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五)

申命记10:4
经文:“……耶和华将那大会之日在山上从火中所传与你们的十条诫,照先前所写的,写在这版上,将版交给我了。……”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一百三十七)

摩西告知以色列百姓,耶和华将写着十诫的石版交给了摩西。

那十条诫,乃是耶和华在大会之日在山上从火中传给以色列百姓的,是以这十诫的信息,乃是出自耶和华。大会之日,是一个特定的日子,是耶和华与以色列百姓相会之日。那一日,耶和华神实际降临在西乃山上,致使以色列众百姓尽数看见,无一例外。是以那一日的迹象,成为那一代以色列百姓共同的异象。

耶和华正是在这样的光景中将十诫传与以色列人,更是将十诫再次写在石版上,并且将石版交给摩西,是要为摩西正名,将摩西与神的关系公诸于众以色列百姓中间,并且要让以色列百姓真真正正地认识到唯独耶和华是神!这并不只是一个概念,也不单是一个理论,更不是一个宗教信仰,而是以色列全会众可以共同见证的!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0:5
经文:“……我转身下山,将这版放在我所作的柜中,现今还在那里,正如耶和华所吩咐我的。……”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一百三十八)

摩西论及自己的动作,就是从耶和华神手中接过两块石版以后的动作,首先是转身下山,然后下山后将两块版放在约柜中,直到此时摩西重颁律法的时候还在那里,正如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就是让摩西将法版放在柜中,以成就此柜为约柜。

摩西不能一直在山上,因为山上有耶和华神的同在,却没有约柜,更没有以色列百姓可以领受耶和华所传的律法,是以要将耶和华神的律法传开,摩西必须转身下山。

若是那版露天放置,就会遭受阳光雨露的侵袭,是以摩西照着所领受的吩咐,将这版放在摩西所作的柜中。这柜虽是摩西所作,但却是凭借耶和华的吩咐,遵命而行,并非出于摩西自己。只有出自于耶和华神的吩咐所制作成就的约柜,才能安置耶和华亲自书写的他所传达给摩西的律法诫命。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0:6—9
经文:“……(以色列人从比罗比尼亚干(或作“亚干井”)起行,到了摩西拉。亚伦死在那里,就葬在那里。他儿子以利亚撒接续他供祭司的职分。他们从那里起行,到了谷歌大,又从谷歌大到了有溪水之地的约巴他。那时,耶和华将利未支派分别出来,抬耶和华的约柜,又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侍奉他,奉他的名祝福,直到今日。所以利未人在他弟兄中无份无业,耶和华是他的产业,正如耶和华你 神所应许他的。)……”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一百三十九)

这里摩西传讲律法的信息中的一段说明文字,是论及亚伦的死以及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承接祭司职分的事情,并且带出以色列人所行的道路,乃至利未支派的职事等各方面的信息。

亚伦之死,位置在摩西拉,就是以色列人旷野行程道路上的一站。亚伦之死,不仅仅是死在摩西拉,还连同埋葬之地,也在摩西拉。而这里介绍摩西拉的地理位置时,是从以色列人的行程道路上介绍的,通过前一站比罗比尼亚干这个地方,就是亚干井为这段路程的起点,终点即是亚伦死亡和埋葬之地——摩西拉。

接续亚伦承接祭司职分的,乃是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亚伦的长子拿答、次子亚比户因为献凡火而被击杀,因此以利亚撒在一定程度上承受了亚伦长子的名分与祝福,自然也许要因此承受长子所应尽的职责——承受祭司的职分,是以这里描述以利亚撒接续亚伦供祭司的职分,也就是承受了受膏者的职事。

以色列人并没有就此停留在摩西拉,而是继续他们前行的道路,到了谷歌大。对于谷歌大,圣经没有过多的描述,只记载有那么一站,仅此而已。

以色列人继续前行,由谷歌大出发,下一站便是约他巴。这约他巴乃是有溪水之地,是以表明以色列人在此地不会干渴。

在这里又有一个记载,是关乎在约他巴这个地方的记载。圣经却并非从地理位置切入,而是从时间概念上切入,以“那时”为信息的切入点,记载接下来的信息,是关乎利未人的描述。

这里记载耶和华将利未支派分别出来,是以表明利未支派不同于以色列其他支派,乃是一支独特的支派,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承担着特殊的职事。

利未人的职分,在这里记载了三方面:第一、抬耶和华的约柜;第二、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侍奉他;第三、奉耶和华的名祝福——祝福的对象,自然是以色列百姓了!另外,关乎利未人的职分,圣经在这里介绍,直到摩西记录这段历史的那一日,这三种职事一直伴随着利未人。

这段信息最后描述的,是利未人的产业,是不同于以色列其他支派,因为利未人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产业。当然,这并非表明利未人没有产业,而是他们的产业与众不同。利未人所承受的产业,乃是耶和华神自己,这是对于利未人最大的祝福,也表明利未人所拥有的,乃是一切祝福的源头——耶和华神。而这一切,并非此时的信息,而是耶和华一贯以来就对于利未人的祝福,是利未人长久以来的生命经历,因为这是耶和华神的应许!既是应许,自然不同于别的信息,乃是带有绝对的权柄的,是必然会成就的,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拦!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0:10
经文:“……我又像从前在山上住了四十昼夜。那次耶和华也应允我,不忍将你灭绝。……”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一百四十)

摩西表明自己下山将石版放在约柜中之后,又一次在山上住了四十昼夜,耶和华也应允了摩西,从而没有将以色列民族灭绝。

在摩西的一生中,四十日、四十年的时间概念出现不止一次,这里表明摩西在山上又一次有“四十昼夜”的概念,是以显明摩西这四十昼夜,仍然是与神同在,乃至与神同住。只有与神同在,直至与神同住,才能让摩西整整四十昼夜时间的祷告,达至蒙耶和华应允的后果。而这四十昼夜,既然是在山上住,摩西自是没有粮食与水伴身,无疑表明这四十昼夜,摩西乃是出于禁食状态,却由于有耶和华神的同在,他能够忍受孤独、忍受饥饿、忍受干渴、忍受疲乏……

由于四十昼夜住在山上,带出耶和华对摩西的应允,是以表明这四十昼夜摩西在祷告。摩西的祷告,是蒙耶和华应允的祷告,表明摩西的祷告蒙了耶和华的垂听,并且摸着了耶和华的心意,才能得到耶和华的应允。是以表明摩西的祷告,并没有违背耶和华神的心意,乃是带动耶和华的心意的,让耶和华神出现的“不忍”的心态……

耶和华神所“不忍”的,乃是将以色列民族灭绝。这里以第二人称单数“你”来指向以色列,明显是将以色列揉成一股,表明的是以色列民族的整体,而非以色列每一个个人的个体。从怒气中转移到“不忍”的情绪中,摩西的祷告对于耶和华神的旨意的改变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已然不言而喻了!是以我们可以得知,虽然摩西的祷告内容在这里没有明确记载,甚至连祷告的字样也没有一点说明,但摩西的心意,却达到了耶和华的心意之中,甚至改变了耶和华神本来的决策。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0:11
经文:“……耶和华吩咐我说:‘你起来引导这百姓,使他们进去得我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所赐之地。’……”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一百四十一)

摩西论及耶和华的吩咐,是对摩西自身的吩咐,让摩西起来引导以色列百姓,将他们领进耶和华神向以色列人的列祖起誓应许所赐之地,就是耶和华神应许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要赐予他们的产业之地。

摩西领受了吩咐,是来自于耶和华的吩咐。这吩咐是带有权柄的,在一定意义上表明摩西对自身的认知,就是自己与耶和华神的关系的认知。虽然摩西在以色列百姓中威望极高,但他并没有因此迷失自我,却时时刻刻通过与神的交流认知自己在耶和华神的面前是领受吩咐的小人物。

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是让他起来引导百姓进入神的应许之地。在这一吩咐信息中,摩西需要做的,是对自己所要求的“起来”,表明摩西需要有顺服神的个人性举动;是对以色列百姓所要求的“引导”,表明摩西在以色列民中的职事性功用,其目的非常清晰,就是要将以色列百姓引进耶和华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土地,就是他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

耶和华向亚伯拉罕的起誓并应许,其意义乃是对于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祝福;耶和华向以撒的起誓并应许,其意义乃是对于以撒奉献自我的祝福;耶和华向雅各的起誓并应许,其意义则是对于雅各懂得生命的取舍与抉择的祝福。是以虽然他拉带着亚伯兰、拿鹤和罗得一同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但唯有改名亚伯拉罕的亚伯兰承受了生命的应许,得以进入神的应许之地;虽然以撒和以实玛利并基土拉从亚伯拉罕所生的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都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但唯有以撒承受了耶和华的应许与祝福;虽然以扫与雅各均是同父同母所生,但唯有雅各承受了耶和华所赐予亚伯拉罕的祝福,就是土地与后裔的祝福。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0:12
经文:“……以色列啊!现在耶和华你神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神,遵行他的道,爱他,尽心尽性侍奉他,……”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一百四十二)

摩西呼唤以色列,是对以色列这个民族,因为后面的信息指向以色列的,乃是单数。摩西呼唤以色列,是要提出一个设问,并且带出问题的答案,问题是耶和华向以色列所要的是什么,答案是只要敬畏耶和华,遵行耶和华的道,爱耶和华,尽心尽性侍奉耶和华等等。

耶和华向以色列民族所要的,是“现在”的信息,也就是摩西呼吁以色列的时候带出的信息,是现代时态,表明当时的问题。耶和华被称为“你神”,是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了摩西的心愿,也更是耶和华神的心愿,就是致力于建立耶和华神与以色列民族的关系,是与以色列民族整体的关系,表明以色列民族,没有一个例外,因为乃是整体。按照根本来说,以色列什么也没有,一切都是从耶和华而来,是以耶和华向以色列所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要让以色列人反思的问题,并不是要以色列人回答的问题。

以色列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是以摩西在这里代替以色列民族做出解答,以帮助以色列人认识到自己当有的需要。“只要”二字表明以下的信息涵盖了前面问题的全部答案,也即“你敬畏耶和华你的神,遵行他的道,爱他,尽心尽性侍奉他”等等乃是耶和华向以色列民族所要的一切。敬畏耶和华,是关乎人的信仰问题的抉择,以耶和华为神、以耶和华为王、以耶和华为父的人,就会敬畏耶和华,这里着重点在于耶和华的神的特性,表明耶和华被以色列敬畏,是居于耶和华乃是以色列的神!遵行耶和华的道,是关乎人的行为准则的抉择,以神的道为准,才可被称为耶和华神的子民。爱耶和华,是关乎生命的抉择、心态的抉择,将耶和华摆在自己所爱的首位上,一切的所爱,都在耶和华神的基础上,因为耶和华神才是爱的根本!侍奉耶和华,是要尽心、尽性,就是将自己所有的心思意念,乃至于自己所有的性格特征,都以侍奉耶和华为目标。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0:13
经文:“……遵守他的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为要叫你得福。……”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一百四十三)

摩西论及耶和华向以色列百姓所要的,这里提及要遵守耶和华的诫命、律例,这诫命、律例就是摩西当日所吩咐的,其目的是要叫以色列民族得福。

以色列除了要敬畏耶和华,要遵行耶和华的道,要爱耶和华,并要尽心、尽性侍奉耶和华之外,这里提及还要遵守耶和华的诫命、律例,就是耶和华借摩西当日的吩咐。非常明显,这里论及耶和华的诫命、律例,是表明摩西当日所吩咐以色列民族的,就是耶和华的诫命与律例。诫命,一般来说,主要指的就是十诫,当然也包含了一些其它的诫命,例如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还有爱人如己之类的,也蕴含在内。律例,指的则是律法的条例,表明的是有条例的法度。

这里表明耶和华的诫命、律例,就是摩西“今日所吩咐你的”。这里的“今日”是指着摩西对以色列百姓宣讲这段信息的日子,也即在一定意义上指出了摩西当日的吩咐,正是关乎耶和华的诫命与律例的。

而摩西在这里传达耶和华所要以色列民遵行、遵守的,是带有目的的,并非不良动机,而是要叫以色列民族得福。非常明显,这是关乎一个民族的,并非关乎一批人,或者某一个人,乃至某一族、某一个支派的,而是关乎以色列整个民族的。也可以说,耶和华的吩咐,对以色列人而言乃是祝福,并非压力;是要让以色列人在其中享受,而非外来的压迫。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0:14
经文:“……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属耶和华你的神!……”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一百四十四)

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真理,就是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属于耶和华!

这里以“看哪”带出信息,表明这段信息需要受到非常的重视,需要以色列人去特别关注。

天和天上的天,在一定意义上表明天并非一层,最起码显示出两层天的信息。当然,我们明确知道圣经记载有三层天之说,这三层天就是乐园,保罗说到他认识一个在基督里的人曾经去过,却并不知道去的时候是在身内还是在身外,是以保罗所说的在基督里的人去乐园,其重点并非在于是亲身而去亦或者是异象、异梦之类的启示,但这里特别提出天和天上的天,是要显明天的本质,不管是哪一层,都蕴含在其内。

地和地上所有的,表明地乃至地上的一切。这地的概念,明显是指着土地而言,也即地和土地上的一切,也就是包含了人、动植物、非生物等土地上的物质,都蕴含在了地上所有的之内。

非常明显,这里的信息的重点,也即“看哪”所带出的特别的、需要强调的信息,就是不拘是天和天上的天,亦或者是地和地上所有的,其重点在于这一切都属耶和华!而在这里,耶和华则是被摩西宣告为“你的神”,是要建立耶和华与以色列民族的关系更为明显,使得以色列民族必须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也同时要促使耶和华神与以色列民族的关系更为密切。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0:15
经文:“……耶和华但喜悦你的列祖,爱他们,从万民中拣选他们的后裔,就是你们,像今日一样。……”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一百四十五)

这里让我们看见摩西对以色列人所说的信息中充满了鼓励与祝福,告诉以色列人,耶和华喜悦以色列民族的列祖,就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爱他们,拣选他们的后裔,就是以色列人。

这里的信息中,提到耶和华的喜悦、爱与拣选,其中有一个特殊之处,即信息中有一个副词,就是“但”。这里的“但”,并非转折之意,而是表明仅仅、只是、唯独的意思,也就是耶和华对以色列百姓的列祖的喜悦、爱,并且对以色列百姓的拣选,是唯独的,其他民族都没有享受到这种祝福。

耶和华对以色列人的列祖所具有的独特性信息,主要有两部分,分别是喜悦与爱。爱,究其本质,乃是神的属性,其实是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存在的,正如圣经中最重要的一节经文所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而喜悦则不然,一个人要想蒙神喜悦,是有条件的,就是必须在信心中生活,如圣经所记:“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希伯来书11:6)

在提及耶和华针对以色列人的列祖的喜悦与爱的信息之外,这里也让我们看见针对以色列百姓的信息,就是耶和华对以色列人的拣选。这里提及以色列人,是以他们的列祖为本、为基础,将以色列人称为“他们的后裔”。也就是说,以色列人的身份,在本质上并没有独特的尊荣,而是居于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蒙的应许与祝福,才得到耶和华神对他们的特殊拣选,使得以色列人在万民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这里最后的信息“像今日一样”,表明以色列人历来都是如此,而摩西传讲律法信息的当日,就成为了标本,显明以色列人得蒙神的拣选,乃至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蒙神所爱与所喜悦,在本质上以律法信息颁布当日是一样的。就此而言,以色列人蒙神所爱、所喜悦、所拣选在这一日是可以成就标准性的模板。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申命记10:16
经文:“……所以你们要将心里的污秽除掉,不可再硬着颈项。……”
标题:摩西召唤以色列人传讲律法(一百四十六)

这里描述的是摩西对以色列人的要求,有两方面:一是关乎心里的,是要做的,就是要将心里的污秽除掉;二是关乎身体的,是不可为的,就是不可再硬着颈项。

从这里摩西所述的教训来看,以色列人此时心里仍有污秽没有除去,并且仍然硬着颈项没有悔改,是以摩西才有这两方面的直接教训。

心里的污秽不可存,要除掉——这是表明以色列人心中有污秽。虽然这里没有说明以色列人心中的污秽是什么,但明显这些污秽会带给以色列人极大的困扰,是会影响以色列百姓与耶和华神的关系。人的问题,究其根本,乃是由心发出,是以人一切问题的根源,乃在乎心,所以摩西提醒以色列人要将心里的污秽除掉,是以表明以色列人的罪恶根源,就在于他们的内心被污秽侵蚀。

以色列人的颈项不可在刚硬——这是表明以色列人的颈项仍然刚硬。以色列人的颈项刚硬,不同于法老的心里刚硬,是因为耶和华的任凭。以色列人的颈项刚硬,是表明以色列人不肯悔改,一直持续在罪中。这是指着行为的罪恶,表明以色列人的罪行,是他们刚硬不肯离弃自己的恶,是以摩西以此教训以色列百姓不可再硬着颈项。

……
如果你要成为教会领袖,神学一定会给你帮助;但如果你要成为基督的仆人,神学绝对会成为你极大的拦阻!你只需要好好在环境中学功课——以耶稣基督为最好的榜样,以圣灵为最好的老师,以圣经为最好的教科书,以神所赐的环境为最好的课堂,以周围的弟兄姊妹为最好的同学——有此足矣。

TOP

Processed in 0.012800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