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金和银我都没有

金和银我都没有

彼得: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徒三.6)

  当我们说:「我有什么」的时候,它意谓着什么呢?它似乎代表着──我有某些资源、我有不少办法、我能作这作那……等等。它的意思总括而言就是:我有不少可以倚 靠的。现代心理学中的能力取向谘商强调:由个案的背景中,激发出复原力、资产和成功的经验,并运用这些资源来产生正向改变。
  彼得当天并没有说:「金和银我都有,我拿一部份给你……」相反的,他说:「金和银我都没有……」若当天不是彼得站在那里,而是我们站在那里,恐怕我们会说:「金和银我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什么都不能给你。」当我们的思想完全是充满着「我的困难」时,当然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可是他却没有被这种「都没有」的消极思想所淹死。他接下来的话,是充满了希望:「只把我所有的给你。」事实上,我们会发现他并不是很忧愁自己没有金银,他反而满有信心,他确信自己「有」比金银更宝贝的东西。
  一月下旬,因着泰国学习华语的热潮, 一支15人队伍的短宣体验队到清迈,以中文与大学生交流。其中有语言教学、文化节目,和华语福音营。虽然口操母语对许多第一次体验短宣的大学生而言,稍稍减缓了心中的不安,但毕竟在异地诸多的不便、文化差异的挑战仍带来不少的冲击。在短宣队的回顾影片中,制作者在最后这样写道:「我们都知道不是我们能做什么,乃是神愿意使用我们…….我们没有金也没有银,只能把我们最好的给你们,那就是生命的福音——上帝的爱。」
  在使徒行传第三章,我们并不是只有看到彼得在那里宣告说:「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然后就不管这个人了。不!我们反倒是在第七节看见彼得「拉着他的右手,扶他起来。」彼得的服事并不是只在嘴巴上说说,他乃是伸出他的双手,采取行动 。新约学者Thomas Walker就说:「这能力是基督的,但那双手却是彼得的。」彼得奉献出他的双手与主同工。
  在台湾许多地区,有不少的弟兄姊妹配搭校园团契服事青少年,就世界的眼光来说,他们在社会中各有所长、拥有许多傲人的经历与资源,可谓有金有银。但他们谦卑的与青少年在一起,陪伴青涩的一代成长、将幼苗摆放在上帝面前。他们知道,唯有上帝的大能才能给人带来生命的改变,而非这世界的金银!
  圣经上称这样关心神国的人,是拥有真智慧的人,他们乃是把无数的金银,累积到永恒中。
常常喜乐

TOP

Processed in 0.011748 second(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