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灵修日记(二)

出埃及记第三十八章

30:铜的功用(一)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铜的功用。首先是用来作会幕门带卯的座和铜坛,并坛上的网和坛的一切器具……

这七十他连得并二千四百舍客勒的铜,量实在是大,可以用作的工具也绝对的多。这里首先表明的是这一切的工程制作,都是在会幕的门这一块,这是铜的运作的第一位置。

有带卯的座,这是表明神的宝座在会幕中。用铜来制作,正是表明权柄的功用,所要显明的是神的宝座在以色列百姓中的权柄。

铜坛,是表明神的权柄在以色列百姓的祈祷中,是以色列百姓祈祷的唯一对象,这个权柄是独特的,是不可取代的。

坛上的铜网,是表明归属于神的坛的,就是在神的权柄之中的,一切都是神的,无法逃脱,神必护卫到底。

坛的一切器具,这是将所有坛上的器具,都算于其中,都是用铜制作,都必须接受神的权柄,因为神的权柄,在他的坛上,是独一无二的;在他的会幕中,更是不可替代的。

……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八章

31:铜的功用(二)

这里继续描述七十他连得并二千四百舍客勒的铜的实际功用。

承接前面所述,这些铜另外的功用有制作院子四围带卯的座和院门带卯的座,与帐幕一切的橛子和院子四围所有的橛子。

这里分为两种:一种是带卯的座,另一种是橛子。

而带卯的座和橛子又均分为两类:带卯的座的两类,是院子四围带卯的座和院门带卯的座这两类;而橛子的两类,则是帐幕一切的橛子和院子四围所有的橛子。

这带卯的座所表明的属灵含义,是神的宝座;而橛子所表明的属灵含义,则是神性情中的稳固。

院子四围带卯的座,表明神的宝座要设立在整个院子的四围,也就是神的宝座要充斥整个院子,在整个院子中,神的宝座将得到极大的尊荣。

院门带卯的座,表明要进入院子的人,首先需要在自己的生命中认定神的宝座,将自己的权柄交给神,以神的宝作为自己的尊荣。

帐幕一切的橛子,表明帐幕需要橛子使之牢固。帐幕预表教会,这表明教会的稳固,在于钉钉于生命的主,稳固于永恒的生命,因为帐幕是永恒的,只有能够带到永恒的帐幕中,橛子的功用才能完整地发挥出来。

院子四围所有的橛子,表明整个院子需要橛子的稳固。院子预表教会带给世界的祝福,是神对世人的怜悯,给予世人的一个避难所。而橛子,仍然是牢固点,使院子稳固的根本。

这些都是用铜制作的,这是因为有足够数量的铜,才能使铜制品发挥出合理的工程需求,使工程完成。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九章

1:线的功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

圣经在这里让我们看见比撒列对线的使用,是从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开始的。

这三色线的描述,是表明属天的色泽、君尊的色泽以及生命的色泽的意思。

比撒列用这三种颜色的线作精致的衣服,这里让我们看见比撒列的手工技术,能够将线作成精致衣服,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圣经就着这衣服让我们看见,这衣服的使用之地是在圣所,表明这衣服将被分别为圣,不是普通的衣服,因为它要进入圣所中。

这衣服的使用,是为了供职,表明这衣服将是工作制服,而且是圣工制服。

比撒列所要制作的衣服,除了在圣所用以供职的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制作的衣服之外,还有为亚伦个人单作的圣衣。这一举动并不是说明比撒列个人对亚伦有多看重,而是因为亚伦所承受的职分让他有圣衣的需要,所以比撒列为他个人单独制作了圣衣。

圣经让我们看见比撒列这一切的制作工程,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这一点更是为比撒列证明,表明他并不是一个以貌取人之人,而是因为有一个标准,就是耶和华吩咐摩西的信息,而比撒列所作的这一切,都只不过是遵命而行,就是遵着耶和华借摩西所吩咐的命令。

比撒列对神工作的看重,是因为他是神的仆人。出于对神吩咐的尊重,他所行所作,完全照着神的吩咐来,这就是一个神的仆人!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九章

2:以弗得的制作材料

圣经在这里通过制作者和制作材料两方面来描述以弗得的制作。

关于制作者,圣经只用“他”来表明是前面所说的比撒列,这是表明比撒列在会幕工程中已经成了工作者的代名词了,不必详细说明,大家都可以知道了。

而关于以弗得的制作材料,圣经用了比较多的文字加以描述。

首先是金线。这是表明以弗得在属灵上具有绝对的超然价值。线虽细,但金却贵!

另外是蓝色、紫色、朱红色线。这三色线同时出现的描述,在出埃及记里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在属灵的含义上,所预表的属天的、尊贵的与生命的色泽,虽然细如线,但意义却超然。

还有捻的细麻,也是制作以弗得的基本材料。这细麻的意义,是指着圣徒所行的义。而这捻的细麻,是将细麻的制作手段具体化了,让我们知道细麻是经过捻的工程成就的。

这些制作以弗得的基本材料,是让我们知道以弗得的尊贵之处,以显明以弗得的来之不易。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九章

3:金线的由来与功用

这里让我们看见金线是怎么来的,并且也介绍了金线的实际功用。

关于金线的由来,这里让我们看见是“把金子锤成薄片,剪出线来”。这里让我们看见,金线的出现,首先需要金子。有了金子,才会有金线。而金子到金线的步骤,则有两步:首先是要将金子锤成薄片。这是对金子的实际加工。金子若不经过锤炼,只能显其价值;而一旦经过了锤炼,所显出的就不单是价值了,更是它的作用。而要显其作用,光经过锤炼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修剪。在这里,让我们看见金线的由来,是通过了对金子的锤炼和修剪,使之成线型,这就是金线。

而金线的应用,并不是单独发挥,而是要伴随着蓝色、紫色、朱红色线一同被使用。这是让我们看见经过锤炼和修剪的金线,不要以为它就能够独立成材了!没有任何物质在会幕的工程中是独立被使用的,都是有配搭着使用的!

金线的应用,是伴随着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用巧匠的手工一同被绣上的。经过如此巨大的工程,在会幕的工作中,金线只是辅助作用物,并不是操作的强烈物质,这并不是对金线的鄙视,因为金子本来在世界上的价值就极其昂贵,而经过了加工成为圣物的使用,在情在理都要远超出金子本身的作用了!虽然在外观上来看,经过加工的金子价值并不怎么贵重,但在永恒里,这经过捶打和修剪的金子成为的金线,其实用价值早已远超了金子本身!

巧匠的手工,使金线被绣上以弗得,这是巧匠的技能,别的工程师是无法办到的。或许他们有足够的知识,或许他们有灵巧的双手……但若没有耶和华的灵,若没有耶和华赋予他们“巧匠”的技能,他们就无法发挥“巧匠的手工”使金线与蓝色、紫色、朱红色线一同被绣上以弗得。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九章

4:以弗得的两条肩带

圣经在描述了以弗得的制作后,在这里又表明要为以弗得制作两条相连的肩带,这两条相连的肩带将会被接连在以弗得的两头。

这里所描述的信息,是让我们知道以弗得与人身体的关系。通过以弗得所拥有的一个特殊制作——两条相连的肩带的制作,让我们看见它是与人的肩膀发生直接关系的。这里让我们看见肩带有两条,表明要挂在人的两肩上;而这两条肩带是相连的,则是表明肩带的整体是一体的,当然其原因正是以弗得的整体特性。

尽管以弗得的两条肩带是相连的,但在与以弗得的关系中,我们看见这两条肩带是接连在以弗得的两头的。也就是说,这肩带是处在以弗得的整体位置的两头。而“接连”的描述,更是让我们看见肩带是通过相接才相连的。

非常明显,以弗得有两条肩带,但由于这两条肩带的相连,使得这两条肩带有了一个整体性。而在这里又让我们看见,使肩带相连的目的,是为了让肩带接连在以弗得的两头。这是从“相连”的信息中要达到“接连”的说明目的,所用的表达方式。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九章

5:以弗得上的带子

圣经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以弗得上的带子的信息,是从带子的制作方法、制作用途、制作位置、制作材料与制作标准这五方面来描述的。

这带子的制作方法,我们看见两方面信息:一是巧工织的,二是和以弗得一样的作法。而在巧工织的带子的信息中,我们看见一个附带的信息,是关于带子所处位置的信息,圣经称之为“其上”,乃是在以弗得之上。这表明带子的位置高于以弗得,更是让我们看见在属灵的含义上,带子的信息虽然是伴随以弗得而来,却同时也是高于以弗得的。带子的制作,是“巧工织的”,这一点表明带子是布制品,更是让我们看见带子的成功,是出于巧工之手,显然是使用奇巧之工作成。而和以弗得一样的作法,则是表明在制作方式上,以弗得上的带子是与以弗得完全一样,表明带子与以弗得是一体的。

带子的用途,是“束上”,而且是与以弗得接连一块的束上。这“束上”的用途表明以弗得是人身体的关系,是必须借着以弗得的整体才能完成。这里的“束上”,虽然表达的意思是将以弗得的带子与以弗得接连一块,但也同样隐约描述了整个以弗得与穿戴以弗得之人的关联,正是借着“束上”成功的。

而“与以弗得接连一块”,则是将带子与以弗得的关系显明了出来,而且是通过位置描述表达的,以加强这带子是属于以弗得这一信息的力度。

在带子的信息描述中,以制作材料的描述信息最为详细繁复,这并不单是表明制作材料对于以弗得的带子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让我们看见以弗得的制作材料,要让我们知道以弗得本身在圣物之中并不突出,因为这些制作材料是所有会幕中布制品的基本制作材料。无论是金线,还是蓝色、紫色、朱红色线,抑或是捻的细麻,在会幕中,所有的布制品基本上都是用这些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在属灵的含义上极其丰富,但却是在会幕工程中并不显得突出,这就是这些材料的基本特性。按价值而言,有极为珍贵的金线,有甚为常见的蓝色、紫色、朱红色线,也有意义重大的捻的细麻,正是这些材料,成就了巧工织的带子。

在这里的描述中,我们最后看见的,也是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信息,乃是这带子的制作标准——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其实会幕一切工程的制作,都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所以这是整个会幕工程的一个绝对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有“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标准可以“照”,会幕工程是无法如此完美的!这个被“照”的标准,也就是“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一切信息,是向以色列百姓,也是向当时代与以色列有关系的一切外人(不拘是敌人,抑或是未来的盟友),要显明耶和华在以色列中的尊荣,更是要让以色列因耶和华而得到极大的荣耀。

带子虽然不怎么显眼,但通过带子,我们看见的是以弗得信息的根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带子,我们还能够看见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信息是何等的完美!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九章

6:两块红玛瑙

在这里,圣经让我们看见比撒列又琢出两块红玛瑙来,这两块红玛瑙的琢出,其位置是镶在金槽上的,其手法仿佛刻图书,其标准,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应该是目的,是按着以色列儿子的名字,或者说,是将以色列儿子的名字一一记录。

两块红玛瑙的出现,其途径,是被琢出来的。毫无疑问,琢出红玛瑙的人,自然是比撒列了!而圣经在这里描述琢出红玛瑙的数量,是有两块。这琢的工程,是让我们看见红玛瑙的出现需要的难度,以雕琢为主。而这里让我们看见所要琢出来的红玛瑙有两块,不单说明红玛瑙的价值昂贵,也同时说明红玛瑙在会幕工程中的分量。

两块红玛瑙都是镶在金槽上的,这表明不仅红玛瑙本身尊贵,就连红玛瑙将要被安置的位置,也是价值昂贵的金所作的金槽。在这里,金槽完全是为了象征红玛瑙的突出而出现的。

红玛瑙的雕琢手法,这里形象的比喻为“仿佛刻图书”,是将“琢”与“刻”形象似的巧妙连接在一起了!这不仅表明红玛瑙的出现如同图书一般,也是表明红玛瑙与图书有着相类似的功用。

这种相类的功用,就是记录。所记录的方式,是雕刻;而所记录的内容,或者说是标准,则是以色列儿子的名字。非常明显,这正是图书的功用,在这里,让我们看见这也是这两块红玛瑙的功用,就是为了记录以色列儿子的名字,这才使之被雕刻于两块红玛瑙。

红玛瑙是宝贵的。而其宝贵所在,正是雕刻了以色列儿子的名字这一点,所以在这里让我们看见最为宝贵的,并不是红玛瑙本身,而是这两块红玛瑙上所刻上的以色列儿子的名字。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九章

7:两块红玛瑙的制作目的

圣经在描述了红玛瑙的制作后,又让我们看见红玛瑙的实际功用,也即红玛瑙的制作目的。

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安在以弗得的两条肩带上,这是表明红玛瑙与以弗得将会有的实际关联。

其目的之二,是为以色列人作纪念石,或者说,这是这里描述红玛瑙的实际功用,也即红玛瑙的制作目的的根本所在。非常明显,这样的描述所说的为以色列人作纪念石,所“纪念”的,正是上一节经文所记载的以色列的儿子。所谓为以色列人作纪念石,自然是要表明这红玛瑙有所纪念,而毫无疑问的,所纪念的,正是以色列人的先祖,这先祖,乃是被刻在红玛瑙上的名字,那便是以色列的十二个儿子。至于所雕刻的名字并不是以色列的集体祖先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而是以色列的十二个儿子,是要让我们知道以色列的整体性,尽管支派众多,有十二个,但他们都被刻在两块红玛瑙上,也就是同蒙纪念的意思,所以这两块红玛瑙在这里被称为“纪念石”,是“为以色列人作纪念石”。

红玛瑙的制作目的之三,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这一点,正是红玛瑙出现的根本所在。因为有了耶和华对摩西的吩咐,才有了制作红玛瑙的需要,而且这还是一个标准,就是耶和华吩咐摩西的信息,成为红玛瑙被制作的根本标准。

红玛瑙的实际功用,也就是制作目的,正是以这三方面为主。也就是说,这三方面成就了比撒列制作红玛瑙的根本,也是红玛瑙这种宝石出现在以弗得的两条肩带上的根本。

TOP

出埃及记第三十九章

8:胸牌的作法与材料

这一节经文让我们看见胸牌的制作手法与制作材料。

制作手法的描述,首先让我们看见的是制作者,毫无疑问也是比撒列。而胸牌的制作方式,主要是以巧匠的手工为主,而作法则是和以弗得一样。这又让我们看见两点,一是制作手法,二是制作方式。巧匠的手工,说明了这制作手法,是巧妙的技术,而“巧”所表明的,则是圣灵启示的结晶。这巧匠的手工,毫无疑问是让我们看见比撒列制作的手法,是在圣灵的启示引导下进行的。和以弗得一样的作法,是要告诉我们,这胸牌的制作方法,是与以弗得一样,所以这里没有详细的描述,因为所要描述的,在以弗得的制作信息中都已经描述了,这里若在描述,就有了重复之意,而这里明显是不想让这种制作方法重复记载,似乎在表明这种方法的记载不需要重复。

胸牌的制作材料,是金线与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这点在以弗得的制作信息中也是如此,而在这里却有重复说明了,是要表明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同于制作方法的信息。金线,是显出胸牌的价值之昂贵;蓝色线,是表明胸牌的属天特性;紫色线,是表明胸牌的尊贵荣耀;朱红色线,是表明胸牌的生命价值、生命意义;捻的细麻,则是将胸牌的真实意义表露无疑,是需要所行的义来整体穿越之作。

胸牌的制作信息,所要表明的是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遮胸的,可说是对胸部的保护。这段信息的描述,让我们看见胸牌的制作是用巧匠的手工,表明胸部的保护,在于以弗得的意义——面对神。用的材料,是要让我们看见胸牌的价值——真正的价值所在。

TOP

Processed in 0.012566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