物,不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季节,都无法越过一夜,到达第二天。生虫,说明的是外来的问题;变臭,说明的是本身的问题。这两种问题,让这食物在第二天不能再被食用!这对我们的教训,是让我们将当天的恩在当天就用完,不要把过去的东西拿到现在来用,每天都要从神领受新的信息,因为凡过去的领受,带到新的一天里,就会生虫,或者变臭!我们不应当活在过去里面,也不要把今天的得到带到明天里面,因为神为我们所预备的,每一天都有更新的信息,对我们的实际帮助,也是与日俱增的!

摩西看见这一光景,便向以色列人发怒了!摩西真是以神的心为心!他知道以色列人的所作所为会引起神的怒气,他与神同心,先向以色列人发怒,让他们知道自己得罪了神,这岂不是给以色列人悔改的时间吗?摩西的发怒,是有目的的,是出于爱!我们都知道爱是不轻易发怒,但摩西却发怒了,这并不是让我们看见摩西的爱心不够,而是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所做的事情是何等地得罪神!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这是摩西后来的自我见证,是在经历了这一件事情之后的见证,所以摩西的谦和,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发怒而受影响,反而因着这一次的发怒,神更加地见证了他的谦和,是极其的谦和,不是一般的谦和!发怒的人为人谦和,这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但摩西的发怒,并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真理的需要。真正的谦和,不是好好人,而是以基督的心为心。基督的怒气,成为我们的怒气;基督的宽容,成为我们的宽容;基督的忍耐,成为我们的忍耐;基督的厌恶,成为我们的厌恶;基督的仇敌,成为我们的仇敌;基督的哭,成为我们的哭;基督的笑,成为我们的笑……换言之,就是与基督同心同行:基督如何,我们也如何!

以色列人的不听从,导致了摩西的怒气,这是因为以色列人在表面看来是不听从摩西,但其根本却是不听从神!摩西的怒气,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他感觉到神要发怒了,他先让以色列人感受一下神的怒气,好给他们悔改的时间,让他们预先悔改,免得神的怒气临到他们中间。摩西的爱,是一种以神的心为心的爱,他能够时刻感受到神的意思,能够准确地将神的心意显明在以色列人面前,这需要他与神美好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并不是其他人可以帮助的,而是他在神面前的竭力。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21:收取粮食的时限

圣经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每天早上都起来按着各人的饭量收取自己的粮食,因为日头一发热,粮食就化了!这是让我们看见他们收取粮食受到了限制,就是时间的限制,他们必须在日头发热之前将粮食收拢,当日头发热,粮食就没了!

圣经这里让我们看见的首要信息,就是这是以色列百姓每日早晨的经历,他们每日早晨都必须如此。在从领受吗哪开始,以色列人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这新生活是从他们的饮食开始的,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睡眠时间,起床时间。以色列人不能再懒惰,不能再贪床,因为时间一过,他们就要饿一整天肚子了!然而这个信息摩西未曾从神领受过,当然也就无法向以色列人陈述这个信息了,但以色列人却得到了这个信息,这是他们本身固有的与神的关系,使得他们的确知道这个信息,并不用神借摩西传达。以色列人似乎都知道早晨要起床,所以他们每日早晨都能够很早的起来,没有人告诉他们,然而他们自己就是如此行了!今天我们也要如此,对于早晨,我们必须将此拿出来交给神,不是为了吗哪,而是为了自己,同时也赚得了吗哪。早晨的生活,是拾取吗哪的生活,不要让我们的“每日早晨”白白地荒废掉!

以色列人按着各人的饭量收取,当然是收取个人的粮食,也就是吗哪了!这里再一次强调以色列人收取吗哪的数量,是按着各人的饭量。这是圣经要让我们知道,以色列人一贯就是如此,他们并不贪婪,只是照着自己的饭量收取自己的粮食,而没有夺取别人的食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里让我们看见以色列民族的合一性,他们知道民族的概念,看重民族的概念,过于自己的需要。他们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自己的食物,正是让我们看见他们的不贪心,所以他们即便贪心,也绝不贪自己同胞的财产。以色列民族的精诚团结,实在是教会的榜样,教会常常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彼此闹意见,这实在不好!以色列百姓在旷野里疲乏中的时候,只要稍有一点食物,他们也能够顾及到别人的需要,没有让自己的贪婪辖制自己的欲望,我们应当以此为榜样。当他们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自己的食物的时候,这不仅说明他们彼此的合一感,也显明了神所赐食物的完美,让凡领受的人,一无所缺。

圣经给我们看见,只要日头一发热,吗哪就消化了!这似乎是在意味着有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我们没有从圣经上看见有这样的人,就连事情的发展也没让我们看见有吗哪消化的事件。所以我们说,这只是事情发展的说明,并不是事情实际的成就。

日头一发热,这个信息是让我们知道,以色列人拾取吗哪,是在日头发热之前,也就是说,以色列人每天起床的时间都非常的早。其实也难怪他们,在旷野之地,本来就充满了各种危机,想要贪床恐怕都没人有此胆量。但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的,却是更深含义的教训,因为日头的发热,会导致一种现象的出现,所以这里的“日头一发热”,乃是有直接的特殊性,要强调说明后面的信息内容。日头发热,是说明时间的,说明以色列人睡过头了。这个信息对我们而言,无疑是要我们过惊醒的生活,不要让睡眠占用我们的早晨,要将早晨献给神!每一个神的儿女,都应该操练将早晨献给神的生活,因为这是以色列人为我们留下的榜样。为了我们自己的需要,我们应当将清晨分别为圣!免得食物消化了!

这里所记载的食物的消化,并不是在肚子里消化了,而是在日头下消化了!这吗哪是一种奇妙的食物,它受不起热量,尤其是日头的发热,让这吗哪一瞬消化!而吗哪的消化,似乎比冰水还容易,直接受日晒的影响,这是神为它所制定的,是它固守的!吗哪的消化,似乎是一种警戒,要让人知道自己的睡眠时间过头,我们也要常以吗哪的经历来作为借鉴,因为我们的早晨,常常贪床,不愿意起来。对我们而言,起床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冬天时分,然而以色列百姓在旷野里,却不分日夜,每日如此,这并不是为了他们的吗哪,而是慢啊的出现并没有打破他们的生活习惯,这让我们看见了他们早晨的警醒。

以色列人的每日早晨都是如此,这对我们是一个榜样,因为我们似乎常常无法像以色列人那样勤劳,我们的贪婪是与生俱来的,不用人教。但我们若知道日头一发热,粮食就没了的话,恐怕我们早上就不会如此的安然睡眠了!这也并不是说明我们的贪婪,而是说明我们需要一些事情来激发我们的勤劳,因为我们对神的启示没有非常的热忱。我们需要那种对神的事情的热忱,因为那将是我们与神关系更近的必要前提。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22:第六天的收成

以色列人到了第六天,就是安息日的前一日,就遵着耶和华借摩西所吩咐的,收了双倍的食物,每人两俄梅珥。以色列的官长就将他们收成的事情告诉了摩西。

以色列人似乎非常奇怪,他们在听从神吩咐的时候,是非常的顺服的,但遇到了问题,就来事了!神借着摩西让他们收成,他们都照着办,但让他们停止做什么,他们就不听从了!可不就是如此吗?第六天,以色列人照着摩西传达耶和华的吩咐,收了两天的食物,并没有缺少一点!可见它们的顺服是没有问题的。但紧接着顺服随之而来的,就有问题了!

那些以色列的官长立刻将他们顺服的事情告诉了摩西,这是一种炫耀,向神仆人炫耀众百姓的顺从。顺从本来是应当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炫耀,但这些以色列民,却拿着本就该尽的职责来作为炫耀的资本,实在可笑之极!这岂不是也显明他们本质上的不顺从吗?正是因为他们平时地不顺从,才使得他们有了一点顺从,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值得拿着这样的顺从到处地大肆宣扬。

我们也常常会犯以色列人的问题,由于平时的不顺从,导致一时地顺从就成了我们宣扬的资本,认为我们顺从神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其实我们顺从神是应该的,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要拿理所当然的事情来宣扬,那正是说明平时的他们是何等的不顺从!以色列人不正是如此吗?以色列人的官长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同是一丘之貉!

TOP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23:摩西于第六天转达耶和华关于安息日的吩咐

当百姓的官长将百姓第六天收成两倍的事情告诉摩西以后,摩西便将耶和华的话转述给他们听。在耶和华的教导中,他首先直接表明“明天是圣安息日”。这似乎在说明以色列众人的时间概念与神相符合,而在这里,特别将安息日称“圣”,是明显的让以色列人知道这一日的圣洁,以色列人必须将这日归圣。圣经记载神又一再地强调,这是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也就是让以色列全会众都得知这一日守安息是为了耶和华。第六日的时候,也就是耶和华对摩西说话的那日,耶和华让以色列百姓烤所当烤,煮所当煮,并且让他们剩下留到第二天早晨。

这是安息日的前一日,以色列人有了双倍的收成,摩西便将耶和华的信息转达给以色列会众。

耶和华的吩咐中,首先就是关于“明天”的信息,神只让以色列人在安息日的前一日有“明天”的预备,因为那安息日是归耶和华为圣的。对以色列百姓而言,安息日是神与他们所立的约,是让他们享受安息的。由于是神与以色列百姓所立的约,所以那一日便被分别为圣了!这“明天”的信息,是让我们看见归耶和华为圣,如若不是归耶和华为圣,我们注重“明天”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们所盼望的,是“明天”的到来,是因那是耶和华的日子,是赐予我们安息的日子。那样的日子,并不是辖制我们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而是让我们从工作的疲乏中得到安息。如若一个人将安息日视为一种辖制,那他本身就犯了安息日!当守为圣日,那是安息日的重点。以色列人若不分别为圣,安息日的意义就失去了!更别谈“圣安息日”了!

以色列人守安息日,不是要定睛在周围的人身上,因为安息日不是为人而守的,而是向耶和华守的。也就是说,安息日被分别为圣,是在耶和华面前。如若没有在耶和华面前,人的心灵就无法得到安息,那安息日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大卫王说自己是“常将耶和华摆在我面前”,这说明他常常得到安息,对他而言,安息不是在一日之中,而是在耶和华面前。不论何时何地,活在耶和华面前,就是一种真正的安息!面向耶和华,就是一种圣洁的安息!

神让以色列人在第六日将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这是赋予他们的特别恩典。以色列人必须在安息日的前一日预备好自己,如若没有美好的预备,就无法完没地进入到神的安息中去。以色列人可以为了喝水、吃饭的问题与神大起争辩,神知道他们若不预备好,第二天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所以让他们在安息日的前一日赶紧将所要煮的煮好,将所要烤的也烤好,为了进入安息之中。我们今天也正在面对一个属灵的安息,这正是我们今日所处的位置,就是在安息前的预备期。以色列人的预备,是将要烤的烤了,要煮的煮了,我们的预备却是赶紧将福音传到每一个地方,传到普天下去,让每一个角落里的人都能够听见福音的信息。“烤”与“煮”的不同,在于一个需要在边上,一个不需要在边上。烤食物,必须人在边上,否则就无法烤。今天有一等人,也是需要我们时刻相伴,时刻注重,时刻关心的,这等人就像要“烤”的食物一样,随时都要注意它的变化。而煮食物,则是人不需要在边上,只要注意火的大小即可,今天也有这样一等人,他们并不需要我们时刻的关注,因为他们自己活在恩典中,只要他们有问题,就会去寻求神的帮助。这两等人,都是神所关注的,因为他们都还没有进入到安息中,都是在预备进入安息的阶段。

但圣经上又给我们看见另一个信息,就是“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这里给我们看见有一等食物可以进入到安息中,就是“所剩下的”。圣经在记载以色列人的得救也是如此,特别强调地记载到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非常明显,以色列人不能全然得到安息,不能完全承受真正的安息,尽管他们一直在强调安息日,但他们并没有真实地理解安息的意义。安息,并不是什么也不能做,而是与神同在,与神同做事,让神所要做的,借着我们都得成就,那就是真正的安息了!

以色列人得闻安息的信息,是出自摩西的口,却是得自耶和华的启示。安息日是圣洁的,是归耶和华的,而以色列人所要预备的,就是将所要烤的烤了,所要煮的煮了,将剩下的留到早晨。安息日所强调的,是恩典的祝福,让人有所保留,让生命有所保留,让神的祝福也得以有所保留!这就是安息日的真正的祝福!

TOP

Processed in 0.014073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