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胜过混乱》——雷克乔纳

《胜过混乱》——雷克乔纳

第一篇
认识混乱
混乱是真理和成就的敌人。混乱能使最聪明勤奋的人无能为力。人若脱离混乱,生命便可彻底的改变,从失败沮丧变为喜乐平安,以结实累累。要实现人生的理想并达成目标,就必须认识和胜过混乱的灵。
生活在混乱中,就像在浓雾中行走。许多人早已习以为常,不知道自己活在混乱中。直到他们从那可怕的压迫底下走出来,才惊讶的发现周围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就像视力不良的孩子第一次戴上眼镜一样。箴言四章18节说:“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基督徒应该行在光中,而且一天比一天明亮。你的情况若不是这样,可能是因为你偏离的神呼召的道路,向混乱打开大门。
不过你尽可放心,就像患近视的孩子戴上特别配置的眼镜一样,你的问题是可以矫正过来的。戴上眼镜的孩子立刻看得清楚,你若破除了混乱的势力,也会马上看清周围的世界,能够过着果断,自信和平安的新生活,甚至令旁人惊讶。作为基督徒,神不是呼召你活在混乱中,而是在光明中行走。你不仅可以看清自己的道路,更能把亮光带给走在黑暗中的人。千万不要放弃这样的理想。
我住在山上,因为我喜欢视野良好的地方。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我能看见百里以外的山脉。山谷里有雾的时候,我能站在灿烂阳光底下,看着脚下像一片白色地毡般的雾。基督徒蒙召就是这样----站在视线清楚的地方,超越世上的云雾和混乱。
你若曾目睹云雾散去的情景,必晓得开始时,先是云雾因阳光变的稀薄,接着一缕日光穿透,你便知道不久云雾将要散去。转瞬之间,你的视线将从只有数尺变的十分遥远。人们从混乱中获得释放也是如此----他们往往惊讶自己所看见的。
认识神子的光辉
本篇的题目:“认识混乱”,看来有些矛盾。但那正是击败混乱所必备的条件。认知是争战得胜的最重要因素。认识带来亮光,而亮光则能驱走黑暗。你在晚上打开窗户,不是叫黑暗进入屋内,而是让家里的亮光照外面的黑夜。光明比黑暗更有力量,因此总能胜过它。本书以认识亮光为开始,先替混乱下个定义。然后我们再深入探讨,直到混乱无法躲藏。
字典为混乱下的定义是“不确定”和“混杂“。为了方便研究,本书且把混乱定义为“灵性和头脑上的坚固营垒,心理和思想的障碍”。混乱的原因可能在于身体,例如化学成分的不平衡,以致影响头脑的活动和清澈。若是身体的状况,通常可以藉着饮食和运动来解决。然而,这类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属灵的,是出于活生生的,不怀好意的仇敌,及其反对的计谋。认识这一点,能帮助我们揭发他的诡计,解开缠绕的网罗。
混乱有程度上的差别。它可能阻挠我们明白某件事,或者到一个地步,叫我们对任何事都看不清楚。但就算情形并不严重,我们也当下决心,不容任何混乱渗入。因为混乱一旦开始,就能侵蚀我们的信心,自信心和其他方面。它的目的是让人的生命完全崩溃。它要拦阻我们的进步。若不把它连根拔起,混乱将如野草般蔓延。所以我们必须明白混乱的来源,学会如何处理,使它不能生长和蔓延
无论混乱如何顽强地抓住你的生命,你必须彻底地脱离它。这本书的目的----是你脱离混乱,以光明代替云雾和昏暗。我们若行在神呼召的亮光中,生命的光辉乃是一天比一天更明亮!我们绝不可以放弃,勿容仇敌抢夺神赐给祂儿女的礼物----亮光!
混乱的症候
混乱最初的影响之一,是叫人犹疑不决。若不认识和胜过它,犹疑不决将长大为恐惧,沮丧和绝望的坚固营垒。基督徒不应陷于此等心理状态,假如我们在任何程度上屈从了,就有一场争战要打,但那是我们足能得胜的。
混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变成昏暗,叫我们不能凭信往前行。它通常发生在我们生命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我们可能很清楚自己的职业或工作,但对于如何养育儿女,夫妻关系或教会里的关系,却很混淆。结果我们只注意自觉能控制的事,却逐渐疏远我们觉得混淆的事。譬如我们愈来愈看重自己的工作,却愈来愈远离家庭和教会。混乱往往是关系的破坏和分裂的开始。这是混乱之灵的主要工作----破坏关系。
仇敌常以人际关系为标靶,而且那关系常是极其重要的。那被攻击的关系,往往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不该让混乱来窃取,有时候,我们必须调整某些人际的关系:“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哥林多前书十四章33节)。神就算要我们调整某种人际关系,也不会用混乱来达到目的。我们要学习为着每种受攻击的关系来争战。
不在人际关系上陷入混乱的要诀,在于保持正直。箴言四章18节说“义人的路”愈照愈明。我们若对人不义,就是向混乱打开大门,它将带来许多邪恶的朋友。清楚正直的原则,乃是胜过混乱的基本条件。在圣经道德和正直标准上妥协,就是向混乱和破坏敞开大门
我们明白,一切人际关系都有发生困难的时候。世上曾经只有两位兄弟,但就连他们都不能和睦共处。哪怕混乱不来攻击,人与人之间的困难还是存在。所以解决人际问题,通常是处理混乱的第一步。
亮光
主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八章32节)。正常的基督徒生活是愈来愈光明和清晰的,因为健康的基督徒是在真理上日渐增长。本书的目的是说明混乱的来源,解开纠缠不清的思想,且以真理取而代之,好让我们看清楚前面的道路。人必须有清晰的思绪,就是说愈来愈看清楚真理。因为那样将使我们更加有自信和勇气,并在工作上成功。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第二篇
混乱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的问题十分复杂,解决的方法却可能十分简单。但“简单”不等于“容易”。蒙召作基督徒是简单的事,但不是容易的事。然而,以顺服的态度去做对的事,总比不顺服来的容易。
单纯的顺服主,遵照祂的话而行,是离开混乱的最好方法。在我们所知道是对的事上妥协,就是离开“义人的路”(箴言四章18节),也是在向混乱敞开。我们必须知道真理,并照着去行。
并不是说凡陷入混乱的人,就是违背了主,或行了不义的事。下文将谈及混乱的其他原因。但妥协明明知道的真理,常常是混乱的开始。假如这是使我们陷入混乱的大门,那解决的方法就很简单----顺服真理。
我们若行了不义,就当诚实及公开的认罪悔改,离开罪并脱离混乱。正如约翰一书一章9节告诉我们:“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只要这样做,就能期待目光的清晰,因为我们是回到了“义人的路”上,愈走将愈见光明。
当然,这不等于马上解决了一切问题,但只要我们走在义人的路上,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方法都将逐渐显明。对走义路的人来说,看得清楚是最基本的结果。罪和不义能模糊人的视线,使人陷入混乱。所以箴言四章19节说:“恶人的道,好像幽暗;自己不知因什么跌倒。”
你的生命中若有不义,不仅将看不清楚,其他方面也将陷入混乱。因此约翰一书一章9节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祂便“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那么,我们便能从混乱变为清楚。
策略
认识混乱这仇敌,是打败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然后就是矢志以坚忍的态度,与牠进行全面的作战,直到牠彻底失败,从我们生命中消失。在列王纪下十三章有一段有趣的历史,说明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故事中,一位以色列王来找先知以利沙,问他是否该出去与某敌人争战。以利沙吩咐他拿弓和箭击打地面。王打了三次。结果先知向他发怒,说他应该击打地面五到六次。但因为王只打了三次,所以他只能击败敌人三次。先知这举动也许令人难以理解,但重点是人若与敌人争战,就该将它彻底打败。我们若只打败一部分,就可能一生都需要与它争战,因为敌人势必卷土重来。
本书将一再强调某些原则。事实证明,多数人需要一再重复,才能记住一个概念。若要化为实际的行动,需要重复的次数就更多了。为这个缘故,最近有管理学的研究报告建议:重要的指示都需要在文字和口头上至少提到四次,以确定读者会照着去做。每次重复,都能大大提高记住的可能性。我们不仅要记住真理,还要一再重复,直到行为产生改变。
假如本书的内容仍嫌不足,就请反复再读几次,直到你完全得胜。你也可以偶尔重读,以确定某些情况不再发生。仇敌每次被赶走,牠都想卷土重来(参看马太福音十二章43-45节)。但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获得自由,更要保持自由!
你可能已经发现,叫人脱离混乱的关键是箴言四章18节。这是我们用以反复击打地面,直到完全得胜的一支箭。其他箭矢是箴言四章18节以下的经文,因此,让我们花点时间细细阅读:“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愈照愈明,直到日午。恶人的道,好像幽暗;自己不知因什么跌倒。我儿,要留心听我的言词,侧耳听我的话语;都不可离你的眼目,要存记在你心中。因为得着他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医全体的良药。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译: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你要除掉邪僻的口,弃绝乖谬的嘴。你的眼目,要向正前看,你的眼睛(原文是皮),当向前直观。要修平你脚下的路,坚定你一切的道。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脚离开邪恶。”(箴言四章18-27节)
你若陷于混乱的争战中,我建议你每天读本书一段时间,努力遵行里面称述的真理。用这些箭击打地面,直到混乱这仇敌彻底被打败。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第三篇
真理的堡垒
行在光明中,在生命中去除混乱的关键,乃是在正确的圣经真理中行走。马太福音十六章13至18节说:“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力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有古卷无我字)?’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权柄:原文是门),不能胜过他。”
有些人根据本段经文,说彼得是耶稣将在其上建立教会的磐石,但细看之下并非如此。被译作彼得的希腊字是Petros,意思是石头或石块。而在本经文里被译作彼得的是Petra那是该字的阴性用法,意思是“一块石头”。教会得以在其上建造,而地狱不能胜过的,是从父而来关乎“耶稣是谁”的启示。
除非是父吸引,否则没有人能到子那里(参考约翰福音六章44节)。从上头而来的启示,是能承受任何冲击的信仰基础。人的想法和理性的结论都可能被偷窃,但从父而来的启示,却是不能轻易被动摇的磐石。因此领人归主的,不是人的说服力和辩论能力,而是从父而来,关于“耶稣是谁”的启示。我们必须依靠圣灵,祂是父所差派为子作见证的,祂能带来一切真理的亮光。所以使徒约翰在约翰一书二章27节说“……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虽然我相信本书中的原则,但是,除非圣灵在你阅读的时候恩膏你,否则这本书不会发生任何作用。圣灵来是要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真理”,在传递属灵真理方面,圣灵的恩膏是不可缺少的。
堕落和人类一切的问题,都是人想要离开神而活着的结果。救赎的本质,让我们明白人凡事都需要神,尤其在认识真理方面。为此缘故,光凭阅读并不足以明白本书的内容。我们还必须与主相交,时常祷告并寻求祂的帮助。因为脱离混乱的最终方法,乃是行在主的光中。
主照样对我们每个人说:“你(放进你的名字)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从父而来的启示)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马太福音十六章13-18节)我们得以认识耶稣,本身就是一种福气和恩赐,而非我们的成就。我们从父获得启示,就是获得一块磐石,没有任何人的压力和辩论能将之夺去。这不表示地狱不会全力来犯,但建立在磐石上的信心必将坚定不摇。
能够抵挡混乱和任何攻击的堡垒,是关乎“耶稣是谁”的启示。祂超过一切规条,权柄和统治,胜过一切罪恶和魔鬼,我们只要住在祂里面,保持对祂的信心,就能够得胜到底。
有些人错误地把信心建造在自己,而非耶稣之上。但我们不是相信自己的信心,而是相信耶稣基督----祂是谁,以及祂已经为我们成就的事。行在光中就是与光本身----耶稣----同行。
认识你的牧人
主在约翰福音十章4节说祂是好牧人,“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祂,因为认得祂的声音。”我们若是祂的羊,就必定认得祂的声音。我们跟从祂,因为我们认得祂的声音。或说我们跟随祂到认得祂声音的地步。魔鬼最成功的计谋之一,是叫许多基督徒对“如何知道神旨意”混淆不清。要脱离混乱,就必须弄清楚这一点。
大多数人对于“如何聆听神声音”都感到混淆,其实那是相当单纯的一件事。大部分混乱皆因仇敌将之复杂化。此事有多简单?试问有多少人,你只要看见他的手,他的脚,或身体任何一部分,就能认出是谁?我们认人,基本上靠两方面,一是脸容,一是声音。对主也是一样。我们必须寻求祂的面,并认识祂的声音。
我能在群众中认出妻子的声音。那是因为我们多年在一起,我记得她的声音,能在众多声音中辨认出来。认识主的声音也是如此----要多花时间与主同在。义人路上愈来愈明的光,是更多关乎神儿子的启示。我们愈看见祂的荣耀,就愈变的像祂,正如哥林多后书三章18节告诉我们的----“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
不是看祂的荣耀就能变成祂的形象,我们还必须“敞着脸”看祂的荣耀。混乱就是那些蒙蔽我们的面纱,以致我们的视线扭曲,我们变成的形状也是扭曲的。许多基督徒根本不像基督。下文将一一指出并揭去那蒙蔽多人的面纱。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第四篇
魔鬼的复杂与基督的单纯
除了主的声音之外,魔鬼的策略是把每件事都尽量复杂化。那是牠散播混乱的方法。在魔鬼的策略里,复杂和混乱乃是同工。我们必须留意哥林多后书十一章3节的警告“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就像蛇用诡计诱惑了夏娃一样。”
本节的“诱惑”二字,有时候被译为“诓骗”或“蛊惑”。巫术之所以如此复杂和混乱,而且有许多公式和咒语,都不是出于偶然。魔鬼喜欢人使用这样的方法,牠只会把权利交给那些愿意进行这些把戏的人。但与接近神的方法却相反----人只要单纯地信靠神的儿子,便得以进到神面前。
单纯的敬畏主,是处理仇敌迷惑的良方,牠的武器是混乱。只要我们保持对主的简单和纯洁,混乱就没有地位。
在此我们需要注意,夏娃是被蛇的“诡诈”引诱。“诡诈”就是扭曲,是逃避规则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变成一个坚固营垒,让混乱得以进入。这倾向将造成许多混乱的问题,使我们的生命大大复杂化。我们的目的若不是单纯地顺服基督,就是向混乱敞开。因此我们不该扭曲规则,或行走在规则的边缘上,而是认识规则,并且遵照而行。
魔鬼藉着夏娃的疑惑,制造了第一次堕落。他问她一个问题:“神岂是真说……”走向堕落和混乱的第一步,是质疑神清楚的指示。魔鬼就是这样把神简单的命令----“不可吃”加以复杂化。
魔鬼既使夏娃质疑神明明说过的话,就不难再激动她怀疑神的动机,接着更能刺激她看看自己缺少什么。当她看着那分别善恶的树,便禁不住想到:良善的神为什么不容她享用如此美好的果子?她认为神并不真的爱他们,或者根本言不由衷。这一连串的问题造成了第一次堕落,并且自此不断发生。
重点是,当我们疑惑神清楚的指示或祂的动机,就是向欺骗打开大门。这不是说我们不可以提出问题,或者觉得纳闷。愿意顺服的人发出问题,与不愿意顺服的人发出问题是不同的。我们若要行在义路上,心里就得继续相信神是良善,公义,正直的,而且总是以我们的福祉为念。祂乃是全然智慧和公义。

爱的本质
悲哀的是,怀疑的态度被现代人视为追求智慧和真理的起点。其实怀疑论是黑暗之魂的基础,是通往魔鬼内心的大门,而且是与真心追求真理的根基(即信心)相违背的。哥林多前书十三章7节说“……凡事相信,凡事盼望……”不是说爱是天真的,或看不见瑕疵和错误的;而是说爱能看见别人里面最好的,和盼望最好的,而非最坏的。你若检查每个人,要看出他们最坏的部分,魔鬼就必能让你看见,还会尽量加以扭曲。
你可能以为,遵守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的人,必定时常感到失望和受到伤害。那当然是可能的。但有一点十分清楚,且是每位基督徒心里必须明白的,就是受伤害是基督徒被呼召的一部分。逃避受伤,就是偏离了神的呼召和公义的道路。
真爱最大的表现之一,是继续相信那曾叫你失望和受伤的人。我们蒙召天天背负十字架。十字架是世人见过最为不义的记号。无人像耶稣一样,承受了不该受的逼迫和死亡。然而,祂仍然愿意来到世上,甘心为我们的救恩走向十字架。祂在约翰福音十七章18节说到祂呼召的人:“你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我们被差到世上去经历“不义”,且像我们的救主一样,继续爱人和相信人。
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与那认识许久,却将在片刻之后否认自己的人再吃一顿饭?但那是爱的本质,无论对方如何,仍然去爱。这是我们蒙召要去经历的生活。这是主在马太福音十章38至39节所说:“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祂没有吩咐我们每天背起十字架来,赎别人的罪;惟有祂的牺牲才能做成这事。然而,就像祂完全无辜地被钉十字架,为不义和杀害祂的人而死,我们也必须如此行。我们忍受那些以不义待我们的人,来表明十字架的意志。我们若以正确的心态如此行,就像使徒一样能为主名受苦而喜乐,而非怀着殉道情结可怜自己,圣灵使人得救的能力就能藉我们释放出来。
生命中最大的简化力量,是让爱成为一切事的动机,以取代人常有的自私自利。这样,我们的生命便能简单化,因为主应许人若先求祂的国,祂将照顾关乎我们的一切事,如同祂在马太福音六章31-34节应许的:“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焦虑和混乱的最大来源之一,是人对自己的利益过分关心。主应许我们若是先求主的国,祂将照顾我们的一切。光是这一点,就足以除去我们生命中的混乱。
有时候,我们得承受伤害和不义,但有一种方法是可以做到这一点,却不受伤害,且事实本来就是那样。人被不义的对待,或受别人的伤害,怎么会没有感觉?我们被呼召向世界死。死人怎能受到伤害和感到不义?对我们而言,天天背负十字架就是天天死去,接受一切发生的事,都是为了我们的好处,如同圣经应许的,在试验中喜乐。
你可能说,只是说说当然容易,但我要说,做比不做更加容易。我们愈是死透,就活的更加轻省!这句话听来好像痴人说梦,但那是极为严肃和深刻的真理。我们若不能感觉到轻松,就是对世界没有死透。我们想救自己的生命,但为主舍去生命才是找到真的生命。主不仅是要改变我们,更要我们向世界死去!
让我给你一点鼓励,宇宙中最大的两种势力都要你死!神和魔鬼都要你死!然而,两者的动机和方法并不一样。神的目的是给你自由,赐给你意想不到的生命;魔鬼则是想尽方法捆绑你,好夺去你的生命。你若让神做工,你将得着复活的,意想不到的荣耀和充满能力的生命----在今生经历复活的大能!
再也没有比“对世界死去”有更大的自由。你能对死人怎样?死去的人不会被冒犯,被排斥,自怜或生气;死去的人不会混乱。这类事情若仍然发生在我们身上,只是证明我们还未做到基督徒最基本的呼召----背起十架跟随主。
当我们死去,每件事都将变得不可思议地清楚!对死去的人而言,一切来自于个人野心,骄傲,对罪的私欲,都将消失无踪。最能带给人灵里清澈的,乃是十字架。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第五篇
对人的恐惧与混乱
本篇将谈到混乱进入我们生命中的另一通道----对人的恐惧,而非对神的敬畏。
所谓对人的恐惧,我指的是过度的惧怕人,而不是指对人的适当尊重。罗马书十三章7节劝人要适当的尊重他人,“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
无论你是否相信,本节经文中的“惧怕”二字,在原文里的确是“惧怕”的意思,也可以翻译为“惊慌”或“恐怖”。我们对掌权的人和长辈应有一份尊重。但本章所说的“惧怕”,是指过度的惧怕。
如同上一篇所说,生活中许多的混乱,其实都可以因为一心讨神喜悦而除去。活在对人的恐惧中,就等于把自己放入混乱的大锅里,随着他人的兴致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扰动。
一般而言,世人都不是始终如一,稳定可靠,值得信任的。事实上,整个堕落的世界都在混乱的控制之下,叫人极力想要摆脱。因此我们必须释放自己,脱离那些影响我们生活和人生观的不当控制和期望。
另一方面,主也清楚告诉我们祂的看法和期望。我们确知祂是永远不改变的。活在对神的敬畏而非对人的恐惧中,能使每个人摆脱那折磨人的混乱。

人际关系的混乱
没有父母是完全的,他们甚至是儿女活在混乱中的始作俑者。有时候,儿女的行为激怒了父母,造成父母强烈的反应;第二天他们重复做那事,父母却因当天心情好,而毫不在意。那好像一场时常改变规则的游戏。人愈是混乱和反复无常,就愈反映在与儿女,配偶,同事和每个人的关系上。人在基督里得以完全之前大都如此,至今我还未遇到彻底胜过这一点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学习那“能遮盖许多的罪”的爱,饶恕别人的反复无常,如同别人饶恕我们一样。
我们都在脱离世界混乱的过程中。不要让别人的不好心情或负面的行为来影响我们。我们要常常感谢天父,因为祂并不是那样,乃是永不改变。祂时常与我们一同努力,帮助我们更像祂,那是我们人生的主要目标。
我们另外还要谈到混乱的其他原因,但惧怕人肯定是最常见的一种。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本书提到的每一个问题,最终都将单纯的回到敬畏神的基础上。明白他人怎样影响和遮蔽了我们,使我们不能委身于神和遵行祂的旨意,知道“怎样回转,如何从罪里得着释放”是很重要的。我们若能过着“只在乎神怎样看,不在乎人怎样看”的生活,就能不受混乱的影响。
但是,尽管我们脱离恐惧及混乱,还是得与他人维持关系。我们要明白,这些关系可能是主释放我们的工具。祂叫我们爱人,可是我们愈爱人,就愈受人影响。神的呼召是叫我们更多爱人,更少受他们控制。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不该被别人的期望控制。哥林多后书五章14节说:“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若我们的生命被基督的爱控制,那将有什么不同?让祂的爱藉着我们流露出来,生命将单纯许多,也将更为成功,因为“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8节)
我们必须明白,完全的爱能赶走一切恐惧,包括对人的恐惧,且不必被所爱者的期望和欲望控制。许多投身服事的人因为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很快便累垮了----他们是负人的轭,而非主的轭。爱不是容许别人来控制你。完全的爱不能被任何人控制,惟有被完全的神掌管。
另一道水沟
在生命的另一边有另一道水沟。许多掉入水沟的人想要回到大道上,结果却掉进另一道水沟。回转是彻底地改变方向,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现在让我们回到上一段的论述,看看什么是不偏不倚的态度。
是否我们该对他人的需要无动于衷?是否对那些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的需要毫不在意?是的,事实上是的。首先,控制和索求并非出于真爱。其次,其实我们根本不能帮助任何人。要小心出于同情心而被对方的罪,混乱和自怜捆绑。我们若要帮助任何人,就必须依靠圣灵。不是说神不能藉我们满足他人的需要,但那必须是在圣灵的带领之下,否则就会因为凭己力帮助人,而耗尽了自己。
耶稣作工不是因为回应人的需要,而是看见父所做的才去做。假如祂是照祂自己被差遣的方式差遣我们,那就意味着我们更想祂那样活着。神没有呼召我们喂饱所有饥饿的人,而是喂饱“祂要我们去喂饱的人”;他没有差遣我们去医治所有病人,连祂自己也没有那样做,乃是医治“祂要我们医治的人”。
也许你觉得这是塞住怜悯的心。或许很多人真的会有这种极端想法。彼得说过有些不坚固和未经教导的人曾经扭曲保罗的教训。总有人会那样行。然而,我所说不回应人的需要,不是对人不理不睬,像雅各警告的那样,而是在服事他人时寻求主的旨意,不是根据别人的需要和期望。
耶稣对面对五千名饥饿群众的门徒说:“你们给他们吃吧!”祂供给门徒足够的资源,让他们有能力办到。当祂指示我们去解决人的需要,就会加力量给我们。当祂如此行,人就知道主的资源是远超过他们的。
许多人问:怎能知道主带领我们帮助谁?答案很简单----只要你认得祂的声音。祂的羊“跟着祂,因为认得祂的声音。”(约翰福音十章4节)认得祂的声音并不复杂,只要多花时间与祂在一起。
让我们也明白,我们决定不被他人的期望控制,只要单单回应基督的爱,并不意味着反抗自己的雇主。我们尽力照着歌罗西书三章23-24节去做:“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我们若是从事一项工作,就该因着对主和对人的爱而尽力,因为我们是在为主工作。
我们若爱人,必知道人为什么反复无常。世界如此混乱,因为人都是长久处于争战状态。但无论别人如何,我们都要以始终如一的态度对待人。这样做是出于爱,爱是不计较回报的。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单纯而坚定的爱,甚至有时候因此而受到拒绝和伤害。
当我们持久不变的爱,如同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影儿的主那样,就必在这世界的风浪中,成为坚固的磐石和避难所。别人会愈来愈相信我们,这信任将成为他们找到基督救恩的桥梁。我们也必须想到,我们面对的人际关系愈是混乱和反复无常,我们愈有机会彰显出神不改变的爱。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第六篇
好的敬畏与坏的恐惧
我们若过着单纯敬畏主的生活,就不必惧怕任何事情。敬畏主的人,不会活在对人和任何事物的恐惧中。我们不被人的恐惧控制,反而能给人该得的荣耀和尊重。那是圣经的吩咐,我们以与万王之王儿女身份相称的风度和尊严去做。
我很提防过分恭维别人的人,以及根本不尊重别人的人。后者常说他们不是敬拜人,或活在对人的恐惧中。我固然同意这一点,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尊重人和表示敬意。事实上,敬畏主的方式之一,就是对从主领受权柄的人表示尊重。罗马书十三章7节正是如此吩咐我们。
那些走极端,不愿给人该得的尊敬之一,要不就是出于幼稚,未曾明白圣经,要不就是被骄傲控制,极度危险。你会发现这等人极需要他人的尊重和尊敬,且有控制和支配他人的倾向。
我不是个注重形式的人。我不喜欢别人称我为“牧师”,更别说“使徒”,“先知”和“监督”了。我要求教会会友称呼我的名字“雷克”,有时连我的孩子如此称呼我,我也不介意。但我会感激他人称呼我的头衔,直到我告诉他们不必那样做。作为有某种影响力的人,我特别小心那些过分恭维我的人,以及对我完全不表尊重的人。两种都是问题人物。我不需要过分的尊重或承认。正如我说过,我根本没有兴趣,但确实能让我看出那人的灵性是什么样的程度。
在军队中,我们被教导不要跟下属太过接近,免得他们轻视我们的权柄。在军中也许是如此,在主所说的外邦人中间也是对的,但在主的国度则不能这样。耶稣不只与门徒接近,更与他们共同生活。他们日夜在祂身旁。在神的国度里,若有人因为与我们接近,而不在尊重我们,那肯定是我们的问题。我们若能言行一致,愈接近我们的人只会愈尊重我们。
我要孩子和职员感到自在,但也要他们听了我的话,马上去做。两者都是能够做到,而且是必须做的。我可能太过随便,但我更担心一位领袖的职员或家人太过惧怕他们,在他面前卑躬屈节。我发觉,愈要求别人尊重他们头衔和地位的人,愈是配不上他们的头衔和地位。
最具破坏性的混乱出现在以赛亚书九章16节:“因为引导这百姓的,使他们走错了路;被引导的,都必败亡。”随便翻开教会历史,不难看见造成基督肢体最大混乱的,是那些不行公义的领袖。下一篇将更详细地谈到这一点,但如今我们必须要求教会领袖,在道德和正直方面有最高的标准,否则从第一世纪就存在于教会的可怕混乱,将持续下去。过分在意头衔和地位,是生命偏差的表征,这样的人不该作领袖。
有趣的是,万王之王并不要求人们如此称呼祂。真有权柄的人,从来不要求别人的表扬。真有属灵权柄的人乃是从上头领受,也是从上头获得肯定。那些深知被上头差派的人,不会过度在意人的肯定或否定。过度追求别人鼓励和肯定的人,不应担任属灵的领袖。我们要学习给人应有的尊重,无论他是仆人,大使,或主所拣选的领袖。我们要适当地尊重人,却不必敬拜人或过度惧怕他们。
混乱的主要入口,是同时事奉两个主人。我们若要讨每个人的喜欢,问题就必增加。记住,大凡多过一个头的都是怪物。哥林多前书十一章3节吩咐我们:“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个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其他人可以是我们的领袖,对我们有权柄和影响力,但只有一位是我们的头。
混乱进入的方式之一,是当我们知道了主的带领,却担心别人用什么眼光看我们,尽管我们应该依照圣经的吩咐尊重人,敬畏主,及一切祂委派在地上掌权的人。


你是谁的使者?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五章20节说:“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在圣经的时代,国王或君主能够给人的最高地位是大使。那时候没有电话,传真和电邮。国王与大使往往好几个月不能沟通,所以担任大使的,必须是国王的好朋友,是知道他心意,并为他设想利益的人。就算是那样,那时候的大使还是每两年被换一次,免得他们认同被派往的国家,过于派他们出去的国家。
主并没有每两年召回祂的大使,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反省:自己在乎的是人的意思?还是主的意思?保罗在加拉太书一章10节说:“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想一想,我们若是讨人喜欢过于讨神喜欢,就不是祂的仆人了。
在路加福音十六章15节,主对法利赛人说话:“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你们的心,神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神看为可憎恶的。’”想想看,人所尊贵的,竟是神所憎恶的!我想这句话也可反过来说:神所尊贵的,却是人所憎恶的。我们的生命有一个重要的选择。总有一方会讨厌我们所做的----神或人;你愿意那一方是谁?主在路加福音六章26节说:“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
属灵的淫乱
如果在婚礼上,我们的配偶上前来说:“亲爱的,我愿意一年爱你三百六十四天!我每年只需有一天在外头胡混。”这样的婚礼还要继续下去吗?现在让我们看看雅各书四章4节:“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原文作淫妇)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
我们乃是许配给基督的,不能又属祂,又属世界。我们不能大部分时间属于祂,少部分时间属于世界,祂的新妇必须是纯洁,有贞洁的处女,因此我们不能存心爱世界,等祂快要回来时再悔改。我们必须作一抉择:到底要嫁给谁?世界?还是基督?二者不能兼得。想要两边讨好,乃是混乱的开始,等于向忧愁敞开大门。


信心的毁灭者
耶稣在约翰福音五章44节发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神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荣耀”二字的希腊文可以翻译为“尊重”和“荣誉”。前面曾提到,我们要适当地尊重那该受尊敬的人,此处却是挑战一个问题:我们是否追求人的尊敬?这段经文的意思显然是,“追求人的尊敬”是信心的头号毁灭者。

                        总结
在列王纪上十七章1节,我们看见历史上最伟大的先知之一:以利亚。在似乎是第一次的预言中,提到他能从主领受权柄的原因,他说:“基烈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亚,对亚哈说:‘我指着所事奉永生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起誓……’”当日,以利亚是站在以色列王的面前,其实他是站在主的面前。以利亚是活在主面前,不是人面前,也不是王面前。关于这一点,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就能脱离混乱到什么程度,被主托付到什么程度。
再者,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应该是愈来愈光明,有平安和喜乐。我们千万不要放弃这份属于神国度子民的喜乐,平安。
基督徒陷在混乱中是不正常的。基督是“世界的光”(约翰福音八章12节)。人若住在祂里面,又怎么会陷于混乱?我们必须明白,混乱的原因要不就是偏离了在主里的地位,要不就是受到仇敌恶意的攻击----我们的选择是悔改或争战。下一篇将帮助我们明白上述的两种情况,以及处理的方法。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第七篇
骄傲与混乱
在世界上,人是神所创造最威严的生物。我们直立着走路,被赋予管理全地和万物的权柄,而且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每个人都是奇妙的被造,只比天使微小一点(参看希伯来书二章7节)。神与我们有特别的相交关系,甚至愿意住在我们里面。为着这些缘故,人很容易变得骄傲。但堕落的事实应叫我们永远保持谦卑。神没有使人堕落,堕落是人的选择。但最后,人又得以被提升到成为神的住处。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短缺,并依靠祂的恩典与救赎。
骄傲是通向混乱的大门。正如箴言十一章2节告诉我们:“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被翻译作“羞耻”的希伯来文是qalown,也是“蒙羞,不名誉,耻辱,混乱”的意思,是堕落的后果。人若要行在神呼召的荣耀和尊严中,就必先谦卑的承认,我们是何等需要依靠神,以及十字架的恩典和救赎。行在光中,看到前头的方向,都必须谦卑才能办得到。我们必先认清骄傲这敌人,并且悔改。
我们要求那些被称为教会领袖的人要谦卑,因为“蒙羞,不名誉,耻辱,混乱”的事已经在教会里太久了。领袖是把人带到他们所在之处,把自己所有的分给别人。领袖若是骄傲,跟随者也将变得骄傲,并活在混乱中。
人若要脱离混乱,就必须决心行在事实和真理里面。你若在这方面有困难,可能也正身陷混乱。承认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胜过混乱的重要关键。我显然也曾经有这些问题,否则,我也不必学习本书所谈的真理了。承认是停止骄傲,除去混乱的开始。雅各书四章6至8节,在对抗混乱的战争及对神的追求上,都极具关键性----“但祂赐更多的恩典,所以经上说:‘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那,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那,要洁净你们的心。”
人不承认问题的存在,主要是源于骄傲,骄傲是神抵挡我们的原因。彼德罗得(Peter Lord)曾说:“最主要的,是把主要的事看做主要的事。”在我们生命最主要的事,就是神的恩典。因为祂赐恩给谦卑的人,谦卑是最值得追求的敬虔态度。
人里头有许多复杂的现象,都是骄傲的结果。为此,当我们决定在某事上谦卑下来,混乱便消失无踪。我们若明白这真理,以及神赐恩给谦卑的人的事实,就会花更多时间让自己谦卑,而非高抬自己,光是这一点就能驱走大片阴霾。那些开始承认神恩典和慈惠的人,不会在乎人怎样看他们,他们追求的是神所赐予谦卑人的恩典。事实上,当这真理在我们生命中成为事实,我们便会更加让自己谦卑,在每件事上谦卑下来。
上面的经文也提到,谦卑是顺服神和抵挡魔鬼的方法。骄傲造成第一次堕落,魔鬼本身也造成许多人的堕落。因此,每当我们谦卑之时,就等于同时顺服神和抵挡魔鬼。当我们这样做,魔鬼就离开我们逃跑,因为牠知道我们将承受神的恩典和慈爱,因为神也可以赐属灵权柄给谦卑的人。
作基督徒本来就需要谦卑。人因为骄傲,认为相信神就等于撑拐杖。我完全同意这看法,因为我知道自己需要拐杖。事实上,当这世代结束时,一切都将混乱不堪,人类和万物都会知道没有神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祂!我为着“神是我的拐杖”而感谢祂!
无论人承认与否,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事实。没有神的恩典,人根本连呼吸都办不到。最了不起的天才可能是无神论者,但若不是神给他的能力,他也不会成为天才。为着自己的头脑而感到骄傲,就是向最真实,荒谬的,来自于人并发生于人的混乱敞开大门。
你若某个早上在海滩散步,看见一部全新的宾士汽车,汽缸里装满了油,说明手册也放在驾驶座旁的存物箱。此时有人告诉你:是海洋制造了它,并把它停在沙滩上的。你会认为对方就算是个牡蛎,也是个白痴的牡蛎。同样,这是自然主义者要现代人相信的荒谬理论,而多数的现代人竟然轻易相信了!
试着想一想,隐藏在一个单细胞里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大量知识,比制造一部宾士汽车不知超过多少。海洋制造出一个单细胞的神迹,比制造一部附带汽油,钥匙和其他零件的汽车,还要复杂的多。我们中间最愚蠢的人都不能相信海洋能制造出一个轮胎,又怎能相信自然主义者所提出的愚蠢理论?然而,自然主义者始终想说服人----那是海洋所制造的单细胞;还有,不计其数的同样神迹曾经发生过,而且都是在最适合的时间,以致演变出生命,没有任何一次的误差----这一切,自然主义者都认为是偶然发生的!
这些“精明的科学家”竟相信自然主义者的理论,只能归因于极大的混乱。他们怎能每天观察创造的神迹,明知全世界的电脑加起来,也算不出神迹发生的几率,却仍相信这一切都是出于偶然?可以说,他们都处身于混乱的阴霾之下。就是最简单的自然科学观察者,都能下结论说是某种超越的,人类无法衡量的智慧,造成了今日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所以,必定有一位创造者。
人的骄傲以人本主义等方式出现,成为世上最黑暗的混乱。国家主义的骄傲使得原本最尊贵和聪明的民族----德国人----陷入了纳粹党的迷惑中。这样的骄傲使我们的教会,公司,甚至家庭陷入迷惑。我们若有任何善心或善举,若不归功于神的恩典,就是向欺骗和迷惑打开大门。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第八篇
罪与混乱
我们已经概括地谈到混乱的来源,但还要更深入地探讨,以防止混乱出现。本书有些内容是刻意重复的。混乱的来源有些重叠和相互的关系,使得本书的复述成为必要。
如上文说过,蛇诱惑亚当和夏娃的第一件事,是叫他们怀疑神的命令,再叫他们怀疑神的动机。这是魔鬼绊倒神百姓最有效的方法----模糊神的命令,然后叫我们错解神的动机。光是这方面的思想,就足以打开大门,让混乱进入。
魔鬼住在黑暗处,黑暗是牠的管辖地。牠在使人被捆绑之前,先模糊他们的视线,然后陷入黑暗。叫人在神清楚的命令上妥协,是魔鬼达到目的主要的方法,要使人受到牠和其诡计的捆绑。
马丁路德说过一句有趣的话。他说:“你若要犯罪,就清清楚楚的去犯!”他这么说并非鼓励人犯罪,乃是挑战人称罪为“罪”,不要替犯罪找借口。你若将罪合理化,就永远不会悔改。
人犯罪通常都是依循亚当,夏娃的过程----先是隐藏,然后推诿责任;亚当说是女人的错,女人说是蛇的责任。这样做只会愈来愈混乱。要走出混乱----犯罪的结果----惟一的方法是悔改。要悔改,首先就得承认自己做了错事。神不能赦免借口,祂只能赦免罪。祂将赦免我们所承认和愿意悔改的罪。要获得自由,就该停止隐藏罪恶,不要为它找借口,我们必须悔改。
不要让魔鬼使你在神的话语上妥协。停止去做那些明知错误的事。你若犯罪,就该像马丁路德所鼓励的,坦白地承认。对许多人而言,这么做便能使他们脱离混乱,使狂风暴雨变为风和日丽。
假如亚当和夏娃转向神,而非向祂隐藏和推诿责任,今日世界上可能就少了许多黑暗和暴力。他们仍然会死去,我们仍然需要十字架的救赎,但不会像今日这么坏。我的意思是,罪必带来坏的结果,而且是无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使它减少一些。犯了罪的人,回到神面前,总比远离神来的好。我们若肯悔改,祂必赦免和遮盖我们的罪。如同我们曾经读过的约翰一书一章9-10节:“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祂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
魔鬼把世界带进“更深之黑暗”的方法,是模糊界线,因为举凡界线都是清楚的。且看男人与女人的差异:神创造男女有别,好让他们互相需要,而不是互相冲突。男女的不同点使我们互相补足和适应,让彼此得以完整。我若把妻子变成男人,就不可能与她合而为一。要成为一体,我们必须明白和欣赏主创造我们的差异。
使男女界线变得模糊,拒绝被定型的社会因素之一,在于男女的差异经常被利用来制造歧视。男女,种族,国籍和文化的差异,都不应造成歧视。但拒绝承认彼此有别,也是逃避现实。虽然公理常被描绘为盲目的,但实情和最终的公义却不是来自盲目,而是面对事实,且以心中公义来回应。
好多的论述都想要模糊善恶与宗教的差异,比如有人说:“我们都是敬拜同一位神。”这些观念是不正确的,虽然我们应该重视和尊敬一切按照神形象创造的人,但其他宗教与我们并非事奉同一位神。
以色列人就是因为既要事奉耶和华,又想事奉其他的神,以致一再陷入混乱和捆绑之中,最终被逐出应许之地。我们若是为了徇人情面,以及为被人接纳而妥协,就是否认所要事奉的神,向欺骗和混乱敞开。最后就是否认神和敬拜假神。
阿摩司书三章3节问:“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却常常被人误解;许多人以为这句话是说二人若不能完全同意,就不能同行;若是如此推论,那么世上根本没有两个人能够建立起任何关系;这节经文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因为二人彼此同意的事而同行。
例如:我明白回教与基督教是完全不同的。但至少我与他们同样相信神的存在,我与他们的共同点比无神论者更多。我可以与回教徒,或其他宗教的信徒一起为宗教自由而辩护。我可以为着主张敬拜的自由,而与他们“同行”。然而,我不会在“只有一位真神”的真理上妥协,包括“耶稣是祂儿子,人必须依靠祂的救赎才能到神面前”的事实。我不能与不信这些真理的人一同敬拜。
在基督徒中间,我们也应该在某事上(不一定是每件事上)同行。若能在彼此同意的事上同行,至少我们会聆听对方在其他事上不同的意见。当我们这样作时,将会发现其实彼此的意见并不是完全分歧,很快的,我们将更愿意听取对方的意见。我们往往发现,彼此的意见尽管不同,情况却不如想象般的严重。
但为了避免向混乱敞开,我们绝不可为了“所谓的合一”,而妥协自己的信念,真正的合一并不要求我们那样做。谦卑的特性之一是“受教的心”。受教就是愿意学习,但不是妥协。我们必须随时在被证明为错误时,愿意改变长久以来的观念。妥协是为了政治上的方便而放弃立场,但也不过是虚假的合一。在真理上妥协也是罪,更是向罪敞开。身为基督徒,我们的生命应该建立在真理之上。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第九篇
属灵攻击与混乱
基督徒陷入混乱的另一个原因,是单纯的属灵攻击。人的叛逆可能让混乱的邪灵有机可乘。但基督徒也可能因为做了对的事,而非错事,而受到攻击。不过,这类攻击是容易被看出和抵挡的。当我们被释放脱离了混乱,行在义人的路上,以致愈走愈光明,必能快速辨别出混乱的来源,并关闭那迎面而来的地狱之门。
我们若承认哥林多前书十四章33节:“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就不该容许生命中有混乱,而是靠着神所赐的平安,把混乱一扫而空。神从不以混乱反对祂的百姓,神儿女遇见的混乱都不是从祂而来。因此,混乱不该是基督徒的常态。并不是说基督徒不会遇见试探,受到混乱的攻击,但那绝不是从神而来,所以我们必须抵挡,直到它逃跑离去。
不是说我们不会有不知方向,或不知如何作决定的时候,但暂时不知道方向,和混乱是不同的。
假如混乱是来自仇敌的攻击,把它辨认出来就是驱除它的开始。记住,仇敌是住在黑暗中,因为牠的主要力量是欺骗。所以每次我们揭露牠和牠的作为,就是打破牠的权柄。一旦我们开始抵挡,牠就要逃跑离开。假如是我们的错误或罪恶造成了混乱,就必须承认和悔改,把那造成混乱的门关闭。假如是为对人的恐惧所控制,我们就得承认把人当作偶像,把信任和盼望放在人身上,而非神身上。假如是因为属灵的攻击,我们就必须辨别出来,抵挡魔鬼,直到牠逃跑。
混乱的灵是真理和亮光的仇敌,也是偷窃的盗贼;混乱的灵能偷去我们活着的目的。要免于混乱,就当决心活在神国度的疆界----平安与喜乐----之中。我们必须决定,不可一日离开神,免得被拉扯进仇敌的黑暗势力之中。
如上所述,为着种种理由,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混乱,并非每次都出于邪灵的攻击。但基督徒蒙召是要住在基督里,而非住在混乱里。再者,我们应视混乱为问题出现的警讯,那可能表示有些事需要调整。
巫术在近年来大行其道,其公开宣告的目的之一,是削弱,抑制和毁灭宣传圣经的基督教。许多基督徒都受到行巫术者某种形式的攻击。对今日基督徒来说,分辨这些攻击的性质和知道如何胜过,是很重要的。
圣经劝我们不能不知道仇敌的诡计(参考哥林多后书二章11节)。彼得警告说:“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牠……”(彼得前书五章8-9节)明白魔鬼的诡计,对我们的争战大有帮助。教会时代本就是一场属灵争战,愈接近末日,愈显得严重。不接受这场争战的真实性,和不愿投身于争战的人,都会被击败。每个基督徒都是仇敌攻击的对象。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的手下,而我们是在这里拆毁牠的作为,我们正在争战!
撒旦从天上被赶逐,怒气冲冲地来到世界上,这是世界局势愈来愈混乱的原因。但尽管如此,我们都不必害怕。那在我们里边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那在神国度里最小的,比任何敌基督者都大。但今天最强大的军队,若不知道敌人的攻击,结果仍会是不堪一击;我们若不明白仇敌的诡计,也是如此。仇敌能打败我们的惟一方法,是利用人的无知和自满。当我们保持在基督里的地位,穿上神所赐的全副军装,而且保持警惕,就不仅能够站稳,更能抵挡地狱的权势。
什么是巫术?
巫术是假冒的属灵权柄,是藉着圣灵以外的灵去辖制,操纵和控制别人。保罗称巫术或“邪术”为肉体的作为之一,它是出于人的肉体,而且通常很容易变成鬼魔的力量。利用情绪的压力来控制别人,就是巫术的一种;利用催眠或魂的力量命令别人听从,尽管是为了神的工作,也是一种巫术。生意人在取得交易的过程中,可能利用巫术寻找压力点;市场上被用作促销技巧的操纵手段,基本上皆为巫术的一种。认清楚这些,并拒绝使用它,就是悔改和领受真正属灵权柄的开始。
对抗假冒属灵权柄的方法,是行使真正的属灵权柄。若要免于巫术的影响和压力,就是把生命建造在真理之上,相信主必成就一切关乎我们的事。
圣经说耶稣是坐在大卫的宝座上。这当然是个隐喻,意思是说,大卫建立了一个有真正属灵权柄的地位,而且最终必在神国中出现。大卫为属灵权柄付出,如同亚伯拉罕为信心付出一样。大卫是怎样设立真正权柄的宝座?基本上,他是拒绝为自己争取权柄和影响力,完全信靠神将他放在命定的位置上。
任何权柄,若是凭自己的操纵和自我推销而获得,都将成为个人和从神领受使命及权柄的绊脚石。若要行使真正的属灵权柄,就得像大卫一样,相信神自己要建立我们,且是按照祂的时间。彼得劝告我们:“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祂必叫你们升高。”(彼得前书五章6节)
巫术是出于极大的骄傲,以为自己应该掌控一切,相信自己有智慧,而且别人都该执行他的意思。这是人背叛神及其领导的最终结果。因此神所设立的真正属灵领袖,都有一种健康的谦卑态度,知道自己不可能在神以外建立什么。他厌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那些自吹自擂,或者从与神的关系中堕落者,都在领导方面表现出骄傲和自大。
我们在上文讨论过箴言十一章2节:“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且提到被翻译为“羞耻”的希伯来文是“蒙羞,不名誉,耻辱,责备,羞愧,混乱”的意思。难道这不是教会一再陷入的光景?我们追踪这些事,就知道是起源于教会领袖利用特权和支配他人,偏离了仆人领袖应有的态度。
除非我们遵守主在启示录二章2节对以弗所教会的吩咐,“……试验那自称为使徒却不是使徒的,看出他们是假的来”,否则教会仍会受到责备,并陷入混乱。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意译为:“试验那些自称神所差派,事实上却不是的人。”这意味着拒绝他们当领袖。这些“假使徒”将由于骄傲而被显明,最终必招致羞辱与混乱。因为那是假冒的属灵权柄,我们可以预期他会使用操纵,控制和其他计谋来达到其目的。我们必须拒绝这种人,否则结果会很混乱。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第十篇
混乱的其他来源(本篇将简述圣经所提到的其他混乱之源)。
不公的审判
以赛亚书五十九章4节说:“无一人按公义告状,无一人凭诚实辩白;都依靠虚妄,说谎言;所怀的是毒害,所生的是罪孽。”在这节经文里,我们看出哪里有邪恶的动机,或不按诚实直接的方法以达目的,哪里就有混乱。采取操纵手段的人,终必自食其果。
这节经文是针对法律案件说的。有些基督徒根据哥林多前书六章5-8节,认为绝不可以诉讼:“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耻。难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智慧人,能审断弟兄们的事吗?你们竟是弟兄与弟兄告状,而且告在不信主的人面前。你们彼此告状,这已经是你们的大错了;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你们倒是欺压人,亏负人,况且所欺压所亏负的就是弟兄。”
首先,使徒保罗并不是说一切诉讼都不可以。诉讼是神在以色列国设立的司法制度中一个基本的方式。他所反对的,是他们把案件带到不信主的法官面前,因为那时在不信主的法官当中,并没有值得信赖的人。
保罗也告诉哥林多人,更好的方法是赦免和宁愿受亏损。这正是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其实祂可以要求公义,求父差派天使来营救祂。但尽管如此,保罗仍然知道,有时候人必须诉诸司法,甚至在不信主的人面前,那是他本人上诉于该撒的原因。在他几乎被以色列的管理者谋杀的事上,他不可能要求信徒去处理。
在哥林多前书六章,保罗提到基督肢体最大的羞耻之一----教会里无人当裁判。诗篇八十九篇14节告诉我们:“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慈爱和诚实,行在你前面。”我们在公义的部分做的不够好,也很少听见教会里提到公平,但公义和公平乃是主宝座的柱石。我们若要活在神的国度里,愿意服在万王之王的权柄之下,教会就必须有公义和公平。
新约教会的管理,是依照圣经中以色列政府的模式。那政府的基础是藉由摩西奠定,在进入迦南地之后,由约书亚及士师继续建立,为将来的君王时代作好预备,形成圣经中国度的模型。
从一开始,以色列的司法制度便是建立在长老制度中。长老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坐在城门口,扮演以色列的审判官;照样,这也是今日教会里长老的主要功能。保罗感慨哥林多教会竟然没有这样的人。教会里没有这样的“公平”基础,使得哥林多教会在该行公义的事上发生严重问题。神的宝座或祂的权柄,必须是同时建立在“公平和公义”两根支柱之上。
今天,似乎普世教会都处于哥林多教会的光景中,没有公平的审判,长时间陷在羞辱和混乱中。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主题,在此未能详述,但至少可以看出有些教会向混乱敞开的原因,就如同在哥林多一样。
                     无故的聚集
使徒行传十九章32节有这样的例子:“聚集的人,纷纷乱乱,有喊叫这个的,有喊叫那个的,大半不知道是为什么聚集。”
我曾经参加一些没有议程的美好聚会,人人向主的作为敞开自己。在那些聚会中,我感受到圣灵的运行,却也有些聚会是在混乱中结束。我有一个结论:成熟的人若不起来运用主所赐的权柄,那些不成熟的,叛逆的和混乱的人就必抓住机会填补空缺。
我相信无论是祷告会,家庭聚会或教会聚会,都能以“完全向圣灵的工作敞开”为目标,但关键在于“目标”二字。我们不可能一步登天,乃是需要逐步往前走。不成熟的信徒,若是在聚会时不敞开自己,就是向混乱打开大门。
有好的控制,也有坏的控制。当然对于叛逆的,固执的和自我中心的人来说,一切的约束都是出于“控制的灵”。尽管这样说,若没有好的控制,这世界的混乱和慌乱早就令人无法忍受了。我年幼的儿女,比年长的儿女需要多些控制。在教会里也是如此。当教会长大成熟,便需要少些约束;而健康的教会都是时时有新信徒加入,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监管和控制。你若任由聚会随着“圣灵的带领”进行,没有管理妥当,可能会引出另一种混乱。
在聚会之前寻找明白主心意,与临时宣称有感动的人,同样能依照圣灵带领的方向来领会。事实上,这是主自始至终的心意,因此那些在主里真正成熟的人,应该是在事前有所预备。关键是保持谦卑的心,知道我们“看见的有限”,“知道的也有限”。或许聚会的某些部分是主的心意,却是我们事前未能知道的,所以要保持开放的态度。
为了避免挫折和混乱,我们的聚集应该有目的。虽然我们愿意顺从圣灵的工作,但是也应该按照原来预备好的目的来带领和节制。
按秩序说预言
不按秩序说预言可能会带来混乱。我们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31-33节看见:“因为你们都可以一个一个的作先知讲道,叫众人学道理,叫众人得劝勉。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因为神不是叫混乱,乃是叫安静。”
首先我们看到“你们都可以一个一个的作先知讲道”,主能在任何时间叫任何人说预言。事实上,因为我们“看见的有限”,“知道的也有限”,我们需要不止一人说预言,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
我们也看见“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也就是说若有说预言的人不能控制自己,那就是错误的了!我曾听人说:圣灵支配了他们的头脑和舌头,透过他们来说话,甚至控制他们的身体,做出一些古怪的动作,成为信息的一部分。那是另一种灵,并非圣灵的工作。因为“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而且“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混乱不是出于圣灵,而是另一个灵的工作,是“人不控制自己的灵”之结果。
嫉妒,个人野心与混乱
以下的经文,雅各书三章11-18节,是圣经中关于如何分辨的重要教训:“泉源从一个眼里能发出甜苦两样的水吗?我的弟兄们,无花果树能生橄榄吗?葡萄树能结无花果吗?咸水里也不能发出甜水来。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慧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我们看见“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混乱),和各样的坏事”,嫉妒和自私是向混乱和各样罪恶敞开的大门。这里说道“各样坏事”,你可以确定的是,混乱必带来它的许多朋友。
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乃是要藉着基督的灵,抵挡一切的邪灵。主的本性谦卑,离开至高的宝座成为人,生活在最卑微的环境,甚至为让我们得救并成为神的后嗣,而舍弃生命。祂甚至愿意我们做比祂更大的事,因为祂要回到父那里去。我们若真有基督的灵,就必愿意让自己谦卑帮助别人得救和晋升。在基督的灵里行事的人,都宁愿受服事的人强过自己。
相反的是,我们知道耶稣是由于人的嫉妒而被钉十字架。教会历史上的争竞和分裂,都是嫉妒和个人野心的结果,所以“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那些不被嫉妒和个人野心驱使的人,自有平安与他们同在,而且他们无论到哪里,都是散布和平。
约翰一书二章5-6,9-11,三章10-16,18节说:“凡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
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惟独恨弟兄的,是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哪里去,因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
从此就显出谁是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行义的就不属神;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不可像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稀奇。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活在神完全的爱中,就是知道祂对我们的爱,愿意成为祂爱人的器皿,那样就能脱离混乱。爱最能使事情变得单纯。世上的事,没有任何呼召与力量比神的爱更大。所以“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8节)
I am the rose of Sharon,and the lily of the valleys.

TOP

最近访问的版块

Processed in 0.012257 second(s), 8 queries.